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王健的“20大都市圈”论!!!(原文附后)
王健的基本思路是:中国有平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而每个大都市圈大约需要成片的平原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所以中国只能摆下20个大都市圈(小平原不能形成都市圈)。东北人口稀少但有大片平原,能形成较多的都市圈,容纳更多的人口;而西南人口较多却平原稀缺,不能形成足够多的都市圈来容纳当地的人口,所以只能往东北迁移。
质疑一:每个大都市圈大约需要成片的平原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资料(详见http://ijs.cass.cn/files/rbzl/dx.htm),
日本的三大都市圈的平原面积分别为:东京圈的平原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关东平原),大阪圈的平原面积为1600平方公里(大阪平原),名古屋圈的平原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浓尾平原)。
质疑二:东北的大片平原都能形成大都市圈?
同样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资料,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然后依次是石狩平原(4000平方公里)、新潟平原(2070平方公里)、浓尾平原(1800平方公里 )、大阪平原(1600平方公里)。由此可知,日本的三大都市圈并不是建在三个最大的平原上,比大阪平原和浓尾平原大的多的石狩平原和新潟平原并没有形成都市圈。
质疑三:都市只能建在平原上?
山城重庆和填海造地的香港便是绝好的反例。
结论一:都市圈范围内并不需要全是平原,按人均城市面积120㎡计算的话,1000万人口的都市圈只需要在都市圈范围内有1200平方公里的平原面积即可。
结论二:随着平整土地技术、交通技术和城市规划的进步,人们不但可以利用平原来建设城市,还可以利用台地和缓丘来建设城市。利用台地和缓丘来建设城市,不但有利于山区人口就近城市化,节省人们的进城成本,加速山区人口城市化的步伐,从而有利于减少山区的水土流失和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少占用平原,可以节省大量耕地。
结论三:大平原未必都能形成大都市圈,要形成大都市圈除需要能平整的土地外,还需要有较好的水资源、光热资源、地质资源等自然资源;同时还需要一定的人文和社会条件。
结论四:建都市圈不应一个模式、一样大小(小都市圈上千万人口即可、大都市圈可容纳),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
中国形成20大“都市圈” 区域经济重心必然北移中国经营报/刘晓午
在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微妙变化的关键时刻,《十一五规划建议》正式公布。该《建议》在关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同时,首次提出城市群概念。
什么是城市群,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未来5年,中国区域经济经济重心是否会发生变化?
日前, 本报记者就“十一五”区域经济的热点问题,对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健进行了专访。
20大都市圈招财聚宝
《中国经营报》:《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你对《十一五规划建议》高度关注加强城市群建设持何看法?
王健:城市群的提出对于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因为在“十五”之前,区域发展主要的提法是沿海和内地,后来转为东中西的提法,“十一五”规划将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上提出城市群的概念。
《中国经营报》:都市圈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
王健:都市圈战略是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的都市圈必然形成。粗步估算,到2030年中国迎来人口高峰时,我国人口总量为16亿。按届时75%的城市化率计算,城市人口总量为12亿。增加的城市人口如何安置?
城市化和都市圈是唯一的出路。由于中国的平原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其中90%在东、中部,约100万平方公里,所以未来增加的城市人口也必然集中在这里。如果每个都市圈以120公里为半径,覆盖的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则东、中部平原地区可以摆下19大都市圈,加上位于四川盆地的成渝都市圈,将形成20大都市圈。
目前中国仍有9亿农村人口,因此仍有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结构变动的巨大势能。即便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到75%,与发达国家5%的农业人口比率仍有差距,所以都市圈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以GDP8.5%的年增长速度来计算,到2030年中国GDP总值将达到105.8万亿元,而20个都市圈将占到85%,创造出90万亿元的GDP,平均每个都市圈创造4.5万亿元。
西部难形成都市圈
《中国经营报》:20个都市圈似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多,而西部地区少,这是为什么?
