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周巷镇在唐代尚系海涂,北濒大海,旷无人居。宋庆历七年(1047年)开始分段筑大古塘,周巷地段随之而筑成。时有河南省汝南郡一伙周姓移民到此渔垦,定居塘南,始成村落。后渔收日丰,行销渐盛,在鲑菜晒场畔初成集市,因周姓者为早,故名“周巷”。1930年周巷正式建制为镇,设镇公所,划定为地方行政机构。1949年5月24日周巷宣告解放,建立周巷镇人民政府。1992年5月撤扩并时,云城、精忠乡并入周巷镇。2001年10月18日杭州湾镇与周巷镇合并成新的周巷镇。
周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众商业意识浓厚,商贸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民国时期就成为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姚北第一镇”,是粮、棉、盐的集散地,享有“三白市面”的称号。“周巷大地方、七片提庄三片当”等谚语以及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麟吐玉书”牌酱油是当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的真实写照。
周巷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园艺专家吴耕民、历史学家陈登原、有“浙东大儒”之美誉的学者范柳堂以及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严鹤龄等,都是周巷人或原籍周巷。“景氏、吴氏儿科”和“孙氏眼科”、“劳氏伤科”并为“周巷医家三科”闻名遐迩。
周巷人民敢为人先,勇于探索。1930年,姚北第一家电灯公司在周巷成立;1933年,周巷在三北地区率先实现纺纱技术革命;1947年,以吴国昌为首的一批有训之士,创办了姚北地区第一所中学——私立姚北中学。所有这些,为周巷现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地 理 位 置
周巷镇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南临杭甬高速公路,萧甬铁路,北与上海隔海相望,处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329国道横贯东西,距上海300公里,宁波港60公里,宁波栎社机场5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100公里。
经 济 发 展
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2.39亿元,第二产业15.89亿元,第三产业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9%和28%;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5.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6.25%,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74%;完成财政收入32219万元,比上年增长31.16%,地方可用资金达到17211万元,比上年增长23.19%;农民人均纯收入6566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总投资631.2万元的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竣工,水利建设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推进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积极指导扶持村级做好资产增值文章,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业经济活力强劲。全年共完成销售收入99亿元,利润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19.5%,镇东、镇西两大工业园区产出规模45亿元,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技改财务投入5.2亿元,增长47.44%,新立项目94只,千万元以上项目23只,开发新产品55只。外向型经济一枝独秀。大力推进经济主体转移,进一步增强经济外向度。全镇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7.35%,其中自营出口2.8亿美元,增长75%,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出口百强企业排行榜中,我镇企业占到17家,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0家,合同利用外资274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34.9万美元,新增境外办事处1家。第三产业亮点纷呈。金融服务业、货运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迅速,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崭露新貌,新建社区医疗服务点一个,中心菜市建成并投入运营。加大对传统三产的改造力度,副食品市场商品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
社会事业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周巷镇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先后获得了宁波市科技强镇、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卫生城市、省教育强镇和体育先进乡镇、首批“东海文化明珠”以及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等荣誉,2003年荣登“浙江最发达100个乡镇”名单。
全镇已初步形成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文化教育组成的教育体系,拥有老年大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电大、中专函授站各一所,初中3所,小学14所。镇中心小学、中心中学、中心幼儿园和职业高中都是省级示范性学校。为构筑终生教育网络,镇还创办了全市首家社区教育学院,目前已有近4万人次的群众接受了再教育。卫生事业硬件逐步完善。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伤科医院以其先进的设备、齐全的科室、技术高超的特色门诊,基本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医疗保健需求,并在周边地区均有较高的知名度。全镇文化发展,有一个集娱乐休闲与一体的文化公园和一个“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随着周巷文化宫一批新的文化设施的建成,更为周巷增添了文化特色。镇政府已成功举办四届“润昌蜜梨节”,并经常组织民间文艺演出等大中型文化活动,丰富充实群众的精神生活。
城镇建设
周巷镇在1992年撤扩并以来的十年中,全社会投入城镇建设资金 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已由原来的1平方公里,扩展到5.6平方公里:“六横四纵”道路框架已全面形成;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全面配套,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信宽带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使古镇周巷更显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