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只有短短54年的建城史;它是一座不堪重负的城市,1.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3.5万人;它还是一座危险的城市,城内有307个滑坡点、157条泥石流冲沟,灾害不断。它是红河州绿春县,一座“本地人想离开,外地人不愿来”的城市。
2009年4月,时任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对红河州南部4县进行专题调研时,做出“对县体育馆对面山体进行削峰,填平附近山谷,作为绿春县城提质扩容的建设用地,结束绿春境内无一平方公里平地的历史”的指示。绿春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2010年11月底,投资5亿元的绿春县“削峰填谷”工程正式启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绿春的地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春地质灾害大事记
都市时报记者查阅了绿春县志,发现绿春历史上一直灾害不断。
2006年7月2日,绿春戈兰滩电站施工处发生山体滑坡,3人身亡。
2006年10月5日至11日, 因暴雨带来的泥石流,民房倒塌1820间,县乡公路中断。
2007年7月6日至8日,暴雨致农作物受灾面积1540亩,民房倒塌9间,死亡2人。
2007年7月13日至15日,因暴雨,民房倒塌102间,砸伤1人,河水冲走1人,冲毁驿道桥8座,损坏沟渠42条。
2007年7月16日至28日,暴雨造成泥石流,民房倒塌砸伤3人,冲走耕牛5条。
3.5万人挤在1.18平方公里内
绿春县城地处一座山梁之上,建筑沿山而建,没有平地,“连建个足球场的地方都没有”。
6月15日,红河州绿春县。
“在绿春境内,没有一块达到一平方公里的平地,说白了就是连建个足球场的地方都没有。县城里面能看到的稍微平一点的地方,都是填出来的。体育馆、客运站所在的地方,都是填出来的,绿春最大的酒店——东仰酒店所在的地方,是在一个山包上挖出来的。”绿春县住建局副局长普电祥说,“如果说绿春有点经验,就是善于把边坡填平。”
绿春以前叫做六村,分属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等县,1958年建县。周恩来总理查阅资料后,给这个年轻的县城取名为“绿春”。县城所在地大兴镇位于一座海拔1700米的山梁子上,两边都是25至50度的边坡。北坡底下是规洞河,南坡底下是松东河。河谷与县城的高差达到400米。
地势高到什么程度?普电祥举了一个例子:县职中的篮球场旁边就是边坡,学生打篮球时若不小心把球掉到坡下,干脆就不用去捡了,因为捡一次球,下坡再上坡,可能要耗费1个多小时。
绿春县城呈长条形,只有一条街,街长3.5公里左右,房子都集中在街道两边。没有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县城最窄的地方45米,最宽也才450米。整个县城仅占地1.18平方公里。
县城虽小,人口却不少。绿春县城内有常住人口3万人,流动人口5000人。3.5万人挤在1.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已经相当大了”。
“我是住建部门的,我清楚。城区已经没有一块平地可以建房子了,有单位想建一栋办公楼,但批下来了也没地方建。县城已经没有拓展的余地了。”普电祥说,到了2011年,绿春县第一个房地产项目才出现,房子都是建在山坡上。
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应受到影响。一些外地老板想来投资,但到了绿春一看,顿时热情大减,“吃一顿饭就走了。”很多绿春人去外面读书或做生意,就再也不回来了,外地人也不愿来绿春工作。有一次绿春县教育系统招老师,计划招100人,结果只有80人报名,最后留下的仅五六十人,而且几乎都是本地的。
频发的滑坡和泥石流
小小的绿春县城,集中了307个滑坡点、157条泥石流冲沟。
地质灾害频发,也是导致绿春县城没有建设用地的原因之一。
“地表70%是泥土,30%是原岩。原岩是一种风化石,下雨天会变软,用手都可以捏碎,发生泥石流的时候会随泥石流一起滑下来。到了晴天就变得坚硬无比,用锄头挖都挖不动。”县城所在地地质条件特殊,加上人口越来越多,负荷越来越大。再加上城市规划不到位,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县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不断发生。小小的绿春县城,集中了307个滑坡点、157条泥石流冲沟。
“这个数字,我背都能背出来。”普电祥说,所有的灾害点中,较严重的有11个,都是应急抢险点。“气象局、交通局、县一中、县职中、工人新村……很多滑坡点都在学校和住宅区。”
普电祥指着墙上的几张纸逐一介绍:“2007年4月16日晚,县城突降暴雨,县职中大门下沉了1.7米,学校里面的实习工厂也下沉了。篮球场上到处是滑坡造成的裂痕,四分五裂。篮球场旁边是一个食堂,也垮塌了……这个是县一中的宿舍旁边,也是下雨滑坡。这里是东仰酒店,下面就是滑坡点。县公安小区后面是大型冲沟。”
绿春县职中校长王伟山介绍,2007年4月16日发生滑坡、塌陷后,学校被迫搬到县一中和县委党校进行教学。过了两年,等路基稳定后才重新搬回来。
每一次县城滑坡,都伴随着群众财产的损失。虽然民政部门会对受灾群众给予一定的补助,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更多的时候,群众都是以互助共渡难关。
