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
政区长期来看处在一个简化又复杂化的过程,近代以来变动幅度一直非常大。
施行律令制以后,日本效仿
中国唐朝的
道-州-县-乡-里制度。
定立了
道-国-郡-乡(前称里)四级
体制,道为虚级。
如,山阴道-出云国-意宇郡-大草乡。
乡是最下位的
行政单位,统辖管理50户居民。日本的户是所谓乡户,1户10人到100人,一般为25人左右,乡户下又分为小家庭组成的房户,这是为了适应日本当时较原始的氏族社会状态和照顾拥有奴婢的乡间土豪。乡基本相当于中国的里(100户,600人)
部分实力较强的乡逐渐脱离郡,开始与郡平行,同时乡之下又衍生出村,时间点在11世纪。
进入幕府时代后,律令建制逐渐名存实亡,实际上以武士行政和庄园制为依归,到江户时代最终演化为江户三百藩,在名义上还存在的令制国之外,形成另一套体系。
明治维新后,在王政复古旗帜下一度名义上沿用了律令体系,比如在虾夷地,煞有介事的设立了北海1道,11国、86郡,作为地理分区。后改为3县,又再废县改为道辖14支厅。
但总趋势是废藩置县近代化,毕竟藩才是执掌实权的所在,从江户三百藩改制为府县藩三制并行,总数为305个,再进一步合并为72个府县→47个都道府县。
转换的过程中一度出现
道-府/县/支厅(国/藩)-市/郡-(乡)-町/村的局面。
比如这个奇葩
地名:
北海道根室国根室郡根室梅枝町
↓
北海道根室县根室郡根室梅枝町
↓
北海道根室支厅根室郡(根室郡现已改为根室市)
由于乡制混乱,有的仅相当于一个村,有的又与郡平级下辖数村,于是首先废除。
道制除北海道外也于1889年废除。
市/郡的设立则比较类似
台湾的省辖市与县并立的情况。
明治初年首先将较为繁荣的城镇地区设置为区,后来改名为市。
郡的来源一方面参考了令制郡,一方面郡及町村的
规模依据其实是为了配合地方上乡贤的势力范围,但由于其实很少有郡规模的乡贤,郡反而成为了强化中央影响力的机关,所以郡级被地方势力反对而趋于虚化。
经过多次整并后,最初平均面积仅5平方公里的町/村规模越来越大,很多都达到了当前中国乡/镇的规模,开始直属于郡,后来更进一步直属于都道府县。
(与中国『村』-『组』、台湾『村/里』-『邻』对应的是『大字』-『小字』)
于是形成了
从行政级别上
都/道/府/县-市/町/村/特别区从规模上
道-都/府/县/支厅-市/町/村/特别区-(区)应用到台湾,则是
州/厅-市/郡-街庄KMT设立台湾省后,改州厅为县,改郡为区,改街庄为
乡镇,于是变为
县-市/区-乡/镇,此外又引进省辖市,院辖市等制度。
不久又将州级规模的大县复古为中国县,郡级区则废除消失,原来的县(州)辖市分别成为院辖市省辖市县辖市,于是县辖乡镇市的局面就此出现,省/院辖市-县/省辖市-乡/镇/县辖市/区。
注:加()者表示只有部分下辖[ 此帖被magiu在2022-09-28 14:1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