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72阅读
  • 52回复

[其它]清朝即墨县衙人员编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5-03-05
好资料,来源是 县志?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5-03-05
主簿应该是县政府秘书长吧
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5-03-05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你这样比就不科学了,有为观点编造事实之嫌了。
首先你要搞清楚古代机构编制中的流官与不入流的吏区别,还有官吏与役差之分。
清代一个县中,就像你罗列的那样,撑死也就这几个官: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或主簿(正九品)、教谕(正八品),再加上巡检司巡检(从九品) .. (2015-03-05 13:51)

我们现在某些人计算官民比的时候,难道把科长、副处长、副科长、站长、股长、科员、办事员都抛掉了吗?

本帖是针对某些人说古代一个县只有几个人吃皇粮而写的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5-03-05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典吏、攒点、典史门子、典史马夫之类的,不是“未入流”,只算吏和杂役
未入流实际上是“十品官”,有正式官帽和补服(黄鹂补)的,银子也是国家发,不是县里小金库发。
不要把吏、卒、役,都弄成未入流。三班是役(衙役是役),六房是吏 (2015-03-05 13:54) 

无论是《明史》还是《清史稿》,典史都明确为“不入流”的吏,而典史门子、马夫之类,不是吏,更不是流官,不存在入不入流的问题。
虽然,一个典史,特别是在没有县丞主簿的情况下,实际权力和地位仅次于知县,远在从九品的巡检司巡检之上,但品秩却低于巡检。
还有,楼主顶楼所列的这些,即便是役卒,也是吃皇粮而非县里小金库发,即有正式财编,员额增减的权力并不在县一级。据《黄梅县志》记载:清代,黄梅县停前驿原设马八十匹,马夫四十,兽医一名;雍正六年奉示裁马十匹,马夫五名;光绪间设马七十匹,马夫三十五,兽医一名。
现在的县,县处级干部基本都是外来的和尚,即流官,特别是正职。而科局级以下,本地和尚居多。
所以我认为,我个人无论是概念区分还是类比方面都较恰当。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5-03-05
黄梅县历史上的机构编制:
清代:知县一人,县丞一人,典史一人,儒学一人,训导一人,巡检二人,驿丞一人,医学训科一人,阴阳学训术一人,僧会司一人,道会司一人。
民国三十五年:县长一人,合作社主任一人,军法审判员一人,指导员二人,督学二人,技工二人,军事教练一人;科员十五人,会计助理员一人,办事员一人 ,雇员六人,工役六人,合计四十五人,役六人。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5-03-05
回 tudou002 的帖子
tudou002:明末清初都屠杀的和饿死的差不多了,山东河北河南直隶山西陕西哪还有多少人?
张献忠到处屠杀,连自己的军队都闲人多被自己屠杀了不少。清军几次入关把山东河北人口几乎杀的和俘虏出关的差不多了。清朝下江南李成栋到处屠城。陕西、河南连年大旱。到了清初,全国到处都是无人区
.. (2015-03-05 11:29)

这其中有统计的断层,顺治八年,官方统计人丁户口1063万余,顺治十八年,1913万,一直到雍正二十六年,人丁户口2641万余,7年后的乾隆六年,统计的民数为1.4亿,乾隆三十九年,2.2亿,乾隆四十年,2.63亿,到乾隆五十九年,民数3.1亿,乾隆三十九年,因为湖北赈灾人口差额巨大,皇帝下召严查,结果第二年就多出了4353万,只能说明之前漏报严重,乾隆之前统计的是丁数,之后统计的才是人口,取最近的两个数值换算,也有6倍左右,所以康熙年间人口1亿以上是肯定有的,另外一般估计清初人口在6000万到一亿之间。

[ 此帖被chy22在2015-03-05 21:2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5-03-06
不错,收藏下

内容来自[手机版]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5-03-06
回 baby_7304050 的帖子
baby_7304050:巡检应该相当于镇长了吧?
否则为何典史不入流而巡检从九品? (2015-03-05 12:47) 

巡检独挡一面,而典史只是佐杂,所以巡检级别设的更高
/撤销省区,地市直辖中央,一级行政区有州、盟、直辖市,可民族自治。/二级行政有县、市、旗,也可民族自治。/乡撤销,行政村直属县政府,镇作为县下面的直属小城市管理。/直辖市的市区和较大的市区可分为若干监察区,不设政府,街道为城市基层自治机构直属市政府。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5-03-06
其实县丞才相当于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
要敢于破除条条框框。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5-03-06
回 一路向北 的帖子
一路向北:其实县丞才相当于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 (2015-03-06 14:57)

