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熊 义 民
内容提要: 通常认为, 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位于今平壤处, 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
上隋唐及后人所说的平壤城和高句丽人的平壤城位置不同,前者指长安城, 即今平壤处, 后
者指国内城,即今集安县城处.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是国内城,只是由于隋唐人将平壤
之名张冠李戴到长安城的头上后,才导致混乱.
关键词:高句丽 平壤城 国内城 长安城
高句丽政权从公元前37年创始,至公元668年为唐所灭,历经七百零五年,其都城
曾几经迁徙,从最初的纥升骨城到国内城,再到灭亡时的平壤城,其政治统治中心也随之
从最初的浑江中游到鸭绿江中游,再到大同江流域.切实地查明高句丽都城的迁徙和政治
统治中心的变迁,对于全面了解高句丽历史及当年东北亚的政治形势至关重要.当然此问
题历经中外学者数十年的研究探讨,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出了许多一致的结论,但有
些至今还有疑点,比如有关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的确切地点问题,本文想就此问题谈
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三国史记》卷三七《杂志第六.地理四》记载高句丽“自朱蒙立都纥升骨城,历四十
年;孺留王二十二年移都国内城......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长寿王十五年移都平壤,历
一百五十六年;平原王二十八年移都长安城,历八十三年,宝藏王二十七年而灭”这表
明金富轼在概括高句丽历代都城时,确认高句丽先后有四处都城,即纥升骨城,国内城,
平壤,长安城。但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内所见到的高句丽都城却不止此四处, 还
有丸都城,黄城等。现有人认为高句丽王国先后有五处都城:纥升骨城,国内城,丸都
城,平壤城,长安城(1), 也有人认为高句丽的都城有纥升骨城!,国内尉那岩城,丸都城,
平壤城,(今鸭绿江流域) 平壤东黄城,平壤,“ 从公元2年移都尉那岩城,以后虽先后迁
丸都城,平壤城,黄城,但始终是在国内地区,至公元2年才远离国内地区”(2)对这
些都城位置的考证已形成了许多共识,如纥升骨城即今桓仁县五女山城,国内城即今集安
县城处高句丽古城,丸都城即尉那岩城即今集安县城北2.5公里处的山城子山城,长安城
=================================================================================
(1)李殿福 孙玉良:《高句丽的都城》,《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1期.
(2)刘永祥:《从都城变迁看高句丽的不同发展时期》,收入张志立 王宏刚主编《东北亚历史与文化-----庆祝孙
进己先生六十诞辰文集》,辽沈书社1991年版,第,299-302页.
作者: 帅斌 2006-3-27 16:39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即今大同江畔平壤(1) 兹不赘,但为了考证长寿王迁都之平壤的位置,有必要对长寿王之
前的平壤和黄城略予说明.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247年,高句丽东川王迁都平壤。这是迄今
所知年代最早的平壤城,高句丽在此建都九十五年后,于公元342年“移居丸都城”,但
仅仅几个月后,丸都城就被前燕慕容攻破,毁坏, 高句丽故国原王被迫于翌年七月又
“移居平壤东黄城”。有人已指明此平壤即今集安县城处高句丽古城(2),甚是.至于黄城,
据考古发现,在今集安县城东门外0.5公里的黄土台地上发现一座高句丽古城---东台子
山城,据考古调查,当年规模宏大,宫室壮丽,其中部分遗址,或曰“正是故国壤王九年
九年(391)(3)春三月兴修的王室社稷和宗庙”(4)且其附近高句丽墓葬甚多,既有好太王陵,
又有将军坟,因而它很可能就是好太王所都的黄城,当得名于它位于黄土台地上。高句丽
移都黄城历时八十四年。在这八十四年里,高句丽的国力得到了恢复和巨大的发展,尤其
是高句丽好太王于公元391年即位后,国力大振。据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位的二十二
年里曾几次大举南进,多次大败百济和百济与倭的联军,迫使百济接受城下之盟,将百济
势力逐出浿水流域(5).在好太王碑文里出现过三次平穰之名(6),说明平穰在好太王时代是
一个重要的城名。此时按《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都于平壤东黄城,此“平壤”当是“平
穰”之误(7)按好太王碑刚好发现于东台子山城附近,这也说明了东台子山城即其所都的
黄城。从黄城的位置来看,它原来当是都城平壤的另一处卫戍城。
