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珠海文明网
近年来,一些地方改名时有发生。今年5月30日,江西省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原庐山区更名为九江市濂溪区;今年初,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也改为播州区。同时,水城县欲改为“夜郎市”、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这些地方为什么要改名?为何要复名?相关社会学家表示,地方改名涉及复杂利益博弈,它不一定等于发展,政府决策应吸取专家和群众意见,减少改名导致的割裂传统等负面影响。(6月13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段时间内,地名纷纷跟风改名。古诗有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原意思是少小离家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白鬓苍苍,但是在地区改名的影响下,原有的故乡名称一但更改,很多人很难寻回故乡;而一些重名、追风而起的新地名,更让人没有地名的认同感,若是再遇上重名,那简直是一种尴尬。
老地名有老地名的优点,地名纷纷选择“复古”,体现了人们对于地名文化的珍视。一般说来,较为悠久的地名,一般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地名文化,或者是有某一位名人与之相伴,或者是有某一地的文化资源与之相伴,或者是有某一种文化情怀萦绕在心。若是这种地名文化不中断,很容易让地名文化融入当地的乡土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家乡气氛。如说到绍兴,人们就会想到美酒和鲁迅,说到南京,人们便会想到十三朝古都。
地名“复古”无妨,但是草率不得。犹记得当时将老地名纷纷修改为近现代地名时候的迫切,但是在很多地方都更名了之后,却留下一地的狼藉,原有的文化遭到破坏,不知所云的地名让人没有了归属感。同样,在找回原有的地名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类似的疏忽或者错误出现。
地名“复古”,决策亦需慎重。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地名“复古”的来源和根据,不能根据一部电视剧或者一个传说乱“复古”,这样很容易让地名陷入“归属纠纷”中,各个地方为了一个人打架,这种场景并不文明;另一方面,地名“复古”,并不是地方的“拍脑袋”决策,要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有意义。
我们期待着更多有意义的地名重新回归,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将地名“复古”。我们应该慎重决策,让该回来的老地名都回来,让不该回来的老地名被更有内涵的新地名取代,如此,地名的“复古风”,才能在有效取舍中,丰满我们的地名文化。(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