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05阅读
  • 14回复

[地方沿革]南京市市辖区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1-14
— 本帖被 晦象先生 从 沿革资料和数据 移动到本区(2023-01-03) —
南京市第二区(-1955)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南京市划定第二区范围为中正路以东,沿城以西,中山东路以南,光华门、通济门、青溪以北
民国二十七年(1938),属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第一区;后维新新政府仍为第一区;汪伪国民政府时分属第三区、第四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复为第二区,逸仙桥以东、中山东路以南区域划入第一区。第二区共6.34平方公里。
1949年,仍为第二区。
1950年6月,划入第一区的大光路、公园路、光华门、御道街等区域;划入第三区的砂珠巷、承恩里、慧园街等地区
南京市白下区(1955-1967)
1955年,第二区改称白下区,并设置9个街道办事处,即正洪街、龙王庙、中华路、钓鱼巷、马府街、科巷、三条巷、光华门、延龄街等办事处。
1957年7月,撤销延龄街办事处,所辖区域分别划入正洪街办事处、龙王庙办事处。
1960年4月,白下区成立白下人民公社,8个街道成立4个分社,即淮海路分社(原正洪街、龙王庙办事处)、朱雀路分社(原钓鱼巷、中华路办事处)、五老村分社(原科巷、三条巷、马府街办事处)、大光路分社(原光华门办事处)。
1960年8月,郊区撤销,板桥公社划属白下区,为板桥分社。
1962年8月,板桥镇仍属郊区。白下区仍辖8个街道,即淮海路(原正洪街)、龙王庙、中华路、朱雀路(原钓鱼巷)、马府街、五老村(原科巷)、三条巷、大光路(原光华门)。
南京市朝阳区(1967-1973)
1967年3月,白下区改称朝阳区。龙王庙街道改称红卫街道。
南京市白下区(1973-2013)
1973年12月,朝阳区改称白下区,红卫街道改称洪武路街道。
1978年11月,增设瑞金路街道。
1979-1984年,雨花台区的象房新村、友谊村、通济门外大桥、九龙桥北等区域划属白下区。白下区南界延伸到中和桥、九龙桥。
1985年1月,朱雀路街道改称建康路街道。至此白下区辖9个街道,即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建康路街道、淮海路街道、马府街街道、三条巷街道、中华路街道。
1988年1月,撤销马府街街道,并入洪武路街道;撤销三条巷街道,并入五老村街道;撤销中华路街道,并入健康路街道。至此,白下区辖6个街道,即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建康路街道、淮海路街道。
1995年4月,雨花台区石门坎镇,栖霞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划归白下区管辖。是年,增设苜蓿园街道。白下区辖7街道1镇,即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苜蓿园街道、建康路街道、淮海路街道、石门坎镇。
1997年9月,析设光华路街道,其范围东至友谊河,西至光卡路北段,南至外秦淮河和友谊河下游,北与苜宿园街道接壤。
2001年4月,撤销石门坎镇,并入光华路街道。白下区辖8街道,即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苜蓿园街道、光华路街道、建康路街道、淮海路街道。
2002年9月,建邺区朝天宫、止马营2个街道划归白下区管辖。白下区辖10街道,即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苜蓿园街道、光华路街道、建康路街道、淮海路街道、朝天宫街道、止马营街道。
2006年12月,苜蓿园街道更名为月牙湖街道。
2009年1月,撤销淮海路街道,原淮海路街道与朝天宫街道石鼓路以北部分划入五老村街道。撤销止马营街道,原止马营街道与朝天宫街道石鼓路以南部分合并,成立新的朝天宫街道。撤销建康路街道并入洪武路街道。光华路街道办事处苜蓿园大街及其道路南延段接秦淮河支河以西部分划入月牙湖街道。
白下区辖7个街道:五老村街道、洪武路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月牙湖街道、光华路街道、朝天宫街道。
2013年2月,撤销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白下区所辖7个街道随属。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1-25 07:55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1-17
辛苦了,本坛静下心来做资料的人越来越少了。
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唏嘘中……………………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11-21
南京市秦淮区沿革
南京市第三区、第四区(1933-1950)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南京市第三区和第四区范围为:
第三区:光华路、钟阜路以东,东冶路以西,青溪以南,长乐路以北。
第四区:南钟阜路以西,长乐路、秦淮河、水西门以南,雨花台以北沿城以西。
民国二十七年(1938),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将全城分为4个区,第三区改属一区,第四区改属二区。
伪维新政府、汪伪国民政府时期仍属一区、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恢复战前体制,仍属第三区、第四区,辖区边界有部分变动。
南京市第三区(1950-1955)
1950年6月,重新划区。以旧第四区为基础,增加旧第三区大部分和第十一区一部分,设立新的第三区
1955年6月,第三区设立11个街道办事处,即夫子庙、石坝街、饮虹园、白酒坊、李府巷、中华门、钓鱼台、双塘、菱角市、珍珠巷、雨花路等办事处。
是年8月,第三区改为秦淮区。
南京市秦淮区(1955-1967)
1959年11月,调整为7个(街道)办事处,即夫子庙、饮虹园、双塘、钓鱼台、中华门、石坝街、李府巷。
1960年4月,秦淮区成立人民公社,7个街道改设为4个分社,即中华门分社、夫子庙分社、钓鱼台分社、白鹭洲分社。
1960年8月,郊区撤销,雨花台公社划属秦淮区
1962年7月,雨花台公社仍属郊区领导。
1962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秦淮区辖7个街道,即夫子庙、饮虹园、双塘、钓鱼台、中华门、白鹭洲、李府巷。
1967年3月,秦淮区更名为遵义区。
南京市遵义区(1967-1973)
1970年,夫子庙街道并入白鹭洲街道。
1973年11月,遵义区复名秦淮区。
南京市秦淮区(1973-)
1978年,夫子庙街道自白鹭洲街道析出。
1984年,雨花台区的七里街、扇骨营2个居委会,建邺区的徐家巷居委会划属秦淮区
1988年1月,撤销白鹭洲街道,并入夫子庙街道;撤销李府巷街道,长乐路以北并入双塘街道,长乐路以南并入钓鱼台街道。
1995年4月,雨花台区红花镇(包括大校场机场用地范围)划属秦淮区。至此秦淮区辖5个街道、1个镇:夫子庙街道、饮虹园街道、双塘街道、钓鱼台街道、中华门街道、红花镇。
1997年4月,析饮虹园街道、红花镇部分区域设立秦虹街道。秦淮街道东起光卡路,西至龙蟠路,南接宏光路,北邻外秦淮河。
2001年1月,撤销红花镇,设立红花街道;中华门街道路子铺居委会划属红花街道,红花街道雨花村、开源2个居委会划属中华门街道。至此秦淮区辖7个街道。
2002年3月,撤销夫子庙街道、饮虹园街道,设立新的夫子庙街道;撤销双塘街道、钓鱼台街道,设立新的双塘街道;红花街道龙蟠南路以西地区划入中华门街道;夫子庙街道骨扇里、七里村2个居委会划入秦虹街道。至此,秦淮区辖夫子庙、红花、秦虹、双塘、中华门等5个街道。
2013年2月,撤销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原白下区所属的五老村、洪武路、大光路、瑞金路、月牙湖、光华路、朝天宫等7个街道划归新的秦淮区
至此,秦淮区辖12个街道,即夫子庙、红花、秦虹、双塘、中华门、五老村、洪武路、大光路、瑞金路、月牙湖、光华路、朝天宫等街道。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1-21 13:58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1-21
南京市下关区沿革(-2013)
南京市第七区(1933-1950)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南京市第七区范围为下关扬子江心以东,护城河、回龙庵、水关桥以西,和记码头以南,三汊河以北。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下关地区陷于日本,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所设4区仅限城内,未涵盖下关。
民国二十八年(1939),伪维新政府设立伪第五区,区界东沿金川门、新民门、兴中门、挹江门、定淮门城墙为界,南沿护城河、三汊河为界,西沿大江为界,北与京沪铁路至煤炭港为界。
【注】:一说第五区设立时间为1938年3月。
民国三十一年(1942),汪伪国民政府仍划为伪第五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复为第七区,北界稍有变动。
南京市第六区(1950-1955)
1950年6月,重新划区。以旧第七区为基础,增加旧第九区的宝塔桥地带和旧第十二区的三汊河地带,设立新的第六区
1955年8月,第六区更名为下关区。
南京市下关区(1955-1967)
1955年9月,下关区设立三汊河、宝善街、二板桥、商埠街、热河路、车站、四所村、宝塔桥8个街道办事处和三汊河水上办事处。
1957年9月,宝善街街道更名为中山桥街道,撤销商埠街办事处,其辖区分划入热河路、车站、中山桥3个办事处,三汊河水上办事处并入三汊河办事处。下关区辖三汊河、二板桥、中山桥、热河路、车站、四所村、宝塔桥7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11月,撤销燕子矶区,原燕子矶区的燕子矶镇、迈皋桥乡、小市镇划归下关区
1960年4月,下关区成立下关人民公社,下设4个分社:二板桥分社(原二板桥、中山桥办事处)、热河路分社(原热河路、车站、四所村、宝塔桥办事处)、三汊河分社(原三汊河办事处)、小市分社(原小市镇)。
9月,八卦洲公社由下关区领导
1961年6月,燕子矶镇、迈皋桥乡、小市镇改属鼓楼区
1962年3月,撤销热河路分社,设立热河路、车站、四所村3个分社。
是年7月,八卦洲公社改属郊区
是年10月,撤销二板桥、热河路、车站、四所村、三汊河等5个分社,恢复三汊河、二板桥、中山桥、热河路、车站、四所村、宝塔桥等7个街道。
南京市东方红区(1967-1973)
1967年3月,下关区更名为东方红区。
1973年11月,东方红区复名下关区。
南京市下关区(1973-2013)
1984年2月,定淮门外秦淮河滩地划属鼓楼区;栖霞区的迈皋桥公社金陵大队、大桥大队和小市镇水关桥地段、建宁路地段;鼓楼区的多伦路、黄土山、盐仓桥居委会划归下关区。
是年6月,鼓楼区的于家巷、北祖师庵、光夏新村、建宁新村4个居委会,栖霞区小市镇金陵、大庙2个居委会及雨花台区上新河镇中保村在三汊河地区的32户、109人划归下关区管辖。
至此,下关区的辖区边界为:东从上元门至江岸,北向江心延伸,南沿中央北路至水吉路口,转而沿幕府一村、张王村、郭家山至沪宁铁路北侧,沿铁路北侧至立交桥处至中央门,与栖霞区、玄武区交界;南沿护城河至大桥南路折转,再沿中山北路至挹江门,顺城墙到定淮门,再沿秦淮河至晏公庙西,经新河一村、划子村,延伸人夹江,与鼓楼区和雨花台区交界;西、北两面,以夹江中心线与雨花台区江心洲为界,以大江中心线与江北浦口区为界。
是年11月,成立兴中门街道。至此,下关区辖8个街道,即车站街道、中山桥街道、三汊河街道、二板桥街道、四所村街道、宝塔桥街道、热河路街道、兴中门街道。
1988年1月,撤销三汊河街道、二板桥街道,设立热河南路街道;热河路街道并入中山桥街道;四所村街道更名为建宁路街道;撤销兴中门街道,分别并入车站、建宁路街道(原四所村街道)。
1995年4月,栖霞区的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雨花台区江东镇中保村北半部分归下关区。下关区辖5街1镇,即车站街道、中山桥街道、热河南路街道、建宁路街道、宝塔桥街道和小市镇。
1995年12月,撤销小市镇,设立小市街道。
2002年3月,撤销车站街道、中山桥街道,设立阅江楼街道;析小市街道郭家山以北、中央北路以西部分地区设立幕府山街道。
至此,下关区辖6个街道,即阅江楼街道、热河南路街道、幕府山街道、建宁路街道、宝塔桥街道、小市街道。
2012年8月,调整幕府山街道、小市街道、宝塔桥街道行政区域界线:幕府山街道原张王庙社区的孙家洼路以南划入小市街道;将幕府山街道原白云新寓社区的五塘村1号划入宝塔桥街道;将小市街道河路道社区的汽轮五村(托管)、汽轮七村,安怀新村社区的军犬队家属区、绿苑小区、防化大队小区、一干所、北崮戎院、安怀村455号小区、军械弹药修理所家属区、总装试验场宿舍、六干所、南汽宿舍及安怀东路以北散居划入幕府山街道。
2013年2月,撤销鼓楼区、下关区,设立新的鼓楼区。原下关区所辖的阅江楼街道、热河南路街道、幕府山街道、建宁路街道、宝塔桥街道、小市街道随属。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1-21 15:24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11-22
南京市鼓楼区沿革
南京市第六区(1933-1950)
民国二十二年(1933)3月,设立南京市第六区。其范围为:定淮门沿城墙以东,鸡呜寺、玄武门沿城墙以西,和平门、钟阜门、挹江门以南,汉口路以北
民国二十七年(1938)1月,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划为第四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伪督办南京市政公署仍划为第四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4月,汪伪国民政府重新划城区为6个行政区,区境以北极阁、华侨路、清凉山一线沿定淮门、挹江门、金川门至玄武门城墙范围内为“城区自治实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恢复第六区建制,玄武湖一带划归第六区管辖
1950年6月,重新划区。以旧六区为基础,划出中央路以东玄武门以南地带及玄武湖全部,增加旧五区划出的一部分,即汉中路以北地带,设立新的第五区。区界边之中央路路面由新五区管辖
南京市第五区(1950-1955)
1955年6月,第五区下设9个街道办事处,即丁家桥、鼓楼、阴阳营、沈举人巷、中央门、三牌楼、挹江门、水佐岗、上海路等办事处。
是年8月,第五区更名为鼓楼区。
南京市鼓楼区(1955-1967)
1957年9月,撤销上海路(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入沈举人巷、鼓楼、阴阳营3个街道办事处。至此,鼓楼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
1960年4月,成立鼓楼人民公社,下设4个分社,即五台山分社(沈举人巷、阴阳营办事处),丁家桥分社(鼓楼、丁家桥办事处),三牌楼分社(三牌楼、中央门办事处),挹江门分社(挹江门、水佐岗办事处)。
是年9月,栖霞人民公社的燕子矶镇、迈皋桥镇和晓庄农场划归鼓楼区管辖
1961年2月,成立燕子矶人民公社。
是年3月,下关人民公社小市分社和燕路、和上路东北部分划归鼓楼人民公社
1962年7月,玄武人民公社的玄武新村划属鼓楼人民公社(区);燕子矶分社划归郊区
是年10月,撤销鼓楼人民公社的4个分社,恢复街道办事处,设立丁家桥、鼓楼、阴阳营、华侨路(1961年6月,沈举人巷更名为华侨路)、中央门、三牌楼、挹江门、水佐岗、小市镇等9个街道。寻又设立五台山街道,计10个街道。
1963年11月,撤销鼓楼人民公社。
1965年3月,小市镇划属栖霞区管辖,遂撤销小市街道。
1967年3月,鼓楼区更名为延安区,鼓楼街道更名为延安街道,阴阳营街道更名为向阳街道,中华门街道更名为大庆路街道。
南京市延安区(1967-1973)
1969年初,华侨路街道并入五台山街道。
是年11月,丁家桥街道并入延安街道。
1973年11月,延安区复名鼓楼区。
南京市鼓楼区(1973-)
1975年1月,恢复丁家桥街道、华侨路街道。
1978年12月,向阳街道复名阴阳营街道,延安街道复名鼓楼街道。
1982年8月,阴阳营街道更名为宁海路街道,大庆路街道更名为中央门街道。
至此,鼓楼区辖9个街道,即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丁家桥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五台山街道、鼓楼街道、三牌楼街道、水佐岗街道。
1983年12月,扩大鼓楼区管辖范围,西界扩至汉中门外石城桥北沿秦淮河中心线至晏公庙东,接原有区界。北至金川门护城河中心线为界,至中央门内侧接上原有区界
1984年2月,鼓楼区挹江门街道所辖多伦路、黄土山、盐仓桥3个居委会划归下关区四所村街道管辖;下关区所管辖的定淮门外秦淮河滩地划归鼓楼区水佐岗街道管辖;建邺区汉中门街道的石城桥、红土山2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五台山街道管辖
1984年6月,鼓楼区挹江门街道所辖于家巷、北祖师庵、光夏新村、建宁新村4个居委会划归下关区四所村街道管辖,建邺区的石头城居委会划归鼓楼区五台山街道管辖
1985年6月,三牌楼街道的钟阜路居委会、水佐岗街道的晚市居委会划归挹江门街道管辖。
1995年4月,雨花台区江东镇建制及清江、江东、河北3个行政村和中保村南半部分(以定淮门大街规划道路为界),江东门、新河口、二道桥3个居委会划属鼓楼区。鼓楼区中央路东侧廖家巷、大树根、后大树根、中央门4个居委会划入玄武区玄武门街道。鼓楼区所辖的安怀新村、五佰村(飞地)划归下关区热河路街道。是月,明确南京市水产研究所所在的凤凰西街以北用地及凤凰花园城征地范围属鼓楼区江东街道管辖
是年11月,撤销江东镇,设立江东街道。
1998年10月,丁家桥街道更名为湖南路街道。
2001年11月,鼓楼区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五台山街道、鼓楼街道、三牌楼街道、水佐岗街道。(各道路无特别说明均指中心线)
1.撤销五台山街道.将原华侨路街道广州路以南辖区与原五台山街道全部辖区,以及原宁海路街道北京西路以南、虎踞北路以西辖区合并,成立新的华侨路街道,街道办事处地址设在原华侨路街道办事处。
2.将原水佐岗街道模范西路、模范中路以南,原鼓楼街道江苏路以西、西桥以南辖区,与原宁海路(西桥以北、北京西路以南、虎踞北路以西除外)辖区合并,设立新的宁海路街道,街道办事处设在原鼓楼街道办事处。
3.撤销鼓楼街道,将原鼓楼街道(江苏路以西、西桥以南除外)辖区、原华侨路街道广州路以北辖区、原宁海路街道西桥以北辖区、原中央门街道童家巷以南辖区与原湖南路街道全部辖区合并,设立新的湖南路街道,街道办事处地址设在原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4.撤销三牌楼街道,将原中央门街道(童家巷以南除外)辖区和原三牌楼街道全部辖区合并,设立新的中央门街道,街道办事处地址设在原三牌楼街道办事处。
5.撤销水佐岗街道,将原水佐岗街道中山北路以西,模范中路、模范西路以北辖区,与原挹江门街道全部辖区合并,设立新的挹江门街道,街道办事处地址设在原挹江门街道办事处。

