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49阅读
  • 37回复

[首都]京与都的分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6-21
一、辨析京与都
1、京,本义是指人工筑起的高丘。
甲骨文下部是一个土堆,土堆上建有一个塔形的亭子,用以观察敌情和民情
《诗经·小雅·甫田》:“曾孙之庾(曾孙所有的露仓),如坻如京(多如沙堆和高丘)。
《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像高形。”引申为国都京城。
2、都,本义是指有先君宗庙的城邑。
金文左边是"者",表声;右边是“邑”指古代有先君宗庙的城邑。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又引申指首都。
3、京与都的分工
对比可知,京,偏于武功;都,偏于文治。若把中国比作围棋的棋局,战乱时争天下,宜居于边角,和平时坐天下,宜居于中原。所以,可在中原建“都”,统御四方。在边角要地建“京”,利于攻防
1条评分
曲径通幽 奖励 +5 颇有见地 2011-06-22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6-21
二、为何要有京与都的分工(本节内容选取自 一箭清风 《御天中原》,本人略加编辑整理)

1、中原---天然的控御九州之所,华夏文明的心灵归宿

御中,即为天帝之势.天帝之势在中,那何谓中?
曰:中者,和也;中者,公也;中者,枢纽也;中者,正也;中者,德也;中者,“譬如北辰,据其所而众星拱之”也;“中者,心也,物之始也”;中者,都会也;中者,中国也!所以,自古中州当为天帝之势,天帝之御所!

那天下中势何在?
曰:御中之势在中州,在中原。中原为“天下之中”,此所以中原如此气势磅煌之气象,非在于其形势之雄盛,而在于天下形势水陆之中枢。


《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其中七州与豫州河南相接,于是遂以豫州为天下之中。而以更广袤之中原审视,中原之势可以超越河南而涵盖黄淮平原,即今安徽江苏淮北部分,于是,中原乃西以函谷关(潼关)接关中;北以孟津通河东;以河内接河北、接齐鲁、东接两淮、西南接荆湖、川蜀……

而,如果以“米”字形形容天下九州之关系,则中州即为字形交叉中心。也因而,天下之中即为此,也由此,通观天下古今兴亡事,自古天之兴亡,势必决之中原:决霸天下,中原为决战之所;安定天下,中原为中枢之要;一统天下,中原为集势之都,丧乱天下,中原则又为分势之末。所谓“天之兴亡,望之中原;争于天下,决之中原;安于天下,取之中原;统于天下,集之中原;乱于天下,分之中原!” 所以,天下中控之天势,无过于中原。
所以,中原自古以来为中国政治之圣治之所,在于中原之天然的控御九州之所,在于其天然的中国之象征,在于其文化之归属,在于其华夏文明的心灵归宿,在于这个伟大文明的正统与认可…… 中原即以其雄厚的政治文化资本雄踞中国政治文明的中心,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6-21
2、中原的弱点

然中原,四战平荡天地,空有雄略可以持无形之地,空有风华可以立无势之处!上北下南前后左右不及河东不及关中不及河北不及齐鲁不及两淮不及荆湖不及川蜀……所以,雄者以为薄资强取四方,弱者只得哀恸于天命之不惜。每及乱世,中原风流不再,只有无数呼啸着亡灵的阴风阵阵。


中原虽为雄俊冲逞之所,却非英雄崛起之处,据平荡中原而崛起者难,而处四角强形竞起者易,所以,逐鹿决战虽在中原,而竟起称雄却在八方。据八方之强形巨势,因天时,据地利,得人和而从容经营一隅,强兵精政,攻守自如,略地以积小形为巨势,遂成霸业,乃后逐鹿中原以取天下矣!此当为争天下之法之章


西汉统一天下,以关中为基本,扩展两翼,决战中原;东汉刘秀以河北为资,而后取中原;曹操以山东河北为资,决于中原;唐创业于河东,而后入据关中,抚定关陇,而后东出以争中原;五代中三代起于河东而拥有中原;朱元璋争天下,以东南为资,西平陈友谅,东平张士诚,北定山东,而后席卷中原,然后北上下燕都……