高句丽东川王迁都的平壤乃今集安县城处高句丽古城,这与国内城的位置正好相同,
那么它们两城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国内城和平壤城两个城名
最初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在高句丽都国内城的二百零六年里,不见有平壤之名,在第一次
建都平壤的九十五年里,国内城仅见一次,即故国原王十二年(公元342年)“春二月,
修葺丸都城,又筑国内城”, 而在此期间,提到平壤城的还有两次,即美川王三年(公元
302年)“高句丽侵玄菟郡,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和故国原王四年(公元334年)“增
筑平壤城”。结合国内城和平壤城同在一地,又关系密切来看,它们当是同一城的先后称
谓。如此则出现一个问题,即公元342年高句丽建都平壤时,又筑国内城,似乎国内城和
================================================================================
(1)参见魏存成《高句丽初 中期的都城》,《北方文物》1985年第2期;李殿福 孙玉良:《高句丽的都城》
(2)孙进己 冯永谦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3)按《三国史记》纪年,该年是公元392年,但按好太王碑铭的干支纪年法测算,好太王即位于辛卯年,即公
元391年,这比《三国史记》纪年刚好早一年。当以碑铭记载为是,所以《三国史记》有关纪年应上推一年,
故此。
(4)方起东,《集安东台子高句丽建筑遗址的性质和年代》,《东北考古和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5)浿水即大同江,参见艾冲《汉唐“浿水”新探》,《中国方域》2000年第4期。
(6)碑文参见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第六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其中“王巡下平穰”应断句为“王
巡,下平穰”,“下”作动词“到”讲,暗含由山城下来之意,因为此时好太王都于黄城(今集安东台子山
城),外出称“巡”,方向则是到平穰。
(7)类似情况还有一些,如阿且城即阿旦城之误,关弥城即阁弥城之误,参见王健群《太好王碑研究》,第211
页
作者: 帅斌 2006-3-27 16:40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平壤城是同时并存的.其实这也不矛盾,国内城被毁几十年后重新修复作为都城时已改名
叫平壤城了,但其旧名有时也为人所用,不过是同一个城的新旧称呼罢了.
到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迁都平壤.论者均以此平壤即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1),
而非以前东川王迁都的平壤,其主要的依据乃中国史籍的记载,如《新唐书.高丽传》记
载,“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水,王筑宫其
左,又有国内城,汉城,号别都。”这些史料虽看似确凿,其实不然,对此应具体分析。
在中国史籍中,“平壤”之名首见《魏书》,其高句丽传云:魏世祖太延元年(公元
435年)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即长寿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 征东将军 领护东
夷中郎将 辽东郡开国公 高句丽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访其方事,云:辽东南一千余
里,东至栅城,南至小海,北至旧夫余,民户三倍于前魏时,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
千余里”。如果以此平壤当今日之平壤,就会出现一些问题,1高句丽国土的南北距离从
夫余(今吉林农安)到今平壤就已远超过一千余里,更不用说到其南的小海,变成南北
宽,东西窄,与史不符了;2高句丽国内原有一个曾为首都的平壤,若远在大同江流域
的新都也叫平壤,则与前都城平壤重名;今平壤,公元前108年前称王险城,汉晋南
北朝乃乐浪郡治朝鲜县,高句丽时为长安城,高丽时为西京,均不叫平壤,直到高丽恭愍
王十八年(公元1369)设万户府后才改名叫平壤(3);此时北魏虽在中原崛起,但直
到公元436年灭北燕后才与高句丽隔辽河对峙,丽魏关系虽不融洽,但高句丽国力方强,
===================================================================================
(1)此为目前流行之观点,甚普及。如魏存成《高句丽初 中期的都城》;李殿福 孙玉良:《高句丽的都城》;
刘永祥:《从都城变迁看高句丽的不同发展时期》;刘永智:《高句丽地理志考初探》(刘永智著:《中朝关系
