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吧,比如恒大模式下:
某大型地产项目总投入1000亿,全部是通过集资搞出来的,现在建设了一部分,卖出一部分,卖出部分的钱也被挪走了。这个事情怎么处理?
这个里面有很大的社会风险,风险在哪里呢:
1.个人被集资的风险,被集资的钱可能是未来养老的钱,孩子念书的钱,这个是一个风险。
2.买房人的风险,买房的人可能是想通过转手赚钱的,被忽悠过来的,实际上并没有居住需求和被集资的人一样,也没有风险承担能力
3.银行的风险,银行靠的是存贷差,存的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银行收不回本金也无法继续运作了,从业人员工资啊,存款人的本金啊都是风险
4.建筑公司的风险,同样的建筑公司这块也一样的风险
5.销售人员的风险,销售人员的工资可能还拖欠着呢
房地产企业没有风险,因为房地产企业大不了破产倒闭。地方政府也没有风险,地方政府收到钱早就用了。
所以怎么化解这个问题呢?
国家直接拿出一大笔钱来过渡就可以了。可能是1000亿也能是2000亿。
1.被集资的个人,投资损失原则上不应该国家兜底的,因此必须既让你能生活也要惩罚,方法就是利息部分首先肯定没得了,其余本金,比如10万元,无偿给你返回5万元,另外的5万元如果你要的话算低息贷款给你并且需要质押一部分(银行年化3个点,救济贷款年化1个点,你需要质押2万元,也就是相当于你总的损失是20%,货币平衡是5万贷款年利息500,2万质押年利息600,有100元的利息差,这100元的利息差用来还本金,你就是最后赖账了也能还完)
假设这块有200亿,这样国家总占款就是200亿,其中100亿银行循环能够解决,100亿需要通过房地产来解决
2.买房的人,拒绝还款的直接弃贷弃房,愿意继续还款的,采用年化1个点的低息贷款替换掉原来的贷款,这样减轻了贷款压力。银行也回笼了钱可以作其他投资。这块都是买房的人直接还本,还有1个点的赚头。假设这块也占款200亿,这块都没有问题。
3.买土地借用银行的钱以及其他因为本项目支出借用银行的钱,这一块同个人借款一样,这里注意有一个利息差的问题。个人是没有利息的,银行因为用的是个人存款因此有3个点的利息,假设这块是500亿。一样的250亿转移到土地款,250亿银行内部周转通过长期利息还本。
4.建筑商的垫款,同样方式解决,不算利息。假设这块300亿。
5.工作人员的拖欠的直接工资,假设10亿元,同样解决。
6.后续开发,至少形成少数完善的小区,如果评估可以继续开发,则继续由国家垫款,无开发价值的烂尾楼直接拆除。这块按照200亿继续开发计算。
这样国家总共垫款1410亿元,这块按照权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房贷垫款200亿,这个坏账可能性很小。第二部分是土地和建筑物资产,比如评估后是800亿。第三部分为房企债务410亿,这个坏账可能最大,这块债务按照最低优先权免息算,最后能收回多少算多少。
国家除最后完善以外不再继续投入,后续方面,已经建好的房产,核定一个价格出来以后就按照这个价格出售或者出租,按照一定的利润率转包给中介公司或者有地方政府兼职处理就可以了。价格按造死价格算,按栋卖不再通卖,比如20年后(考虑房屋寿命的问题)如果还是空置的就拆除。其余的土地改为农业用地,按造公允租金直接出租就可以了。因为这块都是死的,因此没有太大的人力投入成本。要折腾也是分包的人去折腾和国家无关。
国家通过房租,房屋出售款,地租、银行利息、贷款的还本付息等缓慢收回就可以了。等本金收回以后,国家就白赚了这片土地。
像恒大、碧桂园之类的都按照这个模式处理好了。大不了全国抽水一半来化解这个风险好了。
为了冲抵这块回本慢的问题,购买国营企业股票就变得更重要了,现在大量的国营企业股票分红率都超过5个点。用这个来冲抵的话,按照对半投资,40年内就能将放的水全抽回了,最后不但白得土地,还能白得国营企业股权
[ 此帖被youyuan在2023-10-14 15: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