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055阅读
  • 141回复

[市制]论中式区划制度之独特性兼论地级区划之合理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16-02-16
(12)
若论中国传统的行政区划与苏式区划的不同,我认为突出的有三点。一是一元制与多元制之区别,二是城乡合治与城乡分治之区别,三是民族混同与民族自治之别。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们在建设新国家的道路上起步勿促,而且一穷二白,更没有成熟的行政区划理论,所以在原有区划的基础上,并在民国时期引进西方区划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了苏式区划。
区别一,一元制VS多元制。中国有两千年大一统的传统。中国虽然也在边疆实在管不着的地区实行土司制,虽然在实行“皇权不下县、县下靠宗族”的管理方式,但总的来讲,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中国并不承认多元制政治体制和相应行政区划的合理性合法性。至今,中国都是一个标准的一元制国家。有趣的是,世界上但凡是稍大一点的国家,都是联邦制(多元制政体),比如巴西、印度、俄国、美国、德国等。但中国不行。有精英公知以此为名指出中国传统的劣根性,这个不对。因为,这只是差异,而无关优劣。东方儒家传统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越南,同样不容得国内搞多元化,都是一元制,同样也不防碍发展。
在这一点上,中国没能引进苏联的多元制模式。因为传统力量使然,搞那一套,一个月都撑不了就要乱套。
第二个大的区别,就是城乡合治与城乡分治的区别。苏联虽然与欧美国家对立,但从文化上讲,它是一个标准的西方国家,所以在城乡分治的区划传统上,与西方完全一样的。中国古代则从来都没有城乡分治的概念。自古以来,府、州、县,都是一个区域的“面”的概念,好像中国古代还从来没有“点”概念的区划。府城、州城、县城之内,就是城市,四关之外则是乡村。城乡都归这个区划的长官来管理。有的地方有的时期,城乡的小区划的名字还有区别,比如城里叫厢或者里,城外叫乡或者都什么的。有的时候干脆都一个名,比如保甲,你从名称上搞不清这个保属于城区还是乡下。所以,城乡一体的管理,这个是传统。有人讲,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城市化率太低,城市从属于乡村,全国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乡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我不赞同。中国古代的城市化程度其实不低。汉唐宋元时期的世界第一大都市都在中国,估计第二至第十大都市也在中国(没排过)。从比率来讲,宋代中国的城市化率应该不低于20%,乐观的学者甚至估计达到40%以上。城市人口比较最低的时期恰恰在于清代后期到民国时期。所以,中国从城市规模上讲,还是具备城乡分治的社会条件的,之所以不这样搞,主要还是古代的政治文化理念和传统所致。
进入民国以后,实际上已经开始引进西式的城乡分治的概念。当然,引进的是二手货。不是直接学的西方,而是日本学西方,中国学日本。比如民国时期设置的院辖市、省辖市,基本上都是切块设市,所谓院辖市(相当于解放后的直辖市)的面积也不过几十、几百平方公里,几十、百把万人口。如果他们当年知道以后还会有一个大直辖市叫重庆的,非得吓死不可。
解放后,延续了这个作法。无论是民国学西方还是解放后学苏联,一样,因为西方、日本、苏联都是城乡分治和切块设市。这个情况,后来在改革开放以后有所变化,在河北、山西等省现在都没有变化过来,比如邢台市与邢台县、邯郸市与邯郸县、保定市与清苑县、承德市与承德县、石家庄市与正定县、晋城市与泽州县、阳泉市与平定县、长治市与长治县等等,还是完全延续着切块设市的传统,至今都没有完全整合起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16-02-16
(13)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是自发而不是自觉地走出了切块设市的模式。说自发,是因为当时(70年代末、80年代)也同样没有人真正认真深入地研究过这个问题和相当理论,不像现在,一个方舆论坛都有一堆人在思考和研究。所以,不可能有行动自觉,就是自发。自发者,就是跟着感觉走,觉得怎么舒服怎么弄。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力量在发挥作用。没有办法,这个力量太过于强大。就好像当年你批判孔子,但你批判孔子的那些话都是从孔子那儿学的,只不过你不知道或者意识不到罢了,你想摆脱他可不那么容易。

当时的做法是,先是省管市县,管不过来就划片派出行政公署,形成专区。市呢,设区,但切块设置出来的市,有区也不大,解决了不自己的菜蓝子问题。需要省上想办法协调县上,去保障市上。时间一长,把省上给累球得不行,说这太麻烦了,我干脆划几个县归你市上代管,你们自己协调算了。这样,地级市开始代管县。再后来,专区改市,行署变成了市政府,以前专区管的县怎么办呢?交还给省上吧,省上说管不过来,要累死的,还是请你市上代管吧。就这样,一来二去,市管县成了定势,市成了地地道道的面型区划,而不是一个点。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面型市(直辖、地级、县级)彻底占据主流,切块设市的努力,自1911年民国肇始,历80余年,彻底宣告失败。哈哈哈哈。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16-02-16
(14)

这个地方随便多讲几句。现在还有人再强调要城乡分治、切块设市,实在是不懂得历史也不懂得现实。你就不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历经民国、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共80多年,一直在推行切块设市,最终为什么失败了、消亡了呢?你不把原因想明白,把原因找出来,就跳出来重弹老调,有意思吗?我可以断言,切块设市在中国绝对行不通,以前没有搞成,以后就更没有任何出路,大家可以走着瞧。

有人说了,时代不同了,情况在发展变化,也许现在的条件就慢慢适合切块了呢?胡说。要说最容易搞成切块设市的时代,是解放以后的计划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当时引进的苏联模式,就是强调分工集约。强调到什么程度呢?连综合性大学都不许搞,要专业,你搞理工就搞理工,搞农业就搞农业。出于民国四大教授的文科名校清华大学,硬是给拆掉,变成了一个理工科名校。80年代以后再重新出发搞文史,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回来呀。所以,当时的行政取向是最有利于城乡分治区划的。其二,当时中国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在消化当中,都没有完全消化掉。既然城乡都二元了,户口都分了,搞成两个区划分开了管是理所当然的,对吧。所以,那30年间,推行城乡分治的行政区划体系,是最有利的历史时期,也是最符合当时的中国社会管理和运行体制的一种区划。即便是那么有利的条件下,切块设市、城乡分治的区划也没有占据主流,今天大势已去,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两种户口并轨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天下所向,你还想复辟搞什么城乡分治,都作梦去吧!

