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028阅读
  • 17回复

[广东]深圳关内/关外城市的整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21
—关内/关外
—关于深圳关内外的城市整合
  现在深圳决策层的目光越过了特区边界线,看到了关内关外整合的问题,这是对的;但是如何整合,似乎并未有清晰的想法。
  深圳倘若眼睛只停留在关内,一是关内能做的设想全都已做完,不能做的改动依然不能改。能做的,包括福田中心区的规划,包括深港西部通道及相关的前后海地区,包括西丽地区的大学城计划,现在大规模的建设已经在进行中;不能做的,例如城中村的改造问题,恐怕十年内也还是不能做或很难做好。
  深圳后劲不足的问题其实五年前就应提上议事日程,但当时的领导人并未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其实在1997年香港回归,深圳所有的利好已经用完,而能够看得见的新利好并未涌现,与香港的关系有可能从好处变为拖累,这一点深圳领导人料能预见到,但是却非深圳这一层面所能解决。
  此后几年时间似乎有几个利好给深圳带来希望,但是却拖泥带水最后甚至有可能泡汤。这包括创业板的迟迟不能推出,以及直辖的停留在传言层面。高交会算是一个利好,但是指望会展业能对基础产业有实质性的拉动是不现实的,高交会可能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民营经济在深圳的群聚,但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瓶颈问题却有好几项不能靠高交会来解决,一是IC产业,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但是半导体产业的吸引外资尤其是台资的竞争,胜利的天平显然偏向了上海、苏州地区;二是深圳缺乏成熟技工的问题,这是老问题,但是深圳市领导人从来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高交会对此不能提供任何帮助;高交会是推动了大学城的建设,但是无论是大学城,还是高交会本身,都有泡沫化的危险,它能为深圳的发展提供多少助动力,现在似乎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倒是关内关外的整合可以带给深圳几年的经济助动力,任何一项大的变革、大的开发计划都可以为经济的增长作出很大的贡献,深圳拆关及接踵而来的城市整合也不例外,但是如何整合却是关键。
  现在所能看到的深圳市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快速交通网的规划,主要是地铁及轻轨的规划;二是八大卫星城的规划;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划。这三方面的思路都存在着重点不清晰的缺陷,而且三方面之间并无统一的经营思维,这显示出深圳决策层的战略决策能力已经大不如前。
  快速交通网的规划主要着眼于客运而非货运,地铁或轻轨都是如此。对物流业至关重要的交通网及相关的软件方面,却没有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西部通道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但是由西部通道连接虎门大桥的沿海高速公路却连提都没有提过,殊不知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条运输线,它不只为珠三角西区的货物直输香港提供方便,事实上也可以为深圳西部港区所用,现在招商局集团、九龙仓、太古集团等香港财团对深圳西部港区如此看好(当然其中也隐藏着与李嘉诚争雄的意味),如果是东部港区与西部港区之间良性竞争,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诚然西部港区与珠三角西部之间,可以由内河动输接驳,但是陆路交通的便利性也不可忽视,尽早开工西部的沿海高速公路,至少应提高到与西部通道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东部港区亦是如此。很难想象深圳这几年斥巨资去修建盐坝高速公路,却不优先将惠盐高速从荷坳到盐田港的一段真正打通,惠盐高速其实是一条疏港公路,它起到将粤东地区纳入盐田港经济腹地的作用,与这条命脉线的保证畅通相比,以盐坝高速促进大鹏半岛三镇的旅游业开发只能是细节的小问题了。盐田港这几年发展很快,但瓶颈也越来越明显,一是码头超负荷问题,一是疏港交通的效率问题,一是港区及临港工业的用地问题,都没有解决,现在盐田港三期上马,只是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而已。
