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市乡区沿革】民国二十三年(1934)9月,江苏省与南京市省市划界交割,江宁县向南京市移交大片乡村。
是年10月,南京市通过市区、乡区划分办法;其中乡区分为三个区,即
燕子矶区、
孝陵区、
上新河区,分别为
第九区、
第十区、
第十一区。
第九区:在北,以燕子矶镇为中心,命名燕子矶区;包括乌龙、笆斗、万山、太平、和平、燕子矶、栅栏、金固、七里(包含八卦洲、泥滩洲)等乡镇。
第十区:在东,以孝陵卫镇为中心,命名为孝陵区;包括尧化、仙鹤、马群、孝陵、海新、谷秀等乡镇。
第十一区:在南,以上新河镇为中心,命名为上新河区;包括安定、风台、西善、南圩、北圩、江胜、上新河、南滨‘北滨等乡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将南京市乡区和江宁县辖境划为十个乡区,即孝陵卫、上新河、燕子矶、东山镇、江宁镇、陶吴镇、禄口镇、湖熟镇、汤山镇、栖霞镇。旋江宁县所属各乡镇划属。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伪维新政府特别市将南京市郊区划为孝陵卫、上新河、燕子矶、
安德门4个乡区。在乡镇以下分保、甲。
孝陵卫区:东至麒麟门,南至解脱河,西至太平门,北至仙鹤门。西与西南分别与燕了矶区、安德门区毗连。
上新河区:东沿城墙至赛虹桥,南至大胜关,西沿大江,北至三汊河南岸。
燕子矶区:东至尧化门,南至和平门外、钟阜门外城根,西沿大江,北至八卦洲外沙滩。东北、西南分别与孝陵卫区、第五区毗连。
安德门区:东至小水关、高桥门,南至铁心桥,西至西善桥,北至光华门。东北与孝陵卫区毗连,以光华门外沿解脱河河岸为界;西南与上新河区毗连,以赛虹桥至西善桥沿南河岸为界。
民国三十一年(1942)4月,汪伪国民政府南京市仍将南京市郊区划为4个乡区,其中以燕子矶区为
乡区自治实验区,即安德门区、上新河区、孝陵卫区和乡区自治实验区。乡区下设乡镇,乡镇下设保、甲。
安德门区:区公所设雨花路城厢。有雨花、西街、通济3坊;另有1镇4乡,即善德镇和谷秀乡、凤台乡、赛浜乡、海新乡。共73保、711甲。
上新河区:区公所设上新河镇。有1镇5乡,即上新河镇和江东乡、南圩乡、北圩乡、南滨乡、北滨乡。共96保、996甲。
孝陵卫区:区公所设孝陵卫镇。有4镇1乡:孝陵镇、牌楼镇、马群镇、仙鹤镇和太平乡。共53保468甲。
乡区自治实验区:区公所设燕子矶镇。有1镇8乡:燕子矶镇和笆斗乡、乌龙乡、万山乡、和平乡、栅栏乡、金固乡、七里乡、八卦乡。共89保、795甲。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南京光复,恢复战前区划。寻
增设安德门区为第十二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3月,江宁县划属汤水、麒麟、古泉、东流等4乡镇,划为
第十三区——汤山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1月,析第九区之
八卦洲设立
第十四区,析第十二区之
江心洲设立
第十五区。
是年3月,各乡区情况如下(第十四区、第十五区数据仍计在第九区、第十二区)
第九区:驻燕子矶镇。区域四至:东自瓜冲起,沿王家边、羊山头、尧化门,以外郭城与江宁县分界;南顺京沪铁路、库伦路向西至中央门,更折转向西沿城墻至东岳庙为界;西南自东庙庙曲埂向北经黄土山、叶家埂,沿铁路路面向西至运粮河水关桥,直至下关车站、东炮台、煤炭港,以路北侧为界,西北以长江为界。面积180.32平方公里。共辖25保,383甲。