从社会发展的硬件来讲,随着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城乡一体、多城一体已成大势。在北京上班到河北睡觉的人多了去了。随着高铁网络的横空出世,在北京上班到天津家里过周未,都是完全可行的。京津冀都要一体化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基本完全成了城市群之间的交通网络构建,实现了城市、乡镇的建成区的基础设施无缝相接。从上海开车到杭州,一路上基本上看不到连片的乡村。在这个情况下,再搞城乡分治的区划试点,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16-02-16
(15)

中国传统区划与苏式区划的第三个不同,就是民族自治区划的引进。这个倒真是怪不到民国,因为民国确实没有搞过。国民军阀混战,各省都是独立王国,比自治区还自治区,所以也不用搞自治了,实际上都自治得不行了。再一个,民国时期倒是搞过基层的村镇自治,当然,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很快就收场了。民国时期还在清代县下的宗族半自治的乡村区划格局基础上,搞出了一套县下的市镇乡区划制度,这套制度当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解放以后被我党给做实了,使乡镇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级政府和行政区划。

在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内地相同的管理方式,设置相同的行政区划,比如西北地区。二是没有设置区划的“地方”,比如西藏地方。当然,管理比较粗放,由于地处僻远,再加上内战外战不断,民国政府从来没有认真深入地研究过少数民族问题,一些边疆调查都是学者和高校自发干的。民国在大陆搞了38年,民族数量和人口数量就从来没有搞清楚过,也没有公布过,对于他们这个社会治理水平,我们只有鄙视了。

解放后,新疆、宁夏等地称省。五十年代,陆续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对于这套区划体制,以及与这套区划相对应的民族政策,如何评价呢?请各位自己去参考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1990年代的历史以及目前的现状。此处省去5000字,请大家谅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16-02-16
有些思路应该反过来
比如楼主提到的:我国并不会因为某个标准而设市

但是反过来,既然设市(或者叫设置地级单位)了,是不是应该凑齐某些社会公共服务标准?

人口稠密,不差钱的地方,就让地方政府自行筹措齐全
人口稀少,差钱的地方,上级政府也要帮助建设一定标准的社会公共服务,该拨款就得拨款

否则无论地级县级,都仅仅是一个行政级别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16-02-16
顶楼主,该加精啊。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16-02-16
回 leexiaoqi 的帖子
leexiaoqi:有些思路应该反过来
比如楼主提到的:我国并不会因为某个标准而设市
但是反过来,既然设市(或者叫设置地级单位)了,是不是应该凑齐某些社会公共服务标准?
....... (2016-02-16 14:03) 

对呀。不用反过来,我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也是中国传统。即,不是社会自然发展到一定标准再设置区划,而是根据国家统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先设置区划然后配备条件。比如钦准某地设县,往往县城是一片平地,然后筑城设置县治,配齐官署、县学、七宫八庙之类。目前仍然是这个节奏。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16-02-16
(16)

我正在探讨中国式的行政区划体系存在哪些方面的突出问题。我总结了几个。一是自治区域的问题。二是通名混乱的问题。三是城乡分治的问题。四是级别不定的问题。五是割断历史的问题。

第一个突出问题,我已经虎头蛇尾地探讨完了。后面这个“蛇尾”是因为不容易展开探讨。

第二个突出问题,就是通名混乱的问题。中国行政区划的通名,古代是比较简单的,郡县而已。汉代以后出现州,后来随着州的泛滥,州与郡差球不多了,所以隋唐时代撤郡存州(中间出现多次反复),但在州上已冒出了道(宋代称路)。同时,唐宋时期与州并重、但比州更牛逼的府开始出现,到元代道府州的并存,造成区划相当繁冗,明初又搞了一次简化,主要是降州为县和撤县入州,这时有一些悲推的州已经降到县级了(即散州)。到清末时,中国的行政区划应该说比较乱,形成了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等十几种行政区划通名并存的现象。忘了说了,唐直明这一段,在正常区划以外,还有一种军事区划与之并存,就是镇、军等。到了民国初年,又觉得太乱,又清理了一次,这一次够狠,全部废除掉,只留下省和县。乾坤一时清朗。连杭州府都改置杭县了。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当时没有城市型区划,即市太少了。只有几个。二是省与县之间的幅度太大,如四川省辖近200个县级单位。以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根本管不过来。朱德当时从川东仪陇县走到成都要花一个月呢。三是县以下没有完善的机构,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能力极为薄弱,电影《让子弹飞》反映的情况是真的,南方北方皆然。乡镇一级的行政机构是民国时期开始建立的,到了解放以后才完善。

上述问题表明,光靠省县解放不了问题,区划太少了,必须增加。一是省县之间的统县区划,这个从来就没有缺席过,只是名称不一样。开始叫道,后来叫专区。有的时候是以驻地命名,有的时候是以序号命名,如山东省第六专区。二是不断设置市。主要有三类,就是院辖市、省辖市和县辖市。到解放时,院辖市还是比较多的,好像有十几个呢。青岛都是。三是推动建立县下区划。1930年代和1940年代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建立乡镇一级区划和机构。但你知道的,当时国民政府管不了全国,整个一个民阀割据、外敌当头,所以有的地区建了有的地区没有建,建了的也是五花八门残缺不全。直到建国以后,随着土地改革、清剿土匪、打击封建会道门等运动,才把乡镇机构真正建全、建实。中国宗法势力控制的基层农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实行了行政覆盖。这为此后的合作化、扫除文盲、男女平等、农田水利建设等一系列社会改造运动打下了基础。所以,乡镇一级区划和相应党政机构的建立,是建国以后中国实现翻天覆地变化的制度根基之一。参照印度的基础现状,不得不说,乡镇这个区划其实挺牛逼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16-02-16
(17)

从民国到建国以后,不断增加的行政区划,在增加社会管理功能的同时,也造成了通名混乱、同名不同级等问题。

如,区这个通名,现在用到了省级自治区和特区,副省级的国家新区,正厅级的直辖市市区、副厅级的计划单列市市区,正县级的市区、林区、特区,县以下的区(作为统辖乡镇的机构,曾经十分重要,在90年代以后已经基本消失)。以及许多不知道什么级别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区……不要跟我说这是园区不是行政区划,他们都实际上做实了,代管着乡镇街道呢。

同样,市也是这样。除了没有台湾式的县辖市,其他级别的市多了去了。与国外的城市交流比较搞笑,中国的市与国外的市结成友好城市或者姐妹城市,其实上中国市的面积人口比人家全国加起来都多。

