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89阅读
  • 7回复

[西域综论]西域古国分国介绍(来源不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10-05
— 本帖被 keating 执行合并操作(2016-07-09) —
【大宛】  古西域国名。《史记》、《汉书》作大宛(yuān)国。南北朝称破洛那。隋唐作鏺(pō)汗、拔汗那、  捍、跋贺那。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王治贵山城(今中亚卡散赛)。属邑大小七十余城。居民从事农牧业,盛产葡萄、苜蓿,以汗血马著名。商业也较发达。自张骞通西域后,与汉往来逐渐频繁。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大宛降汉,进一步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东汉初(公元一世纪五十年代),大宛曾附属于莎车。西晋时大宛仍遣使献汗血马。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其王阿悉烂达干为“奉化王”。天宝三载(744年),唐玄宗改其国名为宁远,并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妻奉化王。
【大月氏】  古族名。汉文帝初年,月(róu)氏(zhī)的大部分人从敦煌、祁连间西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称大月氏。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遭乌孙攻击,又西迁大夏(今阿姆河上游)。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Kushan)、肸(bì)顿、都密五部翕侯(部落首领)。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翕侯兼并其他四部,建立贵霜王国。创立者为贵霜翕侯丘就却(一作丘就劫)。经阎膏珍(约一世纪后半叶)至迦腻色迦(约二世纪初叶),不断对外扩张,建成一北起花剌子模、南达文迪亚山,横跨中亚细亚和印度半岛西北部的大国。首都布路沙布罗(即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迦腻色迦在位时,崇尚佛教,增进国外贸易,远与中国、罗马帝国相交通。境内有历史上著名的犍陀罗雕刻。此时达全盛阶段。公元三世纪后王国分裂。五世纪遭  哒人入侵,灭亡。
【于阗】*  丝绸之路南道大国。又名瞿萨旦那、涣那、屈丹、于遁、豁丹等。位于今新疆和田、墨玉、洛浦诸县境内。西汉时,王都设在西城,人口达19300人,3300多户,养兵2400人。国王之下设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等职官。地出美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即以此地输出的原料制成。西汉末,中原发生战乱,于阗趁机扩张,称雄南道。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年—75年),吞并精绝以西至疏勒的十三国,人口超过8万。晋代册封于阗国王为“晋守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于阗王”,北魏时亦然。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吐谷浑慕利延败退到于阗,曾杀于阗王而据其国。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式隶属唐朝。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唐在其地设毗沙都督府,授尉迟伏阇雄为都督。7世纪60—70年代被吐蕃占领。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唐军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吐蕃再入西域,于阗又陷。9世纪中叶,随着吐蕃势力的衰退,于阗重新建国。10世纪国势复振,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于阗王李圣天称“大朝大宝大圣大明天子”。从10世纪中叶起,与喀喇汗王朝进行宗教战争,公元1004年前后被伊斯兰教军打败,国亡。于阗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玉石驰名海内外。是我国信仰佛教最早的地区之一,佛教文化非常发达。在古代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地位十分重要。
【车师王国】*  丝绸之路上的古国之一,位于今吐鲁番盆地和吉木萨尔一带。国分前王和后王两部,前部王庭治交河城,后部王庭治务涂谷。其国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译作“姑师”。国民经济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居民属突厥语族,王族亦本族人。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汉遣赵破奴伐车师之前,其王附属于匈奴,受僮仆都尉辖制。赵破奴兵临其地之后,开始与西汉王朝发生接触。武帝征和四年(前89),归属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域都护正式设置之后,即归都护辖制。北魏时其王始受魏封,守魏侍中,号大都尉。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及沮渠蒙逊等在河西割据时,其地虽设高昌郡,但其王国和国王族属如故。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河西王沮渠安周围其王车伊洛于交河城,车伊洛不敌,遂率其遗民西奔焉耆,自是车师王国始亡。从其国名见于史书至灭亡,前后共历550余年。
