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文章,龙港建镇过程,其中“苍南设县后的经济中心选址”这一段,就能回答为什么龙港无法从苍南独立建市
我们所亲历的中国农民城——龙港建镇过程的历史回顾
http://www.cnyt.org/cnxw/2194.htm陈 君球口述 魏启番整理
龙港农民城是温州模式的民间推动型城市化的典型。但是,长期以来,见诸于文字的大多只有龙港镇建镇以后尤其是1984年下半以后这段时间如何采取利用民间力量建设龙港农民城的介绍,而对于龙港建镇前的港区开发时期是如何积极采用民间力量私人建房和吸引农民进城的,却少之又少。为了客观还原龙港建镇的历史,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1981年10月11日苍南县委派出调查组选址起到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龙港镇,1984年港区完成历史使命这段历史进行简单回顾。
苍南设县后的经济中心选址
回顾龙港农民城的建设,首先得从苍南设县后的经济中心选址说起。国务院(81)国函字68号和浙政(1981)68号文件《关于平阳划分为平阳、苍南县的通知》决定,于1981年6月18日开始,将平阳县的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七个区析出,另建苍南县。新建的苍南县,面积1272平方公里,人口933310人。全县七个区分属三个片,除江南三个区属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外,其余地区尚属欠发达地区。因此,新设立的苍南县是个比较贫困的县。全县除了几家小酒厂外没有一家象样的工厂,国有商业除人员、财物一分为二外,其余固定资产全部留在平阳县,一切要从零起点。而且整个县域没有一个像当时鳌江镇那样的经济中心城镇。苍南县的生产、生活资料仍然要到鳌江镇批发转运,连百姓红白喜事操办酒席的食品和副食品也得到鳌江采购,工业生产的商品就更甭说了,进出全部都要三搬两倒运到鳌江港口再中转。这样,加上来回过江的运费,耗费的成本就更大了。从江南三区的地形看,域内河流渠道走向条条都通向鳌江港口,每天都有几百成千条船只来往穿梭于方岩下内河埠头,江南三区的物资进出都是船运到达鳌江港口外运的。但是平阳、苍南两县分设后,鳌江镇不属苍南县管辖范围,没有本县自己的仓储码头,必将影响到苍南县物资调运和全县的经济发展。因此,1981年6月国务院批准分县至正式分开前一段时间,人们议论纷纷,不少人认识苍南经济落后,都在争取留在平阳工作。
1981年10月11日,原平阳县委副书记陈常修找我谈话说:“我在省参加会议期间,向省委领导汇报了苍南分县后干部群众对分县情绪。省委领导指示,要我们对县城设置拿出一、二个比较好方案。你是苍南籍人,又长期在城镇工作,有城镇工作经验,以你为主,同于瑞祥、林家熙(工程师)三个人到苍南县境内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选择一二个方案,着重围绕县的经济中心地址问题展开调查,时间要抓紧,在月底要拿出初步方案。”
说到城镇选址,我马上就感觉到肩上这个担子的重量。因为我1951年任宜山镇长,1956年任当时平阳县城关镇书记,一直干了三十年城镇工作。期间遇到不少问题,也吃了不少苦头,深知城镇工作之难。这次要我负责新城镇调查选址,我当晚就找了于瑞祥、林家熙,三人进行商量研究。他们两人也是城关工作岗位出来的,因此,对城镇选址工作有共同体会。谈论中自然联想到平阳城关镇发展历史。平阳城关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因为不靠江河,没有码头,到当时还只有11000人。1962年县城再次带头试点再次压缩,非农业人口只剩9000人(居民户)。而鳌江镇只有40多年历史,因为靠近港口,经济发展远比县城快。现代城市建设多向港口发展,城关如果发展缓慢、经济不发达、市场不繁荣,就不能承担起县城应有责任。这次我们参加选址,一定要本着对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它选好。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第二天起早,我们就出发开始工作。
