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662阅读
  • 89回复

[首都]中国的理想新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0-04
  首都为国家中枢之地,一般不轻言迁离,但随着国家整体战略的转换,迁都便成为调整利益冲突、保持国家活力的重要手段。二战后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新都,还有10余个国家正在考虑迁都。其中,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德国迁都柏林和哈萨克斯坦迁都阿斯塔t纳已取得了初步成功,日本首都准备迁离东京与韩国首都迁离首尔均可为镜鉴。
----在我国各大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北京从中央得到的各种支持是最多的,巨大的投入并未产生相应的效应,反而面临多重危机的边缘,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就是这座文化古都既是全国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管理中心,又是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事实上还有全国交通、金融、信息、教育、科研等中心的职能。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北京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人均水资源量仅342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517立方米的水平;土地资源紧张。全市耕地减少,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已从1952年的0.23公顷下降到0.10公顷,市区的有限土地资源也将制约市区发展的规模。
----事实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探讨有关迁都的议题,这种未雨绸缪的规划不失为有益的观念启迪。
----以中国之大,由一城而兼此数中心之职,对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来说,确实不重负!这种功能设计使得城市规模无限制地扩大,城市的有限空间受到多种功能的挤,脆弱的资源与生态系统无法承受,一言以蔽之,高昂的建都成本已到了国力和北京市自身难以支撑的时候了。
----从行政效率上看,新都提供的相对集中而又合理分布的空间环境,将能大大遏制施政过程中的拖沓、繁琐和互相扯皮现象,这早被巴西利亚、伊斯兰堡等新都所证实。
----迁都还能为根本改善行政效率提供契机。依托新都的“后发效应”,有效避开既得利益者的多方阻挠,推行一系列旨在裁减冗员、提高效率等改革措施,逐步建立起高效、完善的新体制,当政者便不至于受多方牵制而无所作为。哈萨克斯坦迁都中部小城阿斯塔纳,该国政府趁机将公务员总数削减一半,既保留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又使一些三心二意、不愿离开阿拉木图的人,脱离政府机构时保留一些优厚待遇,巧妙地实现了政府改革的目标。
----中国未来的新都应选址在哪里?现有的某个城市或是新建一个都市?
----我觉得南襄盆地,南阳襄樊择一作为中国首都比较理想!

