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76阅读
  • 9回复

[地名探讨]谌旭彬:建国以来五次地名更改运动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11-14
原文名:《记者观察》 2016年07期 中国为何五次大改地名?   帖子名为本人修订
发表时间:2016年
作者:谌旭彬
配图地址:http://www.myoldtime.com/plus/view.php?aid=924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3586

现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3月份的决定,本次普查,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存在的“大、洋、怪、重”地名。《人民日报》也在4月份刊文表态:“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

此次地名清查的核心主旨是“文化保护”。其实呢,自1949年以来,中国已有过4次大规模的地名更改潮,原因各有不同。

第一次改名潮,取消了一批被认为带有华夏文化优越感的地名

1951年,政务院下发文件,要求清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随后,相当数量被认为具有华夏文化优越感的地名被取消,如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迪化更名为乌鲁木齐、景化县更名为呼图壁县、懋功县更名为小金县、镇南关更名为睦南关……基本上,地名凡含有“绥”、“化”、“平”、“镇”、“宣”这类彰显中央王朝、华夏文明影响力所及之字眼者,都被更改了。①

这场更名运动,本意是好的(理念不论)。但具体到某个地名,是否有充足的必要更改,却很值得商榷。比如,云南宣威县,被认为有“宣扬大汉天威”之意,遂被更名为榕峰县;但是呢,宣威县的前身是雍正五年(1727年)所设宣威州,已沿革200余年,当地百姓也已非雍正时代的土司之民,实无必要更改。且随意更名,也破坏多年来聚附在地名上的品牌资源。至1959年,因“榕峰火腿”海外出口不利,经国务院批准,榕峰县又改回了宣威县。②

此一时期,清除帝国主义侵略及封建迷信色彩,也是地名更改的一大方向。最著名者,莫过于“额菲尔士峰”被更名为“珠穆朗玛峰”、“外喜马拉雅山”被更名为“冈底斯山”(1952年)。③

第二次改名潮,是受《汉字简化方案》影响,章法很混乱

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出台,又有大批地名随之更改。因为汉字简化本身乃是作为“汉字拼音化”的一种过渡手段,故当时在更改地名时,并未考虑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

较为典型者,如“瑷珲”被更名为“爱辉”,只简掉了两笔,但却割断了该地名与1858年《瑷珲条约》等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至2015年,“爱辉”已被好几代人使用习惯了,却又改回了“瑷珲”。其他很多更改,也是章法混乱。如“邠县”更名为“彬县”(笔画反而多了)、“大庾县”更名为“大余县”(理由是“庾”字生僻,但“大庾岭”却又不改成“大余岭”)、“沔县”更名为“勉县”(理由是“沔”字生僻,但该县之来历“沔水”却又不改)、“鬰林”更名为“玉林”(“鬰”是森林繁茂之意,和“玉”八竿子打不到一块;“鬰江”、“鬰南”当时更名成了“郁江”、“郁南”,独独“鬰林”非要更名为“玉林”,当地又不产玉,简直是毫无道理可言)……④

第三次改名潮,口号是“路名大革命,全城一片红”

1966年,一场更大的、深入街道巷陌的地名更改风潮袭来。在北京,张自忠路被改成“工农兵东大街”、赵登禹路被改成“中华路”,佟麟阁路被改成“四新路”。红卫兵们认为,“城区四个区是首都的心脏,应该‘红满城’,拟将西城区改为‘红旗区’,东城区改为‘红日区’,宣武区改为‘红卫区’,崇文区改为‘红光区’。海淀区大专学校最多,是文革的起源地,改为‘文革区’。……” 北京市委当时的口号是“路名大革命,全城一片红”。但红色地名不够用,在“学毛著胡同”、“防修胡同”、“灭资胡同”……都用过了之后,就只好采用一种省事的办法,从东单二条到前炒面胡同,按顺序被更名为“瑞金路头条”至“瑞金路三十条”;从交道口南头条开始,依次改为“大跃进路头条”至“大跃进路十五条”……据统计,仅文革初期,红卫兵就把北京的412条街道胡同改了名,占全市街道、胡同总数的8.6%。⑤