  交通网的重客轻货,显示出城市规划部门对产业的关键不是很了解,也显示出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业的偏好。
  其实八大卫星城的规划同样也显示出了这两个问题。
  八大卫星城规划的着眼点似乎主要在于国土的利用效率,市规划国土局的相关规划要点里有清晰的表达。但是规划部门缺乏对产业的了解是能够想象的。这一规划更偏重于城市的整理,也就是说,原来关外的城市开发是镇村级水平,现在要把它提高到深圳市级水平,仅此而已,所以才会出现“卫星城建设是对各卫星城老城的整理还是建设一个新城的争论”。
  最终卫星城的规划建设,操作起来会象是一场房地产商的出关运动。拆关会导致土地供应量的大幅提高,而快速交通网的建设会使得关外居住成为市民现实可行的的选择。地产商们现在已开始大量在关外储备土地,可以想见,在未来五年内,从宝安到龙华-坂雪岗到横岗龙岗,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将会如雨后春笋,而且由于遍地开花,不但全盘打乱深圳关外的产业布局(有没有这个布局?下边会讨论),更加催促深圳房地产泡沫的扩大化。深圳将犯和香港同样的错误:过分注重房地产、金融等泡沫经济,使人民喜欢投机活动,最终使得经济体不堪一击。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城市整合计划连东莞都不如。
  最能体现卫星城规划的地产思维的,有两个例子,一是在八大卫星城里,已明确了优先建设的卫星城,是龙华-坂雪岗地区的龙华新城,这里离深圳中心区最近,而且有梅观高速联结,肯定将会是关外房地产热的首善之区;另一是居然将龙岗大工业区也列入卫星新城的规划。诚然工业区也需要相应的休闲、商业、居住等服务配套,但是工业园就是工业园,千万别使它自身成为一座城市。我们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方面做得还算不错(这两年对地产项目的控制有点松动了,让人担忧),应当发扬下去。
  其实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划里也隐含着国土利用效率的着眼点。这条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其实并没有一个带状的存在,而只是九个产业片区的统称而已。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规划有“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预留确保可以控制的用地”之用心,但是互不相关的九个片区,其间的产业分工布局并没有清晰的界定(除了西丽的IC产业园外),因而此一规划看起来有两大随意性,一是面面俱到地照顾到了关外两区各镇都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泡沫热情(仍是镇村级开发水平!);二是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划有“走到哪算哪”的味道。同时可以想象,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划使得关外地区进行产业布局的整合成为不可能,因为大家都要搞高新技术产业,都要搞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三大产业,各自的重点和特色已不大可能形成。
  可以看到现在深圳各区及镇级领导人都已掀起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虚旺热情,因为深圳有这样的城市定位,所以下级都往这方面努力以向上邀功,这也可以理解,但是深圳市的决策层却不能不对之进行约束,以在全盘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分工。而且深圳的制造业结构也决不能单一地依靠所谓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深圳经济的产业结构风险将被放大的难以控制的地步。
  这几年里还可以看到,由于过分放权给区镇村一级,过分强化区镇一级的经济发展功能,已使得深圳市的行政力大为削弱。而行政力过弱正是深圳与京沪穗相比在竞争力方面的重大弱项。
  关内关外的整合关系到深圳市未来五到十年内的经济发展走向,关系到深圳能否确立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关系到深圳能否确保留在中国城市的第一集团阵容(京沪穗深),不可不慎之啊。