【乌孙】  古族名。最初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西迁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都赤谷城。西汉时人口63万,从事游牧。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使乌孙。武帝两次以宗室女为公主嫁乌孙王。宣帝立汉外孙元贵靡为大昆弥,遣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后属西域都护。南北朝时乌孙已西迁葱岭北,和北魏关系密切。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遣使入贡。后渐与邻族融合。近代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
【乌秅(chá)国】*  昆仑山山麓中的古代小国,地处古代中国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要冲。其地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部和叶城县南部的山区。汉武帝开通西域后臣属于汉朝。其王居住乌秅城,其民种田于石块间,以垒石为屋,捧手饮水。地出小步马。北魏时国名改为於摩国或权於摩,以后则国亡,领地大部被喝盘陀国占有。
【乌垒国】*  古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北策达雅境内。西汉及东汉初为西域都护府治。唐时在其地设乌垒州,约贞元中废。
【扜(yū)弥国】*  又名“宁弥”。丝绸之路南道较大的王国。位置在今新疆于田县境内的克里雅河流域。一说今喀喇墩遗址即是其王都城,恐不确。西汉时其王都在扜弥城,人口约20040人,3340余户,养兵3540余人。西与于阗国接壤。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其国王兴被于阗王放前所杀。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敦煌太守徐由命疏勒王臣磐攻破于阗,改立拘弥王兴的族人成国为王。东汉灵帝嘉平四年(175年),于阗又破拘弥,杀拘弥王,拘弥国民死伤甚众。为制止于阗王对拘弥的攻掠,东汉戊己校尉及西域长史均发兵前往拘弥,扶持拘弥王的儿子定兴为新的拘弥王。但经过这次战乱,其国人口减少至千余,后遂不见于史书。
【莎车国】*  丝绸之路大国。《逸周书·王会解》中即有其名,位置在今新疆莎车、麦盖提县境。西汉时王都在莎车城,人口16300余人。汉武帝开拓西域之后,即归西域都护府辖制。汉宣帝地节年间,乌孙公主的儿子万年为王。弟呼屠徵不服,杀万年,且阴约西域诸国叛汉。元康元年(前65年),冯奉世途经莎车,斩呼屠徵,立其兄为王。西汉末年,西域动乱,丝绸之路各国大都背叛汉朝,归属匈奴,唯莎车国王坚持属汉。天凤五年(18年),延死,子康立。东汉初,康与邻国抵抗匈奴进攻,保护汉朝都护及其他官吏、家属千余口。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河西大将军窦融按西汉制度立康为莎车王,封为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建武九年(33年),康死,弟贤代立为王。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授贤为汉大将军,而贤自称西域都护。于是葱岭以东各国基本上都受辖于贤。建武二十二年(46年),贤灭鄯善、龟兹。后又向西灭妫塞王国,俘大宛王延留,势力达到帕米尔以西。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于阗背叛莎车,莎车灭。后又复国。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西域长史班超发西域各国兵攻莎车,莎车降汉。北魏时,莎车改名为渠莎,但国势已大衰,后并于疏勒。
【康居】  ①古西域国名。东界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王都在卑阗城。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业区。南部城市较多,有五小王分治。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郅支单于居康居东部合力对抗乌孙。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军入康居,击杀郅支单于。东汉时,栗弋、严、奄蔡均为康居属国。晋武帝泰始中(265—274),遣使献善马。南北朝时,役属于  哒。②唐羁縻都督府名。永徽时在康国置,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约公元八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10-06
西域古国之二
【大秦】  古国名。又名犁靬(jiān)、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来中国。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年),大秦又遣使来与中国通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指东罗马帝国。
【大夏】大夏(Bactria),音译巴克特里亚,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中亚细亚古国。当即吐火罗。地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今阿富汗北部)。本波斯帝国一行省,后隶属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西王国。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独立,狄奥多德(Diodotus)建国;都巴克特拉(Bactra,《史记》作蓝市城,《元史》作巴里黑)。公元前三世纪末(攸提腾在位时)至二世纪初,国势强盛,领有北起阿姆河上游、南达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后国土分裂,势衰。约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入据。继而又归附于  哒、突厥诸族。公元八世纪为阿拉伯人所并。大夏文化多受希腊、印度和中国影响。
