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19阅读
  • 28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质疑:王健的“20大都市圈”论!!!(原文附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3-19
— 本帖被 keating 从 区划改革 移动到本区(2015-07-21) —
质疑:王健的“20大都市圈”论!!!(原文附后)



王健的基本思路是:中国有平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而每个大都市圈大约需要成片的平原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所以中国只能摆下20个大都市圈(小平原不能形成都市圈)。东北人口稀少但有大片平原,能形成较多的都市圈,容纳更多的人口;而西南人口较多却平原稀缺,不能形成足够多的都市圈来容纳当地的人口,所以只能往东北迁移。


质疑一:每个大都市圈大约需要成片的平原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资料(详见http://ijs.cass.cn/files/rbzl/dx.htm),


日本的三大都市圈的平原面积分别为:东京圈的平原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关东平原),大阪圈的平原面积为1600平方公里(大阪平原),名古屋圈的平原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浓尾平原)。


质疑二:东北的大片平原都能形成大都市圈?


同样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资料,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然后依次是石狩平原(4000平方公里)、新潟平原(2070平方公里)、浓尾平原(1800平方公里 )、大阪平原(1600平方公里)。由此可知,日本的三大都市圈并不是建在三个最大的平原上,比大阪平原和浓尾平原大的多的石狩平原和新潟平原并没有形成都市圈。


质疑三:都市只能建在平原上?


山城重庆和填海造地的香港便是绝好的反例。


结论一:都市圈范围内并不需要全是平原,按人均城市面积120㎡计算的话,1000万人口的都市圈只需要在都市圈范围内有1200平方公里的平原面积即可。


结论二:随着平整土地技术、交通技术和城市规划的进步,人们不但可以利用平原来建设城市,还可以利用台地和缓丘来建设城市。利用台地和缓丘来建设城市,不但有利于山区人口就近城市化,节省人们的进城成本,加速山区人口城市化的步伐,从而有利于减少山区的水土流失和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少占用平原,可以节省大量耕地。


结论三:大平原未必都能形成大都市圈,要形成大都市圈除需要能平整的土地外,还需要有较好的水资源、光热资源、地质资源等自然资源;同时还需要一定的人文和社会条件。


结论四:建都市圈不应一个模式、一样大小(小都市圈上千万人口即可、大都市圈可容纳),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


中国形成20都市圈区域经济重心必然北移


中国经营报/刘晓午


  在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微妙变化的关键时刻,《十一五规划建议》正式公布。该《建议》在关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同时,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


  什么是城市群,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未来5年,中国区域经济经济重心是否会发生变化?


  日前, 本报记者就“十一五”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对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健进行了专访。


  20大都市圈招财聚宝


  《中国经营报》:《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你对《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关注加强城市群建设持何看法?


  王健:城市群的提出对于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因为在“十五”之前,区域发展主要的提法是沿海和内地,后来转为东中西的提法,“十一五”规划将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上提出城市群的概念。


  《中国经营报》:都市圈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


  王健:都市圈战略是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的都市圈必然形成。粗步估算,到2030年中国迎来人口高峰时,我国人口总量为16亿。按届时75%的城市化率计算,城市人口总量为12亿。增加的城市人口如何安置?


  城市化和都市圈是唯一的出路。由于中国的平原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其中90%在东、中部,约100万平方公里,所以未来增加的城市人口也必然集中在这里。如果每个都市圈以120公里为半径,覆盖的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则东、中部平原地区可以摆下19大都市圈,加上位于四川盆地的成渝都市圈,将形成20大都市圈。


  目前中国仍有9亿农村人口,因此仍有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结构变动的巨大势能。即便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到75%,与发达国家5%的农业人口比率仍有差距,所以都市圈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以GDP8.5%的年增长速度来计算,到2030年中国GDP总值将达到105.8万亿元,而20个都市圈将占到85%,创造出90万亿元的GDP,平均每个都市圈创造4.5万亿元。


  西部难形成都市圈


  《中国经营报》:20个都市圈似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多,而西部地区少,这是为什么?


  王健:的确如此。目前有12个省区没有布局都市圈。这是因为都市圈只能建在平原,没有被纳入都市圈的省区,主要原因是省区内没有足够的平原面积。例如东部的福建省就没有纳入都市圈,福建的福州、莆田、漳州和泉州四大平原面积总计只有1865平方公里,其间还被山川与丘陵分割,不能连成一片。


  中国的西南地区更是“地无三尺平”。虽然人口接近两亿,足够组成三个大都市圈,但只有四川盆地的平原面积可达3.9万平方公里,具有组建都市圈的条件。西北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广人稀,主要城市间的距离常达数百乃至上千公里,无法在较小的地域内形成需求规模,因此都不具备组建都市圈的条件。


