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08阅读
  • 1回复

[非洲]尼日利亚的重要城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6-03
阿布贾(Abuja)
  尼日利亚的首都,又称联邦首都区(Federal Capital Territory)。位于中部尼日尔河支流古拉拉河畔,尼日尔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界处,距离原首都拉各斯(lagos)约500公里,是全国的地理中心。阿布贾市区占地250平方公里(联邦首都区面积8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原为国家锡矿开采地、中部公路网中心和农畜产品集散地。阿布贾坐落在尼日尔州境内,是小部族格瓦里族聚居的地方,为尼日尔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汇点,距离拉各斯约500公里,是全国的地理中心。它地处中央高原的西南边缘,为热带大草原丘陵地带,人口稀少,空气新鲜,景色秀丽。市区分两部分为加强联邦政府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联系,并解决拉各斯规模过分膨胀所带来的问题,1975年,穆罕默德军政府提出了兴建新首都的建议。1979年10月,沙加里文官政府正式批准新首都阿布贾的设计蓝图,并开始第一期建设工程。1991年12月正式从拉各斯迁入。约至1996年,各大部门的搬迁工作才渐渐收尾。 中心区为政府机关、文教区,居民区有商店、娱乐场所。有机场和通往各州首府的高速公路。


拉各斯(lagos)
  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市。在国境西南端,几内亚湾沿岸。由奥贡河河口的6个小岛和大陆部分组成。面积74平方公里。主岛拉各斯岛为城市中心,与伊科伊岛、维多利亚岛及大陆之间有桥梁相连。市区人口109.7万(1983),联邦区人口约500万(1982)。1670-1850年葡、英等殖民者在此贩运奴隶。二十世纪初始建港口和连接内陆的铁路。1914年成为尼日利亚首府,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成为首都。1991年首都迁往阿布贾。集中全国工业企业和职工人数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60%。建有阿帕帕、伊卢佩朱、亚巴、伊凯贾和穆欣五大工业区,有大型榨油(棕油)、可可加工、纺织、日用化工、锯木与胶合板、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橡胶等工厂。电网联卡因吉水电站。西非最现代化海港之一,港口有设备良好的深水码头,并设专用的石油、煤和渔业码头。年吞吐量800万吨,占全国进出口货运量的70-80%。渔业颇盛。伊凯贾国际航空站,为全国航行中心。铁路、公路通内地扎里亚、卡诺等城市。著名海滨疗养地、旅游中心。有拉各斯大学、国立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伊巴丹
  尼日利亚第二大城,奥约州首府。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106万(1983)。建于十八世纪末叶,周围筑有城墙。西南部工商业重镇和文化交通中心。老城区有蔬菜、水果种植业,新城以中部商业区格巴基为中心,建有高层商业建筑群。以精细的手工纺织品、染布和金属工具著名。服装、制鞋业发达,还有化工、食品、锯木、橡胶、车辆修配等工业。可可、烟草、花生的贸易甚盛。拉各斯-卡诺铁路要站。公路枢纽。有航空站。市内伊巴丹大学是非洲著名高等学府之一。并有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

卡诺
  Kano
  尼日利亚历史古城卡诺,位于国境北部,坐落在哈代贾河上游高原上,这里原是西非穿越撒哈拉沙漠同北非、东非进行骆驼商队贸易的交通要塞,素有“沙漠港口”之称,现为尼日利亚北部工商业重镇和文化、交通中心。市区名胜古迹众多,气候凉爽宜人,花木争艳,每逢旱季时期,游客纷纷来此避暑游览。
  卡诺地处撒哈拉大沙漠西南边缘,早在公元1095年到1134年已成为非洲著名的豪萨七邦之一的卡诺王国的首邑,已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以当年率众建城、功垂青史的阿布加亚瓦族的首领卡诺的名字命名的。卡诺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城市,不单是在尼日利亚,就是在西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只要提到卡诺,几乎是无人不知晓的。卡诺不同于非洲其他历史古城之处是,虽然经历漫长的岁月,但没有因受到战火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遭到毁坏,古城迄今保存完好,在西非可称是硕果仅存的了。

