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699阅读
  • 56回复

[淮海]淮海三巨头果然是暗暗较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8-20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5-07-14) —
这是几年前济宁方面的一篇。

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潜存隐忧亟待关注
————透过数据析济宁、徐州临沂经济发展


〔 2010 〕第 92 期


题记:徐州、济宁、临沂三市的经济总量、工业、投资、消费、外贸、金融等主要经济指标之间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借助有关数据对今年前8个月三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比对,并纵向分析了08年下半年以来三市主要经济指标的趋势性发展变化情况,发现并提出了数据背后潜存的一些亟待关注的隐忧问题,希冀能够对分析把握我市目前自身经济发展及外围形势有些帮助,仅供参考。
徐州、济宁、临沂是淮海经济区的三大主要城市经济总量分列淮海经济区前三位。近年来,徐州临沂经济均呈加速发展之势,徐州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均已赶超济宁,临沂追赶跨越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此严峻形势下,跟踪关注并全面分析对比三市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便有很强的必要性和时效性。
一、1-8月份徐、济、临三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一)经济总量:徐州GDP总量及增速居首,济宁三产增加值及增速滞后,临沂三产占比最高
今年上半年,济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9.7亿元,增长14.3%,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6位和第5位。与徐、临二市比较,总量较徐州少115.5亿元,较临沂多110.3亿元;增速落后于徐州0.9个百分点,较临沂加快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09.5亿元,增长13.0%,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速仅稍好于莱芜居全省第16位。与徐、临二市比较,总量较徐州临沂分别低78.9亿元和33.1亿元,增速分别低于徐州临沂1.3和2.2个百分点。
上半年济宁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6.1:32.0,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平均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与徐、临二市比较,二市分别低3.0和5.8百分点,其中临沂三产占比为37.8%,仅次于省内两个副省级城市青岛和济南,居全省第三位。
(二)工业:徐州工业增加值及效益总量及增速全部靠前,济宁好于临沂
1-8月份,济宁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52.8亿元徐州少113.4亿元,较临沂多39.7亿元;增速较全省平均加快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落后于居全省第2位的临沂0.3个百分点,较徐州低0.7个百分点。
1-8月份济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63.5亿元,增长30.1%,较全省平均高3个百分点,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9位和第8位。与徐、临二市比较,总量较徐州临沂少486.4亿元和424.6亿元;增速较徐州低16.4个百分点,快于临沂1.6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利税和利润总量较徐州分别少154.1亿元和27亿元,增速分别低19.8和17.9个百分点;工业利税和利润总量较临沂分别多91.8亿元和52.3亿元,增速分别加快12.0和17.0个百分点。


   1-8月份三市工业效益三指标对比情况  (亿元、%


指标名称


  