第三个大问题是城乡分治的问题。这个前面说了。目前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在一些地区,如河北、山西等地仍然存在。需要打破这个框框,对市区和县进行再造。比如山西省晋城市,应该将城区和泽州县撤销,然后平分成两个均衡发展城乡兼有的城区。

第四个大问题是级别不定的问题。前面也说了。总的来说,我认为区划应该是这样的,就是你说出一个区划名称,比如中江县,我就知道这个区划是一个什么级别。不能同名同不级,级别可以反复变化。上海的崇明县长是正厅级,长江对岸的启东市长才是个正县级。这哪儿说理去。
第五个大问题是割断历史的问题。湾湾们不要指责大陆,这个问题还真不是共军造成的,至少主要不是共军造成的。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对区划进行了极为激进的改革,前面说了,就是一次性地撤除了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州、厅等机构,这倒也没什么,有一定的合理性,再加上亡国压力那么大,进行改革可以理解,但在撤旧的同时,立新方面下的功夫就太小了,而且没有太多的考量和研究。比如把杭州府、钱塘县、元和县撤销,改成杭县。比如直接把济南府剿掉,留了一个历城县。这种情况下,就是没有充分考虑杭州、济南这种区划专名的历史文化意义,如果不是后来设市是恢复,那就造成相当大的遗憾了。再比如泸州直隶州撤销时,直接改名泸县。这个也值得商榷。因为无论是叫泸州,还是恢复到明代省县入州之前的江阳县,在名称上都要比泸县好。泸县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叫过,而且也没有什么历史文化传承,再加上单字县名,与别县重音,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随便讲一句,中国古代的地名,特别是上古时期,往往是单字、专字。就单字地名,同时这个字还是专用的,只用在这个地方,比如郫县。但是,这种情况在各地人员信息交流不多的时候,是可以的,因为古代不是天天上新闻,也不是天天坐飞机出差。所以人们可以容忍这个现象。一样是川南,在唐宋时期的荣州和戎州并存,相距不到百里,也没有听说谁回家走错。一样是河北省,在明清时代蓟州、晋州、冀州并存,河北人也没有太大意见。但是到了近现代就不行了。我坐火车从北京去上海,沿途的常州站和沧州站,在老外听来、看来(拼音地名)都是一样的。同样处在长江三角洲附近的台州和泰州同样是这个问题。这样肯定很不好。所以说,重音问题是中国地名当前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最有利的时期应该是民国初年的行政区划改革时期。但是很可惜,当时只注意了解决重名问题。无疑,重名比重音更要命,当时全国有几百个县重名,光是新城县、太平县就各有四五个,烦不烦。所以,人们也就把重音问题给忽略掉了。

仅管忽略掉了,民国初年的行政区划改革还是在不经意之间无意之中解决了不少重音问题。主要是因为废州,因为州主要是单字通名,特别容易重音,所以一废州就解决了许多重音问题。泸州改名泸县,庐州撤府存合肥县,就解决问题了;湖南沅州府和江西袁州府,都废了,就存在问题了。处州府的名称没有保留,北边的滁州高兴了。河南光州改名潢川了,广州比较高兴。甘州府撤了存张掖县,赣州府也表示改成赣县。肃州成了酒泉、宿州成了宿县、苏州成了吴县,三家就不重音了,可惜后来苏州宿州又复辟了,你们一个安微一个江苏,这么近不相互影响么?抚州成了临川,这个名字本来挺好,临川才子乡嘛,可是你为什么要撤地设市时再改回去呢?你不知道你身边还有个福州么?这回高铁一通,又是两个重名车站。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16-02-16
回 鲁川 的帖子
鲁川:(13)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是自发而不是自觉地走出了切块设市的模式。说自发,是因为当时(70年代末、80年代)也同样没有人真正认真深入地研究过这个问题和相当理论,不像现在,一个方舆论坛都有一堆人在思考和研究。所以,不可能有行动自觉,就是自发。自发者,就是跟着感觉 .. (2016-02-16 11:06) 

民国时期的切块设市不是始自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吗?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16-02-16
(18)

前面讲的割断历史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建国以后出现的新地名,没有对老地名进行充分的继承,造成了地名的鄙俗化和断层。

一个比较典型的是石家庄市。这个地名所代表的这一片区域,在历史上是恒山郡,后来辟讳,改名常山郡。常山赵子龙的家乡。再后来,叫过恒州,叫过真正府。清朝避雍正的名字的音,改名正定府。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城市可以叫正定市,下辖一个不同城而治的正定县就行了。

有人讲,改名是因为治所的迁移。这个话是错的。因为前面的论证过了,中国的市,实际上不是一个点的概念。如果像西方那样,市就是一个确定的点,那就不能乱继承。中国的城乡合治的传统,造成了一个市本身就是省以下的片区概念。对吧。所以,这个片区叫什么名字,应该是有一定沿续性的。所以,石市如果叫正定市或者真定市,是完全合理的。最多,历史书上会注明:正定市明清时期治正定古城,1950年迁治石家庄。也就是说,现在市政府的驻地叫石家庄,这就行了。将市名定为石家庄,实际上就是将这一片区域的专名,由正定改成了石家庄。一个村庄的名称能代表整个区域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吗?这个是值得商榷的。

同理,汝宁府撤销以后,辖区也是有驻地迁移的现象,结果变成了今天的驻马店市。这种现象在中国比较多。

县级市也是这样。我同样认为,县级市是一个县整体改制而来的。所以县级市虽然比地级市小,但是它仍然是一个片区的概念,是一个面型的行政区划,而不是点型的区划。所以,县名作为这个区域几千年来的一个符号,同样不能够随着县治的迁移而随意改动。纵观历史,几乎每一个千年古县,都经历过多次迁移县治,但是县名却没有改过。比如“某某县原治黄龙岗(今县城西南四十里),明初因洪水迁治李家坡(即今治)”。这个例子就我编的。你不能因为迁到李家坡,这个县就改名叫李家坡县。它的名字不能改的。从民国到现在,这一百年间,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的革命,河运的衰落,许多千年县治失去了交通地位,新县城随之崛起,我统计过,90%以上的县城迁治,没有造成县名的变化。这个是坚持的不错的。比如民国时期四川省射洪县治所,从金华镇迁太和镇,但是县名不更。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也有一些可惜的。就是迁县城以后,以新县城的驻地名称取代老县名。或者撤县设市以后,以县城所在地的名称取代了老县名。

