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72阅读
  • 20回复

[地方沿革]重庆市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1-09
— 本帖被 晦象先生 从 沿革资料和数据 移动到本区(2023-01-03) —

民国十八年(1929)2月,重庆市政厅改为重庆市政府,正式建市。共辖22坊,其中老城区7坊、新城区3坊、南岸4坊、江北8坊。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庆市划区设署,分为5区6乡。是年末,调整为6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末,重庆市划为12个区。
民国29年(1940)9月,重庆市、四川省正式办理省市划界,计巴县划归重庆市的有龙隐、新丰、高店、石桥、崇文、大兴6乡;江北县划归重庆市的有回龙、石马2乡及恒兴、石坪、龙溪3乡各一部分。
民国三十年(1941)5月至10月,先后在唐家沱、歌乐山、黄桷垭设立了3个郊区办事处。
民国30年(1941)2月,巴县划入的新丰、高店两乡建为第十三区;龙隐乡先设沙磁区临时办事处,此时建为第十四区;划入的崇文、大兴两乡建为第十五区;划入的石桥乡先于民国28年(1939年)12月建为石桥直辖镇,民国31年(1942年)2月改建为第十七区;江北县划入的龙溪乡一部分(香国寺、猫儿石、陈家馆等地)和石马乡并入第十区;划入的回龙乡及恒兴、石坪两乡各一部建为第十六区。重庆市辖17区、1个水上区,并设有3个郊区办事处。17个区的辖区范围如下:第一区辖龙王庙、太华楼、马王庙、镇江寺一带;第二区辖桂花街、大阳沟、蹇家桥、北坛庙一带;第三区辖段牌坊、东华观、东异楼、王爷庙一带;第四区辖观音岩、骡马店、安乐洞一带;第五区辖石板坡、金马寺、菜园坝、宝善寺一带;第六区辖张家花园、大溪沟、曾家岩一带;第七区辖上清寺、两路口、中二路一带;第八区辖化龙桥、复兴关、李子坝、黄沙溪一带;第九区辖米亭子、木关街、四方井、体仁堂、三洞桥、五里店一带;第十区辖香国寺、刘家台、陈家馆、猫儿石、石马河一带;第十一区辖龙门浩、玄坛庙、弹子石、窍角沱一带;第十二区辖海棠溪、南坪场、铜元局一带;第十三区辖歌乐山、高店子、山洞、新桥、上桥一带;第十四区辖磁器口、金沙街、童家桥、沙坪坝、小龙坎、红槽房一带;第十五区辖黄桷垭、大兴场、清水溪一带;第十六区辖寸滩、溉澜溪、唐家沱一带;第十七区辖石桥铺、歇台子、鹤皋岩、九龙铺一带。水上区以朝天门、千厮门、香国寺、弹子石、海棠溪、黄沙溪、磁器口等码头水上居民为主。

民国三十三年(1944),9月,第十一区的弹子石、窍角沱、鸡冠石地区分建为第十八区。重庆市辖18区,1个水上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水上区撤销,所辖地域划入邻近各陆上区。重庆市辖18区。

1949年12月,重庆市接管原北碚管理局,成立北碚行政管理处。
1950年4月,第一至第七区合并为第一区;第九区、第十区合并为第二区;第十三区、第十四区合并为第三区;第八、第十七区合并为第四区;第十一、第十五区的一部分和原第十二区合并为第五区;第十一、第十五区的一部分和原第十八区合并为第六区;第十六区改为第七区;朝阳、黄桷、澄江3镇和金刚、龙凤、白庙、文星、二岩5乡设立第八区,保留北碚行政管理处的名称。
    .       【重庆市】辖8区1县,即(地级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八区(北碚行政管理处);(县级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
1951年1月,第八区(北碚)划归川东行署,建立北碚市,将川东行署璧山专区的巴县划归重庆市,同时将巴县的第四区(青木区)所辖的青木、凤凰、同兴、井口、蔡家、歇马等7个乡划归北碚市。
    .       【重庆市】辖7区1县,即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巴县。
       1952年8月,第七区并入第六区;9月,江津专区的綦江县、江北县和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10月,第六区并入第五区,第七区改并入第二区,并调整区县行政区划范围。
    .       【重庆市】辖5区4县,即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巴县、綦江县、江北县、长寿县。
       1953年1月,原属四川省的北碚市划归重庆市,3月,改设为重庆市第六区。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
    .       【重庆市】辖6区,即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北碚)。
       1955年1月(8月实施),析南川县、綦江县和贵州省桐梓县1镇26乡设立重庆市南桐矿区。
    .       【重庆市】辖7区,即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南桐矿区。
       1995年10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第二区改称江北区;第三区改称沙坪坝区;第四区改称九龙坡区;第五区改称南岸区;第六区改称北碚区。
    .       【重庆市】辖7区,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南桐矿区。
       1959年1月,江津专区的巴县、綦江县、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
    .       【重庆市】辖7区3县,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
       1965年2月(12月实施),析九龙坡区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3街道设立大渡口区。
    .       【重庆市】辖8区3县,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
       1975年3月,析江津地区的大足县双路公社全部、元通和土桥两公社各一部由大足县划出,成立双桥区,由重庆市管辖。重庆市辖9区3县。
    .       【重庆市】辖9区4县,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双桥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
       1976年1月,江津地区的江北县划归重庆市。
    .       【重庆市】辖9区4县,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双桥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江北县。
       1983年2月,撤销永川地区,所属8县划归重庆市。
              【重庆市】辖9区12县:
                     [原重庆市]9区4县,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双桥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江北县;
                     [原永川地区]8县,即永川县、大足县、铜梁县、合川县、璧山县、潼南县、江津县、荣昌县。
              【重庆市】辖9区,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双桥区;12县,即永川县、江津县、合川县、巴县、江北县、綦江县、长寿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潼南县、荣昌县。
       1992年3月,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8月,撤销江津县,设立江津市,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至此,重庆市辖9区3市9县。
       1993年4月,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重庆市】辖9区,即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3市,即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9县,即巴县、江北县、綦江县、长寿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潼南县、荣昌县。
       1994年12月,撤销江北县、巴县,设立渝北区、巴南区。扩大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地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政区域,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
              【重庆市】辖11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3市,即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7县,即綦江县、长寿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潼南县、荣昌县。
       1997年3月,重庆直辖,划入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管辖的区域
              【重庆市】辖以下行政区域:
                     [原重庆市]11区3市7县: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綦江县、长寿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潼南县、荣昌县。
                     [原万县市]3区8县: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原涪陵市辖2区1市3县: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
                     [原黔江地区]5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是年12月,重庆市调整行政区划
              1.撤销万县市及其所辖的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设立万县区;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改为龙宝管理委员会、天城管理委员会、五桥管理委员会;万县区辖龙宝、天城、五桥三个管理委员会。设立万县移民开发区,与万县区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原万县市所辖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由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城口县、梁平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
              2.撤销涪陵市及其所辖的枳城区、李渡区,设立涪陵区。原涪陵市所辖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3.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黔江开发区,代管原黔江地区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1998年5月,万县区改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改为万州移民开发区。
              【重庆市】辖13区4市23县(18县5自治县):
                     直辖12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大渡口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涪陵区;4市,即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12县,即长寿县、綦江县、大足县、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城口县、梁平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
                     【万州区(万州移民开发区)】,辖3管理委员会,即龙宝、天城、五桥等;代管6县,即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黔江开发区】,代管5自治县,即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00年6月,撤销万县移民开发区、黔江开发区;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黔江区;原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和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7月,万州区龙宝、天城、五桥三个管理委员会改为移民开发区。
              【重庆市】辖14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大渡口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万州区(龙宝、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涪陵区、黔江区;4市,即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18县,即长寿县、綦江县、大足县、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4自治县,即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01年12月,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至此,重庆市辖15区4市21县。
              【重庆市】辖15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大渡口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万州区(龙宝、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4市,即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17县,即綦江县、大足县、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4自治县,即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05年4月,万州区撤销龙宝、天城、五桥三个移民开发区。
       2006年10月,撤销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设立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
              【重庆市】辖19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大渡口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17县,即綦江县、大足县、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4自治县,即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11年10月,撤销万盛区、綦江县设立綦江区;撤销双桥区、大足县,设立大足区。
              【重庆市】辖19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大渡口区、大足区、巴南区、渝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15县,即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铜梁县、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4自治县,即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14年5月,撤销璧山县,设立璧山区;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
              【重庆市】辖21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大渡口区、大足区、巴南区、渝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13县,即潼南县、荣昌县、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4自治县,即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15年4月,撤销潼南县,设立潼南区;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
              【重庆市】辖23区,即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大渡口区、大足区、巴南区、渝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11县,即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4自治县,即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1-14 18:04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1-09
非常详细。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1-11
重庆市渝中区沿革


1950年6月,撤销第一区至第七区,设立新的第一区。派出若干行政干事,驻各公安派出所,承办政府工作。这25个派出所是:龙王庙、马王庙、太华楼、镇江寺、桂花街、大阳沟、蹇家桥、北坛庙、东华观、段牌坊、王爷庙、东升楼、观音岩、骡马店、安乐洞、金马寺、宝善寺、石板坡、菜园坝、曾家岩、张家花园、大溪沟、两路口、上清寺、中二路派出所。
1952年10月,从重庆市第三、第四区划入李子坝、遗爱祠、黄沙溪3地后,公安派出所调整增加到40个,为:龙王庙、马王庙、太华楼、镇江寺、桂花街、王爷庙、东升楼、东华观、段牌坊、守备街、西三街、官井巷、蹇家桥、大阳沟、骡马店、金汤街、四德村、华一村、安乐洞、北坛庙、观音岩、民生路、大溪沟、黄花园、张家花园、曾家岩、上清寺、李子坝、两路口、中二路、桂花园、学田湾、菜园坝、王家坡、黄沙溪、宝善寺、王爷石堡、金马寺、上石板坡、下石板坡派出所。
1954年,第一区设立上清寺、学田湾、张家花园、四德村、中一路、中二路、青年路、民生路、西三街、金汤街、段牌坊、大溪沟、大阳沟、王爷庙、北坛庙、龙王庙、镇江寺、两路口、菜园坝、官井巷、骡马店等21个街道办事处。
是年11月,第一区增至37街道,其名称是:王爷石堡、张家花园、东华观、上石板坡、下石板坡、曾家岩、王爷庙、马王庙、蹇家桥、龙王庙、王家坡、官井巷、桂花园、黄花园、大阳沟、桂花街、西三街、民生路、学田湾、中一路、段牌坊、中二路、四德村、黄沙溪、华一村、菜园坝、骡马店、李子坝、上清寺、太华楼、金马寺、宝善寺、大溪沟、镇江寺、金汤街、两路口、临江门街道办事处。
1955年11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
1958年3月,市中区37个街道合并为28个街道。其名称是:曾家岩、新民街、官井巷、镇江寺、华一村、金马寺、桂花街、李子坝、黄沙溪、朝天门、桂花园、张家花园、临江门、两路口、中兴路、望龙门、王家坡、小什字、南纪门、解放碑、七星岗、储奇门、东华观、菜园坝、大阳沟、上清寺、大溪沟、中一路。
是年9月,28街道合并为9街道1公社:
朝天门街道:朝天门、镇江寺、小什字三个街道的全部和望龙门街道的小部分。
储奇门街道:储奇门、东华观两个街道全部和望龙门街道大部分地区。
南纪门街道:南纪门、金马寺两个街道全部和中兴路街道的部分地区。
较场口街道:官井巷、桂花街、新民街3个街道的大部分地区和中兴路街道的3个段。
解放碑街道:辖解放碑、临江门、大阳沟3个街道全部地区,桂花街、官井巷街道的一小部分地区。
大溪沟街道:大溪沟、张家花园两个街道全部地区和华一村街道一部分地区。
两路口街道:两路口、菜园坝两个街道的全部,桂花园、中一路街道的一部分地段。
王家坡街道:王家坡、黄沙溪两个街道的全部,桂花园街道部分地段。
上清寺街道:上清寺、曾家岩、李子坝3个街道的全部和桂花园街道的一部分地段。
七星岗人民公社:七星岗街道的全部,中一路、中兴路、华一村街道的大部分地区和新民街街道的两个段。
1960年3月,9个街道改为公社,市中区共辖10个公社40个分社。
七星岗人民公社,辖安乐洞、兴隆街、德兴里、王爷石堡、中一路、华一村等6个分社。
上清寺人民公社,辖曾家岩、牛角沱、嘉陵路等3个分社。
王家坡人民公社,辖黄沙溪、遗爱祠、王家坡等3个分社。
两路口人民公社,辖中二路、中三路、菜园坝等3个分社。
较场口人民公社,辖西来寺、和平路、官井巷、中华路、新民街等5个分社。
南纪门人民公社,辖金马寺、南区支路、石板坡等3个分社。
储奇门人民公社,辖西三街、东华观、解放西路等3个分社。
朝天门人民公社,辖小什字、朝天门、望龙门、干厮门、道门口等5个分社。
解放碑人民公社,辖民族路、青年路、大阳沟、保安路、临江门等5个分社。
大溪沟人民公社,辖大溪沟、学田湾、张家花园、双溪沟等4个分社。
是年,1960年,从九龙坡区划来骑龙、民主、虎啸、白鹤和从南岸区划来南坪、四南等6个生产大队,成立四季青蔬菜人民公社。

1962年7月,撤销10个城市人民公社,设立26个街道。

至此,市中区辖26个街道,即七星岗、上清寺、大阳沟、大溪沟、朝天门、望龙门、储奇门、千厮门、南纪门、四德路、临江门、两路口、石板坡、菜园坝、解放碑、民生路、较场口、张家花园、西三街、李子坝、王家坡、黄沙溪、曾家岩、官井巷、小什字、华一村等街道。
1963年初,撤销四季青蔬菜人民公社,各生产大队划归原区。
1963年7月30日,撤销小什字、华一村2个街道,增设和平路街道。
至此,市中区辖25个街道,即七星岗、上清寺、大阳沟、大溪沟、朝天门、望龙门、储奇门、千厮门、南纪门、四德路、临江门、两路口、石板坡、菜园坝、解放碑、民生路、较场口、张家花园、西三街、李子坝、王家坡、黄沙溪、曾家岩、官井巷、和平路等街道。

