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会的中心地位大体都是
历史形成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吸血”。在现有的
行政区划体系中,几乎找不出更适合做省会的非省会
城市了。成为省会城市,大概有三点要求,第一地理位置适中,至少不能太偏于一隅;第二要文化发达,人文荟萃;第三要有较强的
经济实力,如果市政府驻地本级比较弱(当然比大多数市辖县还是强很多),我们往往会说市刮县,要求解散地级市。如果省府驻地经济较弱呢,是不是也要解散省?
省会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都有历史原因,甚至是几千年来的历史积累。起经济中心更有资源、
交通区位、市场等各方面的原因。计划经济年代,各省省会一般都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城市,这些并不是无的放矢。甚至因为经济地位和交通区位的变动而搬迁过省会,所以不能说省政府天然就对省会好。建国初迁省会也不是没事瞎折腾,因为老省会已经不适合发展的需要,所以才要破旧立新。
建国初虽然河南的省会还是在开封,但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还是郑州、洛阳,因此,说省政府天然重视省会城市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怎么样,经济建设都要考虑实际情况(特别是资源),都要讲究投入产出,不管怎么样京广铁路黄河铁路大桥和郑州附近的煤矿都跑不了,所以国家不可能不去建设郑州,而去建设开封。
对于整个安徽省而言,合肥可能更加居中,而且自古以来一直是南北要冲。
哈尔滨、长春更是东清铁路(哈大)铁路拉来的城市,1945年以前,已经超过齐齐哈尔、吉林市很远了。当然齐齐哈尔、吉林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机械工业和化工基地。
石家庄也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当然从2000年前正定(真定)就一直是河北重镇,石家庄可以看作是正定的近距离迁移。早在1945年以前,石家庄就是日伪的华北五大城市(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太原)之一。唐山的
人口从来没超过过石家庄,和大多数矿山城市一样,唐山也是一个分散组团的城市,开滦老矿区大约有5块,其中三块在东矿区(古冶区),唐山主城大概只占到市域(不包括丰南、丰润、曹妃甸)城镇人口的70%,即使组团总城镇人口,唐山也从来没有超过过石家庄,甚至如果只计算路北路南老城区,作为单体城市唐山人口还不及保定,只是河北第三城,当然现在开平-马家沟组团与丰南(胥各庄)组团已经和主城基本连体了,唐丰胥的总人口大概可以超过单体城市保定。1949年以前,唐山也谈不上是京东关西(旧通永道)的政治文化中心,日伪的冀东自治政府最初也是设在通州,“通州兵变”以后才迁到唐山。建国以后仍然有通州专区。
市场化改革以来,
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更微弱了,沿海省份一般都是双城记。辽宁是沈、大,
山东是济、青,而且胶济地区的各地级市发展都很均匀,以整个市域计算烟台有后来居上的态势。淄博、潍坊以及鲁南的临沂都不容小觑。江苏也是一个均质发展的省份,除苏、宁以外,各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徐州更是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浙江有杭、甬,绍兴、温州、台州的实力也不俗。福建除省会福州以外,有特区和副省级城市厦门,钱塘江以南、海峡以西,我国东南地区最好的大学——厦门大学,也在厦门,而没有在福州,闽南的泉州和漳州也是实力不俗的地级市。广东更是在100多公里的距离内有广、深两座千万级的大都市,形成了珠江三角洲这一个世纪级的都市圈。广西虽然是在大力发展南宁,但是桂柳这两个老资格的地级市底蕴尚在,而且桂林风光、阳朔山水也搬不到其他地方。最近自治区的发展重心似乎又南移到北部湾沿海。
石家庄可能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全省至少有三个老省会城市(保定、张家口、承德),唐秦独在冀东成一统,唐山的经济总量和东莞相仿,是长江以北经济总量最高的地级城市(不包括副省级),不仅是廊坊、沧州,全省各市县(特别是环京津的保张承廊秦唐沧)可能更喜欢把京津作为当然省会,邯郸的目标还有晋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城市,省会所能影响的大概只有衡水、邢台两个小地级市。安徽大概也面临着这样的四分五裂的格局,因为南京更像是安徽的“事实省会”,不过皖省政府目前重点发展的可能不是“大合肥”而是皖江地区,芜-马组团正在成为安徽第二城,不过他们可能更想并入南京。
当然,由于投资强度以及人口
规模的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大多都是一城独大。特别是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宁夏、新疆的人口规模,大概只能支持一座200万以上人口量级的特大城市。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15-12-07 21: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