根据领导指示,我们重点对萧江、凤江、湖前、沿江、龙江、宜山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经反复比较,最后选定了在沿江、龙江之间的滩涂上的方案。因为这里地处物流交通咽喉地带,具有开发建设港口城镇的自然地理优势;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有一定的人文历史积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不小能人和专业户。但是此处还是一片滩涂,没有旧城基础,除了建设初期困难较大外,按照过去制度,城镇人口来源也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向领导汇报后,于10月31日到温州,胡显钦副市长召开有关部门、城建专家听取了汇报,大家一致同意沿江方案,并决定组织专家帮助进一步深入核查、论证后落实。选址过程中,县委两次召开扩大会议听取汇报。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认识争论:一种认为沿江一带条件很好可以把县城也改为沿江;一些人由于不熟悉情况,坚决反对将经济中心选在沿江滩涂上,更反对改变县城选址。
会后县委书记带副县长和我向省计委、经委等单位汇报新建县有关情况,并要求财力物资支持。并安排金大真[1]带我向有关厅局详细汇报经济中心选址情况,他们对公司搬迁沿江一带建立县经济中心很感兴趣,事后省计委、交通、商业、供销、水电、邮政等十多个厅局领导先后来实地考察后都同样对沿江开发县经济中心很满意表示调整年度投资计划,支持所属公司、部门资金物资安排。不管县城怎么定,省有关部门支持,沿江作为全县经济中心已基本上落实。
我国城建专家殷体扬教授听取选址汇报并经实地考察后,于1982年1月2日在温州市府礼堂作了一个学术报告。他从自然和经济规律出发,对苍南县城,从整体结构、经济效益……十个方面问题进行论证,认为苍南县应在沿江设治较为合理。他在论述开发沿江前景时,指出:“鳌江和沿江分处鳌江两岸,分别为两岸的经济中心,都在温州市区域规划范围之内,将来依靠鳌江流域航运之利,必能长足发展。今日是姐妹城镇,不久将来,必然浑然一体,成为一个宏伟的完整的现代化城市”。2月3日《浙南日报》对此作了报道,消息引起了灵溪群众的恐慌,他们担心县城选址会变,于2月4日贴出《告灵溪人民书》,举行集会,成立“捍卫国务院(81)63号文件指挥部”发表“宣言”动员捐款,印发《告全国人民书》,召开誓师大会,组织示威游行,占领广播站,通令罢工、罢课、罢市,同时在104国道拦截车辆,阻断交通,这就是当时有名的“2.7”事件。
1982年2月12日温州市委组织180多名干部进驻灵溪镇。2月13日百余名群众抬两具棺木向工作组“扶棺抗议”。3月3日又殴打工作人员多人,酿成“3·3”事件。温州市委对对闹肇事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向群众宣布县城在灵溪没有变。3月13县委县府机关日搬迁灵溪办公。
1982年4月9日,经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县沿江港区(后改名龙江港区)。划龙江公社的金钗河、江口、下埠和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五个大队作为港区建设基地建设港口城镇。苍南县委(1982)23号文件,决定成立以陈君球等八位同志组成沿江港区建设领导小组,任命陈君球为组长。
鳌江镇是平阳县的经济中心,分县时国有企事业单位一分为二,当时的任务主要是把分县在鳌江镇的商业、交通、金融税务、水产等(以下简称公司)四十多家企事业单位搬迁苍南,建立自己的港口城镇,并逐步建设成为县域经济中心。当时之所以选择“沿江港区”的名称,是鉴于分县过程中对县城设置产生的区域矛盾考虑的。灵溪“2·7事件”和“3·3事件”后,尽管省市领导重申县城地址没有变化,以平息事态,但人们思想上的对立情绪依然未能彻底消除,仍然有人极力主张要将滞留在鳌江镇的40多家国有县属公司都搬迁至灵溪镇去,因此,人们对于“全县经济中心”一词较为敏感。当时的县领导为避开敏感问题,谨慎地使用了全县“物资集散中心”来代替“经济中心”一词,而使用“沿江港区”代替“港口城镇”名称,使其既不是行政机构,又不像企事业单位的名称。
港区建立后,领导小组的首要任务是编制“龙江港区总体规划”。为此,温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戴兆野、丁俊青、陈梓西、张永良、林明光等专家和苍、平两县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经过三个月奋战,编写出总体规划。9月13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受省委托)批准发文《关于批准苍南县龙江港区总体规划》(温政字(1982)338号)批复,这就是龙港镇第一个总体规划。规划批准后,胡显钦副市长高兴地说:“这是温州市县建制镇的第一个总体规划!”
