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25阅读
  • 59回复

[水系]武汉20年湖泊面积消失三分之一 ,多个小区曾是湖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6-07-09
2010年还是2011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就是写的武汉填湖的内容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6-07-09
我今年去东湖,东湖北面正在填湖。。。。好多地方水都抽干了!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6-07-09
排水道規劃、建設不足也要佔一半原因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6-07-09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其实可以做干栏建筑,第一楼是架空层 (2016-07-08 16:02) 

支持。。。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6-07-09
惹怒大自然了,必将受到惩罚
bon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6-07-09
其实填湖,只是一方面。
填湖,也就只是造成了局部内涝。
原来的湖泊还有沼泽地,低洼地,就像海绵体一样吸收多余的水,现在海绵没有或者变小了,造成了市内街道积水,多处填湖,也就多处积水也就多处内涝了。内涝除了填湖还有就送排水管设计建设不达标,例如可能因为贪污问题标准调低口径改小等。也包括了武汉地铁施工开挖造成的一些排水管道问题等等。
还有河道泄洪能力改变等。有湖这个海绵载体调节,也要有足够的管道和河道来疏通分流到湖体去,另外过去湖和湖之间的相互调节也被城市建设切断了。也就是吸收周围水的这个小湖已经饱和后,它自身无法联通更大的湖来调节,就失去了调节的功能了。反正就是自身生态被打破,修复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以上,也只是城市内涝问题。
武汉更大的问题,是外涝。
长江泄洪才是武汉的大问题。
这个武汉当地包括湖北政府也是早早意识到了。保卫武汉。
但这个保卫武汉代价很重。

昨天看了一组数据:
武汉核心周围6个重点分洪区,再外围还有29个分洪区,都是为了保卫大武汉。什么意思,到达一定水位的时候,就会启动分洪区,开闸淹掉这个分洪区,来保卫武汉。
在最坏情况下,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被启用时,这些分洪区里面,至少有600万人将要随时要根据保卫武汉的要求做出牺牲,离开家园,变成弃车保帅的弃子。。。。。。
而政府的补偿标准很低很低,
而且国家规定的分洪区内控制建设和控制人口,但到了下面执行效果也很差。
根本得不到控制,这就加剧了启动分洪区的成本,之前拿去建分洪区的钱其实也就等于白建了。
2004年规划杜家台分洪去控制人口13.5万,现在那个地方人口达到了25.6万。
长期集体主义熏陶,虽然民众非常熟悉这种牺牲小我保全大局的逻辑。
但这也是非常残忍的逻辑,没有人注定应该成为弃子。
1956年以来杜家台启动了21次,也就这个地方的人承担了21次原本应该属于武汉城区的后果。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6-07-09
回 bon 的帖子
bon:其实填湖,只是一方面。
填湖,也就只是造成了局部内涝。
原来的湖泊还有沼泽地,低洼地,就像海绵体一样吸收多余的水,现在海绵没有或者变小了,造成了市内街道积水,多处填湖,也就多处积水也就多处内涝了。内涝除了填湖还有就送排水管设计建设不达标,例如可能因为贪污问题标准 .. (2016-07-09 13:09) 

江汉平原地下水位浅,不超过2m,而且前期降水,土壤已经接近饱和,吸纳降水的能力是有限的。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6-07-09
按照长江洪水水位和两湖的地面高程,每年夏季被水淹没的范围有几万平方公里,其实两湖地区几千万人都生活在类似于苏必利尔湖的大湖盆里,几十年硬扛一次的代价其实比每年都被水淹要小得多。
淮阳古海湾曾经深入到大别山的山脚下,荆江大堤和两湖纵横的堤垸相当于把荷兰人的围海造田搬到了内陆。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6-07-09
人定勝天思維。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6-07-09
我倒是很关注盘龙湖,盘龙商城,据说盘龙湖上曾经还有岛屿。
華東共和國國立鳳城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東洋史學專攻 卒業
華東共和國國立大學大學院 認知科學修士 在讀
青雲書館主
青雲工作室站長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6-07-10
回 边城玫女 的帖子
边城玫女:我今年去东湖,东湖北面正在填湖。。。。好多地方水都抽干了! (2016-07-09 01:16) 

欢乐谷都是填湖建起来的……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6-07-10
回 bon 的帖子
bon:其实填湖,只是一方面。
填湖,也就只是造成了局部内涝。
原来的湖泊还有沼泽地,低洼地,就像海绵体一样吸收多余的水,现在海绵没有或者变小了,造成了市内街道积水,多处填湖,也就多处积水也就多处内涝了。内涝除了填湖还有就送排水管设计建设不达标,例如可能因为贪污问题标准 .. (2016-07-09 13:09) 

杜家台属于两面受涝,长江洪水也得分,汉江洪水也得分,所以才启用次数最多。
现在思路只能是舍小保大,所谓的小最好还是动员彻底搬迁的好。
说句不好听的话,人性这事儿,必须吃点苦才记得住。希望这次能有所改观。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6-07-10
武汉城区只能多烧点钱,建集水/排水系统。
分洪区是不是应该借这次分洪机会,将区内人口全部永久迁出。
分洪区外围建坝改水库或湿地,入江建闸,汛期到来前将水放空准备蓄洪。
bon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6-07-10
回 iantop 的帖子
iantop:杜家台属于两面受涝,长江洪水也得分,汉江洪水也得分,所以才启用次数最多。
现在思路只能是舍小保大,所谓的小最好还是动员彻底搬迁的好。
说句不好听的话,人性这事儿,必须吃点苦才记得住。希望这次能有所改观。 (2016-07-10 00:07)