  深圳特区关内外的城市整合,硬币的另一面其实是对产业布局的一次整理。
  我很同意深圳市规划部门的一条思路,那就是关外按发展轴确定区域发展的重点,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每个发展轴的产业重点,并使它们减少重复和互相竞争,优化产业布局。
  现实是,深圳市无论关内还是关外,产业布局从来就没有过章法,是各区、各镇、各村一年一年的招商引资的结果,除了位于南山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莲花山东侧的日立及三星等重点合资企业,显示了市政府的行政力外。关外各镇甚至连工业入园都不能完全做到,虽然关外两个区已有工业园区达个之多。
  但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依市场的力量形成了一些特点,比如制造业逐步搬出特区内,只留下一些所谓的城市产业。除了高新园区及部分重点企业外,最终关内完全是第三产业的天下,这对深圳而言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毕竟关内也只不过320平方公里,这对于一个全国一线城市而言某种意义来说还不够。而在关外,基本上传统的制造业集中在宝安区的广深高速沿线,以及龙岗区的惠深高速沿线,其它在龙华等处有零散的分布。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市迸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热情以来,各区各镇各村都发誓要搞高科技产业,使得在全市各个区域都零零碎碎地分布着一些高新技术产业。
  我赞同这样的说法:在特区内,是以深南大道为全局性的横向发展轴,而在特区外,则由六到七条纵向的发展轴切割成几个产业带,这些发展轴包括:西部海岸线及广深高速公路、梅观高速及地铁4号线、平盐铁路、惠深高速公路、东部海岸线及盐坝高速公路。但是我建议增加一条:从西丽到公明的高速公路。
  西部海岸线及广深高速公路轴线其实应分成两段来论述,在宝安机场以南为海岸线轴线,在机场以北为广深高速轴线,将来在这条带状区域内还会有另外一条运输动脉:沿海高速公路-西部通道。毫无疑问在南段必得以物流业为中心,从西部港区、西部通道到机场物流园区,形成深圳最重要的两大物流基地之一。而在北段广深高速沿线,包括松岗、沙井、福永三镇,本是传统的加工业基地,笔者强烈建议确保这一地区加工业的生存环境(香港丧失加工业的后果可为前车之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地价。
  而对地价冲击最巨的当然是房地产行业。因而笔者反对八大卫星城中的“沙井新城”的计划。深圳市应该立法确定该地区的加工工业用地功能,将三镇中的大部分划定为加工工业园区,至于居住和商业,应尽量引导到宝安中心城区及龙华观澜地区(原来这一地区的土著人口都已在原地解决了居住问题,至于新增居住需求,应可引导,更要拒绝这一地区为关内人口提供住宅)。没必要建设沙井新城,当然,对基础设施的完善、环境的保护、绿化美化是必要的事情,但绝不要借机扩大城市面积和催谷当地的房地产业。
  深圳未来的中下层人口的居住轴应在梅观高速一线,包括龙华、观澜及布吉三镇,最终这一地区应居住深圳市人口的1/4,我们以一千万为限的话,这一大型居住区可容纳250万人(三镇面积加起来已与深圳特区内的房地产用地相当,因此居住250万人口应该不成问题),在这一区域内,学校、医院、商业、体育休闲设施等齐全。梅观高速和地铁为这些地区居住人口到市区提供便利的交通。加之相邻的东莞樟木头等镇其实也是以居住区为主,这一带将成为深圳及东莞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这样最终深圳市的居住区分工差不多是这样的:原住民仍住在他们的村内(不许扩张)、富人居住在所有沿海地区和西丽-公明高速公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别墅区),工业人口居住在广深高速沿线及龙岗的工业区及周边地区,移民白领阶层居住在市内及梅观居住区(关内已形成的居住格局基本不变)。
  现在已出现了形成梅观居住区的苗头,比如万科等地产商已在这一地区开发大型房地产项目,布吉和龙华相继成为关外住宅的第一和第二个热点地区。如果不加以规划而任其发展,在其它产业混杂在其中的情况下,这一地区也能成为深圳最大的居住区,但最终出现的结果将是梅观高速宾严重堵塞。所以深圳市应该及早规划,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这样的话就必须确保梅观高速为一客运动脉(因此必须彻底解决梅林的交通瓶颈问题),而不是一条货运动脉。由此我反对香港相关机构在观澜建立货物中转基地的计划,应该劝说他们将之改设在平湖物流园区。香港人原计划建设的从该中转基地到香港港口的运输线,其始点也相应改在平湖。
