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293阅读
  • 62回复

[城市轨交]北京城市快速道的致命缺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4-02-24
回 喜之郎11 的帖子
喜之郎11:北京的交通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路网太稀(这里指顺畅通行机动车的路网),其余的支路,要么窄、要么勾来勾去、要么断头。支路的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不管去哪里,主要靠走那几条大路, (2012-06-12 21:56) 

南京也是这样。而且南京的快速路也是和北京二环三环一个思路。堵点多,喇叭口!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4-02-27
主路隔断支路,导致支路不能左转,只能在主路的路口处掉头,加重了车辆占用道路的时间,也就加重了拥堵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5-04-15
回 mhjiaway 的帖子
mhjiaway:主路隔断支路,导致支路不能左转,只能在主路的路口处掉头,加重了车辆占用道路的时间,也就加重了拥堵 (2014-02-27 13:13)

所以说,只要有条件,可以采用下穿主路的方式打通支路之间的连接。 连一条,可以活两大片区域,让支路活起来。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5-04-21
拥挤与否,是看的人口密度,总人口关系不大。

人口密度又要分区域看。

所以同样一个城市,市中心很拥挤,郊区很宽松。

北京也就3环以内是密集区,3环外也是很适合居住的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5-04-21
回 seasue 的帖子
seasue:这种主辅路非高架的形式,也是曾经的高速第一王国美国所应用的方式。对于当时北京的财力,应该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关键是,20年前,谁能想到中国发展到今天?家家户户都能买的起汽车 (2014-02-24 08:56) 

其实这还真是我国很多地区的问题

交通建设先解决最麻烦的,但是先解决的时候,财力所限,都用的是较低端的配置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5-04-23
回 qazlin1104 的帖子
qazlin1104
當初不作全高架是什麼原故?

影响城市景观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7-03-30
当年在北京也是对二环三环四环全是地面而不是高架感到很不可理解。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7-03-30
回 ranktend 的帖子
ranktend:当年在北京也是对二环三环四环全是地面而不是高架感到很不可理解。(2017-03-30 11:46)嬀/color]

北京建城市快速路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快速路建设标准,北京已经是先行者了。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7-04-19
北京三环和上海内环差不多时候的事。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7-04-19
限高。

字数布丁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7-04-19
上海的形状和特点完全不一样,不适合和北京对比。  看看同为环路城市的成都,其拥堵情况却完全不严重,北京可以参考一下
当然,成都的城市规模和人口与北京有差距。 但是城市人口准一线城市中,也是很密集庞大的。 而且,论机动车保有量,成都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和北京很有可比性。


成都远居“堵城”第31位 共享单车缓解拥堵

4月17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四个一线城市中仅剩北京留在十大堵城,各城市中济南最堵,成都远居第31位;另一方面,受眼下火热的共享单车,5公里以内自驾、网约车出行趋势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着交通压力。

呼和浩特、合肥“拥堵上线” 济南“第一堵”


2017年Q1的全国十大堵城分别是:济南、哈尔滨、呼和浩特、北京、佛山、重庆、昆明、郑州、合肥、南宁。其中,济南、哈尔滨、北京、重庆和昆明是2016全年十大堵城的“常客”,郑州和南宁是近两年偶尔上榜的“稀客”,值得注意的是,而呼和浩特、合肥和南宁则是首次进入堵城TOP10,同时报告指出,呼和浩特多次降雪后拥堵涨幅较上一个工作日达20%以上,说明呼和浩特对降雪天气较为敏感。


而4座一线城市中,仅有北京留在十大堵城排行榜的前列。报告显示,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不仅二线城市几乎全面占领榜单,而且三线城市呼和浩特也开始崭露头角。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问题,正逐渐向小城市蔓延。

成都远居“堵城”第31位,武侯区又双叒叕是最堵的


报告指出,2017年Q1成都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684,即高峰出行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1.684倍,高峰平均行车速度29.81km/h。据高德2016年Q1交通数据显示,成都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73,排名“堵城”第20位,相较之下,成都交通情况有大幅缓解。


同时报告指出,3月成都拥堵最严重,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1.77,高峰期城市平均行车速度28.24km/h。落脚点每一天,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到,18:00是一天中最拥堵时刻,看来大部分市民的下班时间还是很稳定的嘛。

和去年一样,武侯区依然是成都最堵的地方,早晚高峰路上花费的时间是畅通状态下的1.87倍,但相较去年同期较,高峰拥堵压力已有算缓解。

今年1月23日,成都首批两条HOV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开始试行。所谓HOV车道(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即高乘载车道,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指专供乘载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以上汽车所行驶的车道,HOV车道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而此次成都批两条HOV车道便包含武侯区路段:为科华中路、科华南路下穿隧道(绕城高速至三环桂溪立交内侧西街人行天桥)(不含科华南路隧道地面道路)由南向北方向,全长4.2公里。

共享单车热点区域拥堵缓解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热门的共享单车使用区域,拥堵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数据显示,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本季度一线城市北京驾车用户1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行用户占比在减少,尤其是5公里以下的短距离出行占比下降最为明显,5公里以下的出行量减少了3.8%。上海5公里以下的出行量也减少了 3.2%。

其中,北京在工作日全天5个最热的单车区域,三里屯、工体、日坛公园、呼家楼和国贸附近的拥堵指数下降了7.4%。广州工作日全天5个最热的单车区域下降了4.1%,深圳下降了6.8%。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情况不太一样,节假日期间北京和广州下降幅度较小,只有1.8%和1.4%,而深圳达到了7.1%,甚至超过了工作日的拥堵下降幅度。共享单车的到来,对于深圳的交通改善更加显著。数据分析认为,共享单车的广泛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婷
[ 此帖被悠长假日在2017-04-21 14: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7-04-19
共享单车 成成都第四大出行方式
  共享单车出现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短短一年,自行车的出行占比翻了一番!共享单车已成为继小汽车、公交、地铁之外的第四大出行方式。
  《白皮书》称,共享单车出现之前,汽车出行占29.8%,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为31.2%,自行车仅为5.5%。而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后,汽车出行占比下降为26.6%,公共交通为30.7%,自行车增加到11.6%。包括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在内的小汽车出行次数减少了55%。市民使用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
  成都商报记者严丹 实习生 漆秋豆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17-04-19
不说过去,就现在的BRT就是个失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