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84阅读
  • 2回复

[综合]2011 年世界人口重要指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9-05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olicy/2011/policy_11_040.htm

■ 2011 年世界人口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 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發佈日期: 2011-09-01

美國人口研究機構「人口資料局」 (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 簡稱 PRB) 」於今年 7 月所發布「 2011 年世界人口估計要覽表」 ( 2011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 ) 指出,雖然有許多國家關心的人口問題是生育率太低,但事實上即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已下降,全球人口數量 卻創歷史新高,且愈是窮困區人口成長愈快速,使全球貧窮人口問題更加嚴峻。相關重要指標簡述如下:

一、總生育率

總生育率係指每一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 2011 年全球平均為 2.5 人,其中高度發展區域國家平均為 1.7 人,最低度發展區域國家平均為 4.5 人,全球最高為尼日的 7.0 人,最低為台灣的 0.9 人,鄰近我國的香港、南韓、新加坡及日本則分別為 1.1 人、 1.2 人、 1.2 人及 1.4 人。

二、嬰兒死亡率

2011 年全世界平均嬰兒死亡率為 44 ?,台灣嬰兒死亡率已降至 4.1 ?,接近歐盟的 4 ?水準,且低於北美 ( 加拿大及美國 ) 的 6 ?,但仍稍高於南韓的 3.2 ?、日本的 2.6 ?、新加坡的 2.0 ?及香港的 1.6?( 全球最低 ) 。

三、出生時預期壽命

2011 年全球平均出生時預期壽命兩性合計為 70 歲,其中男性為 68 歲、女性為 72 歲,台灣兩性合計為 79 歲,其中男性為 76 歲、女性為 82 歲,與全球平均水準比較,男、女性分別高出 8 歲及 10 歲。目前全球出生時預期壽命以日本及香港兩性合計達 83 歲活得最久,新加坡及南韓則為 81 歲,均較我國為高。

四、人口成長
2011 年全球出生嬰兒數約為 1.4 億人,死亡人數約為 0.57 億人,每千人出生數為 20 人、每千人死亡數為 8 人,人口自然

增加率為 1.2% ,亦即 2011 年地球上每分鐘出生約 266 個嬰兒、死亡約 108 人,換言之,地球上每過 1 分鐘就增加約 158 個人。

雖然有許多國家的總生育率下降,甚至跌破 2 個小孩以下,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總生育率會持續下降,但即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已由 1960 年代的 2.1% 降至現今的 1.2% ,全球人口仍以每年 8.3 千萬人增長。換言之,史上第 1 個 10 億人成長到 20 億人花了 130 年,從 20 億到 30 億花了 30 年,但從 1987 年的 50 億人,至 1999 年的 60 億人,再至 2011 年的 70 億人,都只花了 12 年,因此預估達到 80 億人也只約需 12 年,至 2050 年全球人口將達 95 億人以上,且主要來自低度及最低度發展區域。

2011 年台灣地區總人口估計達 23.2 百萬人,人口自然增加率僅 0.1% ,未來人口將持續成長至 2025 年的 23.4 百萬人,至 2050 年將減為 20.9 百萬人。

五、人口總數排名

2011 年人口總數全球前 10 名以中國大陸近 13.5 億人排名第 1 ,印度 12.4 億人居第 2 ,美國以 3.1 億人居第 3 ,再次依序為印尼 2.4 億人、巴西近 2 億人、巴基斯坦 1.8 億人、奈及利亞 1.6 億人、孟加拉 1.5 億人、俄羅斯 1.4 億人及日本 1.3 億人。 ( 詳表 1)

表 1 2011 及 2050 年總人口數居全球前 10 名國家
順位     2011 年     2050 年
國家     總人口 ( 百萬人 )     國家     總人口 ( 百萬人 )
1     中國大陸     1,346     印度     1,692
2     印度     1,241     中國大陸     1,313
3     美國     312     奈及利亞     433
4     印尼     238     美國     423
5     巴西     197     巴基斯坦     314
6     巴基斯坦     177     印尼     309
7     奈及利亞     162     孟加拉     226
8     孟加拉     151     巴西     223
9     俄羅斯     143     衣索比亞     174
10     日本     128     菲律賓     150


預測至 2050 年,印度人口將大幅增加 4.5 億人達 16.9 億人,將超越中國大陸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大陸則在持

續實施穩定低生育率政策下,人口將減少為 13.1 億人,退居第 2 ;非洲人口亦將有較大的增長,奈及利亞人口數將從第 7 位躍升至第 3 位超越美國,衣索比亞及菲律賓則將取代俄羅斯及日本第 9 及第 10 名人口大國的地位 。

六、人口組成結構

人口結構的發展主要決定於出生率及死亡率,由於全球醫療科技進步及公共衛生的改善,人類的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在高度發展區域出生率及死亡率平行下降, 2011 年每千人出生數為 11 人,死亡數為 10 人,但在低度發展區域出生率下降的速度低於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在 2011 年每千人出生數仍高達 22 人,死亡數則僅為 8 人,使全球人口轉型態樣呈現兩種趨勢併存,而全球最年輕的國家均集中 在非洲地區,而最老的國家則除日本之外,全為歐洲國家, 人口高齡化問題勢必成為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 。 ( 詳表 2)

表 2 2011 年全球前 10 名人口結構最老及最年輕的國家
順位     人口結構最老的國家     人口結構最年輕的國家
國家     65 歲以上人口比率 %     國家     15 歲以下人口比率 %
1     日本     23.2     尼日     48.9
2     德國     20.7     烏干達     48.3
3     義大利     20.2     馬利     47.6
4     希臘     18.9     安哥拉     47.3
5     瑞典     18.5     尚比亞     46.5
6     葡萄牙     17.9     隆地     46.3
7     保加利亞     17.7     剛果民主共和國     46.0
8     奧地利     17.6     莫三比克     45.3
9     芬蘭     17.5     查德     45.3
10     拉脫維亞     17.4     布基那法索     45.2


七、人口高齡化

2011 年全球 65 歲以上人口及 15 歲以下幼齡依賴人口,占總人口比分別為 8% 及 27% ,人口老化指數 (65 歲以上人口÷ 15 歲以下人口× 100) 約為 30% , 高度發展區域老化指數已達 100% ,低度發展區域約為 21% ,其中摩納哥老化指數 185% 為世界之最,但其總人口僅約 4 萬人,日本的老化指數已高達 177% ,再次為德國的 162% ,其次分別為義大利的 143% 及希臘的 136% 。


我國老化指數約為 69%( 其中 65 歲以上人口及 15 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比分別為 11% 及 16%) ,高於新加坡及中國大陸的 53% ,低於英、法的 94% 、南韓的 81% 及香港的 108% 。但因我國近 10 年生育率快速下降,加快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根據經建會「 2010 年至 2060 年臺灣人口推計」報告推估,我國將在 2025 年左右即達到日本目前的老化指數,有必要及早規劃相關高齡化政策以茲因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9-06
尼日利亚到2050年能超越米帝成为世界人口第三大国。。。
你真是人民的好猫咪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9-08
回 1楼(jlugj) 的帖子
尼日利亚坚持不到2050就会分裂
唐虞夏商周秦楚 汉魏晋宋齐梁陈
赵燕秦魏周隋唐 齐梁唐晋汉周宋
震辽金元明顺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