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84阅读
  • 31回复

[铁路]国家终于开始统筹规划“津镇高铁”,从而结束津冀鲁苏各自为政的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3-06
国家终于开始统筹规划“津镇高铁”,从而结束津、冀、鲁、苏各自为政的局面!

[ 此帖被lhqsrc在2016-03-06 20:1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3-06
这个是好事情,横贯江苏中部。
renming111@163.com
依山川流域形便,语言(民系,民族,风俗)兼顾现代交通分道。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3-06
若不是镇江那块的“安全套”,或许真有“津镇高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3-06
回 野马头 的帖子
野马头:若不是镇江那块的“安全套”,或许真有“津镇高铁”(2016-03-06 20:16)嬀/color]

连淮扬镇绝大部分车次是流向南京的,极少数才会拐回丹徒,东去上海,

其实从原图看,北京的意愿很明显要完全新开辟一条京沪线(但等级明显低于现有京沪高铁)
北京南下到扬州东折泰州,借道宁启+沪通到上海浦东祝桥。这样才能实现为分流。

连淮扬镇和宁启在江都十字口设置了东北联络线 正是为了淮安和泰州能贯通。
京沪二线淮安到泰州之间扬州地界居然停不了,完全架空宁扬,这是北京对南京的强力挤压。像极京九架空武汉。
建议江都站开通客运,接1号线,并通过宁扬线服务南京。 不然宁扬完败于北京。
[ 此帖被轨道部在2016-03-06 22:09重新编辑 ]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3-06
这条线路建成后,如果不开北京到南京的车才叫真正打压南京。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3-06
这条线在山东如果能走青州就好了,路线也更合理,带动九州之一的青州府发展。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3-06
回 engelisa 的帖子
engelisa:这条线路建成后,如果不开北京到南京的车才叫真正打压南京。(2016-03-06 22:35)嬀/color]

北京-高邮-扬州东-镇江新区-南京
和 北京-高邮-泰州-南通西-浦东

发车比例能一样吗?!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3-06
回 engelisa 的帖子
engelisa:这条线在山东如果能走青州就好了,路线也更合理,带动九州之一的青州府发展。(2016-03-06 22:37)嬀/color]

青州县级市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潍坊淄博没双高铁的前提下,青州不可能有南北线。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3-06
这条线会对南京影响很大!但拿京九之于武汉做类比不妥,京九确实会影响武汉(还影响郑州呢),可说建设京九是为挤压武汉架空武汉那就有点受迫害妄想症了。
==========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3-06
回 豫章后生 的帖子
豫章后生:这条线会对南京影响很大!但拿京九之于武汉做类比不妥,京九确实会影响武汉(还影响郑州呢),可说建设京九是为挤压武汉架空武汉那就有点受迫害妄想症了。(2016-03-06 23:45)嬀/color]

当年东部黄冈所有县都只能坐火车南下广州 北上北京,不能去武汉做车。这不叫架空是什么。
对郑州、济南、石家庄当然都有影响,只不过湖北段特别恶心。过武汉市地盘而无站。
这次京九高铁仍然打算这样搞。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3-07
1863年,英国人麦克唐纳·史蒂文森爵士为中国制定了一个铁路线路计划,其中“镇江经过天津、北京作为扬子江流域的一条大干线”就经过淮安,史蒂文森将这一计划进呈给清政府。可惜这位工程师来得太早了点,那时清政府还没有接受铁路。同治七年(1868),英国公使阿礼国向清政府建议由英国人出资于高邮湖东运河堤上修铁路,“筑堤所需工费,即可并入制造铁路应用工之内。”当时总理衙门回覆道:筑堤经费由中国自筹,“铁路一节,并非谓其无益,实因与中国情形不宜”。推测起来还是没有接受的意思。

