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23阅读
  • 18回复

[历史与人文景观]唐宋建筑与明清建筑的区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9-15
— 本帖被 keating 从 方舆文化 移动到本区(2015-08-04) —
最近我在看《世界建筑史》《中外建筑史》等书。书中提到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分成三个时期
一、秦汉晋(发展期),这个时期建筑还是很简陋
二、隋唐宋(成熟期),这个时期继承秦汉晋时代,是汉族第一个风格的成熟期
三、元明清(新样式),这个时期的建筑融入多民族的风格,清代是汉族建筑的第二个风格成熟期

翻阅网上资料,还有一篇详细描述唐宋和明清之间区别的文章:
一、 概述:
一种建筑的始期,都是简单的创造、直率的尝试,规模粗具之后,才节节进步使达完善,成熟期既达,必有相当时期因承相袭,规定则例。即使对前期有所更改,亦仅限于琐节,单在琐节上用心“过犹不及”的增繁弄巧,久而久之,原始精神必至全然,变成无意义的形式,唐式建筑(仅有山西五台山之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可作参考)在技艺方面又渐精审成熟(这时期的建筑影响到高句丽、日本、东南亚等),艺术的运命又难免趋向退化。在这种演进退化过程中,是较缓和的转折,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均趋向退步。结构上各细部多已变成非结构的形成,用材方面也亦渐渐的不经济,但大部分骨干仍保留原始结构的作用,构架的形成精神尚在。

二、唐式建筑与明清建筑的区别,概括起来为:
1):由简而繁; 2):由雄壮而纤巧; 3):由结构的而装饰的; 4):由真结构而假琐节的;
三、唐代建筑与明清建筑细部的区别:
(一)、须弥座:
唐代须弥座较华丽,装饰性较强,明、清的须弥座,华丽、美观,最大区别是唐须弥座采用壸门做法(束柱、人物雕刻等做法),而明、清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成几何纹。
(二)、栏杆:
     唐代建筑的栏杆采用条杖勾阑式(有单勾阑和重台勾阑做法),明、清建筑的栏杆名采用阑板的形式。
(三)、柱:
(1)、由粗到细:唐式建筑的径高比为1:8至1:10;
                    明清建筑的径高比为1:10至1:12。
(2)、柱高、柱径:唐式建筑内、外柱高相等,柱径也基本一致,明清建筑则变化较多,有内、外柱等高的和不登高的,柱径也可不一致。(由(2)总结出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现象是古建结构上的进步)
(3)、侧脚:唐式建筑有侧脚和升起;
               明朝建筑有侧脚和升起,但尺寸已很小,
                清代无侧脚和升起。
(四)、斗栱:
除具有建筑所提的特征之外还有:
(1)、斗棋由大而小
(2)、分布由疏郎而繁密
(五)、屋架:
(1)、举架:唐式建筑的屋架较缓,唐式建筑的举高与进深之比为1/6—1/5,明清建筑的举架为1/3—1/2,屋架由缓而陡。
(2)、梁架:唐式建筑多用乳栿及月梁,而明清建筑多不用此种做法,但中国南方明清的建筑多用乳栿及月梁做法,我尚不清楚这一原因。
(3)、梁架用料:唐式建筑所用梁架用料之高宽比,甚为合理,与现代建筑结构类似,而明、清古建梁架用料尤其是梁,用料太费,不甚合理。
(六)屋顶:
唐宋 VS  明清
四阿顶 - 庑殿 (观于硬山建筑,宋有雏形,宋朝以后至清,手工艺及科学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砖以大量应用于建筑之上,从而出现硬山古建筑)
九脊殿 - 歇山
悬山 - 悬山 (又称桃山或出山)
唐无 - 硬山 (宋有雏形)
(七):屋面材料:
1):瓦件:唐式建筑与明、清建筑枚瓦的区别是;唐代使用带形成齿形(俗称唇瓦),而明、清则使用尖形的滴水。
2):屋脊及背装饰:
1.屋脊:唐式建筑采用瓦条叠砌(俗称叠瓦脊),明、清使用脊筒子。
2.背饰件:唐式建筑采用鸱尾的形式,明、清采用兽吻的形式,唐式建筑戗脊上不用(嫔伽)仙人走兽;而明清建筑则使用仙人走兽,甚多至9枚至11枚。

