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米亚岛位于东爱琴海卡利娜诺斯岛Kalolimnos附近,土耳其人称其为卡尔达克岛Kardak。
长期以来,爱琴海上伊米亚岛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土耳其和希腊的“心病”。双方为了争夺其主权多次红脸,甚至差点大打出手。为了维护海上利益,土希都在不断加强海军建设。一旦冲突爆发,这将是一场——土希海军大较量
爱琴海上的伊米亚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希腊对该岛拥有主权,那么希腊对几乎整个爱琴海就拥有了控制权,这样一来,土耳其在地中海的影响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土、希对这个小岛都不肯放手,而双方的海军就是它们争岛的筹码。
一、希土交恶由来已久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临海,面积13万多平方千米,其中岛屿面积就达2万多平方千米。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有2000多年文字记载史。公元前五世纪为全盛时期,后来,先后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土耳其统治。1821年,希腊人民起义,反抗土耳其统治。1829年,土承认希腊为自治公国。1830年,希宣布独立并成立希腊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协约国,对德、奥作战。二战中被德国占领,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斗争,1944年10月全国解放。显然,希腊人民有过长期、痛苦的亡国史。土耳其则地跨亚、欧两大洲,濒临地中海和黑海,面积78万平方千米。土耳其史称突厥,16世纪为鼎盛时期,此后开始衰落,一度沦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1920年成立国民政府,1923年成立共和国。显然,土耳其人民也有过痛苦的民族历史。
这两个都有过痛苦民族历史的相邻国家,本应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但却于1995年为爱琴海上距土耳其海岸不到4海里的一个小岛伊米亚岛?土耳其称卡尔达克岛?恶语相向,针锋相对,甚至刀枪相见。
从地图上看,爱琴海位于希腊与土耳其之间,海中星罗棋布30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有些距土耳其沿岸只有几十海里甚至只有几海里。根据1932年意大利和土耳其签署的条约,伊米亚岛等绝大部分岛屿划归希腊所有。由于这些岛屿距土耳其海岸近在咫尺,土方一直未予承认,为此争吵不断。
二、希土伊米亚岛争端
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希土两国在爱琴海的岛屿、大陆架、领海等问题上一直有争议。希腊根据1958年日内瓦关于岛屿有岛屿架的规定,认为爱琴海绝大部分大陆架应归属希腊。土耳其则认为,爱琴海东部海底是土耳其小亚细亚大陆的自然延伸,希腊靠近土耳其的岛屿是土耳其大陆架“升起部分”,因而希不应享有岛屿架。因此,爱琴海中线以东的大陆架应归土耳其所有。至于领海,两国原确定的在爱琴海领域宽度都是6海里。但是近来随着支持12海里领海主张的国家不断增多,希有意扩大其爱琴海领海宽度,两国首脑为此举行多次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87年2月18日,希决定将由加拿大、美国和希腊等国石油公司组成的北爱琴海石油公司收为国有,并决定于3月28日派船到爱琴海北部的萨索斯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对此,土耳其反应强烈,向希腊提出强烈抗议,认为希此举违反了两国1976年签订的关于禁止双方在爱琴海国际水域勘探石油的条约,指责希试图造成单方面在爱琴海有大陆架争议的区域进行石油勘探的既成事实,扩大希腊的大陆架。为此,土也派出一艘勘探船在4艘军舰的护卫下驶向同希腊有争议的海域,土武装部队则进入戒备状态。希腊也不示弱,下令陆海空三军迅速进入戒备状态,甚至宣称,如果土舰船到有争议的水域活动,希将“予以阻止”。之后,由于北约的干预,双方才未因此演变成战争,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不久,希土又发生了伊米亚岛之争,这一次火药味更浓,几乎酿成一场真正的战争。1995年12月26日,一艘土耳其的货船在距本国海岸不到4海里的爱琴海中的伊米亚岛附近搁浅,视伊米亚岛为本国领土的希腊收到求救信号后,迅速派出船只前往救援,并将遇险船只救起。但货船船长拒绝希方提供拖船将其拖走,并声称这是在本国海域,要希方不要干涉。希方自然极为恼火。后通过外交途径,总算将争端化解。然而事隔一月又起风波。1996年1月25日,位于伊米亚岛附近的希腊卡利姆诺斯岛的行政长官率众登上伊米亚岛,在这方圆不足一平方千米的荒岛上升起了希腊国旗。两天后,土《自由报》的3名记者也乘直升机登上该岛,降下希腊国旗,同时又升起土耳其国旗。希腊则反应强烈,立即派海军突击队登岛又降下土耳其国旗,重新升起希腊国旗,于是双方展开了你争我夺的“国旗战”。