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1-116页);孙进己 冯永谦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二卷,第139
182页;张博泉 魏存成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第364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朝鲜社科
院编《朝鲜通史》上卷,第19页(贺剑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李基白:《韩国史新论》第43页
(厉帆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简江作:《韩国历史》第64-65页(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8年版);永岛晖臣慎:《高句丽の都城と建筑》(《难波宫址の研究》第七,1981年3月);田村晃一:《高
句丽山城大圣山城》(《考古学杂志》1976年4月)“末松保和:《朝鲜三国.高句丽の军事组织》(末松保和:
《青丘史草》第一卷,笠井出版印刷社,1965年,第63-86页);关野贞:《高勾丽の平壤及ぴ长安城に就い
て》(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8月),等。
(2)对此问题的记载还有:1《周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治平壤城,其城东西六里,南临浿水,城内惟积仓储
器备寇,贼至日方入固守,王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复有辽东 玄菟
等数十城。”2《北史.高丽传》记载“其王好修宫室,都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
浿水,城内惟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方入固守,王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其外复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
都也,其国中呼为三京,复有辽东 玄菟等数十城”。3《隋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其国东西二千里,南
北千余里,都于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复有国内城 汉城,并其都会之
所,其国中呼为三京”。4《括地志》(槐庐丛书初编本)卷八《外蕃》:“高丽都平襄(一作壤)城,本汉乐
浪郡王险城,古云朝鲜地也。”5《通典》卷一八六《边防二.东夷下.高句丽》:“自东晋以后,其王所居平壤
城[即汉乐浪郡王险城,自为慕容皝来伐后,徙国内城,移都此城]亦曰长安城,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在
辽东南千余里,城内唯积仓储器械,寇贼至方入固守,王别为宅于其侧,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
复有辽东 元菟等数十城。”《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其国都于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东
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等,但这些书的成书年代均是唐初或以后。
(3)[朝鲜]李荇等修《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一《平安道.平壤》,汉城,书景文化社1994年版,第920页.
作者: 帅斌 2006-3-27 16:40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北魏又受刘宋牵制,对高句丽构不成多大的威胁,长寿王有必要将首都迁出故国,远到一
个新夺取的统治尚不稳固的汉族聚居区吗(1)5.《魏书.高句丽传》说“其王好治宫室”,
甚至高句丽烽上王认为“宫室不壮丽,无以示威重”(2)《旧唐书.高丽传》说高句丽“以
茅草葺舍,唯佛寺 神庙及王宫 官府乃用瓦”,说明高句丽国王非常注重修筑王宫 官
==========================================================================================
论者常以公元313年据有乐浪 带方二郡的张统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
,廆为其在辽西侨置乐浪郡(《资治通鉴》卷八八,建兴元年条),作为高句丽占据乐浪郡的证据。(持此
论者甚众,如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页说:建兴元年(公元313年)
“乐浪被高句丽所占据,带方郡也被百济趁机占领,从此二郡丧失,侨置于辽河以西。”)其实不然。虽然乐