徐州


济宁


临沂


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绝对量


3149.9


2663.5


3088.1


增幅


46.5


30.1


28.5


工业利税


绝对量


502.6


348.5


256.7


增幅


61.8


42.0


30.0


工业利润


绝对量


255.2


228.2


175.9


增幅


70.9


53.0


36.0


(三)投资:济宁总量及增速均略低于徐州,房地产投资增速占优,但总量偏低
1-8月份济宁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88.4亿元,增长22.0%,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5位和第8位。与徐、临二市比较,总量较徐州少74.1亿元,较临沂多79.3亿元;增速较徐州临沂分别低2.5和0.2个百分点。
前八个月,济宁市房地产投资实现89.2亿元,较徐州临沂分别少18.5亿元和8.8亿元;同比增长75.3%,徐州临沂分别加快46.5和67.6个百分点。
(四)消费:临沂总量及增速均居前,徐州略好于济宁
1-8月份,济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9.1亿元,增长18.4%,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7位和第12位。与徐、临二市比较,总量较徐州临沂分别少1.0亿元和114.2亿元;增速分别低于二市0.3和0.4个百分点。
(五)外贸进出口:徐州增幅争先,临沂总量最大,实际利用外资徐州相对优势明显
前8个月,济宁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8.3亿美元,增长72.2%,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11位和第4位。总量多于徐州1.8亿美元,少于临沂1.1亿美元;增速落后于徐州16.8个百分点,较临沂加快39.3个百分点。
出口总额济宁累计完成14.1亿美元,增长52.7%,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10位和第5位。总量较徐州临沂分别少2.0亿美元和3.6亿美元;增速比徐州低26.9个百分点,比临沂高25.9个百分点。
徐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及增幅均加速发展,相对优势明显。8月末,济宁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23亿美元,低于徐州2.63亿美元,高于临沂0.71亿美元;增长7.6%,连续3个月呈同比上升态势,增幅位列全省第7位,较上月前移5个位次,但滞后于徐州40.3个百分点。
(六)财政:济宁总量及增速均低于徐州,好于临沂
1-8月份,济宁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3.4亿元,同比增长27.2%,总量及增幅分列全省第5位和第4位。与徐、临二市比较,总量低于徐州20.5亿元,高出临沂29.0亿元;增速低于徐州7.6个百分点,高于临沂1.2个百分点。
(七)金融:徐州存款余额最多,临沂贷款总量凸显
截至8月末,济宁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58.96亿元,比年初增加263.36亿元,徐州少374.5亿元,较临沂多84.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46.83亿元,比年初增加218.11亿元,较徐州临沂分别少31.8亿元和81.7亿元。
二、问题探析:由三市2008年下半年以来有关经济数据趋势性对比分析所得
隐忧之一:经济总量逐渐被徐州赶超
[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E6%A1%8C%E9%9D%A2/%E5%B1%B1%E4%B8%9C%E7%9C%81%E7%A4%BE%E7%A7%91%E9%99%A217%E5%9F%8E%E6%9C%80%E6%96%B0%E6%8E%92%E5%90%8D%20%E8%8F%8F%E6%B3%BD%E4%BB%8D%E5%B1%88%E5%B1%85%E5%80%92%E6%95%B0%E7%AC%AC%E4%B8%80%EF%BC%81%EF%BC%81%20-%20%E8%8F%8F%E6%B3%BD%E8%AE%BA%E5%9D%9B%20-%20%E5%A4%A7%E4%BC%97%E8%AE%BA%E5%9D%9B_files/20100929162916011.gif[/img]
2004年济宁市GDP首超徐州,坐上淮海经济区头把交椅,一直到2009年三季度,经济总量一直是略高于徐州。然而,自2009年四季度被徐州赶超,2009年徐州市GDP超出济宁110.97亿元,今年上半年超出济宁115.52亿元,差距呈逐步放大之势,其中原因,引人深思。
隐忧之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产占比偏低阻碍我市转型升级步伐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徐州临沂横向比较,问题更加凸显。2008年以来徐州市三产占比一直在35%以上,09年达到37.3%,高出我市近5个百分点;临沂市借助于商贸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三产占比持续在37%以上,高出我市5个百分点以上,在省内也仅次于青岛、济南2个副省级城市,远高于其他14地市,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为临沂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持续的后劲支持和保障。
[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E6%A1%8C%E9%9D%A2/%E5%B1%B1%E4%B8%9C%E7%9C%81%E7%A4%BE%E7%A7%91%E9%99%A217%E5%9F%8E%E6%9C%80%E6%96%B0%E6%8E%92%E5%90%8D%20%E8%8F%8F%E6%B3%BD%E4%BB%8D%E5%B1%88%E5%B1%85%E5%80%92%E6%95%B0%E7%AC%AC%E4%B8%80%EF%BC%81%EF%BC%81%20-%20%E8%8F%8F%E6%B3%BD%E8%AE%BA%E5%9D%9B%20-%20%E5%A4%A7%E4%BC%97%E8%AE%BA%E5%9D%9B_files/20100929162916012.gif[/img]
隐忧之三:济宁在工业方面的传统优势被徐州逐步蚕食并借机赶超,与临沂的相对优势也逐步减小
2009年以前徐州与济宁的经济总量差距主要体现在二产中的工业方面,徐州、济宁经济总量之争,从根本上讲,是区域工业竞争力强弱的较量,工业是济宁GDP总量高于徐州的主要支撑点。2008年,徐州与济宁GDP相差114.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相差190.8亿元。
[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E6%A1%8C%E9%9D%A2/%E5%B1%B1%E4%B8%9C%E7%9C%81%E7%A4%BE%E7%A7%91%E9%99%A217%E5%9F%8E%E6%9C%80%E6%96%B0%E6%8E%92%E5%90%8D%20%E8%8F%8F%E6%B3%BD%E4%BB%8D%E5%B1%88%E5%B1%85%E5%80%92%E6%95%B0%E7%AC%AC%E4%B8%80%EF%BC%81%EF%BC%81%20-%20%E8%8F%8F%E6%B3%BD%E8%AE%BA%E5%9D%9B%20-%20%E5%A4%A7%E4%BC%97%E8%AE%BA%E5%9D%9B_files/20100929162916013.gif[/img]
导致2009年四季度以来济宁经济总量被徐州超过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缘于徐州工业的快速崛起,与济宁工业差距不断缩小直至反超。2009年,徐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落后于济宁74.3亿元,其GDP却超出济宁110.97亿元;2010年上半年,徐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出济宁83.1亿元,其GDP高出济宁115.5亿元,如何在新一轮转方式、调结构中平衡工业与其他产业的比例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两难问题。
工业方面对临沂的相对优势也在逐步减少,需引起关注。2008年济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出临沂163.8亿元,2009年底相对优势快速减少为19.1亿元,2010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减少为12.9亿元。
隐忧之四:济宁在市场消费方面对徐州的优势正逐步缩小并已被赶超,与临沂差距逐步被放大
徐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2年曾居淮海经济区首位,2003年开始便被济宁、临沂赶超,持续到2009年济宁消费总量一直高于徐州。2010年以来,随着徐州一系列扩内需、促销费措施的实施,徐州消费得以持续高位增长,2010年上半年徐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出济宁3.44亿元,1-8月份超出济宁1.0亿元。
[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E6%A1%8C%E9%9D%A2/%E5%B1%B1%E4%B8%9C%E7%9C%81%E7%A4%BE%E7%A7%91%E9%99%A217%E5%9F%8E%E6%9C%80%E6%96%B0%E6%8E%92%E5%90%8D%20%E8%8F%8F%E6%B3%BD%E4%BB%8D%E5%B1%88%E5%B1%85%E5%80%92%E6%95%B0%E7%AC%AC%E4%B8%80%EF%BC%81%EF%BC%81%20-%20%E8%8F%8F%E6%B3%BD%E8%AE%BA%E5%9D%9B%20-%20%E5%A4%A7%E4%BC%97%E8%AE%BA%E5%9D%9B_files/20100929162916014.gif[/img]
临沂凭借身为全国三大商贸批发城之一的特殊优势,商贸业一直保持良好运行态势,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其市场消费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还将会进一步凸显。09年上半年,临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出济宁29.8亿元,今年上半年相对优势变为80.2亿元,今年1-8月份进一步拉大到114.2亿元,增速较济宁也加快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总体来看,今年前8个月,济宁千方百计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全市经济运行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延续了上半年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稳步增长。但横向与徐州临沂对比分析,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工业效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等方面对徐州的相对优势被逐步蚕食并多已被赶超;临沂经济总量、工业、投资等方面与济宁的差距也正在逐步缩小。自我剖析,济宁周边区域竞争愈演愈烈,经济发展形势逼人,转方式调结构任重而道远。
今年是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之年,下一阶段全市转型发展任务繁重,困难挑战将会有增无减。面对更为严峻的内外形势,全市上下更须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切实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再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审稿:王敦广   撰稿:徐冰 高会见)