  《中国经营报》:大量都市圈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如何解决西部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王健:实际上都市圈的战略作用之一就是缩小地区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发展差距一直在扩大,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太过明显。一是靠近海岸线,有利于对外经济交流、发展贸易与吸引投资;另一个优势就是占有中国主要的平地资源,有利于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由于天然禀赋的区位不可能改变,东部地区的优势将长期存在。而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因为远离沿海,又缺乏平地资源,无法充分展开工业化和承载大量城市人口,如果没有人口移动因素,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将面临长期阻碍。


  实施都市圈战略后,可以在东部平原地区最大量地吸纳城市人口,包括从西部地区转移的人口。相对来说随着人口增加,东部人均收入上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西部地区因人口流出,农业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人均资源占有量都能获得提高,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可以相应缩小了。


  《中国经营报》:对于不具备发展都市圈条件的西部地区,发展之路应该如何走?


  王健:重复走东部沿海地区的老路是不可行的。许多西部省份是资源大省,山水秀丽,在区位、交通等处于劣势。因而必须做大做强资源类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

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如果重走制造业加工这条路,竞争优势非常少,同时浪费了和破坏了资源和环境。


  区域经济重心必然北移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影响下,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似乎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GDP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你认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心正在北移吗?


  王健:从短期来看,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投资的重心由南向北移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标志是上半年山东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广东,从全年来看,山东成为第一工业大省问题不大了。广东从改革开放开始占全国GDP3%,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3%,它的经济总量增长离不开外资,特别是港资的推动;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中国利用外资发生了变化,外资开始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同时投资结构和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以欧美资金为主;进入新世纪,外资开始关注环渤海地区,大量资金开始从珠三角和长三角转向环渤海地区。


  外资的流向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外需是我国经济主要推动力量,今年1~9月份,我国GDP增长9.4%,而我国出口增长31%,对外资的依赖度非常之大。因而外资的流动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经营报》:外资为什么要从南向北转移呢?


  王健:主要在于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布局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正进入工业化的加速时期,中国不可避免地迎来重化工业阶段。在这种经济结构变迁下,中国经济增长重心也要发生变动。


  上世纪80年代是轻型增长模式,在短缺市场环境下,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轻工业投资较快。改革开放后,香港向广东转移了家电等轻型制造业,同时这些轻型产业市场需求相当好。因而在十多年时间内,广东经济持续增长。


  而到了90年代,长三角承接了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的高科技电子产业的转移,迎来了高增长。到了90年代后期,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从家电转向住房和汽车,房地产和汽车的爆发性增长拉动了钢铁、水泥的等原材料行业的增长,而北方特别是那些资源大省经济增长自然表现抢眼。


  《中国经营报》: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伴随资金由南向北转移,人力资本流动有什么特点?


  王健:资金和人口的流动将相伴而行。在本轮经济增长中,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表明人力资本也开始向北转移。从长期趋势来看,非都市圈地区的人口必须向东、北部的都市圈地区流动,加入那里的城市化进程。


  根据测算,各都市圈之间的人口移动规模将超过1.4亿人。需要移出人口最少的是长沙都市圈,约185万人;需要移出人口最多的是成渝都市圈,需要移出人口接近7000万人。可接纳人口最多的是位于东三省的哈尔滨、长春和齐大(齐齐哈尔、大庆)都市圈,可接纳1.2亿人。从这个趋势来看,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从西南到东北方向。人口流动可能是波浪式的,西南地区的人口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向东北地区流动。


  《中国经营报》:在资金和人力资本由南向北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是否会酝酿一次变革?


  王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从调整空间结构中寻找经济效益空间的压力必然显现出来。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在东北部13个州,在只占国土面积不到四分之一的区域内,集中了全美国50%的人口和70%的工业产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南部和西海岸地区新经济的兴起,出现了人口和产业重心向西南部地区移动的趋势,到了90年代中期,西南部地区的人口和GDP首次超过东北部地区,开始分化出新的经济重心。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城市群或都市圈式空间结构为区域经济的调整方向,可能正是走入了世界经济空间结构变革的大潮之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3-19

http://www.zisi.net/htm/wwzh/2005-05-25-11841.htm


到2030年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


作者:王建

目前阅读44人次


本文为国家发改委“十一五”前期重点研究课题“到2030年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之内容提要部分。
(一) 明确中国空间结构调整的迫切性

1、2003年,3.5亿城市人口(为非农人口)的人均占地水平为146平方米,而1996~2003年中国城市和道路建设共占用耕地2240万亩,同期城市人口增加了5千万人,新增人口人均占地为300平方米,其中2003年占地647万亩,城市人口增加了525万人,人均占地为813平方米。到2030年中国将到达人口高峰,亦将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按人口16亿和75%的城市化率计算,将比目前新增8.5亿城市人口,如果按1996~2003年平均城市化占地水平计算,将占用4亿亩耕地,按2003年水平占地则将超过10亿亩。

