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24阅读
  • 34回复

[区划改革动向]周振鹤:中国政区为何总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12-29
北京晨报:对普通读者来说,“历史政治地理”这个词有点陌生,似乎国内相关著作不多。
周振鹤:我这本书确实比较小众,一般来说,在政治与地理的关系方面,有两种学问:一是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等政治现象,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这是拉采尔在1897年首次提出来的,距今100多年。简言之,就是从政治角度看地理变化。
一是地理政治学,是从地理的角度去看政治,又叫地缘政治学,后被豪斯霍费尔发展为“生存空间说”,成了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借口,所以“二战”后一度衰落。这是因为它走向了极端,真理迈出一步,就可能成为谬误,但“冷战”结束后,地理政治学又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如今国内谈地缘政治学的人很多,但懂的人很少。在西方,新世纪之交时出过很多书籍,但基本未引入到国内,政治地理学的专业书也如此,国内很难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译过一本教材。
诠释史学面向专业
北京晨报:您主编的十三卷巨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今年会最终完成吗?为何又想起去写这本《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周振鹤:最终完成要明年了,这套书属于技术史学,将历代行政区域变迁的情况尽可能复原出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会有不足,将来再不断改进吧。
这套书终于要做完了,但有点不满足,因为它没有回应更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政区变迁?政区变迁的道理在哪里?对疆域变化、海权认识等,如何进行历史分析?能不能从政治角度来理解这些变迁?我写这本书,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属于诠释史学,主要面向专业读者。
政区变迁的背后,自有其规律,比如秦代政区划分基本是依据地理环境而定,各政区边界与山川走势基本相合,可到了西汉,为压缩诸侯,多封众建,政区边界与地理环境的偏离就非常大。
政区地理意在看清历史背景
北京晨报:说到了解地理变迁才能正确认识历史,我有一个疑问:在春秋战国,函谷关被认为是天险,甚至用“一丸泥”就可以塞住,为什么后来关中却屡屡被突破?
周振鹤:秦统一天下前,只有关中,这个通道很重要;统一天下后,这个关便没那么重要了。到了汉代,关梁基本被拆开,以利货物运输,虽然潼关很坚固,但比其他关隘也只是略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冷兵器时代的神话,楚汉相争时,刘邦带的兵不多,也从那里打进了关中,并非不可跨越。
北京晨报:以往人们似乎更关注经济地理,为何您更关注政区地理?
周振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主导因素显著,政治区划往往也是经济区划,这在今天也不难找到例子。比如从上海坐地铁能到江苏昆山,可出了上海市界,公交卡就不能通用了。我们的经济受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如果单从地理特点发展经济,建一个大工厂,重点考虑的是运输、供电、成本、煤炭等的方便,可我们有时恰好相反,所以不能只从经济地理角度看问题。
研究历史不能忽略背景,而这个背景往往与政区相关。
政区是经济发展的紧箍咒
北京晨报:为什么历史上中国行政区域变动如此剧烈频繁?
周振鹤:美国这么多年来,50个州的州界基本没动过,定完也就完了。而我们的变动比较大,大处看,近几十年增加了海南省、重庆直辖市;细节上,县一级年年都在变,行政区划手册总有调整。
为什么要调整?因为行政区划常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会自动形成中心、网络,与人为规定产生矛盾。
比如清末时,乌镇经济已很繁荣,与一水之隔的青镇经济彼此紧密关联,本应一体,可它们分属不同县、不同府,怎么争取,就是并不过来。
再比如“上海经济区”,曾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能把长江南北经济结合起来,可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都想加入其中,几乎成了华东区,由于无法脱离行政区划的框架,只好无疾而终。
划块而治助推粗放发展
