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88阅读
  • 7回复

[个人区划理念]滦河人推荐几篇《流域经济学》论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4-06
滦河人推荐几篇《流域经济学》论文

        滦河人认为:流域区和经济区、文化区是高度吻合的,这个观点不少网友感到难以接受。这些网友没有把流域区和经济区联系起来思考研究。
     实际上,早在本世纪初期,中国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就开始研究一门《流域经济学》的新兴学科。他们认为流域经济比其他任何经济模式都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活力、更有前途。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更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但是,这些学者并没有提出行政区和流域区、经济区的吻合问题,更没有提出按照流域划分行政区。他们仍然是停留在“协调”的框框里。但是,尽管如此《流域经济学》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滦河人在《城市:既要环形辐射   也要扇形反哺》《流域经济像大树  根深叶茂花果红!》二篇文章里提出:按江河湖泊海洋流域重新划分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形成"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的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使行政区、经济区、流域水源区完全吻合叠加,发展流域经济。
        所谓流域经济就是:以生态环境和资源配置为基础,按流域分布,与行政区域相吻合的地方经济体系。流域经济就是流域体制下省县经济。  
     喊了多年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和下游反哺上游,只有在行政区、经济区、和流域扇形水源区完全吻合叠加的流域体制下才能形成!    
    流域经济丝毫无损于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却可以大大强化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和扇形反哺作用!所以,流域经济是最佳的经济布局,是最佳的经济模式!那种认为流域区划与发展经济相抵触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今天,滦河人推荐几篇《流域经济学》论文,供网友参考。


极具前景的新兴学科──流域经济学  
作者: 郭庆汉  
        流域是以集水区域划分的一种地域,河流是流域的主轴,水是流域的核心。人类文明产生于大河沿岸,大河沿岸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资源向条件优越的河流沿岸聚集,形成沿江产业带和沿江经济走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趋势。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密不可分。流域经济学就是研究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流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经济学科。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须庾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时,水形成的水体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土壤,水位落差产生的水能是人类开发的重要能源之一,水体浮力产生的水运是人类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水作为环境的基本要素所形成的水利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专家预言,在新的世纪中,水资源将取代能源资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争夺的最重要的资源。
                            
          随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田纳西流域的成功开发,流域经济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突出,水资源开发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流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经济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上马和我国最重要的特区──浦东开发区的建设,长江经济带的蓬勃发展不仅引起国人的重视,而且引起全球的关注。长江和沿海构成的两条经济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大轴线。今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和南水北调的开工,使得长江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长江经济开发不仅是我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轴,而且对于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是我国第一家流域经济研究机构。建所伊始,该所就以服务长江经济开发为宗旨,并力求通过长江经济开发,总结归纳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的内在关系,最终形成流域经济学学科。
建所以来,该所科研人员参与了八十年代我国纵向和横向两次重大的长江经济考察,参与了《长江经济开发》、《长江水运开发》、《长江中下游航空遥感综合考察》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出版了《流域经济学》、《长江经济研究》、《长江经济开发战略》、《98’湖北长江抗洪史》等十多本专著,为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资源开发与长江经济开发是该所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所的硕士点也以流域经济学和长江经济开发为学科方向。当前该所在社科院党组领导下,正在经历第二次创业。本所热忱欢迎有志于流域经济学和长江经济开发研究的有识之士到本所参与创业,热切希望与流域经济和长江经济开发的机构携手合作,共同为流域经济学的建设和长江经济开发奉献微薄之力。

            文章出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电话:86-10-85195999

流域经济论    【摘要】和【目录】
胡碧玉  《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摘要】:
流域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
人类的文明,最早均起始于大江大河之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一些著名的河流两岸。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流域经济更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诸多要素的系统分析;对流域产业带的分析更多的是以“三角洲”为边界,而缺乏上中下游的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互动互补的研究;对流域开发的模式有所研究,但很少用要素禀赋和分工协作的原理,进行流域经济开发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对流域综合开发中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形成机制和利益互补机制的研究也薄弱。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江河的国家之一,今天对流域经济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已成为我国合理布局生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开发模式,促进我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尤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宏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观分析为主等方法,对流域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论文的: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 即:流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开发模式等问题,借以为论文其它章的分析奠定 理论基础。
第三章,分析了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及模式,对流域经济的作
用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增长链”开发模式。

第四章,论文分析流域经济产业带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着重运用 分工与协作理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 展”的原则,对流域进行产业合理布局,并对流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提出了自 己的观点。
第五章,论文论述流域经济与城市的合理布局问题,着重分析城市 增长极的作用、产权改革、经营城市等问题。第六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与
“三农”出路问题,着重分析了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力求探讨解决农村、农业、农
民问题,促进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差异与非均 衡协调发展,着重探讨了流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差异和
实现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八章,论文论述了流域经济与可 持续发展问题,用五个统筹的理论,指导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着重探 讨流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 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论文进一步揭示了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的 失灵,指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流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在我国流域经 济开发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最后,论文进行流域经济实证研究,以嘉陵 江流域为例,对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 探讨。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1、从宏观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流域经济问题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克服了以 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仅限于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
研究,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 布局、城市布局、流域经济与“三农”出路、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
析较少的不足,把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三 农”、经济利益补偿、可持续发展等纳入了分析框架,使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更
系统、完整和全面化。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提出了增长链开发模式。突破己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进
行了创新,提出增长链开发模式。增长链开发模式它是一种梯度开发模式与点- 轴一面开发模式并举的综合开发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梯度开发模式与点一轴一面 开发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域经济开发中,增长极开发、梯度开发与点轴面 开发模式并存,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点状开发、点轴面 所形成的带状开发与整个流域经济上中下游总体上的合理分工、梯度开发有机 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带状的巨大增长链。利用流域经济中河流系统自身拥有的 特殊功能来有效地组织流域经济,使河流经济的开发进程与流域经济的发展布 局之间始终保持着协调的关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流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提出了建立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的利益补偿机制。流域经济系统是一种以 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 系统。针对流域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提出流域经济的开发必须……

【关键词】:流域经济 开发开放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061.5
【DOI】:CNKI:CDMD:1.2005.031989

流域经济论【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角度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 2章  流域经济基本理论分析
2.1 流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1.1 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
2.1.2 流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2.1.3 流域经济范畴的理论解析
2.2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1 增长极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2 点轴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3  网络开发模式评析
2.2.4 梯度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第 3章   流域经济开发的战略目标及模式
3.1 流域经济的功能与作用
3.1.1 流域经济的一般功能
3.1.2 流域经济的特殊作用
3.2 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
2.1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概念
2.2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制定
2.3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目标
3.3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
3.1 世界大河流域开发的启示
3.2 现实中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类型
3.3 增长链:流域经济开发模式抉择

4流域经济的运行机制
4.1 流域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
4.2  流域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

第 4章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
4.1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
4.1.1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意义
4.1.2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原则
4.1.3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4.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探析
4.2.1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1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低度化
4.2.1.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
4.2.1.3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同构化
4.2.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
4.3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4.3.1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3.1.1 主导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4.3.1.2 流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
4.3.2 市场机制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 5章    流域经济与城市布局
  城市增长极在流域经济中的作用
5.1.1 城市是流域经济发展的内核
5.1.2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产业芯
5.1.3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商品流通结
5.1.4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要素中心
5.2 城市化与流域经济增长
5.3 城市在流域经济中的合理布局
5.3.1 我国城市布局问题与反思
5.3.2 促进流域经济增长的城市布局战略
5.3.2.1 流域城市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5.3.2.2 流域城市合理布局的基本对策

4 城市制度安排与流域经济增长
5.4.1 城市经济产权制度创新
5.4.1.1 产权与经济效率
5.4.1.2 城市产权制度创新
5.4.2 城市经营制度创新及流域经济增长

第6 章   流城经济与三农出路
1 "五个统筹"与"三农"问题
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差距
2.1.1 城乡居民差距现状
2.1.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2.2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问题
2.2.1 我国城市化现状
2.2.2 长江流域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城市化滞后对经济的影响
2.4 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推动流域农村发展.
2.5 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2.5.1 城市化与流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5.2 深化改革与城乡统筹互动

3 农业结构调整与“三农”互动机制
3.1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3.1.1  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对策
3.1.2 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措施——以长江流域为例
3.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3.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3.2.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产业化的促导
3.3 深化农村改革的取向
3.3.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3.3.2 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3.3.3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第7章流域经济差距与非均衡协调发展
1 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经济差距机制分析
1.1 缩小流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意义
1.2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差距
1.3  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2 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政策措施
2.1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2.2 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

