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44阅读
  • 20回复

[其它]重要节目通报   《天下全舆总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4-07
关键词: 地图
重要节目通报
   今天,我在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记录频道)看了一个记录片《古图探秘》。说的是1763年明朝的一幅地图《天下全舆总图》 。
看完后,我又上CCTV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此片三集,从4月4日、5日、6日三天播出,我今天看的是第三集。
    此片内容不错,值得一看,尤其是周振鹤 先生在片中亮相,真是难得。
    特向坛友通报。大家可以上CCTV网第九频道(记录频道)查看。既长知识,也一睹周振鹤 先生风采。
[ 此帖被湖鹰在2013-08-11 12:20重新编辑 ]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4-07
现在是7点25分,电视正在播此片,快看!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4-07
网上有同名节目的视频(也是上中下三集),不过是两年前的节目,还是科教频道播放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纪录片。不过周振鹤能够上节目实属难得,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视频或者录音。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4-08
引用第2楼上下求索于2011-04-07 23:35发表的  :
网上有同名节目的视频(也是上中下三集),不过是两年前的节目,还是科教频道播放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纪录片。不过周振鹤能够上节目实属难得,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视频或者录音。

看到了吗?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4-09
《天下全舆总图》里面的惊人秘密

古地图密码·发现
  一幅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的古地图的仿制品,是收藏爱好者刘钢无意间在上海一家古玩店淘到的收藏品。然而,这张仿绘自明永乐年间地图的作品,竟然标注出了当时应该还没有被发现的北美洲、澳大利亚甚至是极地的部分地区。
  2009年9月,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了三集纪录片《古图探秘》,全面介绍了刘钢对《天下全舆总图》的研究成果。到底古地图里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发现地图
  明代绘制却标注了美洲
  2001年春天里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里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书铺里,老板向先生正小心翼翼地往墙上挂一幅破旧的纸地图。这幅地图是向先生的一个熟客拿过来的,对方说,这是景德镇拆迁时,从老宅子里淘出的地图。向先生并不知道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他给这幅地图定的底价是4000元。
  正是向先生往墙上挂地图的动作,吸引了刚刚进门的刘钢的全部注意。刘钢是个古地图收藏爱好者,也是向老板的熟客。看到这幅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的古地图,纸张发黄,纸质脆硬,并且散发出一种陈旧的气味,上面还有很多虫洞。虽然分辨不出这幅图的真伪,但是直觉告诉刘钢,这张图看起来很与众不同。
  “这幅世界地图,是绘制于明朝永乐16年《天下诸番识贡图》的仿绘品”,刘钢向记者介绍说,虽然只是仿绘品,但是看起来古老的世界地图,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全部的目光。刘钢立刻发现了让他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很显然,这张图是由清代人仿制的,摹本是明朝永乐16年的世界地图《天下诸番识贡图》。这幅地图不仅画出了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海域,甚至包括了南极、北极。而且,在美洲和澳洲大陆上都有红墨圈注的注释。
  “按照我们所熟知的地理常识,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第一次经过了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完成环游世界是在16世纪”,刘钢说,当这些知识忽然从他的脑海中涌出来,除了困惑,他的心里还有按捺不住的喜悦。如果这幅地图是真的,那么,这将把人类完成环游世界的时限,提早了将近一个世纪。要知道,明朝永乐16年,即公元1418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1492年,整整早了74年。这个时候刘钢还不知道,他的发现,将再一次引发关于“中国人最先环游世界”这个话题的史学界大争论。
  寻找证据 中国人最先环游世界?
    到底是赝品还是绝版真迹?带着这样的疑问,刘钢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幅地图,并且开始了对这张地图的深入研究。从2001年开始,刘钢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用于考证这份古地图的真伪。然而,在有限的史料中,一开始,刘钢并没有能找出有关于《天下全舆总图》,以及这幅图的署名作者莫易仝的任何资料。
  
  证据一:仿制者莫易仝的“证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钢只能推断,莫易仝在乾隆年间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地理爱好者。在图中莫易仝还标注了此图临摹自明永乐16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因为此图是献给乾隆皇帝的,所以刘钢推断莫易仝应该不敢冒生命危险“欺君罔上”。
  
  证据二:注释同《星槎胜览》一致
  之后,刘钢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了创作于1418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这时候,地图上位于太平洋海域内的一条不起眼的注释,引起了他的注意。
  “注释当中提到了一个人,太监马三宝”。
  太监马三宝,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航海家郑和,刘钢因此联想到,《天下诸番识贡图》一定与郑和有关。翻阅了史学界公认的几本郑和下西洋的原始史料,一本书进入了他的视野。
  “我发现,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中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原文注释与明代著作《星槎胜览》记录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文字记录几乎完全一致”,而《星槎胜览》的作者曾经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为了向皇上做详细的航海工作汇报,他还专门绘制了几张地图,原文当中,把这些叫做“采辑图”。于是,刘钢几乎可以确认,如果这幅图是真的,那么,它一定是采辑图当中的一部分。
  