    洋务运动兴起后,洋务派人士开始提出中国应当仿造铁路,而清江浦(今淮安)至京城的线路成为首选,以与清江浦而南的运河水路相接,从而改变清江浦以北旱路通行。首要的便是李鸿章。《清史稿.交通志》卷一“铁路篇”的第一节:“铁路创始于英吉利,各国踵而行之。同治季年,海防议起,直督李鸿章数为执政者陈铁路之利,不果行。”光绪三年(1877)六月一日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件,其中写道他在同治十三年(1874)“极陈铁路利益,请先试造清江至京,以便南北转输。”而当时恭亲王奕忻“谓无人敢主持”,计划流产。其后,薛福成、马建忠、刘铭传、左宗棠、康有为等人都曾提出修筑清江至北京铁路。可惜,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这些计划均未得施行。 光绪七年(1881)李鸿章又提出将京淮铁路南延至镇江:“清江一路既开,则由清江以至瓜洲不难续造,从此直、东两省,内地征兵运饷,直达江海,其迅捷必十倍于曩时。”光绪十二年(1886),曾纪泽提议沿运河修筑京镇铁路

  由于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清江至北京的线路设想成为清廷上层人士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主张的人多,反对的人也多。反对修筑通达清江浦的意见主要有三,一曰洋人会于清江求开口岸。内阁学士张家骧在其《未可轻议开造铁路折》中写道:“溯自各国通商以来,凡海口有码头地方,洋人无不盖造房屋,置买地基。清江浦乃水陆通衢,若造成铁路,商贾行旅,辐辏骈阗,必较之上海、天津更为热闹,洋人工于贸利,其从旁觊觎,意想可知。虽该处无设立码头条约,而未必能禁其往来,设或借端生事,百计要求,则将何以应之?利尚未兴,患已隐伏。”光绪十年(1884),徐致祥在《论铁路之害折》中类似写道:“夫清江为水陆要冲,南北咽喉,向非通商码头,铁路一开,夷人必要求此地置造洋房,增设货栈,起盖教堂。以咽喉冲要之地,与夷共之。”二曰有引敌资敌之嫌。清江与北京间的千里之遥,变得近如咫尺,铁路很可能被列强利用,“恐转便敌人来犯之途”。光绪十年(1884),汪正元在其反对修筑铁路的奏折中称“由西山而渐及天津,由天津而渐及清江浦,九折之坡,等于平原,千里之遥,近如咫尺,其能自固门户哉?”三曰毁坏田庐、坟墓以及夺轮船招商局之利云云。

    到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经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终于宣布“力行实政”,第一条即是“修铁路”。而此时主张修筑北京(或天津)至清江浦铁路的人尤其多,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刘铭传、曾纪泽、刘鹗等人都认为中国应该先修这条铁路。该年六月,光绪帝令张之洞筹修清江至京铁路,然以外发生,张之洞坚执己见,要求先修筑卢汉铁路(京汉铁路。由此,通达清江浦的铁路从说法到实施都开始走上绝望之路。

    1895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上书直隶总督王文韶,建议借外资修筑天津至镇江的“津镇线”铁路。刘鹗是江苏丹徒人,在扬州活动多年,通数学、水利,是当时有影响的弃官经商的“下海”名人。

    1898年9月,英、德资本集团背着中国,在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办津镇铁路(天津镇江)。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于1899年,清政府和英德银团签定了《津镇铁路借款计划草合同》,并规定自天津至山东峄县段由德国承筑,峄县至镇江对岸的瓜镇段由英国承筑,确定由外资筑路。津镇线的南段进入江苏的线路为: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

  但历史总是奇怪而复杂的,津镇线的筹备正好碰到了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之一,就是当时中国从上至下出现了强烈反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内地路矿资源渗透的情绪。于是津镇线计划很快搁浅。刘鹗后来也因私售仓粟罪被发配新疆。到了1905年前后,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收回路权运动,而英德方面在“津镇线”问题上态度十分强硬。于是清政府左右为难之中,1908年1月,与英德银行代表签定《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弃“津镇线”,改修“津浦线”。南段取道安徽,至南京浦口