东亚地区日、韩等经济体在完成工业化的时候,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在500公斤左右,若中国203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50公斤,总量是7.2亿吨。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不可能象日、韩那样基本依靠国家农产品供给,可设想届时中国的粮食进口总量为5千万吨,则国内必须生产6.7亿吨,如果耕地继续建设4亿亩,生产这么多粮食是不可能的。设2030年中国的耕地为17亿亩,其中75%的面积生产粮食,则亩均产出水平必须上升到525公斤才能保6.7亿吨粮食。这就要求单产水平要从1998年的粮食单产高峰亩均390公斤,增加135公斤。改革开放25年中,中国的粮食亩均产出水平增加了110公斤,要求未来25年再增加135公斤有一定可能。

人口部门估算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可能为14.5亿人,但如果中国城市化率上升到85%这个东亚地区的普遍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以上分析结论不变。

把人均粮食占有量放到下限,把粮食进口和提高单产可能放到上限,中国在未来25年中可继续用于城市化的占地只有1.5亿亩,按12亿城市人口计算,人均占地水平为125平方米,其中新增8.5亿城市人口的人均占地为118平方米,因此中国在未来若不能有效控制耕地的占用,则无法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稳定农产品供给的矛盾。

2、中国的流通费用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其原因是运量过大、运距过长。都处在1.4万亿美元GDP的时候,日本的全部货运量为中国的38%,货运周转量还不到中国的9%。中国运量过大主要是因为采取了全国分工式的空间结构,大量产品必须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运输。中国省间交流主要是通过铁路,在国内铁路货运量中,1994年省间交流量占61.2%,2000年为65.5%,2000年为67.3%,说明这种全国分工的空间结构仍在发展。1996~2003年,中国人均道路占地的增速为5.6%,比人均城市占地的增速高一倍,按这个速度发展,仅道路占地到2030年就得3.5亿亩。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以小城镇为城市化的主要方向,但小城镇和小城市的人均占地水平要远高出大城市,以20万人口的小城市来说,2002年人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60平方米,如果未来还要新增8.5亿城市人口,也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需占用2亿亩以上耕地。

4、由于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进出口都大量增加,引起贸易条件恶化趋势。中国在未来土地和劳动力的价格都将上涨,贸易条件会更加不利。从目前看,中国唯一没有释放的经济效益是通过企业集聚所释放的规模经济效益,但企业应在什么地方集聚却缺乏方向。
(二) 以发展都市圈为目标的空间结构战略的实证与理论分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都需要平原,以人均平原面积比较,中国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类似而与美欧完全不同。日本以人均只相当美国3%的平原面积也完成了工业化,说明平原面积稀缺不是工业化的障碍,但也要讲究空间结构。美日比较,最大的不同是美国采取了全国是分工结构,而日本是都市圈结构,其次是日本的大城市明显高出美国。日本都市圈结构的特点是每个都市圈都集中了3千万左右人口,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都市圈内部的人口需求基本上可以吸纳掉都市圈内制造业的全部产出,因此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间的经济交流很少,1979年只占全部货运量的1.5%。由于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在都市圈内部运输,因此1980年日本全部货物的平均运距只有73公里,全部货运周转量只有5千万吨。由于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这两个因素,使日本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程度。

中国的人均平原面积虽略高于日本,但是由于农业不能依靠国外,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土地的使用必须比日本更集约。90年代初期,日本的人均城市和道路占地约为160平方米,中国到2030年人均只有125平方米,所以中国更必须走都市圈的道路。

日本在战后的多次国土整治规划中始终是反对都市圈的发展,因此日本虽有都市圈的概念却没有都市圈的理论。西方经济学以美欧的经济发展实际为研究对象,而美欧都是平原面积广阔的地形,没有出现过都市圈,也就没有相应的理论,中国如果把都市圈作为调整空间结构的重大战略,则须对这个战略的正确性作出理论解释。

西方经济学早就注意到规模经济问题,并概括出规模经济的三个层次,即企业、产业和城市的规模经济,但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实现三个层次规模经济的好处主要是由于产出规模扩大可以摊低固定成本,产生报酬递增现象,但若本地市场需求有限,供给规模扩大必然带来外运量增加和运费支出,当单位产品运费增加等于单位产品固定费用下降的时候,报酬递增就会转为报酬递减,供给规模的扩大也就到了边界,因此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中,所谓产业规模可以无限扩大和报酬递增可以无限增加的假设是不对的。西方经济学长期以来以劳动时间为价值形成的单一基础,但由于时空的不可分性,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实际也有“劳动空间”消耗,只有当劳动时间与劳动空间消耗同时最低时,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这样就提出了规模经济的第四个层次,即都市圈层次。由于都市圈经济是在最小空间范围内实现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的对称,因此产品的空间运输距离最短,运费最低,所以都市圈层次的规模经济,其报酬递增的来源是由于需求在地域的集中而产生的运费节省,这与企业、产业和城市三个层次报酬递增来源都是供给方面的规模化是不同的。