  证据三:绘制于清代的可能性为80%
  那么,这幅地图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为了检验图的真伪,刘钢裁下地图上的一条,送到国外的实验室去做专业的碳12测试。2006年,刘钢正式对外公布了这张古地图,以及新西兰维卡托大学实验室对《天下全舆总图》纸张的测定结果。该测定显示,地图纸张制造年代为清代的可能性大约是百分之八十左右。刘钢认为,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幅图绘制于清代,而根据这幅图上绘制的内容,他认为中国人早在1418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测绘世界地图的工作。比起1492年的哥伦布,中国航海家发现美洲的时间要早得多。
    证据四:《天下全舆总图》当中关于外国见闻的批注
  原文:北极:“此地人种亦如契丹、蒙古,以鱼为食。”
  分析:人种与蒙古人非常相近的,最有可能就是同样是蒙古人种的纽特人。纽特人是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自称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鱼是纽特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原文:北美洲:“此地土人肤色黑红,头腰皆披鸟羽,亦有食人之习也。”
  分析:印第安人就是生活在美洲的土著居民,而且他们确实有在脸上涂红色颜料、在头上和腰上装饰鸟兽羽毛的习惯,另外,历来也有“印第安土著人有吃人嗜好”的说法。
  原文:南美洲:“有城市皆用巨石而建,故曰其石城也。”
  分析:起源于13世纪的南美洲印加帝国,就非常盛行用石头做筑城的材料,当时,许多城市建筑以巨石作为建材,且城市大多建在山顶或高原地区。印加帝国起源于13世纪左右,15世纪中期达到全盛,16世纪30年代亡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刀枪之下。
  原文:非洲:“此地人种肤色如黑漆,齿白,唇红,发卷。”
  分析:众所周知,非洲人口当中黑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肤色漆黑,牙齿非常白,嘴唇很红,这些都是非洲人的外貌特征,而卷发更是很多非洲人都有的特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4-09
天下全舆总图》与“郑和发现美洲说”
本刊记者  牛志男
自18世纪法国汉学家金勒发表《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东部的几个民族研究》一文后,“中国人发现美洲说”的争论已经延续200多年。期间,不断有人发现证据,证明是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而不是哥伦布。
    
今年年初,一名中国律师收藏的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的旧地图,被认为可以证明中国人早于欧洲人发现美洲并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此事经英国《经济学家》报道后,在世界上引起很大轰动,同时也引发对地图真假的争论。3月24日,该图的收藏者刘钢公布了新西兰维卡托大学实验室对地图纸张的测定结果:真品。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服那些持异议者。
    
地图到底是真是假?是改写历史的重大发现,还是牵强附会的猜想? ——郑和是否首先发现美洲再次引发激辩。
    
2006年1月12日,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名为《或许,中国人击败了哥伦布》的文章说:一张最近发现的古代地图显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中国人就已知道了这块大陆。
    
由于《经济学家》杂志一向以保守严谨著称,此报道一出,立即引起法新社、路透社等数十家权威英文媒体以及中国众多媒体的关注,使这幅地图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该地图已于今年1月16日在北京展出,网上也公布了照片。
一张近乎完美的“郑和地图”
    
在3月24日的发布会上,记者近距离见到了这幅地图。地图纸张泛黄,有虫蛀。图上的注释使用的是汉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它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而且明确勾勒出了亚洲、欧洲、非洲、澳洲,甚至还有南极洲和美洲,尼罗河的两个源头也清楚地标明在图上,与现代地图惊人相似!据《经济学家》文章说,几名看过这张图的航海专家认为,制图很好地估算了世界的经度和纬度,而且认识到地球是圆的。
  
根据地图上的说明,这张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的地图,绘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张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的复制品,反映了天下诸番向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进贡的场景。绘图者莫易仝还将其复制于原作的东西与自己加入的信息进行了区别,地图左上角有注文写道:“凡未加红圈者皆原图所未命名者”,即图上有红圈者皆是原《天下诸番识贡图》上的标注。
    
这幅地图上的细节也相当值得关注。图中北美洲靠近阿拉斯加地带有一红笔圈注:“此地人种亦如契丹、蒙古,以鱼为食”,这是有关爱斯基摩人的描述,其中所提“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美国西部地域有红圈注释“此地土人肤色黑红,头腰皆披鸟羽,亦有食人之习也”,这是对北美印第安人的描述;澳大利亚陆地上的红笔圈中注有“土人肤亦黑色,皆不着衣,腰坠骨器,皆有食人之习也”,这是有关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注释……
    