南襄盆地:
----这里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东方的西方,西方的东方,承南启北,贯通东西;
----环境状况优良,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源头,有水、有山、有平原;
----人文积淀丰厚,是诸葛亮躬耕地,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故里,正可谓人杰地灵特华天宝;
----交通便利,是宁西铁路和焦枝铁路汇集地,有数条高速公路交叉面过 汉水流域:中国建都的最佳选地
打开中国地图,湖北、河南交界处有一个面积不大的盆地,一般称之为“南阳盆地”,实际上还包括襄樊,叫“南襄盆地”更合适。西边靠着秦岭巴山绵绵群山,东面则是一弧淡淡、断续的棕黄色(山地),形状基本完整。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内部地势平坦。向东北透过环山的“窗户”是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平原,向南穿过汉江沿岸窄窄的走廊,进入到“侧院”两湖平原。这里应该是中国迁都建都的最佳选址,而不应该是西安、郑州、武汉、南京、荆门,至于另外还有许多人提出徐州、曲阜、天津、南昌、广州、上海、杭州、成都、重庆、乐山、九江、兰州等等等,几乎不值得反驳,稍有常识的人就一目了然。
第一:南襄盆地在军事上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无其他地可与之比。有人说,当年林副主席就曾提出过此建议,不管怎样大家应该承认林彪的军事才能他是从军事角度看问题的,可见此处军事意义的重要。此处军事上有利于首都自身防御和形成全国总体防御格局。建议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地图:(一)盆地东侧的伏牛山、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构成了首都的屏障,避免了北京、南京、郑州那样直接面向开阔平原的缺点。当年八国联军轻易攻陷北京,日军攻破南京不能不说与首都的沿海位置、平原地形有很大关系;宋辽屈辱的城下“澶渊之盟”和金灭北宋也应该和东京汴梁(开封,和郑州差不多)开阔无险的形势有关。而南襄盆地东面环山的几个缺口如方城、泌阳、随阳、宜城等恰好是对外联系的通道,既便于军事防守,又有利于发展经济。(二)西面的汉水谷地及秦巴山区是与都市区紧密联为一体的纵深地带,尤其汉中、安康等面积较大的盆地也可以建成都市区,秦巴山区的千沟万壑也可以隐藏重要国家机关、科研中心、军事设施等。以险峻的秦岭、大巴山为依托,成为“攻不破的战略堡垒”,在此高山深谷中,即使核武器的杀伤力也会被大大削弱,一颗核弹只能破坏一条山沟罢了。这种优势,北京哪里具有?燕山只不过荒山而已。北京名为“背靠燕山”,实际敌人打过来的话,连慈禧都往山西跑而不是到燕山以北去“打游击”。北京险在哪儿?实在是御用文人拍马屁而已!(三)首都区背靠四川盆地这个“攻不破的战略仓库”,会使任何外敌都望而兴叹。当年蒋介石跑到重庆,多亏了四周厚厚的“围墙”(请看地图)和川中的大雾。这种条件在世界上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再找不出第二个像这样面积很大、气候良好且被高山峻岭完全封闭的盆地,只有多瑙河中游平原有点像,可惜分属于十多个国家)。众所周知四川盆地是“大后方”,是军工基地。(四)实际上,从更大范围说,与此相连的整个西南地区、西北的青海、甘肃和东南的丘陵山区都地形崎岖,是易守难攻的战略堡垒。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如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都比较平坦,易攻难守。“新都”南襄盆地恰好位于这两类地区的结合部。不过有人说把首都建到四川盆地里面的成都、重庆甚至乐山,就有点搞笑了:敌人还没来,我们就躲到旮旯里去了?(五)中央军事力量便可控制四周的全国一半地区,可以给边疆军区更大的自由有效抵御外敌。“新都” 周围的鄂、豫、陕、渝、川可谓“京畿”,湘、赣、皖、津、宁、陇、青、黔、冀皆可称为“内防区”,中央直接统帅,哪个方向的边疆吃紧就支援那里,那个边疆地区有叛乱就集结其他地区力量去平定。其他的辽、吉、黑、蒙、新、藏、滇、贵、粤、闽、浙、苏、鲁则是“边防区”,分别针对不同对象建立军区集中精力对付外敌。比如,滇桂军区专门对付缅越老泰,苏浙军区看住小鬼子,辽吉军区防止“高丽”图谋得逞,等等。另外,如果说这样一个坚固的堡垒首都还会被攻破的话,肯定不是被外敌所破,而是政权本身太腐朽了,被人民里应外合推翻的。