第 8章  发展政策与措施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l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1.3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绩效
2.2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
3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3.1 资源环境保护
3.2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3 发展生态农业
3.3.1 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3.3.2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3.4 生态旅游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4.1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3.4.2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3.5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3.5.1 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3.5.2 流域开发的多目标的协调
3.5.3 建立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第9章流域经济开发中的宏观调控
1 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1.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1.1.1 市场机制的作用
1.1.2 市场失灵
1.2 流域经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流域经济开发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1.2.2 流域经济开发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2 流域经济开发中政府的宏观调控
2.1 流域经济政府的职能
2.2 流域经济政府宏观调控取向
2.3 流域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手段
3 流域经济开发的制度安排
3.1 流域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3.2 流域经济管理的法制建设

第 10章   流域经济的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
10.1  嘉陵江干流沿岸地区概况
1.1 嘉陵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
1.2 嘉陵江干流沿岸主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3 嘉陵江流域的区位特征与要素禀赋
2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战略

10.2.1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模式抉择
2.2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战略目标
2.2.1 嘉陵江流域总体开发战略
2.2.2 嘉陵江流域开发的战略重点

10.3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
3.1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3.2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合理布局

10.4 嘉陵江流域开发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10.4.1 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10.4.2  嘉陵江流域经济环保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四川大学论文推荐:

周二黑: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闭明雄:西江流域产业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孟凡静: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李耀懿:长江流域水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米松华:建立黑龙江省新型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研究
王    兵:伊洛河流域农村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    晓:生态补偿制度法律研究
李艳芹: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研究            
胡玉贵: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秦建明: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问题研究            
吴璀平: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杨    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张    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王九大: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D];河海大学;2001年

    
四川大学【相似文献】
          
1张思平;流域经济学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4年02期
2;探索建立长江大流域经济新模式——童大林
3周国兰;论开放式经济系统与江西经济发展战略[J];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4杨卓;一个观念上的突破——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革新          
5田学祥 沈祖润 郭君正:纵览今日淮河流域经济
6姜近勇何云霞:系统工程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应用
7白津夫;傅卡佳:谈发展松花江流域经济的探讨
8章治文;;襄樊市经济发展战略构想[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9;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委员会征文通知            
10姜近勇;;区域经济开发中的系统工程


淮河流域欲打造经济文化共同体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作者: 朱胜利 傅光云       2008年06月19日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江淮熟,天下足。”历史记载了淮河流域曾经的富足,也带给淮河流域人民无比的自豪。不过,在进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新时期,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相比,淮河流域的发展明显滞后。

建设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新淮河文化,增强淮河流域的创新力,实现淮河流域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淮河流域各政府和人民极为急迫的任务。
  
“共同体”概念初具
  共同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使淮河流域的决策者们走到了一起。
  6月13日,淮河主干段江苏、安徽和河南3省的21个县(市、区)代表共聚淮河下游千年古邑江苏省盱眙县,参加由盱眙县委、盱眙县人民政府倡导主办的首届淮河文化精英论坛,并发布了《淮河流域战略合作区域共同发展盱眙宣言》。宣言表示,在学习借鉴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努力避免高能耗、低效益,积极探索独特的发展模式;加强节庆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新经济增长方式的交流,实现淮河流域超常规发展。
  据了解,这是我国由县级政府首次大规模举行的区域战略论坛,并签署共同发展宣言,由此,淮河经济共同体概念呼之欲出。
  旅游经济先行
  在论坛上,对于如何促进淮河流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与会者提得最多的就是旅游经济,认为旅游经济是促进淮河流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捷径、对塑造淮河流域整体概念的产生也有推动作用。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然景观独特,历史遗存丰富,是继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后我国第三大地域景观带,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所以,与会代表最先想到的就是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盱眙县委书记蔡敦成雄心勃勃地表示,盱眙要建设成苏北旅游第一强县。蔡敦成的自信来源于盱眙旅游势头的强劲发展:2002年,至盱眙旅游人数不到60万人次,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突破至203万人次;2002年,盱眙旅游总收入远不足1亿元,但2007年底,这个数字已经被写成10.79亿元,分别增长200%和579%;盱眙旅游宾馆饭店由不足100家增长到400多家,客房出租率达73.1%,每年递增21.9%以上……
  “整体”难度大
  “淮河流域要作为一个整体运作,其难度还是很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表示,论坛提出了建设淮河区域经济的概念,是一个好建议,说明该区域各县市政府在共同发展区域经济文化方面,已经由自发走向自觉,这是一种进步,但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目前来看,这还只是一种建议,尚无切实可行的具体解决方案。在论坛上,陈少峰提出,通过建设区域性整体品牌、实现区域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品牌化发展和打造若干个文化品牌或文化产业品牌等“4张牌”来推动淮河流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淮河流域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有一个先天不足的问题。”一位代表表示,虽然当地各县市有推进淮河流域共同发展的愿望,但是淮河全流域跨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5省,行政管辖分割成为这些县市自由合作难以跨越的障碍。该人士表示,如果各县市要突破这种阻力,就需要得到相关各省市乃至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难度可想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淮河流域欲打造整体经济文化共同体,还须上下求索。

相关新闻08-04-24 05:34•
四部门昨日印发淮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08-04-21 11:02•环境保护部通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执...
  08-04-08 14:43•未来3天淮河流域及江南东部部分地区有大...
  08-02-20 11:40•淮河:流域内人口最密集的大河
  07-12-03 05:34•3.32亿元补偿淮河流域受灾群众
  07-11-20 17:43•淮河流域4省探索建立跨省联合防治污染机制
  07-09-25 15:06•中国在淮河流域蓄洪补偿工作中创新制度严...
  07-08-08 15:41•安徽省公布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农作物补偿方案
  07-07-16 20:17•淮河洪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
  07-01-30 05:27•长江流域去年旱洪交替 经济损失达一百八...

珠江流域经济合作问题的一体化思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8-27 16:59:00 ]    作者:佚名    
  一、推动珠江流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1]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流域不但在天然河系、生物区系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交通运输、物质交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流域地处滇、黔、桂、湘、赣、粤六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km[2],河长2000km,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300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2.3%,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珠江已经成为带动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香港始发的万吨海轮可逆江而上,直达广东港,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梧州、桂林、贵港和南宁,120吨级的机动船可进入红水河和南盘江。[2]同时,南昆铁路和成都至广西北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广州尤其是珠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增强,便利的水陆交通,加强了流域内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一举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年来,经济迅速恢复。珠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区位,整个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濒临太平洋,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理优势,又具有亚太地区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已经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之列,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中上游的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缘,江河同源”,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流域的经济合作,实现流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珠江流域揽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我国流域开发中,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并依靠其联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都步入全国50强的行列。据统计,1996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2166万人,占广东的31%,占全国的1.77%;国内生产总值4474亿元,占全国的6.6%,占广东的70%;出口总额537亿美元,占广东600亿美元的89.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6%。但是,近年来,三角洲地区受到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一次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先天不足,因此目前三角洲地区某些产业和产品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其次是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导致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因此,向中西部投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阶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上游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矿能资源极为丰富,如珠江上游的云南省矿藏资源丰富,并且种类比较齐全,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中游的贵州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居长江以南各省区之首。广西锰、锑、锡等10种矿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水能资源丰富,如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1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广西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是国家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它将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3]珠江流域具有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的特征,纬度低,气候类型复杂,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中上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奠定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中上游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通过开展流域经济合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积极开展珠江流域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珠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下游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经济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与中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相结合,以实现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下游地区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就目前来看,合作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资源性合作,为下游地区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珠江中上游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产品优势。相反,一些地区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资源开采企业属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都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产业链短,加工程度低。同时,近年来,以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约束增强的情况下,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工业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当前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广东及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联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既有助于将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又可以为下游地区建立原材料的综合加工、销售、利用基地。另一方面,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开发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
  2.积极开展资产型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托管、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形成新的生产组合和新的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海外及港澳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廉价土地、税收减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是,随着世界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转移。珠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工业为基础和军工企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而且中上游地区腹地辽阔,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土地、劳动力、能源和矿藏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上具备或者正在获得比较优势。通过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上下流域的产业结构都可以升级,实现结构的高度化,从而双方都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产业的转移,有效地降低成本,也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
  产业的转移,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也应当成为流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因此,应当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到中上游地区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源型合作。如鼓励三角洲地区的名牌企业与中上游地区的同类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中上游地区的土地、部分设备和资金建立生产基地;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产品调整、市场转移兴办合作开发项目等等。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从流域经济模式问安徽的发展战略实行                                                     
                安徽大发展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  的经济区域。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  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  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  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  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  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人类的活动及其家园的兴建,首先  是傍河而生、逐水草而居的。世界各国的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多是这样,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的中下游  沿岸同样如此,河流穿行而建立起来的城镇,其繁华富庶,勃勃生机,表明了流域经济在人类生活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辐射作用。  

      开发河流一业百利  

      春秋战国时期,李冰建都江堰运河灌区,至今造福川蜀地区  已有2200年了;隋炀帝修大运河,至今造福东南华夏1400  年了,当时的投入与千百年来的产出之比,是难以估量的。  千年来,我国苏杭地区富庶,原因就在以运河为经纬的水网  交通。一个农妇撑着一条小船,可以把几千斤东西运回家。  

      常识告诉人们,一条人工渠化的航道,运能大、成本低,相  当于同样长度铁路的16倍、公路的100倍。流域经济综合效益,是现代经济的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所不能比的。任何行业都不能像开发河流那样,一业生百业,一利生百利,有巨大的经济推动效应,产生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岗位,其生态效应更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的。建造和开  发流域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诞生新的城镇,协调第一  、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全面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问题:  
      1     早在小平同志确立开发浦东的时候,安徽就制定了开发  皖江,迎接辐射的东进战略。其战略眼光不可谓不远,但是为何至今皖江经济带仍然欠发达?不仅没有脱颖而出,在本  省都有二 流之嫌?  