不过,这张地图也是有缺陷的,比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被绘成一个小岛,英伦三岛根本就未出现,而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距离也是真实数据的10倍等。尽管如此,这张地图还是“过于完美”,让人几乎无法相信它会跟郑和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张地图真是绘制于1418年,不言而喻,它将产生颠覆性的后果。好望角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于1488年发现、澳洲由荷兰人于17世纪发现、南极大陆由美国人和英国人于1820年发现、美洲由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这些大家熟知的常识将会因为该图的出现而改变。
    
当然,作为一份权威杂志,《经济学家》也说,由于地图还有很多方面有待研究,所以郑和是否比哥伦布先发现美洲还不能贸然定论,只是一种可能。
藏家:地图出自景德镇老宅
    
地图的持有者刘钢是个业余收藏家,今年48岁,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在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从1996年开始收藏旧地图。
    
《天下全舆总图》被《经济学家》报道后,刘钢也在国内浏览量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建立了个人博客,讲述自己的购图经历:2001年的一天,刘钢到上海出差时顺便逛了东台路古玩市场,在一个卖家处发现了一张清朝的古地图,竹纸薄脆,满是蛀痕和褪色墨迹。图中有关“正使太监马三宝”的注释暗示:这幅地图一定与明朝郑和下西洋相关。卖主开价4000元人民币,他没有还价就买了下来。
    
虽然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但刘钢还是怀疑可能是现代仿造品,于是他将地图拿给5位经验丰富的收藏家鉴定,收藏家一致认为这张地图的历史在百年以上。为了弄清楚地图的来历,刘钢又找到这张地图的卖家,卖家透露地图是在江西省经两次倒手获得的。在刘钢的一再要求下,卖家与“上家”取得了联系,获悉地图是在景德镇一处老宅拆迁时从废墟中发现的。
    
之后,刘钢花4年多的时间研究这张图,并且以此为据写了有关“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的论文,先后找过国内7家杂志社,但一直没被采用。2004年5月,他偶然读到了孟席斯于2003年所著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孟席斯的理论让刘钢相信自己手中的地图可能就是郑和下西洋的物证。
    
刘钢给孟席斯发去电子邮件,讲述了自己的“奇遇”,英国老人兴奋异常。2005年年底,孟席斯看了刘钢收藏的地图,认为是目前为止他所见到的资料最全面的地图,是迄今世界上第一个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地图,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人是最早去过大洋洲的人。
孟席斯:郑和在哥伦布之前发现美洲
    
孟席斯是英国海军退役军官、银行家和业余历史学家,他用3个证据——“古航海图”、“历史遗迹”、“当地人的DNA”,证明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发现了美洲。虽然他的理论并未得到专家的认同,但仍引起巨大轰动。
    
孟席斯所有的猜想,起缘于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张航海地图,上面有威尼斯制图学家祖阿尼·匹兹加诺的签名,被称为匹兹加诺地图。这张地图绘制于1424年,地图上标识了一些当时欧洲人没到过的地方。根据现在的历史知识,欧洲人在70年后才去那儿探险。孟席斯认为,这暗示了在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前大约70年,有人曾精确地考察过这些岛屿。
    
随后,孟席斯又找到几张所谓“前哥伦布”的古地图。孟席斯发现,1459年的法莫拉地图标出了好望角、1452年的让·罗茨地图绘制出了澳洲,这说明当哥伦布从欧洲出发前,就已经看过标有美洲大陆的地图,他知道能够“发现”新大陆。
    
同样,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之前,也已经看过一张标出了麦哲伦海峡的地图——《1428年世界航海图》。该图虽已遗失,但部分信息还保存在著名的《1513年皮里·雷斯海图》上。
    
接着,孟席斯又在威尼斯见到绘制于1459年的一幅显示印度洋和南部非洲的平面球形地图。这张在郑和完成前两次下西洋壮举之后两年绘制的航海图,不仅清楚地标有世界各大洲的准确位置,更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有数百个地名还具有郑和航海图的特征。在那张平面图上还用中世纪腓尼基语标注着:1420年曾有人绕过好望角航行至贝尔德岛角,旁边画着一艘中国大帆船。
    
后来,孟席斯又在日本找到一幅《历代国都之图》,这张印制在丝绸上的地图精确标出了非洲的东海岸、南海岸、西海岸。毫无疑问,它是曾绕过好望角航行的人绘制的。因为欧洲人直至60年后才到达南部非洲。
    
随着在古代地图上越来越多的发现,孟席斯坚信:郑和是第一个绘制世界地图的人。郑和船队在1421年到1423年间绘制了世界地图。几十年后,由于中国明朝皇帝因大规模航海对国内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对郑和航海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以致于朝廷毁坏了郑和航海的大部分记录。但中国人的知识通过葡萄牙人,通过参加过中国人远航的意大利旅行家尼可洛·达·孔蒂,传播给了西方早期的地图制作者。
质疑:地图硬伤太多
    