浪郡在高句丽美川王十二年(公元311年)夺取西安平县(位于鸭绿江口北岸)后就被切断了与辽东的联系,
也在不断的侵扰中被削弱了,但它并没有被高句丽完全占据。张统虽带走了一千余户,但这只是乐浪 带方
民户的一小部分,(《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记载:“乐浪郡,汉置,统县六,户三千七百”,带方郡,公
孙度置,统县七,户四千九百“)更多的当继续留在原地。目前已经在乐浪故地发现了许多4世纪和5世纪
初的带有东晋年号和官衔的汉人墓铭和砖铭(参见韩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版,第147-150页),这也证明了在张统等人走后,还有很多汉人留下来,他们继续奉东晋正朔,并未被
高句丽征服。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13年高句丽仅是“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而
已,并无侵占乐浪郡的记载,《三国史记.百济本纪》中更无百济夺占带方郡的记载,甚至344年百济略取乐
浪西县时,乐浪太守还遣刺客刺杀百济汾西王(《三国史记》卷二四记载:百济汾西王七年“春二月潜师袭
取乐浪西县。冬十月,王为乐浪太守所遣刺客贼害,薨”。按金富轼所记百济王世系,汾西王七年当公元304
年,现经刘永智先生考证,百济比流王应在责稽王之前,汾西王七年应为公元344年。参见刘永智《“百济略
有辽西”辨》,《学术研究丛刊》1983年第4期),它表明直到4世纪中叶乐浪郡还依然存在。何况公元342年
冬慕容皝毁丸都之后,迫使高句丽对其称臣纳贡,即使高句丽此前确实占领了乐浪,此时也不可能不退出,
因为张统投奔前燕后颇受礼遇。实际情况当是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偏安一隅,远处朝鲜半岛
的乐浪 带方在得不到中原支援的情况下独力对抗高句丽和百济等民族政权的进攻,压力沉重,面对混乱的
政局和严峻的现实可能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人希望投靠近在眼前的力量强大而又礼贤纳士的慕容前燕,
以摆脱眼前的危局,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守原地,遥尊晋室中央,不愿投靠其蔑视的夷狄前燕,两派斗争的结
果以张统带走部分人而告终,留下的人当满足高句丽的一些要求以求自保。张统到辽西后,慕容廆为其侨置
乐浪郡,此新乐浪郡日后就随辽西政局的变动而浮沉,彰显于史籍,而原乐浪郡则因力量受损,在高句丽或
百济的压力下委曲求全,周旋于它们之间,反不为中原史籍所注意,以至默无声息。后人不查,以张统投奔
前燕作为高句丽占据乐浪的证据,实误。高句丽在好太王和长寿王两代曾多次大败百济,将百济势力逐出了
乐浪郡,但在公元427年前后,百济并未屈服,还在继续争夺乐浪 带方两郡的控制权。而且高句丽和百济
都臣属东晋 南朝,受其官爵,他们在乐浪 带方的混战当主要是在他们彼此之间争夺对乐浪 带方两郡的
控制权,而并没有消灭原有的汉人城镇和日渐式微的地方政权组织,类似中原的军阀混战,否则东晋 南朝
中央不会没有只言片语。可能的情况是,自乐浪太守派刺客暗杀百济王而又不能改变局面后,当地汉人逐步
接受了现实,外尊东晋 南朝中央,内则屈服于百济或高句丽的强权以求自保,类似中原的坞堡,如唐长孺
在《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73页指出:“河南地区完全为各坞堡所控制,祖逖 石勒
都只能使其归附,不能消灭其势力,并且都容许其两属。“高句丽 百济虽然在不断地蚕食两郡土地,但在
臣事东晋 南朝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一开始就完全解决遥尊东晋 南朝的汉人郡县,最初当也会满足于对这
些汉人郡县的控制权,征收赋调而已。这从好太王碑铭上也可看出,他虽然夺城64个,但并不见有汉人郡县
之名(参见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第六章),这并非偶然,也非全部郡县都已改名,而是与当地汉人郡县
力量日益微弱,被迫中立和事大有关。这从冬寿墓铭和幽州刺史墓铭也可看出,冬寿和幽州刺史镇既有东晋
的官爵,又受高句丽的礼遇(参见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和研究》,《考古》1959年第1期;刘永智:《幽
州刺史墓考略》,《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作者: 帅斌 2006-3-27 16:40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府和庙宇,考古发现也证明高句丽非常注重城的建筑,按理当会更加注重都城的建设,但
据考古调查,“高句丽的大城山城与高句丽长安城(平壤)二者合一,大致约等于百济扶
余城的面积”(1)如果长寿王迁都的平壤位于今平壤的话,那么从公元427年起到公元628
年灭亡,高句丽建都于此长达二百四十一年,但其城建规模竟然比实力远不及高句丽且建
都仅一百二十二年的百济末都扶余城(即泗沘)还小,岂不矛盾!
