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州邈县:前文我已经说了,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由于所看史料不多,心中总有一个疑惑不解:为什么满清的地方一级管理机构单位设置数量这么少,规模这么大,却一直没有出现地方势力做大最终尾大不掉,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哪怕是末期经历过太平天国超级战乱之后,就以总督为例,随便拎 ..
(2023-12-11 19:48)
其实制衡术,很多朝代都是早期设计得比较好,中期开始崩,然后改制撑一波;改制再崩就离死不远了。
清朝的制衡术的确不错,首先给了汉官的上升通道,各部门双首长制,给了汉官一个能晋升到顶级的通道,虽然早中期晋升到大学士很难,但陆陆续续总有。
其次是给地方大员独立奏事权,这是制衡术的一个大妙招。清初在江南财赋重地,甚至织造都能参予,号称织造部堂(一般是总督称部堂、巡抚称部院)。这种招式事实至今还在用。
第三是任官权下放,这是另一大妙招,任官权下放就给了督抚人事上的实权,使得官员的野望得到满足。当然保举后之后升迁之路却不归督抚掌握,这种招式事实至今也还在用。而候补制度使得官员把精力放在内卷上,这种制度会制造出更多的贪官,但对制度的冲击力大大减小。
但五省兵少并不完全是用京师压制,鲁豫晋3省的确是离京师近,京师可以压制。实际是鲁豫晋皖赣5省是汉人的内陆省份(鲁省虽然临海,但是其形特殊,不是海疆重省,只比其他4省略重一点)。所以驻军比较少,事简减官。如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也是因为甘肃事简,就不专设巡抚了。
苏浙闽粤4省是海疆重省,不是专设水师提督,就是提督兼水陆。
湘桂川黔滇甘诸省和镇迪地区都要压制少民,所以都设有提督,提督也往往设在少民地区或临近少民的地方。
鄂陕2省也算基本汉人内陆省,所以在中期之前没有提督的,鄂省最初由驻在湖南的湖广提督兼管,陕省则是由驻在甘肃的固原提督兼管。嘉庆时期荆襄山区流民抬头,所以在谷城县设立了湖北提督;陕省则短暂的把提督移到汉中,然后觉得有湖北提督够用了,又把提督移回固原,改为省城设镇(唯一一个省城设镇的)来加强,最终结果证明这个方法没卵用。实际上回民大量涌入陕西时,清廷一惯是采用谴回原籍的方法,而不是增加大员。导致西安回乱之时,陕西只有巡抚1个大员,捉襟见肘,而临近的山西、河南也只都有巡抚1个大员,问题就出来了。得远从先直隶调兵入陕,然后再把在河南野战的胜保调入陕,多有延迟,不造成大乱才怪。
直省则是旗汉事务纷杂(京师周边驻扎了太多旗兵),加上一直在防蒙古一手,所以总督提督都有。当然,肢解蒙古(各盟由不同的将军、都统节制)、固定牧场、加官晋爵也把蒙古给废了。
当然,作为清朝来说,个人认为一个重大失误不是淮海设省,那是闹剧。而是四川在人口暴增之后,没有分省,加上将军、总督、提督都在成都(唯一提督驻省城的),从人口重心来说,全部偏西。导致川东大片地区的军事压制力不够,同治回乱之后,清廷仍没吸取这个教训。最后亡国也是崩在这条线上。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23-12-11 21:3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