调整后的鼓楼区辖6个街道,即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
2002年9月,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建制及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区域划归鼓楼区;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
2003年10月,莫愁湖街道更名为莫愁街道,江东街道凤凰西街、教工新村2个居委会划属莫愁街道。
至此,鼓楼区辖7个街道,即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莫愁街道。
2007年2月,调整建邺区、鼓楼区行政区划界线。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江东村(是年1月由江东村、河北村、河南村等部分村民小组重组)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建邺区、鼓楼区在此段的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为:自汉中门大街中心线与清河路交会处起,折向西南沿清河路中心线至规划的集庆门大街中心线,折向东沿规划的集庆门大街西段中心线至规划的燕山路北段中心线,折向北沿规划的燕山路北段中心线至汉中门大街中心线。
2009年5月,江东街道蓝天园、白云园2个社区划入莫愁街道,莫愁街道更名为凤凰街道。
至此,鼓楼区仍辖7个街道,为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凤凰街道。
2013年2月,撤销鼓楼区、下关区,设立新的鼓楼区。鼓楼区辖原鼓楼区的7个街道和原下关区的6个街道,共13个街道,为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凤凰街道、阅江楼街道、热河南路街道、幕府山街道、建宁路街道、宝塔桥街道、小市街道。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11-22
南京市玄武区沿革
南京市第一区(1933-1955)
民国二十二年(1933)3月,南京市第一区区界以中山路以东,中山门以西,九华山以南,中山东路以北为区域范围
民国二十七年(1938)1月,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以新街口为中心,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片,分别划为第一、二、三、四区。原一区分属第三区。区境以中山东路之北分界,西沿中山路、中山北路至挹江门止,北从挹江门沿城根经和平门、玄武门、太平门至中山门北侧。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重新划分区界,将玄武湖全部划入第三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4月,为城区自治实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恢复抗日战争前第一区建置,辖区则向中山东路以南、逸仙桥以东一带扩展。太平门至中央门城墙以外玄武湖地区划出,改属第六区
1950年6月,重新划区。以旧一区为基础,划出中山东路以南,逸仙桥以东地区,增加原属旧六区的中央路以东、玄武门以南地带及玄武湖之全部,又增加原属旧十区的岗子村至太平门以西地带,设立新的第一区。
1955年6月,第一区设立8个街道办事处,为新街口、大行宫、香铺营、四牌楼、丹凤街、玄武门、太平门、太平桥等办事处。
是年8月,第一区改称玄武区。
南京市玄武区(1955-1967)
1957年10月,撤销香铺营街道办事处,分别划入新街道、丹凤街、四牌楼等办事处。
1960年4月,设立玄武人民公社,撤销街道办事处,改设为3个分社,即新街口分社、梅园新村分社、丹凤街分社。5月,增设北极阁分社(市级机关及周围单位)。
是年9月,撤销郊区,龙潭、十月、紫山3个公社划属玄武区
1961年6月,栖霞镇(包括摄山)、孝陵卫镇、龙潭镇划属玄武区管辖。
1962年7月,龙潭、十月、紫山3个公社和栖霞镇(包括摄山)、孝陵卫镇、龙潭镇改属郊区管辖。
是年10月,撤销城市公社及分社,恢复7个街道办事处,即新街口、香铺营、梅园新村(原大行宫)、太平门、丹凤街、四牌楼、玄武门。
1967年3月,玄武区改称要武区。
南京市要武区(1967-1973)
1968年8月,7个街道合并为长江路、梅园新村、丹凤街、太平门、要武门等5个街道。
1973年11月,要武区复称玄武区。
南京市玄武区(1973-)
1978年9月-10月,恢复为新街口、香铺营、梅园新村、太平门、丹凤街、四牌楼、玄武门等7个街道。
1980年12月,撤销太平门街道,设立后宰门街道、兰园街道。
1984年2月,锁金村地区划属玄武区,增设锁金村街道。
1987年12月,新街口街道、香铺营街道合并,并划入梅园新村街道太平北路以西的碑亭巷,为新的新街口街道;丹凤街街道、四牌楼街道合并,并划入玄武门街道鼓楼广场东南角至南京丝织厂北京东路南侧部分,为新的丹凤街街道;锁金村街道的洲银根划入后宰门街道。
1995年4月,栖霞区的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两村除外)和迈皋桥镇的小营、红山、藤子3个村及伊刘苗圃、红山公园、中山陵园管理处3个单位的管理范围以及鼓楼区中央路东侧4个居委会(廖家巷、大树根、后大树根、中央门)划给玄武区。迈皋桥镇划入的小营、红山、藤子等村并入玄武湖镇。
是年12月,撤销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设立玄武湖街道、孝陵卫街道、红山街道(原迈皋桥镇划入的小营、红山、藤子三村范围)。
2001年3月,析孝陵卫街道罗汉巷以西设立卫岗街道。
2005年1月,撤销兰园街道,并入梅园新村街道;撤销丹凤街街道,并入新街口街道;撤销卫岗街道,并入孝陵卫街道;梅园新村街道龙蟠中路以东区域划属后宰门街道。
2012年6月,撤销后宰门街道。将梅园新村街道北京东路以北的公教一村社区和后宰门街道龙蟠路以北以西的辖区部分(太平花园小区)划归玄武门街道管辖,将调整后的梅园新村街道与后宰门街道合并设立新的梅园新村街道。
至此,玄武区辖7个街道,即梅园新村街道、新街口街道、玄武门街道、锁金村街道、红山街道、孝陵卫街道、玄武湖街道。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11-22
南京市建邺区沿革
南京市第五区(1933-1950)