而于中原竟起者却鲜有底定四方者,唐末朱温征战数十年雄霸中原,却终于被河东势力背后偷桃,北宋崛起而能平荡天下,基于五代之奠定基础。而据中原者却不得不面临来自强形之后的巨大威胁,契丹据燕云而北宋竭巨资以兵为势而势不振;金据燕云晋阳而北宋璇亡;蒙古据关中燕京而金转转而灭。而在中古以前亦不乏其例:商据中原而为西岐周所灭;周迁东都而为秦灭;东汉据东都而关中遂乱而亡国;晋据洛阳而为匈奴刘渊所灭;北魏迁东都而后亡;古来据中原者,为关中河东河北势力所绝命之多矣,黑云压城般成为据中原者的心理阴影。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6-21
3、中原虽弱,却可汇集天下之强形

然,虽则据中原形弱,但据周边之强形而不据有形弱之中原,则强形虽强但终究偏霸一方而无法君临天下,不幸者更是终遭覆灭,原因即在于得中原者可以汇集四方强形之势,偏霸一方终究无法绕开中原而汇集天下强形之势能,所以,中原虽弱,却可汇集天下之强形以对一方偏霸之强形,如果说四边强形以自身强大之能霸取天下,则中原却以借四方强形之力而王道天下,这即是中原无以伦比的御天之势。


但换言之,若中原失御四边之势,则风华中原即为破荡天地,在于四边强形侵入中原之易,在于四边谋霸必决于中原。于是,据中原者必须面对中原之严峻攻守形势。


中原地势据天下之中,而很不幸的是中原腹地基本无势可依,而环踞中原者皆为天下之形胜巨势,而称为巨势,在于其险峻之山河,而险峻之山河必然纵横延绵而逐渐消失,中原之势于是就就利用这种延绵地势中的鸡肋小势抗衡边角之大势,也因而中原之攻守形势就此弱而涣散。于是,据中原者必须对自身攻守形势有较明确的认识,据中原者,无过于洛阳、汴京。其他如项羽都彭城(徐州)、三国魏都许昌都不过战时行为而不足论。而都洛汴者,因其天然的黄河横切东西,而形成沿河东西交通线,连通关中河东河北齐鲁天下四大巨势.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6-21
只知道,春秋时郑国有一城叫做京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6-21
4、结论:历史障碍的突破----设文武双都

我们不妨再回头深思中原为都的问题。即中原地处四战,曾无一地可谓永裕,然多少雄奇壮丽的煌煌帝基却设于此,却又因此地而基业焚荡,兴衰沿革数千年后,顾祖禹叹道:“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图复河南,分列四镇,求十年无事而不可得也。”《读史方域纪要》立都河南有诸般文中所述之优势,却又往往不免败亡于周边跋扈巨势下,那如何突破这个历史障碍呢?也许需要今人的思考。


笔者以为,最佳合理方案当为设文武双都,以文都于中原,武都于周边山河强形。天下大治则利在都中原枢纽,天下丧乱则利在都四角巨势。征战天下待四方底定,则文都于中原河南,经营四方,泽被万里;设武都于四角形势巨塞,战守之资一以俱全。旦天或有不虞,则进入战时国家政体,迁都四塞巨都,以获攻守巨资以应对,而后以河南为资为枢纽以控御四方。尤其当边寇入侵,战守不利下,则务必慎重,待渡过艰危,则还于文都,但虑及迁都必涉及到国公大臣等即得利益集团的钳制而不得实施,则必须立战时国都法,一旦艰危之势已成,则不由得反对,断然迁都,万不可于走投无路之际而后作鸟兽散,战时国都的要义在于无论何时保证一个国家政令和指挥中枢的完整和有效性,而这对于国家能否迅速有效地解除国家危机有着极端重要性,一个政府只有在政令能畅通的时候才具有其权威性,反之,政令不通则天下乱,乱者群盗起而枭雄崛,并在危机预防上先行消灭可能导致内部群雄竞起之形势环境。如北宋之亡,实为意外,当金人南下之初即议迁都,则可不必言去,何者?国之屏障河东河北俱在,战守之资俱在,何以言去?而当金人再入中原,河东河北屏障已失,则中原战守之资已去,中原之势已去,何以再可都弱资无资之中原?如去金陵、关中、襄汉均可渡此难,国家政令通畅、国家不致瘫痪、国力不致耗尽、群盗不至崛起、形势不致丧尽、国势不致不可为。时以留者不留而去者不去,北宋遂横遭此祸,中土遂成天裂也!本章最后,笔者回溯北宋范仲淹说过的一句话 “洛阳险固,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 难道此不为文武双都之意乎?(注,文武双都是一箭清风的观点,我目前主张一都三京)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6-21
5、为何要都中原 事关国家性格