【安息】  (Parthia),音译帕提亚。亚洲西部的古国。本波斯帝国一行省(伊朗高原东北部)。后隶属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西王国。公元前249—247年独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 I)称王,建阿萨息斯王朝。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叶(张骞赴西域时)领有全部伊朗高原及“两河流域”,为西亚大国;初建都尼萨,后西迁至埃克巴坦那和忒息丰。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安息是罗马帝国与中国贸易、交通(“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公元97年,汉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罗马,行抵安息西境海滨受阻。国势强盛时,东与贵霜、西与罗马帝国抗衡。公元二世纪末转衰。公元226年为萨桑波斯所取代。
【条支】  古西域国名、地名。据《汉书·西域传》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在安息西界,临西海(指波斯湾),当在今伊拉克境内。汉代属安息。和帝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海而止。萨桑波斯(224—651)兴起后,辖有条支旧壤,故《魏书·西域传》称波斯为古条支国。
【婼羌】*  西域古国名,位于今新疆若羌县境内。西汉时人口仅1750余人,450户,养兵500人。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无农业生产;国民口粮依靠鄯善和且末供应;但其地有铁矿,会冶铁锻造兵器,有弓箭、长矛、短刀、剑甲等。
【渠犁国】*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国,地处今新疆库尔勒市境内。又译作渠黎。此国先为匈奴的属国,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附汉,人口1480人。其境地广土沃,汉武帝初通西域后即在其地设屯田校尉,率领吏士广开屯田,使其地初步得到开发。汉昭帝时,又以扜弥国王太子赖丹为校尉,屯田轮台,渠犁因近轮台,故亦在赖丹屯田范围之内。渠犁屯田对于西汉军旅的粮食供给起过重要作用。汉宣帝地节(前69-前66)中,汉朝又命车师王太子军就向渠犁移民,渠犁进一步繁荣。此后其国被焉耆所并,不复存在。
【依耐国】*  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会合处的小国。位于今新疆英吉沙、莎车之间。西汉时有670人,125户,养兵350人。民俗与子合国相同而经济以游牧为主。到东汉时史书已不记其存在,可能已经灭亡。
【皮山国】*  丝绸之路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皮山县境内。西汉时王都为皮山城,有3500人,500余户,养兵500人。国王之下设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等职官。从此向西南过桑株达坂即可抵达今日的喀喇昆仑山口,过山即克什米尔,亦为丝绸之路入罽宾、乌弋山离和印度的一条支线。东汉时国尚存,至唐时其国已并入于阗。
【戎卢国】*  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小国。王都卑品城。西汉时有人口1610余人,240户,养兵300人,其位置现在已不可确知,大致方位在今新疆且末县与民丰县之间偏南山区。
【西夜国】*  丝绸之路南道小国,又名漂沙。位置在今新疆叶城县境,一说叶城县城西南的乌夏尔巴什即其国王所在地。西汉时其王在呼犍谷。有4000人,350余户。养兵1000人,人种与羌人相类,经济以游牧为主,地产玉石。东汉时人口达万余人,户增至2500,养兵达3000人。国分为西夜与子合两部。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东汉末被疏勒所并。北魏时国名又改称“悉居半”。唐代称“朱俱波”或“朱居槃(pán)”,国力且有发展,曾并吞帕米尔高原上的蒲犁国、德若国和依耐国。其王族为疏勒人,语言与于阗语大同小异,体貌与华人相似。
【危须国】*  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东岸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和硕县,一说今曲惠故城即其王都危须城。此国在汉武帝之前属匈奴,武帝开通西域后臣于汉朝,时有户口700余。唐朝时其国已被焉耆国吞并,今其地为一富饶的小绿洲。
【姑墨国】*  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小国,位于今新疆阿克苏市境内。汉朝时其王所在都城称南城,汉武帝开西域后即与汉朝建立臣属关系,后属西域都护府统辖。地处丝绸之路北道要冲,东通龟兹,南到于阗,北与乌孙国接壤。王莽的新朝时,其王丞杀温宿王,兼并温宿国。北魏时被龟兹国吞并,成了龟兹属地。
【子合国】*  古西域国名。国都在呼鞬(jiān)谷(今新疆叶城县西南)。西汉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
【无雷国】*  丝绸之路小国。位于今帕米尔高原中部大、小帕米尔一带。西汉时,国王所在地称卢城。有7000人,1000户,养兵3000名。其人衣服与乌孙相同,民俗与子合类似。东汉时已不见于历史记载。
【鄯善国】*  “丝绸之路”小国,系由楼兰国改名迁都而来。位于今新疆若羌县境内的罗布泊西面和西南面。西汉时有14000余人,1570余户;养兵2900余人。国王之下有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其国土大部为沙漠,可耕地少,国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出产驴、马、骆驼、玉石及芦苇、红柳、梧桐、白草等;会冶铁铸造兵器。元凤四年(前77年),汉朝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尝(又作安)归,立其弟尉屠耆为王,并改其国名为“鄯善”。1世纪时国势更强,与于阗国称雄于南道。3世纪末至5世纪中期,常臣属于曹魏、晋及前凉、北凉、前秦。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万度归击鄯善,俘其王真达,以鄯善为镇。鄯善国灭亡。