如何解决资金、住房、人口的难题
总体规划批准后,港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港区建设者面对的8000余农业人口的五个自然村周围是一片涂园和海滩。这里野草、芦苇丛生,到处沟沟坎坎,既无公路可达,更无旧城可依,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极不方便。开始时,龙江港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也是借用鳌江镇第四码头临时办公。一个多月后,为了方便工作,才搬到沿江渔业队三间破旧屋里。开始时,办公室里连电灯都没有,照明都要用蜡烛。由于办公室的窗户没有玻璃,风大时就一片漆黑。甚至连到工地上喝的水也要从对岸鳌江镇带过来,晚上下班后又要过渡回鳌江镇休息。事实上当时新设的苍南县经济也十分困难,尽管勉强颁发了一个“建立沿江港区领导小组”的通知,但这个文件仅仅是个任命通知,甚至连通知对象不来报到也不了了之。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什么都不管,没有独立的财务,活动经费也要回原单位报销。由于各自的原单位本身也都是新建立的,多数单位说没有经费,不同意报销,那么什么工地补贴、星期日加班都无从谈起了。自己去借来的办公室十分破烂也无钱修理。困难面前,当时确实有人出现埋怨情绪,说不应选址在滩涂上。所以在建设初期,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是资金,二是住房,三是人口,还有是人们思想认识还不统一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迫使港区建设者们要突破旧的思维,寻找新的路子。
建设资金问题。港区首要任务是动员和带领分县时留在鳌江镇几十家公司过来建设。可是这个地方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道路,连一个小码头都没有。因此,要吸引他们必须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当时规划要建七条路,可工作起动时了县财政只给5万元,后来就没有钱了。我们天天向上要也要不到。因为新建县财政确实困难,加上当初人们思想还不统一,港区建设还没有排上县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领导小组经反复研究,觉得向上走不通,试图向下走,用民间力量帮助建设资金问题。于是,我们召集建设单位来讨论研究,经过激烈的争论,认为选择这个地方没有错,问题是公共设施没有建设好,大规模的公司建设无法进场,最后决定先着手建设24米宽的街道。并提议,国家建7米,两旁由建设单位集资建。当时有人提出,这样做要上报批准,否则谁承担责任?我们再三考虑不能上报,自己承担责任,这样未经任务单位批准,就自作主张决定了。这样做,虽然初步解决了当时建路资金的困难,使建设继续进行,但我们还很担心,因为当时还不允许集资建设的。直到后来1983年县委现场办公会议同意我们放心采用这办法。
用水问题。不仅建设要用水,而当地居民饮用水也是大问题。这里河道狭小,两岸沿路到处是粪坑。江南外荡有一千多只小火轮经常来往,河里都是油污浊水。因此,这一带历来是有名的传染病重灾区。港区干部除了从鳌江提来一点水外,就是吃这样又咸又泥臭的河水。要建设港区,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已成燃眉之急。港区首先计划利用下埠地下300米深井水,建一座日产2400吨的自来水厂,从下埠铺设2000多米水管到方岩下,此外还要建一座容100吨的高位水塔,设计预算投资38万元。县财政仅仅计划拨款12万元,为了解决水厂建设的资金问题,我们也采取自力更生眼睛向下的多方集资办法,在陈君亮、林定良等同志艰苦努力下,终于提前在1983年9月1日送水。
码头和仓库建设问题。港区500吨级的第一码头全部由国家投资。因工程建设时间长,不能解决当前急需。于是我们按照总体规划,只用了1万多元,不到二个月就建成一座施工码头,并同时建立了港区搬运公司。这不仅解决了基建运输难题,同时解决了公司物资装卸任务,使原来在鳌江物资大部份转回用自己码头装卸,大大节省了费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好评。我们发动有关方面在很短时间内建成木材、农资、盐业、食品、水产、航运、水利、粮食、渔政部门,并建立方岩村、河底高村及新渡村等三个渡运码头共14个大小码头和一大批仓库,建成了初步的码头储运体系。