(三) 到2030年建立20大都市圈的设想

由中国地形地貌决定,中国在未来建立的都市圈必须主要在东、中平原地带,可以建20个(见附表1)。每个都市圈可容纳5千万城市人口,每个都市圈以120公里为半径,覆盖4~5万平方公里。
由于目前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市圈形成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把人口3千万、GDP产出8千亿元的都市圈称为“发展型”都市圈,人口5千万、GDP产出4.5万亿元(按到2030年GDP年均增速8.5%,都市圈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75%,GDP占85%计算),的都市圈称为“成熟型”都市圈,这样就可以排出20大都市圈的发育时间表(见附表2)。

如果未来人均城市化占地为125平方米,则2030年12亿城市人口的城市占地可为71平方米,道路占地为54平方米,即基本保持在目前城市与道路占地的比例。但在都市圈内部的人均道路占地可考虑为40平方米,因为都市圈面积只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0%,按人均40平方米安排,都市圈内的道路密度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比目前高出3倍。这样,每个都市圈的城市占地为3550平方公里,道路占地为2000平方公里。

这些占地面积还要在都市圈内的各等级城市间分配,因为每个都市圈都是有十几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构成的城市群。20大都市圈可规划成358个城市,其中1500万人口的城市11个,1000万人口18个,800万人口1个,500万人口36个,300万人口88个,100万人口204个。一般来说,越大的城市土地利用越集约,土地占用就少一些(各人口等级城市的土地占用安排见附表3)。

在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产业的结构变动有共同规律,我们采用发达国家1997年平均的制造业结构做参照,对比目前20大都市圈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现状,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各都市圈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并可为每个都市圈中各个城市的产业进行定位。
由于每个都市圈目前的人口基数与未来的增长前景不同,有些都市圈虽然城市人口增长到5千万人,仍不能按75%的城市化率全部吸纳新增城市人口,因此在各都市圈之间存在着人口流动情况,这种情况也存在与都市圈与非都市圈之间,人口的基本流向是人口从西南方向流出,向东北方向流入。

(四) 建立都市圈的有关改革与政策考虑

1、改革现行区域行政管理体制,以3千万人口为划小省的依据,中国可划成50个省区。由于省区的人口与地域规模小于都市圈,可使都市圈的跨地区发展更少受行政力量干扰。同时应取消地级市,统一变成省辖县级市。由于今后人口将大量进城,县的人口大幅度减少,许多县也应该合并。

2、财政收入实现“先集中、后返还”,按统一标准编制各省区和各县级单位的支出预算,由中央统一支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区域经济封锁,促进都市圈的发展。

3、由于都市圈是跨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在已具备都市圈发展条件的地区,应由中央计划部门在都市圈内设置派出机构,统筹都市圈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4、严格控制都市圈内部的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容积率。目前中国城市建筑物的容积率平均只有0.75,而东亚地区普遍在1~2之间,中国因为可共城市化使用的土地比日本还稀缺,容积率本应更高,可考虑今后提高到2.5上下,为此要控制好地价,地价太低不利于提高容积率。

都市圈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空间结构战略,也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客观发展趋势,顺应经济规律所制定的发展规划将有极大的生命力,会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而按照日本的经验,即便政府对发展都市圈不积极,市场经济还是会构造出都市圈,只是时间和财富消耗要高,因此从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始,应明确都市圈的空间战略方向,并着手实施。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3-19
本研究报告的主报告共分四部分,3.3万字,还有8个分报告。