第十区:驻孝陵卫。区域四至:东南以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上甸庄、沧波门小水关,沿外郭城与江宁县分界;西南自小水关沿河道至河头埠折转向北,以横沟为界,至横沟以北鵝房桥更折转向西以山头为界;西以环湖马路、太平门、中山门至中山门与中庄之间山头界;北以京沪铁路为界。面积71.31平方公里。共辖37保355甲。
第十一区:驻中华门外雨花路。区域四至:北面自城墙西南角起,经中华门、雨花门、通济门、光华门至中庄以北之山头,以城墻为界;东自山头向东至鹅房桥折转向南,沿横沟南行至河,沿头埠东折转向东,沿河至小水关为界;南自小水关西行经高桥门、上坊门、夹岗门、周家楼子、南北中村折转向南,至麻田桥更折转向西,经铁心桥、小苇村、护花村至西善桥,以外郭城与江宁县分界;西北自赛虹桥起至西善桥止,以河为界。面积52平方公里。共辖44保648甲。
第十二区:驻上新河。区域四至:东南自赛虹桥起,经西善桥、格子桥、天保桥、大胜关以河为界,西善桥大胜关一段与江宁县分界;西以长江为界;北以定淮门外护城河、三汊河为界。面积107.1平方公里。共辖47保662甲。
第十三区:驻汤山。区域四至:北自张庄向东,经桂果园、陡山、袁家边、牌头庵,与江宁县第七区分界:更自牌头庵向南,经陈山、倒庙、探子山折转向东,经师姑堰、葛家边、大赤堰,与江宁县第六区分界;东以陆军医院、义丘山脚下、汤山镇至周家边山口东山脚转瓦窑与江宁县第六区分界;南自京杭国道与炮兵学校射击场公路交叉处(路面在内)向西至驾子山,向南经步岗,再向西经藕家庄、银凤山、横埝山,沿青龙山折转向东北至官塘,沿橙子山、陶家山折转向西南,自王家街复向西经高寨、马鞍山、涧沟埂与江宁县第六区分界;西以麒麟门外郭城为界。面积93.56平方公里。共辖10保161甲。
1949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军管会)继承第一至十三区区划,废除第十四区、第十五区。随后废除保甲制度,设立乡镇。
第九区:(待补)
第十区:(待补)
第十一区:2镇10乡,即五贵镇、七里镇和集合乡、菊花乡、西善桥乡、花神庙乡、高辇柏乡、红花乡、石婆庙乡、七桥瓮乡、石门坎乡、高桥门乡。
第十二区:3镇11乡,即上新河镇、三汊河镇、水西门镇和江东乡、清江乡、茶亭乡、永定乡、旗杆乡、东宏乡、大胜乡、双闸乡、元通乡、中和乡、兴隆乡。
第十三区:(待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南京市郊区沿革】1950年6月,南京市重新划区,原有十三个区调整为十二个区。其中涉及郊区的调整有:原九、十一、十二区靠近城区的工商业集中区和居民区,分别划归新三、四、六区管辖。原九区改为新八区;原十三、十一、十二区改为新九、十、十一区,辖区均有调整。原十区撤销,以原辖区内之中山陵园及周围地区新建中山陵园区,其余分别划归新九、十两区管辖。按照,1950年《南京市新区划区界说明》:
旧九区:改建为新八区;宝塔桥地带划归新六区;增加旧六区一部分,即中央门外地带。下辖上坝、中桥、下坝、巽离、七里、笆斗、兴武、藤子、吉祥、尧化、万寿、迈皋桥、大庙、小市等14乡和燕子矶镇。
