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转):
“名不正则言不顺”,人的名字就代表着一个存在的生命,是一个人一生的符号标志,因此,名字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所起名字中包含丰富的内涵。古云“遗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佳名”,起名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人且如此,更何况一个城市呢?
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城市的发展都与城市的名字有着密切的联系。出门在外,劳碌奔波的游子口中最经常提及的便是家乡的名字,而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在各种谈判场合、文件合同当中的家乡的名称更是不可或缺。最近,恰逢“什么最能代表平顶山”活动开展之际,我们在讨论什么才是平顶山的市标、市花之前,是否应该先将目光投向我们可爱家乡那“可爱”的名字上呢?
1957年春天,中原大地上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诞生了,她被取名为“平顶山市”,“平顶山市”这个名字是沿袭“平顶山矿区”而来,而“平顶山矿区”则源于地质勘探部门定名的“平顶山煤田”。“平顶山”是当地百姓对那座“顶平如砥”的山峰的俗称,用它命名周围的煤田尚可,而用来作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则欠典雅。“平顶山市”这个名字,听起来俗,读起来拗,说起来土,写起来繁,既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又易与国内其他八九处“平顶山”混淆,而且就其代表的意思来看,甚至有限制城市发展的可能,用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难如人意的。
我国城市和行政区划的取名主要有三类:或依山取名,或依水取名,或沿用古名。按说“平顶山”属于依山取名的一类,但就依山取名而论,优于“平顶山”的名字实在是很多。古人不称“平顶山”,而称“平山”。若取名“平山市”或“平阳市”(平山之阳),比起“平顶山市”起码要简洁一些。另外,平顶山的西面是落凫山,落凫山因东汉叶令王乔有乘凫仙术,往来于叶县、洛阳之间,在此起降而得名,落凫山西面是龙山,取名“龙山市”更好,中华民族是崇拜龙的民族,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寓意深远。
若依水取名,也颇多佳名可用。平顶山市横跨湛河南北。你可不要小视这个不起眼的湛河,它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十三经》之一的《周礼•夏官司马》一篇载:“河南曰豫州,其浸颖湛。”“浸”是灌溉的意思,“颖”即颖河,“湛”即湛河,可见在夏商周三代,湛河是中原主要的可用于灌溉的河流,若取名“湛水市”或“湛浦市”也是不错的。
要沿用古地名,可供选择的也不少,今天平顶山市东郊古城村,北魏时期曾设置过高阳县,“高阳”之名甚有来头,黄帝的孙子颛顼帝,氏高阳,后来炎帝部落也曾在平顶山一带生活过(现白龟山水库一带原有炎帝庙,现被淹没),为什么不可以取名“高阳市”?今天平顶山市西郊五矿一带古代设置过龙阳县,因在龙山之阳而得名,取名“龙阳市”,响亮且充满生机,当然还可以叫“应都市”,今天平顶山人已经认可了“鹰城”这个别名,以“应都”做市名,自然会给人以历史文化的丰富感,而丰厚的历史文化本身就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地名属于文化范畴,在平顶山这块古老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兴城市,其名字应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上的这些名字以及各种典故参考了潘民中写的《平顶山历史文化谈片》一书,看完之后我颇受启发,就个人而言比较喜欢“龙阳市”一名,既是依山取名,又是沿袭古名,蕴含着一定得历史典故,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这里是龙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以此为名,定有百益而无一害。
一个人的外表可以不美丽,但是一定要有内涵,城市也一样,作为一个平顶山人,谁不想在人前谈及自己的家乡时,能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来自炎黄祖先的家乡而自豪?谁不想在经济发展中,能为拥有一个与其他城市相提并论时更响亮更吸引人的名字而骄傲?谁不想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和感染上家乡厚重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带给我们的不同寻常的自信?那么,从现在开始,加入到呼吁平顶山市改名的队伍中来吧,爱家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能为家乡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上。从改名开始,做一个了解家乡文化历史的人,做一个在这个社会中明白地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