《天下全舆总图》被外电曝光后,立即引起国内外专家的诸多质疑。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龚缨晏看过地图后撰文指出:《天下全舆总图》是一幅横轴投影的世界地图,它完全是根据欧洲地图仿绘的。中国传统的地图学是结不出像《天下全舆总图》这样的果实的。地图上红圈中的一些称呼“上帝”和“景教”等,也都是郑和下西洋之后才出现的,不可能是万历年间的地图上应该有的。
    
龚秘书长最后说,由于种种天灾人祸,保存下来的中国古地图很少,如果这张地图确属于乾隆年间的遗作,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现在无法确定1418年图是否真正存在过。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侯杨方也认为,地图上有许多疑点,如地图中红圈标注的“安徽”地名。而史实是安徽建省于清代。现代的安徽省在明代时属于南京,而且明代根本没有一个叫“安徽”的地名,图上却将安徽与南直隶一同标注,违背历史事实。此外,地图上红圈标注“湖北”和“湖南”、“北直隶”和“南直隶”、 “大清海”等,这些名称在明代记录中从未出现过。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的杰夫·韦德博士在该领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据报道,他还致信《经济学家》主编,对《经济学家》报道中的7点事实进行驳斥。他说:“这幅地图是从18世纪的欧洲地图复制来的:东西半球分开,几大洲被清楚标识,领海分界线没有标出。这只能说明它是中国人(或日本人)从18世纪的欧洲地图复制来的。文章中引述的支持性言论都来自孟席斯,而孟席斯的言论没有任何学术证据。”
    
当然,除了质疑的声音外,亦有一些人士认为谁发现美洲不能简单下定论,应科学对待该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反对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将“郑和发现美洲说”一棒子打死。他认为,对于“郑和版世界地图”的真实性,需要十分谨慎地对待,媒体不能借此炒作,而是要客观地告诉读者全部事实。
    
身在南京的郑和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古代到国外去,一定要找当地人画地图,方便行船。因此,“郑和美洲图”仍有可能出自郑和或郑和船队之手。
争论:地图真实否?
    
3月24日,刘钢在公布检测结果的同时,还对一些质疑作了详尽的答复。他指出,有学者称地图上有“硬伤”,可是有足够的史料说明地图并不存在所谓的“硬伤”。他还根据地图的古老绘图风格、地理错误、宗教描述以及信息来源,论证了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为《天下全舆总图》原图。
    
在新闻发布会上,具有15年古地图研究经历的美国学者汤普森博士和《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作者孟席斯,也从不同角度对这幅图的真实性做出肯定性的评论。据悉,汤普森博士1979年获得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博士学位,15年来专注于古代新大陆地图研究,已经出版了5本专著,同时是美国一个相关研究协会的负责人。
    
但对于鉴定结果,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龚缨晏一笑了之:无论是新西兰维卡特大学的测定结果,还是收藏者本人,都无法证明1763年的古地图就是根据1418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绘制,也无法证明《天下诸番识贡图》是真品。
    
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侯杨方教授认为,检测结果只能证明纸和墨是当时的。现在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墨有很多,就连南北朝时(约公元1500年前)的都有,所以只要找到当时的纸和墨,就能伪造当时的东西,这是伪造字画的行家非常普通的手法,根本不能说明就是当时人画的。
    
看来,“郑和最先发现美洲”的争论,还将因这张古老的地图而继续。不过,这次媒体对“郑和宝图”的全球性关注确实有点超出人们的想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专家认为,大背景是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现在国内外关于郑和的研究还处在不断升温中;另外,郑和在世界上受关注的程度是与中国在世界上受关注的程度成正比的。
返回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www.56c.hina.com.cn
www.56c.hina.com.cn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4-09
《天下全舆总图》膺品内证  
   黄 时 鉴  

