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横幅,没有报纸上的祝贺广告,没有总结大会,更没有央视转播的庆祝晚会,5月15日,金华兰溪在低调中度过了她撤县建市30周年的纪念日。
相比两年前磐安的复县30周年纪念活动,兰溪从官方到民间都显得异常平静,除了当地报纸三版上的一篇文章和几个自媒体公众号的情感回忆,人们再没看到其他和撤县建市30周年有关的字眼。
官方唯一介绍的,是在前天上午的2015中国·兰溪枇杷节开幕式上,兰溪市委副书记蔡艳说了一句“今天还是兰溪撤县建市三十周年的特殊日子”。
三十年前的5月15日,也就是1985年的5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兰溪撤县建市,兰溪也成为全省第一批撤县建市建市的县级行政区。
那个时候,我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村庄的有线广播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为了找寻这段历史,前天,我找到了当年兰溪撤县建市的文件和相关报道。
编号为浙政[1985]56号的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专门下发了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撤销金华地区实行市管县的通知》。通知有五项内容,除了兰溪“撤县建市”外,还包括撤销金华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升为地级市,设立婺城区,同时将原金华地区的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等县划归金华市管辖,将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和江山四县划归衢州市管辖。
不过1985年7月7日《金华日报》的头版头条消息显示,“兰溪市成立大会”的日子是在当年的7月6日。
消息还称,中共兰溪县委改为中共兰溪市委;原任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书记改为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书记。兰溪市委书记王子良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他要求全市人民把兰溪市的成立作为建设兰溪的新起点,新目标;团结奋斗,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把兰溪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安定的“小上海”式的新型工业城市。
当时兰溪市的市长名叫孙忠焕,市委副书记名叫郭学焕,孙忠焕之后做过台州市委书记、杭州市市长;郭学焕之后当了兰溪的市委书记,之后又当衢州市长、书记,省交通厅厅长。
4年前,孙忠焕回到故地兰溪,深情地对昔日的下属说“我是兰溪最后一个县长,也是第一任市长!”
如果说现在义乌是最近20年金华各县市区的“老大”,那么,兰溪就是金华过去五百年的“老大”。兰溪于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县。因为水,兰溪在历史上地位突出。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誉,民国元年(1912年)兰溪被定为一等县。民国三年(1914年)废金华府设金华道,辖金、衢、严3府19县,道尹驻兰溪,民国五年(1916年)移驻衢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9月置兰溪实验县。次年8月设兰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金华府8县及建德、桐庐、分水等共11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撤实验县复为普通县。
计划经济时期,兰溪集中了金华70%的工业,贡献了金华50%以上的财政收入,光一个兰江冶炼厂的用电量就相当于整个永康的总和,各级领导调研和改革会、学习会常年不断。
兰江大桥成为钱塘江上游第一座现代公路大桥,兰江大厦则是金华第一家三星级涉外酒店,在全省第一个系统规划县级城市的新区建设,凤凰股票成为中国第一只异地上市的股票,是当年上海滩的“老八股”之一……
金华民间有句老话,叫“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年年报记载,1985年年底,兰溪有土地面积1214平方公里,人口60.6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7.05万人。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年农业总产值31667万元,工业总产值72753万元,名列全省三甲。
次年出炉的《一九八五年国民收入年报》显示,1985年兰溪人均社会总产值1967元,人均国民收入797元。
到1985年年底,兰溪被国家商标局授予著名商标证书的商标有4个:兰溪化工厂的“凤凰”47型洗衣皂,兰溪塑料厂的“海鸥”聚丙烯包装杯,兰溪味精厂的“兰江”味精和兰溪农药厂的“农灵”敌百虫原粉。
这些许多人至今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老兰溪辉煌的见证。
1987年兰溪财政收入超亿元,在浙江省率先成为亿元县。1994年,兰溪被评为中国百强县,名次排在第57位,是金华唯一一个进入百强的县。
时至今日,一切辉煌皆属过去。1996年,兰溪人从未担心过的GDP总量第一次被义乌超过,兰溪人知道了什么是“危机”!再之后,国有企业风光不再,大批工人开始下岗。
义乌、东阳、永康相继撤县建市后,兰溪不再是金华的“老大”,就连市委书记原先由金华市委常委兼任的惯例也被打破了。
2002年,兰溪GDP约百亿,在浙江综合实力位列34位,只能算中等发达县市。但是周边的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等已经是全国百强县市,相比之下,兰溪反而成了“欠发达县市”。
兰溪人最引以为荣的工业也很快掉到了金华的中游位置。
兰溪人头顶上的光环从此不再,在与义乌、东阳、永康人争论时,我们自觉地把自己排在他们的后面。
用兰溪一位市领导的话说,“这些年兰溪人一直在爬坡,我们没有骄傲的本钱,只有脚踏实地干。”
兰溪人提出要“追赶跨越、重振雄风”,并用十五个字概括发展的方向,即“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
兰溪人爬坡是有收获的。2006年,兰溪就实现工业总产值251亿元,增长32.6%,增速列金华市第一位。2014年,兰溪规上工业产值接近800亿大关,进入金华前三甲。“康恩贝”已经成为民族医药产业的一面旗帜,以“红狮水泥”为代表的兰溪水泥建材企业的生产量已经占据了国内十分之一的产量,而“中国纺织名城”的金字招牌同样有沉甸甸的份量。
与此同时,兰溪的城市面貌也在发生质的改变,城市建成区面积与永康持平,兰江上的大桥数量有七条之多,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整体搬迁兰溪办学,浙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已经在兰溪开建。
最新出炉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显示,兰溪进入了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市)和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两个排行榜,其中在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市)排行榜中排名第79,在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排行榜排名第57。
甚至还有兰溪老乡开玩笑地问我“你看现在兰溪的市委书记都是金华的市领导(注:政协副主席)了,永康书记我看还不是呢,这是不是说兰溪的地位比以前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