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57阅读
  • 14回复

[山东]专家建言一圈一带:行政区经济转向经济区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9-25

2013-09-25   来源: 大众日报

今天(24日)上午,省会城市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建设专家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众多专家就推进我省“一圈一带”建设建言献策。

“一圈一带”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表示,我省正处于环渤海和长三角这两大经济增长极中间,又位于京沪增长轴上,周边有强省,但是邻边地区经济较弱,我省经济发展跟周边地区的联系相对来讲比较孤立。现在是一个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跟周边地区合作、进一步融入更大范围的区域至关重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巡视员陈宣庆表示,山东的经济规模决定了其应该在区域发展中实现率先发展。在实施“蓝黄两区”规划基础上,山东研究制定“一圈一带”的规划,有利于促进省内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同时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全省发展的后劲。而从整个环渤海地区来看,“两区一圈一带”规划,完善了全省发展布局。各区带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政策取向、布局更加清晰、更加完善,对于统筹研究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促进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区域联合和协作、统筹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一体化发展需要顶层设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部研究员刘云中认为,无论是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国内的区域发展趋势来看,一体化发展非常重要;之所以要突破城市行政区的范围,是出于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行政区域管理模式的惯性太强大,不冲破单一的行政区域管理经济,不以行政区和经济区并重来管理,不从行政区管理为主向经济区管理为主过渡,就不是一个充分的市场经济。“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各算各的账,各唱各的戏,没有办法发展。”陈宣庆说。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表示,在规划落实的关键环节,我省应推进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山东大学教授魏建则表示,在推动一体化发展中,要通过机制打破行政壁垒,进行顶层设计。例如在实施飞地经济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不能够使各地的行政体制突破狭隘的本地利益,就没有办法实现一体化发展。”(一)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9-25

提高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

座谈中,不少专家对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寄予厚望。陈宣庆表示,没有龙头和核心,一体化是发展不起来的。而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7个城市中,济南市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替代。因此,应充分发挥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创新作用、核心作用、科技实力的发挥以及凝聚力,提高其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在规划实施中应该对济南市给一些适度的政策支持。

刘云中则建议把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提高。他说,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因为服务业的发展肯定是人口、信息、技术的高度密集的结果。目前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是1万人左右,这个密度不够。提高密度可以从新的建成区、新的规划区落实,用一些比较小的空间尺度规划。所谓“小尺度”就是把部分很大的街区划成小的街区,把一些路网的密度加密、连通,这样人口密度和承载力能够提高,而且土地出让也没有减少。路网更密集以后,连接的面更多。

探索跨区域土地流转路线

魏建表示,我省的发展尤其是“一圈”不能走大都市发展路线,也不能纯粹发展小城镇,而应该是中型城市和中心城镇相结合,也就是城镇化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土地情况来看,土地既是支撑又是约束,魏建期待在“一圈一带”建设中,探索出一条跨区域的土地流转路线。

李广杰认为,我省应着力加快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促进和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的创新。另外需要进一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中西部是山东的米袋子、菜篮子,农业基础地位极其重要,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到整体产业结构的11%。刘冰表示,在实现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他说,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整个地区的消费增长潜力至关重要。这也是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王敏超 李剑桥)(完)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9-25
空谈误国。
记住我,我是一二三!一二三!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9-25
提高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
目前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是1万人左右,这个密度不够。

一万正好,为什么还要提高?!这个专家是代少波(DSB)吗?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9-25
济南很挤,特别是老府城和火车站站前,不过东西两翼的人口密度是可以提高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9-25
带出来后不要搞到又要分省了,很多人都盯上青岛了。
【明】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

文化经济地缘接近的发达地区可以合并改区地级市直管,相离较远县市应该脱离地级市省直管,还县域经济自主权促全国经济共繁荣!

.好吧,就只有“夜憔悴”这一个小马甲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9-25
现在的大部分专家都该挨“砖”!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9-26
济南做大无可厚非,但是别学霸都吸血,也别让胶东帮政客继续昏庸规划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9-26
山东中部地带行政区划错综复杂,特别是淄博,滨州,济南等一线.

地理,人文,风情,口音等接近,历史渊源较深,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说,没必要分得那么清.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9-26
提高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之前,能不能先把路网完善一下,都是断头路,天天肠梗塞。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9-26
回 海歌18727 的帖子
海歌18727:提高济南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之前,能不能先把路网完善一下,都是断头路,天天肠梗塞。 (2013-09-26 00:40) 

济南的路确实很堵,这也是国内大城市的通病.

其实,中国城市的规划与发展都普遍缺乏科学和前瞻性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9-26
回 蓝枫 的帖子
蓝枫:济南做大无可厚非,但是别学霸都吸血,也别让胶东帮政客继续昏庸规划 (2013-09-26 00:28)

两姜走了一个,来了个郭省长,希望能让山东的发展更快更强更全面,政府的眼里不要只有济南青岛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9-26
回 齐越 的帖子
齐越:济南的路确实很堵,这也是国内大城市的通病.
其实,中国城市的规划与发展都普遍缺乏科学和前瞻性 (2013-09-26 01:02) 

中国城市的共性,但是济南的弊病非常明显。起码在东部沿海城市里是一朵奇葩。
外人来一看 ,这哪是个省城模样。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出,现代气息不足。土不土洋不洋。没有一点城市的味道。被本省人都戏称为“中国最大农村”
规划混乱缺乏整体布局,建设重复杂乱,交通堵塞,道路无序,市区人口300不到 却如此拥挤。
作为山东人,感到愤怒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9-27
济南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迫在眉睫!!早就该弄了,全国省会中屈指可数的没有开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9-27
回 蓝枫 的帖子
蓝枫:
中国城市的共性,但是济南的弊病非常明显。起码在东部沿海城市里是一朵奇葩。
外人来一看 ,这哪是个省城模样。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不出,现代气息不足。土不土洋不洋。没有一点城市的味道。被本省人都戏称为“中国最大农村”
规划混乱缺乏整体布局,建设重复杂乱,交通堵塞,道路无序,市区人口300不到 却如此拥挤。
作为山东人,感到愤怒

看看济南城区图,就会明白,这个城市不堵车都没有天理!

主干道就那么几条,这么大一个城市,除了环线,总共就四五条主干线;
而且画圈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规划,道路乱修一气,90%以上都是断头路。


其它的城市一般都是老城区路网不完善,新城区相对规整,而济南却恰恰相反,老城区相对规整,新城区一团乱麻(在这个电子地图,新城区的道路直接无法显示),在中国绝对独一无二。





[ 此帖被海歌18727在2013-09-27 22:48重新编辑 ]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