王健:的确如此。目前有12个省区没有布局都市圈。这是因为都市圈只能建在平原,没有被纳入都市圈的省区,主要原因是省区内没有足够的平原面积。例如东部的福建省就没有纳入都市圈,福建的福州、莆田、漳州和泉州四大平原面积总计只有1865平方公里,其间还被山川与丘陵分割,不能连成一片。
中国的西南地区更是“地无三尺平”。虽然人口接近两亿,足够组成三个大都市圈,但只有四川盆地的平原面积可达3.9万平方公里,具有组建都市圈的条件。西北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广人稀,主要城市间的距离常达数百乃至上千公里,无法在较小的地域内形成需求规模,因此都不具备组建都市圈的条件。
《中国经营报》:大量都市圈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如何解决西部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王健:实际上都市圈的战略作用之一就是缩小地区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发展差距一直在扩大,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太过明显。一是靠近海岸线,有利于对外经济交流、发展贸易与吸引投资;另一个优势就是占有中国主要的平地资源,有利于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由于天然禀赋的区位不可能改变,东部地区的优势将长期存在。而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因为远离沿海,又缺乏平地资源,无法充分展开工业化和承载大量城市人口,如果没有人口移动因素,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将面临长期阻碍。
实施都市圈战略后,可以在东部平原地区最大量地吸纳城市人口,包括从西部地区转移的人口。相对来说随着人口增加,东部人均收入上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西部地区因人口流出,农业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人均资源占有量都能获得提高,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可以相应缩小了。
《中国经营报》:对于不具备发展都市圈条件的西部地区,发展之路应该如何走?
王健:重复走东部沿海地区的老路是不可行的。许多西部省份是资源大省,山水秀丽,在区位、交通等处于劣势。因而必须做大做强资源类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
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如果重走制造业加工这条路,竞争优势非常少,同时浪费了和破坏了资源和环境。
区域经济重心必然北移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影响下,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似乎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GDP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你认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心正在北移吗?
王健:从短期来看,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投资的重心由南向北移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标志是上半年山东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广东,从全年来看,山东成为第一工业大省问题不大了。广东从改革开放开始占全国GDP3%,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3%,它的经济总量增长离不开外资,特别是港资的推动;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中国利用外资发生了变化,外资开始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同时投资结构和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以欧美资金为主;进入新世纪,外资开始关注环渤海地区,大量资金开始从珠三角和长三角转向环渤海地区。
外资的流向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外需是我国经济主要推动力量,今年1~9月份,我国GDP增长9.4%,而我国出口增长31%,对外资的依赖度非常之大。因而外资的流动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经营报》:外资为什么要从南向北转移呢?
王健:主要在于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布局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正进入工业化的加速时期,中国不可避免地迎来重化工业阶段。在这种经济结构变迁下,中国经济增长重心也要发生变动。
上世纪80年代是轻型增长模式,在短缺市场环境下,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轻工业投资较快。改革开放后,香港向广东转移了家电等轻型制造业,同时这些轻型产业市场需求相当好。因而在十多年时间内,广东经济持续增长。
而到了90年代,长三角承接了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的高科技电子产业的转移,迎来了高增长。到了90年代后期,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从家电转向住房和汽车,房地产和汽车的爆发性增长拉动了钢铁、水泥的等原材料行业的增长,而北方特别是那些资源大省经济增长自然表现抢眼。
《中国经营报》: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伴随资金由南向北转移,人力资本流动有什么特点?
王健:资金和人口的流动将相伴而行。在本轮经济增长中,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表明人力资本也开始向北转移。从长期趋势来看,非都市圈地区的人口必须向东、北部的都市圈地区流动,加入那里的城市化进程。
根据测算,各都市圈之间的人口移动规模将超过1.4亿人。需要移出人口最少的是长沙都市圈,约185万人;需要移出人口最多的是成渝都市圈,需要移出人口接近7000万人。可接纳人口最多的是位于东三省的哈尔滨、长春和齐大(齐齐哈尔、大庆)都市圈,可接纳1.2亿人。从这个趋势来看,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从西南到东北方向。人口流动可能是波浪式的,西南地区的人口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向东北地区流动。
《中国经营报》:在资金和人力资本由南向北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是否会酝酿一次变革?
王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从调整空间结构中寻找经济效益空间的压力必然显现出来。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在东北部13个州,在只占国土面积不到四分之一的区域内,集中了全美国50%的人口和70%的工业产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南部和西海岸地区新经济的兴起,出现了人口和产业重心向西南部地区移动的趋势,到了90年代中期,西南部地区的人口和GDP首次超过东北部地区,开始分化出新的经济重心。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城市群或都市圈式空间结构为区域经济的调整方向,可能正是走入了世界经济空间结构变革的大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