1964年4月29日,撤销黄沙溪、曾家岩、官井巷、和平路4个街道。

至此,市中区辖21个街道,即七星岗、上清寺、大阳沟、大溪沟、朝天门、望龙门、储奇门、千厮门、南纪门、四德路、临江门、两路口、石板坡、菜园坝、解放碑、民生路、较场口、张家花园、西三街、李子坝、王家坡街道办事处。
1968年10月,21个街道更名为人民路、大庆路、大寨路、工农兵、五一路、长征路、兰考路、东风路、红旗路、红岩新村、红卫广场、红星路、红卫路、向阳路、赤卫路、灯塔街、幸福路、延安村、前哨街、解放碑、曙光街等街道。
1972年12月,21个街道恢复为七星岗、上清寺、大阳沟、大溪沟、朝天门、望龙门、储奇门、千厮门、南纪门、捍卫路、临江门、两路口、石板坡、菜园坝、解放碑、民生路、较场口、张家花园、西三街、李子坝、王家坡等街道。
至此,市中区辖21个街道,即七星岗、上清寺、大阳沟、大溪沟、朝天门、望龙门、储奇门、千厮门、南纪门、捍卫路、临江门、两路口、石板坡、菜园坝、解放碑、民生路、较场口、张家花园、西三街、李子坝、王家坡等街道。

1986年8月,街道体制改革试点,将解放碑、大阳沟街道办事处合并建立解放碑街道办事处。

1987年5月,市中区调整行政区划,李子坝街道并入上清寺街道,西三街街道并入望龙门街道,捍卫路街道并入七星岗街道,干厮门街道并入朝天门街道,临江门街道并入解放碑街道,石板坡街道并入菜园坝街道,民生路街道并入较场口街道,张家花园街道并入大溪沟街道,储奇门街道并入南纪门街道,王家坡街道与两路口街道之间作个别调整。
  1. 调整上清寺、李子坝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上清寺街道办事处,其中上清寺街道第十二居民段(中山三路147、149号除外)划归两路口街道,原大溪沟街道第十和第十一居民段划入上清寺街道;李子坝第二居民段的嘉陵新村住宅开发区划归两路口街道。
  2. 将大溪沟、张家花园、临江门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大溪沟街道办事处。其中大溪沟街道第十、第十一居民段划归新组建的上清寺街道,临江门街道所辖的红十字一巷地区划归新组建的大溪沟街道。
  3. 将朝天门、千厮门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朝天门街道办事处
  4. 调整解放碑、临江门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重新组建解放碑街道办事处。其中,原临江门街道办事处所辖红十字一巷地区划归新组建的大溪沟街道办事处。
  5. 将较场口、民生路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较场口街道办事处
  6. 将七星岗、捍卫路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七星岗街道办事处。其中,捍卫路街道第一居民段的燕子岩划归新组建的菜园坝街道。
  7. 将王家坡街道第一、二居民段,上清寺:街道第十二居民段中山三路(149、147号除外),李子坝街道的嘉陵新村住宅开发区划入新组建的两路口街道办事处。
  8. 将王家坡街道的一、二居民段划归新组建的两路口街道。新组建王家坡街道办事处
  9. 将菜园坝、石板坡、捍卫路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菜园坝街道办事处。其中,捍卫路街道的第一居民段的燕子岩地区划归新组建的菜园坝街道。
  10. 将南纪门、储奇门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南纪门街道办事处
  11. 将西三街、望龙门街道行政区划,重新组建望龙门街道办事处
    至此,市中区辖11个街道,即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等街道。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国函[1994]138号);四川省批复沙坪坝区大坪街道、化龙桥街道划入渝中区;重庆市批复九龙坡区石桥镇红岩村划入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翌年3月,正式实施。
调整后,新设立的渝中区共辖13个街道,即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大坪、化龙桥等街道。
2006年6月,撤销较场口街道,并入解放碑街道;撤销王家坡街道,交通街、平安街、竹木街划入菜园坝街道,国际村、鹅岭正街、王家坡新村3个社区划入两路口街道;析大坪街道的煤建新村、茶亭村、民乐村、石油路、金银湾、虎头岩和化龙桥街道的九高路等7个社区设立石油路街道;上清寺街道李子坝社区划入化龙桥街道。
至此,渝中区辖12个街道,即七星岗、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上清寺、大溪沟、大坪、化龙桥、石油路等街道。
2015年1月8日,撤销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白象街、二府衙、湖广会馆4个社区划归朝天门街道,邮政局巷社区划归南纪门街道管辖;朝天门街道的罗汉寺社区划归解放碑街道。
至此,渝中区辖11个街道,即七星岗、解放碑、朝天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上清寺、大溪沟、大坪、化龙桥、石油路等街道。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1-12
重庆市江北区沿革


建制前概览
       江北区境,殷周属巴国。战国,秦灭巴国,置巴郡,江州置县,属江州县。
       东晋永和二年(346),置枳县,地属枳县。
       北周武成三年(561),撤并枳县和垫江县,置巴县,属巴县。明,巴县置江北镇。
       乾隆十九年(1754),析巴县江北镇置江北厅。建厅之初,城内辖5厢,即城中弋阳厢、城东石梁厢、城西宝盖厢、城西南落伽厢、城南金沙厢;城外莺花厢、上关厢。乾隆二十五年(1760),巴县义里、礼里和仁里六甲改属江北厅,辖45场镇。
       民国二年(1913),江北厅改置为江北县,地属江北县。
       民国十年(1921)11月,设立重庆商埠督办,江北县城属其辖区。民国十五年(1926)6月,重庆市政公所改为重庆商埠督办公署,设有江北市政办事处。民国十六年(1927),重庆商埠督办公署改为市政厅,指定重庆上、下游南北岸环城15公里为市区,实际未划设区域。民国十八年(1929)2月,正式成立重庆市,设有重庆市江北市政管理处,江北城内外7厢(城内:弋阳、石梁、宝盖、金沙、落伽5个厢;城外:莺花、上关2个厢)及附近一带居民密集区为重庆市市区范围。民国二十二年(1933),江北县以下区域划入重庆市,即长江和嘉陵江北岸东至溉澜溪同德堂下,沿江而西,经江北城、刘家台、廖家台、简家台至香国寺溪沟止。江北县政府仍驻江北城。弋阳、宝盖、下石梁、上石梁、金沙、莺花、下关厢及香国寺码头、溉澜溪码头等8个坊属重庆市所辖。
第五区(1935-1939)
       民国二十四年(1935)1月,撤销重庆市江北市政管理处,设立重庆市第五区区公署
              【第五区】辖8个坊,即第十五坊(原宝盖厢)、第十六坊(原下石梁厢)、第十七坊(原上石梁厢)、第十八坊(原弋阳厢)、第十九坊(原金沙厢)、第二十坊(原莺花厢)、第二十一坊(原下关厢及香国寺码头)、第二十二坊(原溉澜溪码头)。
       是年,第五区区署,改坊置联保。
              【第五区】辖8个联保,共61个保。联保名称为四方井、木关街、三洞桥、刘家台、体仁堂、陈家馆、米亭子、溉澜溪。
第九区(1939-1950)
第十区(1939-1950)
第十六区(1941-1950)
       民国二十八年(1939),第五区为第九区、第十区。并改联保为镇。
              【第九区】辖九区辖米亭子、木关街、四方井、体仁堂、三洞桥、溉澜溪等6镇;
              【第十区】辖刘家台、陈家馆等2镇。
       是年5月,江北县政府迁驻两路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10月-民国三十年(1941)2月,江北县石马河、猫儿石、观音桥、寸滩等地划入重庆市,为石马河镇、音溪镇、猫儿石镇。设立重庆市第十六区,辖溉澜溪、寸滩和唐家沱洞梁河以西地域。
香国寺、猫儿石、石马河3个镇划入第十区。
       民国三十年(1941)4月,石马河镇属第十区。5月,重庆市设立唐家沱郊区办事处。是年,音溪镇改为观音桥镇,后分设香国寺镇、五里店镇。并建唐家沱镇、寸滩镇。
       民国三十三年(1944)10月起,区公署改组为区公所,废镇扩保,实行警保分治。改区、镇、保、甲四级制为区、保、甲三级制。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第九区、第十区、第十六区称北岸第九区、北岸第十区、北岸第十六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第九区、第十区、第十六区3个区公所共辖61保、1034甲,行政区划如下:
              【第九区】辖五里店、三洞桥、体仁堂、木关街、四方井、米亭子等地,设21个保、421甲;
              【第十区】辖猫儿石、石马河;陈家馆、刘家台、香国寺、观音桥等地,设24个保、428甲;
              【第十六区】辖溉澜溪、寸滩、唐家沱洞梁河以西等地,设16保,185甲。
第二区(1950-1955)
第七区(1950-1952)
      1950年6月,重庆市第九区、第十区合并为重庆市第二区。原十六区改为重庆市第七区。改区公所为区人民政府。
              【第二区】第九区、第十区合并组建。
              【第七区】第十六区改建。
      1951年3月,江北县唐家沱地区(北自新桥,经荐铺、上大荒坪至铜锣峡一线西南地区)划归重庆市七区。4月,石马河乡成立。至7月,建立石马河乡、观音桥乡、安乐乡、羊坝滩乡、唐家沱乡等6个建制乡。
      1952年8月,撤销第七区,并入第六区。是年10月,将原七区地域划归第二区管辖。是年,建立猫儿石乡建制。
      1952年12月,江北县大石乡、人和乡、龙溪乡划入第二区
            【第二区】辖14个派出所,即石马河、石门、猫儿石、观音桥、香国寺、陈家馆、刘家台、五里店、木关街、米亭子、体仁堂、三洞桥、溉澜溪、唐家沱等,及寸滩分驻所;11个乡,即石马河、观音桥、猫儿石、五里店、大石、人和、龙溪、羊坝滩、安乐、唐家沱、恒兴等。
      1953年3月,第二区成立香国寺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试点)。
      1953年5月,第二区大石乡、人和乡、龙溪乡(红土地部分地段除外)划还江北县。6月,建立五里店乡建制。
            【第二区】辖8乡,即石马河、观音桥、猫儿石、五里店、羊坝滩、安乐、唐家沱、恒兴等。
      1954年,猫儿石乡并入观音桥乡,羊坝滩乡并入安乐乡,恒兴乡并入唐家沱乡。
            【第二区】辖5乡,即石马河、观音桥、五里店、安乐、唐家沱等;至1954年底,计设立1954年底,全区先后建立有香国寺、陈家馆、木关街、体仁堂、米亭子、三洞桥、刘家台、溉澜溪、寸滩、唐家沱、雨花村、猫儿石和石门等13个街道办事处及忠恕沱厂区办事处。
江北区(1955-)
      1955年10月,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是年,石门街道办事处改为石门厂区办事处,忠恕坝厂区办事处改为大石坝厂区办事处,猫儿石街道办事处改为猫儿石厂区办事处,雨花村街道办事处改为雨花村厂区办事处。
            【江北区】辖香国寺、陈家馆、木关街、体仁堂、米亭子、三洞桥、刘家台、寸滩、溉澜溪、唐家沱等10个街道办事处和雨花村、猫儿石、石门、大石坝等4个厂区办事处,及石马河、观音桥、五里店、安乐、唐家沱等5乡。
      1957年5月,撤销体仁堂街道办事处,分别并入米亭子、木关街街道。
      1958年9月,石马河、观音桥、五里店、安乐、唐家沱等5乡改建为中苏友好人民公社,名义上为两江乡建制。11月,街道(办事处)合并为6个街道(人民委员会)。

            【江北区】辖6街道,即石门(原石门、大石坝)、香国寺(原香国寺、猫儿石和陈家馆辖区的3-10段)、雨花村(原雨花村和陈家馆辖区的1~2段、刘家台辖区的2-9段)、米亭子(原米亭子、木关街、刘家台1-2段、三洞桥)、溉澜溪(原溉澜溪、寸滩、三洞桥的青草坝)、唐家沱(原唐家沱);1乡(公社),即两江乡(中苏友好人民公社),下辖4个管区:石马河,观音桥、寸滩、唐家沱。
      1960年,街道人民委员会改为街道人民公社。
      1961年8月,两江乡(中苏友好人民公社)拆分为石马河乡(石马河公社)、观音桥乡(中苏友好公社)、寸滩乡(八一公社)、唐家沱乡(恒兴公社)。
       1962年8月,撤销6个街道(人民公社),重新组建9个街道(办事处),即石门、大石坝、猫儿石、香国寺、雨花村、米亭子、三洞桥、唐家沱、溉澜溪。
       1964年,恢复设立刘家台街道。
            【江北区】辖10街道,即石门、大石坝、猫儿石、香国寺、雨花村、刘家台、米亭子、三洞桥、唐家沱、溉澜溪;4个公社,即工农公社、东方红公社、八一公社、红星公社。
       1966年,析香国寺街道设立华新街街道、香国寺街道,后香国寺街道并入重钢三厂,改建为政企合一的钢峰街道。是年部分街道公社更名。猫儿石改为永红、刘家台改为红旗、米亭子改为江北城、唐家沱改为红星沱。石马河公社更名为工农公社,中苏友好公社更名为东方红公社,恒兴公社更名为红星公社。
            【江北区】辖11街道,即石门、大石坝、永红、华新街、钢锋、雨花村、红旗、江北城、三洞桥、红星沱、溉澜溪;4个公社,即工农公社、东方红公社、八一公社、红星公社。

