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2:3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羚 发自大庆
企业利益和城市利益的不完全重合造成了大庆某种程度的割裂:两套互不相连的通信网络,东西城区的“泾渭分明”,人们心头的淡淡隔膜……
你现在去大庆,可以看到这些历史造成的割裂正在缓慢融合,这股融合的力量是大庆
新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通信网络三分大庆
7月19日,大庆市信息产业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王秀梅在电话里对记者的表述有些许无奈的味道。
“(整合)没有什么进展,还是耐心慢慢来吧。我们等着各个公司的老总能慢慢达成共识,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不过整合到底是大势所趋。”王秀梅说。
让她苦恼不堪的是大庆市各自为政且长期以来很难整合的通信网络。
事情还得从6月6日说起。激烈的争论声从大庆市政府二楼常委会议室中传出。这个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整合大庆市的通信网络资源,但各方的意见并不统一。
“整合难度确实比较大,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没人愿意轻易让步。”当日参加会议的一位人士说。
大庆市的固定电话有三个不同的通信网络。最大的是油田通信,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网内有30多万电话用户,约占大庆市固定电话总数的50%;其次是网通,网内电话占全市的40%;大庆石化总厂的通信网络约有3万多部固定电话,算是大庆市固话网络的老三。
张春利是大庆市一家公司的经理。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两部电话,一部是“4”打头的,一部是“6”打头的。在五年前,张春利的家里也同样有两部电话。
张春利装两部电话,并不是因为业务太多忙不过来,也不是为了摆排场。“4”打头的电话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以下称“管局”)的通信网络,而“6”打头的属于市政的通信网络,2000年之前,这两个网络是不相通的。
“要是打管局的电话,你那市政的电话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了。但是要装两部电话,首先你就得交两份月租费。另外,管局的电话接长途的话还得通过市政的网络,慢极了。你说碍事不碍事?!”张春利笑得很无奈。
对于这样的现实,王秀梅只有苦笑。“不光老百姓生活不方便,我们管理起来也非常难。大家各自守着自己封闭的小圈子,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市里面早就想整合了,但是谈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上述这些体现在通信网络方面的“怪事”,缘于大庆市的特殊之处:先有企业,后有政府,由此形成了“大企业,小政府”的格局。1960年,大庆油田正式投产。在油田发展了近20年后——197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庆市。1981年,原来的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改名为大庆石油管理局。
在大庆,企业除了管局外还有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下称“石化总厂”),它隶属于中石油,与管局属同级单位,成立于1962年,主要为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提供配套服务。
在大庆,政企名义上分开了,实际上依然是一家。一度,管局局长兼任大庆市委书记,大庆市市长兼管局副局长。这种状况,被大庆市民形象地称为“两个身子,一个脑袋”。
据了解情况的人介绍,一直到1998年,大庆市的政企才彻底分开。但由于企业规模巨大,资格又比政府老,大庆市一直存在着政府、管理局、石化总厂各自为政的现象。
从政企高度合一到“政企分治”,大庆的城市发展中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割裂的痕迹。通信网络的“分而治之”只是割裂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商业规划各自为战在大庆市政府三楼一间办公室里,大庆市商业局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科科长陈万里正在为商业规划的事头疼。
大庆市现在有三套不同的商业系统:一是市政管理的系统,包括大庆百货大楼集团等市属商业企业;二是管局所办的商业系统,包括昆仑购物中心、昆仑家电商场、油田商贸等;三是石化总厂下属的商业企业。此外,还有少部分民营商业,规模较小而且分散。让陈万里头疼的就是全市商业的统一规划非常困难。
在大庆,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地上服从地下,生活服从生产”,城市规划也是跟着油田建设走。全市的商业没有自己的规划,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由被动发展变为主动发展,开始建设商业网点。
“如果光是市属的这一块,就不是一个全面的规划,面太窄。但是石油系统那边咱又管不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比较弱,人家可能不经过你审批就自己干了。”陈万里说。
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大庆市的商业业态发展畸形,传统的百货商店大大饱和,新型业态如社区商业、连锁超市等还不足以满足市民生活需要。
“商业的布点是要讲科学的,多大的密度布多少个点,必须遵循这个经济规律,不然的话肯定在发展中会有问题的,超出购买力,那就开一个死一个。”陈万里说。
商业布局的各自为政,使原本比较分散的大庆城区显得更加泾渭分明,尤其是在两个主要的区——让胡路区和萨尔图区。
让胡路区是管局所在地,萨尔图区则是大庆市政府所在地。
家住让胡路区的赵先生开了十多年的出租车。“市政府在萨尔图区,肯定重点发展那块;管局呢,就在让胡路区发展。初次来的外地人来大庆一看,‘哟!这是两个城市吧。’”赵先生说。
对于赵先生的观点,家住让胡路区的一位市政工作人员表示了认可。“这种东西分治客观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市民生活起来感觉也不太舒服。长期看,城市发展还是得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大庆何时“完整”
割裂固然存在,融合却已在城市中间悄悄进行。
最先发生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一位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过去老觉得企业是棵大树,背靠大树好乘凉,现在政府的观念已经改变,由原来的依赖变成现在的服务合作。
让胡路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韩彦秋对这一变化看得更清楚。他分析说,政府成立得比较晚,刚开始没有多少作为,从大企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吃闲饭的感觉;而在政府这块来看,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的发展被着重强调,城市发展的本身不被重视。
“事实上,城市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应该说企业和政府已经有了共识。”韩彦秋说。
“你翻翻大庆市政府的各个文件,第一条就是‘服务企业’。大庆在发展中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就是大庆的发展,而且再大的企业也需要政府的服务。”沈宏宇说。
2004年的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地企之间的紧密合作。2004年,大企业投资16.2亿元,实施路桥、场馆、污水处理、老区改造等城市建设项目11个,治理主城区湖泊2个、植树造林1.4万亩,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面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则尽力帮助大企业妥善处理内部相关难题,联手整治油田治安秩序。在大庆市争取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工作中,政府和企业再次联手,成功入选。
政企合作在不少具体领域已经取得进展。在物流领域,大庆石油管理局下属有大量闲置库房和车辆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政企双方沟通之后,认为可以利用这些要素,发展大庆的物流业。在管局物资专卖总公司制订的发展规划中,突出了建立物流城对于大庆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据大庆市商业局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科科长陈万里介绍,目前大庆物流园发展规划的草稿已经拟就,正在请专家论证。
“这件事,单靠政府或者单靠企业都做不成。如果这次能合作成功,应该说是大庆市资源整合的一次良好的尝试,对其他领域的融合都会有借鉴意义。”陈万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