[ 此帖被海歌18727在2013-08-20 11:02重新编辑 ]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8-20
徐州方面的,还相对含蓄一点。


旧闻:徐州经济形势分析-徐州为什么落后
2009-02-19




一、 多年来,徐州一直受到江苏的歧视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江苏省老牌的工业城市,在江苏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江苏对徐州的歧视政策极大的阻碍了徐州的发展。


  1、五省通衢、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徐州至今竟是江苏仅有的两个没列入对外开放地区的城市之一
  江苏省其他地区的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五省通衢、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所管辖的地区最近离海岸线仅几十公里的徐州市至今竟是江苏仅有的两个 没列入对外开放地区的城市之一。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省连云港市等城市率先被国家列为首批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原来的十一个地级市(不包括后来增加的地级市泰州及宿迁两市)中,除了徐州及淮阴以外,按照先后已全部对外开放。
  当江苏各地享受着国家及省里给对外开放地区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搞的红红火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徐州的全国人大代表确年复一年的在全国人代会议上向大会提交将徐州列为对外开发地区的提案,但由于得不到江苏高层的支持,此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在对外开放上,江苏大部分地区由于享有国家及省里给的优惠政策而抢得先  机。徐州由于不能享受到对外开放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而错过了八十年代的沿海城市开放 以及90年代全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至今,徐州的对外开放仍处于低水平阶段。


 2、南京市的GDP比徐州高约百分之六十多,但南京的上市公司数竟高达徐州的十四倍
  在选择企业上市,从股市筹集资金方面徐州市一直受到江苏有关部门的歧视。作为江苏人口第一大市,徐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在江苏名列孙山。
  徐州是江苏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不少质地优良的企业,即使现在,在煤炭、电力、建材、机械、食品、电子、医药等行业仍有一批质地优良并早已完成改制的股份 制企业等待上市。但时至今日,徐州市仅有两家上市公司(徐工及维维)。与此相反的是,尽管苏

南一直都很富有,但嫌贫爱富的江苏有关部门仍在在选择企业上市方面向苏南及南京市倾斜,比如南京的上市公司数高达28家之多,苏南的县

级市江阴的上市公司达十三家之多。2003年,徐州的GDP为905亿元,江苏省的GDP为12451亿元,徐州GDP占江苏省的比重为7.27%,截止到现在

,江苏的上市公司共有87家,而徐州市的上市公司数仅占江苏省上市公司总数的2.3%,南京市2003年的GDP比徐州多约百分之七十,而南京的上市公司数达28家,占江苏全省上市公司数的三分之一,是徐州上市公司数的整整14倍!
  徐州的上市公司数不仅明显少于南京及苏南地区,同时也少于GDP低于徐州的苏北城市,如上市公司数扬州5家,连云港、盐城各3户,以

上城市的GDP总量都低于徐州。以徐州和连云港为例,2003年徐州的 GDP为905亿元,连云港的GDP为351亿元,徐州的GDP总量约为连云港的2.58 倍,而连云港的上市公司数为徐州的1.5倍。徐州的GDP总量约为扬州市的1.5倍,而扬州市的上市公司数为徐州的2.5倍。上市公司可充分利用自

身资源优势,大力拓展资本扩张步伐,上市公司可通过发行新股、增发、配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企业通过上市筹集资

金,可使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促进所在地区的快速发展。据资料介绍,江苏的八十多家上市公司直接从股市筹集资金500多亿元,每家上市公司平均筹集资金约6亿元。以徐州为例,徐工及维维的上市共从股市筹集资金十几亿元,促使徐工迅速发展为年产值150亿元、维维发展为年产

值7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两家企业成为江苏50强企业,成为徐州在全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企业。假设徐州的上市公司数是南京上市公司数的一半,可以说徐州想不发展都难,假设徐州的上市公司数占江苏省的上市公司数的比例和徐州GDP占江苏省GDP的比例相同ㄈ缦嗤?

,徐州的上市公司数应为六到七家),徐州的工业经济也肯定会比现在强的多。


3、由于江苏有关方面实施的不平等政策,徐州市区人口已从江苏第二滑落到江苏第四
  江苏省在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上打压徐州,徐州是全省市县同城的13个省辖市中唯一一个没有撤县建区的城市。
  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城市划分的有关规定,城市非农业人口(现为城市建成区人口)50万至100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年签的有关资料,徐州市在1996年城市非农业人口达到100.19万人,在江苏率先(不包括南京市)进入特大城市行列,当年,全国城市

非农业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共34个,徐州市以100.19万排在福州市的100.21万之后,在全国名列第34位,在2001年的国家统计年签中,徐州的非