清政府为何弃“津镇线”,改修“津浦线”?这是个关系扬州以及苏中、苏北命运的历史之谜。扬州文史研究前辈汤杰先生说,解释之一是当时的扬州盐商害怕津镇线的修建势必影响到自己的住宅、坟地、园田的利益,于是四处奔走,发挥影响力,阻止津镇线。其二,当时镇江的仕绅也坚决反对建津镇线,因为津镇线建成,扬州必然非常繁盛,将可能取代镇江的作用。津镇线究竟为何突然该道,取道安徽,使扬州为何失去此次千载良机?还有说法若干。是扬州盐商,是两江总督,还是最高决策层改变了初衷,影响了事情的发展?这其中必有一个大的利益调整问题。 笔者认为,扬州盐商是从扬州主观方面做的解释之一;除了扬州自身的因素外,不排除其他城市的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了事情的发展。史料记载,就在津镇线草案被搁置悬而未决的1903年7月,英国与清政府就签定了沪宁铁路借款合同,拟建沪宁线,沪宁线从上海到南京。1905沪宁线开工,1908年竣工。就在沪宁铁路即将竣工的1908年1月,“津镇线”被改为“津浦线”。津浦线于1908年开始修建,1911年津浦线建成通车。(1908年1月31日,鉴于沪宁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张之洞、袁世凯奏明朝廷,终于确定了津浦铁路进入安徽到达浦口的计划。1908年4月1日沪宁铁路先于津镇铁路建成通车,并举行通车典礼,随后开始正式投入运营。这条铁路的修建与正式通车,使当时的清政府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如果按原计划的线路,南京将被丢在主干线以外,这座古城无论在历史上或在当时,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认真考虑。二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定,军事因素被放到首要位置,铁路不经过战略要地徐州和蚌埠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已经在淮南发现了煤矿,也是促使铁路往安徽靠近的原因之一。因此,改津镇铁路为津浦铁路,线路由徐州西南行,改经安徽的宿州、蚌埠、滁州而达浦口。)

 

  事实说明,沪宁线大大影响了津镇线原有的规划。事实上,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津镇线建成,那么势必存在从北方过来的火车过江的问题,当然从扬州到镇江最为便捷,如果这样的话,南京就必然会落在北京到上海的中国交通大动脉以外,津镇线加沪宁就必然成为第二条大运河,让南京近在咫尺,可望可及,但却无法得利。 于是历史的天平向另一座城市倾斜,扬州被绕开了。这就是城市之间的交通竞争,它无情地决定了一个甚至一批城市在100年里的命运。

