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半夜的也没任何数据做佐证。首先明确两个问题:
1、首位度就是资源的集中程度,不能单就经济实力来说。当然,经济实力绝对是应该最优先考虑的。
2、中国历来就是集权制国家,一座城市最初的诞生很大程度上就是承担政治和军事功能的,其次才是经济功能。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是政治经济地位和实力相互为倚靠发展起来的,缺一不可。别比美加澳这些少数的新兴国家,还是看看那些但凡有点历史的国家或者经济体。
然后来对各省会勉强做一个简单分类,首位度高低暂且以2为界,特例也可以例外一下。
1)传统中心,高首位度
成都、武汉、长沙、兰州、海口、昆明、太原、拉萨、乌鲁木齐、西安、西宁、南昌、长春、哈尔滨
这一类城市争议不大,如果这些省份省府不设在以上具有各方面良好基础的城市,请问还有其他选择么?当初的老祖宗们也不傻。尤其是长沙拉萨南昌等。
几个特例说明一下
成都/重庆:成都诚址不变,坐镇西南两千年,其实力不可否认。重庆晚近开埠直到崛起最后直辖,城市地位空前提升,但是无论哪个时期都没办法随便把成都打趴下了,简言之“成都不曾弱过 只是重庆变强了”
长春/吉林/哈尔滨:东北晚近以来区划变动频繁,本就没太多有积淀的核心城市,吉林建省更晚。长春作为伪满国都凭空造起的新城,做省会也不存在太大异议了。哈尔滨基本同理长春。
武汉:上面有人说武汉是三城合并,其实时间再往前推,在汉口开埠崛起以前,武昌汉阳就是江汉平原的核心地带,湖北又还有其他选择么?到底是湖北成就了武汉还是武汉成就了湖北还说不准,省会不见得都是吸血的。
2)非传统中心,高首位度
银川
宁夏一个人口资源小省,本来设置得就畸形,除了银川更是别无选择。
3)传统中心,低首位度
贵阳、杭州、广州、沈阳、福州、呼和浩特、南京、济南
其中四大单列市对应的算是一类,晚近崛起的大连/青岛/厦泉/深圳直接拉低了四座省城的经济首位度,那也只是经济而已。福建稍显特别,泉州得益县域发达显得总量高,厦门得益体量小显得人均高,实际福州市也没有太差,何况厦门副省级,福州却不是,这算是我国最独特的一组搭配。
江南是中国富庶之地,南京杭州是一样的命,身边的弟兄们一直来都太厉害,苏锡常绍甬优秀的也不仅仅是经济,某种程度上说,宁杭首位度低是江浙之幸中国之福。
4)非传统中心,低首位度
合肥、郑州、南宁、石家庄、
恐怕最大争议的应该是这一组,那么合肥南宁算一小类,郑州石家庄算一小类。
四省都算欠发达省份,只要集中力量建设省会势必就挤占了其他城市的发展空间,可问题是如果有限的资源再不投入省会建设,几个穷兄弟都等着喝西北风?
安徽建省偏晚,非要说传统中心地带,应该是苏皖分家前的南京以及之后的安庆-芜湖一线。都说“省会合肥安徽瘦”,省会安庆的时候安徽也不曾肥过吧?
广西倒是建省较早,传统省会当然是桂林,到晚近桂林经济已然衰落,梧州南宁柳州各有优势,省会南迁的原因不必讨论,一座数百年来的长期把握政治资源的省会城市,经济实力在省内却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已然说明问题。建国后广西走的路子也算是特例,一个穷弱省份未能将有限资源投入省会,反而是南柳桂各有侧重优劣,直至最近十年才有陆续集中资源建设省会的迹象,
安徽和广西的路子和现状是否算好难有定论,但不要跟鲁苏浙闽那样高水平的均衡比。同穷和均富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剩下的就是一条铁路拉来的一对省会
传统中心京津地区被抽离,让河北和河北省会如何自处?河北省会不管发展成什么样子,那都不是河北的问题了。
最后说郑州,作为省会之争的终结。当年省府迁出,数万人员调离开封,郑县白手起家五十年成今日中原一霸,但凡基础条件不要太差,足够的资源投入在中国建设一座高首位度的省会根本不难。连郑县都能当省会,以上都算有几把刷子的城市又有何不可?想均富的前提是你得有富可均。想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你得发展,你都没发展起来就想协调?
省会之争,不过是少部分失势的城市闹腾罢了,看看就好。
[ 此帖被日月之水在2016-07-08 01:5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