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432阅读
  • 40回复

[设计更名][讨论]舍弃“西安”还名“长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03-09
舍弃“西安”还名“长安”



www.xawb.com 2005-02-28


  ■贺克毅


  古今中外,国家或大都市的名称,无不是历史文化发展积累凝结成的丰碑。名称就是无形资产,无价的名称就是无价的无形资产。在中国的城市名称中,其价值之巨大,没有哪一个能比得过古都长安的。舍弃“西安”,还名“长安”,扬长安文化,树长安名碑,是这座名都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名美长安好,这人们已有了一定共识。将西安建设成国际大都市,“大唐元素”一处处被发掘出来,其中有正在打造的曲江文化……这一切都使人们进一步思考:恢复长安名称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着。


  西安名称,是封建没落阶级的“小中原文化”意识的产物。“小中原文化”是对“大中华文化”的矮化。唐之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从长安东移,封建统治阶级为了他们自身的政治利益,以“小中原文化”为核心,要“西安”和“西宁”的西部社会,而不要西部有一座象征国家历史意义的大都城,于是“长治久安”的长安,便被降格成西安了,成了与“西宁”同一意义的地方城市。这是唐之后至清的封建帝王们为了显示他们自己“小中原文化”的中心权位,有意而为之的结果。


  中国是大中华,不是小中原。振兴中华不等于振兴中原。振兴中华使得我们今天有必要宏扬大中华文化。华夏第一古都,它显示的是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决不是只图“西部安宁”。


  西安名称,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强变弱,由盛转衰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期是汉唐。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汉唐都曾执世界之牛耳。唐之后的封建社会,总体说来步步滑坡,没有哪个王朝是能够望汉唐之项背的。所以,今天把“振兴中华”、“和平崛起”又借喻为“重振汉唐雄风”。长安是汉唐首都,不消说,她是“汉唐雄风”的象征。汉族和汉文化,始于大汉;一些国家的唐人街,来自对大唐的自豪。类似事实很多,都有着巨大的“长安价值”和深远的“长安意义”。即便现代人在西安形成的“长安画派”,也不言西安,而以长安为名。今天西安的书画人士,他们作品的落款,都是“长安×××”,还未见到有“西安×××”的。就是今天被发掘出来的“长安古乐”,也没有称作“西安古乐”呀。这诸多事实,既说明对“汉唐雄风”的怀念,也说明对“振兴中华”、“和平崛起”的企盼。当然更饱含着对自己祖国由强变弱,从而曾被侵略瓜分的这种国耻事件的激愤情感。长安城正是这三者综合一体的纪念碑和纪念塔。可见,长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西安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的。


  西安名称,会把诸多的好事业,都噎得半死不活的。比如说,唐诗与长安、日本文化与长安、宗教文化与长安、长安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及长安与丝绸之路等,都是很好的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可以立出许多的研究课题。它们都与长安血脉相通,但都与西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搞成“唐诗与西安”、“西安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西安与丝绸之路”等,不仅立课题感到提法别扭,就是硬着头皮进行研究,也会噎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再比如,长安文化,这本身就是大品牌,可囊括汉文化、唐文化、周文化和秦文化。这样表述,顺天地,合历史,在情理。且研究开发起来,路广阔,识厚深,对振兴中华文化,形成中国和陕西文化产业,都多有推动作用。但如果说成“西安文化”包括了汉文化、唐文化、周文化和秦文化,恐怕就啼笑皆非了。


  西安名称废化了长安,把一座曾是国家首都的名都,污化成了废都。在世界四大古都中,长安的城市发展史是3100年,建都史1152年,比她历史短的雅典、罗马、开罗,都未改名,可中国的长安却被更名为西安了。就是说,人家都非常爱护地保留着他们宝贵的名都遗产,惟独中国把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长安名都这笔超级遗产,让西安这件背逆其内涵的偏安的外衣严严实实包裹起来,使其光彩掩埋于堆土之中。长安名称被西安名称废化了。我们应当治废治污,美体美容,及早恢复原名。西安的价值在长安。西安的优势在古都,古都的优势在汉唐,汉唐的象征是长安。1996年9月,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在西安召开,有五大洲39个国家51个城市的代表团参加。并发表了《西安宣言》,宣称“历史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遗产”。这样重要的国际会议为什么在西安召开?不是因为这里是西安,而正是因为这里是长安。长安是国宝中的重量级国宝!无论应当现代化到什么程度,也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人文打造,既应当以保护这座“历史名城”为其出发点,也应当以美化这座“历史名城”为其归宿。