旧十区:改建为中山陵园区;自太平门外岗子村至太平门车站以西地带划归新一区;自尧化门向西生岔路口转向南,沿上三旗、下五旗、黄马、青马家营、马群各乡村东界,转向西沿五棵松南界,及顾家营北界、漆园西界,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划归新九区;自旧十、十一区中山门外附近交界处起,向东沿后庄、西土街、长巷、双拜岗、皂角树等乡村南界,向北沿漆园西界,转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划归新十区;中山陵园区界系东自岔路口向南沿上三旗、下五旗黄马、青马、陶家营、马群各乡村东界,向西沿五棵松、顾家营北界,向南顺农业试验所路至漆园西界,向南沿棕园、皂角树、双拜岗、长巷、西土街、后庄各乡村南界,沿城墻至太平门外顺岗子村至太平门车站大路至铁路止。下辖苜蓿园、黄马、蒋王庙等3乡和孝陵卫镇。
旧十一区:改建为新十区;中华门外以南地带,东自养虎巷东端起,沿铁路北边向西至双塘转向北,至集合村再向西沿赛虹桥东口至城墻脚止——划归新三区;增加旧十区一部分,即自旧十、十一区中山门外附近交界处起,向东沿后庄、西土街、长巷、双拜岗、皂角树等乡村南界,向北沿漆园西界,转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划入的旧十区1乡4村(牌楼乡及童子仓、后庄、大小石山、杨晏桥等4村),至此新十区辖2镇11乡。1951年2月,集合乡并入五贵镇。至此,第十区辖2镇10乡。
旧十二区:改建为新十一区;三汊河地带划归新六区;水西门外、汉西门外以西地带,南自南伞巷南端起,绕南湖西北边向西至西街头,转向北至愁湖,包括该湖向东至一道埂子,向北至风凰街北端,转向东屠宰场西北城墻转角止——划归新四区。调整后三汊河镇、水西门镇划出,新十一区辖1镇11乡。
旧十三区:改建为新九区;增加十区一部分,即自尧化门向西生岔路口转向南,沿上三旗、下五旗、黄马、青马家营、马群各乡村东界,转向西沿五棵松南界,及顾家营北界、漆园西界,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新九区应辖汤山镇、东流镇、麒麟乡、青龙乡、古泉乡、青西乡、沧波门乡。
1953年6月,调整郊、县区划:
第八区:保留建制;仙鹤乡、白水乡、沧波乡的尚庄、余粮庄等两个村划归陵园区;夹江北八卦洲地区的上坝、下坝、中桥、巽离、七里等5个乡,划归六合县。
第九区:撤销建制;汤山镇、东流镇、麒麟乡、青龙乡、古泉乡、青西乡和沧波门乡的沧波门、花岗、蛇盘、杨家庄、五百户、门西等6个村划归江宁县。
第十区:保留建制;石门坎乡的后庄村,牌楼乡的胜利村划归陵园区;西善桥乡、高桥门乡,菊花乡的凤翔村、丁树村、二凹村、双塘赵村、东向花村、风凰村等7个村,花神庙乡的荷塘村、曹梁二村、景家村、送驾村、周单二楼子等5个村,石波庙乡的夹岗门村、张家板跳村、长塘村、下坞营村、苏家桥村等5个村,七桥瓮乡的刘家岗村、赵史岗村、过丙桥村、金家圩村、汤家坝村、瓮家营村、梅家郎村、河沿二铺、柴家营等9个村,石门坎乡的杨庄村,牌楼乡的白甸村、郑家营、杨晏桥、刁、石山、合作村、前镇村、联合村团结村、大石山村、新民村、荷花村、联合新村、唐家营村、互助村等14村,高辇柏乡的丁墙村、蒋家村划归江宁县。是年8月,调整后的第十区改设为2镇4乡,即五贵镇、七里镇和菊花乡、高辇柏乡、红花乡、石门坎乡。五贵镇:原五贵镇的钱家村,普德村、雨花台、羊巷、五贵里,雨花路南段及原高辇柏乡的土城头;七里镇:原七里镇的全部及原石门坎乡的象房村、红花乡的草场圩、红花村;菊花乡:原菊花乡的安德门街小行、臧家巷、三合村四个村及原五贵镇的集合、能仁里、窑岗村、西营村四个村;高辇柏乡:原高辇柏乡的卡子门、望江矾、白家水洞、长岗、高头村五个村及原花神庙乡的尹家巷、南北中村、花神庙、夏家凹、井二村五个村;红花乡:原红花乡的小教场、中牌搂、教场口、丁家园.花园、前江沿六个村及石婆庙乡的石婆婆庙、东瓜匙、窨予山、路子铺、洪家园五个村;石门坎乡:原石门坎乡的西方、申庄、童子仓、石门坎、前方、天堂、关门口、中和桥、中方九个村及碌七桥瓮乡的常众圩、响水桥、中和桥、七桥瓮四个村。