农业人口为109.10万,在全国列第34位,同年无锡的非农业人口为99.28万,在全国列第39位,苏州的非农业人口为89.18万,在全国列第44位,常

州的非农业人口为81.75万,在全国列第48位。2001年后,无锡的无锡县、苏州的吴县、常州的武进县先后撤县建区,2002年无锡、苏州由于撤

县建区,市区非农业人口由于增加了无锡县、吴县的非农业人口从而使市区人口快速增加,2002年,徐州市的城市非农业人口一年之间就从比

无锡多10万、比苏州多20万变为落后于无锡及苏州。到了2003年,就连县城远离市区的盐都县、宿豫县也变成了盐城市、宿迁市下属的区,而

时至今日,县政府与徐州市政府同城办公的铜山县却仍不能撤县建区,成为江苏所有地级市中唯一的一个。徐州市的城市化进程已明显滞后于

苏南城市。这这无疑是对江苏曾提出的做大做强徐州都市圈的一个最好的讽刺。


  4、在江苏十三个省辖市中,徐州的负担最重
  与江苏省有关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上打压徐州的同时,在行政区划划分上也对徐州采取和省内其他城市不同的政策。
  江苏省原来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为徐州、淮阴、扬州。后来在淮阴及扬州辖区内分别增设了地级市宿迁及泰州,淮阴及扬州两市各自一分

为二,分别成为人口为四、五百万人口的地级市,负担比原来大大减轻,而原辖区内新增的地级市宿迁及泰州由于享受到省里给的 各项优惠政策,使城市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快速发展,原辖区内的两个地级市达到双赢的目的。
  而同为江苏省三个人口最多城市之一的徐州市确无法从行政区划调整上得到实惠。徐州下辖的新沂市京沪高速公路及连霍高速公路、陇海

铁路及胶长铁路(山东胶州至浙江长兴)在此交汇,其交通优势及区位优势极为明显,增设地级市的条件明显好于宿迁,理应成为苏北地区抗

衡鲁南临沂的一张“王牌”,虽然略显稚嫩,但凭借其无可挑剔的区位交通优势、周边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合理的城市布局,其前景是十分明显的

。如果配合适当和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将其升级为地级新沂市,其上升的速度将能更快,走的路将能更远!但这一切并没有在新沂身上发生,徐州无法享受到此种好处。结果是徐州市要以弱于苏州、无锡的城市经济实力被赋予带动6个在江苏省排名较后的县(市)发展的重任。徐州及下辖的六县(市)的总人口为908万,是江苏全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其中仅下辖六县(市)的人口就超过750万人,下辖六县(市)的贫穷人

口比苏南、苏中任一个省辖市的总人口还多。而徐州历史上就是洪水走廊和兵家必争之地,常年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使附近的农村从历史到现

在都较为贫穷,举个例子来说,占徐州市总人口百分之十几的徐州市区的GDP、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约占全市总量的近三份之二,徐州下辖县的贫穷可见一斑。毫无疑问,徐州在全省十三个省辖市中负担最重。与徐州相反,苏南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苏州、无锡的城市经济实力

原来就强于徐州,其下辖的县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和徐州下辖的县相比都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苏州、无锡和所辖县的关系是强强结合,这和徐州的情况是极不相同的,徐州和下辖县的关系是老牛拉破车。假如徐州辖区内新增地级市新沂市,徐州市一份为二为徐州及新沂两市,新

的徐州市人口和苏州及无锡接近约为四或五百多万人,徐州人均GDP指标将在行政区划划分后的当天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任一城市,徐州市经济从此将会快速崛起。而新成立的地级新沂市如果配合适当和合理的政策和措施、给予较好和较高的引导和定位,其发展的速度将会比现在更快更好!


  5、省里派到徐州的市长,有的上任几个月就被捕入狱
  造成徐州经济发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是江苏省频繁更换徐州的高层领导,近些年来,仅笔者能记住的不完全名单就有孙家正、李仰真、王希 龙、于广州、何权、陈耀南、潘永和、徐鸣、李福全等先后出任徐州市委书记、徐州市长职务。
  省里派到徐州担任市委书记、市长的干部(除了徐州本土干部之外)在徐州的任期多则两年,少则几个月,在任职徐州期间,各行其政, 有的抓商贸流通,有的抓交通,有的抓城市建设,有的抓工业,把好端端的一个徐州的经济抓的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江苏省派到徐州的干部大致可分为三种,一为准备提升的干部,这些干部省里已经内定为准备由地市级提拔为副省级,但提拔之前需要下到基层锻炼一到二年,于是,地处江苏西北,号称江苏的西伯利亚的徐州就成了锻炼此类干部的最佳地点,这类干部的代表人物有上世纪任徐州市委书记的孙家政(到任徐州一年多后升为江苏省委副书记,后升为文化部长)、本世纪初任徐州市长的于广州(任徐州市长不到两年升至江苏省副省长,现为商务部副部长),于广州走后任徐州市委书记的何权(任徐州市委书记一年多后升为江苏省副省长)。派到徐州的第二种
干部为腐败干部,如在何权任职徐州市委书记期间调任徐州市长职务的陈耀南,该市长上任几个月后就因为在镇江市涉嫌买官事发被捕入狱,陈耀南既想买官就想买个既舒适、油水又大的官职,徐州市长的官职对此人来说很不理想,但出于无奈,也要硬着头皮上任,在一个不想任职的岗位上的市长能给徐州带来就可想而知了(幸亏只在徐州任期几个月就被捕入狱)。派到徐州的第三类干部为应急干部,其代表人物为潘永和,陈耀南因为在镇江市涉嫌买官事发被捕入狱后,徐州市长职务空缺,于是,省里急调潘永和出任徐州市长,该市长在任职一年后就以身体
原因辞去徐州市长职务,现为省交通厅厅长,也许潘永和的身体的确不适应担任徐州市长一职,但既然不适应,省里为什么匆匆茫茫让其担任江苏省第一人口大市的市长,谁对徐州908万人民负责?去年,省委书记李援朝到徐州视察工作时曾指出,频繁更换地区领导不利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省里频繁更换徐州市的领导究竟是谁之过?新近担任徐州市委书记的徐鸣在徐州口碑不错,但最近又传出其人又将调至省里的风声。