      2     淮河流域与江苏一衣带水,是安徽省内与沿江地区一起是连接长三角最具优势的地区,拥有工业 交通 煤炭及丰富的  人力资源,为何至今发展滞后?  

      3    世界上有分水岭经济圈模式吗?有 ,在哪里?大家判断  下该模式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可以为世界经  济发展添加一种新的模式?  
  
           建造流域经济
李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年12月29日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人类的活动及其家园的兴建,首先是傍河而生、逐水草而居的。世界各国的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多是这样,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的中下游沿岸同样如此,河流穿行而建立起来的城镇,其繁华富庶,勃勃生机,表明了流域经济在人类生活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辐射作用。
    

开发河流一业百利
  春秋战国时期,李冰建都江堰运河灌区,至今造福川蜀地区已有2200年了;隋炀帝修大运河,至今造福东南华夏1400年了,当时的投入与千百年来的产出之比,是难以估量的。千年来,我国苏杭地区富庶,原因就在以运河为经纬的水网交通。一个农妇撑着一条小船,可以把几千斤东西运回家。常识告诉人们,一条人工渠化的航道,运能大、成本低,相当于同样长度铁路的16倍、公路的100倍。
    流域经济综合效益,是现代经济的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所不能比的。任何行业都不能像开发河流那样,一业生百业,一利生百利,有巨大的经济推动效应,产生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岗位,其生态效应更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的。建造和开发流域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诞生新的城镇,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全面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反之,忽视流域经济的开发和保护,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惩罚。我国历史上楼兰、西夏等西北少数民族的败落,不是别的什么原因,是流域经济衰亡的结果。隋唐以后历代,我国内陆多数河流都是可以通航的,而现在黄河经常断流,华北已无长流河。为中华民族带来世界声誉的京杭大运河,如今成了一条折断脊梁骨的脏水沟。山东以北运河地区,历史上繁华富庶的城镇,随着运河的断流而衰败,有的成了闭塞的穷乡僻壤。如果黄河继续断流下去,这一带也必将重蹈覆辙。
  水是生命之源,只有解决了水的问题,才能改造荒漠,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富裕的土地资源与东部地区富裕的人口资源的结合。有了水,就能开垦土地,就能吸引人,留住人,实现城镇化,把各种开发建设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健康地、有序地结合起来,把各民族各地区联结在一起。因此,大规模地找水、造水、用水,是活化和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的中心环节。造就和发展流域经济不仅应作为我国水利建设的战略方针,而且应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方针。
              
水兴则国盛
  有眼光的政治家懂得,水兴则国盛,水败则国亡。由于缺水而导致土地和山川的荒漠化,进而使一种文明、一个国家衰亡,在世界史上已屡见不鲜。因此,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当今世界重大的国内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国际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问题、政治问题。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曾作过重要批示,指出当今水资源为世界各国关注,我国水资源大为短缺,过去的认识很不够,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到郭开的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方案。
  郭开设计的大西线南水北调方案,考虑和兼顾了4个方面:丰沛的水源水量;理想的走水路线;丰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符合国际惯例。他深入考察和研究了多水的西南地势高,缺水的西北、华北的地势逐级降低,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有利于区域间调水的大环境,从而可以大规模开发我国青藏高原这座天然大水库,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上游3条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串联起来,自流入黄河。大西线调水工程也叫雅黄工程,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流程1800公里。这条线路,低平顺直,全部自流;引水多,水质好,投资少,施工容易,工期5年,走水路线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区,淹没极少,移民仅2.5万人;设计引水量接近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水量。以后的配套工程可利用黄河4600公里河道把水送到西北、华北、东北、中原。经青海湖调蓄,可输水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三大盆地以及河西走廊与阿拉善;经内蒙古的岱海调蓄,可输水晋、冀、辽、蒙北草原。不仅实现全国水系总高度,还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
          
送钱送物不如送水
    江泽民总书记提到的这一大西线南水北调方案,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其他方案也在考虑研究之中,只有建造这样一个流域经济,才能改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诞生新的城镇,实现西部地区富裕的土地资源与东部地区富裕人口资源的牢固结合、优势互补;其它的公路、铁路、能源、通讯、工矿企业等一系列开发建设项目,应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配套工程及其扩展、延伸的项目。现在不是讲扶贫吗?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最切实的、最根本的扶贫工程、造血工程。对于西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许多地方来说,送钱送物,不如开河送水!这不仅是西部大开发,也是解决东部地区许许多多问题、尽快缩短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中心方案和唯一出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4月27日第十版)  
(010)65092879
流域经济像大树  根深叶茂花果红滦河人   原创首发于方舆论坛

在众多的行政区划改革理论和分省方案中,讲的最多的就是以某个城市为省会建省,可以形成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等。
对这种观点,很多网友提出质疑。例如:北京周围的贫困带、广东的贫富悬殊、武汉的一家独大、还有什么市吃县、省吃县之类的问题,都说明城市中心论、带动论、辐射论、不能成立。
经济学界提出的区域经济概念是在传统的地理区域提出的,他们鼓吹的城市圈和区域经济与流域水源区脱节,片面强调中心城市经济辐射作用,只讲辐射 ,不讲反哺,割裂了经济和生态的关系,是非常错误的。

经济辐射论的要害就在于混淆了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一个城市如果真能辐射带动的话,那么,你不是可以随便辐射带动吗?为什么跟行政区划扯在一起呢?

我的上一篇文章《城市:既要环形辐射  也要扇形反哺》指出:经济辐射是市场机制,扇形反哺是行政运作,二者性质完全不同。我们要的是二者的完美结合。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呢?

在“犬牙相入” “一江多省”  “ 一省多河”的横向区划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可能跨越行政区域,实施流域内的管理规划和互补反哺,所以出现了上游与下游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下游缺乏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和资源供应,而上游缺乏下游的支援和带动。
市场机制不可能形成这种下游对上游的扇形反哺!例如:北京的水源区归河北山西管辖,北京就不愿意给自己的水源区投资。我们相信只要把北京的水源区划归北京自己管辖,那么,北京下多大本钱都心甘情愿!北京周围的贫困带就会迅速改观!地方政府只有在自己的水源区划归自己管辖的情况下,才能本能的、自觉的运用行政手段实现流域反哺!
所以,滦河人坚决主张:中国应该彻底摒弃以历史沿革维系现行行政区划的陈腐观念,按江河湖泊海洋流域重新划分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形成"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的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使行政区、经济区、流域水源区完全吻合叠加,发展流域经济。
所谓流域经济就是:以生态环境和资源配置为基础,按流域分布,与行政区域相吻合的地方经济体系。流域经济就是流域体制下省县经济。流域经济是最佳的经济布局.

喊了多年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和下游反哺上游,只有在行政区、经济区、和流域扇形水源区完全吻合叠加的流域体制下才能形成!

大大小小的城市总是分布在各个水系的下游,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江湖汇聚居之处才有可能形成城市!
每座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而母亲河都有一个扇形水源区,没有母亲就没有儿子,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乡村城市!没有水源区支撑的城市就不可能发展。
下游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应该认识到他们的发达是建立在上游山区的奉献和付出的基础上,加强上游生态经济建设是上游及下游全流域的共同利益所在。要保证一个流域的充足稳定的水量,清洁优良的水质,充沛的水能,丰富的水产,都必须通过上游山区的治山治水生态建设来实现,而且同时要限制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这就意味着上游地区多奉献而少收入。如果总是把上游山区看作偏僻落后,总让他们戴着贫空落后的帽子,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其结果必然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所以,在一个流域内,上游地区要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下游地区承担生态投资以及技术和人才支援的义务,这是绿叶对根的深情,是一种神圣的义务,而不是乞讨施舍。

我在上一篇《看水看川看地图  你我家乡像扇形》指出:
扇形水源区绝不仅仅是水源,那里是山区,是农业,是农村,是农民,是父老乡亲,是母亲河,是全流域兄弟姐妹的生命靠山和精神家圆!
一座城市就应该像儿子孝顺母亲那样反哺母亲河的扇形水源区!这就是扇形反哺!

