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73阅读
  • 15回复

[安徽]安徽划归“长三角” 圆24年向东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10-26
来源:经济观察网


导语:国家级战略将安徽划到了“长三角”的圈子里,而以往作为“中四角”城市之一的合肥,也正式淡出“中四角”之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念祖 长期以来,对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一直有“中三角”还是“中四角”的争议。安徽长期处于东张西望、左右逢源的状况。约一个月前,《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为安徽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出路。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将重点打造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其中,“长三角”是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则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

可见这份国家级战略将安徽划到了“长三角”的圈子里,而以往作为“中四角”城市之一的合肥,也正式淡出“中四角”之列。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官方解读,有望近期陆续发布。


向东24年

在开放东部沿海时,安徽被当成了“西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时,安徽又成了“东部”。等到2005年,中央确立 “中部崛起”战略,终于和安徽“沾上了边”,但安徽又不是一个重点区域。这一次安徽终于打了一个翻身战。

在此次《指导意见》中,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成为沿江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项,《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并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

这样的表述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会合肥的地位,即与杭州、南京等并列成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安徽的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也和苏南、舟山群岛新区等共同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向东24年的梦算是圆了。”安徽省社科院一位不愿意署名的经济学教授指出:“1990年,安徽发展就说要呼应浦东。2000年开始,安徽就提出了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策略,但长期来,长三角从来都没有将安徽纳入其发展规划。长期存在苏浙沪不带我们玩的情况。近年来若不是安徽不断缩小与临近发达地区的落差,也难以实现对接。”

198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形成了长三角的最早雏形,当时只包括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10个城市。

事实上,早在1990年7月,也就是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两个多月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

进入新世纪[1.77% 资金 研报],安徽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进一步推动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2006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皖江城市带纳入国家级发展的重点区域,成为安徽省唯一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皖视察期间指出,安徽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0.06%]、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安徽省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程必定指出,过去说“泛长三角”,说明安徽与长三角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入长”对安徽的发展有很大的利好。

同时,他也提出,安徽的经济水平与长三角核心地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需要在机制体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对接。 “国家一个定位,不要以为自己就摇身一变,和长三角差不多了。”他说,安徽要在和长三角更加紧密合作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全面和深度发展。

今年5月出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到了2020年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它在经济规模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五大城市群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建议建设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形成以大上海为中心的扇形结构,在江北的南通建成"江北上海",并打造两岸对称的超级中心及“两岸一岛”的大上海格局。充分整合区域资源,扬长避短,带动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与“中四角”说再见

最近两年,“中四角”大热,与成渝城市群一起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第四极”的城市群。

作为“中四角”的湘鄂赣皖四省,为了共同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曾经有过一段合纵连横的蜜月期,并且形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在2013年3月,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个省会城市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以合肥为代表的皖江城市带以及六安、淮南、蚌埠11个城市提出向西靠拢,加入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中三角”变成“中四角”。

不过,彼时的“中四角”始终停留在省级以及城市级别的商讨阶段,具体范畴并未获得国家文件的正式确认。

《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在国家战略层面安徽应该向东融入“长三角”区域序列。

最新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也就意味着以往经常被提及的“中四角”格局终于演变为“中三角”的格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安徽被纳入“长三角”更加符合其地缘优势和利益诉求,这背后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推动。

对于三缺一的“中四角”来说,“中三角”三省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逐渐得以确立。不过,“中三角”各省各自为战的现状和倾向也引发业界专家的担忧,害怕其整体开发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蒋大国建议,国务院建立一个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由国务院领导挂帅,国务院办公厅或发改委负责,有关部办委和省市负责人及重点科研、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高规格的领导管理机构和科学管理机制。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10-27
文字游戏而已,长三角连南京现在都算半个了,何况合肥这个圈子以外的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007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10-27
安徽这几年发展不错,开始要名分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10-27
安徽和长三角差距还太大。什么时候安徽不是江浙沪第一大劳务输出省了,就是真赶上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10-27
到处是合肥之声!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10-27
江浙沪谈安徽色变。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10-27
安徽和江浙沪的关系紧密 是事实。
zjp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10-27
回 Good 的帖子
Good:安徽和长三角差距还太大。什么时候安徽不是江浙沪第一大劳务输出省了,就是真赶上了。 (2014-10-27 09:02) 

事实上,安徽是江浙沪第一大劳务输出省
所以安徽进入长三角,长三角人力分工就很完善了
江浙沪提供产业老板,安徽提供产业工人
长三角如果是独立王国,就不需要引入外来劳工了
省(自治省、直辖市)- 县(自治县、省辖市)- 村(县辖市、镇)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10-27
有什么意义?
精忠上仰将军岳,正学前瞻教授胡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10-27
包邮了吗?不包邮免谈。
现实派:
调省增地分县撤乡镇
省 -- 州 -- 县(市)

理想派:
并省设大区,并地分县撤乡镇
大区 -- 州 -- 县(市)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10-27
南京尚且在长三角圈子之外。长三角未必就是宁、沪、杭形成的三角。
不过安徽的人力输出在长三角的比例是算高的,而长三角某些产业确实有转移到安徽的趋势。
省管县,撤销地级市,撤一般县级市为县,只保留原地级市市本区和有实力的县级市(如义乌)为市,归省管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10-27
划到圈子里就发达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10-28
我浙江人,一开始就在长三角内,从来都没觉得长三角这个概念有什么实质作用,顶多就是炒作炒作概念,卖卖地皮。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11-01
哪有不错?!就知道合肥的路建了拆、拆了建!一会儿这个产业政策、一会儿那个产业政策,闹得挺欢的!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11-02
直接叫华东经济区吧,长三角越来越名不副实。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11-02
长三角早就不是地理学上的长三角了。
整体南移而成为太湖流域+钱塘江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