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年平均入海径流量581亿立方米,输沙量8.68亿吨,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输沙量居世界第二位,单位体积含沙量居世界第一位。黄河的泥沙90%以上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深厚的黄土层构成,这里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质疏松,生态脆弱,特别是经过人类长期垦伐之后,自然环境更加恶化。因此,黄河在历史上就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这种现象有加重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产沙量比70年代增加25.2%,比60年代增加38.5%。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输沙量却在逐年减少,50年代平均输沙量13.2亿吨,60年代10.89亿吨,70年代8.98亿吨,80年代6.39亿吨,进入90年代入海输沙量降至3.9亿吨。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孕育着更大的隐患。
黄河历史上就是一条地上悬河。近些年来,由于河水过量开发,流水的主槽河底得不到冲刷。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底,致使河底高于两边河滩,河滩又高于河岸外的地面,黄河已变为二级悬河。黄河犹如在山脊流水,两面是深谷,形势极为险峻。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和土质构造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所以我们将来面对的也是一条多泥沙的黄河。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巨量的泥沙,使之变废为宝,是中华民族的大事。
黄河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夺大清河道在东营市的渤海入海,到现在,这条流路已运行了154年。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在苏北入南黄海,这条流路共运行了737年,与前者相比,这条流路可称故道。至今在苏北仍保留着这条黄河故道,每年有28亿立方米径流入海。笔者对这两条流路进行了对照比较,认为后者优于前者。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条流路进行比较。
国土资源和海洋权益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它的水域在法律地位上等同于领土。黄河的泥沙在渤海每年都能淤造新的陆地,这些新陆地与原来的水域在法律地位上相同,因此,对我国的国土资源没有任何贡献。
苏北海岸线平直,由于缺乏向海突出的陆角,领海基线基本与海岸线重合,海岸线外12海里以内是我国的领海,12海里以外就是毗连区。在苏北沿海分布着广阔的辐射沙脊群,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140公里,总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世界罕见。在苏北沿海有一个特殊的水动力系统,东海前进潮波与黄海旋转潮波在这里复合相会,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使沙脊外围区域遭受冲刷,泥沙向沙脊区核心搬运,沙脊得到淤积、抬高,逐渐裸露出水面、并陆。现在零米理论基面以上的面积正以每年8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向海方向每年延伸0.5公里,即我国的领土正以较快的速度向海延伸。遭受冲刷的区域是老黄河口和古长江水下三角洲,老黄河与古长江都曾在苏北沿海遗留下大量的陆源物质。现在每年从北面来自老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泥沙有1.09亿吨,东面来自古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泥沙有2.02亿吨。如今长江口南移,黄河北徙入渤海,原来的遗留物质总有枯竭之时,沙脊群成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动摇,缺乏可持续性。上述沙脊中心的淤高只能说是原来遗留泥沙的重新整理分配。
如果黄河能回归苏北的老黄河故道入南黄海,每年可向这里提供8.68亿吨的泥沙。黄河泥沙70%~75%沉积在河口及近海区,即6.08亿吨泥沙用来淤造陆上和水下三角洲。黄河的陆上三角洲将像鸭嘴一样伸向南黄海。另有2.6亿吨泥沙随强大的黄海旋转潮波系统向南运输,供辐射沙脊群成长发育,相当于现在老黄河水下三角洲提供泥沙的两倍多,足以保障辐射沙脊群的可持续增长。到那时,零米理论基面以上的面积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向海推进的速度也将同时加快,我国的领土面积随泥沙的大量注入而迅速增加。黄河陆上三角洲和辐射沙脊群同步向海推进,改变了苏北平直的海岸线。将三角洲和沙脊群向海一侧的基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新的领海基线,基线的内侧就是我国的内水。我国的内水水域和陆地面积双双获得增加,绵延3万平方公里的辐射沙脊群将很快变成我国的新领土和内海(见图),这是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特殊的赏赐,对待这样的恩赐不能谢绝,世界任何其他地区都不存在。黄河回归故道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国家大事。
新淤陆地的环境影响