民国二十二年(1933)3月,南京市第五区范围为:中正路、中山路以西,草场门、汉西门、莫愁湖以东,秦淮河、升州路以北,汉口路以南。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原第五区被分割为第二、四区,大部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4月,原第五区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恢复第五区建制。
1950年6月,重新划区。以旧五区为基础,划出汉中路以北地带,增加旧十二区一部分,即水西门外、汉中门外以西地带,南自南伞巷南端起,绕南湖西北边向西至西街头,转向北至莫愁湖,包括该湖向东至二道埂子,向北至凤凰街北端,转向东屠宰场西北城墙转角止;设立新的第四区。区界边之汉中路、中山南路、天青街、马巷等路面均由四区管辖。
南京市第四区(1950-1955)
1953年6月,第十一区所辖上新河镇以及江东、茶亭、清江3乡划归第四区管辖
1954年2月,上新河镇以及江东、茶亭、清江3乡划归十区管辖
1955年6月,第四区设立9个街道办事处,即石鼓路、建邺路、桃园、泥马巷、安品街、止马营、水西门、侯家桥、石城桥等办事处。
是年8月,第四区改称建邺区。
南京市建邺区(1955-1967)
1957年9月,撤销桃园办事处,分划入石鼓路、侯家桥、建邺路3个街道办事处。
1960年4月,设立建邺人民公社,辖升州路、莫愁湖、汉中门、朝天宫4个分社。
是年9月,郊区江东公社、实习农场、水产养殖场江南部分划归建邺区
1961年6月,上新河镇划归建邺区
1962年7月,江东公社、上新河镇仍属郊区
是年10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和分社,仍设置8个街道,即石鼓路、朝天宫、升州路、安品街、水西门、止马营、侯家桥、汉中门等办事处。
1967年3月,建邺区该称红卫区。
南京市红卫区(1967-1973)
1969年12月,8个街道合并为石鼓路、朝天宫、升州路、水西门、侯家桥5个街道。
1973年11月,红卫区恢复为建邺区。
南京市建邺区(1973-)
1978年10月,仍恢复为石鼓路、朝天宫、升州路、安品街、水西门、止马营、侯家桥、汉中门等8个街道办事处。
1984年,雨花台区江东公社茶亭大队凤凰二队、三队和跃进生产队以及上新河镇的凤凰西街居委会、茶亭居委会,划归建邺区。建邺区汉中门街道的红土山、石城桥两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徐家巷居委会划归秦淮区。8月,设立南湖街道。
1987年4月,撤销石鼓路街道,并入朝天宫街道;撤销升州路街道,并入安品街街道;撤销侯家桥街道,并入止马营街道;撤销水西门街道,分别并入止马营、汉中门、南湖街道,汉中门街道更名为莫愁湖街道。
1995年4月,雨花台区江东镇所辖的河南、所街、兴隆、向阳、东林5个行政村和仁东桥、棉花堤、螺丝桥3个居委会,以及原茶亭行政村,划归建邺区。是月,设立兴隆街道。
是年10月,“爱达花园公寓”小区从雨花台区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
2001年12月,析兴隆街道江东中路以东设立南苑街道;撤销安品街街道,分划入朝天宫街道和止马营街道。
2002年9月,雨花台区江心洲镇,沙洲、双闸街道建制和秦淮新河以北地区划属建邺区;建邺区朝天宫、止马营街道办事处划归白下区管辖;建邺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建制及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区域划归鼓楼区;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
是年,撤销江心洲镇,设立江心洲街道。
2003年初,析莫愁湖、南湖街道区域设立滨湖街道。
2007年2月,建邺区兴隆街道江东村委会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
2012年,撤销滨湖街道、南湖街道,设立莫愁湖街道。
至此,建邺区辖6个街道,即沙洲街道、双闸街道、江心洲街道、莫愁湖街道、兴隆街道、南苑街道。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11-23
南京市郊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沿革(含燕子矶区、江东区、陵园区、钟山区等)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市乡区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1934)9月,江苏省与南京市省市划界交割,江宁县向南京市移交大片乡村。
是年10月,南京市通过市区、乡区划分办法;其中乡区分为三个区,即燕子矶区孝陵区上新河区,分别为第九区第十区第十一区
第九区:在北,以燕子矶镇为中心,命名燕子矶区;包括乌龙、笆斗、万山、太平、和平、燕子矶、栅栏、金固、七里(包含八卦洲、泥滩洲)等乡镇。
第十区:在东,以孝陵卫镇为中心,命名为孝陵区;包括尧化、仙鹤、马群、孝陵、海新、谷秀等乡镇。
第十一区:在南,以上新河镇为中心,命名为上新河区;包括安定、风台、西善、南圩、北圩、江胜、上新河、南滨‘北滨等乡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将南京市乡区和江宁县辖境划为十个乡区,即孝陵卫、上新河、燕子矶、东山镇、江宁镇、陶吴镇、禄口镇、湖熟镇、汤山镇、栖霞镇。旋江宁县所属各乡镇划属。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伪维新政府特别市将南京市郊区划为孝陵卫、上新河、燕子矶、安德门4个乡区。在乡镇以下分保、甲。
孝陵卫区:东至麒麟门,南至解脱河,西至太平门,北至仙鹤门。西与西南分别与燕了矶区、安德门区毗连。
上新河区:东沿城墙至赛虹桥,南至大胜关,西沿大江,北至三汊河南岸。
燕子矶区:东至尧化门,南至和平门外、钟阜门外城根,西沿大江,北至八卦洲外沙滩。东北、西南分别与孝陵卫区、第五区毗连。
安德门区:东至小水关、高桥门,南至铁心桥,西至西善桥,北至光华门。东北与孝陵卫区毗连,以光华门外沿解脱河河岸为界;西南与上新河区毗连,以赛虹桥至西善桥沿南河岸为界。


民国三十一年(1942)4月,汪伪国民政府南京市仍将南京市郊区划为4个乡区,其中以燕子矶区为乡区自治实验区,即安德门区、上新河区、孝陵卫区和乡区自治实验区。乡区下设乡镇,乡镇下设保、甲。
安德门区:区公所设雨花路城厢。有雨花、西街、通济3坊;另有1镇4乡,即善德镇和谷秀乡、凤台乡、赛浜乡、海新乡。共73保、711甲。
上新河区:区公所设上新河镇。有1镇5乡,即上新河镇和江东乡、南圩乡、北圩乡、南滨乡、北滨乡。共96保、996甲。
孝陵卫区:区公所设孝陵卫镇。有4镇1乡:孝陵镇、牌楼镇、马群镇、仙鹤镇和太平乡。共53保468甲。
乡区自治实验区:区公所设燕子矶镇。有1镇8乡:燕子矶镇和笆斗乡、乌龙乡、万山乡、和平乡、栅栏乡、金固乡、七里乡、八卦乡。共89保、795甲。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南京光复,恢复战前区划。寻增设安德门区为第十二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3月,江宁县划属汤水、麒麟、古泉、东流等4乡镇,划为第十三区——汤山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1月,析第九区之八卦洲设立第十四区,析第十二区之江心洲设立第十五区
是年3月,各乡区情况如下(第十四区、第十五区数据仍计在第九区、第十二区)
第九区:驻燕子矶镇。区域四至:东自瓜冲起,沿王家边、羊山头、尧化门,以外郭城与江宁县分界;南顺京沪铁路、库伦路向西至中央门,更折转向西沿城墻至东岳庙为界;西南自东庙庙曲埂向北经黄土山、叶家埂,沿铁路路面向西至运粮河水关桥,直至下关车站、东炮台、煤炭港,以路北侧为界,西北以长江为界。面积180.32平方公里。共辖25保,383甲。
第十区:驻孝陵卫。区域四至:东南以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上甸庄、沧波门小水关,沿外郭城与江宁县分界;西南自小水关沿河道至河头埠折转向北,以横沟为界,至横沟以北鵝房桥更折转向西以山头为界;西以环湖马路、太平门、中山门至中山门与中庄之间山头界;北以京沪铁路为界。面积71.31平方公里。共辖37保355甲。
第十一区:驻中华门外雨花路。区域四至:北面自城墙西南角起,经中华门、雨花门、通济门、光华门至中庄以北之山头,以城墻为界;东自山头向东至鹅房桥折转向南,沿横沟南行至河,沿头埠东折转向东,沿河至小水关为界;南自小水关西行经高桥门、上坊门、夹岗门、周家楼子、南北中村折转向南,至麻田桥更折转向西,经铁心桥、小苇村、护花村至西善桥,以外郭城与江宁县分界;西北自赛虹桥起至西善桥止,以河为界。面积52平方公里。共辖44保648甲。
第十二区:驻上新河。区域四至:东南自赛虹桥起,经西善桥、格子桥、天保桥、大胜关以河为界,西善桥大胜关一段与江宁县分界;西以长江为界;北以定淮门外护城河、三汊河为界。面积107.1平方公里。共辖47保662甲。
第十三区:驻汤山。区域四至:北自张庄向东,经桂果园、陡山、袁家边、牌头庵,与江宁县第七区分界:更自牌头庵向南,经陈山、倒庙、探子山折转向东,经师姑堰、葛家边、大赤堰,与江宁县第六区分界;东以陆军医院、义丘山脚下、汤山镇至周家边山口东山脚转瓦窑与江宁县第六区分界;南自京杭国道与炮兵学校射击场公路交叉处(路面在内)向西至驾子山,向南经步岗,再向西经藕家庄、银凤山、横埝山,沿青龙山折转向东北至官塘,沿橙子山、陶家山折转向西南,自王家街复向西经高寨、马鞍山、涧沟埂与江宁县第六区分界;西以麒麟门外郭城为界。面积93.56平方公里。共辖10保161甲。