那么,反哺什么?简单说就是:保护资源,鼓励发展,献真情,办实事,给钱、给物、给人才、给技术、给政策!
怎么反哺?必须靠法律、靠权力、靠财政!一句话:市场机制绝对不会反哺,经济辐射是市场机制,扇形反哺是行政运作,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只有流域经济才能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我们站在中国版图上面向东方望去:
一个大流域像不像一棵大树?
她的上游支流像不像是大树的庞大根系?
她的干流像不像大树的树干?
她的下游的绿色平原像不像是大树那枝叶繁茂的树冠?
那些美如繁星的红色城市像不像是树冠上的花果?

大树的生长要依靠根系吸收无机盐和水分,然后供给树冠进行光合作用,而叶片的光合物质既要供应花果的生长,也要把光合物质反馈给根系,使根系壮大,提高吸收能力,大树就是在这样的吸收和反馈过程中生长壮大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的。      只有像大树那样形成一种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支流山区强有力的吸收反馈机制,才能使下游地区获得更可靠的生态屏障和资源供应。建成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树经济"。
        
流域经济像大树、区域经济是森林,以流域经济为骨架的区域经济枝叶交错,融为一体,国民经济全局就会生机勃勃。
这就叫做:流域经济像大树  根深叶茂花果红!
流域经济丝毫无损于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却可以大大强化城市的扇形反哺作用!所以,流域经济是最佳的经济模式!那种认为流域区划与发展经济相抵触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在人大会议期间有多位人大代表从上游下游的关系方面提到了生态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流域体制下的省县经济既坚实有力的上游生态基础,又有下游的技术产业群;既有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又有政府有力的规划引导执法服务;既有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又有立足本流域资源的产业结构。

城乡分治、切块设市、割裂城乡是不可能实现扇形反哺的,那些为城市争利的专家学者是没有良心的不孝子孙!

淮河流域那么多大中城市,如果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流域辖区作生态后盾,那么,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经济辐射周边,另一方面行政运作扇形反哺全流域。如果淮河流域组建成为一个大省,那么,一个强大的流域经济体就指日可待了!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4-06
滦河人推荐几篇《流域文化研究》论文
滦河人推荐几篇《流域文化研究》论文
滦河人认为流域区和经济区文化区是高度吻合的,这个观点不少网友感到难以接受。这些网友没有把流域区和经济区,文化区联系起来思考研究。
实际上,中国理论界的一些学者早就对中国流域文化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学者并没有提出行政区和流域区经济区的文化区吻合问题,但是,尽管如此《流域文化研究》还是有重大意义的。至少,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流域区和经济区文化区是不抵触,不矛盾的。


滦河人在《川论》一文里提出:在“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的流域体制下,地理系统、生态系统、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等四大系统吻合叠加,自然与社会将实现最和谐的统一。
    在“一省一江,一县一川”的流域体制下,将更有利于营造一种保护生态的舆论氛围,更有利于形成一种爱自然、爱山川、爱江河的心理感情,我们甚至可以预测在流域体制下新流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将增添新的内涵,例如:颁布一些以水系命名的地方法律,提倡和鼓励一些有生态内容的地方节日,促进保护生态的民俗形成等等。
    诗人和歌唱家爱唱江河,在流域体制下,让我们把科学的智慧,法律的威严、劳动的汗水、诗的激情融为一体,在更高的境界上放歌江河吧!
        今天,滦河人推荐几篇流域文化研究论文,供网友参考。
      

长江流域文化圈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0日 16:42 来源:CCTV.com
  有学者将文献与考古成果相结合,将东周时代的列国划分成了七大文化圈(区),即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秦文化圈。(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在长江流域,溯江而上依次分布着吴越文化区、楚文化区、巴蜀滇文化区。其中,以楚文化的影响为最大。楚文化的扩张,是东周时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楚人北上逐鹿中原

  ,楚文化也向北延伸。至战国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发展,随后由于楚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又向东扩张,进入长江下游以至今山东省境,说楚文化影响所及达到半个中国,绝非夸张之辞。

  一、楚文化崛起于长江中
  游楚文化的崛起与楚国的崛起是同步的。在春秋早期,楚国开始变小为大,变弱为强,称雄于江汉之间,但楚人并不以此为满足。楚王熊通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扬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史记•楚世家》)中国即中原,其问鼎中原的野心溢于言表。两年之后,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楚武王转战汉水西东,为楚人留下清朗而安宁的江汉平原。其子楚文王(公元前689年至前677年在位)北渡汉水,东进方城,深入中原,使中原为之耸动。楚文王子楚成王(公元前671年至前626年在位)更出入中原,擒纵淮夷,无霸主之名而有霸主之实。当时的楚国在疆域、人口、财富、甲兵等方面已成为并世诸国之冠。楚成王孙楚庄王(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时,问鼎中原,饮马黄河,成为春秋时期功业最为显赫的一位霸主。而此时的楚文化已有完整的形态和鲜明的风姿,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独树一帜了。楚人开疆拓土,所倚仗的不仅有占优势的武力,而且也有占优势的文化。《庄子•逍遥游》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文化与国家的关系,也象水与舟以及风与翼的关系。其在版图扩大的同时,文化随之播散,二者基本同步。楚文化在播散的同时,也是吸收先进文化因素的良机。楚人博采众长,独创一格,至迟在春秋晚期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直至战国晚期,楚文化始终是长江文化的表率。

  二、吴越文化及其楚化
  长江下游的江东,大致以太湖为缓冲的水域,北有吴国、南有越国。东周的吴就是西周的宜,或称“勾吴”;越即戉,或称“于越”。吴越虽是两国,土著却是一族。
吴国的疆域以太湖平原北部和宁镇丘陵为主体,扩展到皖南的大部分丘陵,苏北的一部分平原,以及淮南的某些地方。越国的疆域以宁绍平原和太湖平原南部即杭嘉湖平原为主体,扩展到浙西、皖南的山地。有时,越人从杭嘉湖平原西出,渡过长江,渗入淮南。

  上文曾论及吴国的公室是姬姓的周人,但已变服从吴俗;越国的公室是夏人的后裔,也已变服从越俗。
  吴国的振兴始于吴王寿梦,寿梦元年为公元前585年。此时吴国的政治中心已从宁镇丘陵转移到了太湖平原,何以如此,或认为有可能是吴人畏惧楚人,或者要抗击越人,或者要联合越人以制服宁镇地区的土著夷人,不一而足。吴越位于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而且原始文化十分发达的江东,可是发展缓慢,落后于江北

  。这是因为他们西北面为江所隔,东面为海所限,南面为山所阻,还由于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被淮夷阻断,因此,不易受到毗邻文化的刺激,不易接纳毗邻文化的信息,不易产生文化杂交的优势。一言以蔽之,人文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直到春秋中期,因楚人使淮夷自顾不暇,吴越才开放了,吴人在先而越人在后。

  吴越的长技是种稻养鱼,织麻织丝、构筑干栏、制作舟楫,以及铸造农器、匠器和兵器;尤以青铜兵器甲于天下。随着楚人的东进,楚文化的播散,春秋晚期吴墓所出的文物,以及战国早期和中期的越墓出土的文物,都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

  三、巴蜀滇文化
  地处长江上游的巴、蜀因为山高水险的地理环境所限,长时间处于相当闭塞的状态,直至春秋战国之际,这里的文化面貌仍无重大变化。后来秦、楚对抗,才给长江上游的文化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缘。蜀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应在今成都市辖区之内。这里“地称天府”,据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
、犀、象、毡、耳毛、丹黄、空青、桑、漆、麻、纻之铙。”总之,物产丰富。
  约在春秋中期,蜀国改朝换代,蜀王杜宇禅位于开明氏,开明传十二世。在公元前316年,蜀被秦国灭亡。限于考古资料,春秋时期的蜀文化面貌若何,目前尚不清楚。但战国时期的蜀文化已粲然可观,领先于长江上游。在此时的蜀文化中,楚文化的影响也是强烈的。巴人多山居,北起大巴山,南到武陵山,东邻楚,西邻蜀,中心在长江支流嘉陵江下游至乌江下游一带。迄今所知的东周巴文化遗存,基本上是战国时期的,且年代偏晚。
巴国蹈蜀国覆辙,也被秦国攻灭。但秦国对蜀地的统治是直接的,比较严酷;对巴地的统治是间接的,比较宽松。因此,战国晚期蜀文化有衰退现象,巴文化则仍有上升趋势。涪陵曾为巴都所在地,古称“枳”,战国晚期一度为楚军所占领,当地的巴文化遗存带有较多的楚文化因素是合情合理的。长江上游除了巴人和蜀人,还有分布在滇北、黔北、川西的少数民族,先秦的中原人士对他们还浑然不知,汉代则称之为西南夷。西南夷是个总称,其中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他们都生息在高原上,或聚居平原,或散居草原、山丘、峡谷。