       1973年12月,红旗街街道仍名刘家台街道,永红街街道仍名猫儿石街道,红星沱街道仍名唐家沱街道。
            【江北区】辖11街道,即石门、大石坝、猫儿石、华新街、钢锋、雨花村、刘家台、江北城、三洞桥、溉澜溪、唐家沱;4公社(乡),即工农公社、东方红公社、八一公社、红星公社。
       1981年,钢峰街道改为大兴村街道。公社改为乡体制。
            【江北区】辖11街道,即石门、大石坝、猫儿石、华新街、大兴村、雨花村、刘家台、江北城、三洞桥、溉澜溪、唐家沱;4乡,即石马河乡、观音桥乡、寸滩乡、唐家沱乡。
       1988年9月(11月实施),撤销三洞桥街道,一、二、三段和四段的一部分划入江北城街道;盐井坡、青草坝和长江一、二、三、四村划入溉澜溪街道。
       1988年11月(1989年4月实施),撤销唐家沱街道、唐家沱乡,设立唐家沱镇。
       1992年11月(1993年3月实施),撤销石门街道、石马河乡,设立石马河街道,石马河街道辖原石门街道和原石马河乡的玉带山、南桥寺、石子山3村;原石马河乡的大石坝村划入大石坝街道;撤销华新街道、大兴村街道,设立新的华新街道,新的华新街道辖原华新街道、大兴街道建新东路、建新西路以南区域;撤销猫儿石街道、观音桥乡,设立观音桥街道,观音桥街道辖原猫儿石街道和观音桥乡的观音桥、花园、猫儿石、大坪4村,及原华新街道、大兴村街道建新东路、建新西路以北区域;撤销雨花村街道、刘家台街道,设立五里店街道,五里店街道辖原雨花村街道、原刘家台街道和观音桥乡的五里店、皂桷岭2村;撤销寸滩乡、溉澜溪街道,设立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唐家沱镇维持不变。
            【江北区】辖7街道,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和1镇,即唐家沱镇。
       1994年12月,南岸区郭家沱街道,江北县鱼嘴镇、复盛镇、五宝乡划入江北区。并调整飞地:渝北区(原江北县)龙溪镇龙山村十七社、松桥村一礼飞人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南桥寺双埝塘社和观音桥街道观音桥村瓦房湾的两处飞地,划归江北区管辖,分别并入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和观音桥街道;将渝北区龙溪镇新五人路以南、洋河体育场片区规划A线以西工农村三社、一社和四社的一部分,划归江北区管辖,并入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将南岸区峡口镇郭家沱村划归江北区管辖,并入郭家沱街道。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观音桥村瓦房湾社、石马河街道石子山村吴家湾社、寸滩街道头塘村头塘湾社和大石坝街道大石坝村一社,分别划入渝北区管辖。
            【江北区】辖8街道,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郭家沱街道;3镇,即唐家沱镇、鱼嘴镇、复盛镇;1乡,即五宝乡。
       1998年6月(8月实施),撤销唐家沱镇,设立唐家沱街道。
            【江北区】辖9街道,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郭家沱街道、唐家沱街道;2镇,即鱼嘴镇、复盛镇;1乡,即五宝乡。
       2001年8月(9月实施),撤销五宝乡,设立五宝镇。
            【江北区】辖9街道,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郭家沱街道、唐家沱街道;3镇,即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2004年8月(12月实施),调整大石坝、石马河、五里店、观音桥街道行政辖区边界。确定大石坝与石马河街道以盘溪河为界,盘溪河以东南大石坝街道管辖,以西为石马河街道管辖;确定五里店与观音桥街道以鲤鱼池路、洋河东路为界,以东由五里店街道管辖,以西由观音桥街道管辖;唐家沱街道更名为铁山坪街道。
            【江北区】辖9街道,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郭家沱街道、铁山坪街道;3镇,即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2008年6月,鱼嘴镇石佛、琏珠、大坝3村划归郭家沱街道。
       2013年11月,郭家沱街道、鱼嘴镇、复盛镇委托两江新区直接管辖。
            【江北区】直接管辖8街道,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铁山坪街道;1镇,即、五宝镇。
            【两江新区】在江北区范围内直接管辖1街道2镇,即郭家沱街道、鱼嘴镇、复盛镇。

至2016年,江北区名义上仍辖9街道3镇,即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华新街道、观音桥街道、五里店街道、寸滩街道、江北城街道、郭家沱街道、铁山坪街道;3镇,即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2-27 11:22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1-13
重庆市沙坪坝区沿革

建制前概览

       民国二十四年(1935)11月8日,巴县划为五区,定龙隐镇为第一区所在地,区署驻磁器口,辖一镇十七乡。
              【巴县第一区】区署驻龙隐镇,辖1镇17乡,即即龙隐镇、石桥乡、新丰乡、龙凤乡、曾家乡、虎溪乡、西永乡、高店乡、井口乡、同兴乡、新发乡、土主乡、凤凰乡、兴隆乡、蔡家乡、北碚乡、歇马乡、青木乡。
       民国二十八年(1939)7月(8月实施),巴县(龙隐乡)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等区域划入重庆市,设立重庆市政府沙磁区临时办事。管辖区域“以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为范围”。
       民国二十九年(1940)9月-10月,重庆市拟接收“新市区”(巴县石桥乡、高店乡、龙隐乡)。12月,设立重庆市警察分局十三、十四分局。
       民国三十年(1941)2月12日,撤销重庆市政府沙磁区临时办事处。
第十三区
第十四区
       民国三十年(1941)2月24日,设立重庆市第十三区、第十四区。

              【第十三区】辖高店子镇、歌乐山镇、山洞镇、新桥镇、上桥镇(高店、歌乐山、山洞、新桥、上桥、金刚坡、新开寺、曾家院等地)。即原巴县巴县石桥乡、高店乡。
              【第十四区】辖磁器口镇、沙坪坝镇、小龙坎镇、童家桥镇、金沙街镇、红糟房镇。即原巴县龙隐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10月,废除镇级建制。
第三区
       1950年4月(5月实施),撤销第十三区、第十四区,合并组建第三区。第三区包括歌乐山地带和沙坪坝腹地,并辖江北盘溪。在山洞、歌乐山、新桥、小龙坎、磁器口各设一个工作组,管辖各镇所属各保。一说第三区管辖11街,即沙坪坝、小龙坎、磁器口、童家桥、詹家溪,歌乐山、LLI洞、上桥、新桥、红糟房、土湾十一个街道;两个乡,即金刚坡乡和覃家岗乡。
       是年,废除保甲制,农村成立乡公所,保甲为村组织所代替,城市街道由派出所设民政干事管理。农村调整为磁器口乡、山洞乡、新桥乡,歌乐山乡。
       1951年4月,农村由四乡调整为金刚坡乡、新开寺乡、山洞乡、覃家岗乡、上桥乡、童家桥乡、詹家溪乡等7乡。是年,原有15个公安派出所调整为7个街道派出所和1个农村派出所,各街道派出所均设有民政室。
       1952年10月,第四区的化龙桥、大坪、石桥铺3个街道和黄泥、石桥、歇台子3个乡划归第三区,盘溪划归第二区。第四区化龙桥、浮图关(大坪)、石桥铺等四个街道派出所划进第三区。
       1953年3月止,计有13个派出所设立民政室。6月,第六区井口乡划归第三区。7月,设立小龙坎街道办事处(试点)。
       是年,覃家岗乡、童家桥乡合并为覃家岗乡;新开寺乡、山洞乡、金刚坡合并为山洞乡、金刚坡乡。

沙坪坝区
       1955年10月,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
       1955年止,计设立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化龙桥、浮图关、童家桥、新桥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一〇二、土湾、四五一3个厂区办事处,及山洞、石桥铺、歌乐山、红糟房4个民政室。

       是年12月,厂区办事处按地名称呼,一〇二厂区办事处更名为石井坡厂区办事处,四五一厂区办事处更名为詹家溪厂区办事处。
              【沙坪坝区】辖7街道办事处,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化龙桥、浮图关、童家桥、新桥等;3厂区办事处,即土湾、石井坡、詹家溪等;4个民政室,即山洞、石桥铺、歌乐山、红糟房;9乡,即金刚坡乡、山洞乡、覃家岗乡、上桥乡、詹家溪乡、黄泥乡、石桥乡、歇台乡、井口乡。
       1956年8月,詹家溪乡并入井口乡,黄泥乡并入石桥乡,上桥乡并入覃家岗乡。
              【沙坪坝区】辖6乡,即金刚坡乡、山洞乡、覃家岗乡、石桥乡、歇台乡、井口乡。
       1957年,歇台乡并入石桥乡。
              【沙坪坝区】辖5乡,即金刚坡乡、山洞乡、覃家岗乡、石桥乡、井口乡。

       1958年3月,撤销石井坡厂区办事处,设立石井坡镇。11月,撤销小龙坎街道办事处和土湾厂区办事处,设立小龙坎街道人民委员会(试点)。是年,北碚区同兴乡划入沙坪坝区,组成井口公社
       是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组建4个农村公社,即井口公社(井口乡、同兴乡)、歌乐山公社(金刚坡乡、山洞乡)、红旗公社(覃家岗乡)、石桥公社(石桥乡)。
              【沙坪坝区】辖6街道办事处,即沙坪坝、磁器口、化龙桥、浮图关、童家桥、新桥等;1街道委员会,即小龙坎街道委员会;1厂区办事处,即詹家溪;4个民政室,即山洞、石桥铺、歌乐山、红糟房;1镇,即石井坡镇;4公社(6乡),即井口公社(井口乡、同兴乡)、歌乐山公社(金刚坡乡、山洞乡)、红旗公社(覃家岗乡)、石桥公社(石桥乡)。
       1959年3月,撤销各街道办事处,设立大坪(浮图关)、化龙桥(化龙桥)、沙坪坝(沙坪坝)、磁器口(磁器口、童家桥)、新桥(新桥)5个街道人民委员会。
              【沙坪坝区】辖6街道委员会,即小龙坎、大坪、化龙桥、沙坪坝、磁器口、新桥等;1厂区办事处,即詹家溪;4个民政室,即山洞、石桥铺、歌乐山、红糟房;1镇,即石井坡镇。

       1960年3月,设立小龙坎、沙坪坝、化龙桥、大坪、新桥、磁器口、双碑七个城市人民公社。4月,山洞、歌乐山民政室撤销,其工作划归歌乐山公社领导;红糟房、石桥铺民政室撤销,分别划归小龙坎公社和大坪公社领导;詹家溪厂区办事处撤销,并入石井坡镇,并改名为双碑镇,归双碑公社领导。7月,土湾一、二、三厂3个厂区,从小龙坎公社划出,成立纺织友谊人民公社。是年,撤销同兴乡并入井口乡,撤销金刚坡乡、山洞乡,设立歌乐山乡。是年底,析石桥公社潘家坪大队设立潘家坪公社,析井口公社设立同兴公社。    
       1961年秋,天星桥、红糟房地区从小龙坎公社划出,成立天星桥城市人民公社。是年,江北县人和区大石公社境内国营重庆第二机械砖瓦厂家属区划属沙坪坝区
              【沙坪坝区】辖9城市公社,即小龙坎公社(小龙坎街道、红糟房民政室)、沙坪坝公社、化龙桥公社、大坪公社(大坪街道、石桥铺民政室)、新桥公社、磁器口公社、双碑公社(双碑镇)、纺织友谊人民公社、天星桥公社等。6农村公社(4乡),即井口公社(井口乡)、歌乐山公社(歌乐山乡、山洞民政室、歌乐山民政室)、红旗公社(覃家岗乡)、石桥公社(石桥乡)、潘家坪公社、同兴公社

       1962年,撤销各城市人民公社和双碑镇,恢复建立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化龙桥、石桥铺、大坪、天星桥、新桥等12个街道办事处和井口、同兴、山洞、歌乐山4个民政室。
       1963年6月,析井口公社原同兴乡区域(同兴民政室、同兴公社)属北碚区。9月,沙坪坝区大坪派出所管辖的长江路497-515号和袁家岗28-30号地段和居民,划归九龙坡区。是年,撤销潘家坪公社,并入石桥公社。
       1965年,将沙坪坝街道7个居民段和土湾、小龙坎街道各一个居民段,共9个居民段,组建成立渝碚路街道办事处。至此,计辖13个街道办事处、3个民政室。
              【沙坪坝区】辖13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化龙桥、石桥铺、大坪、天星桥、新桥、渝碚路等;3民政室,即井口、山洞、歌乐山;4农村公社,即井口公社、歌乐山公社、红旗公社、石桥公社。

       1978年,山洞、歌乐山、井口改为街道办事处。至此,计辖16个街道。
             【沙坪坝区】辖16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化龙桥、石桥铺、大坪、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4农村公社,即井口公社、歌乐山公社、红旗公社、石桥公社。
       1981年,红旗公社更名为覃家岗公社。
       1984年,政社分开,设立井口、歌乐山、覃家岗、石桥4乡。
              【沙坪坝区】辖16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化龙桥、石桥铺、大坪、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4乡,即井口乡、歌乐山乡、覃家岗乡、石桥乡。
       1993年6月,井口乡、歌乐山乡、覃家岗乡、石桥乡撤乡设镇。
              【沙坪坝区】辖16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化龙桥、石桥铺、大坪、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4镇,即井口镇、歌乐山镇、覃家岗镇、石桥镇。
       1994年12月(1995年3月实施),大坪、化龙桥两街道及石桥镇红岩村,划归渝中区(原市中区);石桥铺街道及石桥镇袁家岗、歇台子、六店、高庙、白鹤、兰花、二郎7个村,划入九龙坡区;詹家溪街道的十二居委会(第二机制砖瓦厂厂区)划入渝北区(原江北县)。原巴县青木关、陈家桥、虎溪、曾家、西永、土主、凤凰、回龙坝八镇及中梁乡划入沙坪坝区。原石桥镇联芳村仍属沙坪坝区(1995年4月,设立联芳经济园区管委会)。
              【沙坪坝区】辖13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11镇,即井口镇、歌乐山镇、覃家岗镇、青木关镇、陈家桥镇、虎溪镇、曾家镇、西永镇、土主镇、凤凰镇、回龙坝镇;1乡,中梁乡;1村,联芳村(联芳经济园区)。
注:初期联芳村应直属于沙坪坝区,后划属小龙坎街道,时间待考,2011年,析设为联芳街道(见后)。
       1995年7月,中梁乡撤乡设镇。
              【沙坪坝区】辖13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12镇,即井口镇、歌乐山镇、覃家岗镇、青木关镇、陈家桥镇、虎溪镇、曾家镇、西永镇、土主镇、凤凰镇、回龙坝镇、中梁镇。
       2009年2月,撤销覃家岗镇,设立覃家岗街道。
              【沙坪坝区】辖14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土湾、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覃家岗;11镇,即井口镇、歌乐山镇、青木关镇、陈家桥镇、虎溪镇、曾家镇、西永镇、土主镇、凤凰镇、回龙坝镇、中梁镇;1村,联芳村。
       2011年9月,陈家桥镇、虎溪镇、西永镇撤镇设街;析小龙坎街道联芳桥、学堂堡和圣泉3个社区设立联芳街道。
       2015年1月,詹家溪街道更名为双碑街道。
              【沙坪坝区】辖18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双碑、土湾、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覃家岗、陈家桥、虎溪、西永、联芳;8镇,即井口镇、歌乐山镇、青木关镇、曾家镇、土主镇、凤凰镇、回龙坝镇、中梁镇。
       2016年6月,(24日)调整陈家桥街道管辖范围、虎溪街道管辖范围和街道办事处驻地,增设丰文街道、香炉山街道。(渝府〔2016〕40号   )