陆地和海域对人类来说,是两笔不可缺少的互补性资源,它们应该相互穿插分布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世界人口正在向海岸集中,经济中心和大城市往往分布在沿海,离海最远的大陆总是有大沙漠存在。海洋与大陆有类似的对称性分布,河口是海洋生物生产力最活跃的海域,世界90%以上的鱼类及其他有重要价值的水产资源分布在海岸带地区。远离大陆的浩瀚的海洋上难觅生物的踪迹,犹如陆地沙漠。可见,海岸线两侧蕴藏着人类生存最丰富的资源和最优越的环境,人类改造自然应该尽量增加海岸线长度,而不是相反。
渤海实际是一个海湾,它实现了陆水相互穿插分布。渤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3780公里,在我国的四大海域中,渤海的海岸线与面积比是最长的。因此,渤海的每一片水域都是有用的,这样的陆海分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洋的功能。在海洋上,海湾是最宝贵的,它有漫长的海岸线,开发海洋首先集中在海湾。由于向周边省市提供了交通、旅游、水产、气候等各种海洋资源,我国在渤海建成了环渤海经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渤海为人类作出如此大的贡献,但并没有得到善待。长期以来,渤海遭受污染,所幸这一问题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比污染更严重的是填海、淤海、向渤海要土地,实际是扼杀、毁灭。淤湾造陆与填湖造地同样违背科学性。1954~1976年,黄河在渤海每年造陆24.9平方公里。近百年来,仅就黄河所造成的淤积,渤海水域正以比尧舜时代快8倍的速度缩小。淤积陆地的增加,就等于海域面积的缩小。随着海域面积缩小,海湾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也相应缩小。随时间推移,黄河泥沙对陆地和海洋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将越来越清楚地体现出来。例如随着海域面积缩小,纳潮量相应减少。在东中国海,潮汐在水动力系统中,其能量占80%以上。随水动力系统的衰弱,海洋对泥沙的搬运能力、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自净能力、与外海的交换能力等都会降低。就海洋生物学来说,潮间带、浅海、深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如果潮间带和浅海被填埋,整个生态系统也就破坏了。前面已提到,近海蕴藏着最丰富的海洋资源,淤积和填海都是从近海开始,它们所造成的危害非同一般。特别是渤海位于华北地区,干燥是基本的气候特点,新淤陆地向海推进,原来的陆地变得离海更远,气候会变得更加干旱。
与渤海相比,南黄海是开放性海域,新淤陆地对环境的影响小得多。南黄海已属我国南方,南方的特点是湿润多雨,即使到了远离海洋的内陆,也不存在干旱的问题,新淤陆地不会导致原陆地变干旱。
新淤陆地的社会价值
正如前述,渤海与南黄海分别属于我国的北方和南方。自1855年黄河改道入渤海,到1992年,现在黄河口附近已淤造新陆地2700平方公里,这片新陆地普遍存在盐碱、风沙、干旱的问题。南黄海的沙脊群区域位于暖温带季风区,属海洋性气候,每年降雨量960~1168毫米,年平均温度14℃~15℃,全年无霜期210天以上,气温的年变化及日变化均较小,冬天比沿岸陆地暖和,1月份平均气温3℃~5℃;夏天比沿岸陆地凉爽,7月份平均气温25℃~26℃。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是一片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鱼米之乡。
关于河道的选择
在苏北入海的黄河故道有737年的行水历史,期间并没有发现对海洋有不利影响。如果黄河回归故道,对现黄河口的生态环境会有一定影响,但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也会在苏北沿海建立起来,仅此一点应该说是对等的。
苏北黄河故道已停用154年,年久失修,需疏浚整修之后方能使用。这条河道两旁已兴建了众多的厂矿企业、城市、农村。铁路、公路、南水北调等国家大型工程穿越河道而过。淮河水系在这附近,黄河与淮河水系如何协调值得研究。因此,河道是否仍然适合黄河这样一条大河行水需要进一步考察勘探。这条河道是黄河决口泛滥之后自然形成的,从地质地形来说无疑仍然适合黄河行水,从经济方面来看比挖一条新河道更划算。即使需要挖一条新河道,其走向和位置与这条故道也不会偏离太大。
现黄河流路行水154年,与两岸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黄河穿过华北地区,干旱、缺水是其基本特征,黄河两岸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对黄河的依赖性很强。黄河回归故道,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众所周知,黄河的季节变化特别显著,8、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的33.7%,同期输沙量占全年的54.6%。如果选择8、9月份在苏北入海,其余时间仍利用原河道在渤海入海,每年将有4.74亿吨泥沙输入南黄海,这相当于长江一年的入海输沙量,对苏北老黄河口三角洲和辐射沙脊群的生长发育将大有裨益。8、9月份正值北方的雨季,不需要农业灌溉用水,水库也不需要蓄水。三门峡枢纽工程已具备对黄河水沙的调节功能,现黄河流路可专门用来行水,以满足沿黄两岸的用水需求;苏北的老黄河故道只用来排沙,供三角洲和辐射沙脊群生长发育。因此,这一方案对北方用水影响较大,如果调配得当,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南水北调是华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水源,再增加一些调水数量,完全可以弥补黄河回归所造成的用水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