住房问题。在省各部门支持下,龙江港区总体规划出台时,国家第一批落实37个国有企事业单位, 营业用房、办公楼和仓库等59个项目,首期投资577万元。在计划经济时期,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批企事单位的迁入不仅形成了城镇经济的基本框架,也对港区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港区指挥部从规划、征地审批、设计、施工管理、原材料组织等等都给于帮助。1982年冬到1983年春,沿江一带滩涂上几十个单位开工建设,工地上一派热闹景象。但是国有企业7579人除了盐业公司建一幢职工宿舍外,其余单位均没有职工宿舍项目,县财政没有这笔经费,已开展营业的单位每天从鳌江过渡来上班,下班又乘渡船回鳌江休息,真是困难重重。面对十分严重的住房问题,我们深入到干部职工群众中调查研究,群策群力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他们普遍反映住房不解决,公司房子建起来还是无法开展营业,城镇还是形不成。他们建议,解决住房问题国家没有钱,只要政策允许,可让我们自己私人建,这样对国家和对我们自己都有利。正在此时《光明日报》发表报道山东潍坊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文章,使我们受到启发,找到理论依据。这也是港区领导班子后来向县委提出的“人民城镇人民建”的思路和“提倡和鼓励个人建房”来解决城镇的住宅建设问题的思想来源。
城镇人口问题。两个公社划进来的五个村8788人中居民供应户口只有110人。如果按照原来户藉政策,港口城镇永远达不到应有规模。历史上的小城镇产生都是民间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的,如宜山镇和许多小城镇一样,都是社会上主要是农村富人,善于经营的能人慢慢集聚起来,自然形成城镇、发展、壮大。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城乡二元体制之后,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力就不能自由流动。如当时平阳城关镇只有11000多居民,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市场繁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南的农民率先走上了工业化、市场化的致富之路。当万元户在全国还很罕见的时候,在苍南县已涌现出6500家万元户,其中95%在江南。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迫切需要有一个交通便利、信息灵通、金融灵活、劳动力充沛的市场环境,更希望要改变自己长期落后的生活环境。他们迫切渴望享受城市文明,体验城市生活。而龙江港区作为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城镇,正需要人才和资金。如果能把这些万元户、专业户、重点户和会经营、懂技术的能工巧匠请进来,到港区来集资办厂、开商店、经商、办服务业,港区建设和繁荣就有希望了。
港区建设一波三折
当我们正在研究解决面临困难问题尚未上报时,又遇县委主要领导人调动,港区建设遇到更大困难。由于原来苍南县机关有人对沿江滩涂建镇存在不同认识,随着县主要领导调动,他们提出说:“县委开发沿江的决策是错误的,一个新建县,县城建设上马,同时港区又要上马建设,要开发滩涂建设城镇钱那里来?把钱放在滩涂上是劳民伤财。”甚至对原来坚持开发港区态度较坚决领导同志进行舆论攻击。他们说:“十大公司应迁入县城,港区建设必须下马。”这种言论传播很快从县机关传到各部门、各公司,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下马风”,造成一时混乱。有些靠县主管部门拨款的单位款也没有了。道路、水厂等公用设施原来就很少拨款也不给了。我们办水厂报告要求计划内拨5万元,县府办把原文退回来上面签字“无底洞,财政负担不了”几个字。进港公路一直决定不了,公司反映没有进港公路等于死港。原来决定港区配备治安组人员也没有配备,此时社会治安乱了,征用土地又出现新的地霸,加上初期建设条件较差,吃的住的都未解决,我们多次向上要求帮助解决,县里找不到人,得不到支持,港区工作就更加困难重重。港区个别意志不够坚定的同志产生动摇,说:“干不下去了,迟停不如早停好!”但是港区领导核心决心十分坚决,始终认为开发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百万人民长远利用的。我们决定召开各种大小会议,讨论港区城镇建设该不该下马,通过大讨论进一步统一认识。大家认为开发建镇是正确的,建设港口城镇不是包袱,建成将是苍南县的“摇钱树、聚宝盆”。各部门,各公社、大队干部都表了决心支持我们。我们一边坚持工作,同时我们准备待县委新书记上任去汇报要求支持。
港区现场办公会议成建设转折点