  肖云儒说得好,“历史的西安……不只属于西部,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这“历史的西安”,正是长安。在今天的地球村,我们缺少的正是中国自己的名牌。这“属于世界的长安”,不正是响当当的名牌吗?不重视这名牌,不就意味着我们自己真的傻睡得醒不过来了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03-09
支持恢复长安,“西安”偏局一偶的象征,是明王朝硬强加于西安身上的!
长安——是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称呼自己的居住地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03-09
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03-09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

严维【忆长安·五月(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进膳甘瓜朱李,续命芳兰彩丝。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丘丹【忆长安·四月】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尝酎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谢良辅【忆长安·正月】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谢良辅【忆长安·十二月】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瑞气遥迎凤辇,日光先暖龙池。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鲍防【忆长安·二月】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杜奕【忆长安·三月】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青门几场送客,曲水竟日题诗。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郑概【忆长安·六月】忆长安,六月时,风台水榭逶迤。朱果雕笼香透,分明紫禁寒随。尘惊九衢客散,赭珂滴沥青骊。陈元初【忆长安·七月】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吕渭【忆长安·八月】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范灯【忆长安·九月】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樊珣【忆长安·十月】忆长安,十月时,华清士马相驰。万国来朝汉阙,五陵共猎秦祠。昼夜歌钟不歇,山河四塞京师。

刘蕃【忆长安·十一月】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御苑雪开琼树,龙堂冰作瑶池。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03-09
本贴与君子兰发的西安应复名长安一贴内容相同!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03-09
中国六大古都之西安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文章编辑:天啸录入 添加时间:2004-11-19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adjs/adtxt1.js">
  2. <script>
西安概况: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也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西周直到唐代,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历时1100余年,其中汉、唐两代,更是西安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堪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周秦汉唐四大遗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珍贵的文化遗产。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的第一站就是西安,因为在外国人的概念中,历史上的唐朝才最能够代表中国。
西安地理:陕西省省会,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全市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总人口647万。是我国东部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中部,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西安还是连接北京与西北、西南的通讯枢纽。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西安自古帝王都”,为中国六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南京、杭州)之首,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市,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自古以来,西安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的重要城市.西安市内、郊区、地下地上都埋藏和保存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奇珍异宝,堪称一座天然的“立体历史博物馆”。特别是1974年在西安东郊发掘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和1980年发掘的铜车马,轰动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西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西安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同时西安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极大地推动了西安的工业企业的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古城西安必定绽放出新的活力。