既然要保武汉,那就要测底控制好分洪区内的建设和人口数量,分洪区内只能发展经济价值比较低一些的一些城市配套经济。服务城市,农场农庄畜牧业养殖业之类的,或分洪区内部可以有一些岛体,高台。经济价值高的只能在这些岛体上,当分洪区变湖的时候,不至于全面受灾,这些都是可以规划研究的。毕竟搬空分洪区的人不现实,但应该有减少损失的措施,和一个长远的规划,武汉一市之力有限,国家可以适当援助。美国密西西比也有类似的泄洪区搬迁补偿案例。进行搬迁补偿,迁出最容易受灾的那部分。最容易被冲走屋毁人亡那些,而那些水浸不深,三五天能退水的,临时挡板沙包堵住就好,不至于动用搬迁。
问题在于行政部门不重视,不规划研究,也甚少做事.....
[ 此帖被bon在2016-07-10 13:3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6-07-10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38037&ds=1&page=1#2095680
武昌湖泊承纳的不仅是当地的水,还有上游咸宁山区的水。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6-07-10
回 bon 的帖子
bon:既然要保武汉,那就要测底控制好分洪区内的建设和人口数量,分洪区内只能发展经济价值比较低一些的一些城市配套经济。服务城市,农场农庄畜牧业养殖业之类的,或分洪区内部可以有一些岛体,高台。经济价值高的只能在这些岛体上,当分洪区变湖的时候,不至于全面受灾,这些都是可 .. (2016-07-10 13:17) 

显然被三峡的论调蒙骗,以为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只是上游来水,没想到过中游集中暴雨
bon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6-07-11
回 iantop 的帖子
iantop:显然被三峡的论调蒙骗,以为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只是上游来水,没想到过中游集中暴雨 (2016-07-10 22:02) 

有历史形成的原因,燕山雪说的荆江大堤。
也有你说的这个有三峡高枕无忧而忽略中游疏通建设原因,也有填湖,还有这次的降水集中各方面原因。
至于三峡,发电蓄洪能力目前看来,两湖电价似乎没有便宜多少,三峡库区调节能力不能说没有,
但我觉得有限,而且拦下来的不少泥沙在三峡库区里倒是真的,这个坝体也是个隐患。
既然有隐患,无论自然原因,战争原因,两湖地区的泄洪区就应该有应对机制和长远的规划措施。
个人的一点臆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6-07-15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其实可以做干栏建筑,第一楼是架空层 (2016-07-08 16:02) 

看洪水照片时也想到了这个。。。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6-07-16
回 iantop 的帖子
iantop:显然被三峡的论调蒙骗,以为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只是上游来水,没想到过中游集中暴雨 (2016-07-10 22:02) 

暴雨也是有原因的……

三峡蓄水,高峡出平湖,蒸发量如何?

水利建设,可以说已经很少听说了。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6-07-16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暴雨也是有原因的……
三峡蓄水,高峡出平湖,蒸发量如何?
....... (2016-07-16 13:49) 

两湖的水面减少了多少?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6-07-17
回 bon 的帖子
bon:有历史形成的原因,燕山雪说的荆江大堤。
也有你说的这个有三峡高枕无忧而忽略中游疏通建设原因,也有填湖,还有这次的降水集中各方面原因。
至于三峡,发电蓄洪能力目前看来,两湖电价似乎没有便宜多少,三峡库区调节能力不能说没有,
但我觉得有限,而且拦下来的不少泥沙在三峡 .. (2016-07-11 12:54) 

不太清楚三峡的结构,有没有像小浪底那样可以排沙的结构?
如果只是说武汉暴雨造成积水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填湖上,而为何下暴雨,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6-07-17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暴雨也是有原因的……
三峡蓄水,高峡出平湖,蒸发量如何?
....... (2016-07-16 13:49) 

反正我在武汉住过的几年,夏天确实没感觉到热,肯定与三峡有关。三峡确实调节了中下游的气候,降水量是否显著增加,还要看历史数据,毕竟十几年的时间不算长。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6-07-17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江汉平原地下水位浅,不超过2m,而且前期降水,土壤已经接近饱和,吸纳降水的能力是有限的。 (2016-07-09 15:44) 

其实这句话才是关键。即使没填湖,这么下也是不行的,到底还是会淹,无非没有这么严重而已。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6-07-18
回 iantop 的帖子
iantop:其实这句话才是关键。即使没填湖,这么下也是不行的,到底还是会淹,无非没有这么严重而已。 (2016-07-17 20:33) 

湖水以满多大的湖面也会被淹的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6-07-18
回 iantop 的帖子
iantop:反正我在武汉住过的几年,夏天确实没感觉到热,肯定与三峡有关。三峡确实调节了中下游的气候,降水量是否显著增加,还要看历史数据,毕竟十几年的时间不算长。 (2016-07-17 20:32) 

三峡不可能影响大气环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