  该条运输线和平盐铁路、另外一条从沙头角经平湖到东莞的高速公路一起,构成深圳盐田物流园区的发展轴。我这里所说的盐田物流园区,是将现在规划的六大物流园区中的两个:盐田港物流园区和平湖物流园区合并起来,将平湖、横岗两镇及现在盐田区的盐田、沙头角两个街道办合并为一个行政区域。
  如是,新的盐田区将把梅沙街办分割出去,与大鹏半岛三镇(葵涌、大鹏、南澳)组成深圳的东部海滨休闲度假区,而将横岗、平湖吸纳进来。这样的盐田区就完全成为一个物流园区,深圳市赋予它相当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独特政策,使之成为深圳东西两大物流园区之一(如是深圳形成两大一小3个物流园区,“两大”西海岸物流园区和盐田物流园区是为珠三角及华南服务的,而“一小”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则是为深圳市民服务的),而且是南中国最大的物流园区。这样既解决了行政力对该物流园区建设的干扰问题,便于协调规划,便于水陆联运,而且也彻底解决了盐田港的后备用地事项。在这个物流园区内,除了盐田区的老城区,不提倡发展住宅。
  将大小梅沙与大鹏半岛三镇统一起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将深圳东部海岸线统一进行部署开发,使之成为亚洲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这个区域内,不允许发展制造业,只允许有少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软件业),房地产以休闲别墅为主,大力建设旅游设施(包括大量的高档酒店、会所等)。从坪山到葵涌的一级公路应改建为高速公路,这样海外及国内游客从深圳机场可直接由机荷高速-坪葵高速到达东部旅游度假区,也可以由水路从香港机场、深圳机场抵达;至于珠三角及粤东的游客,除了机荷高速-坪葵高速外,亦可经盐坝高速(西接深圳市区地铁号线、东接惠州大亚湾及深汕高速)到达。
  至于将半岛三镇及平湖-横岗分出去之后的龙岗区,就成为深圳的传统制造业及重化工业基地,这个基地尽可能地发展传统重化工业,有大的传统工业项目都往这里摆。深圳的产业结构与京沪穗等城市相比,最吃亏的地方就是没有传统的重化工业。上海市的GDP不足5000亿元,其中仅钢铁(宝钢)、汽车(上海大众及上海通用)、石化(上海石化及相关大型合资工厂)就占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试想除掉这几大企业,上海的经济也不比深圳好到哪里去。这几大传统产业是上海经济的定海神针。
  深圳再发展钢铁工业是完全不可能,汽车的话还有一线希望——比如某个大型跨国公司将其亚洲的主力制造厂放在深圳,迄今为止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大型制造厂(年产50万到100万轿车)可以说一个也没有,这样的工厂肯定会放在沿海地区,而且最终中国会有四到五个这样的工厂,那么除掉上海和天津、宁波、广州外,深圳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有的话,唯一能放的地方就是龙岗了(这样的工厂及配套可能占地在几十平方公里左右)。至于石化产业,倒是有很大的机遇,那就是龙岗旁边的惠州大亚湾的中海壳牌项目。深圳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惠州的项目,而应在思想上把它当成深圳的项目,主项目放在大亚湾我们是不可能要过来了(除非深圳直辖后划过来),但是其下游产业链,却是我们的最大机遇。惠州市由于其各方面原因,顶多能吃下其下游产业链的一到两成,深圳如果也能吃下其一到两成,那就意味着上百亿元的投资项目,产生数百亿元的产值。
  我听说龙岗大工业区管委会已与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进行过接触,表达了想要对接的愿望,但是更清晰的思路似乎并未表现。因此我建议深圳市在坪山、坑梓两镇与惠阳-大亚湾接壤的地区,划出一块约20-3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成立深圳石化工业园,全力招商,而大亚湾区自知不可能吃下所有的下游产业链,因而不会强烈反对。这个石化工业园由龙岗大工业区运作,打通与惠州大亚湾区的通道(大亚湾区内有自己的路网系统,我们只需要断头对接而已)。如果惠州能吃下下游产业的一到两成的话,深圳以自己远比惠州优良的投资环境,吃下一成左右会是很难的事情吗?