仔细研究各方面的史料可以发现,长寿王迁都之平壤也非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当还
是原来的在鸭绿江中游的平壤城,即今集安县城处,他只不过是将都城从黄城(东台子山
城)迁回到原都城平壤城而已。据研究位于东台子山城(即黄城)附近的“将军坟的墓主
只能是长寿王”(2)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在位时的首都应在不远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
了历史上如此大的误解呢?
问题出在中国正史上。《魏书.高句丽传》首记"高句丽的首都叫平壤,同时代的《水经
注》浿水条说“其地今高句丽之国治这就给人造成了一个错觉,以为高句丽都城平壤
在浿水畔,此后唐初及以后成书的史书均相沿成俗。从有关各史的记载来看,史家先将平
壤城误作水畔的王险城或乐浪郡城,而后又说平壤亦曰长安城,并将几城混为一团,遂
至大误。
其实郦道元和蕃使并没有提到平壤之名,他们所说的高句丽国治并不一定就是平浿壤,
蕃使所说的“城在浿水之阳”的城当指王险城,而王险城与浿水流域的平壤城也并非一
城(3)。同时代南朝尤其是刘宋与高句丽的关系也非常友好,使节往来也很频繁(4)但南朝
各史的记载则不同(5),《梁书》和《南史》均记载高句丽的都城还在丸都山下,《宋书》甚
至还说其都城是辽东城,这表明高句丽的国治可能不止一处,郦道元所说的国治不一定就
是《魏书》所言的平壤。但由于南朝日益衰落而亡,统一后的隋唐主要接受了北朝的文献
和观念,故对南朝的一些正确记载置若罔闻。这从《通典》卷一八六的记述中就可看出,
它将北朝以来各史的有关记载杂糅在一起,说高句丽“自东晋以后,其王所居平壤城[即
汉乐浪郡王险城,自为慕容皝来伐后,徙国内城,移都此城]亦曰长安城,随山屈曲,南
临浿水”,而按《三国史记》,高句丽是从平壤城移都长安城的,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
即唐人所讲的国内城就是高句丽人的平壤城,唐人说的平壤城就是高句丽人的长安城。何
以致此?
按《三国史记》卷一九记载,高句丽在阳原王八年(公元552年)筑长安城,三十四
年后,即平原王二十八年(公元586年)迁都长安城。从长寿王迁都平壤到平原王迁都长
==============================================================================================
(1)高桥城一:《东亚的都城与山城---以高句丽的都城遗址为中心》《日本研究》1993年第4期。
(2)张博泉 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页。
(3)郦道元:《水经注》,杨守敬 熊会贞注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0-1281页.