今年年初《天下全舆总图》出笼。笔者原以为这只是一场独幕戏,因为它是可以一眼看穿的伪作。果不其然,几位历史人同行先后在网上报上视屏上发表看法,予以否定。  
不过,现在带有学术意味的秀场又拉开新的一幕。有的人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3月23日,刘钢公布了新西兰维卡托大学实验室对地图纸张的测定结果。据此,“纸张年代为一七三零年至一八一零年期间的可能性最大。”可是这样一个纸张测定结果,刹那间就变成了这幅地图是真品的断定。“地图纸张制造时期与《天下全舆总图》绘制者签署的年代吻合,该实验室宣称此幅图为一件真品。”新西兰人是这样说的吗?  
在刘钢公布测定结果以后,有人立刻跟进,说“郑和离发现美洲又近一步”。笔者却想反其道而行之,将郑和拉回来。刘钢和那位美国专家汤普森已经就此图之真做了长篇答辩,列举了不少旁证和佐证。但我还是想先回到地图本身,进行内证。事到如今,这内证依旧是论证此图真伪的关键。好在刘钢本人已有他的内证说法:“有几位教授认为,我们无法根据莫易仝的《天下全舆总图》断定一四一八年《天下诸番识贡图》是否真实存在过。”“莫易仝在《天下全舆总图》的落款中写明,他于一七六三年仿绘一四一八年《天下诸番识贡图》。图中的注文、地域轮廓和岛屿可以作为这一落款的佐证,证明一四一八年《天下诸番识贡图》为《天下全舆总图》的原本。”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图上落款原文是这样写的:“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乐十六年天下诸番识贡图 臣莫昜仝绘”。{此引文需用繁体}  
图上有一条与落款相呼应的识文是:“一於永乐十三年随正使太监马三宝等往榜葛剌诸番直抵忽鲁谟斯等国开读赏赐至永乐十六年廻京”。{此引文需用繁体}  
“识贡图”之误,周振鹤等学者已经指出。刘钢辩称,“识贡”也能读得通。但在古代中国,“职贡图”从来就是边地或域外使节的朝贡图而不是地图,你能说“识贡图”就是地图吗?因而我还是认为,这个“识”字实际上是造假者的一个失误,露出了一个破绽。  
连带说一下。有评者提出地图注文中屡见“馀”写成简体字“余”,这不应该出现在古地图上。刘钢的答辩是:简体字古已有之,并举“无”字为例。但“无”不是“余”。说我们中国晚近推行简体字以前就有简体字,这是对的,但这不等于说“馀”这个字古人会简写成“余”,此说若要成立,请试举证。  

下面讲另一个破绽:上述的落款和识文三见“永乐”,这个“乐”字的笔画,一字模糊难以辨明,二字均在“幺”的下面加了三点。这是写了一个别字,这个字其实是不存在的。“莫昜仝”若是清代士人,他决不会将“乐”字写成这个样子。顺便提一下此地图上的“书法”,刘钢说“《天下全舆总图》中的字体具有明显的‘馆阁体’书风”,这实在沾不上边。这些字显然出自没有真正临帖习写者的手笔,清人写成这样,连秀才也考不上。  
写到这里,想起要为这位粗通文墨的人正一下名。现在大家(包括刘钢在内)都称他为“莫易仝”。其实不然,他的大名是“莫昜仝”。中间这个字作“昜”,是“阳”的古字。“仝”也是“同”的古字。这个名字取得似是用了些心计的,如果不是绘者将“易”又误写成“昜”的话。  
这位“莫昜仝”现在随便绘制一幅“古地图”似乎问题也不大,但倘若他真是清朝士人,麻烦就大了。他竟然在姓名前堂而皇之地正面写上了“臣”字,而且时在1763年,文字狱大兴之际!在清朝书画作品上落款,若要在姓名前写上这个“臣”字,就必须写得偏右而且小一些,表示臣下的卑微和奉侍。要知道,不这样写就是犯上,哪个“臣”都不会不这样写,也不敢不这样写。“臣”字竟然居中,凭此一条,就可以认定,这幅地图决不可能是什么1763年的作品。这个“莫昜仝”也就只能是地图伪造者的一个化名。  
再说一点:识文上的年代和落款上所谓“天下诸番识贡图”的年代,也都是无可征信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的起迄年代自伯希和始做考证以来,曾有多位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今已基本上趋于一致。在《辞海》1999年版“三保太监下西洋”条中是这样排列次序的:1405-1407,1407-1409,1409-1411,1413-1415,1417-1419,1421-1422,1431-1433。恕我再赘引一遍,识文称:“一于永乐十三年随正使太监马三宝等往榜葛剌诸番直抵忽鲁谟斯等国开读赏赐至永乐十六年回京”。落款又称:“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乐十六年天下诸番识贡图”,这是与识文相呼应的。它们暗示,永乐十六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正是这永乐十三年至十六年下西洋(当然也可以包括以前的)的地图记录。可是,永乐十三年是1415年,永乐十六年是1418年,在这个时段内并没有一次郑和下西洋,而这1418年又卡在第五次下西洋1417-1419年的中间,郑和船队中的哪位成员能回到中国?所以,地图上的这段“史事”本身就是一种虚构。这又是一个伪作的内证。  
落款二十六字,识文四十二字,共六十八字。六十八字中竟出现这么多的破绽和问题,你还能相信这是一件“真品”吗?对这样一幅粗劣伪造的古地图膺品,还有必要再如此这般地炒作下去吗?还有必要动辄去劳驾什么外国专家和实验室吗?  
当然,刘钢对前一轮质疑做了答辩,汤普森又从美国赶来做了学术性的解说,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如果面对此地图纯系伪作的事实,就可以倒转视角,完全给出另一种解释。不过,当前笔者只是想将由简变繁的事情,先由繁变简,也就是通过内证来断定此乃伪作,然后再论其它。  
笔者理解一位收藏爱好者总是真诚相信和力图证明自己心爱的藏品是真的而不是假的。但是,主观愿望是一回事,学术研究和藏品鉴定是另一回事。学术的探讨有其规范和方法,收藏的失误也在所难免。史事考据、收藏鉴定和案件侦破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收集和分析证据。人们遇到纷繁复杂的个案,往往难以遽断。但此地图乃一简单明了的膺品,这一点,从它自身的破绽即可做出充分的内证。故笔者以为,秀场至此,就闭幕吧。  

