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后的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高层论坛举行,专家提出
建海洋新城,再造一个浦东发布者:新闻人 时间:2012-12-03 13:20:32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俞陶然 报道
今年7月23日,本报刊登“问天·问地·问心——老科学家访谈录”专栏首篇报道《“老航海人”陈吉余:九旬勾画“后浦东”》,介绍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吉余在九旬高龄提出的宏伟构想——在长江河口外建海上人工岛,打造“长江口亚三角洲”,带动上海新一轮
经济发展。上周末,“2020年后的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高层论坛在沪举行,包括七位院士在内的众多专家、官员汇聚一堂,探讨在长江河口进行滩涂围垦,为申城未来发展创造新空间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深水新港:深度超过洋山港
论坛上,92岁高龄的陈吉余院士首先发言,正是这位老科学家首先提出建设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的构想。陈院士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上海应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贡献,而海洋新城和深水大港正是时代的需求。
据介绍,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也遇到发展瓶颈。近年内随着1.8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及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的问世,港口航道水深要达到20米以上才能容下这些“巨无霸”,然而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深度只有12.5米,即使是洋山港区,其航道水深也不过是16.5米。上海港要在与国内和国际深水大港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应该拥有深度在2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和航道。
陈吉余指出,上海可在长江口的横沙岛建一个深水新港。在横沙东滩填海造陆后,能形成约100多公里的深水岸线,其中20米深水岸线约为50公里,完全有条件建设众多集装箱泊位,解决上海港深水岸线不足的问题,大幅降低国际航运成本。陈院士表示:“人类驱动力已成为‘第三驱动力’,建设20米以上水深的大港是可以为之的。 ”他所说的“第三驱动力”,指的是在长江口整治工程中产生大量疏浚土,以2011年为例,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疏浚量达8000万立方米左右,它们恰好能作为在横沙东滩吹填造陆的“原料”。
海洋新城:再造一个浦东
为推动这一宏伟构想的论证和实施,华师大邀请著名劳模、上海市
人民政府参事包起帆和“千人计划”学者郑伟安共同组建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昨天,包起帆在论坛上表示:“在洋山深水港建成的情况下,上海有必要再建一个深水港。 ”他指出,现有上海市域内的深水岸线资源已近用完,长江口、杭州湾已无完整深水岸线。洋山港区的16.5米水深对于超大型集装箱船而言还不够深,由于现行体制及
行政区划的障碍,洋山港的新泊位建设步履艰难。
根据构想,在横沙东滩围垦造陆后,不但能形成深水新港,还能为上海带来一座海洋新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宗源远表示:土地供给紧缺,已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本市人均耕地仅0.26亩左右,常住
人口在快速增长。以目前增长速度推算,到2020年,上海需新增土地用量43万—75万亩。
这些土地从哪里来?向长江入海口要!
据介绍,横沙岛现有面积49平方公里,经吹填成陆后可新增土地约480平方公里,合计约530平方公里。与之相比,浦东新区在开发初期,土地面积为556平方公里。 “依托横沙岛建设上海海洋新城,相当于再造一个浦东!我们可以在那里发展很多产业,拉动上海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宗源远说。
观点:推进研究 科学论证
对于这一战略构想,出席论坛的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表示,这一构想的深入探讨,让他想起十几年前关于洋山深水港建设
方案的讨论和争论。事实上,不同意见的争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把各种问题揭示出来,让战略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市经信委主任戴海波指出,这个构想能为上海提供很多土地资源,对于搞产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目前,本市产业用地已很紧缺,未来如果不发展产业
规模,仅靠内涵式增长,压力会很大。然而建海洋新城并非易事,
交通是个大问题。 “如果我们再造了一个浦东,只靠一条隧道、一座大桥去连接市区和横沙,它就很难发展起来。 ”而建深水新港方案在论证过程中,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它和洋山深水港的关系是什么?此外,这个战略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加以论证。
出席论坛的多位市委办局负责人都认为,要积极推进“建设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构想的研究,为申城的未来谋划战略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