  在津浦铁路通车的12年后,朱自清在浦口车站告别父亲,离家北上。心中充满对父亲的歉疚和浓浓的离愁。许多年后,朱自清将这段回忆写成散文名篇《背影》。《背影》也讲出了世纪初扬州人的困境。一个事业上失败的父亲,要到南京去谋事,一个憧憬未来的儿子到北京去读书。这也是扬州人外出典型的两种谋生经验,即一是打工,二是上学。而这种方式100年来依然没有变化。那个年代,扬州人与这对父子一样,北上一般都选择去浦口走津浦线,南下则多是过江从镇江乘火车走沪宁线,旅途的艰辛、送别的长久都频添了扬州游子多少的离愁别绪。这种离愁别绪100年后的扬州人也依然在感受。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把“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立志全心全意为国修路。袁世凯授其“全国铁路全权”。其间孙中山到镇江考察,提出修建瓜洲至清江的铁路。这意味着扬州可以和津浦铁路连成一线。但此方案被北洋政府否定。至1925年,北洋政府修成了陇海线徐海段,初步形成了江苏境内的铁路格局。扬州,再次被中国现代铁路网所抛弃。
[ 此帖被山川形便在2016-03-07 00:49重新编辑 ]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3-07
1898年8月21日,英使窦纳乐向总理衙门提出津(天津)镇(镇江)、广九、浦信、苏杭甬以及从山西经河南到长江沿岸等五条铁路的贷款权和修筑权的要求,理由是“为了恢复因俄国行动而受到实力关系的平衡。”9月6日,总理衙门复照接受,只不过声明津镇一线须向德国磋商因为德国据有胶洲湾,津镇铁路必经山东。英国认为“解决津镇铁路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英德两国的资本共同建筑该线,”于是两国勾结起来,于1898年9月,英国的汇丰银行、中英银公司和德国的德华银行各派代表在伦敦会议,背着中国擅自决定承办津镇铁路的办法,自天津到济南或至山东北界另一地点的铁路由德国方面建筑,自山东南部某地至镇江的铁路,由英国方面修筑,全线建成后由英德两方联合经营。接着两国大使不断催逼总理衙门作答。年底清廷决定派许景澄、张翼分别为津镇铁路督办、帮办大臣。许张奉命与英德两国银行商订借款筑路办法。经过四个多月的谈判,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九日(1899年5月18日)签订了《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估计天津至镇江长900多公里,借款740万英磅,九扣交款,年息5厘,借款期50年,5年内全路建成
  津镇铁路英德借款草合同签订后,因为义和团运动,加上英国既忙于南非殖民地战争,又忙于沪宁铁路,不愿分散力量兼顾津镇铁路,直到光绪二十八、二十九年(1902、1903)德、英才重提议订正合同一事,清廷命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津镇铁路督办大臣,拖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尚无成议。是年,收回利权和各省商办铁路运动蓬勃开展,直、鲁、苏三省绅商坚持废除津镇草约,收回自办,清廷加派张之洞会同袁世凯“妥商办理”,他们的宗旨是“让利争权”。结果“借三省绅民为抵制”,迫使英德不得不作出让步,将借款与办路分为两事,“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鉴于沪宁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张、袁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日(1908年1月13日)奏明朝廷,改津镇铁路为津浦铁路线路由徐州西南行,改经安徽的宿州、蚌埠、滁州而达浦口(南京浦口,位于长江北岸)。津浦铁路实际从1908年7月开工,1911年9月贯通。津浦铁路通车后,因津沪客货轮开通几十年,运价低,大批煤炭仍由天津从海上南运,山东等地棉花由运河北运,所以津浦北段货运长期清淡。只有南段较为繁忙。

-------------------------------------------------------------------------------------------------------------------------------------
1898年11月至1899年4月,尝到甜头的胶澳租借地德人故伎重演,又以传教士薛田资在日照后街头村寻衅滋事被当地人扣押三天并遭受虐待、山东矿物公司施工受阻为借口,不仅威逼鲁南道台彭虞荪签订赔款、惩凶、建教堂的协议,而且还“以维持治安的名义派遣远征军”到沂州府韩家村纵火烧毁村落、劫持士绅作人质,以此逼迫清政府答应向德英财团借款建造天津-镇江铁路
  5月18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津镇铁路借款合同》,借款740万英镑,规定津镇铁路以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境内)韩庄为界,分南、北两段分别用英、德两国借款修建,其建造、行车等一切事宜由英、德两国代理
  在获知德英联合辛迪加获得铁路建造权后,25日,德皇威廉二世下令胶澳远征军沂州撤军,并释放了五名人质。
---------------------------------------------------------------------------------------------------------------------------------------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17日第24期《南洋官报》上,有一则“铁路改道”的新闻:
 “ 近探悉津镇铁路已改为津浦铁路(原注:浦即南京对岸浦口),冀与浦汉铁路通声气。镇地虽有宁镇铁路可以与该两路交通,然商货之运费较重,又需时日,恐镇江商务必较前减色矣。”
  津镇铁路与镇江失之交臂,的确是镇江近现代交通史上的一大憾事,难怪这则消息的作者要发出“恐镇江商务必较前减色矣”这样的慨叹了。
  津镇铁路尚未修筑,就曾引起过轩然大波。1896年,以小说《老残游记》著称于世的丹徒人刘鹗,即曾上书直隶总督王文韶,请筑津镇铁路。津镇铁路的终点,其实在镇江对岸的瓜洲,因当时火车不能渡江。谁知刘鹗的这一建议,遭到镇江京官的群起反对,他们认为镇江本来是长江水陆码头,鱼米之乡,市面繁庶,如果津镇铁路修筑,无形之中镇江的市面就要移到瓜洲去了,他们甚至扬言要开除刘鹗的丹徒乡籍。如此一来,津镇铁路修筑一事功败垂成,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镇江商务果然“较前减色”矣。
津浦铁路1912年全线通车。有关津浦铁路修筑,1909年10月8日《民吁日报》上有一则新闻,略云:“津浦铁路需用材料,向由瓜洲、镇江等处,用小轮拖带运入淮河。”作为水陆交通枢纽,在津浦铁路修筑过程中,镇江亦曾出力不少。只可惜刘鹗振兴家乡的苦心最终付诸东流,殊为可惜。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3-07
现在镇江也算挽回一些,沪宁+连淮扬镇宁。

