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设区已正式揭牌,勉县设市恢复“沔”字有章可循
2017-09-11 家在汉中


9月9日,户县撤县设“鄠邑区”揭牌仪式正式举办。“鄠县”(户县)和“沔县”(勉县)在1964年“改名潮”中皆因所谓“生僻难认”而同时改名,当时陕西共改14个地名,遥居全国之冠。这次为什么要恢复“鄠”字?《华商网》《凤凰网》《央广网》《澎湃新闻》等各大新闻媒体采用通稿形式一致报道为:
“春秋时期,秦国确定建立鄠邑城,西汉初年设立鄠县,至1964年国务院批准改为户县。在《元和郡县图志》《地理志》等历史文献及户县历代县志、碑刻中均有“鄠邑”一词的记载,官方民间记载丰富。故恢复使用“鄠”字,对传承丰富文化历史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真正的“千年古县”,将这段话套用给沔县也是非常适合的!套用如下:汉水古称沔水,沔县因汉水而得名,初名沔阳县,始于西汉初年,元称沔州,明初改为沔县,至1964年国务院批准改为勉县。在《地理志》《汉中府志》等历史文献及沔县历代县志、碑刻中均有“沔”字,官方民间记载丰富。故恢复使用“沔”字,对传承丰富文化历史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但当前勉县似乎一门心思仍在推“定军山市”,而早在2016年8月,《人民日报》应对勉县以辖区内景点定军山取名的做法进行了质疑和批评,当时“勉县政府网站和公众号推送的《通告》,已经找不到有关‘定军山市’的描述。”但风头过后再推出,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
这种做法的动机非常明了,就是借用定军山的名气来促进地方发展,但过于急功近利,已赤膊上阵,“一座山,一场战争”能涵盖全域文化魅力吗?当前虽有黄山市、张家界等先例,但均已饱受批评否定。何况定军山已被污染,真改为定军山市,外地游客兴冲冲直奔而去然后败兴而归,给云雾山等域内众多景区一点机会都不留。
现在,户县撤县改设“鄠邑区”已正式挂牌,这说明国务院已意识到1964年那场改名潮有欠妥的地方,当前陕西正在推进13年免费义务教育,人们的文化素质早已普遍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随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日渐高涨,那么何不“顺理成章”地恢复2000多年前就使用的“沔”字呢?
4笔的“户”字已恢复成了13笔的“鄠”字,这个信号还不明显吗?启用仅7笔的“沔”字就那么难吗?撤县设市需国务院审批,名称也由国务院审定,《人民日报》已对勉县改为“定军山市”进行了批评,这应该是距国务院很近的声音了,如果我们一再坚持,能通过国务院的审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