【楼兰】*  丝绸之路古国名,其位置在新疆若羌县境内,所领范围围绕罗布泊,北到古代的孔雀河河道,南至今米兰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东通敦煌,西限流沙,王都扜泥城。其国经济以游牧为主,产驴、马、骆驼,会制作兵器。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屡派使节至西域各国,楼兰地当交通要冲,因供给使者而感烦累,故与姑师经常劫掠汉使。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派赵破奴击车师,赵破奴先至楼兰,俘其王,楼兰首次降汉。但尔后的三四十年间,对汉朝仍持首鼠两端,多次留难汉使,梗阻丝绸之路。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汉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刺杀楼兰王尝(一作安)归,另立尝归之弟为王,且令将都城南迁,改国名,颁印绶。从此,楼兰国的国名被废弃。考古发现证明楼兰曾经有过灿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在此居住,从事生产。改国名后,即以“鄯善国”的名称又延续了近500年之久。属西域都护时,有14100人,1570户,养兵2912人。
【且末国】*  丝绸之路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车尔臣河上游。西汉时,都城在且末城,东邻鄯善,西通精绝。约1610人,230户,养兵320人。地产葡萄等水果,出牛、羊、骡、驴,国都西北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其国尚存,称“末国”。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宋云途经国境,先至左末城,又至末城。见左末城有居民百余家,决水种麦,耒(lěi)耜(sì)而田,不知用牛耕;末城城旁花果繁盛,经济以种植业为主。隋朝国灭,改为且末郡。《大唐西域记》称其为“折摩驮那故国”。
【西域三十六国】*  名见《后汉书·班超传》:“前世议者皆取三十六国。号为断匈奴右臂。”《三国志注》:“西域本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余国。”历史上西域诸国都在匈奴以西,乌孙之南。三十六国分别为:天山南路南道十国: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莎车。天山南路北道十二国: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犁、尉犁、危须、焉耆、墨山、狐胡。山后二国:车师(姑师)、劫。葱岭八国:皮山、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乌秅。葱岭西四国:大宛、捐毒、休循、桃槐。到三国时,三十六国只存鄯善、于阗、龟兹、车师、疏勒及焉耆诸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10-06
西域古国之三
【龟兹】*  西域古国名,又译作屈支、归兹、鸠兹、拘夷、俱与囊、苦叉、苦先、曲先等,国境东起今新疆轮台,西至今新疆巴楚县东70公里左右,北至天山,南过塔里木河,包括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四县之地和轮台县的西部、巴楚县东北部。汉朝时期的首都为延城,遗址在今库车县城。居民从事农业,又多瓜果葡萄。西汉时,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其王绛宾娶解忧公主之女弟史为妻,刻意学习汉朝的制度和礼仪,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该国,不久大盛,佛寺和石窟遍布全境,成为佛教中心之一。东晋时,前秦大将吕光西征龟兹,立帛震为龟兹王,收宝物及伎乐东归,龟兹乐因而传入内地,大受欢迎。隋唐之际,成为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附庸,石窟壁画中多有突厥人的遗迹。唐时为安西都护府管辖的属国,唐在其地设龟兹都督府,以其王为都督。安史之乱后,曾一度臣服于吐蕃。9世纪初,回鹘逐走吐蕃,占领龟兹,其国灭亡,王统断绝。元时为察合台汗国份地。明末清初,归叶尔羌汗国统治。
【焉耆国】*  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大国之一,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内。西汉时即臣属汉朝,国王住员渠城(一说今焉耆城西之四十里城子)。从此东可通车师国,北可至乌孙(今巩乃斯河流域),西可至疏勒。西汉时有户口4000余,东汉明帝永平末年达到15000,公元3世纪末,国力更加发展,曾经灭龟兹,称霸西域。唐朝时其王族已变为龙姓,势力达整个开都河流域。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其国信奉佛教和火袄教,国民使用焉耆语、焉耆文,风俗特点是:男人剃发,女人穿短袄,大宽裤;人死即火葬,亲属服孝7日;喜饮葡萄酒,善于音乐;地出蚕丝,但不知织绸,只以丝为丝绵。又出稻、粟、菽、麦及驼、马、牛、羊。焉耆马历有名气。