第二: 政治上有利于全国团结统一。 这是一个国家的首都位置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哈萨克斯坦迁都是为了防止北部俄罗斯族的分裂,尼日利亚把首都由沿海的拉各斯迁到内陆的阿布贾正处在北方的豪萨、西南的伊博、东南的约鲁巴三大民族结合部。中国虽然汉族和说汉语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人口(这是我们不同于印度而成为真正“超级大国”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别人最害怕最想破坏的一点),但也有些因素不利于国家的巩固统一:台湾至今未归,自马关条约签订至今一百多年年中(1895—今天)只有四年(1945—1949)曾与大陆统一,离心倾向日趋增长,不承认也不行:没有民意基础“台独”不可能那么猖狂。西藏达赖、新疆“东突”始终没歇着。还有,以广东为代表的各方言区普通话推广工作一直不好,甚至总以自身的“独特文化”为骄傲,这大概是“七块论”之流重点研究对象。当然不能否定地方文化,凡是文化都有其价值,南方语言是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历史关系的重要材料,说不定等我们向东南亚进军的时候还用得上呢!但如果有外势力干涉,或者中国衰弱的时候,显然潜伏着分裂危险,越南就是前车之鉴,最好别把台湾、广东、福建变成又一个个“越南”。“新都”正处于全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两条分界线的结合点,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及北方普通话区和南方各方言区的大致分界线。以此为中心,可将全国分成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大区域,包括新疆、西藏、云贵、两广、闽台等边远地区都更直接地处于中央的辐射影响之下。这样的位置能使全国各地区产生最大的向心凝聚力,从思想上就使最多数人民增强了归属感、同一感,并且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唯一比现在远离首都的是东北地区,但总体来说还是利远大于弊,而且为了巩固东北领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本人另有论述见本文随后)。
第三:经济上首都应该带动全国总体发展。 这是北京最遭到痛恨的一个方面:不能带动全国发展,反而贪得无厌剥削全国人民! 总是说“北京今后的功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好像是把一些钢铁、化工之类的工业加以限制,可也没看见北京哪里像一个纯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到底是像华盛顿、堪培拉,还是像伦敦、巴黎?简直是四不象!打着“控制人口规模”的旗号,对外地人限制、歧视;耗费巨大资金“南水北调”,维持一座周围是荒山荒漠的贵族城市。难道为了抵御沙漠,非得要把首都定在沙漠边缘吗?首都迁走后,京津马上就变成沙漠吗?本人就生活在辽西北,没有中央多大照顾,这里也没让内蒙古的沙漠进来。抵御沙漠?无非糊弄人、吓唬人罢了!
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经济重心南移,而政治中心却向北迁移,这似乎是个怪现象。北京怎么成为全国首都的大家都很清楚,明朝有抵御鞑靼瓦剌的因素,也有明成祖“老窝”因素,另三个少数民族王朝金元清建都北京都是面向中原,背靠本族后方“基地”。不管那种情况,对巩固北方疆土,尤其东北领土,确实起到很大作用。
但应当说,北京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时至今日,思维却要转变一下。虽然当今各国有将首都职能单一化的趋势,但首都对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决不能忽视,而且更要重视。巴西、阿根廷、哈萨克斯坦迁都的重要目的之一也在于此。如果说把首都建成“政治文化中心”成了目的,刻意把“经济”二字去掉,用马克思主义来说不是形而上学吗?中国人习惯这样,随风倒,赶“潮流”,好像首都一定不能是“经济中心”!那位宣称“北京是中国的天然首都”的朋友有个观点有点道理:首都本身不一定是经济中心,但很可能在主要经济区附近,比如华盛顿、堪培拉。但是北京具有这样的特点吗?拿环渤海经济区作例证不是太牵强了?一个缺水就决定了这里发展经济的潜力到底多大。实际上,中国的经济中心明摆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武汉长沙、成渝等很多呢,环渤海决不是第一中心,也不是重心!不要太极端地理解:不是扔掉华北和东北不管了,而是要让这里发挥应该有的作用,如果不作首都了,采取更灵活的地方政策,说不定经济效果会更好呢!
建都于南襄盆地的经济意义如下:(一)由于盆地面积达3万平方千米,加之首都的吸引力作用,容纳人口可达到4000万以上,形成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产业部门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飞机、汽车、出版、印刷、电子及服务业、旅游业等,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业中心。说到这里,可能要挨批了:又要搞“大而全”!别急嘛!“4000万人口”指的是潜力,开始时候利用现有襄樊南阳城市为基础就可以,但发展起来肯定快得很。像“硅谷”、慕尼黑一样,不需要沿海、大河或是铁路枢纽那样的条件(附近的郑州、武汉代替此功能)。从身居内陆的位置说,这有点类似于巴黎经济区。(二)因经济核心的幅散作用,鄂、豫、川、陕、渝地区经济得到带动,可称之为京畿地带;进而向外,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恰似首都的两翼,面积广大、潜力无限。北面是也颇具“时髦”的亚欧大陆桥(即使和国外联系不上,陇海兰新一线还是实实在在的),南面是长江经济走廊。相比之下,北京的经济幅散作用和潜力差得多:北面、西面是干旱的高原山地和沙漠,南面的平原也因缺水等原因一直发展迟缓,也可以说,北京没法向外“辐射”。(三)由于首都居中,对各个方向的政治军事控制已经足够,所以在经济上可以给予充分的自由,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新疆等地可以有更大的发展,使全国各地全面发展。都认为集权**不好,但也不敢提 “联邦制”,多给地方点权力就足够了,但如果首都偏居一隅,如北京、南京、西安、广州一般,怎么能放心放权?