(八)、小木作:
(1)、门:唐式建筑仅有版门,而明、清建筑有版门及格扇门的形式。
(2)、窗:唐式建筑为直棂窗(民间有卧棂窗),不能开启;
明清建筑有格扇窗及支摘窗,可以开启。
(九)、油漆,彩画:
唐式建筑应有油漆彩画,唐懿德太子墓壁画有油漆彩画。(但由于仅存于世的唐式建筑不好分别油漆,故而认为多不使用彩画),明清古建筑大量使用油漆彩画。  
以上为唐式建筑与明清建筑的大致区别,还有很多细部琐节可以区别,此区别仅代表个人认为,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来方言吧做客
http://tieba.baidu.com/f?kw=%B7%BD%D1%D4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9-15
有图讲解就好了,好多专业用语听不懂哈·····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9-15
个人喜欢的还是秦汉建筑。唐宋的也还不错。。。至于明清建筑,呵呵,其丑无比。。。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9-15
用所谓美不美来评价建筑是很蠢的
明清建筑从技术上比唐宋更加实用,比如不需要那么粗的柱子,为了美观就花更多钱去弄粗木头?
斗拱技术只是一种装饰,在宋以后就不实用了,所以下降为装饰品,这有错么?
明清有砖墙,不用唐宋的土墙,有必要再弄那么长的飞檐来挡雨么?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9-15
并不是什么美不美观,而是所需的木材越来越少。不得已如此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vbk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9-15
回 aappaapp 的帖子
aappaapp:用所谓美不美来评价建筑是很蠢的
明清建筑从技术上比唐宋更加实用,比如不需要那么粗的柱子,为了美观就花更多钱去弄粗木头?
斗拱技术只是一种装饰,在宋以后就不实用了,所以下降为装饰品,这有错么?
明清有砖墙,不用唐宋的土墙,有必要再弄那么长的飞檐来挡雨么? (2014-09-15 17:36) 

实际上,北方能用的古老粗大树木在唐朝基本用完了(有点涸泽而渔的意思),宋世以后没有那么多可以做高殿深宫的巨木,只有在建筑形制上进行创新。
[fly][b][size=5][color=darkblue]Vous êtes toute ma vie![/color][/size][/b][/fly]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9-15
回 vbk 的帖子
vbk:实际上,北方能用的古老粗大树木在唐朝基本用完了(有点涸泽而渔的意思),宋世以后没有那么多可以做高殿深宫的巨木,只有在建筑形制上进行创新。 (2014-09-15 19:57) 

两个方面原因。
1 粗大的树木越来越少
2 西方石工技术的传入
欢迎大家来方言吧做客
http://tieba.baidu.com/f?kw=%B7%BD%D1%D4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9-17
春秋秦汉时代的高台建筑看起来气势很是雄壮,作为宫殿建筑很有威严感。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9-18
觉得和宋以后文化中心转到南方,而南方人性格善精细而不善恢弘有关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9-18
我也研究过一些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9-20
好像宋代建筑和唐代建筑也有区别吧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5-04-10
根本就是起居方式的变化,从原来的席地跪坐变成垂腿坐了。再有就是城市化造成的建筑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典型就是斗拱的装饰化,只是南宋因为临安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建筑格局不得不向集约化,建筑物向实用化多层住户发展的结果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04-10
隋唐宋分为一期,显然不合适。

宋应该和元明清一起,或者单独一期。

这帮傻吊,美学和科学都没有启蒙,所以会分错。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04-11
宋代和唐代应该有大区别吧,因为从城市布局上宋朝突破了唐代的里坊制,形成了一些商业街。这种改变肯定也带来建筑上的很大改变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04-11
回 wujin 的帖子
wujin:觉得和宋以后文化中心转到南方,而南方人性格善精细而不善恢弘有关 (2014-09-18 14:03) 

南方精细北方恢弘,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

可以去看看金沙文明,楚文明,曾侯乙墓,马王堆汉墓,越王勾践剑,这些出土文物,难道不恢弘么。

北方不精细么?
都是汉人,在哪里还不是一样。

问题在于,
宋以后,北方多次受到游牧蛮族蹂躏,才形成相对粗野并且暴躁的性格。
还有气候影响,北方气候逐渐干燥,也导致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人更加暴躁。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04-11
回 vvvbbbnnn 的帖子
vvvbbbnnn:宋代和唐代应该有大区别吧,因为从城市布局上宋朝突破了唐代的里坊制,形成了一些商业街。这种改变肯定也带来建筑上的很大改变 (2015-04-11 14:12) 

和这个无关。

宫殿建筑是代表,影响其他。

宋开始,有一个唐宋转型,美学也转型了。

所以,宋的风格倒是离明清近些,和隋唐划在一起是很荒唐的。

比较合理的还是单列为好。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4-11
回 vbk 的帖子
vbk:实际上,北方能用的古老粗大树木在唐朝基本用完了(有点涸泽而渔的意思),宋世以后没有那么多可以做高殿深宫的巨木,只有在建筑形制上进行创新。 (2014-09-15 19:57) 

最主要是元朝蒙古人从中亚带来了石工技术,

使得砖头可以廉价而大量的使用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4-11
回 启明星辰 的帖子
启明星辰:春秋秦汉时代的高台建筑看起来气势很是雄壮,作为宫殿建筑很有威严感。 (2014-09-17 08:45) 

高台很大原因是为了防潮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4-13
回 seewill 的帖子
seewill:高台很大原因是为了防潮 (2015-04-11 19:01)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高台应该来自祭祀。

防潮不需要那么高的台。

事实上,高台建筑都是礼仪性的。日常生活的建筑反而不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