【疏勒国】*  丝绸之路北道大国。位于今新疆喀什市、疏勒、疏附、伽师一带。西汉时有18647人,1510户,养兵2000人,王都在疏勒城(今喀什市)。商业已很繁盛,有贸易市场。东汉时国力发展,兵力达到30000余人。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匈奴唆使龟兹攻疏勒,杀其国王,派兜题为疏勒王。当年冬,班超间道至疏勒,捉兜题,扶持原国王成之侄忠为王。从此,疏勒便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疏勒王忠听从莎车王的教唆,背叛班超,并引康居兵入境,在乌即城与班超对抗。班超用外交手段说退康居兵,忠又降班超。章和元年(87年),忠又向康居借兵叛乱,班超遂杀忠。东汉安帝元初年间,疏勒王安国流放其舅臣磐到大月氏。安国死后,臣磐请大月氏王派兵护送他归国夺位。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顺帝拜臣磐为汉大都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臣磐被叔父和得所杀,和得反汉,东汉无法控制。东汉以后,疏勒与晋、北魏、隋等各政权均保持密切关系。唐朝时,疏勒国尚存,国王姓裴,其统治范围包括汉朝时期的莎车、捐毒、休循等。国名又称佉沙。王号“阿摩支”,养兵2000人,国人信仰火祆教。贞观九年(635年)始与唐朝来往。上元二年(675年),唐朝在疏勒置都督府。仪凤二年(677年)被吐蕃征服,10年后被唐夺回。10世纪中,伊斯兰教传入,疏勒国灭亡。
【黠戛斯】  古族名。汉称坚昆,魏晋间称结骨,唐称黠戛斯。主要在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今称“俄尔浑—叶尼塞文”。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内附,唐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隶燕然都护府。
【突骑施】  中国古族名。原属西突厥,唐武后时渐盛,圣历中(698—700)徙牙帐于碎叶川(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以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流域)的牙帐为“小牙”。有文字。唐玄宗开元以前,屡遣使朝唐,唐常册封其可汗。唐代宗大历后,属葛逻禄。
【粟特】  (Sogd)中亚细亚古国。即粟弋。在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即索格狄亚那,Sogdiana,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属波斯帝国行省)。居民属伊朗语族,主要经营农牧业。首都马拉坎拉(今撒马尔罕)。公元前329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当地居民英勇抗击(斯皮泰门起义)。后相继附属于塞琉西、大夏、贵霜诸国。粟特与中国(汉朝以后)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其地即中国隋唐时期的康国一带。
【葛逻禄】  古族名。突厥族的一支。唐时居北庭西北,金山之阳(今新疆准噶尔盆地)。有谋落、炽俟、踏实力三部落。唐显庆二年(657年),设阴山、大漠、玄池三都督府。天宝中(742—756),助回鹘争强,徙西突厥故地,统治七河流域,建庭于碎叶城。居民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开成五年(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其相极职等率十五部奔葛逻禄。北宋初,葛逻禄和回鹘等族共同建立了黑汗(哈喇汗朝)。十二世纪末,曾臣服于西辽。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葛逻禄(哈喇鲁)阿尔斯兰汗与阿里麻力王俄柴儿降蒙古,成吉思汗以公主妻之。
【石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国王姓石,唐时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史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国王姓石,唐时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米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西南方。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安国】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曹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康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
【昭武九姓】  隋唐时对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据《新唐书》,九姓为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康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境),支庶分王各地,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六世纪后期,隶西突厥。唐高宗永徽间(650—655),康等皆内附,唐以其地分置康居、大宛等都督府和南谧、佉沙、贵霜、安息等州,隶安西都护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0-06
有圖嗎?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0-06
回 1楼(南天國士) 的帖子
已发汉、唐西域图三张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10-06
贵霜、安息都是羁縻吧!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10-07
李白诗云兵洗条支海上波,普遍认为应该是指阿拉伯海,其地当属今俾路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10-07
回 3楼(trc1977) 的帖子
都是独立国家。
安息今伊朗,贵霜今巴基斯坦一带,都是岭外国家。
西域都护只是岭内国家。
羁縻唐代才有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