这个现象好不好呢?我也感到不好判断。我不愿肯定这个作法,但是,也有一定原因,所以不好全盘否定。举个例子,江西省清江县,境内有个大镇叫樟树。这个镇是水运名镇,药都,所以全省知名。结果撤县设市时就叫樟树市了。再举个例子,河北省束鹿县,有个大镇叫辛集,是华北地区皮毛中心,全国有名,结果撤县设市就叫辛集市了。河北还有个新城县,1914年时全国有4个新城县,一排名就数他历史最悠久,新城里面数他老,结果那3个全部被迫改名,把他保留下来了,你看多么不容易啊。结果他自己不珍惜。境内有个大镇叫高碑店,是京郊有名的大镇,所以撤县设市直接改名高碑店市去也。

还有一个现象,就为近年来冒出来的,也是严重割裂历史的短期行为,就是用旅游区的名字改地名。1915年中国有5个太平县,一排名就数皖南的太平县历史最久,结果另外4个都被迫改名给他让道,留下来多不容易,结果他依然是不自己珍惜,改名叫黄山市(县级市)。你说混蛋不混蛋。让人家好茶叶“太平猴魁”都没有出处了。这还不算,其上级,徽州地区要撤地设市了,也接着犯了更大的混蛋,定名黄山市,把“徽州”这个文化金字招牌给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当然,广东惠州比较满意,不会重音了)。老子跟儿子抢着犯浑,抢着当黄山市,小黄山市只好改名黄山区。

有许多文章都在写这个现象。我就不再一一分析了,把想到例子列出来示众就行了吧。都江堰市、张家界市、九寨沟县、武夷山市、石林市等等。最不像话的,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比黄山还浑。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16-02-16
(19)

近年来,随着撤地设市,一些古地名正在回潮。有好的现象,也有坏的现象。你说他割断历史吧,人家忙着捡老地名续历史呢,可以又续的不对,或者说水平太低,造成历史的混乱。

比如山东省聊城市。聊城这个古地名早就有了,先秦就有,战国时期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嘛。秦置县,两千年以来就没有改过名字。但是,虽然没有改过名字,但聊城始终是县级区划名称,从来也没有混成一个地级区划名称。聊城县的上面,叫博州、博平郡、东昌路、东昌府等,一直治聊城县。建国以后,专区驻聊,定名聊城专区。专区撤销设市时,问题来了,这个地级市叫什么捏?实际上,东昌市是比较合适的。大气响亮,也有文化底蕴,在水浒聊斋中不断出现的名城。宋至清,千年东昌府,治聊城县。现在的东昌府,治聊城区,也是很符合传承的。但是当时的聊城人不知脑袋出什么问题了,地级市定名聊城市,以前的县级小聊城市改名东昌区!后来一问,东北有个东昌区了,重名,没有问题,难不倒,改名东昌府区!!!也就是现在这个格局,聊城市东昌府区。整个把一千多年的府县地位倒了一个儿。倒就倒吧,我们不笑话你,你还非得把“府”字加上。

国内这类现象,就是市和区的名称,恰好把历史上的府县倒过来,还是挺多。比如甘肃省的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张掖市甘州区、天水市秦州区。在清代,情况是凉州府武威县、甘州府张掖县、肃州直隶州(省酒泉县)、秦州直隶州(省天水县)。不过,甘肃这个情况要好一样,不如聊城恶劣。因为武威、张掖、酒泉、天水等地名,在秦汉到隋唐时代,也是地级区别的名称,是郡名,只是后来改成州制,起了单字州名,原来的古郡县演化成了县名。也算是一个恢复吧。不像聊城,历史上从来没有当过一天州郡的专名。聊城这个现象是非常极端的,但也有同类,比如宜春市袁州区、广元市利州区、南充市顺庆区等等。顺便说一句,同样是在江西省境内,当年的袁州府宜春县,变成了宜春市袁州区,而不远处的抚州府临川县,还是抚州市临川区。有的改,有的不改,颠三倒四,毫不规则,这也反映出国家民政部门的地名管理上,确实没有什么思路和规则。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16-02-16
(20)

下面,论一下,我认为,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应该如何构建。这个构建是必须承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有中国自身的鲜明特点,同时充分遵重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中国的行政区划,应该明确以下四个原因:一,城乡合治原则。二、因需设置原则。三、同名同级原则。四、历史现实并重原则。

关于第一个原因,城乡合治的原则,前面已经讲了太多了。这个现象存在的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在民国和解放以后城乡分治的实践尝试,以及最后以地级市和整县改市而造成的最终城乡分治的失败。换句话讲,从理论到实际,从历史到现实,在中国城乡分治的区划是行不通的,只有把城乡合治写进原则,进行明确,统一思想,才能避免更多的回折和麻烦。比如坛内就有不少朋友在大谈城乡分治,并且作为西方的一个先进经验要求引进来。这是一个误区,是一个不应该再走进去的误区,因为已经走过了。

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型新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对现有区划进行一些调整。将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明鲜的分治型区划,进行调整和改造。特别是哪些因为分治已经明显阻碍管理和发展的地方。比如邯郸市的三个市区,那么小,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发展。旁边就有个邯郸县,同样也不大,是且没有县城。不整合怎么行呢。我认为,除了特大型城市的核心城区是纯建成区之外,多数市区应该是城乡合治的,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和统筹,至少近30年是这样的。当中国的城市化最终完成以后,整个社会的城市化率稳定下来以后,也许可以考虑进行分治试点,看一看能不能通过更加专业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我只是假设,实际上,我对30年后城市化完成以后是否有必要进行分治,都持怀疑态度。)

第二个原因,因需设置原则,前面也讲了。具体来讲,就是废除设置区划所需要的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硬指标。不要跟我讲什么人口、GDP之类,三沙市有什么???还不是设就设了。你说那是特殊情况。新疆的兵团城市呢?指标够吗?如果他们够,广东至少可以立马撤镇,再设100个县级市。西藏呢?昌都市的指标拿出来给我看看?林芝市、日喀则市的指标拿出来给我看看?四川呢,城区2万人的马尔康可以批准设市,城区人口30万以上的大县多了,怎么不批,连报到民政部都困难!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再用什么指标数字去卡区划,有意思吗?据说正在调整指标,要出新的。新的就有意思吗?新的标准出来以后,能够挡住山南市、阿里市吗?哪您费劲整新的干啥。都废了吧!没有意义。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16-02-16
(21)

中国的行政区划,自古以来就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自古以来就是区划先行,指标跟上,而不是用指标去决定是否设置区划。所以,指标没有意义!

