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69阅读
  • 9回复

[游记]再游津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2-27
2015.12.19 天津
再来天津,发现天津是一个很有韵味的城市,运气不太好去静园碰上了为期三个月的维修,暂未开放,这座末代皇帝溥仪曾经居住过的宅院,从这,溥仪走上了想借助日寇复辟的道路,结果却成了个傀儡。溥仪在此居住了三年,这是一个有些静谧的园子,没有故宫那般宏伟威严,也没有后来伪满皇宫的压抑,隐居天津欲静观天下大势,好在历史没有给其再次主政全国的机会,没让其带着满清卷土重来。不知园子里如何,这一片地带,承载着浓浓的天津味道,旧时名流显达的聚居之所,道路系统,“道”冠城名,“路”冠省名,纵横交错俨然微缩地图景观。旧时显达之院今成寻常百姓家,市井之味百态其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2-27

在寻觅瓷房子的途中偶然看见了一座有些瑰丽的教堂,淡雅的立面有些温暖,高耸的塔尖直插云天,这便是西开教堂。曾经的传教士在欲传播基督教义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西方科学,终究是洋物还是与中国的传统有些差别,教堂之内浓浓的传经说法之味,信耶稣,得永生。教堂内挂些中文匾额也是有些意思,入教堂内,立柱与穹顶是主流,一排排长椅,一幅幅基督教义油画,临近圣诞节,神坛两侧的圣诞树装点着节日的氛围,环境化人,人影响环境,有时候有所信仰有所寄托也挺好。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12-27

天津的瓷房子也是一绝,将不计其数的碎瓷片布满整座房子形成了一处瓷的世界,据说所装饰之瓷来源于贡品,贡品经运河一路北上到天津,一路颠簸风尘碎掉者便被弃之于海河,日积月累蔚为大观,人们将海河中的碎瓷片收集便汇聚成了原料。瓷房子中,瓷盘可以倒贴在天花板上众盘锦簇;碎瓷片可以被精心搭配拼成古画装饰墙壁;一整个瓷瓶层层累叠成柱子似乎要支撑起什么,就连用来镇门的人形石像生也被贴满瓷片,各色瓷片夹杂着点缀着整个房子,有些怪怪的感觉。房内收藏有诸多各朝家具。瓷片如此雕琢,有些不可思议。有些意思的是各朝造像被错落分布于一座墙前但不见头首,这样一座风水墙布满瓷片,墙最高处一佛首孤然高耸,这样子的影壁还是少见。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2-27

没想到在天津能看到一处妈祖信仰的庙宇,原以为妈祖信仰盛行于东南沿海。不过天津九河下梢,也不足为怪。天津天后宫处古文化街中心,山门与戏楼形成了一处广场,成了古文化街一处繁盛之地。庙内主殿祀奉妈祖,若干陪侍妈祖妈祖的仙童仙女。天后宫味一处集纳天津本地信仰的神祗。配殿内祀奉天津本地神灵,神名平易近人,如挑水大哥,王老奶奶。另一配殿内祭祀四海龙王,不知为何西海,北海两位龙王被塑造得不似人形迥异于东南二王,莫不是西北二海踪迹难寻不如东南真切,故而被玄化?天王殿内四大天王被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所替代,另有一处院落名良缘阁,以期神灵赐得世人一份姻缘。天津天后宫内的六十太岁塑得较别处更为灵动生机,毕竟天津有泥人张的存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12-27
更未曾想到在天津闹市里还会有一座岭南风格的宅院——广东会馆,如岭南一般的风格复制到天津,还是少了些味道,入门处的“岭海珠辉”及入门后的“岭渤凝和”匾拉近了津粤两地的距离,国父中山先生两次到天津曾在广东会馆的大戏台上发表“吾中国四万万同胞同心协力,何难称雄世界”。斯人已去,大戏楼犹存,看似普通的院落掩映不了其恢弘,大戏楼虽过百年但风韵不减,设计建造精心,处处讲究,戏台所挂木雕,一副图画便囊括福寿四方来,连升三级,早日封侯,身后行善等希冀与祝福,岭南作风的讲究带到天津,时人希望以此味基寄托乡思,联络乡情,拓展老家的影响。大戏台戏厅及其旷远,两三根巨长的整木挑起了大梁,拉起了戏台上精美厚重的藻井,藻井内斗拱如菠萝状叠置巧妙地起着扩音的作用,使得余音愈发绕梁,怕是绝耳之期远超三日。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12-28
樓主繼續更新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12-28
回 delta 的帖子
delta:樓主繼續更新 (2015-12-28 15:10) 

怕是没人看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12-28
解放北路看看天津的老银行

五大道-中心花园-海河边看看民国名人故居

古文化街看看文玩旧货

原九国租借地看看异域风情

河北新市区 北洋大学堂看看洋务运动成果

东北角 南市尝尝天津小吃 大福来桂顺斋 煎饼果子来一套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12-29
好想去天津看看。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12-29
回 alexander 的帖子
alexander:怕是没人看 (2015-12-28 15:18) 

想看,有照片更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