6、江苏高层带给徐州人民的是一次次希望后的一次次失望
  与徐州每年上缴的国税(徐州市每年上缴的国税都高于其地方财政收入)相比,江苏省对徐州的投入简直是微乎其微。从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徐州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不包括能源项目)仅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接受的淮海水泥厂(该厂的设备由当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欧罗马尼亚提供),由罗马尼亚设计的该水泥厂工艺及设备落后,以至无法正常生产,直到十几年后,由国家及地方多次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才勉强达到其设计生产能力。
  徐州许多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一位江苏省长官在徐州视察时说的话他说:“你们徐州只要提供足够的煤炭、粮食(现在的长官也许要再加上电),其他的就不必管了。”
  这样的地位现在仍没有改变。徐州出产的煤炭、电力、农产品等源源不断运往苏南,其结果是:“徐州做了贡献,苏南产生了效益”。
  徐州在江苏,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后娘养的”,徐州并不要求江苏能够给徐州提供多少资金,徐州更关心的是江苏能给徐州提供至少不比山东差的灵活的政策。
  但是徐州人民失望了,江苏不但不能给徐州提供灵活的政策,而且经常出尔反尔,三番五次愚弄徐州人民。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徐连经济带的不了了之,到本世纪初的三大都市圈规划的销声匿迹,江苏高层带给徐州的是一次次希望后的一次次失望。原定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在徐州市举行的东陇海产业带舳 蠡嵋煌显偻希 两窈廖抟粜拧?
  徐州在各方面受到江苏歧视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徐州是江苏五个特大城市唯一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徐州的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总成绩多年来的综合成绩排名在南京之后位列全省第二,但被省队选中的确很少很少。以至于徐州不少少年体育苗子远走他乡,进入部队或外省体育运动队。江苏地级市中三个老牌的师范学院苏州师范学院、扬州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除,徐州外都改成综合型大学,如由苏州师范大学改的苏州大学、扬州师范大学改的扬州大学,甚至连由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后改为南通师范学院为主都成立了南通大学,而徐州师范大学尽管

现在实际已成为工、理、文、体、艺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省教育厅就是压住不批。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实在无法一一列举。


 二、近年来,徐州受到来自近邻山东的有形及无形的打压
  徐州在江苏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的同时,也受到来自相邻省份山东省的有形及无形的打压。
  近年来,山东提出“开发建设鲁南,振兴山东”,对鲁南边界地区实行老区政策,政策上倾斜优惠,执行上灵活机动,重点加快了边界地区工业项目、民营经济、市场流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给苏北及徐州带来了严峻挑战,山东对徐州的打压,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但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打压,对徐州的经济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1、全国铁路枢纽、重要的旅客中转地的徐州至今竟只有两列始发旅客列车(路局外)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但由于徐州铁路分局隶属于济南铁路局而受到各种打压。令人难于置信的是作为交通枢纽,重要的旅客中转地的徐州,至今竟只有两列始发旅客列车(路局外,分别为徐州至北京、徐州至哈尔滨)。
  徐州以前有发往各个方向的旅客列车,但现在,徐州仅有发往北方先向的两列始发列车(东方向属于铁路分局管内列车),徐州无一列发往西方向以及南方向的旅客列车,原来发往南方的徐州至广州的列车改为济南至广州、原来的徐州至上海的旅客列车改为山东枣庄至上海(第五次铁路提速后取消),原来发往西方向的徐州至库尔勒旅客列车改为济南到乌鲁木齐,徐州至宝鸡的旅客列车改为连云港至宝鸡,徐州至武汉的旅客列车改为连云港至武汉。发往北方向的徐州至北京的旅客列车由于是全国闻名的红旗列车,徐州至哈尔宾的旅客列车由于是全年满载
的热点列车而得以保留。与徐州没有发往南、西方向的始发车相反,隶属济南铁路局的三个铁路分局(济南、青岛、徐州)所在城市的另外两个都有发往各个方向的旅客列车。其中发往南方向的有济南至杭州、济南至重庆、济南至广州、青岛至福州、青岛至广州、青岛至上海,发往西方向的有济南至乌鲁木齐、青岛至郑州、青岛至武昌、青岛至兰州(西宁),就连不是铁路分局驻地的山东城市烟台发往南方向的也有烟台至金华西、发往西方向的有烟台至西安,更为可笑的是,铁路第五次提速后新增的烟台至金华西的旅客列车从整个列车到乘务人员竟都是来至
千里之外的徐州铁路系统,济南铁路局打压徐州铁路的方式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徐州无发往南、西方向的旅客列车已严重制约了徐州的经济发展,由于没有始发列车,徐州的各旅行社既不敢接团也不敢发团,各出版社新出版的旅游书籍介绍徐州的一段都明白无误的指出徐州无发往南、西方向的始发列车,因此很难买到这两个方向的卧铺车票。
  徐州仅在南京求学、经商、工作的就有数万人但由于徐宁之间没有城际列车,大批往返于徐州南京之间的旅客要不就乘座没有座位的路过车,要不就乘座高于铁路票价一倍的客运汽车。每年的黄金周及春运期间增开的徐州至南京的城际列车尽管运行时间长达8、9小时(正常3小时多)仍常常爆满。由于徐州无发向南方向的旅客列车,上海东方航空公司多次增加了徐州至上海航班的班次。徐州至南京增开的汽车客运班次每天达上百班,由于徐州无发向南、西方向的旅客列车,每年春运,徐州站经常滞留大批无法上车的旅客,原来许多从徐州上车的周边地区
人员以及在徐州中转的旅客都改走别地,造成徐州铁路客运不断萎缩,铁路枢纽的地位不断下滑,徐州人民守着铁路出行难的尴尬局面。
  对于徐州无发往南、西方向的旅客列车的问题,徐州人民反响强烈,徐州市有关方面也多次出面协调但一直没有结果。相反徐州有限的旅客列车资源确几乎全被山东人民利用。第五次列车提速以前,徐州始发的列车有徐州至济南、徐州至青岛、徐州至烟台、徐州至枣庄,尽管这几躺列车除了徐州至青岛的列车以外上座率都不高(本人曾经乘座过徐州至烟台的列车,卧铺车厢三份之二都因无人被锁上,余下的三份之一