(一)调整陈家桥街道管辖范围。调整后,陈家桥街道东邻土主镇,原界线不变;南接香炉山街道,以西永大道为界,西起与梁滩河交汇处,东至与土主镇交界点;西连虎溪街道,界线以大学城北一路与大学城中路交点为起点,沿大学城中路、明德路、木鱼石公园西侧外墙、盛德路、景辉路、大学城北路、大学城东一路及其第一转盘东北侧道路、学城大道,接梁滩河至与西永大道交汇处;北接丰文街道,界线以大学城北一路与大学城中路交点为起点,沿大学城北一路、文轩路及其东延线、陈丰路,接梁滩河至与土主镇交界点。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
(二)调整虎溪街道管辖范围和街道办事处驻地。调整后,虎溪街道东邻陈家桥街道、香炉山街道,与陈家桥街道界线以大学城北一路与大学城中路交点为起点,沿大学城中路、明德路、木鱼石公园西侧外墙、盛德路、景辉路、大学城北路、大学城东一路及其第一转盘东北侧道路、学城大道,接梁滩河至与西永大道交汇处,与香炉山街道界线以梁滩河与西永大道交汇处为起点,沿西永大道、大学城东一路、思贤路、大学城中路至与曾家镇交界点;南接曾家镇,原界线不变;西连璧山区,原界线不变;北接丰文街道,界线从原陈家桥街道与虎溪街道绕城高速以外段界线,沿绕城高速、大学城北一路延长线、大学城北一路至与大学城中路交界点。街道办事处迁至学城大道196号。
(三)增设丰文街道。调整后,丰文街道东邻土主镇,沿原陈家桥街道界线不变;南接虎溪街道、陈家桥街道,与虎溪街道界线从原陈家桥街道与虎溪街道绕城高速以外段界线,沿绕城高速、大学城北一路延长线、大学城北一路至与大学城中路交点,与陈家桥街道界线以大学城北一路与大学城中路交点为起点,沿大学城北一路、文轩路及其东延线、陈丰路,接梁滩河至与土主镇交界点;西连璧山区,沿原陈家桥街道界线不变;北接青木关镇,沿原陈家桥街道界线不变。街道办事处驻丰盛路18号。
(四)增设香炉山街道。调整后,香炉山街道东邻土主镇、西永街道,沿原陈家桥街道界线不变;南接曾家镇、九龙坡区金凤镇,沿原陈家桥街道界线不变;西连虎溪街道,界线以梁滩河与西永大道交汇处为起点,沿西永大道、大学城东一路、思贤路、大学城中路至与曾家镇交界点;北接陈家桥街道,以西永大道为界,西起与梁滩河交汇处,东至与土主镇交界点。街道办事处驻大学城东路17号。

              【沙坪坝区】辖20街道,即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双碑、土湾、天星桥、新桥、渝碚路、井口、山洞、歌乐山、覃家岗、陈家桥、虎溪、西永、联芳、丰文、香炉山;8镇,即井口镇、歌乐山镇、青木关镇、曾家镇、土主镇、凤凰镇、回龙坝镇、中梁镇。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7-02 22:52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1-13
重庆市九龙坡区沿革


第八区(1939-1950)
第十七区(1942-1950)
       民国二十八年(1939)5月,巴县新划入重庆市的化龙桥、遗爱祠、黄沙溪、大坪等区域设立第八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12月,巴县石桥铺区域划属重庆市建石桥铺镇(重庆市直辖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2月,以石桥铺镇为基础设立重庆市第十七区
             【 第八区】辖化龙桥镇、黄沙溪镇、遗爱祠镇、新市场镇。
             【第十七区】辖石桥铺镇、歇台镇、鹤皋岩镇、九龙铺镇。
       民国三十二年(1943)12月,撤销遗爱祠镇、新市场镇,合并为复兴关镇。(注:抗战时改浮图关为复兴关)
             【 第八区】辖化龙桥镇、黄沙溪镇、复兴关镇。
       民国三十三年(1944)10月,撤销镇建制。
第四区(1950-1955)
       1950年10月,撤销第八区、第十七区,设立第四区
       1951年4月-9月,设立石桥、歇台、黄泥三乡。
             【 第四区】辖6街(街道派出所),即化龙桥、大坪、遗爱祠、黄沙溪、石桥铺、歇台子6个街道和石桥、歇台、黄泥、杨九4乡(杨九乡徒具其名,而未建政)。
       1952年10月,第四区所辖的遗爱祠、黄沙溪划归第一区;将大坪、化龙桥、石桥铺、歇台子以及黄泥、石桥、歇台3乡划归第三区;巴县的人和镇、建胜乡(1951年10月,巴县析人和镇置)、屏都镇、鱼洞镇、大窝乡(1951年巴县析鱼洞镇置)、南泉管理局划归第四区。11月,设立人和、南泉、渔洞三个工作委员会。12月,建立云鹤乡、新生乡、麒龙乡、道角乡。是时,析鱼洞镇置石板乡。
       1953年1月,置马王乡、八桥乡、华岩乡、公平乡;巴县跳磴乡双河等3个村民组划入第四区;2月,第四区鱼洞镇、大窝乡、石板乡划归巴县;是月,巴县立桅乡的新田、界石乡的2个村民组划入第四区。8月,设立李家沱、杨家坪街道办事处;并置堤坎乡、合作乡。10月,撤销人和、南泉、渔洞3个工作委员会。
             【 第四区】辖2街道办事处,即李家沱、杨家坪;1局,即南泉管理局;12乡(实际建政11乡),即建胜乡、云鹤乡、新生乡、麒龙乡、道角乡、马王乡、八桥乡、华岩乡、公平乡、堤坎乡、合作乡、杨九乡。(人和工委所辖马王、八桥、华岩、公平、云鹤5个乡,南泉工委所辖堤坎、合作两乡及南泉管理处,渔洞工委所辖麒龙、道角、新生3个乡。)建胜乡?(杨九乡仍未建政)
       1954年10月,南泉管理局改为南泉管理处。是年设立九龙坡、鹤皋岩、土桥、马桑溪等街道办事处和一〇一厂区办事处、二九六厂区办事处。是年末,改二九六厂区办事处为谢家湾厂区办事处。另设有人和民政室。
             【 第四区】辖10个街道单位,包括:李家沱、杨家坪、九龙坡、鹤皋岩、土桥、马桑溪等街道办事处;谢家湾、一〇一厂区办事处;南泉管理处;人和民政室。
九龙坡区(1955-)
       1955年10月,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1956年8月,撤销杨九乡、八桥乡,并入马王乡;撤销云鹤乡、华岩乡、公平乡,设立人和乡;撤销新生乡、麟龙乡,设立土桥乡;撤销堤坎乡,分划入土桥乡、合作乡。
             【 九龙坡区】辖6乡,即建胜乡、人和乡、土桥乡、道角乡、马王乡、合作乡。
       1958年3月,撤销道角乡,并入土桥乡。6月,街道(厂区)办事处组建为街道人民委员会:土桥、李家沱合并为李家沱;九龙坡、杨家坪(二公馆划属谢家湾)合并为杨家坪;鹤皋岩、谢家湾合并为谢家湾;一〇一厂区改建为大渡口;南泉管理处改建为南泉街道;人和民政室与中梁山矿区改建人和街道;马桑溪街道改建为茄子溪街道。8月,撤销合作乡,并入土桥乡,成立花溪公社;9月,撤销马王乡、建胜乡,并入人和乡,成立人和公社。
             【 九龙坡区】辖7街道人民委员会,即李家沱、杨家坪、谢家湾、大渡口、南泉、人和、茄子溪;2乡(公社),即土桥乡(花溪公社)、人和乡(人和公社)。
       1959年1月,李家沱街道所辖土桥划归花溪公社;人和街道人和场划归人和公社,人和街道改称中梁山街道。
       1960年3月,7个街道人委组建4个城市公社,李家沱(李家沱、南泉)、杨家坪(杨家坪、谢家湾)、中梁山、大渡口(大渡口、茄子溪);花溪公社的二塘、民主、虎哮、自鹤四个大队,划给市中区,组建市中区四季青公社。是年夏,设立大渡口工业区,九龙坡区所辖的马桑溪、九官庙、大渡口、马王场划给大渡口工业区。8月,九龙坡区所辖的人和公社的八一、五一、双山、新华、公民、群胜6个大队划出,组建“大渡口蔬菜人民公社”,生产蔬菜供应重钢;隶属关系仍属九龙坡区。11月,土桥乡改称花溪乡。
             【 九龙坡区】辖4城市公社,即李家沱、杨家坪、中梁山、大渡口;2乡(3公社),即花溪乡(花溪公社)、人和乡(人和公社、大渡口蔬菜公社)。
       1961年3月,调整为7个城市公社,增加黄桷坪、谢家湾、茄子溪3个公社;4月,析人和公社九龙、上游、大堰、杨坪4个大队组建九龙公社,建路、民胜、四胜、群胜4个大队组建建胜公社。
             【 九龙坡区】辖7城市公社,即李家沱、杨家坪、中梁山、大渡口、黄桷坪、谢家湾、茄子溪;5农村公社公社,即花溪公社、人和公社、大渡口蔬菜公社、九龙公社、建胜公社。
       1962年3月,撤销市中区四季青公社,其所属二塘、民主、虎哮、白鹤四个大队,重新划回九龙坡区花溪公社。是年秋,撤销大渡口工业区,仍划归九龙坡区。是年上半年,撤销城市公社,恢复12个街道办事处,是为李家沱、土桥、南泉、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跃进村、九宫庙、新山村。
       1963年6月,析花溪公社红星、自由、虎哮、白鹤4个大队组建南泉公社。
             【 九龙坡区】辖12个街道办事处,即李家沱、土桥、南泉、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跃进村、九宫庙、新山村;6公社,即花溪公社、人和公社、大渡口蔬菜公社、九龙公社、建胜公社、南泉公社。
       1965年4月,析九龙坡区跃进村、九宫庙、新山村3街道办事处设立大渡口区
             【 九龙坡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即李家沱、土桥、南泉、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6公社,即花溪公社、人和公社、大渡口蔬菜公社、九龙公社、建胜公社、南泉公社。
       1968年10月,各街道更名,李家沱更名为朝阳街,土桥更名为东方红,黄桷坪更名为五一街,谢家湾更名为建设街,石坪桥更名为红卫街,茄子溪更名为星火街,杨家坪更名为新建街。
             【 九龙坡区】辖9个街道,即朝阳街、东方红、南泉、五一街、新建街、建设街、红卫街、星火街、中梁山;6公社,即花溪公社、人和公社、大渡口蔬菜公社、九龙公社、建胜公社、南泉公社。
       1972年6月,各街道恢复旧名称。
             【 九龙坡区】辖9个街道,即李家沱、土桥、南泉、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6公社,即花溪公社、人和公社、大渡口蔬菜公社、九龙公社、建胜公社、南泉公社。
       1980年,大渡口蔬菜公社更名为蔬菜公社。
       1981年8月,人和公社更名为华岩公社,蔬菜公社更名为八桥公社。
       1983年4月,政社分开,组建乡政府。
             【 九龙坡区】辖9个街道,即李家沱、土桥、南泉、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6乡,即花溪乡、华岩乡、八桥乡、九龙乡、建胜乡、南泉乡。
       1986年3月(1987年4月实施),撤销南泉街道、南泉乡,设立南泉镇。
             【 九龙坡区】辖8个街道,即李家沱、土桥、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5乡,即花溪乡、华岩乡、八桥乡、九龙乡、建胜乡;1镇,南泉镇。
       1993年,花溪乡、华岩乡、八桥乡、九龙乡、建胜乡撤乡建镇。
             【 九龙坡区】辖8个街道,即李家沱、土桥、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茄子溪、中梁山;6镇,即花溪镇、华岩镇、八桥镇、九龙镇、建胜镇、南泉镇。
       1994年12月(1995年3月实施),九龙坡区划出南泉、花溪两镇和李家沱、土桥两个街道办事处给巴南区(其中二塘划给南岸区);划出八桥、建胜两镇和茄子溪街道办事处,及九龙镇所辖大堰村第二、三、四村民组给大渡口区。从沙坪坝区划入石桥镇(除联芳、红岩两村)和石桥铺街道办事处;从原巴县划入自市驿、含谷、走马、金凤、巴福、陶家、铜罐驿、西彭八镇和石板一乡
             【 九龙坡区】辖6个街道,即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中梁山、石桥铺;11镇,即华岩镇、九龙镇、石桥镇、自市驿镇、含谷镇、走马镇、金凤镇、巴福镇、陶家镇、铜罐驿镇、西彭镇;1乡,即石板乡。
       1997年11月,插销石板乡,设立石板镇。
             【 九龙坡区】辖6个街道,即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中梁山、石桥铺;12镇,即华岩镇、九龙镇、石桥镇、自市驿镇、含谷镇、走马镇、金凤镇、巴福镇、陶家镇、铜罐驿镇、西彭镇、石板镇。
       1998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石桥铺街道和石桥镇。
       2001年,中梁山街道与华岩镇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2004年,撤销石桥镇,设立渝州路街道。
             【 九龙坡区】辖7个街道,即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中梁山、石桥铺、渝州路;11镇,即华岩镇、九龙镇、自市驿镇、含谷镇、走马镇、金凤镇、巴福镇、陶家镇、铜罐驿镇、西彭镇、石板镇。
       2010年11月,石桥铺街道渝州路街道以主干道石小路、石杨路、龙腾大道界,该界线东起大公馆立交,西止石小路白马凼与沙坪坝区交界处,北面由渝州路街道管辖,南面由石桥铺街道管辖。
       2014年1月(2月实施),析石桥铺街道设立二郎街道,调整华岩镇、中梁山街道行政区域范围。
             【 九龙坡区】辖8个街道,即黄桷坪、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中梁山、石桥铺、渝州路、二郎;11镇,即华岩镇、九龙镇、自市驿镇、含谷镇、走马镇、金凤镇、巴福镇、陶家镇、铜罐驿镇、西彭镇、石板镇。
                    【二郎街道】【石桥铺街道】以龙腾大道、成渝高速公路为界,东起龙腾大道五台山小区路口加油站处,经陈家坪立交接成渝高速公路,西止于成渝高速公路与凤西路交汇处。界线以北为石桥铺街道,以南为二郎街道。
                    【华岩镇】【中梁山街道】界线东起华九路东西向延伸段与大渡口区交界处,接华福大道北段后南行800米右转接田福路,沿石堰村8组与华龙家园社区、协兴村社区界,北行穿越华玉路,再沿田坝村社区与协兴村社区界,穿越襄渝铁路南行,接新政村9组与石堰村8组界西行至中梁山国有林场东侧,沿国有林场与共和村6组、西山村4组、3组、1组界北行,止于西山村1组与沙坪坝区交界处,界线以北为中梁山街道,以南为华岩镇。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1-13 15:47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1-13
楼主大赞。等楼主一个省的资料做齐了,就等楼主的电子档文件。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1-13
重庆市南岸区沿革