而论及中原之势,实因涉及都中原而自然形成的国家性格,这点与都边角巨势之政权有很大差别,在于对经济文化文明的巨大影响,在一个文明竞争为基础的时代,这点更需要注意,因为大凡选都的确立即已经注定了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将来在文明史中的地位和定局.

大家若有兴趣,可以看一箭清风的长篇连作《强形巨势 霸天下之资》。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12058324_0_1.html御天中原 是其中的第七篇,具体的分析我都没选取,我所撰贴的《 解析河朔国防及非国都场所》也属于这个系列,原题是《擎天河朔》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6-21
三、未来的设想-----一都三京及其分工
这篇已发在画质为界,不重复发了,可以看我的帖子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8429516--19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6-21
一个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四、一个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历代首都的称谓问题
先秦没有普遍的政区设置,首都估计是用所在城邑的名字
秦以后历代首都与所在各级政区名称关系,先列个表

朝代             首都      所在省级政区           地级政区           县级政区
秦                 咸阳              ---                     内史                咸阳县
西汉             长安               司隶                 京兆尹             长安县
东汉             洛阳               司隶                 河南尹             洛阳县
曹魏             洛阳               司州                 河南尹             洛阳县
西晋              洛阳              司州                 河南郡             洛阳县
东晋南朝       建康              扬州                 丹阳尹             建康县
北魏    洛阳              司州                 河南尹              洛阳县 
东魏    邺     司州      魏尹     邺县
北齐    邺     司州      清都尹    邺县
西魏北周  长安    雍州      京兆郡    长安县
隋前期         长安             ——                      雍州              大兴县、长安县
隋后期   东都    --      河南郡    洛阳县、河南县
唐初    京城    关内道     雍州     长安县、万年县     
唐中    西京    京畿道     京兆府    长安县、万年县
唐末    上都    ?       京兆府    长安县、万年县
后梁    东都    --      开封府    开封县、浚仪县
后唐    东都    --      河南府    洛阳县、河南县
五代后期  东京    --      开封府    开封县、浚仪县
北宋    东京    京畿路     开封府    开封县、祥符县
金后期   中都    中都路     大兴府    大兴县、宛平县
南宋    临安    两浙西路    临安府    钱塘县、仁和县
元朝    大都   (中书省直辖)  大都路    大兴县、宛平县
明初期       南京/京师          (直隶)                  应天府             上元县、江宁县
明朝    京师    京师(北直隶) 顺天府    大兴县、宛平县
清朝    京师    直隶省     顺天府    大兴县、宛平县
前民国          北京              京兆地方             -----                   大兴县、宛平县
后民国          南京              南京市                  ----                   ? 
总结,秦到南北朝一般用县的名称,南宋用所在府名,其他朝代一般叫某京或叫某都,其中,金元也可以说用首都所在路的名称,国民政府开始设市,用所在市的名称
根据  夕阳西下的指正有修改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6-23 16:47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6-21