卡杜纳
  尼日利亚中北部城市,卡杜纳州首府。濒卡杜纳河。人口50万(1982)。 1913年在卡杜纳河上架设拉各斯-卡诺线上的铁路桥而建城。中北部工商业、金融、交通中心。花生、棉花、牛油果、皮毛的重要集散市场。有全国最大棉纺织厂、大型兵工厂和汽车装配、石油化工、轧钢、炼油,卷烟、酿酒、造纸等工业。陶器手工业发达。全国新闻出版、电视广播中心。市内有大型体育场和锥虫病医疗研究所。重要铁路枢纽。高速公路直通拉各斯、卡诺。有航空站。

哈科特港(Harcourt Port)
  尼日利亚南部河流州首府和尼日利亚第二大港口,石油工业中心,河流州首府。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东南部,濒邦尼河,南距几内亚湾64千米。人口36.2万(1991)。1912年起为输出埃努古煤炭而建港。随东部铁路干线向内地的延伸,遂成为全国煤炭、油棕产品、 锡和铌矿、花生等农矿初级产品的主要输出港。70年代石油工业的发展促其成为东南部工商业重镇。附近多大油田,输油管直通港口和石油专用港(邦尼港)。天然气管道通城北特兰斯-阿马迪新工业区。东南19千米的阿莱萨埃莱梅建有2座大型炼油厂。港口建于邦尼河岸,最大水深在8米以上,奥内新建码头长1060米,可容纳7艘吃水8米的货轮 ,另有1个煤运码头、2个输油泊位及容量5000吨的油库和棕油库。港口装卸现代化。为东部干线铁路和公路网起点,与内陆腹地联系方便,乍得部分进出口货物也经此转运。城郊有国际机场。

伊洛林
  尼日利亚中西部城市,夸拉州首府。位于尼日尔河支流阿武恩河畔,西南距拉各斯 256公里。人口33.5万(1983)。公元18世纪末约鲁巴人建城,筑有城墙。19世纪为北方豪萨族与南方约鲁巴族间贸易中心。1897年被英国占领。居民主要为约鲁巴族穆斯林。内城有伊斯兰教寺院,多传统的泥构平顶茅屋,设有传统集市。城外为新建工业、商业和文教区。地处尼日利亚中部粮食产区,薯芋、木薯、玉米、高粱、粟、稻谷,以及胡椒、花生、牛油果、柯拉果、棉花、皮革、活畜贸易极盛,设有大市场。传统手工业有制陶、木刻、制革、服装、编席等。以精制手工艺品著称。国家独立后,新建工业有食品、榨油(棕油)、屠宰、纺织、卷烟、火柴、造纸、水泥、制皂、炼铁等厂。有伊洛林大学、夸拉州理工学院、尼日利亚图书馆协会总部等文教设施。公路枢纽。拉各斯—卡诺—哈科特港铁路干线要站,有机场。

迈杜古里
  尼日利亚城市,博尔诺州首府。在国境东北部恩加达河与蒂泽尔河汇流处。人口23.1万(1983)。1957年由耶尔瓦和迈杜古里两城合并而成。1964年铁路通此后成为东北部地区商业、交通中心。农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转运站。周围产花生、棉花、玉米、木薯、粟和阿拉伯树胶。工业有屠宰、制革、肉类加工、榨油厂等。设迈杜古里大学、乍得湖研究所,还有王宫和博尔努清真寺。是哈科特-乍得湖铁路终点站。公路通北部各城镇和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城西9公里有机场。
[ 此帖被QQme在2011-06-04 13:53重新编辑 ]
打击为主 作图为辅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6-03
尼日利亚,国土面积不大,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种族语言,都十分丰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