       民国十六年(1927),南岸区域划属重庆市,直属市政厅,划设4坊。
南岸市政管理处(1929-1935)
       民国十八年(1929),重庆建市,在玄坛庙设南岸市政管理处,管辖南岸4坊。
       民国二十年(1931),南岸市政管理处奉命接收王家沱日租界,设特区第十四坊(一作第十四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划定重庆市在南岸地区范围,即南岸自千金岩沟经南城坪、海棠溪、弹子石至苦竹林大江边。南岸城区统一编划为4坊,即第十一坊(南城坪)、第十二坊(海棠溪)、第十三坊(龙门浩)、第十四坊(弹子石)。
              【南岸市政管理处】辖南城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4坊。
第四区-第六区(1935-1939)
       民国二十四年(1935)2月,设立重庆第四区,是年改为第六区。第六区辖6个联保,61保,614甲。
              【第六区】辖铜元局、南城坪、海棠溪、龙门浩、玄坛庙、弹子石6个联保。
第十一区(1939-1950)
第十二区(1939-1950)
第十五区(1941-1950)
第十八区(1944-1950)
       民国二十八年(1939)6月,析第六区为第十一区、十二区

              【第十一区】辖4镇,即玄坛庙镇、龙门浩镇、弹子石镇、窍角沱镇。
              【第十二区】辖3镇,即海棠溪镇、南坪场镇、铜元局镇。
       民国三十年(1941),巴县崇文乡、大兴乡划入重庆市,设立第十五区。第十一区调整为6镇。

              【第十一区】辖6镇,即龙门上浩镇、龙门下浩镇、玄坛庙镇、窍角沱镇、弹子石镇、鸡冠石镇。
              【第十二区】辖3镇,即海棠溪镇、南坪场镇、铜元局镇。
              【第十五区】辖3镇,即黄桷垭镇、清水溪镇、大兴镇。
       民国三十三年(1944)7月,第十一区分建为重庆市第十一区、十八区。是年撤销镇建制。
              【第十一区】驻龙门上浩,辖28保526甲,玄坛庙、龙门上浩、龙门下浩地带。
              【第十二区】驻南坪场,辖26保431甲,海棠溪、南坪场、铜元局地带。
              【第十五区】驻黄桷垭,辖15保233甲,黄桷垭、清水溪、大兴场地带。
              【第十八区】驻弹子石,辖23保364甲,弹子石、窍角沱、鸡冠石地带。
第五区(1950-1952)
第六区(1950-1952)
       1950年6月,设立第五区、第六区。第五区辖旧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五区的一部分;第六区辖旧第十一、第十二区的一部及旧第十八区。
       1950年11月,第六区设立新兴乡、鸡冠石乡、汪山乡、大兴乡建制。
       1951年1月,第五区设立南坪乡、双龙乡、四公里乡、黄桷垭乡建制;3月,设立罗家坝乡建制;是月,江北县郭家沱地区划入重庆市第六区;8月,设立郭家沱乡建制。
              【第五区】辖5乡,即南坪乡、双龙乡、四公里乡、罗家坝乡、黄桷垭乡;龙门浩联合新村。
              【第六区】辖5乡,即新兴乡、鸡冠石乡、汪山乡、大兴乡、郭家沱乡。
第五区(1952-1955)
       1952年2月,撤销第七区,并入第六区;10月,原第七区改属第二区撤销第五区、第六区,设立新的第五区巴县文峰乡划入。撤销双龙乡并入南坪乡,撤销罗家坝乡划为3个自然村,自由、渝南、海棠三个村列为自然村,暂交海棠溪派出所代管(民政干事);从新兴乡和鸡冠石乡各划出一部分村建立白沙沱乡。
              【第五区】辖10乡,即南坪乡、四公里乡、黄桷垭乡、新兴乡、鸡冠石乡、汪山乡、大兴乡、郭家沱乡、白沙沱乡、文峰乡。
              注:《南岸区志》此时第五区除辖10乡外还包括撤销罗家坝乡设立的自由、渝南、海棠3个自然村,另有觉林寺、桂花园2自然村,沿革不明。
       1953年7月,设立海棠溪街道办事处。
       1954年1月,设立黄桷垭街道办事处;3月,设立大佛段街道办事处;4月,设立南坪、玄坛庙、弹子石、石桥街道办事处;10月,设立上浩、下浩街道办事处、铜元局厂区办事处;12月,设立锣旗寺厂区办事处。
       1955年4月,撤销郭家沱乡,并入锣旗寺厂区办事处。
南岸区(1955-)
       1955年10月,第五区改称南岸区
       1956年8月,锣旗寺厂区办事处农村部分划入大兴乡;原罗家坝乡撤销时划为的3个自然村和四公里乡均并入南坪乡,黄桷垭乡并入文峰乡;撤销白沙沱乡,分别划回新兴乡和鸡冠石乡。
              【南岸区】辖9街道办事处,即海棠溪、黄桷垭、大佛段、南坪、玄坛庙、弹子石、石桥、上浩、下浩等;2个厂区办事处,即铜元局、锣旗寺等;6乡,即南坪乡、新兴乡、鸡冠石乡、汪山乡、大兴乡、文峰乡。
       1958年9月,南坪乡、新兴乡、鸡冠石乡、汪山乡、大兴乡、文峰乡和纳溪沟农场合并组建涂山人民公社,辖16个生产大队。撤销9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厂区办事处,设立龙门浩(上浩、下浩街道办事处)、海棠溪(海棠溪、南坪街道办事处)、玄坛庙、弹子石(弹子石、石桥、大佛段街道办事处)4个街道人民委员会;铜元局镇(铜元局厂区办事处)、黄桷垭镇(黄桷垭街道办事处)、郭家沱镇(锣旗寺厂区办事处)。
              【南岸区】辖4街道(人民委员会),即龙门浩、海棠溪、玄坛庙、弹子石等;3镇(人民委员会),即铜元局镇、黄桷垭镇、郭家沱镇;1公社,涂山公社。
       1959年2月,涂山公社调整为7个生产大队;4月,调整为12个管理区;是年末,调整为7个管理区,即南坪、新兴、黄桷垭(原文峰)、鸡冠石、大兴、南山、纳溪沟。
       1960年3月,撤销龙门浩、海棠溪、玄坛庙、弹子石等4个街道人委和黄桷垭镇人委,设立上新街公社(龙门浩街道)、海棠溪公社、玄坛庙公社、弹子石公社、黄桷垭公社等5公社;铜元局镇、郭家沱镇仍设人委。
              【南岸区】辖5城市公社,即上新街公社、海棠溪公社、玄坛庙公社、弹子石公社、黄桷垭公社等5公社;2镇(人民委员会),即铜元局镇、郭家沱镇;1农村公社,涂山公社(7管理区:南坪、新兴、黄桷垭、鸡冠石、大兴、南山、纳溪沟)。
       1961年10月,撤销涂山大公社,将下属的管理区改建为6个公社,即南山公社(南山管理区)、南坪公社(南坪管理区)、涂山公社(新兴管理区)、鸡冠石公社(鸡冠石管理区)、大兴公社(大兴管理区)、文峰公社(黄桷垭管理区)。
       1962年6月,析大兴公社郭家沱大队设郭家沱公社;7月,撤销镇人委和城市公社建制,恢复设立7个街道,即上新街、铜元局、海棠溪、黄桷垭、玄坛庙、弹子石、郭家沱。
       1963年10月,析海棠溪街道设立南坪街道。
       1964年1月,析弹子石街道设立大佛段街道。
              【南岸区】辖9街道,即铜元局、南坪、海棠溪、上新街、弹子石、大佛段、玄坛庙、郭家沱、黄桷垭等;7公社(乡),即南山公社、南坪公社、涂山公社、鸡冠石公社、大兴公社、文峰公社、郭家沱公社。
       1966年9月,街道名称改动,改上新街为大庆街,海棠溪为红卫街,南坪为工农街,铜元局为红旗街,黄桷垭为反帝街,玄坛庙为红星街,弹子石为前进街,大佛段为新风街,郭家沱为东风街。
              【南岸区】辖9街道,即红旗街、工农街、红卫街、大庆街、前进街、新风街、红星街、东风街、反帝街等;7公社(乡),即南山公社、南坪公社、涂山公社、鸡冠石公社、大兴公社、文峰公社、郭家沱公社。
       1969年12月,撤销郭家沱公社(乡),并入大兴公社(乡)。
              【南岸区】辖9街道,即红旗街、工农街、红卫街、大庆街、前进街、新风街、红星街、东风街、反帝街等;6公社(乡),即南山公社、南坪公社、涂山公社、鸡冠石公社、大兴公社、文峰公社。
       是年,将广阳坝划归南岸区大兴公社;1970年4月移交。
       注:广阳坝原属巴县广阳公社的第一、第二大队,1960年划入重庆市,由南岸区大兴公社代管,是时正式划入大兴公社。
       1972年9至12月,7个街道相继恢复了原街道名称,红星街名称未变,新风街改名东山坪。
              【南岸区】辖9街道,即铜元局、南坪、海棠溪、上新街、弹子石、东山坪、红星街、郭家沱、黄桷垭等;6公社(乡),即南山公社、南坪公社、涂山公社、鸡冠石公社、大兴公社、文峰公社。
       1981年8月,上新街街道改称龙门浩街道,东山坪街道改称大佛段街道;9月,红星街街道改称玄坛庙街道。
       1983年,政社分开,改设南山乡、南坪乡、涂山乡、鸡冠石乡、大兴乡、文峰乡。
       1984年8月,大兴乡改称峡口乡。
              【南岸区】辖9街道,即铜元局、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大佛段、玄坛庙、郭家沱、黄桷垭等;6乡,即南山乡、南坪乡、涂山乡、鸡冠石乡、峡口乡、文峰乡。
       1989年10月,撤销黄桷垭街道、文峰乡,设立黄桷垭镇。
              【南岸区】辖8街道,即铜元局、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大佛段、玄坛庙、郭家沱等;1镇,即黄桷垭镇;5乡,即南山乡、南坪乡、涂山乡、鸡冠石乡、峡口乡。
       1992年12月,南山乡、南坪乡、涂山乡、鸡冠石乡、峡口乡撤乡设镇。
              【南岸区】辖8街道,即铜元局、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大佛段、玄坛庙、郭家沱等;6镇,即南山镇、黄桷垭镇、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
       1994年5月(1992年批复),析南坪街道设立花园路街道。其行政管理范围为南坪万寿路、万寿桥以西的花园路、大石路、金山路、金子村、海峡路、青龙路、白鹤路、古楼村、花园村、光电路、明佳园、南城大道西段,南坪西路西段等区域。
              【南岸区】辖9街道,即铜元局、花园路、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大佛段、玄坛庙、郭家沱等;6镇,即南山镇、黄桷垭镇、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
       1994年12月(1995年3月实施),郭家沱街道和峡口镇的郭家沱村划归江北区;巴县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九龙坡区花溪镇二塘村划入南岸区南坪镇
              【南岸区】辖8街道,即铜元局、花园路、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大佛段、玄坛庙等;9镇,即南山镇、黄桷垭镇、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
       2000年1月,撤销玄坛庙街道、涂山镇,设立新的涂山镇。
              【南岸区】辖7街道,即铜元局、花园路、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大佛段等;9镇,即南山镇、黄桷垭镇、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
       2001年8月,撤销大佛段街道、弹子石街道,设立新的弹子石街道。
              【南岸区】辖6街道,即铜元局、花园路、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等;9镇,即南山镇、黄桷垭镇、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
       2006年7月,撤销南山镇、黄桷垭镇,设立南山街道。
              【南岸区】辖7街道,即铜元局、花园路、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南山等;7镇,即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
       2013年4月,调整长生桥镇行政区域,设立天文街道。天文街道东以通江大道为界,南以玉马路为界,西与南山街道接壤,北以茶园路为界。
              【南岸区】辖8街道,即铜元局、花园路、南坪、海棠溪、龙门浩、弹子石、南山、天文等;7镇,即南坪镇、涂山镇、鸡冠石镇、峡口镇、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1-15 23:33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1-14
建议每个这样的帖子,顶楼的内容留给本帖目录。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1-16
重庆市北碚区沿革(糙稿-抛砖引玉)

建制前概览
       民国五年(1916),川东道设治安联防组织——峡防营,负责峡区两岸48个乡镇的清匪任务,峡防营驻巴县北碚乡。
       民国六年(1917),峡防营改为三峡警备队
       民国八年(1919),三峡警备队改为峡防司令部
       民国十二年(1923),峡防司令部改委江、巴、壁、合特组峡防团务局,仍为治安联防组织。

四川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1936-1942)
       民国二十五年(1936),析巴县北碚乡,江北县黄桷镇、文星乡、二岩乡,壁山县澄江镇设立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直隶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璧山县),“事属暂时性质,非为永久行政区划”,“区署管理权限于民政、保安、建设、教育,所辖五个乡镇的司法、财粮、税收等,仍归各原属县管理”。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驻北碚乡,辖北碚乡、澄江镇、黄桷镇、文星乡、二岩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析黄桷镇、文星乡设立白庙乡。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驻北碚乡,辖北碚乡、澄江镇、黄桷镇、文星乡、二岩乡、白庙乡。