1949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军管会)继承第一至十三区区划,废除第十四区、第十五区。随后废除保甲制度,设立乡镇。
第九区:(待补)
第十区:(待补)
第十一区:2镇10乡,即五贵镇、七里镇和集合乡、菊花乡、西善桥乡、花神庙乡、高辇柏乡、红花乡、石婆庙乡、七桥瓮乡、石门坎乡、高桥门乡。
第十二区:3镇11乡,即上新河镇、三汊河镇、水西门镇和江东乡、清江乡、茶亭乡、永定乡、旗杆乡、东宏乡、大胜乡、双闸乡、元通乡、中和乡、兴隆乡。
第十三区:(待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南京市郊区沿革】
1950年6月,南京市重新划区,原有十三个区调整为十二个区。其中涉及郊区的调整有:原九、十一、十二区靠近城区的工商业集中区和居民区,分别划归新三、四、六区管辖。原九区改为新八区;原十三、十一、十二区改为新九、十、十一区,辖区均有调整。原十区撤销,以原辖区内之中山陵园及周围地区新建中山陵园区,其余分别划归新九、十两区管辖。按照,1950年《南京市新区划区界说明》:
旧九区改建为新八区;宝塔桥地带划归新六区;增加旧六区一部分,即中央门外地带。下辖上坝、中桥、下坝、巽离、七里、笆斗、兴武、藤子、吉祥、尧化、万寿、迈皋桥、大庙、小市等14乡和燕子矶镇。
旧十区改建为中山陵园区;自太平门外岗子村至太平门车站以西地带划归新一区;自尧化门向西生岔路口转向南,沿上三旗、下五旗、黄马、青马家营、马群各乡村东界,转向西沿五棵松南界,及顾家营北界、漆园西界,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划归新九区;自旧十、十一区中山门外附近交界处起,向东沿后庄、西土街、长巷、双拜岗、皂角树等乡村南界,向北沿漆园西界,转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划归新十区;中山陵园区界系东自岔路口向南沿上三旗、下五旗黄马、青马、陶家营、马群各乡村东界,向西沿五棵松、顾家营北界,向南顺农业试验所路至漆园西界,向南沿棕园、皂角树、双拜岗、长巷、西土街、后庄各乡村南界,沿城墻至太平门外顺岗子村至太平门车站大路至铁路止。下辖苜蓿园、黄马、蒋王庙等3乡和孝陵卫镇。
旧十一区改建为新十区;中华门外以南地带,东自养虎巷东端起,沿铁路北边向西至双塘转向北,至集合村再向西沿赛虹桥东口至城墻脚止——划归新三区;增加旧十区一部分,即自旧十、十一区中山门外附近交界处起,向东沿后庄、西土街、长巷、双拜岗、皂角树等乡村南界,向北沿漆园西界,转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划入的旧十区1乡4村(牌楼乡及童子仓、后庄、大小石山、杨晏桥等4村),至此新十区辖2镇11乡。1951年2月,集合乡并入五贵镇。至此,第十区辖2镇10乡。
旧十二区改建为新十一区;三汊河地带划归新六区;水西门外、汉西门外以西地带,南自南伞巷南端起,绕南湖西北边向西至西街头,转向北至愁湖,包括该湖向东至一道埂子,向北至风凰街北端,转向东屠宰场西北城墻转角止——划归新四区。调整后三汊河镇、水西门镇划出,新十一区辖1镇11乡。
旧十三区改建为新九区;增加十区一部分,即自尧化门向西生岔路口转向南,沿上三旗、下五旗、黄马、青马家营、马群各乡村东界,转向西沿五棵松南界,及顾家营北界、漆园西界,向南沿五百户、门西、杨家庄各乡村西界、至河边止。新九区应辖汤山镇、东流镇、麒麟乡、青龙乡、古泉乡、青西乡、沧波门乡。

1953年6月,调整郊、县区划:
第八区:保留建制;仙鹤乡、白水乡、沧波乡的尚庄、余粮庄等两个村划归陵园区;夹江北八卦洲地区的上坝、下坝、中桥、巽离、七里等5个乡,划归六合县。
第九区:撤销建制;汤山镇、东流镇、麒麟乡、青龙乡、古泉乡、青西乡和沧波门乡的沧波门、花岗、蛇盘、杨家庄、五百户、门西等6个村划归江宁县。
第十区:保留建制;石门坎乡的后庄村,牌楼乡的胜利村划归陵园区;西善桥乡、高桥门乡,菊花乡的凤翔村、丁树村、二凹村、双塘赵村、东向花村、风凰村等7个村,花神庙乡的荷塘村、曹梁二村、景家村、送驾村、周单二楼子等5个村,石波庙乡的夹岗门村、张家板跳村、长塘村、下坞营村、苏家桥村等5个村,七桥瓮乡的刘家岗村、赵史岗村、过丙桥村、金家圩村、汤家坝村、瓮家营村、梅家郎村、河沿二铺、柴家营等9个村,石门坎乡的杨庄村,牌楼乡的白甸村、郑家营、杨晏桥、刁、石山、合作村、前镇村、联合村团结村、大石山村、新民村、荷花村、联合新村、唐家营村、互助村等14村,高辇柏乡的丁墙村、蒋家村划归江宁县。是年8月,调整后的第十区改设为2镇4乡,即五贵镇、七里镇和菊花乡、高辇柏乡、红花乡、石门坎乡。五贵镇:原五贵镇的钱家村,普德村、雨花台、羊巷、五贵里,雨花路南段及原高辇柏乡的土城头;七里镇:原七里镇的全部及原石门坎乡的象房村、红花乡的草场圩、红花村;菊花乡:原菊花乡的安德门街小行、臧家巷、三合村四个村及原五贵镇的集合、能仁里、窑岗村、西营村四个村;高辇柏乡:原高辇柏乡的卡子门、望江矾、白家水洞、长岗、高头村五个村及原花神庙乡的尹家巷、南北中村、花神庙、夏家凹、井二村五个村;红花乡:原红花乡的小教场、中牌搂、教场口、丁家园.花园、前江沿六个村及石婆庙乡的石婆婆庙、东瓜匙、窨予山、路子铺、洪家园五个村;石门坎乡:原石门坎乡的西方、申庄、童子仓、石门坎、前方、天堂、关门口、中和桥、中方九个村及碌七桥瓮乡的常众圩、响水桥、中和桥、七桥瓮四个村。
第十一区:撤销建制;上新河镇及茶亭乡的小北圩、南圩、雷公庙、风凰西街、茶亭街等五个村与江东乡的积余、下圩、河北后街、河南后街、江东村、电台村、北河口等七个村划归第四区;清江乡划归第六区;永定、旗杆、圆通、大胜、中和、兴隆、双闸等8个乡,又茶亭乡的厂圩村,江东乡的所街、白鹭、月庙、积善等4个村划归江宁县(新建第十一区,辖此8乡及西善桥乡、新建的所街乡、铁心桥乡,共十一乡)。是年8月,清江乡由第六区划入第四区。
陵园区:黄马乡划入4个村。是年8月,黄马乡分设为岔路口乡、马群乡。
江宁县:第八区之尧辰、石埠、衡阳、仙女、新合、栖霞镇等6个乡镇,又摄山镇的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等5个行政村和三阳乡的便民村,及江宁、句容两县分辖的龙潭镇划归南京市,设立新的第九区。是年8月,栖霞镇、石埠镇合并为栖霞镇,尧辰乡分设为尧辰乡、乌龙乡。


1954年1月,第四区上清河镇、江东乡、茶亭乡、清江乡仍划属第十区;第十区辖3镇7乡,即上清河镇、五贵镇、七里镇和菊花乡、高辇柏乡、红花乡、石门坎乡、江东乡、茶亭乡、清江乡。
是年11月,第八区撤销小市乡,设立小市镇。
1955年8月,第八区、第九区、第十区更名为燕子矶区、栖霞区、雨花台区,加之中山陵园区,共4个郊区
1956年2月,郊、县再次调整区划:
六合县八卦洲区的巽离、上坝、下坝、中桥、七里5个乡划归燕子矶区
江宁县的旗杆、永定、兴隆、圆通、双闸、中和、大胜、近华、桥北、泰山、铁心、夹岗门等乡和板桥镇一个镇,划归雨花台区
江宁县的牌楼、沧波两个乡划归中山陵园区
江宁县的三阳乡,句容县宝华区的东阳乡划归南京市栖霞区

是月,江宁县的定坊乡、桥南乡划归雨花台区,龙泉乡划归栖霞区。旋即,雨花台区定坊乡、泰山乡合并为定坊乡,板桥镇、桥南乡合并为板桥镇。调整后雨花台区辖4镇19乡。
是年5月,江宁县的高桥门乡、雨花台区石门坎乡划归中山陵园区;句容县宝华区樟桥自然村划归栖霞区龙泉乡。6月,秦淮区桥南村划属雨花台区。9月,雨花台区旗杆乡、永定乡合并为江心乡,棉花堤部分划归上清河镇。
1958年3月,南京市乡镇调整:
燕子矶区:撤销吉祥乡、大庙乡、中桥乡、巽离乡,燕子矶区辖2镇6乡,即燕子矶镇、小市镇和迈皋桥乡、尧化乡、笆斗乡、上坝乡、下坝乡、七里乡。
雨花台区:撤销七里镇、五贵镇和大胜乡、圆通乡、中和乡、清江乡、茶亭乡、红花乡、夹岗乡、菊花乡、高辇柏乡、定坊乡、近华乡、桥北乡等十二个乡。雨花台区辖4镇6乡,即红花镇(七里镇、红花乡、夹岗门乡)、雨花镇(五贵镇、菊花乡、高辇柏乡)、板桥镇(桥北乡、近华乡并入)、上新河镇和江心乡、双闸乡(大胜乡、圆通乡的红旗社并入)、兴隆乡(中和乡、圆通乡的幸福社、圆通社)、江东乡(清江乡、茶亭乡并入)、铁心乡(铁心桥乡的铁心社、定坊乡的定坊、马家店、高家库等社)、西善乡(铁心桥乡的西善社、定坊乡的泰山、和平社)。
栖霞区:撤销衡阳、东阳、龙泉、三阳四乡。栖霞区辖3镇2乡,即栖霞镇、摄山镇、龙潭镇和新合乡、仙林乡。
陵园区:撤销岔路口乡、牌楼乡、白水乡、仙鹤乡四乡。陵园区辖1镇5乡,即孝陵卫镇和蒋王庙乡、石门坎乡、高桥门乡、马群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
燕子矶区:燕子矶公社、八卦洲公社、尧化公社。
雨花台区:雨花台公社(雨花镇、红花镇)、江东公社(上清河镇、江心乡、江东乡、双闸乡、兴隆乡)、西善公社(铁心乡、西善乡)、板桥公社(板桥镇)
栖霞区:栖霞公社(后改为十月公社)、龙潭公社
中山陵园区:紫金山公社