北京晨报:行政区等同于经济区,会产生怎样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周振鹤:初期有正面作用,在GDP考量的压力下,各行政区竞相发展经济。可渡过这个阶段后,又会成为制约因素。因为划块而治,产业同构严重,一家盈利,众人模仿。“大炼钢铁”时,目标不过是一千多万吨,要求“头可断,血可流”,如今我国年产钢已达2亿吨,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有点得不偿失。这种发展,仍然是粗放型发展。
经济发展,必然要走向全面的市场经济,你说苹果算哪个市、哪个州的?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厂。一家工厂,如果一半车间在苏州,一半车间在上海,人们完全忘掉了中间的那条线,这才是真正的以市场为中心。
我觉得,要真正抓住看不见的手,而不是总抓住看得见的手。不过,还是一步步来吧。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有人对行政区会如此恋恋不舍?
周振鹤:这不奇怪,在传统社会中,农业经济为主,就像马克思所说,人们的生活就像袋子里的马铃薯,每个马铃薯之间没有关系。所以,需要通过政区将大家集中起来,小农经济是分散的,越是小农经济,越容易出现集权的情况,比如当年的法国、波兰等。
政区变迁是历史沉淀的结果
北京晨报:从历史上看,政区地理变迁的规律是什么?
周振鹤:后代总在吸收前代的教训,发现对统治不利,就会改一下。
比如汉代吸取了秦代的教训,从中央到地方是二级制,每个郡都很小,分化了反对的力量,可黄巾起义爆发后,各郡实力不足,难以弹压,只好合郡为州,结果各州实力增强了,尾大不掉,纷纷割据。唐代吸取了这个教训,虽然分道,但不设行政机构,仅仅负责监察,宋代也是二级管理,可400多个州、1000多个县,皇帝管不过来,只好设路,近似于后来的省,为了不让它成为行政区,便将职权分下去,没有省政府,但副作用是事权不统一。
总之,一代代都在完善,到清代,一切权力都由皇帝垄断,像雍正那样,以一人治天下,出门就是军机处,13年不出京城,甚至连例行的赴东北祭祖都没去过,这么搞,也就只好累死了。
“迁都论”不靠谱
北京晨报:今天网友们特别热衷于讨论“迁都”的话题,从政区地理的角度看,您是否同意?
周振鹤:我不同意。城市人口集中,机会就更多;但过分集中,也会带来压力。从历朝情况看,首都人口必然会多,但过去是如何化解掉压力的呢?因为过去首都只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不像后来,什么中心都往首都放,首都为什么还要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出版中心、航空中心之类呢?
上海曾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可现在全国几乎所有大银行的总行都放在北京,因为财政部等一开会,大家随时能去,如果在上海,老总还要天天赶飞机,实在太辛苦了。幸亏北京不靠海,否则的话,恐怕还要成为航运中心。
美国首都是华盛顿,经济中心是纽约,德国首都是柏林,航运中心是法兰克福。把一些中心分出来,才能减少压力,否则天天堵车,北京也不会愉快。
北京晨报:还有很多网友提议,分成50个省,您怎么看?
周振鹤:提这种意见的网友缺乏专业背景与历史基础,出于好玩的心态,便在地图上随便画,其实只要念念相关的书,画起来就会有根据得多,可不论怎么画,如果还是行政区、经济区不分,也都是无关痛痒。
专家看门道,粉丝看热闹
北京晨报:政区地理给我们看问题的新视角,但它太专业了,普通读者该如何进入?
周振鹤:恐怕很难。学习历史政治地理很艰苦,我带的研究生几乎天天泡在资料室,因为要懂经济学、政治学、边疆史、民族史等。有的学生本科学的是新闻系,来我这里都说原来的功课太轻松了。
普通历史读者恐怕还是更喜欢读故事,比如《明朝那些事》之类,大家看多了,还出了好多“明粉”,其实明朝能好到哪里?嘉靖、万历几十年不理朝政,只是由于皇权控制弱了,诸事不定于一尊,商品经济、文化有了繁荣的机会。也许朱元璋早料到了这个局面,所以设计出这么一套制度,就算皇帝昏庸,制度也还能自动平稳运行。
一本学术书不大可能流行,过几十年后,人们还能想到它,就很不错了。
周振鹤: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政区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12-29
刚看完《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本好书。
省—大县小市(200万人)—乡镇街区
华国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晋
宋齐梁陈隋唐宋,蒙元大明满清华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12-29
行政区划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12-29
行政区划更主要为政治服务
计划小号:  xt-xxx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12-29
不分段,读起来好困难