四川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碚管理局(1942-1949)
       民国三十一年(1942),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为北碚管理局,3月正式设立。“照一等县设置,组织与权责与一般县政府相同”,隶属四川省政府领导,受第三区专员公署监督。撤销北碚乡,设立朝阳镇。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驻朝阳镇,辖朝阳镇、澄江镇、黄桷镇、文星乡、二岩乡、白庙乡。
       是年7月,析朝阳镇设立金刚乡、龙凤乡。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驻朝阳镇,辖朝阳镇、澄江镇、黄桷镇、文星乡、二岩乡、白庙乡、金刚乡、龙凤乡。

重庆市-北碚行政管理处(1950年1月-3月)
       1950年2月,原北碚管理局划归重庆市,并改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北碚行政管理处
       注:1949年12月10日,成立重庆市军管会北碚军管分会。1950年1月5日,行政机关名称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北碚行政管理处”。同年2月1日,北碚行政管理处发出第一号布告,宣布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主席令:原北碚管理局划归重庆市人民政府领导,并改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北碚行政管理处。

重庆市-第八区暨北碚行政管理处(1950年4月-1950年12月)
       1950年4月,北碚划为重庆市第八区,为一等区(地专级),行政机构名称仍为北碚行政管理处。(中国共产党机构为中共重庆市第八区委员会)6月,8乡镇组建80个行政村,城镇以户籍段为单位进行管理。
              【第八区】辖朝阳镇、澄江镇、黄桷镇、文星乡、二岩乡、白庙乡、金刚乡、龙凤乡。
       1950年11月,撤销文星乡、白庙乡,设立文白乡。12月,撤销朝阳镇,城镇部分划分朝阳、天生两个市街,农村部分联盟等4个村并入金刚乡,嘉陵等4个村并入龙凤乡。撤销黄桷镇,城镇部分划为黄桷市街,农村部分与二岩乡合建为东阳乡,澄江镇未变,仍为乡镇公所,三个市街与天府矿场由行政管理处各派行政干事二至三人住公安派出所负责行政工作。
              【第八区】辖1镇,即澄江镇;4乡,即东阳乡、文白乡、金刚乡、龙凤乡。

川东行署区-北碚行政管理处(1951年1月-10月)
       1951年1月,重庆市第八区即北碚划归川东行署领导,重庆市人民政府北碚行政管理处改称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北碚行政管理处。2月,重庆市巴县第四区包括兴隆、蔡家、歇马、同兴、井口、青木、凤凰七个乡划归北碚,因上述巴县划入乡土改尚未开展,保留第四区的区乡建制,改名称北碚行管处第四区。5月,将第四区在槽上建立8村(兴隆乡5个村,蔡家乡3个村)联合办事处改建为中梁乡。6月,璧山县第六区转龙乡划归北碚
              【北碚行政管理处】辖1镇,即澄江镇;13乡,即东阳乡、文白乡、金刚乡、龙凤乡、转龙乡和第四区的兴隆乡、蔡家乡、歇马乡、同兴乡、井口乡、青木乡、凤凰乡、中梁乡。

川东行署区-北碚市(1951年11月-9月)
       1951年7月,北碚行政管理处改建为川东行署区北碚市(11月成立),直属川东行署。北碚市划为六个区,撤销乡镇建制;第三至第六区为郊区。
       【北碚市】
              【第一区】(城区)朝阳、天生、黄桷三个派出所辖区及东阳、澄江、龙凤、金刚四个乡的城镇部分(实际未组建,由市直辖)
              【第二区】(工矿区)文白乡
              【第三区】转龙乡、澄江镇和东阳乡的一部分
              【第四区】歇马乡及金刚、龙风、中梁三乡的一部分
              【第五区】兴隆、凤凰、青木三个乡及中粱乡的一部分
              【第六区】蔡家、同兴、井口三个乡
       1952年4月,璧山县青木乡划入北碚市第五区,更名为关口乡。

重庆市-北碚市(1952年9月-1953年3月)
       1952年9月,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行署,设立四川省,川东行署所辖的北碚市划归重庆市。(因撤市需内政部批文,故建制暂为重庆市北碚市

重庆市-第六区(1953年4月-1955年10月)
       1953年3月(4月实施),撤销北碚市,设立重庆市第六区。撤销原北碚市所属各区,直接领导乡镇。原北碚市第五区(原青木、凤凰、兴隆、关口四个乡和中梁乡一部分)划归巴县。原北碚市第一区的朝阳、天生、黄桷三个市街由第六区直接管辖。其余各区在乡政府未组建成以前,设工作组与各村联系。6月,第六区农村地区(包括小场)划为二十个乡。原第二区划为文星乡、麻柳乡;原第三区划为东阳乡、梧桐乡、吴粟乡、永兴乡、桐林乡;原第四区划为金刚乡、龙凤乡、槽上乡、回龙乡、磨滩乡、歇马乡;原第六区划为三胜乡、蔡家乡、天印乡、双碑乡、大屋乡、同兴乡、井口乡。7月,井口区划归第三区。
       注:原拟划为10乡,即原第二区划为文白乡,原第三区划为转龙、澄江、东阳乡,原第四区划为金刚、龙凤、歇马乡,原第六区划为蔡家、三胜、二塘乡,部分乡实已建立,因市府认为乡域过大未获批复。
              【第六区】辖20乡(7月后为19乡),即文星乡、麻柳乡、东阳乡、梧桐乡、吴粟乡、永兴乡、桐林乡、金刚乡、龙凤乡、槽上乡、回龙乡、磨滩乡、歇马乡、三胜乡、蔡家乡、天印乡、双碑乡、大屋乡、同兴乡、井口乡(7月划属第三区)。
       1953年7月,第六区设立朝阳街道办事处(试点)。
       1954年,设立天生、黄桷、北泉、白庙4个街道办事处和天府矿区办事处。是年12月,撤销白庙街道办事处,并入天府矿区办事处,内设白庙工作组。
              【第六区】辖5街道办事处(12月底改辖4个),即朝阳、天生、黄桷、北泉、白庙(12月底并入天府矿区办);1矿区办事处,天府矿区办事处;19乡,即文星乡、麻柳乡、东阳乡、梧桐乡、吴粟乡、永兴乡、桐林乡、金刚乡、龙凤乡、槽上乡、回龙乡、磨滩乡、歇马乡、三胜乡、蔡家乡、天印乡、双碑乡、大屋乡、同兴乡。
         1955年8月,江北县第九区大田乡的黄桷、大田、龙塘、柿坪四个村,土主乡的新农、石佛两个村,石家乡的全乡八个村以及第十区桥亭乡的清峰村划归重庆市第六区

重庆市-北碚区(1955年10月-)
       1955年10月,第六区改称北碚区。是月,撤销大田乡,将从大田、土主、桥亭三个乡划入的七个村合建为代家沟乡。
                     【北碚区】辖4街道办事处,即朝阳、天生、黄桷、北泉;1矿区办事处,天府矿区办事处;21乡,即文星乡、麻柳乡、东阳乡、梧桐乡、吴粟乡、永兴乡、桐林乡、金刚乡、龙凤乡、槽上乡、回龙乡、磨滩乡、歇马乡、三胜乡、蔡家乡、天印乡、双碑乡、大屋乡、同兴乡、石家乡、代家沟乡。
         1956年7月,龙凤、槽上两个乡合为龙凤乡;东阳、石家两个乡给为东阳乡,文星、麻柳、代家沟三个乡合为文星乡.桐林、梧桐两个乡合为澄江乡、永兴、吴粟两个乡合为转龙乡,歇马、磨滩、回龙三个乡合为歇马乡,蔡家、大屋、天印、双碑四个乡合为蔡家乡。金刚、同兴、三胜三个乡保持不变。
                     【北碚区】辖4街道办事处,即朝阳、天生、黄桷、北泉;1矿区办事处,天府矿区办事处;10乡,即金刚乡、同兴乡、三胜乡、龙凤乡、东阳乡、文星乡、澄江乡、转龙乡、歇马乡、蔡家乡。
       1957年,恢复白庙街道办事处。
                     【北碚区】辖5街道办事处,即朝阳、天生、黄桷、北泉、白庙;1矿区办事处,天府矿区办事处;10乡,即金刚乡、同兴乡、三胜乡、龙凤乡、东阳乡、文星乡、澄江乡、转龙乡、歇马乡、蔡家乡。
       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运动,设立金刚、蔡家、歇马、文星、东阳、澄江6个人民公社。嗣后东阳、文星公社合并为东文公社,蔡家公社改为灯塔公社,金刚公社改为金龙公社,歇马公社改为巨龙公社。朝阳、天生街道办事处改建为朝阳镇人民委员会,黄桷街道办事处改建黄桷镇人民委员会,北泉街道办事处建立北泉街道人民委员会,天府矿区办事处改建为天府镇人民委员会,白庙街道办事处建立白庙街道人民委员会。是年,北碚区同兴乡划入沙坪坝区
                     【北碚区】辖2街道(人委),即北泉、白庙;3镇(人委),即朝阳、黄桷、天府;5公社,即东文、灯塔、金龙、巨龙、澄江。
       1960年3月,设立5个城市公社,即朝阳公社、黄桷公社、北泉公社、天府公社、双凤公社(北碚钢铁厂、歇马街道地区)。
                     【北碚区】辖5城市公社,即朝阳公社、黄桷公社、北泉公社、天府公社、双凤公社;5农村公社。
       1961年4月,撤销东文公社,恢复设立东阳公社、文星公社。
       1962年,10个公社调整为13个公社。是年10月,撤销5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
       1964年4月,同兴公社划回北碚区。北碚区辖14公社。5月,撤销朝阳街道办事处,设立朝阳、天生2街道办事处。
       1965年5月,设立歇马街道办事处。
       1966年,白庙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燎原街道办事处。
                    【北碚区】辖8街道,即朝阳、天生、黄桷、北泉、澄江、燎原、天府、歇马;14公社,即东阳公社、文星公社、金刚公社、龙风公社、歇马公社、磨滩公社、蔡家公社、灯塔公社、三胜公社、代家沟公社、澄江公社、西山坪公社、转龙公社、同兴公社。
       1973年,析龙凤公社、蔡家公社设立槽上公社。
                     【北碚区】辖8街道,即朝阳、天生、黄桷、北泉、澄江、燎原、天府、歇马;15公社,即东阳公社、文星公社、金刚公社、龙风公社、歇马公社、磨滩公社、蔡家公社、灯塔公社、三胜公社、代家沟公社、澄江公社、西山坪公社、转龙公社、同兴公社。
       1981年,三胜公社更为施家粱公社。
       1984年,政社分开,设立15个乡,同兴乡改称童家溪乡,析设蔡家街道办事处。(天府改文星?)
       1985年,金刚乡更名金刚碑乡。
                     【北碚区】辖9街道,即朝阳、天生、燎原、北泉、黄桷、澄江、文星、歇马、蔡家;15乡,即东阳、金刚、转龙、澄江、歇马、磨滩、童家溪、蔡家岗、灯塔岩、施家梁、西山坪、代家沟、文星、龙风桥、槽上。
       1986年3月,撤销东阳乡、黄桷街道,设立东阳镇;撤销歇马乡、歇马街道,设立歇马镇;撤销澄江乡、澄江街道,设立澄江镇。
       1986年8月,撤销童家溪乡、蔡家岗乡、灯塔岩乡、蔡家街道办事处,设立童家溪镇、蔡家岗镇。
       1988年5月,撤销龙凤桥乡、槽上乡、燎原街道办事处,设立龙凤桥镇;撤销文星街道办事处和文星乡、代家沟乡,设立天府镇。
       1989年,撤销西山坪乡,并入澄江镇;撤销磨滩乡.并入歇马镇。
       1992年11月,撤销施家梁乡、金刚碑乡和北泉街道办事处,设立施家梁镇、北温泉镇。撤销转龙乡建制,并入澄江镇;澄江镇管辖的西山坪、松林坡等7个村划归东阳镇。
                     【北碚区】辖2街道,即天生、朝阳;9镇,即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
       1994年12月,江北县水土镇(除清南村、十字村外)、复兴镇、静观镇、柳荫镇、三圣镇、偏岩镇和皮家山乡、石坝乡划入北碚区
                     【北碚区】辖2街道,即天生、朝阳;15镇,即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等镇;2乡,即皮家山、石坝。
       2000年3月,撤销石坝乡,设立石坝镇;撤销皮家山乡,设立金刀峡镇。
                     【北碚区】辖2街道,即天生、朝阳;17镇,即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皮家山、石坝。
       2004年4月(7月实施),撤销北温泉镇、龙凤桥镇、东阳镇,设立北温泉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
                     【北碚区】辖5街道,即天生、朝阳、北温泉、龙凤桥、东阳;14镇,即歇马、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
       2005年8月,撤销偏岩镇,并入金刀峡镇;撤销石坝镇,并入三圣镇。
                     【北碚区】辖5街道,即天生、朝阳、北温泉、龙凤桥、东阳;14镇,即歇马、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金刀峡。
       2013年11月,水土镇、复兴镇委托两江新区管辖。
                     【北碚区】直辖5街道,即天生、朝阳、北温泉、龙凤桥、东阳;12镇,即歇马、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施家梁、静观、柳荫、三圣、金刀峡。
                     【两江新区】北碚区范围内只管2镇,即水土镇、复兴镇。

因未见《北碚区志》及其他资料,为琐碎记载辑录,内容不够详尽,尤57年至84年间内容需扩充,故此以槽稿抛砖引玉。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2-27 11:24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1-16
重庆市万盛区沿革
       建制前,分属四川省南川县、綦江县,贵州省桐梓县。

南桐矿区(1955-1993)