  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滇人建立了最强盛的国家,创造了最发达的文化。
  滇国的中心在今滇池坝,即今昆明市及其周围地区,气候温和,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它的北部和中部有铜矿,它的南部有锡矿。滇人的青铜时代,大约始于两周之际,至春秋、战国之际,滇人的青铜文化即已多姿多采了。

  在云贵高原,滇池坝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因此,滇文化与周边的其它文化有某些显而易见的共性。而且,滇文化的扩散面较大,几乎横贯云贵高原,直至武陵山东西两侧。

  滇池坝的西邻是洱海坝,在祥云县大波那村曾发掘一座相当于战国中期的墓葬,其出土
  物可作为洱海坝文化的样本。或认为先秦洱海坝文化的主人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的昆明人。(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川西的大部分地区,在今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境内,春秋战国时期有石棺墓文化,其主人可能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的冉马尨
和白马,属于氐羌系统,与蜀人有或疏或密的联系,但其文明程度远低于蜀人。(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黄河流域文化概括介绍      新华网甘肃频道(2008-03-17 16:07)  来源: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七、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八、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九、揭河底
                                  
          日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区间出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因为“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据获悉,黄河上一次出现“揭河底”还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时1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8时40分,其间,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号丁坝段,伴随着汹涌的水声,先后掀起高约1米、长约7-9米左右的两块大的掀起物,1号至5号丁坝间还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黄河中游吴堡-龙门区间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汹涌而下。7月4日晚,位于河津上首的龙门水文站洪峰流量达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从而具备了局部“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在汉江中游交汇


考古证实:古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曾在汉江中游交汇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11日12:42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7月11日电(记者戴劲松、房宁)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至少在距今6000年至7000年前,流经我国中部的汉江中游地区就成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区。
              在这里进行考古的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桃元研究员说,新石器时代以后这里因水路交通的发展而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各种不同的地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特别是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这一地区作为中国南北政权的政治分界线,南北文化的交锋在此显得更加活跃。
              在汉江上修建的丹江口水库被确定为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这一带远在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库区周围进行的文物调查发现中国北方有代表性的仰韶文化与南方的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相叠加的地质层面。
              以在汉江沿岸郧县发现的青龙泉和大寺两处文化遗址为例,这两个地点出土的文物有共同特点:底层最早期的是距今
            6000年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属于中原地区的文化特征;中间一层是屈家岭文化,距今4800年至5500年间,属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文化特征;而上层则是45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后一支原始文化。
              李桃元分析说,很明显,黄河流域的先民最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往后则有一种新兴的长江中游文化非常发达。这表明,早在5000年前,长江流域文化发展就有过一次超越黄河流域的历史。
              在代表长江流域文化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址的建筑水平都比较高,如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同期还没有发现能超过它的规模的城市遗迹。李桃元说:“正是由于这个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屈家岭文化渗入了这一地区。”
              随后在这一地区,中国历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延续到唐代,丹江和汉江是华东、华南与当时的政治中心——位于华中的洛阳和西安联系的必经要道。这里已发现的重要文物遗址就有300多处。(完)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淮河流域文化

            专家表示,淮河流域文化自成体系,不姓“黄河”也不姓“长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14:09 新华网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0月23日电淮河流域文化自成体系,不姓黄河也不姓长江。10月20日-22日,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需对淮河流域文化在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识和评估,对其研究将来也可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
              王巍表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都隶属于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淮河流域不是被称作黄淮归入了黄河流域,就是被冠之江淮归入了长江流域。实际上,淮河流域其水系非常发达,有100多条支流汇聚,有人类文明发展的先天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与长江之间,相对靠近中原,是中国南北方的气候过度带,因此淮河流域在历史上是南来北往、各部族迁徙往来的舞台,也是几大集团发生碰撞的地带,这就决定了淮河流域文化具有过渡性、多样性与包容性,特色鲜明。
              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历史学界包括考古界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国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认为中华文明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的中原中心论都占主流;上个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原地区以外的长江下游、安微南部、辽宁西部等地相继发现了相当发达的史前文化,人们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有所反思,开始用更广阔的眼光来认识文明起源,中华文明一开始并不是由一个中心文明向四周扩散,而是很多地方都有了文明火花的出现并发展。
              而上个世纪80年代,处于淮河上游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被发现,考古发掘了七八千年前的栽培稻、刻有符号的龟甲、制作精美的陶器与骨笛等。贾湖文化对淮河流域文化影响很大,并扩散到了整个淮河流域,这也说明淮河流域文化起步较早,自成体系。
              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里,来自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浙江、广东等地的文物考古专家学者围绕淮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淮河流域文化与周围文化的关系、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淮河流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完)(江苏频道)

      
         嘉陵江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研究                              作者:周学红,赵万民,聂康才 
时间:2008年12月16日 阅读次数:599  
                              来源:中国园林-2008年第04期

        摘要: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流域人居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要素。独特的地理环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嘉陵江流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区域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流域人居环境建设加速、系统结构失衡、功能易位,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色渐失。从流域文化本源、文化廊道及文化极3个不同层次分析了嘉陵江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以阆中和武胜为典型例证,建构嘉陵江流域自然经济一社会一文化复合人居空间文化特质研究体系。

                                微缩版东莞可园将搬到重庆园博园

                                重庆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关于重新征集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的通知
                                关于园博园涉外展园深化设计工作的通知
                                2011重庆“宜居重庆”风景园林摄影艺术展征稿启事
                                重庆市园林局关于公布全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名单的通知
                                关于开展三级园林绿化项目经理培训考核的通知
                                关于开展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年检及统一更换新证书的通知
                                关键词:风景园林;嘉陵江流域;文化特质;文化廊道;文化极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南坡的凉水沟源,流经秦岭山地和四川盆地,于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全长1  119km,流域面积16万km2,是长江第二大支流,年径流量670亿m3。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沟通我国西南、西北的天然南北交通走廊,其战略意义日益凸现,已被国家列为战备航道。2004年,四川省和国家交通部投资254亿元开始对其进行灌溉、防洪、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工程联合开发,2010年工程全面竣工之后,嘉陵江上将形成1  6级尾水相衔的电航工程,广元至重庆的739km航道将缩短近60km,500t级船舶可以从广元直达重庆,流域的梯级开发推动着流域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学技术在给经济、社会带来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会在其应用中带来一系列消极的、有害的负作用,甚至表现为破坏人类生存条件、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异己力量”。嘉陵江流域开发有利于促进西部经济区域的发展,加强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联系。但也伴生着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由于人们在流域资源开发过程中片面集中于流域本身的自然生态属性(如流域水电资源的利用和大规模的梯级电站的开发),忽略了流域作为自然一经济一社会一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本质,缺乏流域整体性研究,导致流域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负效应显现,开发过程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破损、经济利益追求的制约与短视行为、流域社会建制的解体与重构等一系列现象以直接的(文化物质载体的损毁)或间接的(精神、心理、意识、价值观等)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流域文化,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内化消隐,流域特色日渐消失。

                                  
1 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认识
     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习俗等内容的复合整体
     是使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意义的一套价值观念。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形态,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伴随着流域长久的发展演化自成一体,形成其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
         作为具有自然属性的集水区域,流域水文化是其核心的文化特质。早期人居空间的产生无不与水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从长江、黄河、澜沧江到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每一条大河都有早期人类生活的印迹。人们从逐水而居到依水而居,河流由最初的农业灌溉及饮用的功能逐渐扩展到交通运输及商业等功能。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一自然,流域既向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承受着人类社会生活排出的各种废弃物。在长期相依相生的自然环境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区域、流域和地域特征在河流两岸选择并建设着最适宜居住的聚落形态,宅依山建,水傍居流,“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在顺应自然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天、地、人、水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依山就水的聚落环境,富有地域流域特色的历史古镇,纯朴率真的民风民俗,悠扬厚重的地方戏曲,色彩鲜艳、风格自然的传统服饰以及流传至今的典故佳话等都成为不同流域入居空间文化特质的主要构成内容。流域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又促进了流域文化的异地传播和文化交流。作为一种实践,一种经验,一种方式,一种意义,流域文化不是空洞的、虚泛的,而是以水文化为背景,在不同人居空间以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积淀并延续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住生活在流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特有的文化模式。

                                  
  2 嘉陵江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复合体,其本源具有自然的、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多重规定性。流域文化本源萌发于水及其生态系统,形成于经济社会演化,积淀于历史时间限度中。