第四: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很少。 缺水、地震、沙尘暴、台风、酷热、洪涝等自然灾害或缺陷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北京、西安、南京、郑州、武汉等城市,影响人们工作,破坏城市建筑设施,制约城市的发展。
在这里:(一)南襄盆地面积不大不小,太大了像四川盆地那样就不能是一个城市了,太小了像台北盆地那样不能满足建设全国首都大规模的要求。这里于约2.6万平方公里,适于形成一个规模较大、自成一体的分散型城市群组成的大都市(类似于鲁尔区),其中的大量中小城镇功能各异,国家行政中心只是其中一个。这是首都职能单一化的另一种形式。西部的汉中、安康两盆地地形较平坦,面积各在1000——2000平方千米左右,也可建成相当规模的城区,作为科研、军事、旅游等中心,通过汉水谷地与东部相连。而秦巴山区树枝一样的沟谷则是最好的军事堡垒。(二)气候方面:处于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上,一月最低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七月最高气温南襄盆地在30度左右,比南京、武汉等“火炉”低许多,西部山区谷地更低。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水源充沛。这种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最利于人们工作生活。(三)地质稳定,虽然处于山前和山区,却不在地震带上,不像北京和西安那样多地震。从现有掌握资料(中国综合地图集)看,自公元前780年至今该区大于6级的地震只有公元788年安康(6.5级)和公元46年南阳(6.5级)两次,频率很小,震级也不大。这能保证建筑物,尤其高层建筑的长期安全稳定。(四)水文方面:属于独立的汉水流域,年径流量约55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黄河或海河、渭河各自的6倍,不用从外界调水就能够满足至少40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另外,水系独立便于治理,减少污染,从而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的首都,同时也适应高技术产业的需要。相比之下,在南京、武汉和郑州都得接受上游来水,水质不能与此相比。或许有人认为,首都不临大江大河是个缺点,实际不然,在首都,不发展钢铁、煤炭、化工、有色冶金、普通机械、石油等运输量和耗水量巨大的工业,不需要非得靠近大江大河或沿海。那些工业布局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地才合理。
第五:与历史传统的关系上,既有继承延续,又有开拓发展。 国都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情感,意大利人总是为“永恒之城”罗马而自豪,德国迁都柏林也包含着这份情感。记载着中华民族最辉煌历程的古都应首推长安,之后依次是洛阳、北京、南京、开封等。从论坛发言看,赞成迁都西安的人不少,但西安位置仍较闭塞,不利于带动东部经济发展,军事防御上,北面无有效屏障(西周亡于犬戎,唐初突厥曾兵临谓水皆为实例),缺水问题也在所难免(渭河比永定河强不多少)。
而南襄盆地及汉水谷地北接中华发祥地,甚至可以看作是古都长安、洛阳的扩大,另一方面又带着崭新的气息面向东南,面向世界,形成一座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这方面,日本人已经做出了辉煌的范例:虽然京都是千年古都,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无需多说,大和族相当珍视他们的文化传统;但他们又是特别地实用主义,明治维新后迁都东京,关东平原面积较大、靠近沿海又居于国土中段,仅百余年就建成世界超级都市。这倒与德国、意大利形成了对照:柏林明显偏居国土一隅——德国人要恢复过去版图的渴望不言而喻(已经引起了波兰的害怕);罗马虽然经济落后,却是在国土的中部。
从“新都”向北不远是中华文明最厚重沉淀之处(长安洛阳开封),而此处本身,却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宏伟的大都市。
第六:旅游资源丰富。 这也可以单列为一方面,众多的历史古迹、人文景观和瑰丽多样的自然景色能够大大增加这个首都的魅力。该区本身和周边地区是中国历史的发源地,也是自上古至唐宋历史的核心舞台,长期历史的积累使这里几乎每一块土地都与某些故事相联系,也留下了无数古迹,如古隆中、三国古战场、少林寺、秦陵兵马俑、华清池等(和北京故宫、避暑山庄比感觉不一样吧!)。自然风景更是多姿多彩:神农架神秘莫测,秦岭诸峰陡峭险峻,汉水峡谷幽深宁静,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淼,三峡奇伟壮观。紧邻都市区的武当山,更是将人文的古朴与自然的秀美融于一体。北京呢?除了长城外感觉没有其他什么让我们 兴奋了吧!
