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本身最初就是自发形成的集市,中国古代早期的市都是赶集的季节性集市,但是唐代规定非官府不能设市,所以往往只有在县治才会有市,但是从唐中期开始出现了政府管不到草市。但是自安史之乱以后,一方面政府管不了设市导致民间集市剧增,另一方面因为兵荒马乱草市需要军事保护,于是政府一方面派人来稳定治安、另外一方面来市里收钱,也有一些市自发变镇来对抗县城。
这一时期的许多市最后都成长为了现在的县城,譬如升州下的芜湖镇、泰州下的如皋镇。宋代采取镇县平行的管理机制,在规模不足县的市设置镇,由中央直接派官管辖,同时剥夺了主镇官的军事权利,文臣治理而镇将只能管管勾栏烟火。总之,宋代大市等于镇,大镇等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