1983年5月18日新来的县委书记胡万里同志首次召开区委书记会议。会上我汇报了港区建设进度和当前问题,要求县委支持解决。书记说:港区问题比较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会后我准备去港区专门研究解决。不久胡万里同志来港区看了工地。我们领导小组作了详细汇报。书记听了汇报后说;“没来前就知道这里有一个港区领导小组。你们干得很好,做了大量工作,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释得很客观。对我很有启发,你们已经尽自己力量了。这些问题单靠你们自己力量是解决不了的,要上交。这段时间县里集中力量打呼喊派邪教组织。回过头来再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月底或下月初来这里开个现场办工会议,县委常委、县长、科局长都要来参加。会议首先听见取你们汇报。你们要大胆讲,要把问题讲清楚,任务也要明确提出来。现在你们就要做准备,要充分准备。目前能办的事情要加紧办,无法解决的只好等会议解决”。
8月10日县委在新建成的水产局楼上召开县委现场办公会议,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副县长、部委办科局长、宜山区委书记、龙江、沿江公社、港区领导小组成员、龙江码头指挥部、3.5万变电所负责人等共计58人出席。会议开始后,书记胡万里同志首先向我们传达了省委书记王芳同志重要指示:“要把港区建设好。苍南县的经济中心就在这里!这不是以人们意志转移的。港区建起来,苍南经济发展了,好处无穷。”听了王书记指示后,那天我代表港区领导小组发言,就觉得腰杆硬了,把该讲的问题理直气壮的讲了。我汇报主要:一是港区建设进度和当前存在问题;二是我们这段工作实践的进一步体会:开发港区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港口城镇建设不是包袱,建成后将是苍南县的“摇钱树和聚宝盆”;三是要求县财力支持外,着重提出“人民城镇人民建”的方针和采取私人建房和农民进城的四条建议。
1、在港区总体规划框架内,安排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同时,要规划集市贸易市场的发展,适当安排集体和个人集资的商业、手工业、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工业,(此地没有居民户主要靠农村专业户)使尽快形成经济繁荣的、使新建的城镇真正成为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服务群众的现代化港口城镇。
2、对于职工和居民建造住宅。根据国务院批转城乡环保部《城镇个人建造住它管理办法》,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建造多种形式,解决政府资金困难。
3、按照这个精神,建设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有利职工安心工作,使城镇有吸引力。
4、计划、物资、土地管理、银行、建筑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对集体和个人集资建住宅,给于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我们认为要放开一点,采取在“国家建”的基础上加上“人民建”的方针,总体规划才能实现,城镇才能很快繁荣发展起来,否则总体规划将会落空。“人民城镇人民建”和“四条建议”得到与会者热情支持。我提出如何解决建路资金问题办法,得到会议一致支持,并得到了县委认可。港区提出十月一日举办大型物资交流会也得到会议同意。
县委书记在会议总结中首先肯定了港区工作。他说:“一年多来龙江港区建设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宜山区委和龙江、沿江公社党委的密切配合下,在人手少、任务重、事情多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坚持港区建设第一线的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港区建设作了很大的努力。县有关部门从各方面支援港区建设,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总之港区在前进,港区形势是好的。”(见县委(1983)322号文件)。
这次会议是港区城镇建设的转折点。通过省委书记指示的传达,港区建设定位肯定了,部门、公司积极性调动了,工地建设又出现了热火朝天局面。县委现场办公会议后,国有企业第二批又增加了15个项目投资300多万元。
物资交流会