附表1 到2030年中国的20大都市圈及所包括的城市一览表
1、哈尔滨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哈尔滨
500万人口城市 绥化、五常
300万人口城市 铁力、尚志、阿城、肇东、宾县
100万人口城市 海伦、绥棱、明水、青岗、兰西
木兰、通河、方正、肇州、延寿
2、齐大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齐齐哈尔、大庆
500万人口城市 安达、
300万人口城市 名水、林甸、富裕、龙江、泰来
100万人口城市 讷河、德都、莫力、北安、克东、依安、
甘南、拜泉、林句、五大莲池、
3、长春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长春、吉林
500万人口城市 四平
300万人口城市 松源、辽源、公主岭、梅河口、磐石
100万人口城市 舒兰、蛟河、双辽、榆树、德惠
扶余、乾安、农安、长岭、东丰
4、沈大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沈阳、大连
500万人口城市 鞍山、
300万人口城市 抚顺、锦州、本溪、营口、铁岭
100万人口城市 阜新、葫芦岛、辽阳、盘锦、瓦房店
海城、开原、新民、盖县、彰武
5、京津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北京
800万人口城市 天津
500万人口城市 唐山
300万人口城市 保定、沧州、秦皇岛、廊房
100万人口城市 涿州、三河、泊头、定州、迁安、河间
任丘、安国、霸县、文安、唐县
6、石邯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石家庄、邯郸
500万人口城市 德州、邢台
300万人口城市 安阳、衡水、阳泉
100万人口城市 武安、辛集、沙河、南宫、新乐
柏乡、巨鹿、清河、馆陶、夏津、大名 7、青烟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青岛、烟台
500万人口城市 威海
300万人口城市 日照、平度、文登、莱州、莱阳
100万人口城市 即墨、招远、莱西、乳山、栖霞、
海阳、蓬莱、牟平、荣城、龙口
8、济维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济南、潍坊
500万人口城市 淄博、泰安
300万人口城市 滨州、东营、莱芜
100万人口城市 肥城、诸城、寿光、青州、高密
章丘、安丘、沾化、惠民、沂水、曲阜
9、郑州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郑州
500万人口城市 洛阳、荷泽
300万人口城市 平顶山、新乡、焦作、开封、许昌
100万人口城市 鹤壁、晋城、济源、禹州、新郑
辉县、卫辉、沁阳、汝州、长垣
10、徐州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徐州
500万人口城市 济宁、临沂
300万人口城市 商丘、枣庄、淮北、宿州、毫州
100万人口城市 腾州、新沂、费县、鱼台、苍山
沛县、宁陵、砀山、邳县、灵壁
11、盐连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盐城、连云港
500万人口城市 宿迁、泰州
300万人口城市 淮安、兴化、东台
100万人口城市 大丰、赣榆、东海、洪云、沐阳、洪南
滨海、涟水、射阳、泗阳、洪泽、
12、驻信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驻马店、信阳
500万人口城市 南阳、周口
300万人口城市 阜阳、漯河、界首
100万人口城市 邓州、项城、武钢、内乡、社旗
泌阳、平舆、新蔡、罗山、固始、淮滨
13、南京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南京
500万人口城市 合肥、杨州
300万人口城市 镇江、滁州、淮南、安庆、蚌埠
100万人口城市 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铜陵
池州、仪征、天长、庐江、定远
14、上海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上海 500万人口城市 苏州、南通、杭州
300万人口城市 无锡、宁波、常州
100万人口城市 绍兴、嘉兴、湖州、宜兴、江阴、常熟
余姚、诸暨、奉化、临安、慈溪
15、武汉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武汉
500万人口城市 黄岗、岳阳
300万人口城市 孝感、黄石、咸宁、随州、潜江
100万人口城市 仙桃、鄂州、天门、洪湖、红安
广水、安陆、石首、京山、黄陂
16、南昌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南昌
500万人口城市 九江、上饶
300万人口城市 抚州、景德镇、鹰潭、德兴、修水
100万人口城市 武宁、星子、德安、都昌、永修
波阳、余干、东平、婺源、铅山
17、长沙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长沙
500万人口城市 衡阳、常德
300万人口城市 株州、湘潭、益阳、娄底、萍乡
100万人口城市 耒阳、涟源、沅江、澧陵、武冈
浏阳、汉寿、安化、汀乡、隆回
18、珠三角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广州
500万人口城市 深圳、佛山
300万人口城市 江门、惠州、肇庆、河源、清远
100万人口城市 东莞、珠海、中山、高明、台山
四会、惠阳、开平、花县、曾城
19、南宁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南宁
500万人口城市 玉林、北海
300万人口城市 贵港、钦州、来宾、防城、桂平
100万人口城市 合山、忻城、大化、上林、宾阳、武宣
金秀、上思、横县、灵山、浦北
20、成渝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重庆、成都
500万人口城市 南充、绵阳
300万人口城市 达州、宜宾、乐山
100万人口城市 德阳、内江、自贡、泸州、遂宁
资阳、广安、广元、巴中、眉山

附表2 20大都市圈发育情况一览表 (GDP增长速度8.5%)
年 度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成熟型都市圈: 人口5000万,非农产业GDP4.27万亿元 1、京津都市圈2、上海都市圈 1、成渝都市圈2、南京都市圈 1、长沙都市圈2、徐州都市圈3、郑州都市圈4、石邯都市圈5、驻信都市圈 1、沈大都市圈 1、长春都市圈2、济潍都市圈3、盐连都市圈4、武汉都市圈5、珠三角都市圈 1、哈尔滨都市圈2、齐大都市圈3、青烟都市圈4、南昌都市圈5、南宁都市圈
成长型都市圈:
人口3千万,非农产业GDP8000亿元 1、珠三角都市圈 1、沈大都市圈2、济潍都市圈 1、长春都市圈2、青烟都市圈3、武汉都市圈4、盐连都市圈 1、哈尔滨都市圈2、南昌都市圈3、南宁都市圈 1、齐大都市圈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3-19
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公共交通