不能机械的用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行政机构编制类比小农经济社会的古代。至少在清代,县丞和主簿的设置“无定员,事简不备”,中期以后,一般的县,要么有丞无簿,要么有簿无丞,甚至都没有。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5-03-06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现在一个县:几十个县处级,几百个科局级。 (2015-03-05 07:58) 

新密市正处级4名,副处级40余人,正科级300余人,副科级1200余人,吃财政饭的在岗人员2.6-2.8万人,退休的4万余人。以上为正式人员,不包括企业退休、临时工等等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5-03-07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无论是《明史》还是《清史稿》,典史都明确为“不入流”的吏,而典史门子、马夫之类,不是吏,更不是流官,不存在入不入流的问题。
虽然,一个典史,特别是在没有县丞主簿的情况下,实际权力和地位仅次于知县,远在从九品的巡检司巡检之上,但品秩却低于巡检。
还有,楼主顶楼所 .. (2015-03-05 16:12) 

1、“典吏”,大虾,你自己看成“典史”了。
典史是官,典吏是吏。

2、你没有分清是朝廷发,还是小金库发。只有官员的工资是朝廷发,在考核时要接受监察部门考核的。吏、役、卒的工资是县里发,监察部门不考核的。虽然都有定额,虽然实质都是从县库里拨出来。

就像,警察的工资是国家发,联防队员的工资是小金库发。虽然都有定额,虽然实质都是县财政拨出来。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5-03-07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1、“典吏”,大虾,你自己看成“典史”了。
典史是官,典吏是吏。
2、你没有分清是朝廷发,还是小金库发。只有官员的工资是朝廷发,在考核时要接受监察部门考核的。吏、役、卒的工资是县里发,监察部门不考核的。虽然都有定额,虽然实质都是从县库里拨出来。
....... (2015-03-07 00:18) 

现在一个县基本没有国家财政出钱的。副厅级县长是省级财政开支,一般处级县长是市财政开支,科长科员是县财政开支。你所谓的联防是派出所开支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5-03-07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1、“典吏”,大虾,你自己看成“典史”了。
典史是官,典吏是吏。
2、你没有分清是朝廷发,还是小金库发。只有官员的工资是朝廷发,在考核时要接受监察部门考核的。吏、役、卒的工资是县里发,监察部门不考核的。虽然都有定额,虽然实质都是从县库里拨出来。
....... (2015-03-07 00:18) 

囧,确实是看走眼了。
不过三班六房之类只是属于县署的内设机构,相当于现在县政府的科室。而典史、驿丞都有独立的官署。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5-03-07
回 tudou002 的帖子
tudou002:现在一个县基本没有国家财政出钱的。副厅级县长是省级财政开支,一般处级县长是市财政开支,科长科员是县财政开支。你所谓的联防是派出所开支 (2015-03-07 08:34)

国家出钱是指工资实额由国家制定,即使不合理也不能随便更改。各级官府库房必须按照朝廷制定的额度发工资,全国统一。户部进行统计如果涉及官员工资会纳入统计
小金库出是指工资实额由地方制定,官员自己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各级官府库房按地方标准发,各省甚至各府之间不统一的。户部统计时不会对小金库发工资进行统计。

我发现是你们对“小金库”的理解有误,以为小金库就是部门私设的。小金库是针对大金库来的,大金库即国库,或以国库名义发放的银资。小金库就是地方库。清代国库的收入来源是关税和藩库的部分入银,这是大金库。其他税课基本都是放在地方的,除了官员、驻军工资纳入大金库统计外,其他的收入都是小金库,因为不入户部统计的。至于放到官吏腰包的收入是不入库房的,那不是小金库,而是家库(私财)了。
吏役卒的工资是小金库发,不是私财。只有幕僚、师爷、私塾教师是因是官员私下请的,才会在私财中发工资。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15-03-07 16:37重新编辑 ]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5-03-08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国家出钱是指工资实额由国家制定,即使不合理也不能随便更改。各级官府库房必须按照朝廷制定的额度发工资,全国统一。户部进行统计如果涉及官员工资会纳入统计
小金库出是指工资实额由地方制定,官员自己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各级官府库房按地方标准发,各省甚至各府之间不统一的。 .. (2015-03-07 16:24) 