扬州才是最惨的。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3-07
津镇来了,津镇杭还会远吗?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3-07
津镇改津浦,应该也有规避水患的原因吧。

当时的两淮地区水患频仍,大把银子修起来的铁路动不动就泡水怎么行。所以英国公使阿礼国建议于高邮湖东运河堤上修铁路……河堤是苏北平原地区地势最高的地方了,与之相似,徐州的陇海线也是修在当年的黄河大堤上的

京汉铁路当年也是贴着黄泛区的西缘修筑的,于是就有了牛逼的郑州、漯河、驻马斯特店
津浦线也是尽量避开低洼地区,于是委屈了淮安、扬州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3-07
山东省会拿出济南东——滨州+济南东——莱芜(泰安)——曲阜——徐州来对抗。只要项目还没有定,就会有变数。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3-07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连淮扬镇绝大部分车次是流向南京的,极少数才会拐回丹徒,东去上海,
其实从原图看,北京的意愿很明显要完全新开辟一条京沪线(但等级明显低于现有京沪高铁)
北京南下到扬州东折泰州,借道宁启+沪通到上海浦东祝桥。这样才能实现为分流。
....... (2016-03-06 21:24) 

阁下所言不差。围绕东北联络线的博弈确实激烈异常,数回合下来,大小州胜负难分,不到最后落地都很难说啊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3-07
对青岛算利好吧,至少天津--潍坊段,其实是天津--青岛段。潍坊向南到诸城,只要将青岛和诸城相连,也可以算是青岛--新沂的一段。

总的来说,过潍坊走沭河大道,比直穿泰沂山脉要合理多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3-07
还争个什么争啊?从镇江大长大桥开建的那天起就定了。
默认的情况下,我讨论地行政区划都是指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即使是谈中西部或山区一般也不包括湖焕庸线以西的地区,需要讨论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时,必定会明确指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3-07
淮安到扬州段  已经启动了吧
大概时速200

不相信会有350的高铁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3-07
不如在江阴过江接无锡,所谓的津镇线改为津锡线。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03-07
回 cnwbsh 的帖子
cnwbsh:不如在江阴过江接无锡,所谓的津镇线改为津锡线。 (2016-03-07 16:22) 

津镇的远期是津杭、津温,走无锡实现不了这个目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03-07
这个是天津到上海吧?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03-07
回 沪a 的帖子
沪a:这个是天津到上海吧? (2016-03-07 19:12) 

津镇高铁是这次规划中八纵之纵二,就是短了些,应该继续南延,经杭州至温州,构成津温高铁!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03-08
这就是京沪高铁二线了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