援引学派?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6-21
观点比较新颖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6-22
我国核心区(现代以来)分布
我国核心区(现代以来)分布
[ 此帖被zhaohz在2011-06-22 10:41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6-22
可以看出来,
1、河南、湖北地处我国中部,通达性最高,在人口中心附近,  河南是中原之地,湖北九省通衢,当然是核心区,
2、京津冀是我国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3、沪苏是经济中心,又紧邻中原,朔江西上可直通内陆
4、山东连接了京津冀、沪苏二要地,三者一起屏障中原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6-22
说的不错啊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6-22
这个核心区的西方和南方有广阔的地方作缓冲,有大量的山地可设防,又缺乏强敌,所以相对安全,我的意思是外敌很难从这两个方向灭亡我国。
    我国的软肋在东部沿海和鸡脖子。这里强敌环饲、缓冲地和易于防守的山地都很缺乏,外地若要打击以至于灭亡我国,这里是首选的入侵地。
    陆地上唐亡以来,最终重的威胁都来自东北,近代的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日寇都从这里入手。现在陆地上最可能的的威胁则来自蒙古边境和朝鲜半岛,所以,陆地上,京津极重要,也是比较危险的地方。
    海路、长三角和京津最易遭侵,从这里可直接进入内地,平原广阔,不利防守。山东中部多山,情况要好不少。近代鸦片战争,英军到南京,切断经济命脉,清朝服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都从北路占领北京。抗日战争,日寇从两地同时下手。
    所以两地都很重要,也都很危险。因为危险,南京、北京不宜做首都,因为重要,就有必要设陪都。郑汴地区,到二地距离相当,都不远交通便利易于控制,有有了一定的缓冲,相对安全,可设首都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6-22
古代,威胁来自塞北游牧民族,,陕甘为西路、河东(山西)为中路,河北为东路。中路最以防守,河东的多山脉复杂地势使得河东被纵横切割成七个相对封闭之大小盆地:自北而南,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沁水盆地。不同盆地之民众因地理条件不一而气质风尚均有不同,河东地处高原而大部地瘠,不利作物繁殖,此已在《诗经.唐风》中略有体现,而后世自然条件亦略同,这使得河东民风务必淳朴、厚实和勤俭,而这种品质在乱世却是天下精兵悍将之所出,,河东失大同盆地,则可在忻州盆地之北面恒山天险再建第二道长城,构筑内三关(偏头、宁武、雁门关)、并在太原构建第三道屏障,以此两道天险雄关,阻遏游牧势力的侵入。即便只剩太原孤城,也是“太原拒守,云中(大同)之寇,未敢南牧也。”而河北却只能倚靠中线二三大城勉强阻隔,此所以宋辽宋金之主战场皆在河北而非在河东之因。
   陕甘稍弱,但也足以防守,河北一马平川,最为脆弱,所以,唐朝以前斗争中心,能力破强敌,唐朝以后,斗争中心转到东北,我们就悲剧了。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6-22
郑汴地势平坦,兼有黄河悬顶,不如向西或北找近山之地,建设新国都,如洛阳或淇县等。
0主任公署;1省、大区和直辖市;2县市自治(下设区办事处,边远设乡镇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6-22
古代,北方外患多,是前沿,南方是大后方,首都不能窝在后方,像宋明,敌人未到,就想南迁,不足取,所以都建都北方。但又不易离前线太近,就像皇帝可以御驾亲征,但不宜赤膊上阵打冲锋。明朝首都离前线太近,往往一夕数惊。
现在外患多东部,西部川陕是后方,首都不宜建在西部,离前线太远,但又不能在南北二京,所以中原首选,西部也建一陪都,以备不测,西安可也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6-22
引用楼主zhaohz于2011-06-21 12:03发表的 京与都的分工 :
.......京,偏于武功;都,偏于文治.......


围一围。

燕国的下都
明朝的中都、兴都

不知文治在何。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6-22
引用第18楼夕阳西下于2011-06-22 16:17发表的 :
围一围。
燕国的下都
.......