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公共交通极其发达,构成合理、运营顺畅。

1 东京圈

东京圈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面临东京湾。区域定义是以东京都厅为原点,半径65km左右;含横滨、川崎等150多个市镇,总面积约12000km2,居住人口为3200万人,通勤通学人员为2100万人。东京圈的公共交通构成如下:

(1)城市电气铁道。

东京圈的城市电气铁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JR(Japan Rail)所属;另一部分为私铁。JR(国铁)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所属的线路共计17条,全长887.21km。私铁部分由东武铁道株式会社、西武铁道株式会社等13家公司所属,总计33条线路,全长963.1km。

(2)地下铁道。东京圈的地下铁道长度共计329.5km,分三家公司所属,其中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经营8条线路,长度共计180km,东京都交通局经营4条线路,长度共计109.1km,横滨市交通局经营2条线路,长度为40.4km。

(3)单轨、导向轨。单轨交通由东京单轨公司等5家公司经营,共6条线路,全长59.7km。其中坐卧式37.9km,悬挂式21.8km。

导向轨交通由东京临海新交通等5家公司经营,共5条线路,全长42.7km。

(4)路面电车由东京都交通局等 3家公司经营,3条线路,全长27.2km。

(5)公共汽车主要由东京都交通局、东武、西武公共汽车公司及各主要城市交通局所经营,线路全长11218.3km。

(6)出租汽车大部分为私营公司及个人经营,年实际运行里程为50.6亿公里。

东京圈整个公交系统年运送乘客约为158.5亿人次。其中JR为54.5亿人次;私铁(含单轨及导向轨)为49.8亿人次;地下铁道为26.8亿人次;路面电车4000万人次;公共汽车为19.7亿人次;出租汽车为7.3亿人次。

2 大阪圈

大阪圈位于大阪平原,包括京都盆地。以大阪市为中心,半径50km的区域。含京都、神户等100多个市镇,总面积约7800km2。居住人口1800万人,通勤通学人员为1100万人。大阪圈的公共交通构成如下:

(1)城市电气铁道。大阪圈的城市电气铁道总计42条线路 ,全长1398.8km,其中JR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所属8条线路,共长502.8km;私铁部分由日本铁道、阪急电气铁道等12家公司组成,共经营34条线路,全长896km。

(2)地下铁道线路共计12条,全长164.7km,分别隶属大阪市交通局、京都市交通局、神户市交通局。其中大阪市交通局经营7条线路,全长107km;京都市交通局经营2条线路,全长25km;神户市交通局经营3条线路,全长32.7km。

(3)单轨、导向轨。大阪圈的单轨、导向轨交通由神户新交通等4家公司经营。共计6条线路,全长42.6km。其中导向轨交通为18.8km。单轨交通为23.8km,全部为坐卧式。

(4)路面电车共有6条线路,全长共计52.76km,分属京阪电气铁道,京福电气铁道,阪界电气铁道3家公司,每家公司各2条线路。

(5)公共汽车。大阪圈的公共汽车交通在京、阪、神三个较大的城市圈中,以公营为主,隶属市交通局,在其他地区则以私营为主,线路总长10091.3km。

大阪圈公共交通的年乘客运送量为64.9亿人次。其中JR为13.8亿人次;私铁(含单轨、导向轨)为26.1亿人次;地下铁道为11.4 亿人次;路面电车为5100 万人次;公共汽车为9.6亿人次;出租汽车为3.49 亿人次。

3 名古屋

名古屋位于日本中部的浓尾平原。以名古屋市为中心,半径50km的范围。含丰田、濑户、冈崎等近100个市镇,总面积为7800km2,居住人口1100万人,通勤通学人员750万人。名古屋圈的公共交通构成如下:

(1)城市电气铁道。同东京圈及大阪圈一样,名古屋的城市电气铁道仍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JR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所属;另一部分为私营铁道公司所属。JR公司共经营5条线路,全长238.8km;私铁部分为名古屋铁道、近几铁道等4家公司经营,共计19条线路,全长583km。

(2)地下铁道为名古屋市交通局独家经营。共计5条线路,全长77.1km。

(3)单轨为一家公司经营,1条线路,全长7.4km,为坐卧式。

(4)路面电车为一家经营,1条线路,全长29.9km。

(5)公共汽车以公营为主,隶属各城市的交通局,同时还有部分私营公司,线路全长5358.6km。
名古屋圈的公共交通系统年乘客运送量约为15.4亿人次。其中JR为2.2亿人次;地下铁道为3.8亿人次;私铁(含单轨)为4.9亿人次;路面电车为480万人次;公共汽车为3.2亿人次;出租汽车为1.2亿人次。