为展示城镇未来前景,宣传提高港区知名度,促进建设,达到边建设边受益, 1983年10月1日港区的首届物资交流会(俗称“会市”)如期举行。
是日凌晨, 来自本县周围乡镇和平阳、瑞安、文成、泰顺、福鼎等周边地区的男女老少就成群结队蜂拥前来赶集。街上人山人海,街边手工业品、农具、家具、玩具,吃的、穿的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江上百轲竞渡,盛况空前。新建的几条大街的商店一律开张营业,许多房屋才盖一二层也开业了,连原来渡口至内河埠头的方岩老街两侧的旧房全部被租作摊位、店面。公司多年在鳌江镇积压的物资全部销售一空。这次交流会上本县公司营业额260多万元。这次展销会使公司部门看到港区前景增强信心;让广大农民对港区的前景,激起两户进城创业念头;也使决策者看到开发建镇的成果,增强了信心。物资交流会促进了建设进度,港区工地面貌从此日新月异。至1983年底,港区建设就达到相当规模。21家国营商业公司、两家国营饭店和银行、财税、工商等12个单位建成了营业用房、办公大楼、仓库。职工个人房286间,站前路、菜场街、金钗街、海港路(当时未取名)等街道相继落成,面貌焕然一新。
交流会后,港区面貌改变了,蔬菜市场形成了,木材、钢材、水泥等市场也相继开业。原来许多东西要去鳌江镇买卖的,现在不用过渡鳌江了。现场办公会议和物资交流会后,37支工程队进入港区工地。到1984年春天在鳌江的40多企事业单位全都搬迁港区,辖区内已建起300-500吨级码头7座。龙江码头建设正在抓紧施工。县航运公司拥有7艘外海运输船,年货运量达7万余吨;内河客货运输一片繁忙景象。木材、水泥、钢材、晴纶布角、水产品等市场生意兴隆。其中木材市场年销售量1万立方米,水泥5000吨以上,石油6000吨;第一菜市场已建成投入商业运作。
私人建房和农民进城的政策落实了,禁区冲破了,展销会以后来港区参观的人与日俱增,港区每天要一、二位同志负责接待介绍。此时,许多机关干部都被批准在港区建房了。从此,方岩下一带的路不平、灯不明、水不清的历史宣告结束。
农民进城建设人民城镇
1983年8月现场办公会议结束后第二天,苍南县房地产管理所就根据 “人民城镇人民建”的方针,为了搞好个人住宅建设,向县人民政府提交《关于做好县城和港区个人住宅建设的报告》。港区领导小组也上报《关于1984年职工住宅和农房建设安排意见》,首期计划建设职工住宅335间,农房340间。这个计划报告立即得到县人民政府的及时批复。
1984年1月13日,县计经委苍计经字[1984]02号文件批准商品房18幢,建筑面积18157平方米,造价123.2万元,资金自筹。1984年4月10日县计经委苍计经字[1984]022号文在龙江港区建住宅350间,建筑面积36760平方米。
1984年2月15日县人民政府在龙江港区召开个人建房现场办公会议。县房管处长林孟棠对个人建房的情况作了介绍。在会议之前,已经批准1274间个人建房,建筑面积44090m2,投资419万元。会议就个人建房有关政策作了专题研究。并对建房的对象、审批手续、建房补贴、三材供应、征地后劳动力的安置、建筑布局、面积层高、设计施工征地手续都作出明确规定。会议后两天时间就有1000多名职工、干部和农民申请个人建房。港区建设领导小组及时汇总上报给县有关部门审批,分期分批有序渐进,港区私人建房进入新高潮。
1984年4月12日苍南县计委再次批准龙江港区干部职工个人建房同时,根据港区总体规划,批准首期农房340间,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这消息立即传到了平阳县,引起苍、平二县极大震动,原来分县时,有些同志不愿分到苍南县,现听到苍南县干部职工可以个人建房了,又觉得可惜,懊悔了。
农民专业户进城开业,开始审批较慎重。港区建立调查审查小组,张友艮为组长,根据申请的农民先经过审查核实,按照不同行业分批报县计委发文。苍南县计委1984年4月17日根据港区分批上报农民两户进城计划,批准农民“两户一体”蔡景锻、李洪生、赵开良等等一批农村专业户进城建厂房建门市部。
龙港镇诞生
港区建设一开始就是朝着建设苍南县经济中心城镇的目标的。港区建设到一定程度后,就面临如何正式建镇问题。
建镇首先遇到新建的城镇的取名问题。早在温州市政府会议室开会讨论总体规划时,专家们对取名“港区”有过一场争论。多数人反对叫“港区”。胡显钦副市长再三吩咐,要我回去走群众路线把镇名字取好,总体规划上报时用镇名上报。于是我回来后多方面听取意见,根据 陈 君亮取名“龙江镇”的建议,并说了青龙江的故事后,我赞成取龙江的“龙”字加港区的“港”字叫“龙港”。于是把新建城镇取名“龙港镇”的建议征求有关同志意见,大家认为叫“龙港镇”好。但我拿到县委扩大会讨论时,又经一场争论。由于原来思想矛盾还存在,有人怕“龙港镇”口气太大,会引起新的矛盾,提出要用所在地“方岩村”的名字,叫“方岩镇”。我当场反对叫“方岩镇”。我说,从字面理解,叫“龙港”认为是港口城镇,而叫“方岩镇”人们容易误认为是山区城镇,与会许多同志赞成我的理解,最后领导说现在建镇条件还不具备,总体规划仍旧用“港区”上报。