“绿春的降雨量很大,年降雨量达到240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到3000毫米。一到下雨天,县城就灾害频发,很多房子变成危房,不能继续住了。防滑部门会在县一中的空地上支起救灾帐篷,供紧急撤离的人员暂时躲避。为避免人员伤亡,防滑部门会通过监测,提前发现问题,通知处于险境的人员撤离。有一次下雨,我们要求一家人撤离,人刚出来,房子就倒了。县领导给我们防滑办的任务是,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不能出现人员伤亡。”现在,普电祥已经习惯了手机24小时开机,但他一到下雨,还是会神经紧张。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绿春县自2005年以来就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随时有预警、预测、监测。虽然灾害频发,有房子倒塌和财产损失,但因为我们提前预警,没有发生一起因灾伤亡事故。为什么县职中大面积塌方,那么多的学生却无一人伤亡?是因为我们在县职中搞过两次撤离演练。学生都知道,灾害发生时应从安全通道撤离。”
不断发生的地质灾害,也让绿春县城的老百姓感到恐慌。很多人问:“滑坡这么严重,以后怎么居住?”治理滑坡和泥石流,给全城百姓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成为摆在绿春面前的最迫切问题。
当地拥有全国唯一的“防滑办”
“最不安全县城”、“因灾损失最严重”、“地质灾害密度最高”……
2005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地质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绿春县城的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后,得出“三个最、一个唯一”的结论。“三个最”是:灾害严重,是全国所有县级城市中最不安全的县城;环境急剧恶化,是云南省因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县城;而且,还是云南省地质灾害点最多、分布最广、密度最高、灾害最频繁、最集中的县城。“一个唯一”是:“由于绿春县地形特殊,县城境内没有一块足一平方公里的平地。县城搬迁避让方案不可取,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是唯一的选择。”、
红河州南部的5个县(元阳、绿春、红河、金平、河口),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县。红河县的地质灾害严重程度排全省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为绿春和德钦),它也在苦苦挣扎之中;元阳县则在10多年前整体搬迁。从新街到南沙,新老县城相距30多公里。
“(搬迁)也曾经考虑。但绿春不像元阳那样有地方可搬。绿春找不到一块平地,能往哪儿搬呢?县城3万多人口该如何安置?还有,搬迁投入太大了,远高于治理成本。而且绿春县城虽小,但全县国土面积不少,还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普电祥开玩笑,“要搬,就只能搬到越南去了。那边有平地。”
除了县住建局副局长,普电祥还有一个身份:绿春县城区滑坡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自2005年开始,他参与治理县城防滑已有6个年头,经历过无数次灾害事件,看到过老百姓失去家园的痛苦,也体会过县城防滑工作取得成效之后的高兴。
“6年前我是搞教育工作的,当时
县里地质灾害已经非常严重,县上就把我们从各个部门抽调过来,成立绿春县城区滑坡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防滑办’,治理县城滑坡。后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人跟我们说,绿春县的‘防滑办’是全国唯一的,其他地方没有这种部门。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保护整个县城,我们都感觉到压力巨大、任务很重。”普电祥说。
县城的26个滑坡点,都是防滑办的重点监测对象。“用油漆在建筑物上画一条线,每天去量一下,看房子是不是下沉了、裂缝是不是扩大了。每天进行对比,看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就要马上解决。监测人员都是在单位、社区和村里发展。比如有个自然村叫坡头村,村小组长就是我们的监测员。”普电祥介绍,还有一个监测方式是用仪器监测,把仪器摆在应急点看动静。如地表移动或下沉,仪器就会马上报警。现在26个应急灾害点都有这个仪器。“仪器监测比人工监测好得多,是近两年才搞的。”
地质灾害有个特点,如果发现、治理及时,灾害就不会扩大;如果发现后置之不理,一般的灾害就会变成大的滑坡体。绿春县城的很多滑坡点,都是以前没钱治理,积累而成的。
522棵抗滑桩固定一座城
522棵抗滑桩总长1万多米,这个长度足以绕县城一周。
2007年8月23日,云南省政府召开绿春县城区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专题工作会议,要求3年内基本完成绿春县城地质灾害治理任务。2007年10月24日,红河州政府在绿春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先期安排4000万元资金,启动绿春县地质灾害治理。2008年,绿春县正式开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地质灾害治理,包含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
生物治理,主要是作物的更换。原来绿春县城周边是水田,防滑办通过大力宣传,发动村民退田还林,在退出来的土地上种植八角、核桃、茶叶等树种,既可以保持水土,又可以作为经济作物增加村民收入。这项举措得到了村民的积极配合。
工程治理也在2010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地投入1.4亿元,实施了11个应急抢险工程。完成抗滑桩522棵,修建排水沟1万米,建设拦挡坝10座、锚索(固定滑坡体的钢索)22棵。
正是这522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