是年11月,撤销燕子矶区、雨花台区、栖霞区、中山陵园区,设立郊区(大郊区),燕子矶镇、小市镇、迈皋桥乡划属下关区。
1959年12月,撤销尧化公社,尧化大队划属十月公社,其余大队划属燕子矶公社。
1960年2月,雨花台公社、西善公社合并为雨花台公社。
1960年9月,郊区撤销,十月公社、龙潭公社、紫金山公社划属玄武区;燕子矶公社划属鼓楼区;八卦洲公社划属下关区;雨花台公社划属秦淮区,江东公社划属建邺区,板桥公社划属白下区。
1961年6月,恢复镇建制,玄武区设立龙潭镇、栖霞镇、孝陵卫镇,燕子矶镇、小市镇、迈皋桥乡划属鼓楼区,秦淮区设立雨花镇(包括五贵里)、红花镇(包括七里街、双桥门)、西善桥镇,建邺区设立上新河镇(包括江东门、棉花堤)。
是年11月,白下区设立板桥镇。
1962年7月,除小市镇仍归鼓楼区外,原划属城区的各镇、公社划属市郊区(办)。
1963年4月,设立燕子矶区、栖霞区、雨花区、江东区、陵园区。其中雨花区辖雨花台公社、板桥公社和雨花镇、红花镇、西善桥镇、板桥镇;江东区辖江东公社、上新河镇。
是年7月,雨花区改称雨花台区,各区大公社改设为小公社。
燕子矶区:原有的燕子矶、八卦洲两个公社(乡)划小为上坝、中桥、巽离、下坝、七里、大庙、迈皋桥、藤子、燕子矶、柳塘、笆斗山、兴武十二个公社(乡)。
栖霞区:原有的栖霞、龙潭两个公社(乡)划小为三阳、东阳、东花、龙泉、摄山、十月、长林、衡阳、乌龙、尧辰、栖霞、便民等十二个公社(乡)。中山陵园区:原有的紫金山公社(乡)划小为蒋王庙、孝陵卫、石门坎、高桥门、牌楼、沧波门、马群、白水桥、仙鹤门、岔路口等十个公社(乡)。
江东区:原有的江东公社(乡)划小为茶亭、江东、清江、圆通、双闸、大胜、中和、沙洲、兴隆、旗杆、东宏、永定等十二个公社(乡)。
雨花台区:原有的雨花、板桥两个公社(乡)划小为九龙桥、石婆庙、夹岗、花神庙、菊花、西善桥、铁心桥、定坊、桥北、红庙、落星、板桥、近华等十三个公社(乡),雨花镇改称五贵镇,红花镇改称七里镇。

1964年8月,中山陵园区高桥门公社划归雨花台区。
1965年3月,鼓楼区小市镇划属栖霞区,中山陵园区孝陵卫镇石门坎居委会划归雨花台区七里镇。
1965年5月,雨花台区、江东区和中山陵园区的石门坎、牌楼、沧波门等3个公社合并设立新的雨花台区,5镇29个公社调整为5镇10公社,为七里镇、雨花镇(五贵镇改名)、上新河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石门坎、红花、雨花台、江东、沙洲、双闸、江心洲、板桥、西善桥、铁心桥等公社。栖霞区、燕子矶区和中山陵园的孝陵卫镇及蒋王庙、孝陵卫、马群、白水桥、仙鹤门、岔路口等6个公社合并设立新的栖霞区,6镇30个公社调整为6镇10公社,为小市镇、迈皋桥镇、燕子矶镇、栖霞镇、龙潭镇、孝陵卫镇和燕子矶、迈皋桥、紫金山、玄武湖、马群、尧化、十月、摄山、便民河、八卦洲等公社。
【雨花台区沿革(1965年后)】
1966年6月,石门坎公社沧波、花岗、余粮3个大队划归栖霞区马群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板桥公社并入板桥镇,其余各公社改乡。雨花台区共辖5镇9乡,即七里镇、雨花镇、上新河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石门坎、红花、雨花台、江东、沙洲、双闸、江心洲、西善桥、铁心桥等乡。
1984年2月,通济门居委会、红花公社桥北生产队划归白下区,七里街、扇骨营2个居委会划归秦淮区,江东乡凤凰二队、三队、跃进生产队及上新河镇凤凰西街、茶亭2个居委会划归建邺区。
1988年12月,以共青团路一至五村范围建立全区第一个街道级的雨花新村办事处。至此,雨花台区辖1街道5镇9乡。
1992年2月,撤销江东乡、上新河镇,设立江东镇;撤销红花乡、七里镇,设立红花镇;撤销石门坎乡,设立石门坎镇;撤销铁心桥乡,设立铁心桥镇;撤销双闸乡,设立双闸镇;撤销雨花台乡、雨花镇,设立新的雨花镇;撤销西善桥乡、西善桥镇,设立新的西善桥镇。调整后雨花台区辖1街道8镇2乡,即雨花新村街道、江东镇、石门坎镇、铁心桥镇、双闸镇、红花镇、雨花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沙洲乡、江心洲乡。
1995年4月,石门坎镇划归白下区,红花镇划归秦淮区,江东镇划归鼓楼区,江东镇中的河南、所街、兴隆、向阳、东林5个村和仁东桥、棉花堤、螺丝桥3个居委会划归建邺区;江东镇的中保村北半部分划归下关区。划入江宁县东山镇农花村,江宁镇永安、孙家、邵庄、新建、三山等5个村和谷里乡梅村,以及梅山冶金公司用地范围。
调整后的雨花台区辖1街道5镇2乡,即雨花新村街道、铁心桥镇、双闸镇、雨花镇、西善桥镇、板桥镇和沙洲乡、江心洲乡。
1998年11月,雨花镇的西羊巷、五贵里、普德村、二化机、能仁里一村、二发厂、钱家村等7个居委会和雨花台居委会部分划人雨花新村办事处。
2000年2月,撤销沙洲乡,设立沙洲镇。
是年6月,撤销雨花镇,设立宁南街道;铁心桥镇、板桥镇、西善桥镇、双闸镇、沙洲镇撤镇设街,雨花台区辖7街1乡,即雨花新村街道、宁南街道、铁心桥街道、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双闸街道、沙洲街道和江心洲乡。
2001年1月,析宁南街道雨花西路以南、纬八路以北的10个居委会设立赛虹桥街道。
是年,江心洲乡撤乡设镇,上海梅山集团属地化管理设立梅山街道。雨花台区辖9街1镇。
2002年9月,雨花台区沙洲街道、双闸街道秦淮河以北地区和江心洲镇划属建邺区。沙洲街道、双闸街道秦淮河以南地区划归西善桥街道。
至此雨花台区辖7街道,即雨花新村街道、宁南街道、铁心桥街道、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赛虹桥街道、梅山街道。
2012年7月,撤销雨花新村街道,雨花南路以北辖区范围(含普德村、共青团路、能仁里、雨花台、凤凰山、云台山、吉山、青龙山8个居委会)划入宁南街道,将宁南街道位于雨花南路与花神大道交会处西南侧的望江矶3栋居民楼划入赛虹桥街道,调整后的宁南街道更名为雨花街道。
至此,雨花台区辖6个街道,即雨花街道、铁心桥街道、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赛虹桥街道、梅山街道。
【栖霞区(含钟山区)沿革(1965年后)】
1966年6月,石门坎公社沧波、花岗、余粮3个大队划归栖霞区马群公社。
1970年1月,析栖霞区孝陵卫镇和马群、紫金山、玄武湖3个公社及中山陵园管理处,设立钟山区
至此,栖霞区辖5镇7公社,钟山区辖1镇3公社。
1974年3月,便民河公社并入摄山公社,栖霞区辖5镇6公社。
1975年4月,钟山区建制撤销,所辖1镇3公社划属栖霞区。栖霞区辖6镇9公社。
1981年12月,设立尧化镇,共辖7镇9公社。
1983年4月,十月公社并入栖霞镇,至此辖7镇8公社。9月,公社改乡,栖霞区辖7镇8乡,即迈皋桥、燕子矶、玄武湖、紫金山、马群、尧化、摄山、八卦洲8个乡和栖霞、迈皋桥、燕子矶、孝陵卫、龙潭、小市、尧化7个镇。
1984年6月,小市镇建宁路、大庙、水关桥、金陵村4个居委会和迈皋桥乡的大庙等村划人下关区,7月,玄武湖乡玄武湖村、锁金村和小市镇韶山路居委会以及火车站、新庄、岗子村、板仓一线划入玄武区。
1987年5月,江宁县的长江、营防和花园3个乡划入栖霞区。栖霞区辖7镇11乡。
1993年10月,撤销紫金山乡,并入孝陵卫镇;撤销燕子矶乡,并入燕子矶镇;撤销迈皋桥乡,并入迈皋桥镇;撤销尧化乡,并入尧化镇;撤销花园乡,并入龙潭镇;玄武湖乡、马群乡、摄山乡撤乡设镇。栖霞区辖10镇3乡,即孝陵卫、马群、尧化、摄山、栖霞、龙潭、燕子矶、迈皋桥、玄武湖、小市10个镇和八卦洲、长江、营防3个乡。
1995年4月,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两村除外)和迈皋桥镇的小营、红山、藤子3个村及伊刘苗圃、红山公园、中山陵园管理处3个单位的管理范围划给玄武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两村划归白下区;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划归下关区。
调整后的栖霞区辖7镇3乡,即马群、尧化、摄山、栖霞、龙潭、燕子矶、迈皋桥7个镇和长江、营防、八卦洲3个乡。
2000年3月,尧化、迈皋桥、燕子矶、马群4镇撤销改设街道;撤销摄山镇,并入栖霞镇;撤销营防乡、长江乡,撤销设立靖安镇。
至此,栖霞区辖4街道3镇1乡,即尧化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马群街道、栖霞镇、龙潭镇、靖安镇和八卦洲乡。
2001年11月,栖霞镇撤镇设街,八卦洲乡撤乡设镇。栖霞区辖5街道3镇。
2002年12月,龙潭镇撤镇设街。栖霞区辖6街道2镇。
2004年2月,设立仙林街道。
2005年3月,靖安镇、八卦洲镇撤镇设街,至此栖霞区辖9个街道,即尧化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马群街道、栖霞镇、龙潭街道、靖安街道、八卦洲街道、仙林街道。
2012年7月,撤销靖安街道,并入龙潭街道;将西岗街道部分地区划入仙林街道,调整范围是从312国道与毕升路交会点至经天路,再向西过仙林大道沿无名路至江宁区行政区界线以西部分。
至此栖霞区辖8个街道,即尧化街道、迈皋桥街道、燕子矶街道、马群街道、栖霞镇、龙潭街道、八卦洲街道、仙林街道。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1-24 10:14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11-23
补充一个,2012年靖安街道撤销并入龙潭街道。
我的区划观点——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任何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方言文化派、山川形便派、方正派、守旧派都予以反对!分省并县,消灭地市!
被《岛屿书》毒害,孤岛猎奇中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11-24
回 高斯引理 的帖子
高斯引理:补充一个,2012年靖安街道撤销并入龙潭街道。 (2015-11-23 19:52) 