       1955年1月,析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的17个乡、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的1个镇6个乡、綦江县的青年乡、建设乡、金灵乡(包括南桐煤矿、东林煤矿区),计1镇26乡,设立重庆市南桐矿区,治万盛。是年8月,重庆市南桐矿区正式成立。
       【南桐矿区】 辖1镇26乡,即:
              [原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的1镇6乡,即万盛镇、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林乡
              [原四川省綦江县]建设乡、青年乡、金灵乡
             [原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的17乡,即桃子荡乡、王家坝乡、民权乡、营寨乡、天桥乡、上坝乡、兴文乡、坪坝乡、中朝乡、箐林乡、板辽乡、茶园乡、庙坝乡、大坝乡、农林乡、景星乡、青山乡
       1956年5月,在南桐煤矿区域内设立南桐煤矿街道办事处,在东林煤矿区域内设立东林煤矿街道办事处。
       是年8月,调整乡镇行政区划,1镇26乡调整为1镇15乡。
              [万盛乡] 原松林乡、腰子乡的6个村、万盛镇的2个村
              [桃子乡] 原桃子荡乡、王家坝乡1-5代表组、腰子乡的水龙村、建设乡的石桥村
              [民权乡] 原民权乡、营寨乡、王家坝乡的第6、7、8代表组
              [青山乡] 原青山乡、邓家乡、建设乡五和村的3个居民小组
              [建设乡] 原建设乡划出石桥村和五和村的3个居民组
              [板辽乡] 原板辽乡、大坝乡第1、2代表组合
              [两河乡] 原农林乡、庙坝乡的6个代表组、大坝乡的3—13代表组
              [大垭乡] 原大垭乡、景星乡和农林乡第6代表组插入大垭乡的地区
              [青年乡] 原青年乡、天桥乡
              [丛林乡] 原丛林乡、簸箕乡
              [兴隆乡] 原坪坝乡、箐林乡全乡合并组成,辖15个代表组。
              [上坝乡] 原上坝乡、兴文乡
              [金灵乡] 原金灵乡
              [中朝乡] 原中朝乡
              [茶园乡] 原茶园乡
       1957年4月,撤销万盛镇,设立万盛街道办事处。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煤矿、东林煤矿、万盛;15乡,即万盛、桃子、民权、青山、建设、板辽、两河、大垭、青年、丛林、兴隆、上坝、金灵、中朝、茶园。
       1958年,南桐煤矿街道办事处改为南桐街道办事处。
       是年8月,15个乡合并为万盛、青年、兴隆、两河、青山5个乡。9月,改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东林煤矿、万盛;5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兴隆。
              [万盛乡]万盛公社 原万盛、桃子、民权、建设、丛林、大垭6个乡
              [青山乡]青山公社 原青山、金灵2个乡。
              [两河乡]两河公社 原两河、茶园2个乡。
              [青年乡]青年公社 原青年、板辽2个乡。
              [兴隆乡]兴隆公社 原兴隆、上坝、中朝3个乡。
       1959年,东林煤矿街道办事处改为鱼田堡煤矿街道办事处。是年12月,青年公社、兴隆公社合并为青年公社。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鱼田堡煤矿、万盛;4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
       1960年,析万盛公社原桃子乡、民权乡的区域和建设乡部分区域建立南桐公社,原大垭乡区域建立大垭公社。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鱼田堡煤矿、万盛;6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南桐、大垭。
       1961年,析万盛公社丛林乡的区域建立丛林公社;青年公社划为青年公社、兴隆公社;青山公社划为青山公社、金灵公社(原金灵乡除新村、河坝2个耕区)。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鱼田堡煤矿、万盛;9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南桐、大垭、丛林、兴隆、金灵。
       1962年11月,析大垭公社建立景星公社(原景星乡区域),析两河公社建立茶园公社。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鱼田堡煤矿、万盛;11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南桐、大垭、丛林、兴隆、金灵、景星、茶园。
       1965年,鱼田堡煤矿街道办事处改为东林街道办事处。
       1966年4月,大垭公社、景星公社合并建为景星公社。两河公社、茶园公社合并建为两河公社。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东林、万盛;9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南桐、景星、丛林、兴隆、金灵。
       1966年9月,万盛公社改名东风公社,南桐公社改名跃进公社,兴隆公社改名红星公社,两河公社改名红光公社,丛林公社改名红岩公社,金灵公社改名金桥公社。
       1967年初,南桐街道办事处改为跃进街道办事处,东林街道办事处改为红卫街道办事处,万盛街道办事处改为东风街道办事处。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跃进、红卫、东风;9公社,即东风、青山、红光、青年、跃进、景星、红岩、红星、金桥。
       1972年,跃进街道办事处恢复为南桐街道办事处,东风街道办事处恢复为万盛街道办事处。东风、跃进、红星、红光、红岩公社,恢复为万盛、南桐、兴隆、两河、丛林公社的原名。
       1981年8月,红卫街道办事处恢复为东林街道办事处。兴隆公社改名关坝公社。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东林、万盛;9公社,即万盛、青山、两河、青年、南桐、景星、丛林、关坝、金桥。
       1983年3月至1984年5月,政社分开,设立9个乡。
       1984年8月,两河乡改名南天乡。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东林、万盛;9乡,即万盛、青山、南天、青年、南桐、景星、丛林、关坝、金桥。
       1985年4月,撤销青年乡,设立青年镇。
              【南桐矿区】辖3街道,即南桐、东林、万盛;1镇,即青年镇;8乡,即万盛、青山、南天、南桐、景星、丛林、关坝、金桥。
       1992年10月,撤销南桐街道办事处、南桐乡,设立南桐镇;撤销青山乡,并入金桥乡;撤销丛林乡、关坝乡、万盛乡,设立丛林镇、关坝镇、万东镇。
              【南桐矿区】辖2街道,即东林、万盛;5镇,即青年镇、南桐镇、丛林镇、关坝镇、万东镇;3乡,即南天、景星、金桥。
万盛区(1993-2011)
       1993年4月,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万盛区】辖2街道,即东林、万盛;5镇,即青年镇、南桐镇、丛林镇、关坝镇、万东镇;3乡,即南天、景星、金桥。       2001年,撤销南天乡,设立石林镇;撤销金桥乡,设立金桥镇。
       2006年4月,撤销景星乡,设立黑山镇。
              【万盛区】辖2街道,即东林、万盛;8镇,即青年镇、南桐镇、丛林镇、关坝镇、万东镇、石林镇、金桥镇、黑山镇。
       2011年10月,撤销万盛区、綦江县,设立綦江区。原万盛区所属2街道7镇划属綦江区,实际设立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2街2镇,代管6镇。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辖2街道,即东林、万盛;2镇,即万东镇、南桐镇;代管6镇,即青年镇、丛林镇、关坝镇、石林镇、金桥镇、黑山镇。

【附录】建区经过:

       195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商得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会同西南煤业管理局,组织联合调查工作组进行实地调查,对建立统一的南桐煤矿区的行政区划、组织领导取得了共识。
       11月20日,提交四川省人民政府会议讨论,一致同意将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除石莲乡以外的万盛镇、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林乡,1个镇、6个乡;綦江县建设乡、青年乡、金灵乡3个乡;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全区,包括桃子荡乡、王家坝乡、民权乡、营寨乡、天桥乡、上坝乡、兴文乡、坪坝乡、中朝乡、箐林乡、板辽乡、茶园乡、庙坝乡、大坝乡、农林乡、景星乡、青山乡17个乡,共计26个乡、1个镇,划归南桐矿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领导。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府民密(54)字第60号文件《南桐煤矿区情况调查及建立政权意见的报告》,呈报国务院审批。
       1955年
              1月21日,国务院以(55)国政常字第6号文批复:“同意在四川、贵州两省交界处,包括四川省南川县的万盛、邓家、大垭、腰子、丛林、簸箕、松林等7个乡,綦江县的建设、青年、金灵3个乡及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全区桃子荡等17个乡,共27个乡(包括南桐、东林等煤矿区)的地区内,建立重庆市的市辖区,称重庆市南桐矿区”,矿区人民委员会设在万盛。
              2月6日,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开始进行建立南桐矿区政权的组织准备工作。
              6月12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南桐矿区交接委员会”和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提出的交接原则、步骤、作法。
              6月25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向遵义专署、桐梓县人民委员会发出了《关于桐梓县第十区桃子荡乡等17个乡划归重庆市南桐矿区的通知》,要求遵义专署和桐梓县派适当干部参加南桐矿区交接委员会,负责做好移交工作,并对第十区农业生产、企事业单位的任务和计划指标,在移交前仍积极领导,督促完成。
              7月6日,重庆市人民委员会会同桐梓县、綦江县、南川县人民委员会和南桐煤矿选派的负责人,在原南川县万盛场成立“南桐矿区交接委员会”,由重庆市派出的徐光开任主任委员、I匹tJtl省人民委员会派出的张西峰、贵州省桐梓县孙仁富任副主任委员。
              7月11日开始交接,17日结束。共计接收3县所属1个镇、26个乡和南桐、东林煤矿区,人口23166户、113912人(其中城镇5403户、24364人;农村17763户、89548人)。
              8月16日,重庆市人民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市长办公会议决议:在南桐矿区人民委员会成立之前,成立“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南桐矿区办事处”,作为南桐矿区临时政权机构,徐光开为办事处主任,南桐矿区正式成立。
              8月20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复重庆市人民委员会8月15日报告:“同意由綦江、南川、桐梓3县划入南桐矿区的地区及东林、南桐煤矿原选出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99人组成南桐矿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并选举成立南桐矿区人民委员会”。
       1956年1月25日至27日,南桐矿区以此99名人民代表,召开重庆市南桐矿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南桐矿区人民委员会,徐光开任区长。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1-17 00:10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1-17
重庆市大渡口区沿革



       建制前,属九龙坡区。
       1964年5月,设立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大渡口办事处筹备组,领导九龙坡区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3个街道办事处。
       1965年4月,析九龙坡区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大渡口工业区。
              【大渡口工业区】辖3街道,即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
       1966年,九宫庙街道更名为红卫村街道。
       1968年10月,大渡口工业区改称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辖3街道,即红卫村、新山村、跃进村。
       1972年,红卫村街道更名为新工村街道。
              【大渡口区】辖3街道,即新工村、新山村、跃进村。
       1979年,九龙坡区茄子溪街道第九段(重钢五厂、六厂、玻纤厂等驻车家坪、庹家坳的职工家属区)划入新工村街道。
       1981年,新工村街道更名为九宫庙街道。
       1994年12月(1995年3月执行),九龙坡区茄子溪街道办事处、八桥镇、建胜镇,巴县跳蹬镇划入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辖4街道,即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茄子溪;3镇,即八桥镇、建胜镇、跳蹬镇。
       1995年11月,九龙坡区九龙镇大堰村二、三、四社的行政区域(即1985年-1987年大渡口区征地建房土地确权后实施行政管理的跃进村街道大堰一村、二村、三村的居民片区)共0.367平方公里明确为大渡口区的行政管辖区域。
       2002年1月,析八桥镇新华村、八一村、八桥村设立春晖路街道。
              【大渡口区】辖5街道,即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茄子溪、春晖路;3镇,即八桥镇、建胜镇、跳蹬镇。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1-17
重庆市双桥区沿革



       1975年3月,析江津专区大足县邮亭区双路公社全部和龙水区土桥公社茅店、新民两个大队及元通公社青春、天星、白合、天桥等4个大队设立重庆市双桥区。原土桥公社茅店、新民大队及元通公社青春、天星、白合、天桥大队共6个大队组建通桥公社。组建双路街道办事处。
              【双桥区】辖双路街道、双路公社、通桥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开,双路公社、通桥公社改建为双路乡、通桥乡。
              【双桥区】辖双路街道、双路乡、通桥乡。
       1996年3月,撤销双路乡设立双路镇,辖原双路乡、原双路街道的双路街、江西庙巷、三岔口、开发区、双龙西路等5个居委会;撤销通桥乡,设立通桥镇;原双路街道更名为龙滩子街道,迁辖新建的大湾、龙滩园、杉树坡、建设村、蒋家湾、双龙东路6个居委会和原双路街道龙星居委会。
              【双桥区】辖龙滩子街道、双路镇、通桥镇。
       1999年10月,双路镇龙星村、太平村划归龙滩子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撤销双桥区、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双桥区所辖1街道2镇改属大足区。同时设立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原双桥区的龙滩子街道、双路镇、通桥镇和原大足县的邮亭镇。
              【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辖龙滩子街道、双路镇、通桥镇;邮亭镇。
       2014年12月,撤销双路镇、通桥镇,设立双路街道、通桥街道。
              【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辖龙滩子街道、双路街道、通桥街道;邮亭镇。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1-18
重庆市巴南区沿革(1995-)