                                  
  2.1嘉陵江流域文化的自然特质
                                  
2.1嘉陵江流域文化的自然特质
                                    
     “流域首先是地理的产物,地表层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形成各自的地理形态,具有各自的地理地貌特征。这些特征又决定了地表层在接受降水后的产汇流特征,形成了流域的基本特征”。自然环境是影响流域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流域文化特质本源的形成离不开流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在流域文化特质的生成积累初始阶段,由于人对自然的支配能力远低于自然对人的影响力,山地、河流、阶地、湿地、河漫滩、沙洲等地理环境成为制约流域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造就出独特的流域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特质。
           嘉陵江古称漾水,又称潜水、养水等,阆中附近一段称阆水,合川一段称渝水,合川以下又称州河、巴江。流域地势西、北、东三面高、南面低,干流北跨秦巴山地,南延至四川盆地腹部。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以上为上游,长357km;昭化至合川为中游,长633km;合川以下至重庆市朝天门为嘉陵江下游,长129km(图1)。
      嘉陵江流域流经海拔1 000~3 000m的秦岭、摩天岭、米仓山、剑门山等上游山区,经由中游盆地丘陵区进入下游平形岭谷地带,平均比降由3.8‰逐渐下降为0.2‰,地理特征带状分异明显,分别呈现出“险”“曲”“奇”等环境景观特征。
          嘉陵江流域上游以“险”为其主要景观特征。河谷为V形深切,形成清风峡和明月峡等深长的峡谷,谷坡陡度达40度以上,底坡大,水面宽仅80m,水流湍急,支沟处形成许多冲击锥或洪积扇,河床中多礁石、岩滩。流域中游以“曲”为其主要景观特征,河道自上而下逐渐开阔,水面宽从70~400m。河段宽约300~800m,呈现凹形或不对称的U形,河床多为卵石、砂砾所覆盖,间或有基岩出露。河曲发育,大小有29个,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流域下游以“奇”为其主要景观特征,河谷宽400~600m,水面宽150~400m,河流横切华蓥山伸向西南的3条支脉,形成嘉陵江小三峡,即沥鼻峡、温塘峡和观音峡。小三峡以下,丘陵起伏、谷地有卵石河漫滩、沙洲、河岸多阶地,河道中峡、沱、碚、滩相间连续分布(山峡夹峙之处则成“峡”,河底陡跌之处则成“沱”,河床突起之处则成“滩”,江心有紫红色砂岩横阻形成的“碚石”)  。不同河段的自然景观特征共同构成了嘉陵江流域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自然景观特征,影响着嘉陵江流域文化的萌发与形成自然生态基质。

                                  
2.2嘉陵江流域文化廊道特质
                                  
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在人居环境发展演变过程中,流域自然环境随着人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发生一系列变化,流域内气候、动物、植被等要素随之变迁,流域经济、人口、交通、文化等要素的发展,导致流域人居环境整体文化特征发生演变。文化特质由自然环境维度向社会文化维度集合转变并在历史中积淀。依托河流主廊道,流域社会文化特质以流域环境中特定的农田、森林、草地、城乡等空间作为基底背景,与流域中其他形式的子廊道,如林带、道路等,将流域中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文化斑块,如湖泊、植被群、聚落等人居空间联成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了流域文化系统。
        在嘉陵江流域文化系统中,文化特质通过若干文化亚系统显现出来。以剑阁古城、翠云廊、剑门关、张飞庙、陈寿万卷楼等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特质丛;以纪念唐代武则天的皇泽寺、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的观星楼、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古相如县城、汉将军纪信的雕塑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特质丛;以小平故里、朱德旧居、罗瑞卿故居、张澜旧居等为代表的现代将帅文化特质丛;以干佛岩、巴巴寺、大佛寺、圭峰寺、栖乐寺、凌云山、永寿寺等为代表的佛道及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特质丛:还有以川北大木偶、灯戏、皮影、傩戏、巴渝舞、八仙鼓等为代表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质丛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栈道、阆中古城、清代考棚、藤王阁、宋代白塔、沿口古镇等为代表的古遗迹文化特质丛等。这些物质文化丛与非物质文化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积淀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嘉陵江流域历史文化特质脉络散点,河道成为不同散点聚焦的文化廊道。以点状形态沿文化廊道分布的文化特质丛与文化廊道共同构成了嘉陵江流域文化点阵,凸现了流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

                                  
2.3嘉陵江流域文化极点特质构成
          流域各种文化特质丛的产生并非均匀分布于整个流域,而是首先出现在个别文化极点中。文化极点是指人类活动产生比较早,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历史文化特质积淀丰富,具有一定的文化辐射和影响范围。不同等级规模的文化极点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并形成等级体系。作为流域历史发展的文化核心,点状文化极依托文化廊道将不同的文化特质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传播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文化腹地不断向外扩展,逐渐形成文化区,进一步推动整个流域文化特征体系的形成(图2)。
         嘉陵江流域纵贯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分别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及重庆市。从区域发展及历史文化特质遗存等构成内容对不同城镇进行综合分析与指标评价,广元、南充、阆中和重庆4个城市文化特质因子影响力强,成为嘉陵江流域主要的文化极点。广元佛教文化遗风兴盛,以女皇故里著称。南充拥有为数众多的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文化、名胜古迹。古城阆中是研究中国古镇文化的历史宝库。重庆则是巴渝文化、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的集大成之地。各文化极点沿文化廊道纵深发展,将不同等级规模文化极点串结成流域文化区,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融合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扩展着自身人居空间文化特质的影响力。

3 嘉陵江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实证研究
                                  
3.1河曲文化特质—— 武胜县
       河曲又称曲流,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曲流发育是嘉陵江中游典型的文化的自然基质特征。从广元张王庙到合川龙洞沱,流域直线距离仅200多千米,而河道蜿蜒长达600km,形成多处环形、菌形曲流。“千里嘉陵,武胜最长,武胜嘉陵,曲流回肠”。武胜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嘉陵江中下游,嘉陵江流经武胜11  7km,武胜曲流带的弯曲系数接近3.0,其弯曲程度仅次于美国雪兰多河(弯曲系数3.25)和科特迪瓦白邦达马河(弯曲系数3.05)。
       武胜县地处嘉陵江由山地型流域向平原型流域过渡的中间地段,流域两侧地势逐渐低矮,海拔大多在300~500m之间,相对高差50~150m,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嘉陵江曲流以及在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作用下在河流两岸形成的台阶状方山浅丘成为构建流域人居空间结构形态的自然基质特征。
         以河曲文化特征为依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胜县形成了由要塞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以及宝箴塞、沿口古镇、清真寺等文化聚点。宝箴塞是集川东古军事要塞。塞墙用条石砌成,依山而筑,地势险要,形成了全封闭式防御体系。塞内总体布局为七天井四院落,仓库池井部署齐全。沿口古镇半边街街面以石板铺地,曲折有致,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代的石砌街面特色。木结构、青瓦屋面明清代建筑群分布于半边街一侧,高低错落衔接,成梯式二进风格,临街多为廊檐式传统吊脚楼。清真寺是武胜宗教文化特质丛的重要组成。除此之外,白鹤观(道教建筑)及永寿寺、干佛岩(佛教)等共同构成了武胜文化特质系统(图3)。
                              
3.2古城镇文化特质—— 阆中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杜甫《阆水歌》)。阆中古城地处嘉陵江中游西岸,2  000年来,一直是蜀道南路的“咽喉重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商周起就一直是巴国北部重镇。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特质,雕梁画栋的人文建筑遗迹以及高胜山歌、民间器乐、狮子翻高台等民俗民风彰显出古镇深厚的巴蜀文化底蕴。古街、古桥、古宅、古风、古韵五大亚文化特质丛共同构成了阆中古城完整的古城镇文化体系。物质文化特质中承载着几千年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特质,在文化延续中不断融合着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在融合中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缓慢地发展延续着,其文化特质历久弥淳(图4)。

                                  
4 结语
      “人居环境建设不仅要研究物质,还要研究经济、人文,考虑精神生活的需要”。文化是外在的物质要素得以延续的内在精神要素。“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流域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精神观念的外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在自作用及外力作用下不断演变更替发展,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流域自然一经济一社会一文化复合型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特质研究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域逐渐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水资源的竞争,更表现为水文化的竞争。在现代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流域规划及水资源开发建设不应仅仅考虑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水环境本身的保护管理问题,更要研究流域人居空间文化系统与流域特色景观系统,以水为载体,充分挖掘提炼不同流域的历史文化特质内涵,建构多元化文化背景中的特色流域。嘉陵江流域航道渠化工程的改善加强了流域对外交通联系,为嘉陵江流域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文化特质研究角度对嘉陵江流域进行整体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强化流域特色,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海河流域文化综述 