第十一区:撤销建制;上新河镇及茶亭乡的小北圩、南圩、雷公庙、风凰西街、茶亭街等五个村与江东乡的积余、下圩、河北后街、河南后街、江东村、电台村、北河口等七个村划归第四区;清江乡划归第六区;永定、旗杆、圆通、大胜、中和、兴隆、双闸等8个乡,又茶亭乡的厂圩村,江东乡的所街、白鹭、月庙、积善等4个村划归江宁县(新建第十一区,辖此8乡及西善桥乡、新建的所街乡、铁心桥乡,共十一乡)。是年8月,清江乡由第六区划入第四区。
陵园区:黄马乡划入4个村。是年8月,黄马乡分设为岔路口乡、马群乡。
江宁县:第八区之尧辰、石埠、衡阳、仙女、新合、栖霞镇等6个乡镇,又摄山镇的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等5个行政村和三阳乡的便民村,及江宁、句容两县分辖的龙潭镇划归南京市,设立新的第九区。是年8月,栖霞镇、石埠镇合并为栖霞镇,尧辰乡分设为尧辰乡、乌龙乡。
1954年1月,第四区上清河镇、江东乡、茶亭乡、清江乡仍划属第十区;第十区辖3镇7乡,即上清河镇、五贵镇、七里镇和菊花乡、高辇柏乡、红花乡、石门坎乡、江东乡、茶亭乡、清江乡。
是年11月,第八区撤销小市乡,设立小市镇。
1955年8月,
第八区、第九区、第十区更名为燕子矶区、栖霞区、雨花台区,加之中山陵园区,共4个郊区。
1956年2月,郊、县再次调整区划:
六合县八卦洲区的巽离、上坝、下坝、中桥、七里5个乡划归燕子矶区;
江宁县的旗杆、永定、兴隆、圆通、双闸、中和、大胜、近华、桥北、泰山、铁心、夹岗门等乡和板桥镇一个镇,划归雨花台区;
江宁县的牌楼、沧波两个乡划归中山陵园区;
江宁县的三阳乡,句容县宝华区的东阳乡划归南京市栖霞区。
是月,江宁县的定坊乡、桥南乡划归
雨花台区,龙泉乡划归
栖霞区。旋即,雨花台区定坊乡、泰山乡合并为定坊乡,板桥镇、桥南乡合并为板桥镇。调整后雨花台区辖4镇19乡。
是年5月,江宁县的高桥门乡、雨花台区石门坎乡划归中山陵园区;句容县宝华区樟桥自然村划归栖霞区龙泉乡。6月,秦淮区桥南村划属雨花台区。9月,雨花台区旗杆乡、永定乡合并为江心乡,棉花堤部分划归上清河镇。
1958年3月,南京市乡镇调整:
燕子矶区:撤销吉祥乡、大庙乡、中桥乡、巽离乡,燕子矶区辖2镇6乡,即燕子矶镇、小市镇和迈皋桥乡、尧化乡、笆斗乡、上坝乡、下坝乡、七里乡。
雨花台区:撤销七里镇、五贵镇和大胜乡、圆通乡、中和乡、清江乡、茶亭乡、红花乡、夹岗乡、菊花乡、高辇柏乡、定坊乡、近华乡、桥北乡等十二个乡。雨花台区辖4镇6乡,即红花镇(七里镇、红花乡、夹岗门乡)、雨花镇(五贵镇、菊花乡、高辇柏乡)、板桥镇(桥北乡、近华乡并入)、上新河镇和江心乡、双闸乡(大胜乡、圆通乡的红旗社并入)、兴隆乡(中和乡、圆通乡的幸福社、圆通社)、江东乡(清江乡、茶亭乡并入)、铁心乡(铁心桥乡的铁心社、定坊乡的定坊、马家店、高家库等社)、西善乡(铁心桥乡的西善社、定坊乡的泰山、和平社)。
栖霞区:撤销衡阳、东阳、龙泉、三阳四乡。栖霞区辖3镇2乡,即栖霞镇、摄山镇、龙潭镇和新合乡、仙林乡。