我的主张是,设置省、市、县级区划,由国务院定;设置乡镇区划,由省政府定;设置基层社区、村级区划的调整,由市政府定。

怎么定呢?比如,我一个省,按照面积、人口、经济总量,进行论证和规划,我5000万人口,面积也不是太大,所以省以下只需要10个二级行政区,足矣。就是说,地级市10个够了。那么,确定10个市,市区就按照为区域内人口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去规划去建设去投入。一个地级市,怎么也需要几所大学、几所三甲医院吧。没有可以建,给钱给指标。

按照这个标准,河北省、山东省也许可以增加地级市。宁夏就要调整了。没有意义,要那么多,养那么多官干什么呢?四川的乡镇太多了,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必须进行调整。

对乡镇也是这样的。一个县,人口面积一摆出来,城区需要多少个街道,城区以外需要多少个乡镇区划,可以规划好,然后进行调整。像四川这种省,完全可以撤销掉一半的乡镇。比如发生过特大地震的北川县,20万人,20多个乡镇,完全可以地灾后重建中进行合并,然后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建设好中心场镇。偏不,分散了有限的资金,结果建成的公共设施没有利用率,闲着。最小的乡镇只有几百人。像东莞市这种地区,名义只有一百万户籍人口,实际的常住人口达800万以上,一个长安镇、一个虎口镇,都是几十万人口,比个县都多。你还让他保持一个镇的建置干什么。按照人口数量和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量,抓紧设置几个市区,然后将镇撤销设置若干街道。还等什么啊。不与时俱进,食古不化。当然,具体操作还是要慎重,因为撤销区划涉及到官帽子,会有人去闹事的,需要拿出一个安置方案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16-02-16
自相矛盾。不看了。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16-02-17
累死我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16-02-17
写得真好,看得过瘾!

歇口气,接着来:-)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16-02-17
(22)

如果按照因需设置的原则,解放思想,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就解决的快了。大家也不要再猜哪个地区下一步撤地建市了,全国所有的地区、盟、自治州都可以直接一次性撤销,全部改置地级市。市区小点就小点吧,慢慢发展就行,反正下面有三沙市垫底呢。

有人讲了,自治州可不能撤销,人家有多少优惠政策呢,撤了还不闹。没有关系,能解决。下面,我讲第三个区划原则:同名同级原则。

何谓同名同级呢?就是一个区划通名,就稳定确定地对应着相应的行政层级。不要一个市长出来,可能是中央委员,也可能是省委委员,也可能是市委委员,差着十万八千里。你可以提供待遇,比如管100万人大县的县长待遇高点,管10万人小县的待遇低点,但是没有必要把行政级别搞乱。

再一个,你是民族区域,少数民族多需要扶持,没有关系,给你政策就完了嘛。你这个县享受某某政策,而他那个县不享受,这就行了。就没有必要非得叫自治县。比如自治州改置为市以后,原有的政策不变就行了。中央有个名单,大家都知道就行了。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非得叫自治,只能立异,只能生事,最后苏联就是光辉榜样。

这么办:

第一、省级层面:保留省的建置,自治区一律改名省。直辖市改名为都。特别行政区暂时不变,照顾一下港灿脆弱的情绪吧。此外,还涉及到中英中澳当年签订的回归条约,别折腾了,反正地方不大,只当他们不存在。

第二、地级层面。废除计划单列市的副省级。全国的市同名同级。盟、地区、自治州统一撤销,改置为市。市是地级层面唯一的区划通名。

第三,县级层面。保留两个通名:区、县。县级市进行分类,适合作为一个省下二级片区中心的,析置为地级市,或者设置成直筒子型的地级市,其余的县级市撤销,恢复县。原有的市区,以及距市区一小时车程以内、完全可以统筹发展的县,撤县置区。重庆市改置为都以后,万州等远区,也可以恢复置市。

第四、乡级层面。保留街道、镇两个通名。为什么不再保留乡呢?因为按照因需设置原因,在县以下的二级片区的中心,即可以设置为镇。乡与镇之间的差异,主要就是指标,指标废除以后,也就没有什么界限了。统一为镇,省事。街道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域的非独立性区划单元,城市郊区联系紧密的独立聚落也可以撤镇设置街道,实际上现在就是这么干的。镇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区域。但镇不是一个点型概念,同样是中国式的城乡合治型的概念,镇区设置社区,镇区以外设置村,其实现在就是这么办的。

第五、村级层面,保留社区、村两个通名。社区适用于城镇建成区域的非独立性的区划单元,为城镇建成区之一部。村适用于城镇建成区域之外的独立性聚落。城镇郊区的独立型聚落,但与城镇紧密联系同时多数实现了非农就业,可以设置成社区。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16-02-17
(23)

综上,我们的行政区划体系就是:都、省——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这样的,一个五级九种的通名体系。这是比较照顾历史与现实的一种选择。总的来讲,与现在的出入不大,而且这种弄法非常容易执行。

同名同级的原则,就是,全国之内,只要叫都、省的,就是正省级。只要叫市的,就是正地级。只要叫区、县的,就是正县级。只要叫街道、镇的,就是正科级。这样,是最为公平的。你不要让一个直辖市的乡都搞成正县级,隔壁河北省的乡,人数比他还多,就是正科级。这是什么道理。如果某个市的地位实在是重要,比如湖北省武汉市,可以采用由省领导兼任的办法,(其实现在也是),就是省委常委兼市委书记。如果按照同名同级原则,与现状不同的是,除这个书记以外的其它人并没有级别升高,与别的市是一样的。这叫“一人得道、鸡犬不升天”。这个做法其实还是比较科学的。目前,一些部属高校就是这样办的,书记校长级别上去了,其他人全部不动。

同名同级原则,有利于让大家安心下来好好干工作,不要整天想着搞区划调整,好升官发财。比如西部某个直辖市,本来设的区都已经很变态了,从区到区几百公里,近年来还在不停地申报设区,因为设了区以后大家升官。这个搞法实在没有多少意思。一万年以后市区的连片建成区也发展不到哪个地方去。一些县的设置已经两千年以上了,两千年都没有改,你说改就改,改了以后又基本上看不出与以前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就是图个改名升官。这个没有什么意思。