(2006年4月2日写毕)  

此文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4月28日第7版,附有该地图的落款图象。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4-09
《天下全舆总图》与“郑和发现美洲说”本刊记者  牛志男
自18世纪法国汉学家金勒发表《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东部的几个民族研究》一文后,“中国人发现美洲说”的争论已经延续200多年。期间,不断有人发现证据,证明是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而不是哥伦布。
    今年年初,一名中国律师收藏的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的旧地图,被认为可以证明中国人早于欧洲人发现美洲并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此事经英国《经济学家》报道后,在世界上引起很大轰动,同时也引发对地图真假的争论。3月24日,该图的收藏者刘钢公布了新西兰维卡托大学实验室对地图纸张的测定结果:真品。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服那些持异议者。
    地图到底是真是假?是改写历史的重大发现,还是牵强附会的猜想? ——郑和是否首先发现美洲再次引发激辩。
    2006年1月12日,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名为《或许,中国人击败了哥伦布》的文章说:一张最近发现的古代地图显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中国人就已知道了这块大陆。
    由于《经济学家》杂志一向以保守严谨著称,此报道一出,立即引起法新社、路透社等数十家权威英文媒体以及中国众多媒体的关注,使这幅地图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该地图已于今年1月16日在北京展出,网上也公布了照片。
一张近乎完美的“郑和地图”
    在3月24日的发布会上,记者近距离见到了这幅地图。地图纸张泛黄,有虫蛀。图上的注释使用的是汉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它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而且明确勾勒出了亚洲、欧洲、非洲、澳洲,甚至还有南极洲和美洲,尼罗河的两个源头也清楚地标明在图上,与现代地图惊人相似!据《经济学家》文章说,几名看过这张图的航海专家认为,制图很好地估算了世界的经度和纬度,而且认识到地球是圆的。
   根据地图上的说明,这张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的地图,绘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张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的复制品,反映了天下诸番向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进贡的场景。绘图者莫易仝还将其复制于原作的东西与自己加入的信息进行了区别,地图左上角有注文写道:“凡未加红圈者皆原图所未命名者”,即图上有红圈者皆是原《天下诸番识贡图》上的标注。
    这幅地图上的细节也相当值得关注。图中北美洲靠近阿拉斯加地带有一红笔圈注:“此地人种亦如契丹、蒙古,以鱼为食”,这是有关爱斯基摩人的描述,其中所提“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美国西部地域有红圈注释“此地土人肤色黑红,头腰皆披鸟羽,亦有食人之习也”,这是对北美印第安人的描述;澳大利亚陆地上的红笔圈中注有“土人肤亦黑色,皆不着衣,腰坠骨器,皆有食人之习也”,这是有关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注释……
    不过,这张地图也是有缺陷的,比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被绘成一个小岛,英伦三岛根本就未出现,而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距离也是真实数据的10倍等。尽管如此,这张地图还是“过于完美”,让人几乎无法相信它会跟郑和有什么关系。
    如果这张地图真是绘制于1418年,不言而喻,它将产生颠覆性的后果。好望角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于1488年发现、澳洲由荷兰人于17世纪发现、南极大陆由美国人和英国人于1820年发现、美洲由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这些大家熟知的常识将会因为该图的出现而改变。
    当然,作为一份权威杂志,《经济学家》也说,由于地图还有很多方面有待研究,所以郑和是否比哥伦布先发现美洲还不能贸然定论,只是一种可能。
藏家:地图出自景德镇老宅
    地图的持有者刘钢是个业余收藏家,今年48岁,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在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从1996年开始收藏旧地图。
    《天下全舆总图》被《经济学家》报道后,刘钢也在国内浏览量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建立了个人博客,讲述自己的购图经历:2001年的一天,刘钢到上海出差时顺便逛了东台路古玩市场,在一个卖家处发现了一张清朝的古地图,竹纸薄脆,满是蛀痕和褪色墨迹。图中有关“正使太监马三宝”的注释暗示:这幅地图一定与明朝郑和下西洋相关。卖主开价4000元人民币,他没有还价就买了下来。
    虽然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但刘钢还是怀疑可能是现代仿造品,于是他将地图拿给5位经验丰富的收藏家鉴定,收藏家一致认为这张地图的历史在百年以上。为了弄清楚地图的来历,刘钢又找到这张地图的卖家,卖家透露地图是在江西省经两次倒手获得的。在刘钢的一再要求下,卖家与“上家”取得了联系,获悉地图是在景德镇一处老宅拆迁时从废墟中发现的。
    之后,刘钢花4年多的时间研究这张图,并且以此为据写了有关“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的论文,先后找过国内7家杂志社,但一直没被采用。2004年5月,他偶然读到了孟席斯于2003年所著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孟席斯的理论让刘钢相信自己手中的地图可能就是郑和下西洋的物证。
    刘钢给孟席斯发去电子邮件,讲述了自己的“奇遇”,英国老人兴奋异常。2005年年底,孟席斯看了刘钢收藏的地图,认为是目前为止他所见到的资料最全面的地图,是迄今世界上第一个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地图,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人是最早去过大洋洲的人。
孟席斯:郑和在哥伦布之前发现美洲
    孟席斯是英国海军退役军官、银行家和业余历史学家,他用3个证据——“古航海图”、“历史遗迹”、“当地人的DNA”,证明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发现了美洲。虽然他的理论并未得到专家的认同,但仍引起巨大轰动。