  巴南区建制前,巴县辖47镇14乡,即鱼洞镇、鹿角镇、惠民镇、木洞镇、青山镇、丰盛镇、二圣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五布镇、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天赐镇、接龙镇、小观镇、花石镇、石龙镇、石滩镇、一品镇、安澜镇、跳石镇、圣灯山镇、百节镇、界石镇、南彭镇、公平镇、花溪镇、南泉镇、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陈家桥镇、曾家镇、虎溪镇、西永镇、土主镇、青木关镇、凤凰镇、回龙坝镇、跳蹬镇、西彭镇、铜罐驿镇、陶家镇、白市驿镇、巴福镇、走马镇、金凤镇、含谷镇和清溪乡、清和乡、白鹤塘乡、凉水乡、双新乡、和平桥乡、龙岗乡、陈家乡、仁流乡、南龙乡、忠兴乡、石岗乡、中梁乡、石板乡。
  1994年12月,撤销巴县,设立巴南区原巴县划出20镇2乡,划入2街道2镇,调整后新设立的巴南区辖2街道29镇12乡。巴南区治原巴县县治鱼洞镇。
    [划出]:计20镇2乡。
      南岸区(3镇),即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
      沙坪坝区(8镇1乡),即陈家桥镇、曾家镇、虎溪镇、西永镇、土主镇、青木关镇、凤凰镇、回龙坝镇和中梁乡;
      大渡口区(1镇),即跳蹬镇;
      九龙坡区(8镇1乡),即西彭镇、铜罐驿镇、陶家镇、白市驿镇、巴福镇、走马镇、金凤镇、含谷镇和石板乡。
    [划入]:计2街道2镇。
      九龙坡区(2街道2镇),即李家沱街道、土桥街道、花溪镇、南泉镇。
  调整后,巴南区辖2街道29镇12乡。
  1995年1月,花溪镇二塘村划归南岸区南坪镇。是年3月,正式执行以上区划调整。
              【巴南区】辖2街道,即李家沱街道、土桥街道;29镇,即鱼洞镇、鹿角镇、惠民镇、木洞镇、青山镇、丰盛镇、二圣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五布镇、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天赐镇、接龙镇、小观镇、花石镇、石龙镇、石滩镇、一品镇、安澜镇、跳石镇、圣灯山镇、百节镇、界石镇、南彭镇、公平镇、花溪镇、南泉镇;12乡,即清溪乡、清和乡、白鹤塘乡、凉水乡、双新乡、和平桥乡、龙岗乡、陈家乡、仁流乡、南龙乡、忠兴乡、石岗乡。
  2001年7月,土桥街道并入花溪镇;鹿角镇并入南泉镇;撤销公平镇,划入界石镇,公平镇蒋家坪村划入一品镇;撤销忠兴乡、石岗乡,并入南彭镇;撤销青山镇,并入木洞镇;撤销清溪乡,并入麻柳嘴镇;撤销五布镇、天赐镇、清和乡,并入东泉镇,清和乡洞子坝村、大园村划入石龙镇;撤销白鹤塘乡,并入姜家镇;撤销小观镇、和平桥乡、双新乡、凉水乡,并入接龙镇,凉水乡双寨村划入石滩镇;撤销花石镇,并入石龙镇,花石镇的盐井村、天台村划入石滩镇;撤销陈家乡、圣灯山镇,并入跳石镇;撤销仁流乡、龙岗乡、南龙乡,并入安澜镇,仁流乡肖家村、大佛村划入跳石镇;撤销鱼洞镇、百节镇,设立鱼洞街道办事处。
              【巴南区】辖2街道,即鱼洞街道、李家沱街道;19镇,即花溪镇、南泉镇、南彭镇、惠民镇、一品镇、界石镇、安澜镇、跳石镇、木洞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丰盛镇、二圣镇、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接龙镇、石滩镇、石龙镇。
       2002年11月,石龙镇后沟村划归石滩镇管辖。
       2009年3月,花溪镇、南泉镇、南彭镇、惠民镇、一品镇撤镇设街;析原鱼洞街道的解放村、独龙桥村、红炉村、团结村、盘龙村、沿河村、梅家梁社区、百节社区和原花溪镇的道角村设立龙洲湾街道;原鱼洞街道的桥口坝村划入新设立的一品街道,原花溪镇的其龙村、群乐村、光明村和其龙社区划入李家沱街道;原李家沱街道的陈家湾社区划入新设立的花溪街道。
              【巴南区】辖8街道,即鱼洞街道、李家沱街道、龙洲湾街道、花溪街道、南泉街道、南彭街道、惠民街道、一品街道;14镇,即界石镇、安澜镇、跳石镇、木洞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丰盛镇、二圣镇、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接龙镇、石滩镇、石龙镇。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1-18
重庆市渝北区沿革
       渝北区建制前,江北县辖29镇17乡。
       1994年12月,撤销江北县,设立渝北区。原江北县29镇17乡,划出8镇3乡,调整后设立的渝北区辖21镇14乡。
       [划出]计8镇3乡
              江北区:2镇1乡,即鱼嘴镇、复盛镇、五宝乡。
              北碚区:6镇2乡,即水土镇、复兴镇、静观镇、柳荫镇、三圣镇、偏岩镇和皮家山乡、石坝乡。
       1995年1月,北碚区水土镇的清南村、十字村划归渝北区悦来乡;沙坪坝区詹家溪街道在渝北区大竹林镇境内的十二居委会等地划归渝北大竹林镇;渝北区龙溪镇龙山村十七社、松桥村一社,划入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南桥寺村双埝塘社和观音桥街道观音桥村瓦房湾社的两处飞地分别划归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和观音桥街道;龙溪镇新五人路以南、洋河体育场片区规划A线以西工农村三社、一社和四社的一部分,划归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观音桥村瓦房湾社、石马河街道石子山村吴家湾社、寸滩街道头塘村塘湾社、分别划入渝北区龙溪镇的龙溪村、工农村、龙脊村、龙山村和人和镇双碑村的四处飞地,分别划归渝北区龙溪镇和人和镇。
              【渝北区】辖21镇14乡,即两路镇、沙坪镇、回兴镇、石坪镇、龙溪镇、人和镇、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镇、木耳镇、王家镇、兴隆镇、茨竹镇、大湾镇、中河镇、龙兴镇、洛碛镇、石船镇、麻柳沱镇、统景镇、大盛镇和古路乡、高嘴乡、永庆乡、石鞋乡、华秦乡、天堡寨乡、舒家乡、关兴乡、张关乡、明月乡、龙安乡、白岩乡、黄印乡、悦来乡。
       1999年12月,悦来乡、石鞋乡、永庆乡、明月乡、舒家乡撤乡设镇。
       2000年12月,古路乡、高嘴乡、关兴乡、天堡塞乡、张关乡撤乡设镇。
       是年,批复撤销两路镇,设立双风桥、双龙湖街道;撤销人和镇、龙溪镇、回兴镇,设立人和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暂未实施
       是年12月,设立重庆市北部新区,管辖渝北区人和镇、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镇;此年未及实施
              【渝北区】理论辖5街道27镇14乡,实际仍辖31镇14乡,即两路镇、沙坪镇、回兴镇、石坪镇、龙溪镇、人和镇、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镇、木耳镇、王家镇、兴隆镇、茨竹镇、大湾镇、中河镇、龙兴镇、洛碛镇、石船镇、麻柳沱镇、统景镇、大盛镇、悦来镇、石鞋镇、永庆镇、明月镇、舒家镇、古路镇、高嘴镇、关兴镇、天堡塞镇、张关镇和华秦乡、龙安乡、白岩乡、黄印乡。
       2001年4月,实施撤销两路镇,设立双风桥街道、双龙湖街道;撤销龙溪镇、回兴镇,设立龙溪街道、回兴街道。是月,重庆市北部新区挂牌成立,管辖渝北区人和镇、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镇,并将鸳鸯镇、礼嘉镇委托给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人和镇、大竹林镇委托给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辖。
              【渝北区】直接管辖4街道24镇4乡,即双风桥街道、双龙湖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沙坪镇、石坪镇、木耳镇、王家镇、兴隆镇、茨竹镇、大湾镇、中河镇、龙兴镇、洛碛镇、石船镇、麻柳沱镇、统景镇、大盛镇、悦来镇、石鞋镇、永庆镇、明月镇、舒家镇、古路镇、高嘴镇、关兴镇、天堡塞镇、张关镇和华秦乡、龙安乡、白岩乡、黄印乡。
              【北部新区】实际辖4镇,即人和镇、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镇。
              【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北部新区委托)鸳鸯镇(2001年4月托管)、礼嘉镇(2002年1月托管)。
              【高新技术开发区】辖(北部新区委托)人和镇、大竹林镇;(九龙坡区委托,后不赘述)石桥铺街道、石桥镇
       2002年10月,关兴镇更名玉峰山镇。
       2003年1月,撤销鸳鸯镇,设立鸳鸯街道。
              【北部新区】实际辖1街3镇,即人和镇、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街道。
              【经济技术开发区】辖鸳鸯街道、礼嘉镇。
              【高新技术开发区】辖人和镇、大竹林镇。
       2003年6月,撤销黄印乡、龙安乡,并入统景镇,黄印乡龙尾村、荣光村、梨塆村、金担村划入明月镇;撤销白岩乡,并入张关镇;撤销沙坪镇,并入双凤桥街道;撤销天堡寨镇,并入龙兴镇,天堡寨镇的三桥村、高笋村、青林村、支援村1、2组划入玉峰山镇;撤销石鞋镇,并入木耳镇;撤销永庆镇,并入兴隆镇;撤销中河镇、华秦乡,设立华蓥山镇;茨竹镇芋河村划入大塆镇;石坪镇的新坪村划入玉峰山镇。舒家镇更名为御临镇。
              【渝北区】直接管辖4街道20镇,即双风桥街道、双龙湖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石坪镇、木耳镇、王家镇、兴隆镇、茨竹镇、大湾镇、龙兴镇、洛碛镇、石船镇、麻柳沱镇、统景镇、大盛镇、悦来镇、明月镇、御临镇、古路镇、高嘴镇、玉峰山镇、张关镇、华蓥山镇。
       2005年4月,实施撤销人和镇,设立人和街道。
       2005年8月,析人和街道、大竹林镇设立天宫殿街道。
              [天宫殿街道]辖原人和街道天宫殿村、双碑村(319国道以北第6组、18组除外)2个村、大竹林镇沙堡村第5组、6组和任家梁子1个社区。新建柏林、香樟林、龙坝、站南等4个社区。
       2005年12月,析鸳鸯街道设立设翠云街道。
              [翠云街道]辖原鸳鸯街道花朝、字藏、桐岩、龙游、石棺5个村委会;原庙沟村2、3、4、9组及1、5组部分土地;原长岭村8、10、11组及6、7、9组部分土地;原南山村2、4、5、6、7组及1、3、8、9组部分土地和南山、长福路2个社区居委会等区域。
              【北部新区】辖4街2镇,即人和街道、大竹林镇、礼嘉镇、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
                     【经济技术开发区】辖鸳鸯街道、礼嘉镇、翠云街道。
                     【高新技术开发区】辖人和街道、大竹林镇、天宫殿街道。
       2006年10月(12月实施),析龙溪街道设立龙山街道、龙塔街道。
              [龙山街道]辖原龙溪街道所辖冉家坝、龙山路、花园新村、龙脊新村、余松路等5个社区和龙湖社区、金龙路社区的西部区域;
              [龙塔街道]辖原龙溪街道所辖工农、龙塔2个社区。
              【渝北区】直接管辖6街道20镇,即双风桥街道、双龙湖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石坪镇、木耳镇、王家镇、兴隆镇、茨竹镇、大湾镇、龙兴镇、洛碛镇、石船镇、麻柳沱镇、统景镇、大盛镇、悦来镇、明月镇、御临镇、古路镇、高嘴镇、玉峰山镇、张关镇、华蓥山镇。
       2007年2月,撤销大竹林镇,设立大竹林街道。
       是月,调整龙溪街道、龙塔街道分界线。
              龙溪街道、龙塔街道分界线:由以紫金路和民安大道道路中心线为界,调整为以民安大道道路中心线——紫金路中心线——龙溪老年公寓门前上金紫山道路的中心线——金紫山东侧岩沿为分界线。
       是年10月,北部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三区合一体制。
              【北部新区】辖5街1镇,即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礼嘉镇、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
       2007年12月,撤销悦来镇,设立悦来街道;撤销石坪镇,并入玉峰山镇,玉峰山镇关兴村、石壁村划入石船镇,高笋村划入龙兴镇;撤销王家镇,并入古路镇;撤销华蓥山镇,并入茨竹镇,茨竹镇石院村、点灯村、两岔湖村、龙洞岩村划入大湾镇;撤销高嘴镇,并入大湾镇;撤销明月镇,并入大盛镇;撤销麻柳沱镇,并入石船镇;撤销张关镇,菊花坝村、天险洞村划入大盛镇,大天池村、老君山村、水溶洞村、张关社区划入洛碛镇;撤销御临镇,并入龙兴镇。
              【渝北区】直接管辖7街道11镇,即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悦来街道;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玉峰山镇、古路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石船镇、洛碛镇、龙兴镇。
       2008年,大盛镇荣光村划归统景镇管辖。
       2010年3月,析双凤桥街道设立两路街道;析双凤桥街道、木耳镇、古路镇设立王家街道。
              [两路街道]辖原双凤桥街道的义学路社区(含机场范围)、汉渝路社区、渝航路社区、双北街社区、双凤路社区、沙坪社区、齐心村、沙坪村和新华村除10、11社以外的行政区域;
              [王家街道]辖原双凤桥街道硚田村,玉峰山村,苟溪桥村,新华村10、11社,黎家村5、10、16、21社和古路镇的王家社区,荣华村,大屋村,石权村12、13、15、16、19社以及木耳镇举人坝村20、21、22、23、24、25社的行政区域。
       是年8月,北部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再实施三合一体制。
              【渝北区】直接管辖9街道11镇,即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悦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玉峰山镇、古路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石船镇、洛碛镇、龙兴镇。
       2011年11月,撤销礼嘉镇,设立礼嘉街道。
              【北部新区】辖6街道,即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礼嘉街道、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
       2013年10月,析鸳鸯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设立金山街道;析礼嘉街道、大竹林街道设立康美街道。
              [金山街道]由以下部分组成:
                     原鸳鸯街道:“蓝湖郡西面自然山脊线接金渝大道东段至金渝立交连渝都大道”以南区域,即奥园社区;
                     原人和街道:“蓝湖郡西面自然山脊线接金州大道东段、金福路至火凤山公园东部边界线”以东区域,即丹鹤社区部分区域;
                     原天宫殿街道:“内环快速路”东北区域,即民心佳园一、二、三社区,东湖南路社区部分区域。
              [康美街道]由以下部分组成:
                     原礼嘉街道:“金渝大道西段接金山大道”以南区域,即柏溪村,双堰、龙嘴、菜湾、平场村的部分土地;
                     原康美街道:“横六路接渝合高速连金开大道与金通大道相交接渝怀铁路”以北区域,即金竹苑,银竹苑,康庄美地一、二社区。
       是月,析回兴街道设立宝圣湖街道。
              [宝圣湖街道]原回兴街道以桐岩路、宝桐路、渝都大道、宝圣立交桥和中环线为界的区域范围内设立。
              【渝北区】直接管辖10街道11镇,即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悦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宝圣湖街道;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玉峰山镇、古路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石船镇、洛碛镇、龙兴镇。
              【北部新区】辖8街道,即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礼嘉街道、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金山街道、康美街道。
       2013年11月,石船镇、龙兴镇委托两江新区直管。
              【渝北区】直接管辖10街道9镇,即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悦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宝圣湖街道;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玉峰山镇、古路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洛碛镇。
              【两江新区】渝北区范围内直辖石船镇、龙兴镇。
              【北部新区】辖8街道,即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礼嘉街道、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金山街道、康美街道。
       2016年2月,撤销北部新区,所辖8街道改由两江新区代管。

              【渝北区】直接管辖10街道9镇,即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悦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宝圣湖街道;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玉峰山镇、古路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洛碛镇。
              【两江新区】渝北区范围内直辖2镇8街道,即石船镇、龙兴镇和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礼嘉街道、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金山街道、康美街道。

       渝北区名义上辖18街道11镇,即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悦来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宝圣湖街道、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礼嘉街道、鸳鸯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金山街道、康美街道;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玉峰山镇、古路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石船镇、洛碛镇、龙兴镇。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6-02-27 11:18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5-06
好贴。期待楼主继续完善
南州草民,人微言轻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5-06
差本涪陵区志!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5-07
真是浩浩荡荡。楼主辛苦了。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5-09
好详细,继续等楼主更新万州区沿革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5-18
期待重庆全域设区。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7-02
更新沙坪坝区调整情况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