同名同级条件下,直辖市(都)、直筒子市怎么处理呢?其实好办。坚持按照“同名同级”原则办,就是了。在没有按照逐级设置的情况下,在干部级别处理上可以跳级就是了。因为在你这个地区,这就是实质上的“逐级”了。

举一个例子。北京是直辖市(都),是正省级。下面的区、县,是正县级。那么,中间就隔了地级这个坎。县长升任副市长,直接由正县升级副省就行了。因为当地是没有地级单位设置的。这样实际上是最为合理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辖市不改名叫都,就叫直辖市,根据同名同级原则,就是一个中央直接管理的正地级单位。这样的话估计北京市长要哭了。而且也确实与北京地位不符。对吧。还是按照省级—县级这样的体系办比较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看起来基本合理,北京的延庆县和河北的怀来县,山水相连,而且面积人口差不多,经济实力也强不到哪里去,如果一个地级一个县级,就是不合了。那谁都想直辖了。应该同是县级。东莞市,则是地级—科级的设置,没有正县级的区划设置。当然,按照现在八九百万人口的规模,增加设置几个区也是可以的。

重庆这个就特殊一些。我认为,如果重庆直辖市改为“都”,可以将渝西各区县(即老重庆市)划成由重庆都直接管理的区县,而东部再设置万州、黔江、涪陵3个地级市。省级的“都”管辖地级的“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你不要说都、市本质上都是城市,不能你管我我管你,这个论点是错的。因为前面我分析过了,中国的行政区划没有西方切块设市的“点”的区划概念,无论是都、市、镇,都是城乡合治的面型区划,怎么就不能相互管着呢。对吧。现在的县级市还直接管镇呢,你怎么不说?在西方或者日本台湾,市镇是平级的,市不可以管镇,因为大家都是切块设置的点型区划概念,就是点大点小的问题。即便这样,东京都不是还管着一大帮“市”吗!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16-02-17
(24)

我提出自己设想的中国式行政区划的四个原因:一,城乡合治原则。二、因需设置原则。三、同名同级原则。四、历史现实并重原则。前三个讲了,现在讲第四个。

在行政区划的设置上,实际上我以前是一个复古派。我比较爱惜历史的传承,比如一个好地名用了几千年,你怎么说改就改了呢?比如这6个县同属徽州府,像一家人一样过日子,过了上千年,你怎么在民国初年废府以后胡划八划的,东调西调的,调到别的市不说,还调到外省一个呢。这不利于保持地域文化嘛。我以前是这么一个想法,总试图恢复古老的区划传袭。

后来呢,我对现实也有一些新的认识。这个现实,一个是民国至今我们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现实,二个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现实。我感到,与时俱进是有必要的,也不能完全去抱残守阙,对吧。

第一个现实来讲,在民国时期,我们实际上面临着极为困难的局面,清末几次洋入打进来就不说了,到了民国建立以后,又几次面临着亡国灭种。一个小日本就有信心三个月灭掉中国。所以,当时的人们的心态,不能用我们现在这个心态去思考和衡量,你要站在当时的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道,生存和发展两个大命题,当然生存更为重要,生存问题的真正解决,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之前一百年的主题一直就是救亡图存。所以,你从这个角度去理想,就会感到新中国在发展上摔几个跟头也是很正常的,也可以完全理解的,因为中国人此前一百年光想着怎么生存了,没心思研究发展问题。扯远了。说区划,也是这样的,就是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当时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之下,人们是不太可能去认真思考区划之于历史文化、之于社会感情、之于旅游发展之类的问题的。一个马上要被打死或者马上要饿死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乡愁”的,他想也不想,直接背起包袱就去逃命了。所以,别怪前辈,他们不容易。

第二个现实来讲,还是要面向发展。区划必须服务于发展,服务于当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比如一个古县两千年了,但是他的面积比较大,人口都接近200万人,这种情况下析置一个新县,建设一个新县城,就近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完全应该的。你总不能为了保留两千年的乡愁就不发展了。当然,新置新县也可以用别外的方式去保留历史文化,比如新置县的区域历史上本来就有过一个古县,后来并进来的,就可以恢复起来,这样接续历史。再或者,共用一个县名。这个是完全可以的,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基本上没有被采用。比如浙江平阳县,感到太大,析置出一个苍南县。如果这两个县,一个叫“北平阳县”,一个叫“南平阳县”,我认为比另外再起一个新县名要好。这样可以共用一个千年古县,共享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感。

如果我们再雄心万丈一点,会感到我们目前频繁变化的区划,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表明,我们处于一个历史上的伟大时代。一个乡村中国全面进入城市中国,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虽然宋元的城市化率也曾不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革,而且影响极为深远。这种情况下,如果区划不发生剧烈调整才是见了鬼了呢。反观中国的历史,区划调整变革最为激烈的是三个时期: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汉初这一段时间,许多古县都是建于这个时期。翻县志,“汉高帝五年建县”之类的记述极多。二、是隋代至唐初这一段时间。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共370年的大分裂,区划搞得一塌糊涂,把汉朝的高大上的“州”也给玩坏了,一百里设三州,下辖四郡五县,真是十羊九牧。所以,隋文帝、隋炀帝以及唐太祖都对区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地方志上出现最高频率的又一组年号是:大业、武德等等。三,明初。经过元朝的蒙古人游牧式的近百年管理,又把中国的区划调乱套了,省、路、府、州、县这几级,又是一个十羊九牧。所以朱元璋大量撤销了冗余的行政区划,把许多州降成了县,保留州的,则把州治所在的县省进了州。我感到朱老板还是有魂力的。但是必须指出,朱元璋当时是农民军坐天下,应该说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与我们解放初期差不多。所以,当时的区划调整保留的地名,很多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许多有传承有文化的地名被改掉了。比如河南省有一个滑州,治白马县。调整的办法简单粗暴,就是撤县入州、降州为县,这样就变成了滑县。其实白马县设置于秦,到那时已经用了1600年。如果朱元璋多找几个读书人一起研究一下,也许应该继续叫白马县更好一些。滑县旁边的浚县、淇县都是这么搞出来的,我觉得继续叫黎阳县、朝歌县比较好。

又扯远了,我们的意思不是贬老朱,瑕不掩玉嘛。我总的来看,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最大的这三个时期,都是中国社会最伟大的历史时期。四海归一、国力兴盛、明君当朝、奋发图强。所以,今天的中国,也同样又是一个这样的好时期。在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形成一些科学合理的好区划留给子孙,让他们安心用个几百几千年,这是我们的光荣任务啊。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20 发表于: 2016-02-17
(25)