港区1982年9月21日专题研究要求上报建镇报告。因为当时鳌江北岸是繁荣的港口城镇,南岸是偏僻贫困农村。在鳌江职工、家属共有7579人,他们一直认为鳌江是直属镇搬迁到南岸的沿江是乡下,户口迁南岸是下放。因此,港区领导小组总体规划时就想批镇,有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是长期以来,那种“城镇只能是纯粹吃国家商品粮居民户的城镇”旧陈观念存在,港区几次要求上报都没有实现,直到1983年4月人民日报“积极地开发和建设小城镇”的文章。1983年4月10日,港区再次向县委县政府呈送《关于在龙江港区设镇的报告》,建议设立龙港镇,性质为县直属镇。《报告》将龙江公社的下埠、江口、金钗河,沿江公社的方岩下、河底高等5个村庄划归新建镇辖区范围。直到县委现场办公会议后县委同意,取名“龙港镇”,并上报市府。市府立即派人调查核实后上报省,省人民政府以最快速度于1983年10月12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83]148号《关于同意苍南县建立龙港镇的批复》,从此,在中国的地图上增添了“龙港镇”的名称。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港口城镇——龙港镇,终成现实。
发文后县委书记多次找我谈话再三要我兼任经委主任、港区领导小组组长、龙港镇委书记三职。港区三年是一直在困难艰苦中过来的,我当时身体很不好,血压高居不下,还有冠心病,医生多次建议休息养病,否则病情很难控制,我考虑干下去病会加重,而且对新建镇工作也十分不利,就再三要求不要当镇委书记,更不要三位一体。领导终于同意我的请求。由于镇委书记人选未定,一段时间内有关镇工作由“港区”暂时代办。
龙港镇人民政府诞生后,干部、职工当地群众都欢欣鼓舞,促进私人建房和农民进城,原来认为搬迁过江是下放农村,现在龙港与鳌江一样都是直属镇地位,自己再不是乡下人了。农民也觉得现在进城是名副其实进到城镇了,要求进城积极性更高了。
龙港镇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物资交流会后,港区显示了繁荣景象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新的任务十分繁重,许多政策性问题都要县一级拍板,县府十分频繁在港区开县长现场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有关政策,因此,为了加强港区领导,县委首先发[1984]17号《关于调整龙港港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任命县委常务副县长何志明兼任组长, 陈 君球、陈孟静、胡长勋副组长。接着发[1984]36号文件,任命陈孟静为龙港镇委书记;任胡长勋为副书记、镇长,魏启番为副镇长。常务副县长兼组长可随时召集县有部门在港区开会决定有关问题,这样两套班子并存对当时发展形势非常有利,因此私人建房、农民进城更加健康有序进行。
1984年5月4日,苍南县房管所批准第一批住宅156间,第二批个人住宅428间,第三批428间,合计共批准个人住宅,1012间,厂房间,建筑面积978平方米。1984年4、5两个月共批准1500间,到6月底,共批准2147间自理口粮的专业户进城建房。
苍政[1984]72号文件《关于转发苍南县“两户一体”自理口粮到二镇落户工作会议的纪要通知》指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两镇落户建房”,有利加快两镇建设。这在城镇建设中是一项新的工作,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希望在贯彻执行中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充实完善。
欢迎农民进城
1984年元月港区在县长现场办公会原来的四条建议基础上根据中央(1984)1号文件精神,主要针对农民进城又向县长办公会议提了六条建议,得到县府支持采纳:1、开放一点,欢迎专业户进城,欢迎“两户一体”来投资建城镇;2、要积极发展工业;3、调动部门的积极性,争取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4、要开辟各类市场;5、要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6、加强规划工作。龙江港区的六条建议立即得到县长现场办公会议的支持和采纳。