与此同时,希土双方又打起了“口水仗”,互相攻击对方侵犯了本国领土。希腊称“拥有对付土耳其的手段,并将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些手段”,“希腊国旗将继续在伊米亚岛上空飘扬”。土耳其则称“希腊争夺这个小岛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我们决心捍卫我们的权利”。双方还调动陆海空军,磨刀霍霍,准备真刀实枪地干一场。几天之间,双方在伊米亚岛附近各自集结护卫舰、潜艇等各型战舰达数十艘。双方的战斗机和直升机也在该岛附近空域呼啸而过。1月30日午夜过后,土耳其派出10名突击队员乘橡皮艇登上伊米亚岛,与护旗的希腊海军突击队各据小岛一端对峙。一时间,爱琴海上战云密布,武装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终于酿成了当时轰动国际社会的伊米亚岛争端。
三、伊米亚岛屿之争难以解决
希土两国伊米亚岛之争骤然升温,不仅两国关系紧张,北约也跟着着急,因为两国均是北约的成员国。成员国内部大动干戈,自然会使北约处于尴尬的地位。如1987年3月,希土两国发生爱琴海石油勘探争端,希腊就曾宣布,终止美国驻希腊新马克里基地的活动,警告美国及北约不要为土耳其“开绿灯”,甚至称有的国家支持土对爱琴海地区采取“有极大危险”的行动时,希将无法与美国就签定有关新的基地等协议进行谈判等等,把矛头首先指向了美国,实际上也是促美国出面对希土两国争端进行斡旋。希腊这一招也果真奏效。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维护其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出发,也不希望希土两个成员国发生武装冲突。两国与西方大国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关系都相当密切,一旦发生争端和冲突,美国和北约总是急急忙忙出来帮着“灭火”。所以,1996年1月,当两国再次为伊米亚岛发生冲突时,北约秘书长马上与希土两国领导人通电话,敦促两国缓和关系。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要求两国马上停止军事对峙,以谈判解决问题。北约出面连劝带压,希土两国自然不会不买帐。两国虽然都不愿主动放下架子求和,怕伤脸面,但实际上双方都不愿把这个小岛问题闹得太大。尤其是希腊,其所属岛屿遍布整个爱琴海,且直抵土耳其沿岸,双方在伊米亚岛发生武装冲突,且不说胜负归谁家,如果土耳其将战火再燃向遍布土耳其沿岸的其他希腊岛屿,希腊还真的有些难办。因为这些岛屿距土耳其如此之近,简直就是在土耳其的家门口,从军事角度看,土耳其占尽了“天时”、“地利”之便。况且一般人认为,土耳其的块头大,国力在强于希腊。如果战端一开,土耳其很可能要占大便宜。这样,希土两国特别是希腊在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后,借着美国和北约的调解双方顺势下了台阶。1月31日,双方达成在伊米亚岛的“脱离接触协议”。希腊拔掉岛上的国旗,双方军队撤离小岛。显然,在伊米亚岛的争端中,土耳其占了上风。尽管希腊一再声称没有在伊米亚岛的主权问题上让步,也没有承诺在岛屿与主权问题上与土进行谈判,但无论怎样说,希腊在声称是自己领土的岛上拔掉国旗,撤出士兵,实在难以称得上“胜利”。希国民不仅认为政府处理这一问题失当,还对美国强迫希让步不满。考虑到本国国力等情况,防止在与土耳其的争端中吃亏,希腊大力游说德、法、英、意等盟国,力促在欧盟成员国政府间会议上作出决定,把成员国的边界视为欧盟的共同边界,以确保希边境的安宁。应当说,希这一策略收到了效果。为了安抚希腊,2月15日,欧洲议会就伊米亚岛争端召开会议,强调“希腊的边界是欧盟外界边界的一部分”,土耳其必须“遵守国际条约”。欧盟主席则呼吁两国通过“国际仲裁”或海牙国际法院来实现“和平解决”。
希土两国伊米亚岛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并不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伊米亚岛之争只不过是两国诸多争端中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已。两国在其他岛屿、领海、大陆架、民族问题上的争端更多、更大、更敏感,解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是与爱琴海附近的领空及领土主权之争有关。据悉,希腊和土耳其战机经常互相拦截,绝大多数发生在有争议的领空。一直以来,希腊方面表示,其国家领空向海岸线以外延伸10英里,但土耳其方面认为领空应该与领海距离相同,因而只承认6英里。土耳其方面表示,他们拥有在国际领空进行战斗机训练的权利。
近年来,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希腊在土耳其寻求加入欧盟的进程中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在紧急事件面前,两国军方也加强了相互沟通与合作。
不过,在有关爱琴海地区的领土争端和塞浦路斯岛问题上,两国仍然未能解决分歧。
自从1974年以来,希腊和土耳其在爱琴海领空和领海问题上的争议导致这两个北约成员国间爆发了三次战争。
1996年1月,为了争夺伊米亚岛(土耳其称为“卡尔达克岛”)的所有权,希腊和土耳其进入紧张的军事对峙阶段,再次濒临战争边缘。由于担心北约内部发生冲突,美国出面调停,两国最终才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