以上总结列举了新都的诸多优势,可以说非常突出,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里也有一些不足,并且可以通过一定措施进行弥补。(一)迁都后,东北地区较现在远离中央,回复到元朝以前的形势。为加强东北于内地的联系交流,一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将冀东、辽西、赤峰地区重新划为热河省;二是多建“鸡颈”地带的交通线,以及建筑渤海海峡大堤。(二)如果把中国历史上丢失的土地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外蒙古、西天山地区算上,新都的位置就明显偏南了。也许有一天这些土地会回到中国,但即便如此,新都仍然是全国人口和经济的重心。(三)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迁都的耗资会十分巨大。这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化不利为有利。在这方面,德国迁都是表率:先将国家机关和军队分批地迁移,之后是科教部门、一些企业等,既可缓解资金,又能同步带动新首都经济发展。
最后,我们可以憧憬一下这个首都的未来(大约50年以后吧):中央首都区共13万平方公里。在首都东区(襄樊、南阳),三千万人口分布于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城镇,组成一个世界最大的都市;首都西区(汉中、安康、商洛、十堰)人口一千万,盆地河谷中分布着无数城镇村庄、军事重地、旅游景点。中京将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交通、旅游、高技术产业中心。她将集中许多世界名城的优点特色于一身:墨西哥城的规模,鲁尔的格局,巴西利亚的发展速度,硅谷的科技,巴黎的艺术,纽约的繁荣,堪培拉的洁净,伊斯兰堡的防卫,日内瓦的开放,西安的历史,还有迁都之举本身有着柏林一般的气魄。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崛起,这里也必将成为全世界的中心,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城、最先进的科技、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园,拥有最繁华的商业街、最繁忙的机场、最高的大厦,还有最美丽的景色、最清新的空气、最浓郁的艺术氛围……,真正成为“万都之都”。西安、郑州、武汉、荆门之不足
关于迁都多数人的共识是以上提到的几个地点附近(南京广州什么的根本立不住脚),其中又以荆门为最,郑州次之。
荆门:和本人建议的地方差不多,我认为还是稍微靠北一点为好,南阳北部的秦嶺餘脈伏牛山就像窗户一样,外面是辽阔的大平原,“视线”直抵华北、东北,这样迁都南下后时刻不能忘记北方。也许主张荆门的人士是看到了三峡长江的无尽水源(在北京缺水缺怕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可是,我觉得供应一个再大的首都,汉水也够用了(550亿立方米每年)。
郑州:持此主张人必是看中了其位居中央的位置和现成的城市设施。郑州的主要缺点,第一还是水问题,黄河水和汉水差不多大小,全用了的话(还有人叫嚷汉水都不够用呢!),下游的山东怎么办?第二周围平原,无险可据。
武汉:很多人都知道,洪水是最大的威胁。
西安:辉煌与荣誉无他可比,可是去除历史辉煌以外,冷静想想,闭塞、缺水是最大缺点。有人拿出“纯政治文化中心”论,感觉总不太顺当。中国处于亚欧大陆的虎狼群之中,强有力的中央核心必不可少,和独处一边的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比起了吗?看看俄罗斯、印度、日本、德国等谁的首都像华盛顿?刻意把首都与“经济中心”分开,岂不又是教条?
对比评析建都各处选址的优劣
北京:优点——保卫东北。
缺点——太多了!位置偏北,临近沿海不安全,经济带动作用太差,缺水,沙尘暴,腐败,女真蒙古满清八国联军的屈辱历史,等等等。
武汉:优点——位置居中,还有其他的不说了。
缺点——三峡下游,洪水的威胁;太炎热;略微偏南一点。
南京:优点——有利于发展经济,使长三角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区。
缺点——靠近沿海,不安全(例证:从南京条约到南京大屠杀);六朝不思进取的历史;唯心的說法歷史上短命的朝代大都建都與此等。
西安:优点——周秦汉隋唐的辉煌历史(咸阳也可算是和西安一体);比较安全。
缺点——太封闭,带动不了全国经济发展(别提什么华盛顿那样的纯政治中心,在中国肯定不行);同样缺水。
广州:优点——要是中国能够像满清当年那样吞并东南亚的话,这里是首都的最佳选地。
缺点——不用说了吧!
郑州:优点——位置比较适中。
缺点——黄河水也不多;东面向平原不安全。
以上是几个“重量级”选手,以下还有几个。
杭州:想起南宋大家都明白,沒有大格局,如南京。
曲阜:优点——有人拿孔子当招牌。
缺点——平原地带,不安全。
徐州:还比不上曲阜呢!正处在黄河泛滥的道上。
还有上海、南昌、成都、乐山等等,有那么多人提出来,是“鼓吹”,还是“捣乱”?                                           中国最佳的独一无二的新首都地点是河南湖北交界处的南阳襄樊盆地。