陵园区:撤销岔路口乡、牌楼乡、白水乡、仙鹤乡四乡。陵园区辖1镇5乡,即孝陵卫镇和蒋王庙乡、石门坎乡、高桥门乡、马群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
燕子矶区:燕子矶公社、八卦洲公社、尧化公社。
雨花台区:雨花台公社(雨花镇、红花镇)、江东公社(上清河镇、江心乡、江东乡、双闸乡、兴隆乡)、西善公社(铁心乡、西善乡)、板桥公社(板桥镇)
栖霞区:栖霞公社(后改为十月公社)、龙潭公社
中山陵园区:紫金山公社
是年11月,
撤销燕子矶区、雨花台区、栖霞区、中山陵园区,设立郊区(大郊区),燕子矶镇、小市镇、迈皋桥乡划属下关区。
1959年12月,撤销尧化公社,尧化大队划属十月公社,其余大队划属燕子矶公社。
1960年2月,雨花台公社、西善公社合并为雨花台公社。
1960年9月,
郊区撤销,十月公社、龙潭公社、紫金山公社划属玄武区;燕子矶公社划属鼓楼区;八卦洲公社划属下关区;雨花台公社划属秦淮区,江东公社划属建邺区,板桥公社划属白下区。
1961年6月,恢复镇建制,玄武区设立龙潭镇、栖霞镇、孝陵卫镇,燕子矶镇、小市镇、迈皋桥乡划属鼓楼区,秦淮区设立雨花镇(包括五贵里)、红花镇(包括七里街、双桥门)、西善桥镇,建邺区设立上新河镇(包括江东门、棉花堤)。
是年11月,白下区设立板桥镇。
1962年7月,除小市镇仍归鼓楼区外,原划属城区的各镇、公社划属市郊区(办)。
1963年4月,
设立燕子矶区、栖霞区、雨花区、江东区、陵园区。其中雨花区辖雨花台公社、板桥公社和雨花镇、红花镇、西善桥镇、板桥镇;江东区辖江东公社、上新河镇。
是年7月,
雨花区改称雨花台区,各区大公社改设为小公社。
燕子矶区:原有的燕子矶、八卦洲两个公社(乡)划小为上坝、中桥、巽离、下坝、七里、大庙、迈皋桥、藤子、燕子矶、柳塘、笆斗山、兴武十二个公社(乡)。
栖霞区:原有的栖霞、龙潭两个公社(乡)划小为三阳、东阳、东花、龙泉、摄山、十月、长林、衡阳、乌龙、尧辰、栖霞、便民等十二个公社(乡)。中山陵园区:原有的紫金山公社(乡)划小为蒋王庙、孝陵卫、石门坎、高桥门、牌楼、沧波门、马群、白水桥、仙鹤门、岔路口等十个公社(乡)。
江东区:原有的江东公社(乡)划小为茶亭、江东、清江、圆通、双闸、大胜、中和、沙洲、兴隆、旗杆、东宏、永定等十二个公社(乡)。
雨花台区:原有的雨花、板桥两个公社(乡)划小为九龙桥、石婆庙、夹岗、花神庙、菊花、西善桥、铁心桥、定坊、桥北、红庙、落星、板桥、近华等十三个公社(乡),雨花镇改称五贵镇,红花镇改称七里镇。
1964年8月,中山陵园区高桥门公社划归雨花台区。
1965年3月,鼓楼区小市镇划属栖霞区,中山陵园区孝陵卫镇石门坎居委会划归雨花台区七里镇。
1965年5月,
雨花台区、江东区和中山陵园区的石门坎、牌楼、沧波门等3个公社合并设立新的雨花台区,5镇29个公社调整为5镇10公社,为七里镇、雨花镇(五贵镇改名)、上新河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石门坎、红花、雨花台、江东、沙洲、双闸、江心洲、板桥、西善桥、铁心桥等公社。
栖霞区、燕子矶区和中山陵园的孝陵卫镇及蒋王庙、孝陵卫、马群、白水桥、仙鹤门、岔路口等6个公社合并设立新的栖霞区,6镇30个公社调整为6镇10公社,为小市镇、迈皋桥镇、燕子矶镇、栖霞镇、龙潭镇、孝陵卫镇和燕子矶、迈皋桥、紫金山、玄武湖、马群、尧化、十月、摄山、便民河、八卦洲等公社。
