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2日 来源:
人民政协网
近30年来,笔者居住的县城陆续把近郊一些村子圈进来,把本属于城郊乡镇下辖的村子划进城区。要说城区发展扩大也是正常的,只是现在这城区有点像吹气球一样急速膨胀,近乎注水式地发展。
刚开始的时候,城区扩大还比较自然,在征用郊区村庄土地时,也会把土地所属的村庄划归城区。但后来为了升格为“县级市”,需要凑
人口,就又从城郊乡要了十来个村子,但村民并未取得市民的身份。比如,村民享受的还是“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中小学生同时又被要求加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家长们并不清楚这“双保险”的好处是不是双份的,甚至不知道究竟哪个更好,就像他们不明白被划进城区对自己有啥用一样。
据说“县级市”申报快10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批复。而县领导似乎需要有“
城市”的感觉,2009年把城区一分为二,原来一个城关镇变魔术似的变成两个乡镇级的“区”。一个城关镇政府就不够用了,当然就得再组建一套政府机关。不过,虽然民间都称之为“区”,在官方正式
文件上却是“办事处”,政府门前的牌子挂的也是“办事处”。显然,所谓的“区”只是县政府自作主张设置的,是本地的一个“愿望”,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确认。大概这么做是想证明本县已经具有了“市”的形象吧。如此一来,这个方圆不足10里的县城里已经有了3个乡镇政府机关,因为城郊乡政府所在地也被圈进县城了。
然而,“县级市”还没混上,“办事处”牌子不过刚刚挂了4年,县政府又分别从两个“办事处”以及城郊乡各划出一块,成立了一个“工业聚居区”,也就是又多出一个乡镇级的“区”,但挂的牌子还是“办事处”,还是没有正式名分。这样,县城里就有4个乡镇级的政府机关了。
这不免叫人感到疑惑,如此折腾,多出一个又一个的新
行政区,当然又要相应设立一套又一套的政府机构,最终是多出一套又一套的“编制”以及一个又一个的“领导”。这不能不让人怀疑,
行政区的划分究竟是为了大力发展地方
经济,还是为了大力“发展”政府机关大力安排“领导”职位?
经常看
新闻,笔者发现其实全国各地的行政
区划一直很热闹,不说别的,单就换招牌换印章什么的,也得浪费很大一笔资金。如此
行政区划分分合合,到底成本多大也许很难算得清楚,但要是算算恐怕也是一笔巨额财政数字。而且,行政区划的变更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何况省辖市、省辖区、市辖区、县级市、县级区、乡、镇,再加一个乡镇级的区,名堂也太多了吧?
真希望行政区划消停下来,少些花样,多点实干,别折腾了。
http://cppcc.people.com.cn/n/2013/0902/c34948-2276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