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38阅读
  • 34回复

[省制]历史说明不能分省,特别是不能均衡分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3-06
一、先来回顾下历史上的省级政区发展历程
说明:我说的省级政区包括:从汉武帝时前106到西元583的州,唐宋的道(路),元明清的省
地级政区包括秦始皇到唐玄宗的郡,583到宋的州,元的路,明清的府
这样说虽然不科学,也不全面,但简单明了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3-06 18:21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1-03-09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黄淮--江淮      这一地区的区划似乎历朝历代都有较显著不同,且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稠密区

如果重新分省,这一地区应该会有大动作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1-03-09
楼主的推论有一定道理

想听听楼主有关分省的更详尽的观点

有没有方案??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1-03-09
歷史上其實沒有絕對失敗的區劃,每一個地方行政制度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制定的,在完成了使命之後如果遇到中央政權動盪則原有體制就很容易被革新。雖然並非每個時代每個朝廷的地方制度都成功,但都不能說是「折騰」。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1-03-09
引用第26楼天地人和于2011-03-08 11:43发表的 :
楼主的论述不能完全推导出此结论。
但楼主的分析至少说明,行政组织与地理空间是有一个反复组合渐趋合理的结合过程的,政区的演变是有脉络和规律可循的,此中的某些规律或原理是不易违背的。

谢谢,结论还没有发上来呢。有空时继续。先声明一下吧,不反对以下几种
1、多数省保持,个别大省合理调整,(最后不超过40个)是可以
2、小省撤销,大省合理调整(保持30个左右)
3、虚省,(80----300)统县政区
反对不顾规律,彻底打乱,重新来(40---80个)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1-03-09
雖然贊同樓主的觀點,但是覺得樓主的推論略顯牽強。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1-03-08
似乎有一个简单的历史规律:
实省制容易地方割据
无省制往往政权短命
只有虚省制似乎长治久安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1-03-08
中国历史的智慧在于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历史上,大发展时期的道、路、省皆为虚设。
虚设的意义在于对其的控制。需要封疆时,可以多授几个,但是授予的权利较小,以换取平衡。中央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可以少授几个,但授予的权利稍大,同样换取平衡。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1-03-08
第一层级政区的发展趋势,说白了是高层政治博弈的结果。

混乱时期,有野心的人会比较多,政区开始泛滥,百舸争流。但是,竞争也会比较激烈,于是大量的整合开始启动,最后能够笑到最后的人并不多,而竞争的结果是大量的政客的力量被消耗,中央政府的力量转向优势,政区开始稳定,这是一个博弈循环。