目前来讲,我们的区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不少。如果按照既遵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原则,是应该进行一些调整的。

分析起来,一些古老的行政区划,实际上延续了上千年,管理范围基本稳定,后来到了民国近代以后,被打得乱七八糟。这个要一分为二。我举一个例子。四川省有一个梓州,当时在唐朝是大都市,跟成都有得一拼,是一个节度的驻地,重庆当时根本就不上算呢。后来叫过梓州路、潼川府。它的管理范围比较稳定,就是嘉陵江的支流——涪江的中下游。为什么呢,因为蜀道难,不好走,山多丘多,所以自古以来,河流水路是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在这个情况下,中国的许多区划就是基本按照水路交通来划的,而且在交通通讯条件没有革命性变化的情况下,改朝换代这个区划格局都是一直保持稳定的。四川省一直都是这样的,比如,涪江的中下游是潼川府,上游是绵州和龙安府;嘉陵江下游是重庆府,中游是顺庆府,上游则是保宁府。基本是按流域的。

上面讲的,就是说这个梓州区划或者说潼川府区划的合理性因素。在古代来讲,确实是很合理的。府城在哪里呢?有人望文生义说,梓潼!不对。梓州潼川府的府城在三台。

进入近代以后,公路逐步成为主流,水路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解放以后,铁路又修进了四川盆地,那么铁路、公路的陆路地位不断提高,水陆的地位下降,长江还好,涪江等小支流的水运就完全不通了。而以前是天险或者交通阻障的地方,现在技术修一个大桥或者打一个山洞就成了通途。这样情况下,区划的格局就完全彻底地变化了。原来潼川府的地域,现在可谓四分五裂。三台、盐亭归了绵阳市,潼南归了重庆市,乐至、安岳归了资阳市,中江归了德阳市,剩下几个县设了遂宁市。你看乱不乱。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以前这个区划稳定千年,是有道理的,后来四分五裂,同样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人类的交通通讯手段,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时期发展这么快过。

所以,怀旧或者乡愁是有必要的,但是发展更为重要。在符合发展、支持发展、面积未来的情况下,再按照遵重历史的原则进行一些合理的区划调整,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对旧潼川府的考虑是,从交通通讯条件和现实来讲,恢复这个区划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也不可否认,随着新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形成,涪江流域的潼川旧境,正在成为四川盆地正中间、成渝两市中点的一个黄金地段。以前是因为水运衰落这个地区整体没落了,划给别的市的那些县,在每一个市里面都是边缘化的地区。然而,随着2000年左右的成达铁路,遂宁第一次有了铁路,然后,四川盆地内部的高速公路网的形成,使遂宁成为四川盆地的高速公路交通中心,不亚于成都和重庆。在这个格局下,实际上涪江流域的整体复兴是有可能的。不过,核心肯定不再是三台,而是遂宁。这几年遂宁的发展是四川的一大明星,而且无疑是四川省最为有潜力的城市。但是,可惜,遂宁太小了。遂宁是从绵阳专区分出来的,当时分出来时只有三个县,就是遂宁、蓬溪和射洪。后来,遂宁县变成市区的两个区,析蓬溪县西部地区置大英县,形成了目前的两区三县格局,还是太小了,实在无法担当四川盆地正中心、成都重庆正中间的这样一个城市位定。怎么办呢?只有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解决。这个对整个四川的发展都很重要。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撤资阳,做大遂宁。
资阳这个城市很奇芭。他是内江专区分了四个县建立起来的。资阳县的首位度不高,城市规模也小。安岳、简阳都一点不比资阳小,所以区域的整合度、认同度都不高。而且资阳历史上属于资州(治资中),安岳乐至属于涪江流域的潼川,简阳则一直属于成都。这个区域内的地域认同感很差。另外,老成渝铁路和公路的中点是内江,在内江和成都之间再插一个地级市,实际上发展空间不大。

我建议把资阳地级市撤销,资阳市区改置县级市,改归内江,简阳市划属成都(本来也已纳入天府新区,而且成都新机场就在简阳),安岳、乐至两县划给遂宁。同时,再把重庆市的潼南区划给遂宁,做大成渝之间、盆地正中的核心城市,形成四川盆地在成渝之外的第三个发展极。这样,遂宁市辖安岳、船山、大英3区,安岳、射洪、潼南3市,乐至、蓬溪2县,人口达800万。

同样,黄山市是有必要进行大的调整的,改回徽州市的名字,然后将宣城市的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划回来。这个是有必要的。黄山区可以保留这个名称,改回太平区我也没有意见。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广西省的钦廉地区,区划设置过于纷乱了,都给划碎了,需要进行一些整合。江西省、安徽省的地级区域的划分是有问题的,大的大小的小,很不科学,有必要进行调整。安徽正在按照我的指示努力办,江西还没有动。河北省的地级区划偏少,是可以再增设几个的,我认为河北省增设地级市比搞省县直辖要来的实在。另外,增设地级市会一下子增加许多岗位,地级市的局长们都是正县级啊,可以用这些岗位安排干部,顺道撤销一些太小的芝麻县。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21 发表于: 2016-02-17
(26)

聊完了中国式行政区划的特征、我认为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下面,再聊一聊地级市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省县直辖”的不科学性。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特殊国情的超大国家。这个必须明确。也就是说,在人口上,只有印度和我们一个量级的,但面积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在面积上,美国、巴西、俄国和加拿大和我们在一个量级上,但人口又太少,其中美国人口最多,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强,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拿外国的区划体系来套中国,拿所谓的外国经验来中国说事,这是行不通的。如果一定要比较,请拿中国一个省跟面积人口差不多的一个国家去比较,哪还基本可以聊一聊。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就是政体问题。前面哪一节,我说过,中国是一个独特的一元制政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联邦传统。而西方国家则是联邦为主,德国、美国、俄国、巴西、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都是,被西方殖民搞了几百年的国家,比如印度等,也是学了一套联邦制体制。西方典型的一元制国家,可能只有法国。而东方则不然,中国、朝韩、日本、越南都是标准的一元制。我们这个历史文化传统接受不了多元政体。这个情况下,也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责任和权力有要大得多,需要做的协调管理工作也多得多,管理的幅度不太可能像西方国家那么宽,那么扁平。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让中国实现美式的层级,是不可能的。印度那样也不可能。印度的各邦权力极大,基本上半独立王国,中央政府管不着的事情太多了。中国什么都要管都要操心。