(4)参见黎虎《六朝时期江左与东北地区的交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5)《宋书.高句骊传》:“东夷高句骊国,今治汉之辽东郡”;《梁书.高句骊传》:“其王都于丸都之下”;《南史.高
句丽传》:“其王都于丸都山下。”
作者: 帅斌 2006-3-27 16:41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安城,此次立都平壤的时间近160年。这160年这是中原政治紊乱、政权变更频繁而高句丽却发展壮大的时期。至隋初高句丽因害怕中原统一强大而对中原封锁消息,故对高句丽迁都长安城缺乏了解和记载,以致后来史家据以写史时遂生困扰,既有传统的高句丽都城是平壤的观念,又发现高句丽的都城叫长安城,为解决这一矛盾,就盲目地将平壤城和长安城合二为一,硬说平壤亦曰长安城;当然长安一名对于汉唐时期的中原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国都名城,高句丽人竟将自己的首都也命名为长安城,这对中原人来说,如果接受高句丽的都城是长安城必将引起混乱,何况高句丽乃东夷小国,其都城竟然窃据中国首都之名,当然也为华夷思想和正统观念浓重的中原士大夫所难以接受,以致中原对高句丽迁都长安城闭幕塞听,后来者为调和矛盾便指鹿为马,将高句丽原来的都城名称张冠李戴到新都城头上,硬说平壤城亦曰长安城。这在《三国史记》的记载里也有所反映,金富轼当年就对平壤亦曰长安城,位于浿水畔,深感怀疑:“《唐书》云平壤城亦谓长安,而《古记》云自平壤移长安,则二城同异远近则不可知矣。”故将平壤和长安城并列,只说“平壤城似今西京,而浿水则大同江是也。”这表明金富轼已经发现当地并无平壤之名,而中国正史却众口一词称其为平壤,对此无从考证,故以存疑的口气记载而已。
另外,将平壤城的位置考定在进集安处,其位置不仅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言平壤在辽东南1000余里基本吻合,而且与《梁书》、《南史》记载高句丽的都城还在丸都山下完全一致。
因此,公元586年高句丽迁都长安城后,中原人因种种原因依然采用其前首都平壤之名,而不查其首都地址已变更,为调和矛盾,乃径指平壤亦曰长安城,终酿指鹿为马之误。其实长寿王迁都之平壤还在今集安县城处,直到平原王二十八年(公元586年)才迁都到大同江流域的今平壤初,但它自称为长安城,只是中原人称其为平壤。高句丽灭亡后,长安城的本名渐不为人所知,反而中原人对其张冠李戴的称谓:平壤,彰显于世。
由此可知,从宏观上来讲,高句丽的都城前后只有三处:纥升骨城、平壤城和长安城。只是由于中原史家因种种原因将平壤之名张冠李戴到长安城头上,才现混乱。对于高句丽人自己来说,平壤和国内城本指一城,只是不同时期的名称罢了,而长
作者: 帅斌 2006-3-27 16:41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高句丽长寿王迁都之平壤非今平壤辨
安城则是远在浿水畔的另一个城,它与平壤毫无关系(1),但对于中原来说,在公元586年
前只知平壤而不知国内城,之后则将平壤之名张冠李戴到长安城头上,变成平壤亦曰长安
城,平壤本城则以其另一个名称国内城而扬名于世了。由于高句丽被唐朝攻灭,其文献资
料佚失,后人对其平壤即国内城的观念就淡忘了,反而中原将平壤之名张冠李戴到长安城
头上的说法作为胜利者一方的观念广行于世了。故此应予辨明。
[作者熊义民,1966年生,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1年7月2日
===============================================================================
(1)关于平壤城和长安城的关系,中 日 朝 韩等国学者有过很多讨论,但都认为两城均在今平壤一带,然而
对今平壤周围已发现的四座高句丽古城,大城山城 清岩里土城 安鹤宫和平壤市区内古城,究竟谁是高句
丽的平壤城,谁是长安城则莫衷一是,如关野贞前揭文认为:高句丽平壤城即今平壤市北的大城山城与山麓
的清岩里土城,长安城则为今平壤市内古城;张博泉 魏存成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第364页说:
高句丽“平壤城,符合其形势特点的只能是大城山城,那么与大城山城相配合的是清岩里土城,还是安鹤
宫,有待这两座城址的年代最后确定后才能断言。”等等。当然也有人对此持完全不同的意见,如三品彰英
就从对比研究中国史料记载和上述高句丽古城的考古发掘,得出结论说:高句丽从迁都平壤时起到灭亡为
止,一直以平壤为都,根本不存在从平壤城移都长安城之事(三品彰英:《高句丽王都考--- 三国史记高句
丽本纪の批判を中心として,《朝鲜学报》第1辑,1951年5月);对此,田中俊明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田
中俊明:《高句丽长安城の位置と迁都の有无》,《史林》 第67卷第4号,1984年7月)。其实造成这些困扰的
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弄清平壤城与国内城和长安城的关系,盲目地将长寿王迁都的平壤定在大同江流域今平
壤一带,并在当地寻找本不存在的平壤城,故只得进行盲目的比定,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统一的科学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