三大都市圈公共交通的特点是:

(1)线路立体发展。城市电气铁道、地下铁道、单轨、导向轨、路面电车、公共汽车及出租汽车构成了三大都市圈庞大的公共交通系统。线路布局合理,干支结合,疏密适度,畅通无阻,线路的建造分上中下三层。即高架、地面、地下。单轨与导向轨交通的线路全部采用高架结构。电气铁道在市中心区、街区和密集居住区全部为高架。路面电车、公共汽车、电气铁道的非街区部、分散住居部及郊区部分为地面结构。地下铁道及部分电气铁道的市中心部为地下结构。

(2)电气轨道交通领先。在三大都市圈中,全部是以电气轨道交通为主,各圈所发行的交通系统图全部为电气轨道交通线路图。日本总务省监修的《城市交通年报》2001年版对三大都市圈1 日平均运送乘客量进行了统计。东京圈电气轨道交通系统的1 日运送量占全体运送量的83%。其中电气铁道、单轨、导向轨占65.8%;地下铁道及路面电车占17.2%;公共汽车及出租汽车仅占17%。大阪圈电气轨道交通的 1日运送量占整体运送量的79.7%。其中电气铁道、单轨及导向轨占61.3%;地下铁道及路面电车占18.4%;公共汽车及出租汽车仅占20.2%。名古屋圈电气轨道交通的1日运送量占整体运送量的70.9%。其中电气轨道及单轨占46%;地下铁道及路面电车占24.9%;公共汽车及出租汽车仅占29.1%。

(3)各企业内外互连。三大都市圈公共交通系统的各种交通形式及交通线路并非一家所经营。除JR(国铁)以外,私铁就有几十家。地下铁道、单轨及公共汽车的运营线路也各有其主。但是,这些公司做为庞大的整体交通系统经营者的一员,除了有本公司的规划、经营方式、日收目标以外,还与其他公司精诚协作,分中有合。

首先,在这三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以及较大的城市中,许多电气铁道及地下铁道的车站为多家公司共有。除有本公司的出入口以外,还设有互相连通的换乘口。有的干脆不用换乘口,在同一站台就可以进行跨公司跨线路换乘。内外互连更主要的标志是各大主要经营公司的线路、列车可以互相直通。如东京地下铁的都营浅草线就与东京急行电铁公司等4家公司在16个区段上互入直通;营团地下铁日比谷线与东武铁道等4家公司在4个区段口互入直通;营团地下铁东西线与JR 东日本旅客铁道等3家公司在6个区段上互入直通等。大阪圈及名古屋圈也有6条地下铁线路分别与4家公司在6个区段上互入直通。除此以外,每个都市圈还出售联合乘车券。有地下铁道与公共汽车、路面电车的联合乘车券,也有地下铁道、公共汽车、单轨及导向轨共用乘车券。使用最多的就是电气轨道交通共用的联合乘车券,这种乘车券在本圈内的加盟公司所经营的路线内均有效。

(4)站车设备先进齐全。在电气铁道、地下铁道、单轨及导向轨的交通线路上,车站设有自动售票机,出售各种车票。出入口设有自动收验票机和自动补票机。大多数车站设有电梯或滚梯,有的滚梯轮椅乘客也可以利用。站台上设有公共电话,彩色发光二极管移动字幕式列车到开报知器,监控摄像机等。大多数车站设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有些导向轨交通线路完全无人驾驶,由摄像机及微机系统在总控制室进行监控。车辆设备先进,大车窗、大车门,车上全部设有空调,包括路面电车及公共汽车。还设有软包沙发式座席。大多数车辆车门上还设有移动字幕式报站器。路面电车及公共汽车均为无人售票,上车门设有刷卡机及整理券打出机,下车门有刷卡机,硬币兑换机及收费箱。车辆的前方有报站及到站的票价显示器。另外,每个座席侧窗立柱上都设有乘客下车通报按钮,如无人下车,司机可视情况越站行驶。

由于站车设备先进齐全,极大地方便了乘客,提高了运营效率。

(5)乘用舒适快捷方便。在三大都市圈乘用交通工具,可以说是一种享受。首先是各种车辆造形美观,线条流畅,车内装饰及照明考究,色调柔和,座席松软,款式多样。冷气机和电热器无论冬夏会把车内的温度调节到宜人的程度。长轨技术优良的减震装置及先进的调控技术,使轨道车辆起步圆滑运行平稳。单轨及导向轨交通小巧新颖,电气驱动、胶轮走行,安静无比,乘坐此车感觉新奇,居高临下,沿线风光街景尽收眼底。其次是车速高。除公共汽车外,其他车辆的运营速度均在每小时 30公里以上,车辆运行间隔小,高峰时每隔2~3分,5~7分便有列车到站。换乘距离短,基本上是同站换乘。这些都给人一种快的感觉。