所以,分省的方案是不行的。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讲,每个省尤其是内地十八省,存在700年左右的建省史,他们的地域文化心理是很稳定很牢固的,不愿接受分省。比如我是山东人,我就不想哪天变成平原省的。后来我想设想,如果一定要分省,能不能改省为道,共同一名。比如山东东道、山东西道、山东南道、山东北道,各2000余万人口。不过,这样省长就变成“道长”了,肯定要气死。说个笑话。我认为,中国的一元制政体下,管理34个省级单位已经是顶了,如果再增加省的数量,会造成管不过来的困境。而且中国这30年的发展,一个重要动力是地域发展竞争,把省切的过小过细,地域竟争会进一步无序化,一些情况下,在“纳什均衡”的博弈下会把全国的经济搞得一塌湖涂。现在为三十个省争来争去还不够头痛的。

综上,省应该基本稳定,不折腾了。小调整可以,比如对一些形状变态的省区调整一下,比如增设一两个直辖市什么的。大调整不必要。50省方案见鬼去吧。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22 发表于: 2016-02-17
(27)

如果省没有大的调整,那么地级市就是必要了。即使省有调整,地级市也是必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一个拥有中心城市的、面积1至2万平方公里的、人口400至600万的区域,是最适合管理、利于发展的。

城市研究者认为,中心城区的人口只到达到100万以上,才基本可以达到“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实现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集约高效利用。如果人口太少,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的运行成本摊下来,你用不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可以搞高铁而有的国家不行。俄国高铁我就不看好,拉几个人啊。同理,如果省县置辖,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只有百万以下的人口,旁边的县还在跟你争资源争投资争人才,那么这个中心聚落几乎不太可能达到规模经济,也就没有足够的发展动力,没有能力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兄弟,你不要跑来跟我讲什么城市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人口可以跨行政区流动。我不信。这个在国外也许可以,比如美国的城市,一个城市可以从属于两个州县,分别管理。但中国不行。西方的切块设市以前好不等于现在好,现在好不等于将来好。实际上,已经显出许多弊病而发展乏力了。中国的优势则体现在地级市上。

一个500万人口的地级市,假如包括2区5县,那么在统一规划的行政力量之下,可能形成250万人口在中心城区,100万人口在5个县城,还有150万人口在乡镇。那么,中心城区完全可以提供大学、地铁等公共服务。如果省县直辖,每个市县都在百万人以下,那么城区人口最多30万撑死了,试问,这种规模的城镇能建大学吗?能修地铁吗?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吗?你硬建一个大学,有知名教授愿意来吗?有人又说西方国家的小型学校才好,几百人的国际名校,修在如诗如画的森林里。好,你去吧。中国行不通。而且,教育这个东西,一定是有数量的基础上才有质量,所以我当年高度评价扩招,你先把数量做上去,再提高质量。中国的大学也是如此,如果你只在一个小县城,服务几十万人口,那肯定没有发展前途。就是一个专科的职业技术学院,总也要有几百万人口打底,才能确保招生无虞。地级市是最有利于区域统筹的。

以法国、意大利、日本为例。这两个国家,面积上,法国50万平方公里,意大利20多万,日本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上,法国、意大利都是6000万人左右,日本人口13000万。可以说,正好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日本相当于两个省)。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来跟中国的省对比。再加上,西方国家强调地方自治,地方政府的自治权限远远于高于中国,所以,如果省县直辖更好的话,人家要比我们国家更有条件搞省县直辖,对吧。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法国、意大利、日本的管理幅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会发现:这三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人口面积等方面,恰恰都是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这充分说明了地级行政区划这个地域面积和人口的规模的合理性。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6-02-17
(28)

先看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的行政区划历史也比较悠久的,但是现代区划是形成在倒慕运动以后的明治维新时期。之前全国是藩国林立,之后进行了整合合并。这个倒跟德国的卑斯麦时期挺像的。不过,德国是把原来的小国保留成了联邦,而日本则统一成了一个一元制国家。这也可能就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吧。日本当时那么热衷于学习西方,都学疯了,硬是没有把这个学过来。所以一些砖家公知还在中国鼓吹联邦,真是其心可诛。不可能的事情。

日本全国一共是47个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一都一道2府43县。平均下来,一个行政单位是8000平方公里,人口270万。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型地级市,比如东营市、威海市什么的。不同的是,日本在县以下就切块设市町了,大市分区,小市不分区。所以,虽然日本的县叫个县,但实质上,他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而日本没有中国的区县一级的行政区划。有点相当于中国的直筒子地级市,市直接管理乡镇了。

再看意大利。意国的第一级区划叫大区,20个;下面再设置了110个省。平均下来,每个大区面积150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每个省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50万。好么,真是太妙了。意大利这个国家与中国的湖南省差不多,意大利的大区,正好相当于地级市,意大利的省,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意大利也是采用切块置市的办法,一些大城市的区域与上级县基本重合,所以该县一般也被视为中心大城市的“大都市区”。

法国以前是由国家直接管理省的。全国有100个省,平均每个省是5000平方公里,60万人,正好相当于中国一个地方人稀的县,比如吉林省的县。如果省县直辖好,符合社会管理的规律,那么法国这样就是最好的了,法国就没有必要进行改革了。可实际情况是,法国为了便于管理,便于一个区域的协调,建立了大区。大区一开始是个协调机构,不是行政区划。后来越来越重要,1982年颁布第一个地方分权法案,大区拥有行政区域的地位。后来,就越做越实了,议会什么的都建立起来了。法国一共有22个大区。平均下来,每个大区230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左右,正好又相当于一个中国地级市。看看,人家法国本来就是相当于中国的省县直辖的,在一些中国专家看来应该是很完美很理想的,可以后来人家非要建立地级行政机构,然后再做实了。

有专家指出,不能那么对比。人家是民煮国家,所以设个大区也不会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还会更好地服务人民,咱们的地级单位就是养官刮县的,没有什么正面作用。我不认同,也很乐意反驳这种观点,不过这个问题就不是本论坛的范围的事情了,咱们到强国论坛、猫眼或者天涯见面约架去吧。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24 发表于: 2016-02-18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撤销的原因就是东京府和东京市高度重叠。 (2016-01-13 12:17) 

东京的23个特别区,已经获得了大部分自治权限,在西方的很多理解之中,它们就相当于“市”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撤消了东京市,设立了23个市(特别区)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