请看清楚我说的意思,注意看上下文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5-03-09
很好的资料,可惜收藏帖子数满了。PS:究竟是县令以上才算官,还是从九品以上都算官?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5-03-09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很好的资料,可惜收藏帖子数满了。PS:究竟是县令以上才算官,还是从九品以上都算官? (2015-03-09 21:09)

7品以上为官,7品以下为吏。进士出身必为官,举人出身可为官吏,秀才头等可为吏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5-03-10
回 tudou002 的帖子
tudou002:你电视剧看多了吧?所有案子都知县断,他得累死。
就像中央皇帝和丞相、内阁首辅是可以审案的,但他们会各个案子都审吗?大理寺和刑部是中央专门审案的机构,而县里的刑房是专门负责县里审案的机构
....... (2015-03-05 09:09) 

是你书读少了

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清史稿·职官志》

钱实甫《北洋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介绍,民初,实行的还是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民国五年全国司法会议之后,才有审检所、司法公署的分设。


科普完之后,顺便说句,就你这样的,就别鄙视电视剧了,你多看电视剧也不至于这么浅薄。当然看电视有余力,你还是要读书。
鼓励创新,反对通名、专名复古。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5-03-10
回 临津渡客 的帖子
临津渡客:是你书读少了
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清史稿·职官志》
....... (2015-03-10 12:17) 

你的意思,现在市委书记主管全市所有事物,是不是全市的建设、审判......都有市委书记自己亲自干啊?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5-03-11
涨知识了。农业社会,广大农村的都是宗族自治的,没有那么多工业、环保、工商、质检、水利、矿产、国土等等需要管理的事。现在是后工业化时代,不可能再按照农业社会的管理方法来治理。管理社会,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省管县,撤销地级市,撤一般县级市为县,只保留原地级市市本区和有实力的县级市(如义乌)为市,归省管理。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5-03-12
回 tudou002 的帖子
tudou002:7品以上为官,7品以下为吏。进士出身必为官,举人出身可为官吏,秀才头等可为吏 (2015-03-09 23:48) 

这样呀?一直以为有品的都是官。如果八品、九品是吏(有国家编制),那不入流的连吏都不算了?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5-03-13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这样呀?一直以为有品的都是官。如果八品、九品是吏(有国家编制),那不入流的连吏都不算了? (2015-03-12 23:03)

八品、九品、不入流都属于吏。不入流也是品级,没有品级的称为卒,实际上目前中国公务员90%在古代都是卒,连不入流都算不上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5-03-17
回 tudou002 的帖子
tudou002:八品、九品、不入流都属于吏。不入流也是品级,没有品级的称为卒,实际上目前中国公务员90%在古代都是卒,连不入流都算不上 (2015-03-13 09:25)

真误导人啊。

清朝从超品到未入流都是官,有官帽,有顶子(七八九品都是素金顶),有补子(未入流是黄鹂补)。吏部能够除官、升官、转官、调官、降职和革职。
三班六房的人才是吏役卒。吏部不管。

地方官员分为正印官、佐贰官和杂职官。
像知府、知州、知县是正印官
像同知、通判、县丞、主簿是佐贰官
巡检、驿丞、吏目、知事、库大使、闸官什么的是杂职官

一般来说,正途(科举)出身人只当任正印官。
佐贰官和杂职官是杂途出身的当任的。佐贰官可以升到正印。杂职官一般不能升到正印,到县丞就打止了,除非捐到更高品级。
当然杂途也有很多饱学之士,科举屡不中的,可以被遴选为官,或被被举荐为官。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15-03-17 18:57重新编辑 ]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5-03-17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真误导人啊。
清朝从超品到未入流都是官,有官帽,有顶子(七八九品都是素金顶),有补子(未入流是黄鹂补)。吏部能够除官、升官、转官、调官、降职和革职。
三班六房的人才是吏役卒。吏部不管。
....... (2015-03-17 18:41)

你真是人才,自己好好查查,中国历朝历代(本朝除外),没一个把八九品小吏称为官的,谁告诉你吏就没有顶戴的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