    孟席斯所有的猜想,起缘于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张航海地图,上面有威尼斯制图学家祖阿尼·匹兹加诺的签名,被称为匹兹加诺地图。这张地图绘制于1424年,地图上标识了一些当时欧洲人没到过的地方。根据现在的历史知识,欧洲人在70年后才去那儿探险。孟席斯认为,这暗示了在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前大约70年,有人曾精确地考察过这些岛屿。
    随后,孟席斯又找到几张所谓“前哥伦布”的古地图。孟席斯发现,1459年的法莫拉地图标出了好望角、1452年的让·罗茨地图绘制出了澳洲,这说明当哥伦布从欧洲出发前,就已经看过标有美洲大陆的地图,他知道能够“发现”新大陆。
    同样,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之前,也已经看过一张标出了麦哲伦海峡的地图——《1428年世界航海图》。该图虽已遗失,但部分信息还保存在著名的《1513年皮里·雷斯海图》上。
    接着,孟席斯又在威尼斯见到绘制于1459年的一幅显示印度洋和南部非洲的平面球形地图。这张在郑和完成前两次下西洋壮举之后两年绘制的航海图,不仅清楚地标有世界各大洲的准确位置,更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有数百个地名还具有郑和航海图的特征。在那张平面图上还用中世纪腓尼基语标注着:1420年曾有人绕过好望角航行至贝尔德岛角,旁边画着一艘中国大帆船。
    后来,孟席斯又在日本找到一幅《历代国都之图》,这张印制在丝绸上的地图精确标出了非洲的东海岸、南海岸、西海岸。毫无疑问,它是曾绕过好望角航行的人绘制的。因为欧洲人直至60年后才到达南部非洲。
    随着在古代地图上越来越多的发现,孟席斯坚信:郑和是第一个绘制世界地图的人。郑和船队在1421年到1423年间绘制了世界地图。几十年后,由于中国明朝皇帝因大规模航海对国内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对郑和航海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以致于朝廷毁坏了郑和航海的大部分记录。但中国人的知识通过葡萄牙人,通过参加过中国人远航的意大利旅行家尼可洛·达·孔蒂,传播给了西方早期的地图制作者。
质疑:地图硬伤太多
    《天下全舆总图》被外电曝光后,立即引起国内外专家的诸多质疑。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龚缨晏看过地图后撰文指出:《天下全舆总图》是一幅横轴投影的世界地图,它完全是根据欧洲地图仿绘的。中国传统的地图学是结不出像《天下全舆总图》这样的果实的。地图上红圈中的一些称呼“上帝”和“景教”等,也都是郑和下西洋之后才出现的,不可能是万历年间的地图上应该有的。
    龚秘书长最后说,由于种种天灾人祸,保存下来的中国古地图很少,如果这张地图确属于乾隆年间的遗作,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现在无法确定1418年图是否真正存在过。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侯杨方也认为,地图上有许多疑点,如地图中红圈标注的“安徽”地名。而史实是安徽建省于清代。现代的安徽省在明代时属于南京,而且明代根本没有一个叫“安徽”的地名,图上却将安徽与南直隶一同标注,违背历史事实。此外,地图上红圈标注“湖北”和“湖南”、“北直隶”和“南直隶”、 “大清海”等,这些名称在明代记录中从未出现过。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的杰夫·韦德博士在该领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据报道,他还致信《经济学家》主编,对《经济学家》报道中的7点事实进行驳斥。他说:“这幅地图是从18世纪的欧洲地图复制来的:东西半球分开,几大洲被清楚标识,领海分界线没有标出。这只能说明它是中国人(或日本人)从18世纪的欧洲地图复制来的。文章中引述的支持性言论都来自孟席斯,而孟席斯的言论没有任何学术证据。”
    当然,除了质疑的声音外,亦有一些人士认为谁发现美洲不能简单下定论,应科学对待该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反对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将“郑和发现美洲说”一棒子打死。他认为,对于“郑和版世界地图”的真实性,需要十分谨慎地对待,媒体不能借此炒作,而是要客观地告诉读者全部事实。
    身在南京的郑和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古代到国外去,一定要找当地人画地图,方便行船。因此,“郑和美洲图”仍有可能出自郑和或郑和船队之手。
争论:地图真实否?
    3月24日,刘钢在公布检测结果的同时,还对一些质疑作了详尽的答复。他指出,有学者称地图上有“硬伤”,可是有足够的史料说明地图并不存在所谓的“硬伤”。他还根据地图的古老绘图风格、地理错误、宗教描述以及信息来源,论证了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为《天下全舆总图》原图。
    在新闻发布会上,具有15年古地图研究经历的美国学者汤普森博士和《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作者孟席斯,也从不同角度对这幅图的真实性做出肯定性的评论。据悉,汤普森博士1979年获得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博士学位,15年来专注于古代新大陆地图研究,已经出版了5本专著,同时是美国一个相关研究协会的负责人。
    但对于鉴定结果,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龚缨晏一笑了之:无论是新西兰维卡特大学的测定结果,还是收藏者本人,都无法证明1763年的古地图就是根据1418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绘制,也无法证明《天下诸番识贡图》是真品。
    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侯杨方教授认为,检测结果只能证明纸和墨是当时的。现在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墨有很多,就连南北朝时(约公元1500年前)的都有,所以只要找到当时的纸和墨,就能伪造当时的东西,这是伪造字画的行家非常普通的手法,根本不能说明就是当时人画的。
    看来,“郑和最先发现美洲”的争论,还将因这张古老的地图而继续。不过,这次媒体对“郑和宝图”的全球性关注确实有点超出人们的想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专家认为,大背景是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现在国内外关于郑和的研究还处在不断升温中;另外,郑和在世界上受关注的程度是与中国在世界上受关注的程度成正比的。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4-09
谢谢朋友提供这么丰富的资料!已收藏。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4-09
引用第2楼上下求索于2011-04-07 23:35发表的  :
网上有同名节目的视频(也是上中下三集),不过是两年前的节目,还是科教频道播放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纪录片。不过周振鹤能够上节目实属难得,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视频或者录音。

