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百年領海爭議和氣收場
國際法院裁決 秘魯獲尊嚴智利贏資源
【明報專訊】海牙國際法庭周一弭平南美國家智利與秘魯超過一個世紀的太平洋領海主權爭議,裁定秘魯獲得原為智利控制的大片海域,但智利保留相關爭議海域中海洋資源較豐厚的部分。兩國均表示尊重裁決,秘魯為領海擴張、恢復百年前戰敗失去的尊嚴而歡騰,智利則樂於掌握實際經濟利益。分析指今次裁決所涉海域戰略價值有限,雙方樂於放下爭議以促進政經關係,難作為中國與鄰國解決領土主權糾紛的參照個案。
審議6年 綜合兩國劃界訴求
智利與秘魯由1880年代太平洋戰爭引起的領海爭議,是南美尚存的少數主權衝突之一。國際法庭因經過6年審議,周一決定將3.8萬平方公里爭議海域中的2.1萬平方公里,撥予秘魯。根據裁決,兩國海域邊界將由雙方西疆交接的阿里卡(Arica)對開海域劃一條長約80海里的直線後,然後再朝西南劃一條對角線至距智利沿岸200海里。這一界線可謂對雙方主權訴求的折衷劃分(見地圖)。
整個爭議海域的海洋資源,估計年均價值約達2億美元(15.6億港元)。智利對該海域的控制權雖然減至1.7萬平方公里,但保留漁業資源較豐富的部分,秘魯所獲海域一年深水魚獲只值4000萬美元。主席法官托姆卡(Peter Tomka)表示,法院將交由兩國共訂準確領海界線﹕「法院期望,涉事各方會以睦鄰友好的精神,訂定這些坐標。」
「收回七成」 秘魯洗戰敗屈辱
智、秘兩國均表示尊重這項裁決。秘魯總統烏馬拉(Ollanta Humala)對「贏得了所要求的逾七成」海域表示滿意。數以百計秘魯人聚集在首都利馬市中心揮舞國旗,歡喊「秘魯萬歲」、「正義昭彰」,高唱民族歌曲。智利總統皮拉(Sebastian Pinera)雖稱結果對該國是「令人惋惜的損失」,但承諾遵從裁決。候任總統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則稱,「法院批准我國擁有區內魚獲最多的地方」,新政府將盡力與秘魯和平合作。她說﹕「我希望這個判決對我們兩國邁入歷史新階段,起承先啟後作用。」
學者稱裁決促進兩國友好
智利與秘魯均屬快速增長的經濟體,雙邊貿易額去年達30億美元(234億港元),且在繼續增長。秘魯擁有智利需要的天然氣。秘魯政治學者貝納文特(Luis Benavente)認為裁決是兩個鄰邦的「轉捩點」,兩國料將建立更緊密關係。
整件事上最不滿的可能是兩國漁民。秘魯漁民抱怨「沒有得益」,智利漁民雖鮮有到離岸40海里外作業,但阿里卡有近100名小規模作業漁民自認為是這次裁決的「輸家」,向軍營擲石抗議,遭警方水炮驅散。
法新社/路透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