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15926:猿聋姘有啥好提的,骗子而已。
我虽然没买过隆平高科,但媒体天天神吹鬼吹猿聋姘,当年硬是把卖种子连本带利一年营收就几亿的公司吹成了一朵花,结果信了的股民后来亏了80%,但隆平高科的大小非猿聋姘发财了,家里11辆豪车。
杂交水稻的理论工作:三系理论本来就是国际水稻研究所 ..
(2020-08-14 12:16)
我先笑笑。把别人的名字(袁隆平)篡改成明显含贬义的同音字,首先就能证明作者本身的格调。
层主你种过田么?我种过。
首先,杂交稻的产量比常规稻的产量高,在农村是有共识的。在90-00年代,家乡都大量种植杂交稻,早稻基本上是杂交稻,晚稻也多少有一部分。的确,农民自己吃的是口感更好的常规稻(都是晚稻)。杂交稻的主要使用方向,一是交公粮(公粮只须交早稻),二是喂猪。中国当时肉食的产量不断攀升,得益于杂交稻的广泛种植,提供了大量额外的粮食。
长沙人均能有一到两亩田,在口粮问题上,的确不算紧缺。我去过地市,有些地方人均才四、五分田,当时不靠杂交稻,口粮都未必能解决。
我妈曾说:我姨妈当年考起了高中,但学校要求上缴30公斤/月口粮,而且一年一次性缴清。我外公只说了一句,这是全家人一半的口粮,我姨妈就弃学改学村医去了。口粮缺乏的痛,层主你真知道?
其次,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我姨父在世时,就是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当时总结就一句话:没实力。在70-80年代,的确就是研究不出来。种秧机种出来的秧就是趴开的,以当时中国的科研水平,无解。而收割机,在当时育种改良之前,稻株很容易倒伏,杀倒禾是农村常态。农业无法机械化,无法节省人力,无法大规模种植。从而总体提升产量。
0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方向的突破,才出现抛秧等技术,大大节省了人力,一个女人就能轻松的把三亩田给种了。加上政府对农业(包括农业用水、用电)的扶持,抽水机、铁牛、收割机开始广泛使用。农民相互间承包田地才开始出现,规模化种植也才开始实施。
再次,育种改良。稻种改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直在进行,但在建国后,出现了瓶颈,人口不断增加,但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所以才有了杂交稻改良这个方向。的确,杂交稻的理论提出者不是袁隆平,但第一个成功的实践者是袁隆平;至于李必湖,是袁隆平的学生和袁隆平团队中的一员,层主特意如此描述,我想除了挑事儿,没有其他意义。
当然,常规稻种改良的确是其他团体在负责,各省农科院都在研究。但在我个人印象中,常规稻(长沙是余赤等品种)的产量就是低,到90年代,口粮很宽松了,农村才广泛种植,以提升自家食用米的口感。但口感也无法与东北米比较。我们高中地理老师就笑话过:上海人是“今日不食湖南米”。曾在旺旺工作过的朋友就说过,旺旺虽然在湖南,但原料都是东北米,湖南米无论哪个品种都达不到要求。直到近些年,常规稻又经过多轮迭代后,旺旺才采购湖南米。
所以别把常规稻吹到天上去,杂交稻在近些年,可能达到改良的天花板,常规稻可能还远远没达到天花板。
但在80-90年代,没有杂交稻撑着,常规稻可能连研究人员的口粮都没着落。尤其90年代改革乱象丛生时,机关、事业、国企单位的工资普遍偏低,而物价飞涨。那个年代,有个经典句子: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反正我2000年回长沙打工拿的第一份工资300元,比我妈教20多年书拿的工资都要高。
第四,杂交稻的一期试验田的确是选用了光照好、土地肥的地方,而且所有稻种改良的一期试验田,地理条件都差不多。但二期试验田则遍布各省,隆平高科那块地,原来就是杂谷稻试验田。
所以,别站在自以为的道德制高点去嘲笑科研人员。袁隆平、屠呦呦,都是那个时代的功臣。牛顿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现在粮食、药品等等等的丰富,也是站在了当年的巨人的肩膀上。
最后,说一点,我一个同学就是湖南农大毕业的,后来留校任教,他曾说过一件事,中国早些年向越南出口的杂谷稻种,一直是第一代杂交稻,产量不及第二代。越南一直想进口第二代杂交稻种,但中国就是捂着不出,双方那时扯了两年的皮都没解决。我想,如果杂交稻真的像层主那样说的不值一提,那越南是在干什么?浪费人力、物力和口水么?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20-08-20 23: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