前面說的對,這只不過是中央台翻來覆去重播了好幾遍的紀錄片,幾乎每年都有剪輯重播的,經常看紀錄片和下紀錄片的人只要一看題目就曉得大概什麽內容了,對於樓主的所謂“重要節目通報”之稱呼我實在感到驚訝無比
至於後面說的幾句話就大錯特錯了,周振鶴的視頻、錄音在網上一搜一大把,超星那裡就有他的好幾個專題講座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4-09
回 9楼(亮晶晶) 的帖子
我是第一次看到,对于我们这个论坛的坛友来说,这是一个重要节目。不知道有多少坛友看过。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4-09
要是看看具体节目就好了
007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4-09
无图无真相,上个图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4-09
回 12楼(007) 的帖子
湖南与广西中间的那个是贵州?太偏东了吧

河南西边那个是嵩山?

的确很混乱,女直、宣府、宁夏、甘肃、泰山、嵩山和省名一样也是红框圈着,这是什么标准?
[ 此帖被fenghua25在2011-04-09 22:24重新编辑 ]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4-09
安微那个没有加红框,似应为江西

1418年,越南北部还是明朝的交趾行省,不应该叫安南

看了蛋疼
[ 此帖被fenghua25在2011-04-09 22:36重新编辑 ]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4-09
回 12楼(007) 的帖子
此图也是第一次看到。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007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4-10
红框文字是1418年明代原图文字,未加红框是清代重绘时加注新文字。

明代没有安徽省。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4-10
今安徽本已属南直隶,清朝科举官员不会这点常识都没有吧。

搞不懂,还那么多郑重其事的考证,我这个半桶水都知这是近现代人做的不合格赝品。

至于文书做旧,我会做。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4-10
原来皖州还会文书做旧!敬佩不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4-20
身在南京的郑和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古代到国外去,一定要找当地人画地图,方便行船。因此,“郑和美洲图”仍有可能出自郑和或郑和船队之手。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4-28
引用第19楼john4649于2011-04-20 11:09发表的  :
身在南京的郑和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古代到国外去,一定要找当地人画地图,方便行船。因此,“郑和美洲图”仍有可能出自郑和或郑和船队之手。


期待考古新发现。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政府一条河。一省一江、一郡一水、一县一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