各种交通线路互相接续,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目的选择最佳路线。利用自动售票机可做到钱入票出,自动收验票,自动补票,给人以简捷之感。除公共汽车以外车辆无踏步,上下方便,电梯及滚梯省时省力。投币式小件物品寄存箱随存随取。持定期票的乘客可以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不用购票。持联合乘车票的乘客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跨公司跨线路自由乘降。除此之外,站内(收票口内)及站台上还设有自动售货机、饮水机、厕所、小卖店、小吃部等,能满足乘客的各种需要。这可以说是方便至极。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3-20
为什么没有西安?难道关中平原也不够大吗?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03-20

质疑的没有道理。

都市圈除了要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成区,还需要大的多的产业开发区、生态区、农产品供给区、港口机场道路等交通物流用地等等。一个大都市圈,没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可开垦土地,肯定是不够的。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03-20

支持楼主观点。此“学者”是一个标准的“南郭先生”。

不知由该“学者”任秘书长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究竟对中国的决策层有多大影响,如果有很大的影响,那中国可要糟了。

[em14][em14][em14]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03-20

写日记的狂人教导我们说:“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大家不妨将他所列的各都市圈的人口加一下,看看总的人口规模,就会很清楚地看到这是多大的一个笑话!!!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03-21

王健的“20大都市圈”论是我看到的最好笑的幽默!动不动就是上千万的城市,寒…………

现有省级区划基本不变,适当并县,省直辖县级地区与地级市、自治州并存。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6-03-21

我也更支持楼主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6-03-21

看了王建的文章才知道:

“扯蛋”的水平近年来也与时俱进了许多。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6-03-21

16、南昌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南昌
500万人口城市 九江、上饶
300万人口城市 抚州、景德镇、鹰潭、德兴、修水
100万人口城市 武宁、星子、德安、都昌、永修
波阳、余干、东平、婺源、铅山

我怀疑发这文章的人连地图都没看过,德安、星子、婺源、永修总人口都不过40万,拿什么建设100万人口的城市?
东平我也不知道在哪,反正如果这些县能到100万人口的城市,进贤最少会超过300万~

www.xsanfang.com
深圳新胜安防,专业监控设备销售安装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6-03-21

南昌那里有一块不小的平原啊!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6-03-21
這是什麽磚家呀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6-03-21
专家误国啊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6-03-22

亚马逊平原更大。

20大显然是瞎说,起码应该21大吗。当西安的渭河平原是死人啊。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6-03-22
青烟都市圈[em01][em01]这名字笑死我了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6-03-23
以下是引用贵帮阿贵实在2006-3-22 22:06:31的发言:
青烟都市圈[em01][em01]这名字笑死我了

那是给死人规划的!!!

[em07]
做爱做的事  交配交的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6-03-25

这年头 称你是学者那是在骂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17:44:19编辑过]
教取一束藤条来,细细的打那厮。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6-03-26
愁绪尽随柳絮,随风化作青烟。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7-04-21
质疑的没有道理。

都市圈除了要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成区,还需要大的多的产业开发区、生态区、农产品供给区、港口机场道路等交通物流用地等等。一个大都市圈,没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可开垦土地,肯定是不够的。
————————————————————————————————
生态区、农产品供给区、港口机场道路等交通物流用地,并不要求是平原。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1-10-04
和现在对比看下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1-10-05
回 大干部 的帖子
大干部:16、南昌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南昌
    500万人口城市 九江、上饶
    300万人口城市 抚州、景德镇、鹰潭、德兴、修水
    100万人口城市 武宁、星子、德安、都昌、永修
....... (2006-03-21 13:19) 

东平县在山东,笑掉大牙
江南望郡,庐陵新府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1-10-05
回 lisiyi203 的帖子
lisiyi203:东平县在山东,笑掉大牙 (2021-10-05 11:36) 

南昌都市圈的卫星城在山东宇宙第一大都市

这水平

还有大庆和齐齐哈尔都市圈,现在有多少人?再过20年估计只剩下一半人了
江南望郡,庐陵新府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1-10-05
1、哈尔滨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500万) 哈尔滨
500万人口城市 绥化、五常
300万人口城市 铁力、尚志、阿城、肇东、宾县
100万人口城市 海伦、绥棱、明水、青岗、兰西
木兰、通河、方正、肇州、延寿
2、齐大都市圈
中心城市(人口1000万) 齐齐哈尔、大庆
500万人口城市 安达、
300万人口城市 名水、林甸、富裕、龙江、泰来
100万人口城市 讷河、德都、莫力、北安、克东、依安、
甘南、拜泉、林句、五大莲池、


黑龙江省,仅这两个都市圈就1亿人口了(每个城市按他规划的最少人口计算)

20年后黑龙江估计不超过2000万人口

江南望郡,庐陵新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