  可以将该新都命名为“襄京”或“中京”以前我謂之漢京其實毗鄰漢水不為過,後來覺得有點大漢族主義味道。南阳襄樊盆地的特点是:它既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几乎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东西中间线、长江黄河分水岭的位置,具有地利优势,同时它又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拥有平原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汉水),远离大海,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和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它的西边是秦岭、大巴山,是崇山峻岭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若挖深洞,恐怕连原子弹也难以对之进行有效的打击;它的北面是秦巴山区余脉,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等,东北面有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南面是汉水,中部有白河、唐河;在三面环山中又有一些缺口,如方城、泌阳、随阳、宜城,使得该地交通方便。

  南阳襄樊盆地及河南湖北是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少林寺、武当山、三国古战场、古隆中等处于其中;它比邻陕西,地接西安、咸阳、兵马俑、华清池,背靠四川天府,坐拥河南、湖北粮仓及苏杭胜地等;它离庐山不远,可将庐山辟为国家领导人的度假会议区,取代北戴河的位置。

  南阳襄樊盆地周围的自然风景更是多姿多彩,有神秘莫测的神农架,险峻陡峭的秦岭,湍流直下的汉水峡谷,烟波浩淼的丹江口水库,奇伟壮观的三峡。

  南阳襄樊盆地的水量丰沛而不过多,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它处于汉水上游,水质好,无污染,汉水年径流量550亿立方米,是黄河、海河、渭河的6倍,足以解决数千万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南阳襄樊盆地气候宜人,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长年温度在0~30度,冷热干湿适中。

四、迁都、分都的伟大战略意义。

  迁都、分都有助于缓解北京水、土地、交通等的紧张状况,减轻北方的资源、环境压力;

