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堵车,全球电脑涨价
20世纪50-70年代,香港利用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产业转移趋势,迅速建立了一个以纺织、服装、玩具、钟表、制鞋、五金、塑料、电子等为主的轻工制造业体系,到1986年前后,这个制造业体系在香港本土达到其峰值,创造的总产值达到622亿港元,就业人数近90万人,占香港GDP的比重达到40%。
但到20世纪80年代,香港本土出口加工业已是强弩之末,在本土陷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难以为继的困境,恰逢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与香港毗邻的广东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一河之隔的深圳更是主要的经济特区,于是整个80年代香港加工厂纷纷北上深圳,迅速布满了深圳的关内外地区,更有一部分走得更远一些,进入东莞。
1992-1993年前后,深圳决定开始第二次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三来一补”加工业不再持欢迎态度,大量的出口加工厂被驱赶到了与深圳紧邻的东莞。到1999年前后,此一过程基本宣告结束。
香港制造业此一迁移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展壮大的过程,在迁离香港本土时,本身已有部分较高技术含量和强势品牌的制造业留在了香港;再从深圳迁往东莞时,又有一部分高技术含量、高成本承受力的制造业又沉淀在了深圳;直到本世纪初低成本制造业迁出东莞时,仍有相当比例已发展壮大的加工业沉淀在了东莞。因此据统计,1999年香港公司在内地就有5万家工厂,雇用员工500万人,其中七成以上的规模集中在深圳和东莞地区。
台湾的制造业从六七十年代开始起步,最初为与香港类似的出口加工业,80年代开始,台湾大力发展起来一个电子资讯产业体系,包括资讯工业、家用电器、发电配电机械、电子元件等。在台湾本土这个产业于2001年前后达到峰值,产业总产值达747亿美元,占台湾制造业总产值的31%。
虽然台湾也有另外两大支柱产业:钢铁和石化产业,但电子产业在台湾制造业中显然占据举足轻重地位。虽然台湾内部一直视这个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但除了最近10多年建立起来晶圆和面板产业外,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其实大多仍属于加工、装配形式,与香港的出口加工业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本土的电子加工产业,同样面临在岛内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台湾人很聪明地借鉴了香港人的经验,西迁中国大陆,寻找更低成本的制造业洼地。1998年前后,台湾的桌面电脑组件和电子元器件工厂大举迁往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
当然,这个西迁过程同样是个不断发展壮大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到2001-2003年前后,台资的电脑制造产业已从桌面电脑时代开始走向笔记本电脑时代,此时台资笔记本代工业的整机、组件和电子元件工厂则在东莞已经基本装满的情况下,寻找更低的成本洼地,这回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了苏州和昆山。
大量港资和台资加工厂成就了东莞,其中港资工厂为东莞打下了一个制造业基础,并直接启发了台资电子加工业。而香港人建立的东莞-深圳-香港的物流通道,也最方便地为台湾人所使用。这就是东莞成为世界工厂的最初基础,和“东莞通往深圳和香港的公路若塞车,全世界的电脑市场就会涨价”一语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