是的,漏了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11-24
南京市浦口区(含江浦县)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江浦县浦口镇划入南京市,为南京市第八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划入江浦县部分乡村地区;江浦县、南京市划界:浦口南部界线:九袱洲新圩及永生洲福字号、禄字号属市,九袱洲老圩属县,以原有圩埂为界;浦口北部界线:以二样沟为界, 因划界不便,将复生洲一部分划归市属,以原有地界划分。

1949年5月,江浦县浦镇(东门镇、南门镇)划归南京市第八区,第八区又称两浦区,辖浦口南镇、北镇和浦镇南门镇、东门镇4个镇。
是年10月,析南镇农村设立吉袱乡,析北镇农村设立柳袱乡。第八区辖4镇2乡。
1950年6月,第八区改为第七区。
是年秋,析柳袱乡设立三河乡;南镇、北镇合并为浦口镇。第七区辖3镇3乡。
1953年6月,析南门镇、东门镇农村部分设立杨北乡。第七区辖3镇4乡。
1955年8月,第七区改为浦口区。
是年9月,撤销浦口镇,设立阳沟街、小河南、老江口3个街道。
1956年2月,江浦县石佛乡及九袱乡除双合、句容2村以外的辖地,六合县的沿江乡、新河乡的桃园村划归浦口区。浦口区增加石佛乡、九袱乡、沿江乡,共辖3街2镇7乡。
是年5月,市属大厂镇划归浦口区代管,浦口区辖3街2镇7乡,代管1镇。
是年11月,柳袱乡、吉袱乡并入三河乡。浦口区辖3街2镇5乡,代管1镇。
1957年秋,石佛乡并入杨北乡,撤销阳沟街,
(九袱乡撤销?)
1958年3月,大厂镇恢复市直属镇。浦口区辖2街2镇3乡,即小河南街道、老江口街道和南门镇、东门镇、三河乡、扬北乡、沿江乡。
是年8月,同时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河乡、杨北乡成立红旗公社,沿江乡成立沿江公社。
是年10月,大厂镇划入浦口区,改名为卸甲甸镇。原大厂镇的蒋窑、吕洼、大厂、工农、山渊、晨光、张营7个高级社与沿江公社组成红星公社。
浦口区共辖2个街道3镇2个公社,即小河南街道、老江口街道、南门镇、东门镇、卸甲甸镇和红星公社、红旗公社。
1959年7月,卸甲甸镇恢复大厂镇名称。
1960年2月,六合县龙山公社和葛塘公社的和平、中山、蔬菜、工农、范伏、四周、徐窑7个大队,划归浦口区。浦口区辖2街道3镇4公社。
是年3月,红星公社改为卸甲甸公社,红旗公社改为浦镇公社。5月,撤销小河南街道、老江口街道,设立浦口城市公社;撤销南门镇,设立南门城市公社;撤销东门镇,并入浦镇公社。
至此,浦口区辖1镇2城市公社4农村公社。
1961年,葛塘公社的7个大队和卸甲甸公社的原大厂镇农村范围合并为葛塘公社;卸甲甸公社的原沿江乡范围和龙山公社的龙山大队、浦镇公社的宝塔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建沿江公社;龙山公社改为盘城公社。
是年9月,下关区八卦洲公社划归浦口区。
至此,浦口区辖1镇2城市公社5农村公社。
1962年7月,撤销浦口城市公社、南门城市公社,恢复设立浦口街道、小河南街道、南门镇、东门镇。9月,浦口街道、小南门街道改为老江口街道、大马路街道。
1962年10月,八卦洲公社划归栖霞区。
1963年6月,析浦镇公社,划为三河、宝塔、顶山、吉袱4个公社;析沿江公社,划为沿江、冯墙2个公社;析葛塘公社划为葛塘、山潘2个公社;析盘城公社划为盘城、桥塘、渡桥、永丰4个公社。
1964年5月,宝塔公社、沿江公社的4个生产队划入三河公社。
1965年5月,农村公社调整为顶山(顶山、吉袱)、三河(三河、宝塔)、永丰(渡桥、永丰)、沿江(沿江、冯墙)、盘城(盘城、桥塘)、葛塘(葛塘、山潘)等6个公社。1969年3月,撤销老江口、大马路2个街道,设立浦口镇。
1973年12月,大厂镇和沿江、盘城、葛塘3个公社划出设立大厂区。浦口区辖3镇3公社,即浦口镇、东门镇、南门镇和顶山、三河、永丰3个公社。
1975年10月,撤销大厂区建制,大厂镇和沿江、盘城、葛塘3个公社属浦口区。浦口区辖4镇6公社,即浦口镇、东门镇、南门镇、大厂镇和顶山、三河、沿江、盘城、永丰、葛塘等6个公社。
1977年10月,安徽省来安县文山公社所属的王渡、联合、高涵3个生产队划入浦口区
1980年4月,大厂镇、葛塘公社划出设大厂区,浦口区辖3镇5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体制,顶山、三河、沿江、盘城、永丰等5个公社改乡。至此,浦口区辖3镇5乡,即浦口镇、东门镇、南门镇、顶山乡、三河乡、沿江乡、盘城乡、永丰乡
1989年6月,撤销浦口镇,设立浦口街道;撤销东门镇、三河乡,设立泰山镇;撤销沿江乡,设立沿江镇;撤销盘城乡,设立盘城镇;撤销顶山乡,设立顶山镇。至此,浦口区辖1街道5镇1乡,即浦口街道、泰山镇、南门镇、顶山镇、沿江镇、盘城镇、永丰乡。
1995年5月,撤销顶山镇、南门镇,设立新的顶山镇。至此,浦口区辖1街道4镇1乡,即浦口街道、泰山镇、顶山镇、沿江镇、盘城镇、永丰乡。
2002年4月,撤销浦口区、江浦县,设立新的浦口区;新的浦口区辖1街道11镇1乡,即浦口街道、珠江镇、盘城镇、桥林镇、石桥镇、乌江镇、星甸镇、汤泉镇、永宁镇、泰山镇、顶山镇、沿江镇、永丰乡。
2002年11月,撤销盘城镇、永丰乡,设立新的盘城镇;撤销泰山镇、浦口街道,设立泰山街道;撤销顶山镇,设立顶山街道;撤销沿江镇,设立沿江街道。
至此,浦口区辖3个街道、8个镇: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镇、珠江镇、桥林镇、石桥镇、乌江镇、星甸镇、汤泉镇、永宁镇。
2006年2月,撤销珠江镇,设立江浦街道。
2007年12月,撤销盘城镇,设立盘城街道;撤销汤泉镇,设立汤泉街道;撤销桥林镇,设立枫林街道。
至此,浦口区辖7个街道、4个镇: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盘城街道、汤泉街道、桥林街道、永宁镇、星甸镇、石桥镇、乌江镇。
2011年3月,永宁镇花旗村划归泰山街道。
2012年8月,撤销乌江镇、桥林街道,设立新的桥林街道;撤销石桥镇,星甸镇,设立星甸街道;原星甸镇万隆居委会西至绕镇公路、北至汤泉街道办事处瓦殿村、东至龙华居委会、南至解放桥居委会的区域(新金居委会)以及龙山、龙井、龙华3个居委会和大黄村委会划归汤泉街道。
2013年6月,撤销永宁镇,设立永宁街道。
至此,浦口区辖9个街道,即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盘城街道、汤泉街道、桥林街道、星甸街道、永宁街道。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1-24 22:42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5-11-24
江浦县沿革
洪武九年(1376),江浦县辖6乡15里:孝义乡(2里)、白马乡(3里)、任丰乡(4里)、遵教乡(3里)、怀德乡(2里)、丰城乡(1里)。
洪武二十四年(1391),增崇德乡4里。江浦县共7乡19里。
雍正四年(1726),辖5乡48保。中乡(6保):丰城、东白一上、东白一下、西白一上、西白一下、南门外;东乡(11保):东城里、东城外、浦西、江沿、鼓楼、花旗营、塔塘营、丁家垴、高丽店、北城圩、司徒圩;南乡(12保):高旺、常山村、石碛桥、遵二下、遵二上、遵三、长河沿、蒲圩、针鱼嘴、崇一、崇二、崇三;西乡(10保):任一、任二、遵一、怀二、怀一、怀一下、东白二、西白二、白三、崇五;北乡(9保):店东、店西、汤泉、白塔营、东葛、西葛、三合圩、青石岗、孟泽嘴。
光绪十七年(1891),辖5乡41保。中乡仍辖6保;东乡原东城里保与东城外保并为浦东保,江沿保并入浦西保,司徒圩保坍江,存8保;南乡原崇一、崇二、崇三保均坍江,存9保;西乡10保为旧;北乡原东葛保与西葛保并为茅塘保,存8保。
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行市乡制,原5乡划为3市2乡:中乡改称江浦市、东乡改称浦口市,西乡改称星甸市、南乡改称石碛乡、北乡改称永宁乡,辖保如旧。
民国十六年(1927),浦口商铺划入南京市