  有助于应对台海危机,适应海权时代,减轻未来首都来自北方、东部及海上的军事威胁;

  有助于分散“国富”,防范财富过于集中带来的国家风险;

  有助于保护“老北京”及北京的文化古迹,促进北京的文化繁荣;

  有助于降低北京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减少工业项目,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宜居城市;

  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促进新首都所在地即中部的崛起,促进上海和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天津、河北、山西等地正常发展的机会;

  有助于进行“国家再造”、“政府再造”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
[ 此帖被yagelee在2009-07-31 01:24重新编辑 ]
实践和谐思想治国齐家平天下,为往圣继绝学,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04
帖子水平不错。但本人反对迁都!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0-04
迁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短期内不可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0-04
支持,本人也考虑过迁都襄樊附近想法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0-04
文中出现了汉京、中京、新京等多个名字

南襄城市群是中国特色的唯一的跨省城市群,但想定都于此,恐怕不够现实
=我的层级理念=
市、县法理平等、中心城市行政高配
市县以下设区、镇、乡
=我的区划理念=
省直管县市,保留自治州、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10-04
楼主写得不错,确实应该迁都。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10-04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反对迁都.
位卑未敢忘忧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10-04
没有必要迁都!!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10-05
目前在我国来说迁都的讨论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10-05
从中央得到的各种支持是最多的,巨大的投入并未产生相应的效应

先看看城市规划的吧.,那是城市的通病,不是北京的罪过.
北京从消费城市变为GDP排第二的城市, 这就是效应.这就是中央的支持的最大结果.

别跟谁比了,城市通病很多东西是无法避免的., 完全成功的城市是根本不存在的.
别的角度我就不想说的更多了,政治等等,  
从古到今有多少城市没落,有多少城市兴起,兴衰成败,不是单靠行政管理区域规划的手段来解决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10-05
迁都的成本未必大于南水北调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10-05
迁都没必要,但有必要减减北京的负担,应把北方经济中心位置让给天津,让北京单纯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10-05
迁都大有必要。
还是洛阳最宜。
徐州可以考虑。
南阳可以接受。
20岁的强省派
30岁的分省派
40岁的虚省派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10-05
要迁都就到南襄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10-05
要么不迁,迁则信阳为上,洛阳次之,西安、南襄不足论。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8-10-05
反对迁都!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8-10-05
说得很好,不过坚决反对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8-10-29
这个地方什么都好,就是人口太多了。资源少啊,建议搂主渠实地考察考察一下。一旦首都迁过去,立马会成为第二个北京,而且是不稳定的北京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8-11-13
襄京,
襄阳京,
襄武京,
汉京,
汉阳京,
。。。。
这些名字都可以。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8-11-18
搂住分析得很有见地,但我不同意迁都,我的意见是:削弱北京的经济职能,只树立其文化,交通和政治的中心地位,逐步发展天津市滨海新区为北方经济中心。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11-18
支持迁都中京。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11-18
引用第22楼e-intercity于2008-11-18 16:04发表的 :
楼主主张迁都南阳,是为了“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崛起,这里也必将成为全世界的中心,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城、最先进的科技、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园,拥有最繁华的商业街、最繁忙的机场、最高的大厦,还有最美丽的景色、最清新的空气、最浓郁的艺术氛围……,真正成为“万都之都”。”
那么有有什么意思呢,到时候不又是一堆城市病?


难道不容许别人做梦吗
分省 撤地 并县 虚乡 革新市制 村社自治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02-02
看好南阳盆地,看好环丹江口水库经济区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02-02
后面的点评很好玩,但是迁都看的是政府的意念和时代的格局。
我在厦门,想念世界。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02-02
引用第6楼冷眼观世界于2008-10-04 13:55发表的  :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反对迁都.

典型的欠K型~!你反对迁都就反对吧
还打着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标志1!!!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才应该迁都的
中央直辖要谨慎,民族自治需调整;特别行政要改变,省县直辖是根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