海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史前文化,并在元、明、清三代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远在200万年前的洪荒时代,海河流域就有了人类活动。197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在永定河支流桑干河流域发现了小长梁遗址。这里保存了大量古人类的文化遗存。经中美两国科学家测定,距今136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1992年,在相当于小长梁遗址文化层下部20多米深的地层中,河北省考古专家又发现了另一个旧石器早期遗址——马圈沟遗址。2001年10月,考古工作者对马圈沟底部遗址进行了发掘,惊奇地发现了古人类分食猎物的场景。遗址中,散落着一组相对集中的大象骨骼,其中夹杂着一些石核、石片、刮削器和自然石块。另外,还发现了一件燧石刮削器恰巧置于一条肋骨之上,肋骨上保存着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痕迹。这无疑说明当时人类、石制品和象的遗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勾勒出了一幅极为形象的人类群体肢解动物遗骼、刮肉取食的活生生的进餐场景。这种遗迹极为罕见,它的发现将泥河湾出现古人类的时间向前推到距今200万年的远古时期,并对"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向世界昭示:人类不仅从东非的奥杜威峡谷中走来,也很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60-70万年以前,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生活着原始人类,我们称之为“北京人”。考古发掘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作薪。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碑。1933年,又发现了距今大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迹。根据人种特征,古人类学家推测,山顶洞人应该属于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又存在一些差别,可能是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在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工具不多,而且也不具代表性。骨角器比较多,有些是工具。骨针是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器具,针身保存完好,只有针孔处残缺,骨针刮磨得很光滑,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考古还发现了许多原始装饰品,如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等。山顶洞人还知道用赤铁矿的粉末染色,使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前一时期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说明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原始人类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化石。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海河流域从永定河的上中游到漳卫河的上游都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至前3000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海河流域内,新石器遗存主要有:山西鹅毛口石器遗址,河北磁山遗址,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和山西蔚县三关等遗址,分别分布在永定河支流桑干河、子牙河支流滏阳河、漳卫南运河支流卫河上。1972年,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东南约一公里的台地上发现了磁山文化遗址。它北依北鼓山南临河水,总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经测定,磁山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至前5600年。主要遗迹有房址2座、灰坑474个,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6000余种。遗物中,以陶支架(座)和石磨盘最具特点。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主要器形有石磨盘和石磨棒。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制成,以素面为主,主要器形有陶盂和陶支架(座)等。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0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磁山与女娲补天的凤凰山相距很近,这也为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的神话为何产生于此作了注脚。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其中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中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前,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使用以及粮食堆积的大量发现,证明磁山人已经摆脱了蒙昧状态,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并种植粟类作物。农业的发展为饲养家畜提供了物质条件,而遗址内出土的狗、猪、羊、鸡等家畜骨骼,又是当时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佐证。在这里发现的鸡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家鸡,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家鸡。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为寻找中国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磁山遗址,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它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链环。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古文明开涿鹿。黄帝,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始祖。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最早在我国的西北方(今陕西北部)过着游牧生活。黄帝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一带,改为姬姓,号轩辕氏,又称有熊氏。后来,黄帝部落逐渐向东迁徙,经汾河谷地入海河流域,后沿今桑干河来到草肥水美的涿鹿一带定居,并开始驯养牲畜,种植农作物,逐渐发明了畜牧业和农业。相传,黄帝令羲和占日、常羲占月、臾区占星气,于是有了原始的天文学;令仓颉造字、大挠作干支,于是有了最初的文字和历法;令伶伦制乐器,开始有了音乐的最初创作。不仅如此,他们还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同时,黄帝时代开始建造“宫室”,开我国原始建筑艺术之先。另外,在古代文献中,还有黄帝族同炎帝族、黎族、苗族、夷族在涿鹿一带争战并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民族的传说。

  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面对茫茫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以“堙”、“障”治水,不但没有治住洪水,反而越来越大。于是,舜在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后,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经过实地考察,他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以“疏导”的方法来根治水患。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流入大海,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据记载,大禹治水活动主要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也就是今河北平原。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17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代建立了。相传,商朝的始祖曾在漳河下游一带活动,以后又在大清河支流易水河畔放牧。开始,商朝在河南黄河两岸定都。商朝中期,国王盘庚迁都于今河南安阳,科学文化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阳“殷墟”中,近几十年先后出土的文物不可胜计。如,“司母戊”大方铜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7厘米,花纹华丽,结构复杂,是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仅有的雄伟巨制。又如,商代石磬,声色优美,悠扬动听,长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特别是在这里先后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文,单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记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并且保留了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风、云、雨、雪、虹、霞等天文气象的记录。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三千年前我国文化的成熟程度。近年,在滹沱河流域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又发现了铁刃青铜钺。这一发现,说明商人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冶铜技术,而且已懂得用铁了。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建立。西周初,周公平定了东方叛乱,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全国封藩建卫。在重要的封国中,海河流域有两个:卫,都朝歌(今河南汲县北),淇水一带是其统治中心;燕,都蓟(今北京市),永定河下游一带是其统治中心,势力远及滦河支流青龙河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兴修,海河流域的农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达,形成了一些经济都会。赵国的邯郸、中山,燕国的蓟以及卫国的濮阳,都是当时远近驰名的城市。特别是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沟通了中原南北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区内外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反映各阶级、各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相互展开激烈的论战。他们竞相办私学、著书立说,形成了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思想家慎到、公孙龙和荀子,政治家燕昭王和赵武灵王,军事家鬼谷子和孙武,名臣赵胜和蔺相如,名将乐毅、廉颇和李牧,水利专家西门豹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灭亡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形成了万里长城的雏形。明代(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横穿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北部和辽河流域。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奇迹。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西汉初年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到汉武帝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从此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东汉前期,多沿用西汉的方针政策,并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105年,造纸术的发明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也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海河流域社会动荡不安,战火连绵不绝,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缓慢。三国时,曹操一方面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另一方面唯才是举,选贤任能。他在统一北方后,在邺城(今河北临城一带)兴筑三台,其中铜雀台为文人聚会赋诗的场所。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开创了“建安文学”,写下了《观沧海》等千古名篇。“建安文学”以诗歌为主体,不少作品从汉乐
府民歌中吸取营养,反映出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之痛苦,要求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常以“建安风骨”加以推崇,主要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265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史称西晋。西晋是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面对残酷的政治现实,许多文人以避世的态度隐逸山林饮宴谈玄,研经作赋,其中以竹林七贤最为著名。据考证,他们的活动地方就在卫河上游(今河南博爱境内)。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其中,汉、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南燕等国均定都于海河流域内。386年,北魏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534年,东魏建立,定都邺。550年,北齐建立,定都邺。北魏统一北方地区后,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改变官制、律令和姓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割据战争不息、民不聊生,但文化领域却相当活跃。玄学盛极一时,佛教获得进一步传播,文学、史学、艺术、地理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海河流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如地理学家郦道元、数学家祖冲之、画家杨子华、书法家卢谌、崔悦等。这一时期,雕塑和民歌大放异彩,兴盛一时。随着佛教的传播,海河流域内大兴石窟,其中云岗石窟举世闻名。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城西十五公里的云岗村,是北魏时代的杰作,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石窟在武周山南麓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其中较大的石窟有二十一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多个,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窟中最大的石佛高达十七米,两腿盘坐,横宽十五点八米。窟内的石佛雕刻工精,雄伟庄严,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北方民歌以激昂慷慨为特色,有恋歌、牧歌和战歌,其中以《木兰诗》最负盛名。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海河流域人口增多,水利大兴,农业发达,手工业(以丝织业、制瓷业和造纸印刷业为主)兴盛,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往来频繁,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581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另外,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南北大运河,它的开凿对巩固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和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南北朝时,南北方的经学已经产生区别。《隋书•儒林传》说:“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隋朝继承北朝的治学风气,发扬光大。在桥梁建筑上,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位于河北交河上)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的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桥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又可以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整个桥型,由大小拱相配,显得轻盈匀称。桥两边栏板上,刻着龙形花纹,龙的姿态生动活泼,若飞若动。赵州桥经历了1300多年,至今仍然完好地屹立着。

  唐朝建立后,继续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制及租庸调等制度,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开元时期,唐朝国势登峰造极。有唐一代,海河流域文化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领域成果辉煌,造就出魏征、李百药、李吉甫、卢照邻、高适、刘长卿、贾岛、孔颖达、僧一行等杰出人物。其中,魏征(580-643年),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唐初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他常劝太宗以隋朝灭亡为戒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贤受谏”,“薄赋敛轻租税”等。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李吉甫(758-814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地理学家,著有《元和郡县图志》。《元和郡县图志》以贞观(627—649)时划分的十道为纲,配以宪宗时的四十七镇,每镇有图,冠于叙事之前。然后分别记述各镇所属州县的等级、地理沿革、贡赋、古迹、山川形势、盐铁、垦田和军事设置。他力矫前人之弊,尤其留意于山川形势,攻守利害。刘长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代诗人,有《刘随州集》。他的诗歌,有的反映安史之乱以后人民生活的痛苦,有的是写遭谗被谪之后的愤懑,而更多的是写山水隐逸闲情。他的诗风格谨严凝炼,圆熟细密,善于以画入诗,尤其是五言律诗及绝句,在当时颇负盛名,自称为“五言长城”。一行(683~727年)和尚,吕乐(今河南南乐)人,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724年,他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用来观测日、月的位置和运动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早了将近一千年。