记号一下
全国分为省、州;省分为州、县;州分为县、区。

城市化的州县别称为市,民族自治的省州县称为自治省自治州自治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12-29
中国是政治主导一切的体制,行政区划的力量大的可怕!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12-29
中国的政区自澳门特区建立,至少已经15年没变过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12-29
北京晨报:还有很多网友提议,分成50个省,您怎么看?

周振鹤:提这种意见的网友缺乏专业背景与历史基础,出于好玩的心态,便在地图上随便画,其实只要念念相关的书,画起来就会有根据得多,可不论怎么画,如果还是行政区、经济区不分,也都是无关痛痒。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12-30
历史政治地理,政史地交汇于一点,估计是本坛多数人的兴趣所在吧。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12-30
为何总在变?变有变的理由嘛,为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12-30
“行政区经济”是本朝一大特色。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12-30
世间事物在不断发展,所以行政区划就在不断变化。元朝的区划现在决不能用吧!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12-30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12-31
哪朝哪国不是都在变。好像其他国家不变一样。

近五十年,有几个大国没折腾过行政区划?有些国家虽然一级政区不好动,二级政区动起来也惊天动地。

英国,光一个大伦敦折腾不轻,俺还不说苏、威和北爱大变革
西班牙,全国都设大区(自治区)
法国,全国设大区不说,巴黎附近就动了大刀子
德国,一级不好动,行政区也是变了不少,萨州和梅前州玩的市县在合并能雷翻不少人
俄国,增市增共和国,改了一自治州,削了一堆自治区
意大利,设大区了,增省了,又撤省了
加拿大,有新的省级地区
印度,有几个新邦
南非,省重组了,班图斯坦的部落国也动刀子了
巴西,有几个新州
阿根廷,火地岛设省,首都市改制
印尼,不要我说吧,没事就切省
土耳其,切的省也不少
沙特,今年刚动了一个区(省)界吧
日本,小调整不说,昭和大合并超过五十年不提,平成大合并又是一个巨坑吧。
韩国,不说世宗市,济州改自治道和合并,光道迁治就好几起了,总共才几个道啊?
美国,州不敢随便动,县、市动起来,那个嘿,你不知道,不代表美国政区真的很稳定,能做中国的反面例子啊。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12-31
問題在於隨便一個地區1949以後的「區劃沿革」記錄列表比古今中外都壯觀。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12-31
内容证明中共从出生始,一向是锐意改革进取的政党呗。说好听叫改革,不好听叫折腾。

题外话,前些年有句天子名言,叫“不折腾”,就是向世人宣告:在位不改革,江规胡随。所以才有一路直奔资本主义之壮举。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12-31
周振鹤:秦统一天下前,只有关中,这个通道很重要;统一天下后,这个关便没那么重要了。到了汉代,关梁基本被拆开,以利货物运输,虽然潼关很坚固,但比其他关隘也只是略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冷兵器时代的神话,楚汉相争时,刘邦带的兵不多,也从那里打进了关中,并非不可跨越。
==========================
按周教授的说法,刘邦是从潼关打进关中的?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12-31
还有,为谁而变。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4-12-31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历史政治地理,政史地交汇于一点,估计是本坛多数人的兴趣所在吧。 (2014-12-30 02:00) 

说的对,包括的范围太宽泛了。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4-12-31
关键是变没有坚持一个核心思想,一会搞西方市制,一会搞古代府制,一回又蹦出个省管县,结果搞出个四不像,看到四不像又看着不顺眼,东改一下,西改一下,改来改去又觉得不是个玩样,然后又是改。。。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5-01-01
一朝天子一朝臣,否则如何显示新天子与众不同?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5-01-01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周振鹤:秦统一天下前,只有关中,这个通道很重要;统一天下后,这个关便没那么重要了。到了汉代,关梁基本被拆开,以利货物运输,虽然潼关很坚固,但比其他关隘也只是略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冷兵器时代的神话,楚汉相争时,刘邦带的兵不多,也从那里打进了关中,并非 .. (2014-12-31 12:25) 

打也好,叩也好,诱也好,总之刘邦是从潼关进的关中,大概没意见吧?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5-01-01
不是潼关,是武关
省—大县小市(200万人)—乡镇街区
华国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晋
宋齐梁陈隋唐宋,蒙元大明满清华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5-01-01
回 大蝈蝈 的帖子
大蝈蝈:打也好,叩也好,诱也好,总之刘邦是从潼关进的关中,大概没意见吧? (2015-01-01 11:19) 

可能是由于我的历史地理知识过于贫乏。
刘邦从哪条路线进入关中姑且不提。先秦时代,关中东面最重要的关塞是函谷关吧?
话说战国末期山东六国最后一次成功的合纵就是魏信陵君帅五国之师败秦蒙骜于河外,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还请哪位大神给科普一下。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5-01-02
中國二千年來用行政區劃解決政治問題,現在行政區劃反成了政治問題。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