  好了,我一直留着一块没有说,那就是我本文的重点:西丽-公明高速公路沿线地区。这条高速公路据说已在立项当中,但是何时建成并没有时间表。这条路沿线是深圳重要的水源保护区,是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地区,沿线有西丽湖、铁岗水库、石岩水库等风景秀美的湖区,规划建设自然要小心奕奕,正因如此,它才是真正的深圳硅谷所在,或者我们可以换个称呼:深圳的128公路地区。美国硅谷也是在风景优美、阳光明媚的旧金山湾区。
  这条高速公路沿线分别是:现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丽大学城及IC产业园片区、石岩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公明及光明的高效热带农业区。它已有一定的高科技产业规模。现在的问题是,深圳市的决策层思维尚未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没有把它们看作一个一体的东西,在这些领导人的脑子里,这条公路还不存在,但是这个高新技术产业带却是远比深圳现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更成形而且更有效的地区。
  深圳市为什么不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大到整个公路沿线呢?将西丽、石岩、公明、光明四个镇都划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取消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划),享受同样的政策,最终形成统一的行政区域。这个区域集中深圳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机构,风光优美,空气清新,只有少量的商业设施,没有其它制造业,也没有大型住宅区,只有隐藏在山脚下的一片片别墅群(IT富豪们住在那里)及著名IT公司的总部,在公路沿线,有好几个高尔夫球场。在西丽、石岩、光明等小镇上,有许多的酒吧、书店等休闲设施,完全是一个个安静的欧洲小镇,他们可以开车到宝安中心城区和梅观居住区的商业中心去购物,至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里的中低白领和蓝领们,则居住在宝安城区、南山城区及及梅观居住区。
  以上是本人描绘的将来深圳硅谷的景象,这个区域最终会成为深圳十个行政区中的一个,而在近十年内(在中国行政改革完成之前),为了不使衙门林立影响到运作效率,我们仍称之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全球及媒体的眼里,这里则被称作XX号公路地区。
  在这样的产业布局完成之下,深圳未来的行政区划将包括以下十个区:除原有的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华侨城及西丽镇被割出,最好改名为蛇口区)、盐田区(含现平湖、横岗两镇、沙头角、盐田两街道办,)之外,其它的区包括:宝安区(包括现宝安中心城区、西乡、福永镇的机场部分)、沙井区(含沙井、松岗两镇及福永镇的北部工业地区)、西丽区(包括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华侨城、西丽、石岩、公明及光明街道办,也可叫另外的名字)、龙华区(也可叫中北区,现布吉镇的板雪岗地区划入,布吉镇的其它地区则划入罗湖区)、龙岗区(含现龙城中心城、坪地、坪山龙岗大工业区、坑梓三镇)、半岛区(含现梅沙街办、葵涌、大鹏、南澳三镇)。
  不要说我是理想主义者或者书生意气。深圳市的未来有可能是这样子,这至少是可能性之一。至于行政区划,也不是本人凭空想来,1999年笔者遇到国家民政部一位司长,与他谈起深圳市的行政区划,他曾明确地告诉我,深圳市未来的行政区会包括10个区。当然未来10个区是否就如我上述那样分割并未定,但至少我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当然这是在深圳不直辖或直辖而不能吞并惠州东莞的前提下,如果直辖,那就完全是另一个概念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9-21
不一定,优势还是明显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9-22
经济特区可以取消了。。
感谢蛋炒饭.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9-22
中央还是会把深圳作为各种体制试验田的作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09-22
深圳的区已经够多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09-22
深圳应该像东莞学习。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09-22
深圳与东莞不同在于深圳有一个比较大的核心主城,这是东莞所缺乏的,不过深圳确实该向东莞学习。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3-09-23
“不过深圳确实该向东莞学习”
学什么?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3-09-23
学习如何让乡镇发展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上缴归主城区使用。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延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传
南北朝分立 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 古代至此完
民国乱纷纷 浊酒数从前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3-09-23
但这可能不适合于深圳,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3-09-23
所以深圳乡镇不如东莞乡镇搞的好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3-09-23
以下是引用李清在2003-9-23 8:23:41的发言:
“不过深圳确实该向东莞学习”
学什么?

减少层级。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3-09-24
以下是引用天下大同在2003-9-23 21:57:40的发言:
所以深圳乡镇不如东莞乡镇搞的好
但深圳的优势不在乡镇,何必拿此短去比彼长呢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8-01
现在关内关外,区别还是很大。暂且将那两区称为“关外”
bon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2-27
龙华新区成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主要现在很多东西不用经过宝安区,深圳市直接对接龙华。
未来龙华的城市化肯定要优越于旁边还没动静的龙岗区坂田街道。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2-28
回 天下大同 的帖子
天下大同:所以深圳乡镇不如东莞乡镇搞的好 (2003-09-23 21:57) 

具体哪点不好?
www.xsanfang.com
深圳新胜安防,专业监控设备销售安装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3-05
现在确实是10个区了

六区+四新区
bon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3-06
回 蚌埠人 的帖子
蚌埠人:现在确实是10个区了
六区+四新区 (2014-03-05 17:14) 

而且新区发展很快,新区激活了很多土地。
绕过了宝安龙岗,市里直接管,虽然GDP算宝安龙岗的,
但就好像深圳单列一样,很多政策审批中央直批,减少很多行政环节,更有利于管理发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