西安历史:公元前11世纪,兴起于周原地区的周人把活动中心移至今西安城西南沣河流域。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其子武王后在沣河东岸建立镐京,统一华夏,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丰镐两京隔河相望,镐京为西周王朝政治中心,丰京是祭祀宗庙场所,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前,这座京城一直被全国各地诸侯奉为"宗周"。春秋战国时期,来自陇南(今甘肃天水一带)的秦人崛起于关中盆地。秦武公和秦穆公时,设立了西安附近最早的县--杜县(前687)。这是西安地区行政区划的开始。战国时代秦国先后迁都栎阳(今阎良区武屯乡一带)和咸阳,今西安城区附近成为咸阳的郊区。秦统一全国后,在今西安北郊建了许多著名的宫殿,如阿房宫、章台宫、兴乐宫、信宫等。地方上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建制,设内史辖京畿各县(内史政区与官职同名,为郡级建制),今西安市辖域属其管辖范围。秦末楚汉相争,咸阳宫室被毁。汉高帝七年(前200)建都长安(秦咸阳郊区一个乡聚的名称,在今西安西北郊渭河南岸)。惠帝时构筑长安城墙,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垣周长25.7公里。主要宫殿位于城的南部,宫殿面积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2以上。除宫殿、衙署、达官显贵府第和宫廷作坊外,有9个商业区和160个居民闾里。城市规模宏大,建筑密集,街衢通达,交通便利。西汉高帝二年在原秦内史地设置渭南、中地、河上三郡,分别领有今西安市辖地。高帝九年(前198)撤销三郡复置内史,治长安城中。景帝二年(前155)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西部改为右扶风,左内史改为左冯翊,称为"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这三者既为地区名,也为官名,与郡守相当,共同管辖京畿地区。征和四年(前89)置监察区司隶校尉部,三辅属之。西汉末平帝元始四年(4),分京兆尹置前辉光、后承烈二郡。西汉末年,王莽废汉称帝,国号"新",改长安为常安。新朝天凤元年(14)分三辅为师尉、翊尉、光尉、京尉、扶尉、烈尉六尉郡。东汉复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隶于驻洛阳的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治所迁至高陵,右扶风迁至槐里(今咸阳兴平)。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黄初二年(221)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244)改为京兆郡,今西安市属5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代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20余县。唐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天?元年(904),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废宫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南闭朱雀门,又闭延禧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五代、宋、元时的长安城。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京兆府为雍州,后又改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复为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沿用,辖有长安、万年等10余县。北宋时的长安城,人口减少,已失往日风采。长安城周围地区,宋金两代仍在城中置京兆府统之,辖长安、万年(樊川、咸宁)等14县(金12县)。元初仍置京兆府于长安城中,至元十年(1273)改为安西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又改为奉元路。明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明太祖将次子朱木爽封为秦王,镇守西安。明将五代、宋、元的长安城向北、向东加以扩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规模。清代在西安城的东北隅修建了满城,占有今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其他街巷一如明代。清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宁陕(今县)等2厅。1913年,民国政府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41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后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1928年,割长安城及近郊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市复归长安县。1933年再设立西安市,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6个直辖市之一。1938年长安县迁至城南大兆镇。此后不久西安市再次撤销。1941年复设西安市,改为陕西省辖市。1947年再次升为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辖12个区,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1953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又改为省辖市,同时把原来12个区调整为9个(今7区除阎良,再加上长乐区、阿房区和草滩区)。从此以后西安市的领属关系再未发生变化,但所辖区县不断变迁,直到1983年才稳定。
【兵马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一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共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宽六百一十二米总面积达壹万肆仟贰佰陆拾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六千个真人大小的陶俑。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世界奇迹。

【华清池】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侧,东距西安30公里。华清池因为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名声远播,其实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骊宫;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也都在这里建立行宫;唐代更是大兴土木,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并正式改名为“华清宫”。

【大雁塔】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四公里处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六百五十二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印度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而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的。大雁塔一座楼阁式砖塔,塔身呈方形锥体,风景秀丽,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必游之地。

【钟楼和鼓楼】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地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

【骊山风景区】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风景秀丽。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骊山山腰有一座老君殿,是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山腰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石洞,这就是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藏身之所,洞边有一座小亭子,名为“兵谏亭”。每到夕阳西下之时,整个山坡笼罩在一片金黄的微光之中,宁静平和。

【西安碑林】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碑林现有7个大型陈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现展出的碑石达1000余方,其中多数是唐人所刻。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等各种书体,还有机会一睹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亲笔刻石,以及王羲之、苏轼等名家的墨宝。

【西安半坡遗址】半坡遗址,即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约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并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太白山风景区】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地质构造特殊,植物繁荣茂盛,动物草种类多样,第四纪冰川雕刻了千古杰作“太白三池”,千百年来,池水清澈,一尘不染,若遇天气晴朗,阳光折射,湖面放射出五光十色,刹是迷人。“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银光四射,景致格外壮观美丽。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气势恢宏,璀璨夺目,矗立于曾是十三朝帝都的西安,与大雁塔遥相呼应,向人们诉说着昨日的辉煌,展示着今日的风采,昭示着未来的希望。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络绎不绝,把她视为周秦汉唐的艺术殿堂,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廊,在这里观展徜徉,品评鉴赏,留下美好的记忆,带走无尽的向往。