北京不是个案。统计显示,文革期间,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有70条街巷被改名为“反修巷”、“文革巷”等名称;福州城区的街道名称,改动比例更是高达98.7%……⑥这种“地名一片红”的狂热,造就了大量的重名同音地名,地图、公章、招牌、路标、公文、出版物等不可能紧跟运动的步伐迅速更改地名,造成了办事找不到人、信件无法投递等诸多混乱。所以到1974年,北京市委终于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地名一片红”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将绝大部分胡同改回了文革之前的名称,只保留了14条没有恢复。

第四次改名潮,追逐经济利益,成功者少,很多成为了笑柄

1979-1986年间,中国搞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这次普查,动用10万之众,历时7年,除纠正文革期间的地名乱象外,还获得了陆地地名550余万条,沿海岛屿、海域地名2万余条。普查结束后,自国务院而下至各县市,成立了“地名委员会”。

新一轮的改名风潮自80年代末开始。这一次的动机是“发展经济”,所以更名者以城市居多。这场改名潮延续至今,经济层面成功者很少,云南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1)或许可以算作其一,但用外语词汇之汉语音译作为中国地名,终究显得有些奇怪。

大多数地名更改,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反引起无谓的争议。比如,1987年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市,市内太平县又更名为黄山区,给游客造成很大的困扰,也抹煞了“徽州文化”的存在;1988年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辖内与青城山利益相关者即相当不满;2001年,为打周恩来故居之牌,江苏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但当地此前本就有一县级淮安市,结果游客去了后被“大淮安”“小淮安”弄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周恩来故居。有些地名的更改,甚至可以算作笑话。比如,河北完县,其前身是金代之完州,寓意山河完固,本是佳名,奈何有外商认为“完”寓意“完蛋”,遂于1993年更名为顺平;辽宁铁法市,以金兀术曾在该地某山调兵遣将之传闻为由,竟将市名更改为不伦不类的“调兵山市”,沿用至今。⑦

现下的第五次改名潮,应吸取教训,遵循“能不改者尽量不改”的基本原则

现而今正在推进的这场地名普查与整治,预测或将成为1949年之后的第五次大的地名更改风潮。前鉴不远,有两点教训是值得吸取的:

1、地名更改的基本原则,是“能不改者尽量不改”。

地名存在的首要价值,乃是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政治需要、文化回归之类的东西,都要靠后站。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地名的更改都会产生巨大成本。2010年底“襄樊”更名为“襄阳”,即有学者预估“修改各种地图、公章、证件、招牌等”行政成本将至少达1亿元,至于民众要承受多少成本,则未考虑在内(此次更名实际产生了多少成本迄今并未公布);石家庄市区划地名办则在2009年对外界透漏,如果石家庄要改名字,“没有10亿元人民币是完不成的。”⑧这些成本,最终会回摊到民众头上。网络上很多人以恢复文化传承为由,支持修改地名,但往往忽略了这种巨大成本。况且,为恢复几百年前的传承,而抛弃近几十年的文化、情感沉淀,得失也未必能够算得那么清楚。所以美国地名委员会的立场是:仅仅为了纠正历史错误或者回归历史传统,并不构成更改地名的理由。⑨简言之,能不改者就尽量不改。

2、小区、楼盘名称变更与否,当以居民利益为依归,而非文化品位的高低。

更改小区、楼盘名称,是这轮整顿的重点。确实,中国现在很多城市的小区、楼盘名称,存在着“大、洋、怪、重”的特点。像北京就有加州水郡、塞班假日、中海安德鲁斯庄园、特区808、DBC加州小镇……等。不过,楼盘名称,既是地名,也是财产,用学者陈耀东的话说,就是——“由于楼盘的不动产属性,使得楼盘的名称具有商品房的商业标识与地名双重属性。”⑩作为地名,需遵循《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不以外国人民、地名命名我国地名”。作为财产,需尊重业主意愿不得随意更改;一旦更改,业主需修改各种证件、资料(如房产证、房屋租售合同、银行抵押登记等等),影响生活、工作甚巨。况且,许多已建成的楼盘,其名称虽不合《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但确是经过了地名主管部门的批准,才成为所谓的“标准地名”,楼盘也才能对外出售。当年批准,如今整顿,产生的行政成本以及对居民生活、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究竟该由谁来承担责任,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至于楼盘名称文化品位低下,实难构成其需要整顿的理由,正如李二狗愿意叫李二狗,只要不违背法律,是谁也管不着的事情。