卧铺车厢光是下铺也坐不满人)但也能年复一年的开下去。
  从铁路徐州站的始发车情况来看,徐州和江苏的城市没有任何联系,徐州看起来不是隶属于江苏而更象是隶属于山东。铁路第五次提速以

后,由于徐州至济南、徐州至枣庄的列车实在没人坐而被迫取消,保留的徐州至青岛、徐州至烟台的列车从时间上也作了精心安排,如徐州至

青岛的列车每天早上六点三十一分从徐州站发车,从徐州发车半小时后进入山  东境内后就成了山东鲁南人民进省城济南办事的公交班车,

同样,青岛到徐州的旅客列车每天上午从青岛发车后,成了胶东人到省城济南办事的公交班车,下午两点到济南后,又把上午在济南办完事的

鲁南人送回各自的城市。
  受到济南铁路局打压的徐州铁路系统怨声载道,徐州无权开通客源众多的南方线路,徐州的职工年收入远远高于徐州的近邻安徽蚌埠,但

徐州铁路员工的收入则明显低于低于隶属于上海铁路局的蚌埠铁路分局的职工收入,不仅如此即使在同属于济南铁路局的三个分局中徐州铁路

分局职工的收入也属最低,更为可笑的是,徐州铁路职工夏季的防暑降温费按北方省份山东的标准执行,而冬季的烤火费的执行标准则要按南方省份江苏的标志执行。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路系统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徐州人民守着铁路出行难的尴尬局面看来一时难以改变。


2、山东的鲁南边界政策实际上就是对徐州及苏北的政策打压
  近年来,山东省以及鲁南地区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鲁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优惠政策力度之大,是苏北地区及徐州无法比拟的。比如,为了扶持临沂批发市场的大发展以抗衡徐州,临沂地区在初期对到市场经营的业主采取了近似于零的收费政策,极低的税收及市场管理费,使大批原在徐州市场上经营的业主快速向临沂地区聚集,使原来市场规模远大于临沂的徐州市场大大痿缩,现在,临沂市场规模已超过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批发市场群。而徐州由于隶属于江苏,各项政策的制定受制于江苏,根本无法用现有的政策和临沂竞争。
  邻近徐州的山东枣庄、济宁市运输汽车、船舶的办理牌照、入户及年检等相关费用大大低于徐州,因而造成大量的徐州下辖县区的运输汽车、船舶到山东办理牌照,大量的资金随之流向山东,而江苏在这种事情上一贯考虑的是全省一盘棋,徐州市根本无力改变现状。
  山东为了齐心协力,支持鲁南的发展,以在苏鲁两省的竞争中超过江苏,借助于山东是独立的山东电网的优势,将其鲁南地区的电价定在低于苏北地区近0.1元的价位,使得大批的资金向山东聚集,其工业快速发展,原来工业基础大大弱于徐州的鲁南地区工业,现已大步赶上。而徐州虽是电力强市,但由于隶属于华东电网而无自主定价权,只能眼看着自己和鲁南地区的竞争渐落下风。对于国家限定发展的产品如小水泥 等,江苏对徐州的相关企业采取的是不折不扣的关停政策,江苏省多次派要员到和紧邻山东的徐州贾汪等地区检查并监督地方小水泥的关停情况。而邻近徐州的山东的小水泥企业不仅不关,而且由于享受着低电价、低税收的政策以及员工低工资的优势生产出大批成本低的水泥。不仅如此,本来成本就低的山东水泥,在销售到江苏境内以后,还可以享受当地政府类似“出口退税”一类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补贴、退税等方式,幅度从几十元/吨到上百元/吨不等)。这就造成这样一种既成事实:徐州以及苏北的小水泥由于江苏实行的不折不扣的关停政策而大都关停破产,而鲁南的小水泥,则迅速南向靠拢,以低成本抢占江苏市场。
  鲁南对苏北及徐州的策略是:产品打过去,投资(项目)抢过来。当然,具体的策略,都在实践中操作,却没有任何文字落到纸面上,这可以看作为一种无形的打压。而苏北及徐州由于受制于江苏政策的死板,只有苦笑而别无他法。