【小雁塔风景区】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友谊西路东段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荐福寺创建于唐代(684年),初名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百日献福而建立的寺院。小雁塔修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10),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别有一番韵味。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陵(含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形。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尚未挖掘。

【清真大寺】西安清真大寺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内,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荣获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5-03-10
支持用“长安”,而且应该用繁体字书写的“長安”!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傢子!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5-03-12
连中华人民共和国都简化,您的繁体长安就慢慢YY吧。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延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传
南北朝分立 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 古代至此完
民国乱纷纷 浊酒数从前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03-13
改名长安,在同时附上一个别称——西京。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5-03-14
从明初到现在也好几百年了。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5-03-16

支持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5-03-16
以下是引用Franc.She在2005-3-13 9:55:12的发言:
改名长安,在同时附上一个别称——西京。


好建议!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5-03-16
如同舍弃现代生活,回到古代一样无趣。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延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传
南北朝分立 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 古代至此完
民国乱纷纷 浊酒数从前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5-03-17
以下是引用Franc.She在2005-3-13 9:55:12的发言:
改名长安,在同时附上一个别称——西京。


同时建议北京正式名称还是为北平,别称——北京


南京复名江宁,别称——东京


武汉别称——南京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5-03-17
以下是引用云边谷口在2005-3-17 13:44:20的发言:


同时建议北京正式名称还是为北平,别称——北京


南京复名江宁,别称——东京


武汉别称——南京


油饼!油饼!太油饼!

(瓦考,终于凑构10个字了)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5-03-17
以下是引用北极星在2005-3-17 13:50:59的发言:
>

油饼!油饼!太油饼!

(瓦考,终于凑构10个字了)



你不会标点符号都算上了吧呵呵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5-03-17
北京叫北京,南京叫南京,上海叫东京,西安叫西京,武汉叫中京,广州叫粤京,沈阳叫盛京,长春叫满京,重庆叫巴京,成都叫蜀京,海参崴叫海京,台北叫台京,香港叫香京,汉城叫韩京,拉萨叫藏京,乌鲁木齐叫疆京,乌兰巴托叫蒙京。。。。。。唯独日本东京还名江户。
federico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5-03-18

日本不是尊崇神道吗,那就改东京为“神京”好了呵呵

[em01][em01][em01]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5-03-18
西安在清朝时是西安府长安县,长安之名尚在,进入民国后取用了府名,就成了西安大于长安,长安最后成了郊县到现在的郊区。其实地名的变化确实在好好的把握。我支持用长安之名!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5-03-19
干脆一步改到底,把中国的国名也改成“夏朝”就更完美了。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延
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传
南北朝分立 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 古代至此完
民国乱纷纷 浊酒数从前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5-03-19
以下是引用东方血脉在2005-3-19 1:41:44的发言:
干脆一步改到底,把中国的国名也改成“夏朝”就更完美了。


那西安改叫"镐"?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5-03-19
夏现在还不确定,干脆中国还是叫周吧,西安叫宗周,洛阳叫成周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5-03-21
以下是引用温涛在2005-3-18 23:13:07的发言:
西安在清朝时是西安府长安县,长安之名尚在,进入民国后取用了府名,就成了西安大于长安,长安最后成了郊县到现在的郊区。其实地名的变化确实在好好的把握。我支持用长安之名!

你看看民国初年的地图,哪有“西安”二字?正宗的“长安”!

30年代叫“西京”。

[em02]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5-03-23

在西安恢复成长安的同时,还建议,


把北京改名为范阳,秦朝的范阳郡,唐朝的范阳节度使,绝对比个无数地方都用过的北京要专业,


把南京改名为建邺,六朝古都,都称建邺,相比之下,南京这个名儿算个什么,历史上总共才呆在建邺两百年.


把武汉改名为江夏,武汉居然还是个合并词,那里能跟上复古的形势,强烈要求恢复赤壁大战时的江夏之名.




如果单单要求把西安改名,我是绝对不同意.哼哼!!!!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5-03-23
楼上好象和西安有仇似的。[em04]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