【雨花台区沿革(1965年后)】1966年6月,石门坎公社沧波、花岗、余粮3个大队划归栖霞区马群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板桥公社并入板桥镇,其余各公社改乡。雨花台区共辖5镇9乡,即七里镇、雨花镇、上新河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石门坎、红花、雨花台、江东、沙洲、双闸、江心洲、西善桥、铁心桥等乡。
1984年2月,通济门居委会、红花公社桥北生产队划归白下区,七里街、扇骨营2个居委会划归秦淮区,江东乡凤凰二队、三队、跃进生产队及上新河镇凤凰西街、茶亭2个居委会划归建邺区。
1988年12月,以共青团路一至五村范围建立全区第一个街道级的雨花新村办事处。至此,雨花台区辖1街道5镇9乡。
1992年2月,撤销江东乡、上新河镇,设立江东镇;撤销红花乡、七里镇,设立红花镇;撤销石门坎乡,设立石门坎镇;撤销铁心桥乡,设立铁心桥镇;撤销双闸乡,设立双闸镇;撤销雨花台乡、雨花镇,设立新的雨花镇;撤销西善桥乡、西善桥镇,设立新的西善桥镇。调整后雨花台区辖1街道8镇2乡,即雨花新村街道、江东镇、石门坎镇、铁心桥镇、双闸镇、红花镇、雨花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沙洲乡、江心洲乡。
1995年4月,石门坎镇划归白下区,红花镇划归秦淮区,江东镇划归鼓楼区,江东镇中的河南、所街、兴隆、向阳、东林5个村和仁东桥、棉花堤、螺丝桥3个居委会划归建邺区;
江东镇的中保村北半部分划归下关区。划入江宁县东山镇农花村,江宁镇永安、孙家、邵庄、新建、三山等5个村和谷里乡梅村,以及梅山冶金公司用地范围。
调整后的雨花台区辖1街道5镇2乡,即雨花新村街道、铁心桥镇、双闸镇、雨花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沙洲乡、江心洲乡。
1998年11月,雨花镇的西羊巷、五贵里、普德村、二化机、能仁里一村、二发厂、钱家村等7个居委会和雨花台居委会部分划人雨花新村办事处。
2000年2月,撤销沙洲乡,设立沙洲镇。
是年6月,撤销雨花镇,设立宁南街道;铁心桥镇、板桥镇、西善桥镇、双闸镇、沙洲镇撤镇设街,雨花台区辖7街1乡,即雨花新村街道、宁南街道、铁心桥街道、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双闸街道、沙洲街道和江心洲乡。
2001年1月,析宁南街道雨花西路以南、纬八路以北的10个居委会设立赛虹桥街道。
是年,江心洲乡撤乡设镇,上海梅山集团属地化管理设立梅山街道。雨花台区辖9街1镇。
2002年9月,雨花台区沙洲街道、双闸街道秦淮河以北地区和江心洲镇划属建邺区。沙洲街道、双闸街道秦淮河以南地区划归西善桥街道。
至此雨花台区辖7街道,即雨花新村街道、宁南街道、铁心桥街道、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赛虹桥街道、梅山街道。
2012年7月,撤销雨花新村街道,雨花南路以北辖区范围(含普德村、共青团路、能仁里、雨花台、凤凰山、云台山、吉山、青龙山8个居委会)划入宁南街道,将宁南街道位于雨花南路与花神大道交会处西南侧的望江矶3栋居民楼划入赛虹桥街道,调整后的宁南街道更名为雨花街道。
至此,雨花台区辖6个街道,即雨花街道、铁心桥街道、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赛虹桥街道、梅山街道。
【栖霞区(含钟山区)沿革(1965年后)】1966年6月,石门坎公社沧波、花岗、余粮3个大队划归栖霞区马群公社。