3、徐州是鲁南地区最佳的污水排放通道
  由于徐州的新沂、邳州地处发源于山东的沂河、沭河下游,因此,每当洪水季节,大量的来自鲁南地区的客水,经沂河、沭河下泻至徐州的新沂、邳州两地,淹没大量良田,给两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量损失。
  更为另人生气的是,鲁南一些地区对产生大量污染源的小企业任其发展,而在山东飞速发展的小水泥、小造纸、小化工——很多时候造成的污染,往往会由徐州来承担后果。由于地理上北高南低,在山东省沿沂河、沭河排放的污水,最终经由邳(州)苍(山)分洪道到达江苏。徐州人民对于由山东排放的污水经邳(州)苍(山)分洪道到达江苏,然后进入大运河,造成徐州自来水厂大运河取水口严重污染,给徐州市区造成供水困难这件事至今记忆忧新(连消防大队的消防车都全部出动给市民供水)。


  三、徐州何去何从
  尽管徐州遭受来自江苏的歧视以及来至山东的打压,但徐州仍在逆境中艰难前进,十几年来,徐州在下属6个穷县的情况下GDP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并在苏北五市中保持第一,徐州的人均GDP由原来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今年有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近百分之二十,徐州的人均gdp为苏北五市第一,2003年苏北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徐州功不可没(在苏北五市,徐州人均GDP高出盐城10%、高出淮安20%、高出连云港30%、高出宿迁近90%。如徐州不加入,苏北的人均gdp将低于1000美元,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徐州是全国所有老牌煤炭城市中经济状态最好的城市。徐州的城市建设、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在江苏的排名均处于较高的位置。但徐州的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鲁南地区的发展速度。
  可以说,徐州发展慢不是徐州不愿发展、不会发展,而是江苏有关部门目光短浅,不愿看到徐州发展并给徐州的发展设置重重障碍造成的。
  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山东省做的要比江苏好的多。假定徐州属于山东,那么毫无疑问,徐州的发展速度肯定要比现在  快的多(但这只是一种假定,徐州不可能也不愿属于山东,徐州是江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山东省对鲁南的各种政策扶持,使鲁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鲁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已明显的高于苏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未来苏鲁 两省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苏北和鲁南的竞争,因为在两省发达地区苏南及胶东的竞争中,苏南地区稍占优势,而在苏北及鲁南的竞争中,鲁南从发展速度上已明显占上风,此长彼消,江苏如不在发展苏北上做足文章,被山东全面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人吃的是草(享受的各种不平等待遇及受到的各种歧视及打压),挤出的是奶(向苏南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煤炭及电力供应),徐州不需要江苏省给出特殊的政 策,徐州只需要能够享受到和全省其他地区同样的政策。这种要求并不过分,但这是不可能的!至
少在现在,要求徐州能够享受到和全省其他地区同样的政策是不可能的。徐州在现阶段靠的只能是自己。
  徐州拥有丰富的土地、矿产、农产品、等自然资源、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徐州是苏北地区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城

市,最有可能成为长三角经济辐射和沿江开发的广阔腹地。目前,徐州加快工业化进程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  机遇。
  徐州今后要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主动地与上海及苏南对接,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大力扶持以资源加工为主体的新型加工业,加快发展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支持发展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帮扶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成长性强的骨干企业,转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升工业经济的竞争力。注重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同步建 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徐州要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  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区域城镇化体系,扩大并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和扩散的功能。强化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和辐射作用,巩固和增强作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中心城市的集聚  辐射功能。加快铜山县改区的步伐,积极培育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区位条件较好的新沂、  邳洲、沛县等中心县城,扶持其发展为中等规模城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形成更多的“土著”企业家和创业者队伍,使民营经济成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以金山桥开发区为主阵地,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服务水平,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大规模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使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加速集中。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一直受到江苏的歧视及不公正的待遇,近年来,又受到来自山东的夹击,徐州在苏鲁两省的夹缝中艰难前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徐州除了加快发展之外别 无它路,徐州靠等江苏的优惠政策没有出路,徐州人民只有靠自己才能打出一条光明大道!
徐州人民-----苦 90年代,全国第一坐“破三铁”城市,造就了大批的下岗工人,现在他们的生活大多依然坚辛

很多的至今不为人知的,矿难。。。。。

看看苏南的富庶,看看这十年来没有变化的老徐州。。。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8-20
临沂方面
我这里有整整一本书《临沂区域环境与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临沂大学的教科书,里面详细阐述了临沂的区域环境、机遇和竞争危机...

有兴趣的可以找找看看。
[ 此帖被海歌18727在2013-08-20 14:02重新编辑 ]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8-20
综合评论三家的“危机”文章:

济宁——数据详实,对比明显

徐州——怨妇,一味地抱怨,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数据

临沂——系统、专业,上升到了“学术”、“经济科学”的地步。可见当时李群的确有一套
反对省管县,支持虚省(中央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弱县(地级派出机构,去除行政职能),强化地级市,扩权乡镇。

本人唯一马甲为涩心依旧,只在特定情况下出没...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8-20
什么时候出现的“淮海三巨头“的说法?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8-20
淮海“三巨头”?
精忠上仰将军岳,正学前瞻教授胡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8-20
都是几年之前的文章了。
现在,济宁已不再是淮海GDP领军者,徐州在铁路上也不再归济南局管辖,临沂在几年时间内实现了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突飞猛进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8-20
人均方面这3个

哪个最强?