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保制,改组村制。城镇曰街,乡僻曰村,共辖36街176村。
嗣后,实行区自治制,原有市乡统称区。改江浦市为城厢区,浦口市为浦镇区,石碛乡为石碛区,星甸市为星甸区,永宁乡为永宁区;区下设村、里,全县共划85村、22里。
民国十八年(1929)7月,城厢、浦镇、石碛、星甸、永宁5区按序改为一、二、三、四、五区,并以乡、镇代之村、里;乡、镇下设闾、邻。全县划为77乡25镇884闾4395邻:
一区辖1镇12乡93闾473邻,即城厢镇,白马、龙华、石佛、落凤、九袱、钟奇、宾江、永定、花园、清凉、响铃、兴隆乡;
二区辖6镇12乡182闾903邻,即金汤、东门、左所一、左所二、宣化一、宣化二镇,浦西、鼓楼一、鼓楼二、龙虎一、龙虎二、吉庆、花塔、丁垴、北城、高丽一、高丽二、桃坞乡;
三区辖7镇9乡176间895邻,即桥东、桥西、桥北、高旺东、高旺西、西江口、乌江镇,遵东、遵西、遵二下、遵三上、遵三下、浦圩、针鱼嘴、常山、公子洲乡;
四区辖7镇28乡250间1218邻,即星甸、漫家庙、石桥、石村庙、王村庙、陡岗、龙山镇,大河、崔糟坊、猫耳秦、侯庄、十里邹、柳林、山根董、大坝蒋、桥北姚、南方、大塘张、狄中、小陈、小雍、上陈、大刘、胡庄、九连檀、胡里邵、赵庄、赵家坝、三虞、揽冲、黄糟坊、黄家冲、大毛、龙坝、小李乡;
五区辖4镇16乡183闾906邻,即永宁、汤泉、西葛、汊河镇,三合南、许庵、五山、东葛、真相、草场、棉农、福兴、车站、白塔、惠济、凤凰、司河、蓝坝、山夏、太平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划定江浦县、南京市界,划出部分乡村。江浦县扩并乡镇,废闾邻制,推行保甲制,辖5区辖27乡9镇244保2870甲:
一区辖城厢镇及新东乡、四合乡、霁和乡、马鞍乡;
二区辖左所镇、东门镇、金汤镇,鼓楼乡、龙山乡、虎山乡、高丽乡、花旗乡、北城乡
三区辖桥林镇、高旺镇及常山乡、东平乡、百子乡、乌江乡、双桥乡、白三乡、九华乡;
四区辖星甸镇及柳林乡、龙岗乡、漫石乡、石村乡、龙洞乡、兜率乡、太平乡;
五区辖永宁镇、汤泉镇和东葛乡、汊河乡、清平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龙山乡并入虎山乡,江浦县5区辖26乡9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3月,原35乡镇编并为3乡8镇107保1489甲。
珠江镇:原城厢镇、新东乡、四合乡、霁和乡、马鞍乡;
浦镇:原金汤镇、鼓楼乡、虎山乡
东门镇:左所镇、东门镇
北三乡:高丽乡、花旗乡、北城乡
桥林镇:桥林镇、东平乡、公子乡
乌江乡:百子乡、乌江乡、双桥乡
高旺镇:高旺镇、白三乡、兜率乡
星甸镇:星甸镇、柳林乡、龙岗乡、龙洞乡
赭洛乡:漫石乡、石村乡、九华乡
汤泉镇:汤泉镇、清平乡、太平乡
永宁镇:永宁镇、东葛乡、汊河乡

1949年4月,废除保甲制,以区、乡、村为区划单位,设城区、新桥、汤泉3个区;
是年5月,划汊河集入来安县,划浦镇、东门镇入南京市第八区
是年8月,撤销汤泉区,增设星甸、永宁两个区;
是年9月,城区更名为浦城区,新桥区更名为桥林区,全县划为4个区,36个乡镇。
浦城区辖珠江镇及高旺、珠江、镇西、城东、白马、五里、高北、龙坝乡;
桥林区辖桥林镇及公子、百胜、林东、林浦、王村、十里乡;
星甸区辖星甸镇及石窑、万寿、七里、龙山、陡岗、双城、石村、石桥、汤集乡;
永宁区辖汤泉、泉西、东葛、西葛、三河、花旗、高丽、永宁、新民、北城乡。

1950年4月,撤销星甸、永宁两区,恢复汤泉区,8月,撤销浦城区珠江乡,增建民主、建设乡,桥林区增建百庵、九华乡。江浦县辖3区,39乡镇。
1951年5月,调整为54个乡镇,其中浦城区增建双合、四所、马骡、曹王、陈和乡;桥林区增建灵山、桥北、七塔、双庙、泉水乡;汤泉区增建洋桥、和平、陈桥、胜利、瓦殿乡。
1952年5月,调整为57个乡镇;是年10月,改划汤泉区为星甸、永宁两个区。
浦城区:珠江镇、民主乡、龙坝乡、上窦乡、天井乡、龙山乡、高旺乡、杨柳乡、高北乡、白马乡、四所乡、建设乡、马骡乡、五里乡、镇西乡、城东乡、石佛乡、九袱乡;
桥林区:桥林镇、十里乡、百庵乡、公子乡、王村乡、石桥乡、泉水乡、汤集乡、陡岗乡、石村乡、七塔乡、双庙乡、宝塔乡、百胜乡、桥北乡、林蒲乡、灵山乡、林东乡;
星甸区:星甸乡、石窑乡、和平乡、双城乡、七里乡、瓦殿乡、汤泉乡、七联乡、万寿乡;
永宁区:永宁乡、高丽乡、余冲乡、陈桥乡、大桥乡、东葛乡、西葛乡、新民乡、复兴乡、北城乡、花旗乡、三合乡。

1956年2月,石佛乡及九袱乡除双合、句容2村以外的辖地划归南京市浦口区;3月,撤销区制,扩并乡镇,除石佛乡、九袱乡划给南京市外,所存55个乡镇扩并为22乡、2镇。8月,重新编并为13个乡镇。
白马乡:由白马、城东、民主及九袱的句容、双合两村并成。
建设乡:由五里、建设、四所、杨柳、龙坝并成。  
兰花乡:由马骡、公子、镇西、百胜、林东部分并成。
龙山乡:由天井、上窦、高北、龙山等乡并成。
林山乡:由林山、桥北、林蒲、林东部分及百庵乡的南一分社并成。
陡岗乡:由十里、七塔、陡岗、双庙、百庵南二分社并成。
石桥乡:由王村、泉水、宝塔、石村、石桥、汤集(除大金外)并成。
星甸乡:由汤集大金社、双城、星甸、和平、石窑、七里、万寿的斩龙桥以南地区并成。
汤泉乡:由万寿乡圩区四个社、七联、汤泉、余冲、瓦殿、陈桥等乡并成。
永宁乡:由新民、永宁、东葛、西葛、复兴等乡并成
大桥乡:由高丽、花旗、北城、大桥、三合等乡并成。
珠江镇: 由珠江镇、高旺乡并成。
桥林镇:桥林镇。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乡镇建制,成立12个人民公社:珠江公社(原珠江镇),红专公社(原兰花乡、桥林镇),上游公社(原建设乡),东风公社(原龙山乡),红光公社(原灵山乡),超美公社(原陡岗乡),卫星公社(原石桥乡),星火公社(原星甸乡),幸福公社(原汤泉乡),永宁公社(原永宁乡),大桥公社(原大桥乡),龙华公社(原白马乡)。
1960年8月,珠江公社并入龙华公社。
1961年7月,珠江公社、桥林镇分别从龙华、红专公社划出,单独建镇,全县划为2个镇、11个公社,即珠江、桥林镇及永宁、大桥、龙华(1977年更名城东公社)、上游(1962年改称建设公社)、兰花(原红专公社,1965~1981年称向阳公社)、龙山(原东风公社,1967~1977年称立新公社)、灵山(原红光公社,1966年更名林山公社)、陡岗(原超美公社)、石桥(原卫星公社,1967--1969年称红光公社)、星甸(原星火公社)、汤泉(原幸福公社)公社。
1983年开始政社分设,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建置。江浦县共辖2镇11个公社改建为2镇11个乡,即珠江镇、桥林镇、星甸乡、汤泉乡、永宁乡、石桥乡、林山乡、建设乡、大桥乡、龙山乡、陡岗乡、城东乡、兰花乡。
1986年2月,撤销永宁乡,设立永宁镇;撤销汤泉乡,设立汤泉镇;撤销星甸乡,设立星甸镇。
1992年10月,撤销城东乡,并入珠江镇;撤销兰花乡,并入桥林镇。
2000年3月,撤销建设乡,并入珠江镇;撤销大桥乡,并入永宁镇;撤销龙山乡,并入星甸镇;撤销陡岗乡,并入桥林镇。
2000年9月,撤销林山乡,设立乌江镇;撤销石桥乡,设立石桥镇。
至此,江浦县辖7镇,即珠江镇、桥林镇、石桥镇、乌江镇、星甸镇、汤泉镇、永宁镇。
2002年4月,撤销浦口区、江浦县,设立新的浦口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11-25
南京市六合区(含六合县、大厂区)沿革
六合县沿革(-2002)
民国三十六年(1948),划雷官、施官、大英集入安徽省来安县。·
1949~1952年9月,县辖10个区、8个镇、96个乡。
城区辖天一、仁和、古棠、观滁镇。
南圩区辖2个镇、6个乡:瓜埠、东沟镇;金塘、白玉、龙袍、永兴、新桥、长岗乡。
葛塘区辖1个镇、13个乡:大厂镇;滨江、桥塘、四柳、军营、长芦、毛许、双桥、新河、渡桥、龙山、中山、沿江、龙池乡。
新集区辖7个乡:头桥、接待、郝九、垛石、妯娌、白塘、河南乡。
程桥区辖9个乡:程桥、山塘、河北、草塘、萧涧、新套、盘山、黄桥、练山乡。
竹镇区辖1个镇、11个乡:竹镇镇;宝贡、双龙、兆壁、泉水、送驾、均朴、乌石、石婆、竹林、侯桥、新民乡。
八百区辖16个乡:富门、白塔、白马、长坝、八百、西山、铁牛、金牛、岳阳、西阳、冶山、横山、樊集、万山、西河、官塘乡。
马集区辖13个乡:青天、马鞍、黄岗、尖山、巴山、梵山、民主、新生、德胜、宝胜、北独、马集、启明乡。
四合区辖8个乡:四合、青龙、瓜篓、和仁、新街、东庙、桂山、唐公乡。
王子区辖13个乡:冶浦、横西、王子、山东、横梁、润芝、山西、横塘、钟林、山北、太平、桥王、新篁乡。

1952年10月,大厂镇划属南京市
1953 年6 月,划入八卦洲,划出石子岗、林山崖两地入南京市大厂镇
1956年2月,划八卦洲区入南京市燕子矶区;葛塘区姜桥乡的临门、黑龙、山潘和龙山乡吕洼、蒋洼及中山乡汤徐等6个村划归南京市大厂镇;葛塘区沿江乡划归南京市浦口区
是年3月,新河乡桃园村划入南京市
1952年10月至1956年10月,县辖12个区、106个乡、7个镇。南圩区辖瓜埠、东沟镇及12个乡;葛塘区辖10个乡;新集区辖7个乡;程桥区辖9个乡;竹镇区辖竹镇镇及11个乡;八百区辖13个乡;马集区辖12个乡;四合区辖8个乡;王子区辖11个乡;八卦洲区辖5个乡;郊区辖8个乡;城区辖天一、仁和、古棠、观滁镇。
1956年11月至1957年9月,并区并乡。全县设8个区(南圩、葛塘、王子、马集、竹镇、程桥、八百、城区),2个镇(瓜埠、竹镇镇),4个县直属乡(草塘、龙池、富门、冶浦乡)及52个区属乡。
1957年10月至1958年8月,撤区并乡。县辖1个镇、22个乡:六城镇、瓜埠、龙袍、玉带、东沟、葛塘、长芦、龙山、新集、横梁、新篁、马集、马鞍、竹镇、泉水、乌石、程桥、八百、四合、樊集、草塘、龙池、冶浦乡。    ‘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原乡镇,建立13个人民公社:六城公社(六城镇、冶浦乡);红光公社(瓜埠、东沟、横梁、龙袍、玉带乡);竹镇公社(竹镇、乌石、泉水乡);东风公社(长芦乡);八一公社(葛塘乡、龙山乡);红旗公社(程桥乡);跃进公社(马集乡);东方红公社(新篁乡);龙池公社(龙池乡);卫星公社(新集乡);五星公社(马鞍、草塘乡);英雄公社(四合乡);红专公社(八百、樊集乡)。
1960年2月,六合县龙山公社和葛塘公社的和平、中山、蔬菜、工农、范伏、四周、徐窑7个大队,划归浦口区
1961年9月划大公社为小公社,全县共划分为33个公社和2个镇,即:龙池、长芦、新集、长城、灵岩、瓜埠、东沟、龙袍、玉带、横梁、方山、河南、河北、羊山、竹程、草塘、红阳、金磁、送驾、泉水、盘山、乌石、马集、黄岗、马鞍、大圣、八百、长山、金牛、樊集、四合、东庙、东方红公社和竹镇镇、六城镇。
1967年县辖1个镇、33个公社;注:地区不属行政建制。为中共六合县委派出机构
瓜埠地区:红光、东沟、红星、八一公社;
龙池地区:跃进、东风、建设、新集、河南公社;
程桥地区:防修、羊山、向阳、五星公社;
竹镇地区:盘山、红阳、金磁、泉水、送驾、解放公社;
八百地区:红专、金牛、长山、永红、英雄、曙光公社;
马集地区:马鞍、前进、红旗、大胜公社;
横梁地区:团结、方山、东方红、胜利公社和六城镇。

