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
:发现一个遗址,不是往夏朝上套,就是往炎黄上套。
和一些欧美的狗P考古一样,发现个遗址就往圣经、古希腊身上套。
(2015-06-19 12:58)
稍安勿躁,看个摘文。
今天,尤其是一些国外的汉学家认为,黄帝和类似的中国古史传说,可以说基本上,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什么历史价值,根本不应该提。这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我们各位专家进一步探讨和讨论。像黄帝这样的古史传说,在今天探究上古历史和文明的时候,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些传说居怎么样的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在我们研究里面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五帝本纪》后面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尚书》里面没有黄帝的内容,百家诸子言黄帝,有很多矛盾、不雅驯的地方,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是战国时候的著作没有疑问。《五帝本纪》内容根据这两篇文章。《五帝本纪》讲黄帝是根据历史传留下来的文献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不但考虑到儒家的著作《五帝德》《帝系姓》,还考虑到诸子百家各方面的材料,做了充分的收集,同时很重要的就是他做了旅行和实地的调查研究。而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和传世的文献基本上是符合的。大家明白《五帝本纪》不是随便写的。以《五帝本纪》为代表的古史架构是不能够简单否定的。
否定中国传统古史架构的所谓疑古的说法,实际上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是有关中国古代研究的一个普遍现象,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潮流。对于里面涉及到的人物我们应该区别来看。疑古学风开始是从康有为,后来还有北大的崔适。顾颉刚说受康崔之学。康有为的疑古跟后面的像胡适先生,他们的疑古性质不同。康有为变法维新,所以要对古代一些正统的传说加以改变,提出孔子改制。他的学术观点和他的政治主张是密切结合起来的。
在这之后,还应注意到日本人白鸟库吉。白鸟库吉在日本影响很大,今天在这不多做评论,因为他后面的研究是很清楚。白鸟库吉这一学派,讲“尧舜禹抹杀论”,它的兴起和日本历史所谓的“脱亚”,就是要离开亚洲,摆脱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应该说是相关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后来在新文化运动开展之后兴起的以胡适先生早期的见解、以顾颉刚先生代表的“古史辨”的学派,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进步的思潮,是新文化运动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所做的工作有很重要的启蒙和进步意义。从1923年开始,古史界的讨论,疑古学风影响很大,到现在它的影响不只在国内,特别是在海外。在海外你讲讲黄帝试试,他们绝对不会肯定的,主要是受这样学风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中疑古学风兴起之后,对于疑古学派就有一些不同的批评。比如王国维先生。他对于疑古学风的批评不是在事后,是当时。当时大家就问王国维,王先生,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他说,怀疑的精神是对的,可是在建设方面不够。
王国维先生1925年秋天在清华讲《古史新证》的课。首先一点,古史传说里面有神话因素是不可否认的,那么这个神话是不是就有没有研究价值了?王国维说得很清楚,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这是世界各国之所同。我们是要把它区分开来,找出它的史实的背景。第二点,王国维先生指出,在上古没有文字的时代主要就是依靠口传,这话完全对。因为当时的历史传说都是口传下来的,古代的传说中间,神话的因素就是这么进去的,经过长时期口传,才变成记载。这样一些古史传说,就没有研究价值?那样的话,古代文明早期就不能研究?再有一点,晚出的文献,甚至于百家的杂说,都应该参考。大家知道,王国维和罗振玉一起发现了王亥。王亥不是商代的,已经是非常之古老的一个人物,在古书里面基本看不见,经过甲骨文的研究,然后从诸子百家甚至《山海经》等著作里面把这个故事钩稽出来。大家要知道这样的发现,使我们看到即使是很晚的一些诸子百家的书,甚至于像《山海经》这样怪异的作品,它还都有历史价值。我觉得王国维先生对于疑古学风的这点意见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王国维先生的批评。
就在前几天,在上海大学举行了一个“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国际学术讨论会”。谢维扬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古书成书的复杂情况与传说时期史料的品质》。文章提出一个新的对于疑古学风的批评论点。他说,层累造成的古史说很大的问题是因为是单线发展。层累造成的意味着不断地单线发展。古代传说的变化实际上可能是很复杂的。层累造成的古史说,如果是单线的话,你就得把古史传说排队,越排越晚。童书业先生的论点就说黄帝成为中国历史的头一个,最早是战国末。大家想想,这个论点就不合理了。如果最早是战国末,离司马迁太近了,他怎么会采用这样一个说法呢?他是不可能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