其实我觉得洛阳,潍坊,保定等和它们3个都有共性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8-20
徐州那篇文章满是抱怨。
说铜山没划区、徐州师大不升格是江苏省打压,车次少是济南铁路局打压,那看看现在,铜山已改区、徐师大升格为江苏师大,徐州从济南局管辖变更为上海局管辖,京沪高铁建成,郑徐客专正在建设,徐州地铁已获批,江苏规划徐州都市圈,文章内容完全可以变成江苏是怎样照顾徐州的
[ 此帖被gaos在2013-08-20 14:2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8-20
淮海三巨头,给跪了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8-20
徐州的文章确实有些怨妇的味道,徐州的区位优势是济宁、临沂无法比拟的,假如没有做好,主要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没有意思。除了京沪深圳这些宠儿,那个地方不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即使在山东省内,除了济青,别的地方又能得到几分照顾,不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么?江苏也是苏南发展的好,但也仅是苏宁得到照顾可能多一些,其他常州、无锡、南通等地难道就不发展了?徐州是个很有优势的地方,假如能成立淮海省,当然是徐州最好的结局和前景。但即使现在,徐州也依然应该能有好的发展结果,只是看法标准不一,什么样才算好呢?徐州GDP全国前十?徐州铁路已经划归了华东上海局,所谓济南局、山东省的打压都不复存在了,徐州加油吧!
最后很奇怪,“淮海三巨头”这一说法,济宁似乎不应归入淮海吧?再者怎么哪个地方都没把枣庄考虑在内,有点不可思议。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8-20
原来徐州的落后是这样造成的。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8-20
时至今日,“三巨头”的现状如何啊?请各位前辈给分析分析···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8-20
地处江苏西北,号称江苏的西伯利亚。。。。。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8-20
徐州鸡化蛋裂吧。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8-20
淮海是个宽泛的地区,济宁可以算入也可以不算。前些年济宁GDP牛的时候,曾经和徐州争过淮海龙头城市,不过随着几任领导不给力,济宁GDP增速也下降了,也不再喊淮海了。
至于枣庄,不是没计入淮海地区,而是枣庄的经济实力在淮海不突出,达不到前三位,挤不进“三巨头”的行列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08-20
临沂 济宁跟徐州还没法比较吧。徐州的潜力远比前两个大。地理位置决定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3-08-20
果然好多人喷“三巨头”!!
记住我,我是一二三!一二三!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08-20
好一个徐州人民批(嫉)评(妒)临沂的帖子!
另外枣庄确实过得半死不活的,增长乏力,进不得淮海前三,不用做梦了……但是那点底子,在整个淮海地区的地市上也不算差。只是再没个进步,等滕州的煤矿干净了,枣庄的转型万一不行,就不能指望什么了。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山东枣庄欢迎您!
民族扬威地,英雄台儿庄。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3-08-20
回 刘顺顺 的帖子
刘顺顺:好一个徐州人民批(嫉)评(妒)临沂的帖子!
另外枣庄确实过得半死不活的,增长乏力,进不得淮海前三,不用做梦了……但是那点底子,在整个淮海地区的地市上也不算差。只是再没个进步,等滕州的煤矿干净了,枣庄的转型万一不行,就不能指望什么了。 (2013-08-20 19:07) 

这么多妹矿,你担心啥呢,嘻嘻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3-08-20
徐州感觉受区划局限 鲁苏皖淮海沂蒙部分我看好大范围重组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3-08-20
山东二城的知名度比徐州如何。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3-08-20
回 刘顺顺 的帖子
刘顺顺:好一个徐州人民批(嫉)评(妒)临沂的帖子!
另外枣庄确实过得半死不活的,增长乏力,进不得淮海前三,不用做梦了……但是那点底子,在整个淮海地区的地市上也不算差。只是再没个进步,等滕州的煤矿干净了,枣庄的转型万一不行,就不能指望什么了。 (2013-08-20 19:07) 

发展台儿庄的旅游业嘛
到后来,才发现爱你是一种习惯,我学会和你说一样的谎。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3-08-21
回 扬歌海上 的帖子
扬歌海上:徐州的文章确实有些怨妇的味道,徐州的区位优势是济宁、临沂无法比拟的,假如没有做好,主要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没有意思。除了京沪深圳这些宠儿,那个地方不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即使在山东省内,除了济青,别的地方又能得到几分照顾,不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么 .. (2013-08-20 12:35) 

说到淮海的“巨头”,我首先想到徐州,似乎没有谁能与其并列。第二个的话我想到的是连云港。
临沂似乎可以算淮海地区,但济宁我也没意识到它属于淮海。
所谓“淮海三巨头”的说法确实奇怪。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3-08-21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说到淮海的“巨头”,我首先想到徐州,似乎没有谁能与其并列。第二个的话我想到的是连云港。
临沂似乎可以算淮海地区,但济宁我也没意识到它属于淮海。
所谓“淮海三巨头”的说法确实奇怪。 (2013-08-21 02:45) 

徐州较强在于本身这个城市,有点类似洛阳,而不是整个地区.底蕴相比来说厚一些,济宁,潍坊,枣庄等工业基础也有,临沂给人感觉起步较晚.连云港地处末端并沿海,又有陇海铁路,知名度高点.

其实枣庄一点也不弱,只是辖区太小,人口少,规模就小,人均经济差不多在淮海地区能排第一的样子吧.

济宁明显属于淮海地区,淮、沂、泗、沭等流域.徐州在此位置较好,竞争力较强,普遍的是淮海各地市人口稠密,基数较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