1970年,建设、新集、河南公社合并建立新集公社。防修、羊山、向阳、五星公社合并建立程桥公社。红阳、金磁公社和竹镇合并建立竹镇公社。泉水、送驾公社合并建立泉水公社。英雄、曙光公社合并建立四合公社。
1971年.红光镇、红光公社合并建瓜埠公社;团结、方山两公社合并建立横梁公社。
1972年.前进、红旗、大胜公社合并建马集公社;建冶山镇。直属县。
1973年,红专、金牛、长山公社合并建立八百公社。
1974年3月,划樊集公社的西钱、前巷、后队、中队、陈营、红旗、高刘、方坝等8个生产队属仪征县。旋还属六合县。
1975年,程桥公社划分为程桥、竹程两个公社;八百公社划分为八百、长山两个公社;四合公社划分为四合、东旺两个公社;马鞍公社划分为马鞍、城西两个公社;马集公社划分为马集、大胜两个公社。
1980年4月,划长芦公社和龙池公社的陆营、排葛、槽坊大队的部分生产队和玉带公社九里埂大队入南京市大厂区。
1982年,东旺公社更名为东王公社,大胜公社更名为大圣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体制。六合县辖2镇24乡,即六城镇、冶山镇和瓜埠、东沟、玉带、龙袍、龙池、新集、长城、程桥、竹程、竹镇、泉水、乌石、八百、长山、樊集、四合、东王、马鞍、城西、马集、大圣、横梁、新篁、灵岩等乡。
是年,大厂区九里埂大队还属六合县
1988年11月,瓜埠、东沟、竹镇、马集4乡撤乡设镇。至此,六合县辖6镇20乡,即六城镇、冶山镇、瓜埠镇、东沟镇、竹镇镇、马集镇和玉带、龙袍、龙池、新集、长城、程桥、竹程、泉水、乌石、八百、长山、樊集、四合、东王、马鞍、城西、大圣、横梁、新篁、灵岩等乡。
1992年10月,龙袍、八百、横梁、程桥、新集5乡撤乡设镇。至此六合县辖11镇15乡,即六城镇、冶山镇、瓜埠镇、东沟镇、竹镇镇、马集镇、龙袍镇、八百镇、横梁镇、程桥镇、新集镇和玉带、龙池、长城、竹程、泉水、乌石、长山、樊集、四合、东王、马鞍、城西、大圣、新篁、灵岩等乡。
1996年11月,灵岩乡撤乡设镇。六合县辖12镇14乡。
2000年3月,撤销六城镇、灵岩镇、龙池乡,设立雄州镇;撤销泉水乡、乌石乡,并入竹镇镇;撤销长山乡、樊集乡、八百镇,设立八百桥镇;撤销大圣乡,并入马集镇;撤销东王乡、四合乡,并入冶山镇;撤销竹程乡,并入程桥镇;撤销长城乡,并入新集镇;撤销城西乡,并入马鞍乡。
至此,六合县辖11镇3乡,即雄州镇、冶山镇、瓜埠镇、东沟镇、竹镇镇、马集镇、龙袍镇、八百桥镇、横梁镇、程桥镇、新集镇和玉带、马鞍、新篁乡。
?(时间待补),撤销玉带乡,设立玉带镇。
2002年春,撤销马鞍乡,设立马鞍镇;撤销新篁乡,设立新篁镇。
六合县辖14镇,即雄州镇、横梁镇、竹镇镇、八百桥镇、程桥镇、东沟镇、瓜埠镇、马集镇、龙袍镇、新集镇、冶山镇、玉带镇、新篁镇、马鞍镇。

六合区沿革(2002-)
2002年4月,撤销大厂区、六合县,设立六合区;六合区辖5个街道、14个镇:山潘街道、西厂门街道、卸甲甸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雄州镇、横梁镇、竹镇镇、八百桥镇、程桥镇、东沟镇、瓜埠镇、马集镇、龙袍镇、新集镇、冶山镇、玉带镇、新篁镇、马鞍镇。国函〔2002〕23号
2007年12月,撤销雄州镇、新集镇,以雄州镇原辖荷花、凤凰、方州、天一、泰山、观滁、龙津、古棠、灵岩、紫霞、冶浦11个居委会及龙虎营、山西、山北、西陈、红星、钱仓、桥西、骁营、高余9个村委会范围设立雄州街道;撤销新集镇,以新集镇原辖新集居委会和头桥、三汊湾、路呙、刘林、白酒、朱营6个村委会以及原雄州镇所辖龙池、蒋湾、毛许、七里桥4个居委会和沿河、李姚、四柳、张营、槽坊、风雷6个村委会范围设立龙池街道;将原新集镇所辖接待寺居委会和长城、前程、官塘河3个村委会划归葛塘街道。苏政复〔2007〕71号
调整后,六合区辖7个街道、12个镇:卸甲甸街道、西厂门街道、山潘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雄州街道、龙池街道、冶山镇、八百桥镇、横梁镇、东沟镇、龙袍镇、玉带镇、瓜埠镇、程桥镇、竹镇镇、马集镇、马鞍镇、新篁镇。
2010年1月,撤销八百桥镇,设立金牛湖街道;撤销程桥镇,设立程桥街道;撤销横梁镇,设立横梁街道。苏政复〔2010〕2号
行政区划调整后,六合区辖10个街道、9个镇:卸甲甸街道、西厂门街道、山潘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雄州街道、龙池街道、程桥街道、金牛湖街道、横梁街道、冶山镇、东沟镇、龙袍镇、玉带镇、瓜埠镇、竹镇镇、马集镇、马鞍镇、新篁镇。
2012年7月,撤销卸甲甸街道、西厂门街道、山潘街道,设立大厂街道。
调整后,六合区辖8个街道、9个镇:大厂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雄州街道、龙池街道、程桥街道、金牛湖街道、横梁街道、冶山镇、东沟镇、龙袍镇、玉带镇、瓜埠镇、竹镇镇、马集镇、马鞍镇、新篁镇。
2012年8月,撤销瓜埠镇、雄州街道,设立新的雄州街道;撤销新篁镇、横梁街道,设立新的横梁街道;撤销玉带镇、长芦街道,设立新的长芦街道;撤销龙袍镇、东沟镇,设立龙袍街道;撤销马鞍镇、马集镇,设立马鞍街道。苏政复〔2012〕66号
调整后,六合区辖10个街道、2个镇:大厂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雄州街道、龙池街道、程桥街道、金牛湖街道、横梁街道、龙袍街道、马鞍街道、冶山镇、竹镇镇。
2014年6月,撤销冶山镇,设立冶山街道;葛塘街道四个社区划归大厂街道。苏政复〔2014〕75号
至此,六合区辖11个街道、1个镇:大厂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雄州街道、龙池街道、程桥街道、金牛湖街道、横梁街道、龙袍街道、马鞍街道、冶山街道、竹镇镇。

大厂区沿革
【南京市大厂镇(直属镇)】
1952年10月,大厂镇由苏北行政公署扬州行政区六合县划属南京市,为市直属镇。大厂镇与六合县界:关门桥(北面壹佰叁拾亩土地在内,以石椿为界)、北厂门街、西厂门大街、南厂门街、汤庄、桥北街、卸甲甸和(中山乡的陈家洼)霸王山、狮子沈、窑场(苏北劳改队的窑场不在内,以面子山苏北劳改队窑场边为界)及介于上述几个小街之间的及街后的散居农民与土地,如梁塘铺、小营、周家窑、杨传之(人名)住地、薛家洼、周家洼、小营、杨山头、毕家洼、凤凰西山、学校、宋庄,一并划归南京市管辖。具体界址,根据天然小山和道路为界,至六合县仓库和吴家洼不予划出,仍划六合县管辖。
1953年6月,六合县的石子岗、林山崖两地划归南京市大厂镇
1956年2月,六合县葛塘区姜桥乡的临门、黑龙、山潘和龙山乡吕洼、蒋洼及中山乡汤徐等6个村划归南京市大厂镇
是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将大厂镇交浦口区代管。
【浦口区代管】
1958年3月,大厂镇仍由市直管。(是否执行?)
是年10月,大厂镇划属浦口区,为区属镇。大厂镇改为卸甲甸镇,农村蒋窑、吕洼、大厂、工农、山渊、晨光、张营7个高级社与浦口区沿江公社组成红星公社。
【浦口区属大厂镇】
1959年-1973年,属浦口区,参见浦口区沿革
【大厂区(1973-1975)】
1973年9月,析浦口区大厂镇、沿江公社、盘城公社、葛塘公社,设立大厂区。苏革复〔1973〕63号
1975年10月,撤销大厂区,大厂镇、沿江公社、盘城公社、葛塘公社仍属浦口区。
【浦口区属大厂镇】
1975年-1980年,属浦口区,参见浦口区沿革
【大厂区(1980-2002)】
1980年4月,析浦口区大厂镇、葛塘公社和六合县长芦公社,设立大厂区。大厂区范围东至六合县长芦公社的山圩、山许、小营大队,东南至六合县红星公社九里埂大队,东北至六合县龙池公社陆营大队,北至葛塘公社,西至浦口区盘城公社丁解大队,西南至梅桂营车站(包括南钢四十二孔焦炉),南临长江。苏政复〔1980〕38号
是年8月,撤销大厂镇,设立西厂门、山潘、卸甲甸3个街道办事处。
1983年,葛塘公社、长芦公社撤社改乡。大厂区辖3街道2乡,即西厂门街道、山潘街道、卸甲甸街道和葛塘乡、长芦乡。
1988年5月,撤销葛塘乡,设立葛塘镇;撤销长芦乡,设立长芦镇。苏政复〔1988〕52号
2000年7月,撤销葛塘镇,设立葛塘街道;撤销长芦镇,设立长芦街道。至此,大厂区辖5个街道,即西厂门街道、山潘街道、卸甲甸街道、葛塘街道、长芦街道。
2002年4月,撤销大厂区、六合县,设立六合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12-22
很好,很详尽。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1-15
好资料,楼主辛苦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