政区稳定之后,百姓长治久安,经济发展,政客很容易取得政绩,并平步青云。于是笑到最后的高级政客人数较多,政府为政治力量的稳定,势必会对其“贡献”予以肯定,于是,政区又开始增加。而政区大量增加之后,中央的控制力减弱,社会开始转向下坡,这又是一个博弈循环。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1-03-08
楼主的论述不能完全推导出此结论。
但楼主的分析至少说明,行政组织与地理空间是有一个反复组合渐趋合理的结合过程的,政区的演变是有脉络和规律可循的,此中的某些规律或原理是不易违背的。
稳省调市合镇建区,拆地废县下乡聚社;省市区社动态均衡,减层增幅政通效达;
区域聚落实虚演进,层幅调适自有动能;适域设市放权自治,都市镇社简法自然。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1-03-08
雖然我並不贊成分省,特別不贊成均衡分省
但我覺得樓主單純地用『歷史上的失敗』來論證分省的不可行
這樣的思路是不合邏輯的
在萊特兄弟試飛成功之前,所有試圖將人類送上天空的努力都失敗了
難道我們可以站在那一時點上宣布『人類飛行是不可能的』嗎?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1-03-07
道,长时期里主要是地理区划,做监察区划很短暂,没能转化成实级政区,最后被路代替。
路一开始就有一定的权力,但早期调整不断,有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说明重新建一套方案不容易
元朝的道几乎就是宋朝的路,变动真的很少,明朝调整主要是在人口变稀少的地方搞合并,边界微调有几个地方,但绝对算不上打破重来。说明路为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1-03-07
规总结:先说州,对比发现从汉武帝到东汉末年,近三百年政区变化很少,王莽折腾过,改十四州部为九州很快失败了,经过三十年之内乱,权力重新洗牌,曹操可以说是个强人了吧,实行九州制也失败了(这证明大折腾,是死路一条),事实上中原各州仅仅是边界有些许调整而已,新设州都在边远地区,原因主要是边区开发,人口激增造成的,这样调整更符合自然地理状况。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03-07
二、对历史上省级政区发展历程作总结一脉相承的省级政区有
/1、州:前106---西元583           结局 ,由于五胡乱华,后析置太乱降为二级政区
2、道:唐太宗----宋太宗      结局,不适合做实级政区,打破重来
3、路:宋太宗----南宋末年       结局,由于元朝南侵,后析置太乱降为二级政区,元亡后改府
4、省:元或明至今          趋势一直很稳定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03-07
明初至今600多年,内地各省相当的稳定,变化有
1、由于人口分布发生变化或疆域扩大,湖广、南直隶、陕西显得太大,清初分别一分为二,都是简单二分,没有动原省界。
2、民国虽想分省,来个大折腾,未遂。调整都在边疆原民族地区,
3、本朝初设过个别的如平原省之类,很快恢复到于清朝很类似的政区格局,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3-07 22:19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3-06
道路。是有一个打破重组的过程。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3-06
,元朝的道几乎就是宋朝的路啊,变动真的很少,明朝调整大些,但主要是在人口变稀少的地方搞合并,看看人口分布的变化不难理解。边界微调有几个地方,但绝对算不上打破重来。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3-07 18:10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3-06
还有一个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3-06
明朝的省与宋元的继承关系,元朝时要看其宣慰司铎,请看元朝的宣慰司道如下图,红色边界和驻地为宣慰司道,粉红色为肃政廉访司道,宋明的政区图想必大家都见过,所以只发元朝的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3-06
不同有二,一是两汉的州直接转化为实级政区,唐的道未能若是,宋的路有相当大权力,但由于多权并立,不能算实级,二是宋朝的路不是由十五道析置而来,有一个打破重组的过程。
唐朝的道划分的不很适合实级政区是一个原因。

明朝的省对宋元都有继承关系,但由于民族大屠杀使人口分布发生很大大变化,也都有些调整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3-06
前两个阶段非常相似,都从郡(州)县二级制-开始,经过同样的过程
秦始皇到汉武帝\∕∕∕∕隋文帝到唐太宗没有省级区划-
前106-----光武帝vs唐太宗----玄宗设立省级地理区划,一个经过王莽改汉为新,一个经过武则天改唐为周
光武帝-------黄巾大乱vs玄宗到安史之乱设省级监察区,供养是大乱导致省级由虚变实
-黄巾之乱-----永嘉之乱vs安史之乱-----靖康之变, 期间都经过分裂到统一到南渡
五胡十六国北朝vs金元   都是异族入侵,省级区划大量增设----------最后降为地级(统县)政区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3-06
另一方面是层级横乱,最基本的是省---路---州---县
有省-------路-----州------县
省-------路------府------县
省-------路------州
省-------路------县
省------路-----府
省------府-----州-----县
省------府-----州
省-----府------县
省------府
省-----州-------县
省------州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3-06
一方面是犬牙交错,飞地奇多,如图同一颜色的都是一个单位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3-06
南宋区划为十六路,另有临安府,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金在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划其统治地区为二十四路,以后又合为十九路,南北相加三十多个,还是可以接受的
到了元朝,路就设置太烂了,我在元朝地图上大概数了一下,可能是185个,而且设置相当的乱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3-06
可以看出北宋初期13 道与唐十五道相比,大体相同,不同有二,一是长安洛阳所在地京畿道都畿道撤销了,二是有剑南东道,没有黔中道。不久又并为10道基本同于唐初十道。能按传统来很不错不过,传统东西合理的要继承,不合理的当然要变,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唐初的江南道做地理区可以,要做有些权力的区划管理就不方便了,宋朝的路并不稳定不断增设,说明两点,一是重新建一套方案不容易,二是新方案有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宋朝的路奠定了现今省区的基础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