1984年2月10日县长办公会议后,苍南县政府以苍政[84]21号文件,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温州市人民政府上报《关于要求将我县灵溪镇、龙港镇列为省集镇建设试点报告》报告。根据中央(84)1号文件精神,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灵溪、龙港两镇落户,一是有利地发展商品生产,二是有利加快县城和港区的建设,三是必须依靠国家、集体、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渠道集资方法,而让一部分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两镇落户。“两户一体”自理口粮到两镇落户是新时期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有关部门既要积极支持,热情支援,又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管理。
1984年3月9日县委县委县政府在龙江港区召开第二次现场办公会议。主要总结第一次办公会议以来大好形势,继续解决农民进城相政策问题,落实港区对外联接的进港公路,成立进港公路建设指挥部,港区领导小组副经长金茂标兼总指挥。
会后发出会议纪要[1984]14号文件,强调“港区在全县经济建设中处在十分重要地位,有着重要作用。它担负着全县物资流通渠道、支援发展商品生产的重任。加快港区建设对发展我县。国民经济的全局,对建设经济繁荣的新苍南,对本世纪末实现我县工农业总产值番两番的奋斗总目标,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加快港区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加快苍南全县经济建设,使全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 ”苍南县计委1984年4月17日根据港区分批上报农民两户进城计划,批准农民“两户一体”。
捆印减印到放权
江南三区的“两户一体”纷纷发动起来掀起进城热,4月中旬就有1900户农民申请到龙港落户。但在具体办理申报手续过程中,由于有关国家规章制度的规定,尚留有旧制度的影响。在申报一户进城手续,就要盖8个公章。有时经办人碰不到,还要走第二次或第三次,盖8个公章就要几十次来回跑路,实在是繁琐。农民办完手续就要很多月时间。苍南县委根据港区建设领导小组反映,决定简化审批手续,采取了从捆印、减印到放权三项措施。同时,决定每月两次在港区召开县长办公会议,8颗大印集中一次盖印,使进城农民一次性办完全部手续。《浙南日报》1984年4月15日,发表“捆印”的消息,引起了轰动效应。1984年4月20日。《浙南日报》又发表了“减印更好”评论员文章,县委决定,凡申请进城办厂经商的农民,只要盖县计委一颗大印即可。减去社队企业局等等七颗大印,有关部门根据县计委文件,为农民进城开放绿灯,进一步适应大规模农民进城热潮。
1984年6月14日县长办公会议又进一步决定将审批手续下放给龙港镇,县房管处所签发苍字(1984)172号文件,将第二批港区上报已核定的156户移交给龙港镇发文,接着又将第三批428户,继续交给龙港镇办理发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着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落户、务工经商,加快新城镇建设速度。
有赏使用土地
为解决城镇公用建设资金困难,港区根据“人民城镇民建”的精神,和集资建设道路的经验。1984年3月在县长办公会议上,提出收取“城镇设施费”的主张。经会议讨论县政府同意并发出(1984)72号会议纪要“临街营业用房每间应交公共设施费1200元。这是有赏使用土地的开端,(随后来镇府发展到“分级定价”)。个人建房,自理口粮专业户进城建房形成高潮,新盖的楼房鳞次栉比,最低三层,最高的七层。在昔日的涂滩上拔地而起,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港口城镇屹立在青龙江南岸,这就是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港区一班人在县委领导下为创建新城镇,在三年的艰苦创业中遇到重重困难,根据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冲破历史禁区,走出一条集资建镇农民进城的新路子,将一片滩涂建成初具繁荣的港口城镇苍南县的经济中心,为龙港镇的发展打下基础,为苍南县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1984年10月1日进港公路通车,实现了镇区道路对外连接,港区圆满地完成历史使命,奉命撤销,工作全部移交龙港镇。
这是本人所经历的中国农民城——龙港诞生的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