朋友,不要断章取义,我是在对本义分析时得出的结论。二者引申义并无不同,像西安、洛阳历史上即叫过京,也叫过都的。你若要认为首都都称为京或都称为都,我也不反对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6-22
核心区??旦夕可下

无论是否重要,我只知道一点头在头的位置,心在心脏的位置。他们都很危险,随时要了我们的命,但是你能将头搬到肚脐眼上,心脏搬到裤裆中吗?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06-23
引用第19楼zhaohz于2011-06-22 18:20发表的  :
朋友,不要断章取义,我是在对本义分析时得出的结论。二者引申义并无不同,像西安、洛阳历史上即叫过京,也叫过都的。你若要认为首都都称为京或都称为都,我也不反对


你的总结变成我的断章取义,这么说来,你的总结本身就是断章取义。
二者的引申义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你没有找到。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06-23
Re:一个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引用第8楼zhaohz于2011-06-21 14:59发表的 一个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
朝代             首都      所在省级政区           地级政区           县级政区
秦                 咸阳              ---                     内史                咸阳县?
西汉             长安               司隶                 京兆郡             长安县
东汉             洛阳               司隶                 河南郡             洛阳县
曹魏             洛阳               司州                 河南尹             洛阳县
西晋              洛阳              司州                 河南郡             洛阳县
东晋南朝       建康              扬州                 丹阳尹             建康县
北魏    洛阳              司州                 河南尹              洛阳县 
东魏    邺     司州      魏尹     邺县
北齐    邺     司州      清都尹    邺县
西魏北周  长安    雍州      ?      长安县
隋后期   东都    --      河南郡    洛阳县、河南县
唐初    京城    关内道     雍州     长安县、万年县     
唐中    西京    京畿道     京兆府    长安县、万年县
唐末    上都    ?       京兆府    长安县、万年县
后梁    东都    --      开封府    开封县?
后唐    东都    --      河南府    洛阳县?
五代后期  东京    --      开封府    开封县?
北宋    东京    京畿路     开封府    开封县、祥符县
金后期   中都    中都路     大兴府    大兴县、宛平县
南宋    临安    两浙西路    临安府    钱塘县、仁和县
元朝    大都   (中书省直辖)  大都路    大兴县、宛平县
明朝    京师    京师(北直隶) 顺天府    大兴县、宛平县
清朝    京师    直隶省     顺天府    大兴县、宛平县
前民国          北京              京兆地方             -----                   大兴县、宛平县
后民国          南京              南京市                  ----                   ? 
.......


这个也是错漏连篇,
秦代的咸阳县不带问号跑。汉高元年改咸阳县为新城县,后废。元鼎年间于旧县地置渭城县。
西汉没有京兆郡,只有京兆尹,行政长官与之同名;东汉没有河南郡,只有河南尹。后面不说了。
西魏北周的?为京兆郡
五代开封府一直有2个首县,开封和浚仪;河南府一直有2个首县,洛阳和河南
如果明朝用的是(北直隶)的话,那么元朝就应该是(腹里)。如果元朝用的是(中书省直辖)的话,那么明朝应该用(六部直辖)。谭其骧的明代图册中京师、南京沿用的是《明史》,但《明史》的写法本身是错误的。

隋前期——长安——无——雍州——大兴和长安
辽前期——上京——上京道——临潢府——临潢和长泰
辽后期——中京——中京道——大定府——大定和长兴
金前期——上京——上京路——会宁府——会宁
明初期——南京/京师——(直隶)——应天府——上元和江宁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1-06-23
引用第20楼youyuan于2011-06-22 18:41发表的 :
核心区??旦夕可下
无论是否重要,我只知道一点头在头的位置,心在心脏的位置。他们都很危险,随时要了我们的命,但是你能将头搬到肚脐眼上,心脏搬到裤裆中吗?

愚以为
1、一个国家,首都的位置不是唯一确定的,是可以迁移的。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援。
2、头和心脏与之不具有可比性
3、你若是反对迁都的,也许该换个比喻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1-06-23
引用第21楼夕阳西下于2011-06-23 00:02发表的 :
你的总结变成我的断章取义,这么说来,你的总结本身就是断章取义。
二者的引申义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你没有找到。
.......

就像说“共和国的官员,应该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你也可以找出很多例子来反驳。
“断章取义”你不愿接受,就还给我无妨。
二者的引申义都有好多条,别说有一定区别,说有很大区别,我也不反驳你。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