  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北宋一代,宋辽以界河为线把海河流域分成两部分。靖康之难后,海河流域处于金朝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大幅度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产品闻名于史;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宋辽时期,海河流域制瓷业和寺塔建筑业十分发达。在制瓷业方面,河北曲阳的定窑以其精细的制作、惊人的装饰技巧和优雅的风致冠绝当世,一时之间引得各地瓷窑效仿,形成了定窑瓷系。定窑瓷系以白瓷为代表,在宋代各窑中出类拔萃,独领风骚,“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可略表其优雅韵致之一二。
与其齐名的,还有磁州窑系。它的窑场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重要窑口有河北磁县观台窑、河南鹤壁窑、修武当阳峪窑等。在寺塔建筑业方面,以
山西应县木塔闻名于世。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此外,还有建于宋代的我国砖木结构最高的古塔—河北定州开元寺塔以及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山西大同华严寺的辽金殿阁以及天津蓟县独乐寺部分建筑等。金朝时期,随着封建化的深入,社会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除了畜牧业的优势外,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也有所进步。金朝文化深受汉族影响,取得了相应的成就,流域内产生了元好问、赵秉文等著名文学家。

  12世纪后半叶,蒙古族崛起于漠北。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北京。元朝采纳汉法,创设行省及发达的驿站等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这一时期,农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官营手工业发达,生产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尤以棉纺织为突出;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相当繁荣,还产生了大规模的海运。这一时期,多种宗教兴盛,文化成就斐然,特别是元曲灿烂辉煌;郭守敬、王桢等则在科学技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理学方面,蒙古灭金后,北方虽然有很多儒士,但理学思想的广为传播还是赵复被俘到北方之后的事。赵复,字仁甫,德安(湖北安陆)人,人称江汉先生,是朱熹门生谢梦先的学生。1234年,他被蒙古军俘至燕(北京),受到忽必烈的召见。后来,在燕京设立了太极书院,专门请他讲授程朱理学的书目、宗旨、师承关系,培养了一大批理学家。元朝统治者把儒学定为“国是”,从朝廷考试到州县学校的教学,一律以程朱对孔孟理论的注释为准,把朱熹的《四书集注》称为“圣经章句”。在文学方面,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文学之盛的元曲是这个时期文学上最突出的成就。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两种。剧曲当时称为杂剧,在元代极为盛行。据统计,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八十多人,作品有五百多种,保存到现在的还有一百六十多种。在至元、大德时期(1264~1307年),流域内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剧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杨显之。他们的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杨显之的《潇湘雨》等。这些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一方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有空前的成就。在书法方面,元初,随着复古之风涌起,书法复兴,书坛三大家赵子昂、鲜于枢和邓文元登上舞台。赵子昂书画兼善,书法尤以楷书和章草见长,代表作有《胆巴碑》、《七绝》、《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擅草书,代表作有《书王安石诗卷》、《书醉时歌帖》等。邓文元以章草书见称,传世作品有《临急就章》等。元中,书坛依然笼罩于赵子昂书风之下。直至康里巎、杨维桢出,书风始令人耳目一新。康里巎以行草书见长,尤得章草笔意,通篇视之,有“大刀斫阵”之声势,其代表作有《书李白诗卷》、《述笔法》、《渔父辞》等。杨维桢书法杂和众体,以行楷书见长,布局参差,用笔狂放,墨法大胆,代表作有《张氏通波阡表》、《真镜庵募缘疏》、《题邹复雷画春消息卷》等。元后期,吴镇(代表作《心经卷》)、倪瓒(代表作《淡室诗》)二家,书画相参,自成高格。而饶介、俞和二家,亦颇有法度。在绘画方面,元初,以赵子昂、高克恭(回族)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回归唐和北宋的传统,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因此开重气韵、轻格律和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气。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所以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行。至此,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形成。在科技方面,宋元时代我国数学的研究走在世界的最前列。1303年,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今北京人)发表《四元玉鉴》(三卷)。他对于多元高次方程组的解法,高阶等差级数和有限差法的研究都有独到之处。随着水利工程和城市建筑的兴起,应用数学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旧式筹算已不适应速算的需求,于是在改革古代筹算的基础上,元代产生了珠算。由于算盘的使用和传播,我国数学进入了以珠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新时代。这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163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伊始,便竭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和政策,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虽曾爆发“靖难之役”,但政治上强大,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土木之变”后,国势由盛转衰。万历时,张居正实行改革。在前代的基础上,明朝经济社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封建文化极为繁盛。在思想界,产生了王守仁、李贽等著名人物;在文学上,小说成就辉煌,《水浒》、《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等作品名闻于史;在科学技术上,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及徐霞客等科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以徐光启最为耀眼。徐光启(1562~1633年),长期在京作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当时,欧洲正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天文、地理、数学、机械力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徐光启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在天文、数学、生物学和农学方面获得新的成就。他组织明朝“历局”工作人员,编制了当时可算很完备的整个天球的恒星图,并采用新的测算法,使日食月食的推测较前大为精密。他主持编译的《崇祯历书》,是我国天文历算学中一份完整可贵的遗产。徐光启还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不仅把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来,还为我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徐光启在生物学和农学方面的贡献很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都汇集在他的《农政全书》中。《农政全书》不仅总结了17世纪以前中国农业生产知识,而且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

  1644年,清朝入关,建立多民族的统一王朝。清朝承袭明制,继续强化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加强对今西藏、新疆、蒙古及东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统治,并在台湾设置府县。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出现
“康乾盛世”。嘉庆、道光后,社会危机四起,清封建统治逐渐衰落。清朝时期,在“更名田”、“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刺激下,传统经济达到顶峰,商业贸易颇为繁荣。但由于封建体制的压迫,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增长。在道光以前,文化成就巨大,造就了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及戴震等杰出思想家,曹雪芹、吴敬梓、孔尚任及石涛等著名文学艺术家;史学硕果累累,考据学派名家辈出,出现了《四库全书》等官修大型丛书;科技领域出现了无数成果,其中建筑成就相当突出。

  在哲学方面,清代初期产生了一个以颜元(今河北博野人)、李恭(今河北蠡县人)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世称“颜李学派”。这一学派倡导经世致用,注重躬行践履,批判了空谈心性的程朱陆王宋明理学,提出了“实学、实用、习行、习动”的为学方法,阐述了富国安民的社会政治理论,彰扬了开物成务的原始儒学传统。
“颜李之学数十年来,海内之士靡然从风”,他们的学术思想在清初社会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医学方面,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今河北玉田人)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在历法和数学方面,明安图是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历算学家。他在乾隆时任钦天监监正。经过三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他是我国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在地理测绘方面,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部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乾隆时,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根据测绘的新资料,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嘉庆十五年(1820年)绘制的《重修大清一统志》的清代疆域图,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版图。在建筑方面,在明代基础上,续修了天安门、故宫和天坛,新修了颐和园、圆明园和避暑山庄。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输入,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康有为、梁启超实行“变法图强”;孙中山领导国民革命。同时,出现了“西学热”,创办了新式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废除了科举制,发生了史学革命和“诗界革命”,兴起了谴责小说,形成了多种艺术派别,崛起了新闻出版业,取得了很大的科技成就。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创造了"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
  总之,元朝定都北京后,海河流域便成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4-06
我想在行政区划论坛没有几个人是反对流域论的,也没有几个人是惟流域论的。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4-06
引用第1楼我等天子于2011-04-06 12:32发表的  :
我想在行政区划论坛没有几个人是反对流域论的,也没有几个人是惟流域论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4-06
引用第2楼youyuan于2011-04-06 19:46发表的  :



没错
如果纯粹以流域作标准就变成完全的自然决定论了

而且楼主第一句就有问题,“滦河人认为:流域区和经济区、文化区是高度吻合的,这个观点不少网友感到难以接受。”这个明显就是错的,流域区域经济区文化区并不是高度吻合的,甚至可以说在很多地方完全不吻合,实例不胜枚举,不是滦河人认为对就对。经济区和文化区的形成本来就不是完全由河流决定的,里面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仍然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活动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4-06
谢谢三位评论。关于“惟流域论”的问题,我将另做说明。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4-07
流域论和惟流域论的区别类似左派和极左派的区别,两者表面看起来同根同源,其实本质是不同的。
但有些反对流域论的人,把所有流域论者都视为惟流域论者,并加以攻击。
最常见的就是用“整个长江流域建立一个省”的说辞来攻击流域论。
这就好比用“共产共妻”来攻击共产党一样。
      【
◎■■■■】〓〓〓〓〓〓〓〓〓〓》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4-07
引用第5楼jiangxinwang于2011-04-07 18:58发表的  :
流域论和惟流域论的区别类似左派和极左派的区别,两者表面看起来同根同源,其实本质是不同的。
但有些反对流域论的人,把所有流域论者都视为惟流域论者,并加以攻击。
最常见的就是用“整个长江流域建立一个省”的说辞来攻击流域论。
这就好比用“共产共妻”来攻击共产党一样。

太厉害了,谢谢理解支持,我是经得起批评的,是能够接受不同意见的。关于“惟流域论”的问题,我将另有一篇文章做出说明解释。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