注释
①参见:《建国以来地名更改简表》,收录于:《1949-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P21-25。
②《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榕峰县改名为宣威县给云南省人民委员会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9年第29期。
③《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关于“额菲尔士峰”应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外喜马拉雅山”应正名为“冈底斯山”的通报》,人民日报,1952年5月27日。
④《现行县以上地名中的异体字》,收录于《异体字规范字应用辨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P390-392。
⑤陈徒手,《六七十年代北京地名修改内情》,《读书文摘》2014年第12期。
⑥曾世英、杜祥明,《试论地名学》,收录于《地名学文集》,中国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测绘出版社,1985,P08-09。
⑦《地名更名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12》,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编,商务印书馆,2012,P197-199。
⑧参见:张宏伟,《襄樊更名为襄阳 一字之改成本过亿》,华商报2011年1月8日;《石家庄若改名 损失将超10亿》,解放网-新闻晨报2009年8月17日。
⑨美国地名委员会官网:http://geonames.usgs.gov/
whq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11-14
现在要改名,只能趁着撤县设区改了。
但现在基本撤县设市设区,均保留原名。
甚至不惜出现赣县区 梅县区 沙县区 辉县市等不伦不类的地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11-15
小区命名应尽量使用该地块原来村庄的名称,并建议在该小区辟出一小块地,为原村庄建一个亭子、竖一个碑以誌其史,这既可作为一种文化追思地,同时也可作为小区民众纳凉之处。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11-15
成都,瑞生望江橡树林,这种小区名字就不错?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11-15
改于不该,不是社会层面的事情,只是当权的政治需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11-15
镇平扶绥小强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11-15
說白了就是人大沒有真正的作用,所有的事都是政府一拍腦袋。如果人大有用,哪個地方的人願意隨隨便便改名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11-15
改名应当因地制宜,尊重民意,运动式一阵风不可取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11-23
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地级市的名字,县名基本没啥问题,区名没啥存在感、影响力不大

但市名有问题说起来也不是“改名”的问题,而是“起名”的问题,在市刚开始做大或者筹建市的时候不考虑历史和体面,直接用石家庄、枣庄、驻马店、平顶山这些市名,完全就是贻笑大方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11-25
回 delta 的帖子
delta:說白了就是人大沒有真正的作用,所有的事都是政府一拍腦袋。如果人大有用,哪個地方的人願意隨隨便便改名字? (2022-11-15 15:31) 

如果议员投票就能决定,改名会更猖狂,你信不?

因为议员和屁民都没有什何专业知识(有也是有心人普及的),是最容易被带歪的那一层级。
政府、专家再一拍脑袋,他至少还拍了一下脑袋,这一拍就有了各方面的顾忌。再加上还有上级部门审核,多多少少是有人多次参与,流程中产生变数就能改变结果。
议员一投票就完事了,脑袋都不用拍。什么其他环节都不用了,不出岔子才怪。尤其议员往往都有群体心态,也就是我出于我身后利益集团的关系,必须被带歪,我被带歪了没关系,我热血不用顾忌投一票歪的也没关系,其他人是理智的,不会学习我,所以结果仍会在理智之内。但结果就是,大部分都被带歪了,都是这个心态,结果自然就歪了。而且一锤子买卖,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小鬼子顺应“民意”,南阿尔卑斯山、北阿尔卑斯山都弄出来,你以为议会就能拦住中甸更名香格里拉?在那个有心人抄作香格里拉的时期,只会改得更快。

在议员决定地名的时代,我可以保证,当年那个葛宇路绝对会成为正式路名。相然,你可以说,葛宇路并没有坏处,甚至还有人可惜没有真的叫葛宇路。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葛宇路能成为正式路名,那么,还不什么不能成为正式地名?香格里拉不能?黄山不能?张家界不能?石林不能?九寨沟不能?绝对都能,而且远远不止这些,这种地名还会翻几番。而且没有人能刹车,在全民都进入这种民粹、自嗨的时代,刹车就是反民意。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22-11-25 06:28重新编辑 ]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