1970年1月,
析栖霞区孝陵卫镇和马群、紫金山、玄武湖3个公社及中山陵园管理处,设立钟山区。
至此,栖霞区辖5镇7公社,钟山区辖1镇3公社。
1974年3月,便民河公社并入摄山公社,栖霞区辖5镇6公社。
1975年4月,
钟山区建制撤销,所辖1镇3公社划属栖霞区。栖霞区辖6镇9公社。
1981年12月,设立尧化镇,共辖7镇9公社。
1983年4月,十月公社并入栖霞镇,至此辖7镇8公社。9月,公社改乡,栖霞区辖7镇8乡,即迈皋桥、燕子矶、玄武湖、紫金山、马群、尧化、摄山、八卦洲8个乡和栖霞、迈皋桥、燕子矶、孝陵卫、龙潭、小市、尧化7个镇。
1984年6月,小市镇建宁路、大庙、水关桥、金陵村4个居委会和迈皋桥乡的大庙等村划人下关区,7月,玄武湖乡玄武湖村、锁金村和小市镇韶山路居委会以及火车站、新庄、岗子村、板仓一线划入玄武区。
1987年5月,江宁县的长江、营防和花园3个乡划入栖霞区。栖霞区辖7镇11乡。
1993年10月,撤销紫金山乡,并入孝陵卫镇;撤销燕子矶乡,并入燕子矶镇;撤销迈皋桥乡,并入迈皋桥镇;撤销尧化乡,并入尧化镇;撤销花园乡,并入龙潭镇;玄武湖乡、马群乡、摄山乡撤乡设镇。栖霞区辖10镇3乡,即孝陵卫、马群、尧化、摄山、栖霞、龙潭、燕子矶、迈皋桥、玄武湖、小市10个镇和八卦洲、长江、营防3个乡。
1995年4月,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两村除外)和迈皋桥镇的小营、红山、藤子3个村及伊刘苗圃、红山公园、中山陵园管理处3个单位的管理范围划给玄武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两村划归白下区;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划归下关区。
调整后的栖霞区辖7镇3乡,即马群、尧化、摄山、栖霞、龙潭、燕子矶、迈皋桥7个镇和长江、营防、八卦洲3个乡。
2000年3月,尧化、迈皋桥、燕子矶、马群4镇撤销改设街道;撤销摄山镇,并入栖霞镇;撤销营防乡、长江乡,撤销设立靖安镇。
至此,栖霞区辖4街道3镇1乡,即尧化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马群街道、栖霞镇、龙潭镇、靖安镇和八卦洲乡。
2001年11月,栖霞镇撤镇设街,八卦洲乡撤乡设镇。栖霞区辖5街道3镇。
2002年12月,龙潭镇撤镇设街。栖霞区辖6街道2镇。
2004年2月,设立仙林街道。
2005年3月,靖安镇、八卦洲镇撤镇设街,至此栖霞区辖9个街道,即尧化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马群街道、栖霞镇、龙潭街道、靖安街道、八卦洲街道、仙林街道。
2012年7月,撤销靖安街道,并入龙潭街道;将西岗街道部分地区划入仙林街道,调整范围是从312国道与毕升路交会点至经天路,再向西过仙林大道沿无名路至江宁区行政区界线以西部分。
至此栖霞区辖8个街道,即尧化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马群街道、栖霞镇、龙潭街道、八卦洲街道、仙林街道。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1-24 10: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